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我妻能扛鼎(科举) > 80-87

80-87(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坏了,我被网球做局了 戒尺 无惨开门,我是宇智波 心上人是他人妇怎么办? 龙傲天前夫想和我破镜重圆 我的店铺通小说 你们不要过来啊! 魅魔错把审判官当食物后 我的竹马是主角攻 九零沪上发家日常[弹幕]

至于这个侧妃的人选,皇后娘娘也好好的考察了一番,首先自然不能是那种祸国殃民,蛊惑太子殿下,危及太子妃地位的美人。

再次定然是那种身家清白、身体健康、看起来便好生养的女孩。

听闻皇后欲给太子殿下纳侧妃,还是太子殿下亲自去求取来的,好多女孩子都动心不已,拼命想着去争取做这个侧妃。

若是选中了,等到太子殿下登基,自己就是个妥妥的贵妃了,那可是全家人的荣耀啊。

再说了,太子殿下现在纳侧妃就是为了更多地开枝散叶,太子妃竟然不会敢拦着侧妃怀孕、生子,太子也会护着,这可是多好的机会啊。

于是,燕京城里又热热闹闹了一阵子,直到这个侧妃选出来,抬入太子殿下的宫中之后才算作罢。

在这些闹剧的过程中,三皇子殿下和三皇子妃岿然不动,他们二人夫妻感情很好,时常带着二皇孙进宫表孝心。

之后三皇子妃又有孕了,十月怀胎之后生下了个男孩,三皇子殿下反倒成了比太子殿下更早得到两个儿子的人。

不过,太子殿下并不屑于与自己这个同胞三弟相比,这个三弟毫无实权,每天都是在闲游浪荡的玩耍,对自己一点儿都不构成威胁。

而且,在三皇子殿下得到第二个嫡子的同时,太子新纳的侧妃也已经有孕了,他一点儿都不着急。

很快,新纳的太子侧妃便生下了一个男孩,太子殿下欢欣鼓舞,觉得自己终于开枝散叶了,不再只有一根独苗那么危险。

虽然老二是庶子,但他的母妃是侧妃,身份也算尊贵,比起之前二弟的那一堆侍妾来说可好多了。

多得了几个孙子,皇上皇后自然是十分的满意,分别给两个府里赏下了不少赏赐。

其中的用度也很难拿捏,三皇之府这个是嫡子,按道理应该加厚一些。

但四皇孙的父亲是太子,身份比三皇子高,又加厚一点,所以两份赏赐差不多。

三皇子和三皇子妃欢欢喜喜地接受了赏赐,因为他们的孩子生在前,赏*赐也没得比较,也没什么不甘心。

但是太子殿下所生的庶子在后,所得的赏赐他认为应当高于三皇子的嫡子,可结果竟然是差不多的,于是便有些不满。

这样的不满流露了出来,皇上皇后自然得知了,皇后娘娘掉了几滴眼泪,但却没表露什么,日子只能继续过下去。

只是,皇后娘娘从这件事里却明确的知晓了,谁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谁自己疼,自己和皇上百年之后,三皇子的日子过得不会太好。

第85章 太子病倒太子殿下病倒了。

第八十五章太子病倒

(太子殿下病倒了。)

又过了几年,皇孙们渐渐长大,三皇子妃又给三皇子生了一子一女,现下,他们已经有四个孩子了。

三皇子并没有纳任何侧妃、侍妾,与三皇子妃之间关系甚好,很有帝后的风范。

祖洪才和于小英之后便没有再生孩子,一直养育着他们的一女一子。

说句实话,祖洪才和于小英都觉得生孩子太伤身子,现下,他们有一女一子一足以,也没有很想生孩子的想法。

不但没有求医问药,甚至还避着一些,不会像三皇子和三皇子妃那般,追求多生孩子。

太子殿下也得了好几个子女,太子妃除了生下大皇孙和一个女儿之外,之后又生了一个女儿,没再能生儿子。

侧妃娘娘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他的侍妾也帮太子生了些儿女,现在太子殿下倒是儿女众多。

