70-80(2 / 2)
从第二局开始,阿水开始变得非常认真。
朱淇拉过去一个上旋球,阿水用长胶拉回来一个下旋球。
朱淇再拉过去一个下旋球,阿水用反手反胶拉过来一个下旋球。
和常红霞最开始给阿水设定的地位一样。
就是充分使用自己的长胶和反胶,来回倒拍,不管怎么样打回去的都只有下旋球,就是不给朱淇拉出弧圈球的机会。
两个女孩在球桌两侧奔跑。
朱淇弓起手臂,削了一个侧转过去的时候,阿水反手拉长胶。
同样的旋转又被同样打了回来。
朱淇打过去的有多转、长胶接过来的就有多转。
有一种自己砸过去一块石头,这个石头绕了一圈又砸到自己的身上。
【4:4】
【6:5】
【7:7】……
第二局的比分突然开始焦灼了。
阿水打顺了手,把球拍翻得像朵花儿似的,花里胡哨。
朱淇的动态视力其实也很不错,但想要盯着看球的话,就总是会看不清阿水究竟是用哪一面击球、胶皮给球的摩擦有多少。
四周的观众们又有上万人,光是呼吸就能干扰朱淇听声音。
朱淇决定还是先不跟阿水打质量了,站在中台软削了一板。
球“咻”的一声打到了对面右手区,阿水紧跟着也挑了一板,朱淇又给球加了质量,把球强行变线到阿水的反手死角。
阿水反应非常快,居然能跟上朱淇的变线,一个滑步挺身,施展了一招猴子捞月把球捞到对面球桌上。
哒!
阿水得分!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7:8方淼】
场上传来一片掌声,还有几个距离球桌比较近的人发出呐喊声,为阿水加油鼓劲儿。
解说们跟着赞叹道。
【阿水的球其实比较柔和,你发现没有?她不会主动去跟你争,不会跟你抢分,但是你要想冲破她,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暴暴的球一直都是队里最暴力的,现在就属于最强的茅遇到了最强的盾。】
佛爷赞许一声:“方淼这丫头现在反应还挺快。”
属于敏捷那一卦的。
“只要阿水的长胶效果能打出来,就能完全克制住暴暴的弧圈球。”任心华坐在正对球桌的位置,瞧见桌子右侧的朱淇露出了皱眉的表情,就知道朱淇要开始想办法了。
阿水的这个两面倒拍打法,其实和昔灵恩的打法还是有一定区别。
就是昔灵恩的防弧胶打过来的球都是不转球。但阿水的长胶打过来的球都是逆旋转球,还带有强旋转。
平时阿水和朱淇对拉的时候,阿水用反胶比较多。
现在频繁使用长胶,就是为了能够压制朱淇,不让朱淇主动进攻。
没办法。
朱淇只能先靠发球得分。
阿水一看到朱淇右手臂往后仰,就知道朱淇要发“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赶紧绕道远台等着。
球一飞过来。
阿水就用反胶顶了一板,结果球接过去的时候!阿水察觉到了不对劲!
整个球都往上面飞!
自己拉过去的时候居然是个上旋球!
佛爷看的时候瞪大了眼睛,发出“嚯”的一声感叹。
解说们也有些不明白,跟着分析。
【正常情况下来说,“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都是下旋球。因为发出来的球又低又转,弹起来的时候几乎是完全贴着球桌“飞行”。】
【因为不想要给暴暴打回下旋球,所以阿水一般都是用反胶来接“超底线急速奔走式”,结果没想到搓回去的居然是个上旋球!】
【这就说了刚才暴暴打过来的是一个上旋“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
【暴暴居然能把上旋超底线球也发得这么低,这手感天赋真的无人能及了。】
发现阿水这个小傻瓜果然上当了!
朱淇非常高兴,立刻扯到侧台,手臂蓄力准备抡圆了给阿水打一个质量足足的弧圈球!
佛爷沉了口气,知道这分肯定是朱淇的了。
可谁也没想到,阿水的反应居然这么快!
在朱淇拉出弧圈球的同时!几乎是同一秒钟!阿水倒转球拍用长胶稳稳当当接住了这个球!并手臂使劲儿!用力推挡!
啪!
白球砸到了朱淇的右手边角,在桌角弹开!
