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队重器(1 / 2)
第67章警队重器
捣乱他在行
陈染随队到达容城大学时,大学附近派出所的人已经到了。学校新建了一座体育场馆,该场馆还未投入使用,门口立着一块牌子,写着:“场馆在建设中,闲人免进。”
有少部分学生听说了有学生从体育馆窗口掉下去,曾带着同学过来围观,但这些人都被派出所的人清走了。
陈染他们到的时候,派出所的人已在场馆门口拉上了警戒带。体育馆位于学校东南角,离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有些距离。因为还未开放,平时来这儿的学生很少。
“同志,我是王彬班里的辅导员,也姓王。“看到梁队亲自带人过来,那位年轻的老师马上过来向带头的梁队和任队做了自我介绍。“这个体育馆平时有人进吗?"梁潮生看了眼开着的大门,问道。“肯定是有的,就是不多。场馆其实已经建好了,就是还没清理干净,大概还得十天半个月才能投入使用。所以先竖着牌子,免得学生都进去了影响清理工作。”
“不过你们也知道,总有些人不守规则。这个门开着,除非派专人在这儿守着,不然就会有人偷偷进去。”
梁潮生点头,先带人去了体育馆北侧。王彬就是从北侧掉下来的,他掉落的位置是楼体与柏油路之间的绿化带。这片绿化带位置较偏,因为放过建筑材料,绿化带上的草皮破坏比较严重,还残留了不少砂子、碎石和细木板。梁潮生抬头看向二楼的窗户,那扇窗比较狭窄,成年人稍胖一点就有点挤不过去。
梁潮生留了几个人在楼下拍照取样,他自己又带着其他人上楼。二楼体育场内已刷上了地坪漆,地面上落了灰,杂物已基本被清理干净,只在几个角落里还堆着些剩余的板材、管子和少许塑料瓶子。“脚印不少,小朱,你带着几个人把那扇窗户周边的脚印都取了。”体育馆面积太大,从脚印分布的情况来看,偷偷进入场馆的学生不少。所以地面上脚印杂乱无章,数量很多。
如果王彬不是自己跳下楼,而是被人推下去的,那么凶手肯定会在那扇窗户周边留下脚印。
因为体育馆比较空,室内除了一些篮球架和杆子,也就只有门窗和墙面上会留下指纹了。
梁队正让人取指纹和脚印时,云队也带着几个人来了。这个案子是河西分局接的警,但云队正在附近调查,梁潮生带人一到,他就知道了。
“梁队,这个案子说不定可以跟我们两年前接的案子并案呢,不过得先看看取指纹和脚印的结果了。”
对于云队的意见,梁潮生是认可的。如果王彬真是被人推下去的,那这个推人下楼的人也算是个狠人。一个大学里这么狠的人肯定是极少数,所以这前后两起案件是同一伙人所为的可能性并不小。云队之前也提过,这个小团伙有霸凌黑历史,如果不把这帮人逮住,他们以后说不好哪天会再做案。
梁潮生看了看提取脚印的几个人,跟云队说:“这个案子好就好在,现场的脚印应该没被破坏。”
“不错,两年前我接的案子就没能成功提取到有效的足迹,可惜了。刚才我试了下,这个体育馆的水龙头里没水,清洁工具也没到位。说不定是因为这个原因,那帮人没拖地。”
王彬导员就在旁边,梁潮生知道他和云队说的话这导员都能听到。谈话时,他有意无意地往这导员脸上瞥了几眼。不出所料,那导员有意地低下了头,让人看不清他的脸。
梁潮生突然问他:“王彬平时跟同学关系怎么样?事发时他和谁一起来的体育馆,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王老师长相清秀,听梁队突然对他提问,他赶紧说:“王彬跟同学关系挺正常的,没听说跟谁有矛盾。他平时经常打球,校门口网吧也常去,偶尔也逃课,如果老师点名的话就让人代替。”
“至于跟谁来的体育馆,这事儿我暂时还不知道,听同学讲,他和同学下午在大教室上自习时,有个中等个长得偏瘦的男生在门口把他叫走了。”梁潮生总觉得这个导员有所隐瞒,但他假装什么都没看出来,低头开始观察起地上的脚印。
这次提取脚印的地点有明显的浮灰,非常适合用静电吸附仪来提取足迹,陈染这次带了。
几个人经过观察,发现在出事的窗口附近有六组脚印重复出现,经过分类,先确认下要提取的脚印,小朱便拿出充好电的吸附仪,先按下“静电”按钮。吸附仪发出“吱吱"的响声,声音不小,云队一听就知道陈染他们带来的吸附仪电量挺足的。
