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9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第1/13页)
第281章 江州自救
皇帝御驾就要到此,金军传信也到达此处,“迎皇帝进城者屠城!”,明晃晃的威胁让江州府人心惶惶,越来越多的百姓想要南逃。可小家小户带上家人钱资走就走了,那些大家族,根基都在江州一带,田产家业都在此,想走也走不了。
童氏兄弟眼见局势动荡,自家大哥没回归不说,连书信都没有一封,因此劝说刑大人,“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这般紧急时候,人都要为自己着想,大人何不收拾家当,带着妻小,由我二人一路护送,咱们一行人去南方避难?如此也可保得一家平安!”
刑名扬叹道:“我为一府通判,自该护佑一地百姓,若我等一走了之,百姓如何是好?”
童威童猛二人劝说不动,皆摇头叹息,找了个晴天晌午,由童威去水边买了艘小船,二人乘船带着蓝小衙内离去了。
江州局势危急,与此同时还有府内沿途的小县向州府求援,可如今州府自顾不暇,哪有余力管别地?金军烧杀抢掠,在内陆之内如入无人之境,当地厢军很快溃不成军,四散奔逃,江州一地哀鸿遍野。
也有许多下县组织了自卫军,乡勇游侠聚集反金,官府顾不上他们,可家人田产都在此,无论如何也得扛起锄头反抗自救。
大批下县流民涌入州府以求庇护,百姓怨声载道,“遭瘟的世道!我家在这片水土上生养了几代人,从来没听过哪天草原上的胡人能打到这儿来的!”
“皇帝不来我江州,我江州百姓哪里用忍受胡狗铁蹄!”
江州府大户开始趁势煽动人心,由王家牵头,几家富户联合起来收拢流民,让流民百姓都参与守城。同时暗中联系先前他各家与府中厢兵一同训练的力士乡勇,叫他们万万把控住局面,守住城门,不要放御驾进城!
江州大户又聚集一处,在王家宅内商量如何保住江州。
“……你几个都与自家力士传话了没?如今局势危机,非是我等不恭敬皇室,实在是力有不逮,江州城这尺寸大的地方,如何能做首都?”
王豪答道:“是了是了,我几个都已告知自家守卫,到了今夜子时,若是情况不变……”他压低了嗓音,“……直接关了城门,咱们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关紧城门拒不迎圣驾,杀了康元统和胡成,叫刑大人带咱们投奔苏州!”
屋中寂静无声,只几个人眉目之间传达深意。
一人似乎是觉得他们这样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自打了个呵呵,说道:“此事也不能怪咱们,那大名府大方之地,四京之一;扬州府更是繁华无比,四通八达之处,这两个大府那朝廷尚且守不住,到了我江州来,只是徒增烦忧罢了。”
“就是就是……”几人呵呵笑着,把这事翻篇,又各自互通有无,便回家中去了。
*
夜间时分,几人去而复返,又在王家堂中聚集,焦急等待子时十分,一人有些犹豫地说道:“咱们行事如此仓促,会不会出什么纰漏?”
他身边的王豪把茶杯往桌上一搁,“莫要自己吓自己,我看那胡成也是个庸才,在这江州府一地,百年都不见战乱,他不见得就懂用兵打仗,八成是个花架子!如今我几个计策万全,胡成出城巡逻,我们便先捉孔主簿,而后点火传信,四面城墙处都安排了咱们的人,必万无一失!”
几人焦虑的心情得以缓解,都静待家人起事。可亥时已过三刻,屋外却十分寂静。
一人忍不住站起来朝屋外走去,“我且到院中走走。”他刚推开门,就听院外匆匆脚步声传来,几人都往门口望去,不一会儿一个家人神色焦急进了门,“诸位官人,事有不好!那胡都监后晌出城,晚间要进城来,众人将他放进来,可没成想他把皇帝带进来了!”
“啊?”众人皆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回事!”