阿水得分!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7:9方淼】
“哇——”
场边传来赞叹声,被阿水这个临场救球惊艳到了。
阿水越打越开心,整个人都有一种往前扑的劲儿头,虽然被朱淇追上两分,但自己也跟着连拿两个球。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9:11方淼】
【大比分,朱淇1:1方淼】
任心华连连点头:“阿水的纠缠能力也不错。”
朝鲜昔灵恩那套打法确实很适合阿水,常红霞在给阿水做系统性战术分配的时候,也参考了一些昔灵恩的打法。
朱淇现在感觉站在自己对面打比赛的阿水,和四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不再是那个跟在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70-80(第6/33页)
淇和猫猫身后,说打不打比赛都无所谓、能给她们当陪练也很开心的小球员。
她的成长,在岁月史书上留下痕迹。
未来也可以独当一面。
/
女单铜牌赛结束得很快。
猫猫【4:0】火速拿下了比赛。
和丁舒舒打到第四局,猫猫的腰部也有点肌肉反应。
她在洛杉矶做的腰椎激光手术一直恢复得都还不错,可能是今年比赛太多。
先打了混团全乒赛又代表重渝身兼三项,打完之后腰酸背痛的在凳子上坐了一会儿都没站起来。
还是重渝队医过来给她按了一会儿,放松了下紧绷肌肉才缓解很多。
打完比赛换完衣服出来的时候,女单决赛这桌才刚进行到第四局。
【大比分,朱淇2:2方淼】
第三场、第四场的比分每一场都打到了20分以上。
猫猫站在旁边看的时候很是担心,昨天朱淇非说自己脚伤没事,但是出酒店的时候都要扶着栏杆下楼,不像是没事的样子。
现在决赛又打了半个小时,不知道会不会伤上加伤。
思索间,猫猫看到朱淇的右脚上缠着肤色的弹力胶带,知道这个东西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治标不治本。
只能希望比赛尽快结束吧。
看现在的状况,第五局应该也快了。
朱淇在旋转上面拿不到优势,她开始拿当时打昔灵恩的套路。开始一直打阿水的正手范围,让阿水不能主动制造得分机会。
这样一来。
阿水就只能用正手长胶和朱淇对拉。
看起来好像阿水不停在用长胶改变朱淇打过去的球的旋转,但实际上局面依旧被朱淇握在手中。
【第五场小比分,朱淇10:9方淼】
又到了赛点。
在球飞动的过程中,朱淇迅速扯身到桌边,背脊弓起做了一个俯冲的姿势!
她要侧身爆冲!
猫猫提了口气,等着看朱淇接球。
自从乒乓球改大了之后,旋转力就跟着弱了很多。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不太想要练侧身爆冲,因为很难得分。
可很难得分并不代表得不了分。
朱淇轰了一拍,阿水跟着也侧身反轰一拍!
球又“嗖”地原封不动转了回来!
朱淇继续保持侧身状态,伸手扬攻继续反轰!
猫猫的表情从“阿水居然能接住”变成了“暴暴怎么还在对轰”。
连续性的侧身爆冲,让球被打来打去、速度越来越快!
啪!
球被阿水拉过来的时候,直直越过球桌,先落到了地面。
出台了。
朱淇的分数。
【第五场小比分,朱淇11:9方淼】
【大比分,朱淇3:2方淼】
解说们感叹道:【现在一次性的侧身爆冲很难再“拉”死人,但是持续性的侧身爆冲还是可以的。主要还是暴暴的平衡力和核心力量非常强,能顶得住。】
话虽这么说。
但是这样一来,朱淇身体的重量又一次全部压在右脚上,需要右脚顶着自己来支撑平衡。
第五局打完之后。
朱淇又踉跄了一下。
猫猫心道,糟了,她就是扭伤了。
第六局。
简单休息的时候,朱淇看到今天来观战的球迷更多了。
甚至有好几个还堆在最前面,冲着她喊。
“朱淇看这里!”