“杨信刚你过来,看着点这个静电薄膜,用的时候要把这个黑色面朝向足迹,再把静电膜卷紧,放好了。"小朱一边比划一边指挥杨信刚。杨信刚以前在派出所工作,接触这种高端足迹取样仪器的机会不多,亲手操作是第一次。有这机会他当然愿意学,小朱让他怎么做他就照做不误。此时吸附仪已产生了电压,静电很快通过镀镍面传导到了整个薄膜上。杨信刚才把卷紧的薄膜放好,那静电膜便自动打开,并紧紧地贴到了地面上。“上放电锤。"小朱再次催促杨信刚。
当薄膜被取下来的时候,小朱把膜翻过来瞧了一眼,说:“还不错,这个足印取得挺好。来,下一个,继续。”
杨信刚很快成了熟手,跟小朱配合着,没过多久就把出事窗口周边有价值的足印都取了。
陈染和周浩负责取指纹,俩人的活比较细致,一直背对着梁潮生等人围着那扇窗户忙碌。
“比较新的足迹有六组,应该是六个人的。其中一个可能是受害人王彬的。你看,这有个女鞋的码子,36码差不多吧。”观察着那一连串足印,梁潮生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那一串女鞋留下的印记。“这个人并没有过于靠近窗户,如果说受害人真是被人推下去的,那这个人并没有直接参与。此人或许是旁观者,或者是主使人。动手的另有其人吧。”听着他们俩说话,王姓辅导员感觉自己脖子已经开始潮湿。为了避免跟梁潮生等人目光相对,他便把目光投向取指纹和足印的几个人。梁潮生和云队都是老刑侦,跟这辅导员接触没多久,就能看出来,就算这个人当时没在现场,多少也能知道点什么。采样结束时,天已经黑了,梁潮生又把发现王彬的几个学生叫过来问了话。这几个学生反应都差不多,都说他们过来时,体育馆里没什么人,只有王彬一个人躺在地上。
但有一个学生说,他当时确实听到场馆门口有一串脚步声,但他没看到人,估计那些人刚从体育馆出去。
晚十点左右,梁潮生才带着几个人从医院返回刑警大队。因为临时出了重伤案,二中队的人基本都在,几个房间里都亮着灯。梁潮生到了之后,就让人通知任队等人去二楼会议室开个会。
“人都到齐了吧,足迹和指纹都出来了,这个案子接下来要怎么查,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梁潮生之所以亲自参与这个案件,是因为此案背后可能并不只是这一例个案,有可能还要跟云队那边联动一下。
梁潮生说完,看了看会议室里的人,先让任队发言。“足迹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这六组足迹经过初步辨认,为五男一女。五名男性中,其中一组是受害人王彬的。”
“案发时,他背对着窗户,这一点从足迹和他背部被窗框压出来的瘀痕都能证明。”
“窗户高度约一米二,王彬身高178,这个身高,再加上窗口的宽度,他就算用力向后靠,会摔下去的可能性也比较小。”“结合足迹情况能看出来,王彬背对窗户站立时,曾有三人与他面对面而站,一个人足尖有向前蹬的痕迹,另外两个人足跟下压明显,所以我们猜测,王浩大腿曾被两个人抬起,另有一人用手推其胸部,导致他背朝下坠楼。”老吴接着说:“对伤者王彬身体检查的结果也支持这些分析,王彬两条大腿上有瘀青,胸部有指尖按压痕迹。”
“不仅如此,他面上也被人掌掴过,只打了一巴掌,从巴掌的大小情况来看,打他的人疑似女性。”
梁潮生听到这里,“王彬后脑坠地,产生了骨裂,其颅内有出血现象,暂时还没有脱离危险,什么时候醒来也不确定。”“所以我们现在无法从他那里得到线索,只能依据现在掌握的情况来调查。”
“小朱,陈染,你俩说说指纹的情况。”
小朱示意陈染先说,陈染就道:“在窗台和窗框上提取到了十三枚指纹,其中有七枚比较陈旧,可能与此次做案的人无关。另外五枚相对新鲜,刚才梁队带人去医院时,我和小朱做了加急处理,指纹都作出来了。”小朱也道:“对,这些指纹还算清晰,但跑库没成功。也没有安茹的指纹,可能她当时没接触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