*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江州兵马都监胡成不听将令,私自出城,托言巡逻,半路上恰巧遇到了圣驾,如今大摇大摆带了皇帝回到江州,被擢升为威武大将军。
孔师爷一改往日嘴脸,摒弃从前胡成与他抢人的前嫌,开始对大将军笑颜以对,同时将御驾迎接到他早先修了一半的园子里。
园子虽然只修了一半,但是其中的忠心却显露无疑,赵构十分感动,封了这小小主簿官做了朝中大夫。君臣在这新园子里住下,可算是能歇一歇,去去这长途逃命的疲乏了。
他们一行人睡下了,王家却通宵达旦,宅中几人再也睡不着了。
“这……这该如何是好?”
“皇帝已经进城来了,咱们总不能把皇帝也……”
“唉呀!这是怎么个事儿呀!怎就到了这地步了……”金军声称屠城的利剑就在头顶悬着,那皇帝说跑就跑,遭殃的还是他们江州人!怎能叫人不着急?
屋内怨声连天,王豪沉默不语,过了半晌说道:“你我只一介商贾,无可奈何,如今只能去信苏州府,托我商道上认得的几个好友,看他们能不能往上送信了……”
众人都默默无语,可他们心中都明白,他们只一介商人,哪里认得那样的高官?一直到了天蒙蒙亮,才有人说道:“我几个在这里空坐,最终也无济于事,不如去请刑大人来吧,看他如何说。”
*
刑名扬亦一夜没睡,夜里与康大人一同拜见陛下之后,就回府开始布置城防事宜。
他心中隐隐有预感,明白这事算躲不过去了,自己或将死在江州,就如蓝贤弟一般。只叹没叫童氏兄弟走时把自家大哥也带走。
刑名扬抬头看着晴空万里,呼了口气,自叫一众江州吏依令行事。
可官吏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下令与执行,上官说了话,下人也得听才行。如今江州小吏都不愿皇帝驾到,心中憋着怨气,哪里去真做甚么事?公事上糊弄糊弄就算了,余下功夫叫家人都把包袱收拾好,家宅良田能卖的都变卖,找个好时候一家人顺流而下,不伺候了!
赵构来到江州府第三天就意识到了此地与另两地不尽相同,黄潜善骂道:“定是江西人干的!他们这离江西近得很,老百姓都染上了那等刁民习性!”
赵构又想到了路上那两个江西商人不收‘太上钱’,险些把他气死的事,却不能发作,只摆摆手把苦果自咽下肚,同时意识到朝廷的统治岌岌可危,而如今又大敌当前,他不得不做些事情来挽回民心。
皇帝思索再三而后下令,凡是能击退金军者,就多加赏赐,杀人者依多少来赐钱绢,能击败金国大将者,赐功名良田!
可这个钱从何来?朝廷一路逃难到此,皇帝手里也没余钱,如今形势,只能节流江州赋税,与此同时再叫百姓捐献银钱了。
上有命令,下达到江州小吏这个层级,事情变得不一样起来,皇帝在江州府大肆搜刮钱财,江州怨声载道,愈加混乱。
康大人眼见势有不对,上前劝谏,“如今大敌当前,正是需要安稳人心之时。若因银钱之事,令人肆意搜刮,致使百姓心生怨怼,于我江州城守城必有不利。当务之急,应是训练军士,加强防备,以拒金军于城外,望陛下三思!”
黄潜善本就看不惯他桀骜不驯的江州人,呵呵一笑,“康大人好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第2/13页)
副忠臣面孔,教训起官家来!陛下金口玉言,不过是叫江州献上赋税钱财,以供大军出兵之用,有何不妥!”
康元统没料到自己好心劝谏,却被当朝宰相如此呵斥,一时间不知说些什么,只能无言退下。
几次三番,江州府府衙官吏都被朝堂诸公挤走,皇帝身边又只剩下他们这些忠臣了。
康元统在家中郁郁不得志,面对前来探望的刑通判感叹道:“我知道前朝党争之势势如水火,却没料到但凡局势稳定一天,这朝堂之中就会又开始内斗……如今江州危如累卵,大事不妙啊……”
并且据他所观,这对君臣显然连治理一县的才能都没有,如此一来,又如何拒敌?祖宗开创盛世,为何将江山留给了这样一个人?