时不时还能听到舅舅和小姨父中气十足、一唱一和的助喊。
一个喊她名字,一个跟着喊加油。
朱淇收回专注力,看着自己掌心躺着的那颗白球。
第一个球、第二个球、第三个球……
朱淇开始用自毁式侧身爆冲,频繁拉开和阿水的分数差距。
阿水的力量不是最高的、核心能力也不是最强的、神经反应速度也不是最快的。正手系统并不如猫猫、反手系统也不是朱淇的对手。
她的每一项指标,都不是最好的。
但是阿水人如其名,像滑溜溜的水流,永远都不知道她能把球捞到什么地步。
好几个看起来根本接不住的球,被阿水一个跨步上前,危危险险地又打了回来。
任心华在旁边仔细地数了一下。
每一场大概有两个球,是必丢的分数都被阿水救了回来。
就连解说也说:
【其实打乒乓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上台,只要球能上台就能创造下一板的机会。阿水打球,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每一套对轰都是组合拳。】
【对,她现在打球很讲究保险,没有失误。】
但朱淇想要打前三板,要一击致命。
第六局持续用侧身爆冲,打全台落点变化。
“阿水属于直觉流球员,她手感上来之后能打得很好,但跟暴暴相比还是不太会系统性去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任心华抱着手臂,思索着,这一局估计很快就要结束了。
朱淇一路领先,得分率越来越高。
汗水勾勒出背脊骨骼的形状,朱淇伸手擦了一下额前的汗水,看了一眼旁边的计分板。
【10:5】
最后一个球了。
阿水还想要殊死一搏,但朱淇一个假动作,故意装作想打长球但实际上吸了个短。
球跳过球网,在桌子最里面哒哒哒跳了几下。
阿水反应过来接球的时候,球已经第三跳、第四跳了……阿水看着就差一分,还能扭转局面的时候,“敖唔”一声趴在球桌上苦笑着不起来了。
啊。
好累哦。
不想起来了。
在球桌上睡一会儿吧。
朱淇长舒一口气,终于打完了自己女单的比赛,她走过去跟阿水拉了拉手。
阿水就势整个人挂在了朱淇的身上,惋惜道:“你可得请我吃顿饭,弥补一下我受伤的心灵。”
后来这个习惯就成了她们七楼仨女孩的传统。
只要三个人打内战,谁站在冠军领奖台上,谁就请吃饭。
“没问题。”朱淇笑着说。
“哗哗哗——”四周掌声如雷。
“好球——”
所有人站起来,高声呐喊,一片喧嚣沸腾。
其实对于现场球迷们来说,这场比赛是内战,输赢其实都无所谓主要讲究一个重在参与。
但获胜者是江淮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70-80(第7/33页)
多少在主场里能增加一点兴奋度。
女单决赛结束了。
【第六场小比分,朱淇11:5方淼】
【大比分,朱淇4:2方淼】
前三甲的成绩也出来了。
冠军朱淇、亚军阿水、季军猫猫。
现场支起了一面八一大队的锦旗。
因为是国内战,不升旗,但是会在领奖台大合照的时候,由省队内部架起来一个有省队名字的红旗。
这是朱淇第一次在自己主场打国家级比赛。
看着江东父老们、听着熟悉的乡音,感觉确实不一样。
赛后采访的时候,朱淇单独接受了一个记者采访。
男记者戴着一个黑框小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身为国家队运动员,回家的时间比较短暂。听说这是你加入国家队之后,第二次回江淮省,但是今天打完比赛明天又要回朝京了,估计没有时间回家和家里人聚一聚非常可惜。这次在自己的主场比赛,我们刚才听到有很多人都在为你加油,这当中有没有你的家人呢?”
“有,我的家人一直在看台上为我加油。”朱淇脖子上挂了条毛巾,简单擦了一下。
她满脸都写着“快问吧,好累啊,问完我要回去休息了”。
但这个男记者看起来一点儿都没有要放她离开的意思,不停问一些有的没得,什么平时喜欢吃什么、几点睡觉、几点训练、平时在队里和谁关系最好、和教练都怎么相处……
一开始朱淇还很有耐心的回答。
但是问到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朱淇就狐疑起来,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男记者。
刚才出来的时候没注意,这个记者的脖子上挂着的不是央视记者的工作牌。
而是一个挂着没怎么听说过的市区记者工作牌。
因为现在体育总局讲究“全民推崇乒乓球”,所以国内比赛对记者的要求不高,有记者证就能进入。
但朱淇一般都只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或者是省级记者的提问。刚才打球打累了,一出来也忘了这件事,没注意看这人脖子上挂的记者牌。
“最后还是要恭喜你获得了比赛的胜利。我们注意到你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聊到过自己的原生家庭,听说你三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在你六岁那年和父亲断绝了所有的联系,请问这件事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这对你成为乒乓球运动员来说,有什么间接性的影响吗?”