据说,被圈禁在京郊的二皇子和二皇子妃也生下孩子了,只是等闲不可能有人去看他们,他们的孩子也得不到皇孙的待遇,而是一直被跟着大人一起圈禁。

皇上身体很好,现在虽然年岁渐大,但因为有之前习武打下的底子,身板很好。

反而是太子殿下,因为一直都是个文弱书生,身体看着不太好的样子。

之前有二皇子一起竞争的时候,太子殿下还会骑马、射箭、锻炼一下,在皇上、皇后面前争取一些表现分。

但自从二皇子被圈禁、他没有对手之后,他便越来越表露出本性了。

他只爱读书,不爱户外活动,更不爱骑马射箭。

皇上皇后之前还会偶尔说他,可后来发现他当面答应,随后却是没有放在心里。

二人便熄了说教的心思,生怕又弄坏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情分,酿成大祸。

太子殿下因为储君的地位稳固,加大了对朝廷事务的掌控,每天都很忙。

他与皇帝的见面次数还算比较多,二人毕竟每日上朝,会在朝堂上相见。

但他与皇后见面的次数便少了很多,基本上每个月只会到后宫去向皇后请安一两次,每次也聊不了多久,像完成的任务,打个卡一样,匆匆而去。

皇后娘娘心中还是有些痛的,幸好她还有最小的儿子三皇子,且娶了一个贤惠的媳妇儿,小两口经常到宫里来陪她,或者带她到宫外去游玩,很是得她的欢心,让她的日子过得很舒服。

于小英和祖洪才这对夫妇俩分别跟着皇后娘娘与三皇子,倒也时常能假公济私,在一块儿游玩,日子过得悠哉悠哉的。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忽然之间,太子殿下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80-87(第6/9页)

病倒了。

一开始的时候,太子以为只是风寒入体,打了几个喷嚏,并未注意休息,依旧正常的上朝,处理公事。

皇上都发现了他瘦得不行,脸颊凹陷,仿佛要被一阵风吹倒似的,还时不时咳嗽。

忍不住问候了他几句,还让他回去休息。

可是太子殿下总坚持称他的病不妨事,只是小病而已,坚持不肯休息,不肯放弃朝堂上的权利。

在太子与太子妃、大皇孙、两个孙女一起向皇后娘娘进宫请安的时候。

皇后娘娘也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身体不好,也出言让他休息,太子殿下依旧没有听劝,稍微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他也知晓三弟和三弟妹常带子女进宫,与母后请安,在母亲身边刷满了好感度。

他不想放弃这一块的利益,可是又没有时间常常陪伴母后,只能让太子妃带着儿女时常与他一同进宫。

待他走后,哄母后好开心。

可他不知道的是,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本就尴尬,之前皇后娘娘与三皇子妃关系看着还好,主要是有三皇子这个嘴甜的人在中间调和。

单单放皇后娘娘和三皇子妃在一块的话,也免不了会尴尬的。

幸好大皇子和两个皇孙女儿是皇后娘娘的亲孙子孙女,她们还是很亲的。

虽然太子妃在那儿有些尴尬,但总体氛围是好的。

之后大皇孙也要去启蒙念书了,时常过来陪伴的便只剩下太子妃与两个女儿,那些庶子庶女,她是一个也不可能带进宫来争宠的。

这次,皇后娘娘看到太子身体如此单薄,忍不住让太子妃劝劝太子。

太子妃一脸的为难,她哪儿能劝得住太子啊?

皇后娘娘也叹了口气,也是,皇上和她都劝过了,亲爹亲娘都劝不住,她也无法去苛求太子妃这个做妻子的。

儿大不由娘,她和皇上已经渐渐管不住这个近乎年龄到中年的大儿子了。

在一天上朝的时候,太子殿下忽然毫无征兆的晕倒了,皇上和朝臣们都大惊,赶紧宣了太医,将太子抬回宫殿之中去医治。

太医那边说,太子的身体很不乐观,已经油尽灯枯,怕是没有多少时间可活了。

皇上大怒,质问这些太医,之前每个月的平安脉都是怎么请的?怎么能坐视太子的身体败坏到这个地步?

还调了每月太医给太子诊平安脉的脉象底单来看,看看太子殿下的身体为什么突然差成这样?

可是皇上愤怒的彻查之后才发现,太子殿下可能有些不是很相信御医,当然也有可能是在提防着皇帝皇后,总之平安脉他已经很久不好好整了,此次患病,也只固定看了其中某一两个御医。

皇上看到这些资料之后有一些心冷,拿到皇后面前痛苦的对皇后说道:“何至于此啊?天家间的父子防备何至于此啊?”