江州渐渐陷入疯狂,盗匪流寇频出,百姓到官府报官,官府理都不理,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士兵都用来守卫行宫,官府没有人去管了。
腊月二十四,金军打到江州城下,围城猛攻。江州厢军有限,只能固守,金军围了一晚,第二日投石机一到,又开始攻城。
皇帝劳军的钱财已经筹集得差不多了,但是他错估了军队的软弱,虽说没有钱,没人会为别人送死,可即使有赏钱,他们也想活命啊!若是送死便能守城也就罢了,自家妻儿都在城内,拼死一搏又有何惧?但是眼看势不在江州,不光他们敌不过金军,连皇帝都是逃亡来的,金军大军围城,他们这些厢兵能有什么办法?
一小都头看着同伴被投石机砸死的尸体,精神恍惚地讷讷道:“咱们别打了,咱们别再守城了。”
他身边人一巴掌糊到他脑袋上,“由得你吗!胡狗在外边围着呢!”
那小都头神情依旧木木的,“咱们打不过,全都得死,要不是皇帝来,咱们江州城安安乐乐的,现在就因为他来了,咱们都得死。不如咱们把皇帝献出城去,叫金军把皇帝抓走了,就能放了咱了。”
第282章 江州城破
建炎元年腊月二十六,江州府兵民反叛,扛起造反大旗,先是一群士兵冲进府衙,把康元统杀了,之后在城中搜罗许久,找到孔大夫,更是乱刀砍死。
最后乱军攻入皇宫,欲抓住皇帝,却被威武大将军胡成率兵阻拦。
赵构惊慌失措,带着大臣意欲逃走,可他还能逃到哪去?江州已是极南之地,难不成他一国之君,还要跑到江西路不成?如此作为,连他都觉得妄为中原之主!
黄潜善也慌张起来,叫胡成千万要挡住乱军,并且传话说道:“尔等军民有心中不安者,皇帝陛下都晓得,放下刀枪,一律诏安!”
诏安?受诏安也叫造反?
反贼把前来送话的官员脑袋一砍,挂到旗上,叫他们自己看看什么叫造反!
他们若是想要功名利绿,早便听皇帝的话奋勇杀敌了,现如今反而把屠刀对准皇帝,那便是官逼民反,不得不反了!
行宫之内乱作一团,宫女四散奔逃,胡成带人诛杀反贼,可大家伙都是江州府的,面对同乡同袍哪里下得去手?不一会儿就大军溃散,各奔东西。
赵构吓得不轻,心中把执意要来江州的黄相公骂了千百遍,之后听了小黄门的话,穿上了破布衣裳,混在人群之中潜逃。
乱军在行宫中四处搜寻,依旧不见皇帝踪迹,不知是谁点燃了行宫,大火在江州城中燃了一夜。
粘罕晚间就得知了城中乱象,却没心急,一直到第二日白日里,眼见着城里浓烟滚滚,听着里面叫喊声渐小,这才又下令攻城。
金军强攻之下,江州成本就混乱,城门处难以抵挡,到了正午十分,被金军攻入城内。
军民四散奔逃,粘罕下令搜索大宋皇帝,务必将人揪出来,活捉敌酋!
江州城内金军肆虐,可没有元帅命令,没人敢先行劫掠,都在搜索大宋皇帝;本地乡勇百姓组成的反贼军也依旧在搜查皇帝;还有胡成带领的江州厢军,一边镇压百姓,一边抵抗金军,一边也在寻找皇帝下落,好落得个护驾之功。
城中乱成一团,分不清敌我,也分不清方位,到处有百姓和战马在街上穿行,滚起来得烟尘能遮天蔽日。
粘罕好不容易攻破了江州城,欲一逞雄威,却没料到他进入城后,此地全然不似他所想。
怎么这么乱!
粘罕忍无可忍,刚想要杀鸡儆猴,先宰几个士兵,叫这群软弱的宋人见识见识他们大金勇士的厉害,也好叫这地方静下来。却没料还没动手,便有快马送战报来,“鄱阳湖有援军来此!”
粘罕吃了一惊,“大宋援军?大军多少?可看出领军的人是谁了?”
那送战报的却不甚明晰,“约莫有万人,只见了旗,上面写的字不是‘张’也不是‘韩’。”
万人大军,领头的还是个无名小卒不成?粘罕顿感危急,他一路追寻大宋皇帝来此,率领的部族已不满五千,如今虽士气勇猛,但人数悬殊乃是定数,不可不防。
他后方大军和阇母的军队还在赶路,到达江州且需些时日,如今他先头部队只四千多人在此,不可贸然行事。
粘罕看着江州城门,顿时心生一计,“关城门!你且叫人把控四周城门,咱们在江州城中来个瓮中捉鳖!”