这句话一问出来,朱淇就懂了。
她遇到黑记者了。
73中美交流赛
◎现在女队走了一个、男队走了一个。◎.
90年代的中国新闻界正处于转型期。
媒体记者们的水平和职业道德参差不齐,再加上90年代人们防范意识并不强,很多记者发现手握“黑料”可以勒索钱财,属于国内狗仔的前身。
而有一些低级点的黑记者,还会故意问一些别人会觉得窘迫的问题,以此来达到吸引人注意的话题来提升自己家版块的瞩目。
但这些黑记者的主要目标,基本都是以个人企业为主。
不至于盯上她一个小小运动员吧?
而且她一个打乒乓球的,也没什么值得挖掘的东西。
平时呆在管理中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打比赛基本上见不到她的人。
别说是什么黑料了,就是白料也没有。
现在也不是运动员明星化的时期,更没有什么站姐买这些黑料。
那就只能说明眼前这记者有病,故意挑事儿。
这种时候,朱淇绝对不会落人话柄,这种问题只要顺着他的话题回答,就会落入对方的圈套,所以就不能回答。
于是,朱淇在这种时候就很喜欢反问:“首先很感谢你的提问,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十分好奇一件事。这位记者先生,你是体育记者吗?”
“是的。”男记者端着话筒,不明白朱淇为什么这么问。
但是在回答的时候,朱淇感觉到了他有一瞬间的犹豫。
朱淇流露出非常好奇的表情:“那你为什么总是问一些跟打球没关系的问题呢?你真的是体育记者吗?你之前从事的工作不会是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吧?还要盘查一下家里几口人。”
男记者有点窘迫,笑容十分尴尬但还是嘴硬道:“我是体育相关记者。”
“那你问我几个跟球有关的。”我看看你的水平。
朱淇弹了弹手里的毛巾,一边叠一边像老师盯着小孩背书一样,看着男记者。
“嗯……你最后一局和沪海队的方淼打得非常焦灼,我想知道你面对自己的同屋室友,平时都说跟你关系很好的朋友,你打赢她有什么样的技巧吗?”
朱淇乐了:“首先,我和她的第六局并不算焦灼,最焦灼的是第五局。虽然最后一局第六局是决定胜负的场次,但是站在我们圈内人的角度来看,第六局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拉开比分差距,我之前得分太多,到了中后期阿水实在没有办法追上,所以第六局不能称之为焦灼。其次,作为一个体育记者是不能问运动员战术相关问题的,因为要防止外协的人看了采访研究自己人。”
男记者嘴巴动了一下,好像没反应过来,但还是保持一副端庄的样子想要把话题再拉回到自己手里:“因为、嗯、因为我们这次是想要更多了解一些运动员在赛场外的生活……”
所以说,这就是压根没有认真好好看比赛的意思吗?
“但是我觉得你们只要关注赛场上的情况就够了,身为记者更多要注重正能量的传播而不是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我认为你选择在一个国家级赛事里提问一个和比赛毫无相关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滑稽的事情,难道我的成绩和努力不值得你的关注吗?”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男记者能说不是吗?
那个男记者本以为这个小女生才19岁,看起来这么稚气又年轻,再加上自己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就是从小在外面打比赛,除了训练就是训练,没有接受过什么社会的毒打。
这类人涉世不深、心直口快,肯定很轻易就能套到一些有意思的话题。
但没想到朱淇反应这么快,而且还口齿伶俐。
男记者脑袋转了又转,想再继续询问点什么的时候,猫猫带着阿水换好衣服过来了。
“我们休息时间到了。”猫猫指着自己手腕上的时间,拉着朱淇往门外走。“不好意思,采访结束。”
眼看着比赛结束,运动员们开始依次离开,男记者知道这个计划不行,只能拿出手机打了一通电话。
“婶子,这事儿我真帮不了。我没这么大的能力,只是一个小专栏的小记者,哪儿能去管国家队运动员的事儿……”
电话另一端的女人十分焦急,连忙说:“不行啊大刘,我跟你妈这么多年的邻居,这个忙你一定得帮一帮……孩子怎么能不见自己亲爹呢?帮我们一家人团聚,你也是办了件好事儿啊,我跟你叔一定好好感谢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70-80(第8/33页)
…”
男记者也很无语。
如果真是什么一家人,孩子怎么可能不认亲爹?