皇后娘娘闻言也是涕泪纵横,说道:“老大这是也与我们老两口离心了呀,是呀,他之前觉得自己年轻力壮,怕是早巴不得我们两个早早归西,他就能当皇上。

之后便是身体有所不适,也不敢让我们两个知道,甚至连停下来医病的时间都不敢,生怕我们撤换了他这个太子。

可是皇儿糊涂啊,我们何曾想过要撤换他这个太子?还不是盼着他好。

皇上,你可快快下圣旨让他安心养病吧,他人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呀。”

皇上点了点头,虽然心中对自家儿子有气,但还是希望他的身体能好起来。

皇上皇后去看了太子殿下的病情一次,嘱咐他好好养病,别的事情不要想不要操心。

太子殿下应下了,终于放下一切的事务,好好地躺在床上养病了。

他的身体也眼见得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大家都很开心。

三皇子和三皇子妃也带着孩子们去探过病,说一些宽慰太子殿下的话,至于他会不会相信,那就另当别论了。

于小英这次回来之后,开心地对祖洪才说到:“才哥儿,太子殿下这次怕是要好了。”

祖洪才却对他的病情很不乐观,唏嘘地摇了摇头,说道:“之前太子殿下晕倒的时候,来帮他看病的那个太医张太医可是国手,他既然说太子殿下已经油尽灯枯了,就不是那么容易好起来的。

现下,太子殿下怕不是回光返照吧?”

于小英一惊,觉得自家丈夫说得很有道理,再到宫里之时,也不敢像其他人一样在皇后娘娘面前表露出喜色,还拼命说着一些太子殿下的身体肯定会马上好起来之类的谎话。

她只能尽量的保持自己的面部表情正常,尽量不悲不喜,不乱给皇后娘娘不切实际的希望,免得将来太子殿下真的怎么了,皇后娘娘一时接受不了。

不久之后,太子殿下看起来脸色红润,走起来也无碍了,他甚至向皇上申请继续上朝处理政务了。

皇上有些高兴的招了张太医再次问太子殿下的病情。

第86章 波澜再起太子病倒,二皇子殿下的人觉……

第八十六章波澜再起

(太子病倒,二皇子殿下的人觉得他们又行了)

张太医心中颤颤巍巍的,有些不想触怒皇上和太子,但在皇帝点名的情况下也不得不上。

在为太子殿下把过脉之后,他也不得不说那些让人不悦的话:“皇上,太子殿下的身体已经油尽灯枯了,之前虽然养回来一点,但并没有太大的好转。

若是继续操劳,那么很快便会恶化,又是像之前一般修养的话,说不定还能得个一年半载。

老臣愚钝,无法为太子殿下治好他的病,还请皇上广招良医,一同为太子殿下会诊。”

皇上和太子完全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很不可置信。

太子殿下原本就不是很相信张太医,现在更是差点忍不住在皇上面前就对张太医破口大骂起来。

皇上因为对张太医绝对信任,所以没有开骂了而是不可置信的问道:“我看太子最近几日身体健康,面色红润,甚至都胖起来了一些。

不是都养回来了吗?怎的还是你说的油尽灯枯之兆?他才年近壮年啊?怎么就油尽灯枯了?”

张太医无奈的叹了口气,说到:“皇上,上天给每个人的寿数是有限的,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有不同。

你忘了?前朝的太子殿下,您的亲大哥,当时也是无病无灾状年薨逝的。”

剩下的不需要张太医再说什么了,皇上颓然的坐在龙椅上,太子殿下也仿佛失去了力气。

是啊,前朝太子,皇上的亲大哥,是多么好的一个太子,多么好的一个储君啊。

他活着的时候,众望所归,没有一个弟弟跳出来争皇位。可他偏偏壮年薨逝了。

他去世之后,先皇便想将皇位传给皇太孙,后来皇上硬是从自己侄儿那里把皇位抢了过来。

皇上对太子你自己这个大儿子还是很满意的,从来没有将他类比过大哥,担心过他会壮年薨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80-87(第7/9页)

可此时张太医点出来之后,皇上心中又有点不那么确定,或许自己这一脉,老大总是有些先天不足,容易壮年薨逝的。

太子殿下此时终于清醒了过来,他明白,若是他的性命没了,一切都是一场空。

此时,在皇上还没有驾鹤归西的时候,他手中的权利争到多一些和争到少一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但若是自己死在父皇前面,父皇还会像先皇一样立自己的儿子做皇太孙吗?还是会直接把皇位传给弟弟?