任他援军再来多少,现在是他们金军率先进了城!攻守逆势,便由他大宋援军来看看这江州城能不能攻破吧!
*
城里几路人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寻找皇帝,任由赵构再慌乱逃窜,也很快被人认了出来,“皇帝在那!”
城中士兵一窝蜂地涌过去,把赵构逮了个正着,赵构惊慌失措:“诸位义士,我乃皇帝,为何抓我?且将我放出城外,日后必重金相谢!”
那些个江州乱兵就似没听见一般,抓住这人就把他往王大官人家中抬。
王豪在家里胆战心惊,如今终于见了自己人把皇帝抓回来,顿时喜笑颜开,“快,快点!把他献给金军,从此之后,咱们江州就太平了!”
赵构大惊失色,挣扎起来,“尔等皆为大宋子民,缘何做出此卖主求荣之事!”
王反叛军首领神色却严肃起来,“这金军都是你带来的,由你带走也是应有之义,即为江山之主,为何到这江州来?我江州从古到今没天子也!”
*
金军此时也在府城内搜寻,可他们人生地不熟,找不到皇室,却找了个江州通判刑大人!
金兵五花大绑把刑通判抬到粘罕面前,粘罕问道:“你大宋皇帝在何处?说出他的下落,饶你不死!”
刑名扬说道:“久闻元帅大名,我曾听闻金人勇士不迁怒于他人,今江州愿献上钱帛以劳将士,望元帅高抬贵手!”
粘罕对于肯服软的人向来都愿给两分好面色,“我只问你皇帝在何处,尔等若是愿意痛改前非,把皇帝交出来,我自扰你们不死!”
刑名扬却说道:“皇帝已逃命了,我实在不知!”
粘罕怒不可遏,拔刀就要砍了面前这人,却突然听到有人传报,“江州百姓把皇帝献来了!”
不光是粘罕,就连刑名扬都大吃一惊,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第3/13页)
忙抬起身子往远处看,正见一群人抬着个五花大绑的男子往这边走来,为首的王豪小跑两步上前,“金国大元帅,我等献皇帝来此,愿两方讲和,再无战乱!”
又有一人说道:“我等听闻元帅把刑通判抓了,愿用皇帝换刑通判来!”
这刑通判和苏州潘大人认得的,换他回来执掌江州,日后好带他们投奔潘大人!
刑名扬听了这话,感动之余只觉得眼前一黑,就要吐血了,心想百姓之爱实叫人消受不起,以皇帝换他?还不如就叫他死在这,免得背上这千年的骂名!
此时却听城门外有马蹄声至,粘罕顿时回身,浑身一个激灵,是大宋援军来了!
*
城门楼探出了个脑袋来往下问道:“来者何人!”
只见城门楼下将旗迎风飘展,阵营当中缓缓分开,从中骑马走出个飒爽将军,“我乃湖州周兰心,现率兵两万,奉命解救江州城!尔金军听着,但凡毋伤我百姓,即刻便走,不加追击!否则玉石俱焚,勿谓言之不预!”
她话音刚落,身后士兵齐刷刷地以枪击地,人数众多,声势骇人。
城门楼的士兵把脑袋缩了回去,往后禀报主帅。
粘罕有些吃惊,“是个女将?什么来头?”
众人皆不知晓,粘罕就把那些个宋人都带到前来,一一询问。
王豪说道:“湖州周兰心,从前是跟着方腊造反的,是白莲教徒,后来弃明从暗,受了朝廷诏安。”
粘罕问道:“这人什么本事?”
这可有的说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知道那大和尚邓元觉吗?八尺来高,虎背熊腰,使一口镔铁禅杖,缠斗起来百十人不能近身!就这样的狠人,被周将军一箭就射死了!”
“还有那湖州郭奉道,啧啧,害了多少人?还不是被周将军一刀了结?”