现在看到人家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才上赶着认亲……这种事儿从古至今是多了去了。
男记者有些犯愁,他确实是很想要一些“好处”,但自己的实力水平有限,唯一能接触到国家级运动员的时候就是在赛后采访。
他还是削尖了脑袋才出现在采访区。
连续等了七天才等到采访朱淇的机会,结果还被她一顿埋汰,说自己记者专业度不够。
这哪儿是什么十八九岁的小姑娘,简直就是个鬼滑头。
算了。
这个钱赚不了。
男记者说着:“真对不起,婶儿,这事儿真不是我不想帮忙。她对叔叔的事儿非常排斥,估计也不可能……我觉得您还是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这夫妻俩的经济能力又不好,天天就知道跟自己开空头支票,许诺这个、许诺那个。谁知道到最后能给自己多少“好处”?别回头把自己的工作再搭上了。
说完。
男记者也不管女人再说什么,赶紧就着自己后面还有工作,赶紧把电话给挂了。
/
下午的混双决赛。
朱淇和秦小八输给了朝京队,拿了混双赛事的亚军。
男子单打的冠军是大熊、亚军宋临州、季军秦小八。男团的结果也出来了,八一队冠军、朝京队亚军、黑海滨队季军。女团赛事,猫猫作为重渝铁血单打,一路连胜喜提一块金牌和奖状,沪海女团亚军、朝京女团季军。
八一队拿了三金一银。
打完混双之后,随队医生给朱淇看了一下右脚的扭伤,初步判断是崴翻。踝关节外面有一片青痕和鼓包,捏着并不疼,但站的时间久了会有一些酸痛。
医生的判断是:“扭伤的时候没有休息又加上高强度持续运动,鼓包是因为扭伤那一瞬间有关节错位。”
如果扭伤的时候刚好是决赛,或许还有时间能休息。
但很可惜,当时是在打四强赛。
“不是踝关节内翻吧?需不需要拍片子,确定下有没有骨折?”猫猫蹲在旁边,看着队医在朱淇的脚上捏来捏去。
队医摇头:“没骨折,不用拍,骨折会疼……”
“那万一暴暴能忍呢……”阿水嘟囔。
朱淇哭笑不得:“我没那么坚强!疼的话我会喊!骨没骨折我不知道吗?”
队医也笑了:“骨折的话,她连走都走不了。足踝周围的韧带和周围小关节在扭伤的时候有错位,但刚才我捏了一下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这小妮儿的身体素质还挺好,自愈能力还挺强。”
三个人都松了口气。
队医又提醒一句:“但三天内不能再使用脚踝剧烈运动,现在没错位不代表之后不会,现在是你小关节和韧带最脆弱的时候。正好这次我们队医都带了膏药贴,用弹力胶带缠脚踝行走。当然了,能不走路就不走,等三天后过了应急期,鼓包消了基本就没事了……”
任心华走过来,又问了队医几句。确定没什么大问题之后就跟旁边的徐冬说:“刚好,华运会打完大家也累了,回去先休息然后以基础训练为主。”
徐冬连连点头:“好。”然后开始思索回去如何调整朱淇的训练计划。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朱淇加入国家队的第一次华运会圆满结束。
打完混双之*后就要回酒店收拾东西,然后时间基本就到凌晨了,明天八点就要登上火车回朝京。
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一分钟能回家坐一会儿的时间。
第二天,舅舅一家人来送行的时候,几个人又站在火车口说了一会儿话。
四个大人对着两个小孩有说不完的叮嘱的话。
这个年头从江淮省到朝京,坐火车几乎要十个多小时。
车马很慢。
离开了下一次见面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卡着时间点,大人们才目送着两个孩子跟上了大部队的尾巴,依次进入登站口。
火车开动。
车厢内晃晃悠悠着,外面的风景也跟着开始飞速变动。
虽然说这段时间也经常到处奔波。
也很多次地离开朝京。
但是都没有这一次让人觉得感怀。
其实对于运动员来说,因为长时间要在外面呆着,很多球员在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
但这里毕竟是朱淇生活了上辈子的地方,每次离开的时候都有些难以言明的感触。
那个男记者的出现,让朱淇知道这绝对不会是最后跟她原生家庭有关的提问。
还说不定自己在江淮省打比赛的事情,有可能已经被男人那一家知道了。
随便了。
她倒是想要看看人究竟可以不要脸到什么地步。
其实在刚重生回来之后,朱淇甚至有好几次做梦梦到那一家人来找自己,她会用什么样极端又极具侮辱性的样子羞辱对方。
但是梦醒之后,朱淇又觉得这样做很浪费时间。
因为狮子不会因为狗吠而回头。
此时此刻今时今日,敌我双方已经不在一个咖位上了。
也不知道自己给那个男记者甩了脸色之后,现在报纸上会不会已经开始刊登相关内容了。
朱淇正打算问乘务员要个报纸的时候,阿水先从前车厢火急火燎跑了回来。
猫猫一看她这个样子就知道,又有小道消息了。
“哎哎哎!我刚才听说了一件事!”