那太可怕了,太子殿下觉得他接受不了这样的结局。

于是他跪地对皇上说道:“父皇,之前儿臣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让你和母后操碎了心。

从此以后,儿臣定然好好休养,把身体养好,不再操劳于政事。”

太子殿下觉得,张太医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他还是明白孰轻孰重,先休养一段时间准没错的。

只要自己活着,站住这个太子的位置,只要活得比父皇长,待父皇薨逝之后,哪怕只能当一天的皇帝,也能把皇位给自己的儿子、孙子传下去。

但若是自己不幸走在父皇前面,那皇位很可能就不会再落到自己这一脉当中。

二弟或者三弟就要开心了,而自己的儿子孙子日后就要受到清算了啊。

想到现在还生死不知的前皇帝,父皇的侄子,自己的堂兄,现在有多惨?

太子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孙子日后都只能走这条路。

皇上闻言也是心软,点头同意了太子的意见,让他把所有的政事都交出来,不要再烦心、安心养病。

太子回去之后交了权,将自己的心腹招集起来密谋了一番,让大家还是要支持自己,自己若真是有个三长两短,那么则要支持大皇孙。

本朝之前就立过一个皇太孙,是有旧例可循的,并不是一条没有希望的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广征天下名医,为太子殿下治病。只要太子殿下能活过皇上,哪怕只有一天,都是他们赢。

这次之后,太子殿下患重病的消息还是不可避免的传了出来,因为太子殿下把所有权力都交出来了,释放出来的信号太明显了。

此时,之前曾经支持过二皇子的人觉得机会又来了。

二皇子近几年来都在京郊皇庄里“安心养病”。虽然事实上他曾经犯过错,但皇上并未对天下公布过。

哪有孩子不犯错的?皇上和皇后现在是否会原谅二皇子,让他“病愈出山”呢?

于是这些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四处串联着,准备向皇上为二皇子求情,重新开始拥护二皇子。

也有人觉得,谋反可是大罪,皇上说什么也不可能原谅二皇子,将他放出来的。

再说了,皇上和皇后又不是没有其他孩子!嫡出的三皇子不还在那儿放着吗?

三皇子比起二皇子来条件好的多了,继承大统的可能性不是更大?还不如聚到三皇子身边,去拥护三皇子呢。

这样想的人还不少。

于是,三皇子赵曦君忽然变成一个香饽饽,好多大臣向他靠拢。

赵曦君很谨慎,再次与祖洪才商议,现在还要不要再静观其变,现在是不是争的时机?

祖洪才连忙劝住了他,对他说道:“殿下,现在的形势慢慢往对你好的方向发展。

但太子殿下仍然是储君,仍然有一战之力,这个时候你可更要冷静了。

即便是对那个位置有兴趣,也千万不要表露出来,不要和太子殿下以及皇太孙去争。

否则,他们就会花大力气来对付你这边,反而使其他人渔翁得利。

相反,如果你不争,静待时机,那么就是太子殿下绞杀别人,您依然渔翁得利。”

赵曦君点了点头,说道:“祖夫子,我知道您说得对。

但是,俗话说得好‘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现在,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对大哥毫无威胁的三弟了。

如果大哥先对我动手,那该怎么办?”

祖洪才笑着说道:“殿下,不争并不是完全不发展,有很多人现在向你表露忠心,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些志同道合的拉拢一下。

但是你也要向他们明确说明,你现在是走贤王的路线,而不是争太子。

同时,这个想法一定要在皇上和皇后面前过了明路,让他们知晓,让他们保护你。

这样一来,太子殿下便不好对你动手,别有心思的人也不好意思假冒你的手下,对太子动手,引起纷争。

这样,太子殿下和您之间都能相安无事,各凭本事。”

赵曦君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正好,现在凑过来的人良莠不齐,我也不知道他们心里都是些什么心思。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磨一磨他们的性子,也看看他们的人品以及对我的忠诚度。

若是我明确说了不争太子,这些人还要假借我的手对太子一系的人出手,那就说明这人定然别有用心。”

祖洪才笑着点了点头,觉得三皇子殿下真的成长了,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靠过来接触三皇子殿下的人里面,有不少是投机取巧之辈,这其中也分聪明的和不聪明的。

赵曦君带着祖洪才组织了几次聚会,在聚会上,赵曦君表露了他不争太子、但为贤王的方针。

有些脑子转得快的人立马应下了。

他们可不相信,三皇子殿下身为皇子,竟然真的不会想争太子这个位置。

但现在三皇子殿下怎么说,他们就怎么答应,这是投效主公最基本的素质。

但有些人就是比较轴。但有些人就是比较轴,拼命劝说三皇子殿下争太子之位,气得三皇子殿下拂袖而去,不再理这些人了。

于是,被淘汰的这些人里,有的对三皇子殿下非常失望,便开始在坊间传一些“三皇子殿下不堪大用”的留言。

而有一些人则大为兴奋,三皇子殿下这么不中用,他们就不用继续“卧底”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回到他们的主子太子殿下或者二皇子殿下身边了。

三皇子殿下赵曦君和祖洪才自然也看清楚了这些反复横跳的小丑。

赵曦君冷哼了一句,说道:“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啊,我的好大哥、好二哥也不是那么放心我啊!”