“那湖州府两万多军士,为何听她一个女将的?这就是结症所在!当初她还在白莲教的时候,我们江州就听过她的名声,一呼百应,真乃神人!”
粘罕思忖片刻,而后又问道:“她从哪来?”
刑通判明白他问的是什么,“她既是湖州来的,必是潘大人派来的!潘大人心系……心系江州此地,早几个月前就来信给府尹,只是康府尹一直没回复。”
粘罕便说道:“派人与她谈判!”
*
苏州府宣抚使府上,潘邓正换了作院新甲,照镜自观。
只见镜中人身姿挺拔,眉眼间也尽是俊逸之气,正面看完再反面看,这身新式甲胄加上他的佩刀,更是将潘大人衬得不怒而威,气势非凡!
甲胄经了四轮改良,如今的甲片皆以精钢打造,表面打磨,串甲线则是纺织坊精心研制的加筋粗蜡线,能做到刀砍不断,耐磨防水。
甲胄上身,周身泛着冷冽光泽,气势逼人,潘邓满意得不得了,自己看过之后没脱下来,还要等师叔回来给他再看。
林朔在一边边收拾文书边叹气,“本就不是多大的事,怎劳主公亲自去?就叫林将军去,必能把事办得妥妥的。”
潘邓说道:“事关皇室和江州,我不亲自去不放心。”
林朔便正色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之安危不之关乎一家一族,亦关乎整个江东。这回去就去了,下回再有这等事,万不可再自作主张了。”
潘邓听了林参军劝谏,虚怀若谷,“听星稀之言。”
林朔这才满意,却依旧放不下心,往常主公外出,都是他亲自陪同身边,这回换了袁四和晁大人,也不知会不会有事。
那袁四不必说,只除了为人优柔寡断些,并没别的错处,可此人谋略不足,战场之上瞬息万变,难免无策可用;那晁大人就更是可恶了,他难道不知君子不立危墙?还要劝主公亲自到江州去!
这两人没一个稳重的。
林朔皱了皱眉,突然想到徐大人素来稳重,便说道:“不如叫徐大人一同前去?”
潘邓正照镜子,闻言愣了一下,回头看林参军,只见林参军面上一脸正直,他也便从善如流,“既然星稀劝谏,我便带师叔前往了。”
第283章 金军守城
潘邓就要起身去江州,王婆连夜收拾了干儿的衣裳,一边收拾一边唠叨:“怎么就这么赶?连过年都不能在家里,怕是要在船上过了,郓哥儿得想你。”
说着想到什么似的问道,“你既然在船上过年,可还要带那些个烟花爆竹了?”
潘邓听了干娘问话,想了想笑着答道:“自然要带,虽然是在路上,也得过个完整年才行。”
王干娘就明白了,这满脸的喜庆,还想着放爆竹,又是要和他那亲师叔一块儿去了。
遂也就像模像样地给他整理了几身衣裳,放到那小箱子里,而后坐在圆凳上,自己倒茶喝茶。
潘邓见王婆坐得十分刻意,问道:“干娘有何见教?”
王干娘唆了两口茶,又捏着那茶杯放到一边,答道:“你老娘我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哪对你这大官人有个甚么见教?我这不给你收拾了,是知道有人还得给你收拾一遍呢!你干娘我呀,人老不讨嫌。”
潘邓就凑到她身边,也给自己倒了茶水,“干娘哪的话?我这恰巧有一桩密事,旁人都不知晓,只说与干娘听。”
王婆闻言掀了掀眼皮,没抵御住“密事”的诱惑,凑过去小声问道:“什么事?”
潘邓小声说道:“干娘可知我师父陈府尹。”
王婆说道:“这我自然知晓。”
潘邓又说道:“师父早年间卜卦看相,遇到一高人,言说他老人家命中有一个弟子。”
“这不是说你?”
“……必然是说我了,可这高人既然说师父有我这弟子,为师当然是传道授业解惑都得干才行,但师父整日里公事繁忙,哪有心力教我?便在我拜在他门下不久之后,于一晚把我叫到身边,说道:‘为师教不了你什么,只把你师叔赔给你,任你处置了,也不枉为天意。’,如此这才有的今日呀……”
王干娘白眼翻到天上去,没好气地说道:“还当你说出什么好话来,整了半天净说些你那花花肠子!你搁你老娘跟前做梦呢你?那陈大尹也是一朝让蛇咬了,叫你请教你师叔书本儿呢,你倒好,请教到炕上去了,你还笑!有你吃埋怨的时候!我管不了你,叫你师父管你!”