猫猫好笑道:“这次又不是大消息了?”
“嗯……不算大消息,是个小消息,但绝对劲爆!”阿水坐在前面,转身看着后面两个姐姐。“胖虎去珠港试训成功了!现在已经是珠港的球员了!”
朱淇一怔,忽然反应过来。
胖虎是广粤人,到珠港也算是语言互通。
虽然胖虎在国家队的定位一直都是陪练。
但是珠港队的成绩一直都不是很好,胖虎如果过去的话,实力水平应该算是还不错那一队的。
被国家队下放回省队就没有能回来的,如果还想要继续打比赛,找别的地方试训也很正常。
运动员都是从小开始培养,很早之前就不上文化课了,尤其是胖虎这个年纪,出去上学可能也跟不上外面的进度,而且又没到大学毕业的年纪。
如果不打乒乓球……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唐唐也跟过去了,不过唐唐打算退役,让胖虎一个人打。”阿水扒着后座,感慨道。“胖虎这是第二个离开国家队,去别的地方打球的了。”
很好。
现在女队走了一个、男队走了一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70-80(第9/33页)
压力平摊了。
96年的珠港问题很敏感,处于即将回归但还没完全回归的时期。
之后回归了,也可以代表珠港参加世界级比赛。
但朱淇已经嗅到了即将回归的味道,因为大陆开始频繁搞两边的互动联系,包括去年珠港全乒赛也是中华队的体育总局全权操办。
包括……
他们前脚刚到天坛东路,后脚体育总局就打来了一通电话到任心华的办公室内。
听了一会儿,任心华的脸上露出了皱眉、思索、发愁但最后又变成了平静,只回了一句:“好的,我知道了,我们这边会准备好的。”
运动员们正火急火燎地从大巴车上,把自己的个人行李一个个搬运下来。
因为打乒乓球的和打羽毛球的住在一起,所以这次包了两辆大巴车双方人员混坐。
朱淇又见到了隔壁打羽毛球的阳光组合。
她们这次一个拿了金牌一个拿了银牌,回来的时候也很高兴,拉着朱淇聊了很久。
好不容易把东西全部鼓鼓囊囊堆在管理中心门口,准备一个一个运回寝室的时候,任心华突然过来对国乒队的人说:“两个队长来我办公室找我,其他人帮忙把他们的东西搬回去。”
猫猫和大熊应了一声,放下自己的东西跟了过去。
朱淇的脚受伤了,旁边男队的过来帮了个忙。
宋临州把自己的行李箱拿过来,当成一个简易的小轮椅。
朱淇坐在上面的时候,秦小八跟在后面推,一边推一边说:“胖虎哥现在去珠港队了,以后我们也是对手了。唉,世事无常啊……”
之前一起朝夕相处的队友,突然有一天说走就走,然后又出现在球桌对面……
金莉莉和胖虎还不太一样。
前者本身和朱淇她们交际就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关系较差。所以金莉莉走就走了,走的时候甚至阿水还很高兴,差点儿在女寝门口放鞭炮。
但胖虎和宋临州是从小一起长大,十四岁同一年加入了国二队,十五岁又同一年升入了国一队。
如果按照胖虎离开国家队的时间来算,他跟宋临州他们相处的时间不比朱淇和阿水她们认识的时间短,甚至还要更久一点。
而且在秦小八来国家队的时候,胖虎多多少少也给了一些帮助。
现在宋临州在国家队发展成了绝对主力,秦小八也在准备接住男单的棒子,而胖虎却成了被下放的那个。
命运啊……
宋临州跟在旁边,拎着朱淇的行李包,安静地当着拎包工的工作没有说话。
朱淇好笑道:“有什么可感怀的?虽然他还在国家队里,你们也是对手的关系啊。”
宋临州微微抬眸,好奇地看了一眼朱淇,不明白她说这句话的意思。
朱淇坐在行李箱上,脚翘着,右脚没穿实,露出捆着冰袋的后半脚跟。
这个样子,看起来有些俏皮,和球场上的杀伐决断十分不同。
“大满贯的冠军领奖台上永远都只能站一个人,哪怕是我和阿水、猫猫,我们仨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朱淇说得很直接。
这句话,话糙理不糙。