祖洪才笑着劝解道:“殿下,这样投靠的事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都不用管他们。

若是你日后势大,那些人就会忘记自己从前是太子的人或者是二皇子的人,而通通想变成你真正的人。

若是你日后式微,现在真心投靠你的人也有可能带着你的密秘转而投了太子或者是二皇子,不用担忧。

对于核心的几个人,殿下您好好经验、好好检验,外围那些随风倒的人就真的无所谓了。”

第87章 太子薨逝太子殿下终于还是争不过命。……

第八十七章太子薨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80-87(第8/9页)

(太子殿下终于还是争不过命。)

二皇子这边一番操作猛如虎,到头来一看,皇上还是很生他的气,并没有把它放出来。

时间久了之后,大家也看出来了,即便太子殿下有个三长两短,皇上看来也不可能原谅二皇子,再将大位传位于他了。

于是,一瞬间树倒胡孙散,围着二皇子的人少了很多,把圈禁着的二皇子气得直跳脚却毫无办法。

太子殿下这边自然是非常高兴,二皇子那边被按下去了,三皇子这边也没出什么幺蛾子,他可以专心的在全国延请名医,为他治病。

现在的太子殿下已经完全不关心朝政了,只关心自己活得长不长,只关心哪里还有遗落的名医、仙药可以找来给自己治治病。

人一旦魔怔了,就会容易被骗。

好些要钱不要命的骗子,由此找上了太子殿下。有些人吹嘘自己医术如何如何了不起,有些吹嘘自己的仙丹是祖上传下来的如何神奇。

这些人都在太子府之中得到了一定的优待,赚了一些钱,让太子吃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药材。

皇上感觉有点不对劲,赶紧让张太医再次给太子殿下号脉。

可惜,张太医给太子殿下诊过脉之后对皇上禀报:“太子殿下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太子殿下做了吃了好些重金属做的仙丹,身体内积累了一些丹毒,除了之前的身体精力耗尽之外,又加了些中丹毒的症状。

这二者相结合之后,更加难以医治了。”

皇上和太子对这个事实都是震怒不已。

不同的是,皇上因为太子殿下的不着调而震怒,太子殿下则是因为自己被那么多“奇人异士”哄骗而震怒。

皇上半夜与皇后说些知心话。

他说到:“梓潼,你说我们的大儿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我们说前朝有些皇帝昏庸,不关心政事,不心疼百姓,一心只想求仙丹长生不老。

我自问已经黄土埋过半截身子了,可还是不像他那般心急。

若真的有哪天我驾崩了,皇位传给了他,你说国家会被他霍霍成什么样子?”

皇后叹了口气,走到皇上身边拉住他的手,说道:“皇上,张太医是国手,他都回天无力,太子的身体怕是”

说到此处,徐皇后叹了口气。她本想劝皇上除了考虑太子治病的问题之外,是不是还得考虑一下储位的问题呢?

要不然,她看着老二和其他人也要坐不住了。

毕竟两个孩子都是她的亲生骨肉,她实在不愿意看到他们两个再起争端,拼个你死我活。

但话到嘴边却被徐皇后又咽下去了,毕竟太子殿下现在还没有死,她也还抱有那一丝丝希望。

皇上和徐皇后二人相互扶持,度过了以前很多艰难的日子,日后想必也会一样吧。

又过了半年,太子的身体不见起色,还迅速的败坏了下去。

他现在已经不能走动,只能卧床休息了。

一日,太子躺在宫殿当中忽然觉得自己大限将至,赶紧握住太子妃的手,让她立即去禀报皇上和皇后,他想见二老最后一面。

皇上皇后闻言之后放下一切事情,立马赶到了太子的宫殿之中。

太子殿下面上涕泪纵横,带着对生的渴望,却也不得不认命。

他想要对皇上皇后跪拜行礼,却无法起身。

皇上和皇后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此,眼泪流个不停。皇上立马就叫他免礼。

太子殿下说道:“父皇、母后,儿臣不孝,怕是要先走了,让你们二老白发人送黑发人,痛苦一番,真是天底下最大的不孝。

但儿臣有一心愿未了,还望父皇母后看在儿臣大限将至的面上,恩准儿臣的请求。”