说着冷哼着自己回了房,留着干儿一个人在屋里捂嘴偷笑。
*
江州城中,粘罕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却还是看不清援军边际,此次江南的援军比他想象中来的多,兼之这人是潘邓手下将士,是以不容小觑。
依他原来所想,本欲攻下江州,劫掠一番,养养将士,再带着大宋皇帝北归,献给大金皇帝。反正他金军在大宋领土之上如入无人之境,来回只凭他们自己的心意!
可谁想如今潘邓竟然要掺和进此事来,这可就不容他们大意了,那潘邓率领的士兵可是实打实的!这城下女将更是态度强硬,全然不似他从前所遇大宋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第4/13页)
领一般,简直可恶至极!
耶律余暏说道:“元帅,咱们是在此地撤离,还是固守城池,等待援军?”
粘罕问道:“咱们援军约莫什么时候能来?”
耶律余暏也说不准阇母何时会到江州,只能估计个天数来,“咱们这一路紧追大宋皇帝不舍,已把阇母大军抛在身后,他要到江州来,怎么也要八天。”
八天有些久了,如今那周将军叫他们三天之内撤离江州,否则便派兵攻打。
粘罕皱着眉,最终还是说道:“既然是谈判,便有余地,叫那女将军再等等。”
耶律余暏也赞成,那姓周的叫他们出江州,说是不予追击,可一旦他们出了城,到时候如何就由不得自己了。他们这四千多人面对江南军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因此还是等到阇母援军到来,如此里应外合,更加万无一失!
说话之间有使者回来送信,粘罕叫人进入帐中,那使者说道:“女将所说,不管皇帝,只要江州一地百姓安好,不许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便叫我等出江州,渡长江北上。”
粘罕一边听着一边打开信纸,见里面根本没字,就拿笔划了两个竖线,怒道:“这是什么!”
使者说道:“这是……女将说,两天之内,叫咱们便走。”
粘罕把那信纸揉成一团,狠狠扔在脚下。
“再派使者去!他潘邓造反,不在意皇帝的死活,必在乎江州一地!你且和那女将说明白,十天之后我们撤离,要是肯谈,一切好说,不然我一万军士,踏平江州!”
使者在城里休息了一夜,第二日正午出城,又往周将军营中走去,这回接待他的不是上回那武副将,也不是周参军了,而是换了一个姓李的。
金军使者将元帅之言复述,果然见面前人变了脸色,匆匆离去,他心中盘算着待会儿若是周将军再来该说些什么,可从正午等到日头西斜,一直也没等到周将军,反而是外面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吵吵嚷嚷,到了正午十分,那个姓李的去而复返。
那金使开口道:“周将军有何指示?”
李俊叹了口气,把那封书信给他,之后未说一言,摆摆手叫人送他离开了。
金使摸不着头脑,自把信展开一看,里面依旧没一个字,只有一条竖杠。
金使顿时寒毛直立,大声嚷道:“将军在哪?为何如此决绝!我元帅和潘大人见过数面,皆以兄弟相称!她却自作主张!不怕我军士杀起,血流成河吗!”
无人答话,只有守卫把他送出军营,往江州城走的时候,金使突然看见江边密密麻麻好像有许多船只,便问道:“那是什么?谁来了?”
守卫回答他:“此乃朝廷援军,张相公部下。”
*
张叔夜自白日里到了江州岸后,得知如今形势,便急切来找周将军。
周兰心本不欲见朝廷众人,但听人讲起这是当朝宰相,如今在军营之外拜见,只求见她一面,便也不能回绝,遂请张相公相见,再让周围副将陪同。
张叔夜大步踏进帐中,见了为首的女将军,便快步上前说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足下就是力守湖州、收服匪众的周将军!”
周兰心也说道:“担不得相公夸耀,早闻张相公大名,实乃我辈久仰之,不知相公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张叔夜说道:“自是为朝廷而来,周将军此次前来可是奉了潘大人之令?不知他现今在何处?是个什么章程?”