体育竞技嘛,本身就是这样。
有野心的人都要正面这件事。
包括秦小八、宋临州和大熊。他们三个人可以作为中华队的男团现在世界赛场上,也会成为彼此的对手。
这种事想开就好了。
宋临州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有些太对号入座,他感觉朱淇这句话好像是在对他说的,想要……安慰他吗?
他在听说胖虎要被开除国家队的时候,情绪很低落。
胖虎在国家队的水平虽然高不成低不就,但是作为陪练一直很尽心尽力。
宋临州觉得自己的横板直打能这么快练出来,有一部分是胖虎经常跟自己做陪练的原因。
胖虎也知道秦小八比自己天赋高,能比自己更快打出来,他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也找准了自己在国家队里的定位就是陪练。
可能也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放松了警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动了点儿凡心……
秦小八嘟囔:“可是教练组也太不讲情面了,怎么说开除就开除?连一点儿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这是精神方面的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朱淇恨铁不成钢地看了一眼弟弟,“如果连这种事情都控制不住,怎么可能把心思全部都放在训练上?”
“哪儿有这么严重……”秦小八更小声了。
朱淇心中警铃大响:“你不会也喜欢上谁了吧?怎么?你也想被开除?”
“怎么可能?!”秦小八反驳,“我就是觉得如果当初教练组能放他们一马,或许胖虎哥就不会去珠港了,这样我们也不会多一个对手不是嘛。而且胖虎哥在国家队的时候对我也挺好——不要小看我们男人之间的羁绊啊!”
宋临州没忍住,笑出声来。
朱淇瞪他一眼:“神经病。秦晌,我可提醒你。你别有这些花花心思,不然的话你可别怪我大义灭亲。”
“咋的?你还能举报我啊?”
“你可以试试。”
“卧槽,你不会这么狠心吧?我可是你亲弟弟!”
“暂时是,以后也可能不是,看你表现。”……
姐姐在前面半吓唬半要挟,弟弟在后面鬼哭狼嚎。
宋临州跟在旁边,情不自禁笑道:“国家队里有家人在真好啊。”
这次去江淮省打华运会,宋临州看到朱淇的家人对她这么好,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虽然他是朝京人,但也不能经常见到自己的家人。
父母工作很忙,他每个月都要打比赛,有的时候在外面一住就是半个月。
看着朱淇坐在行李箱上的样子,和宋临州记忆当中第一次在飞机上见到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最一开始,刚接触朱淇的时候,宋临州只觉得这个女孩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和预示果决的刚毅。
他以为……这个女孩是在家庭爱的滋养下长大的,所以有一种一往无前,英勇无畏的勇气。
但是……这次去江淮省的时候,宋临州见到了朱淇家人对她的上心程度,确实和自己猜测的差不多,但又不完全一样。
那个男记者采访朱淇的时候,宋临州也在不远处刚刚结束采访。
朱淇在怼完记者离开之后,那个男记者在电话里说的内容,宋临州也全部都听到了。
那个男记者本来打算在下午混双采访的时候,再遵守一次的。
可宋临州提前出场,告诉那个男记者,朱淇已经打完比赛从另一个门离开了。
那个男记者还有点儿不死心,又在采访区等了一会儿之后。
宋临州转头直接告诉了任心华,说有个记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