皇上和皇后说道:“孩子,你说。”

太子殿下说道:“父皇,大皇孙自幼聪明,身体康健,有明君之相。

儿臣没有福气继承大统,但大皇孙不应当因为儿臣命薄而错失继承大统的机会。

儿臣叩首,求父皇在儿臣死后立大皇孙为皇太孙,让他可以继承大统,这样的话,儿臣死后,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皇上闻言之后满眼震惊,他万万想不到,自己儿子口中竟然也能说出“皇太孙”这三个戳自己心窝子的字。

太子殿下看着皇上震惊不语的表情,心中悲愤,立马吐了口血出来。

徐皇后不忍,立即拉住自己的大儿子,对他说道:“我儿糊涂,继承大统是大事,怎可如此仓促决定?

大皇孙是你的儿子,也是父皇和母后的亲孙子,你放心,日后父皇母后一定会好好照拂太子妃和大皇孙的,必不会让他们受委屈。”

听到徐皇后的话,皇上和太子殿下的表情才稍微缓和一些。

太子殿下生怕自己触怒皇上,对大皇孙日后继位起到反作用,赶紧又对皇上皇后说一些温情的话语,想在自己死前多和皇上皇后留存一些父子母子情分。

不多时,太子妃带着大皇孙也来了。

他们二人知道,太子殿下是他们的支柱,现在擎天玉柱轰然倒下,他们娘俩日后的日子会比较苦。

太子殿下还算聪明,之前下皇上皇后求皇太孙位置的时候,是背着大皇孙和太子妃娘俩的。

太子殿下也怕,万一皇上和皇后不答应,大皇孙和太子妃心中却又生了野望,以后的日子过得更是不好,说不定还会有性命之虞。

皇后娘娘刚刚既然答应了要照看好大皇孙,现下自然也在太子殿下面前表现得对太子妃和大皇孙非常的怜惜。

皇上即将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也是非常沉痛,难得的表露出悲伤和脆弱的神情来,人也仿佛老了好几岁。

人终究是犟不过命运,一刻钟之后,太子殿下薨逝了。

宫中陆陆续续传出哭声,城门的大钟按照礼仪被敲响了,皇上悲痛不已,辍朝三日。

所有的人都为太子殿下服丧。

夜晚,皇上和皇后结伴到太子殿下的灵堂看了一眼之后,一同回到了寝宫之中。

皇上拉着徐皇后的手,心中悲痛,脸上涕泪横流,藏不住的悲伤流露出来:“梓潼,我如今才知晓父皇当时失去大哥时候的心情,也终于知晓了父皇为何会想要立我那大侄子做皇太孙?”

徐皇后心中一震,问道:“皇上,难道你真的考虑要立皇太孙吗?”

皇上不语,徐皇后却知道,皇上内心肯定还在挣扎。

她叹了口气,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她却成了那个不希望皇上立皇太孙,反而是立二皇子或者三皇子,随便一个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做太子的人。

徐皇后清楚的知道,自己生的儿子和自己的孙子做皇上,自己得到的待遇可太不一样了。

可现在,要说这些,一切都为时尚早,因此徐皇后没再提这一茬事情。

并且,徐皇后也知道,“皇太孙”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妻能扛鼎(科举)》 80-87(第9/9页)

三个字就是皇上心中的一根刺,他心中还是有些怨恨自己的父皇当时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而是传给了侄儿。

现在,他又怎么可能自己再立皇太孙呢?那不是明晃晃的打自己的脸吗?

皇上现在理解当年先皇为何要立皇太孙这种情感是一件事,他自己真的要立大皇孙做皇太孙又是另外一件事。

当初,太子在弥留之际求皇上,皇上都没能答应,日后,皇上立皇太孙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

辍朝三日之后,皇上终于又再上朝了,但他还是下令民间禁礼乐一个月,天下缟素,为自己的大儿子送行。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求篱 月明照江水[重生] 啾一口迪亚菠萝QAQ 成为暴徒情绪稳定剂后 爆红娱乐圈从龙套开始 八零矿区大美人 我养的弟弟全都黑化了 全皇室都跟我穿越了[古穿今] [综英美]太刀侠也是侠 鼠鼠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