周兰心请他就坐,说道:“我只奉命而来救一地百姓,旁的皆不管,大人若要找主公,便去信苏州府,看主公是何打算了。”
张叔夜见此将滴水不漏,自己却也不能明说,只能试探说道:“潘公可是要图江州?”
周兰心说道:“我并不知晓,此行只为救江州百姓而来。”
张叔夜连忙说道:“他为不为江州,江州也本就是江东一路的了,又有何不同?只是皇帝还在城内,此次若是逃过这一劫,我自领皇帝去北地,不复返你江南矣……”
周兰心听此一言,便明白张相公是何意,便说道:“我此行不为皇帝,明日攻城,你若心系皇帝,自去城中寻找,我不阻拦。”
张叔夜大惊失色,“明日攻城?万万不可!”
周兰心疑惑地看着张相公,“有何不可?”
张叔夜还能是为了什么?自是担忧皇帝安危,如今金人在城中,怕是早已搜寻到了皇帝,情急之下,万一斩草除根该如何是好!
张叔夜恳切说道:“可容我和潘大人商议一番?”
周兰心送人出了大营,“我与相公说句体己话,相公若是救驾心切,明日与我一同发兵,共讨江州,救得圣驾,如此岂不快哉!”
*
建炎二年正月初一,天还没亮之时,周兰心下令攻打江州城。
李俊劝道:“既然是三天,为何提前这许多?岂不是言而无信?”
周兰心说道:“使者已回,大战即始,时机不等人。”
她手下原是湖州白莲军,自从跟了她诏安,便成了朝廷军,自然也和江南厢兵一般日日训练,事已如今已有大军威武模样。
周兰心嫌之前“白莲”之名不好,自取号青莲军,受潘大人派遣,从前镇守过杭州常州两地,近两年又回到湖州。
如今主公眼看有称霸之心,又派人送信叫她来解救江州,自是披挂上马,领大军来此。
周兰心一声令下,大军往三门齐进。金军说是守城,可他们只有四千多人,又没守过城,只照猫画虎,从城头上射箭,却被青莲军藤盾牌阻挡,青莲军并没用投石机和攻城炮,只用了圆木撞门,硬生生把大门撞出一条缝来,而后齐齐涌入,到了江州府内,见是个秃脑袋的便杀。
金军骑兵也不是等闲之辈,与青莲军先头兵拼杀起来,江州城里顿时刀戈声、惨叫声一片。
李俊也顺势跟着进了城内,找到刑通判府上,翻墙进去,只见此处人去楼空,哪里有半个人?正绝望之际,忽听大门处有人跑来,他回头一看,不正是刑名扬!
刑名扬见了李俊之后泪流满面,赶紧上前说道:“李俊义士也!真救了我江州!”
第284章 青莲军大胜
李俊一见刑名扬,顿时过去扶住他,又问道:“蓝小衙内此时在哪?”
刑名扬便带他进了屋里,关紧门窗,先说童威童猛两位义士带着蓝小衙内不告而别,顺水南下。
李俊听了便把心放下来,“我这两个兄弟做事稳妥,不叫我惦记,且是水上走惯了的,如今既已入了鄱阳湖,便如游鱼入海,只待来时再寻了。”
刑名扬见李俊没有怪罪他看护不力,反而出言安慰,心中更加过意不去,想要倒杯茶水,却发现家中一应物什都没个准备,遂又把这些日子的事都说了,末了叹道:“……有道是嘴上多打听,少受排挤病,我自苏州府被冤枉入狱,受了潘大人救济之后就大彻大悟,开始与人为善起来,没成想如今真得了好处。”
李俊在屋外拿了木柴,给这荒凉屋子烧起火来,煮了茶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水浒]掀翻大宋》 280-290(第5/13页)
,二人在这寒天里喝了热水,刑名扬说道:”……我从前就听人说这金大将喜慷慨武将,还喜欢宋人说些夸耀话语,这次一试,果然保了性命,那朝廷官员已被金人杀得没剩几个了,如今潘大人大军攻城,金人欲北上,得知我是江州官吏,还特地把我放了回来。”
李俊有些不知道金人这是个什么打算,“那些胡人准备往哪走?”
刑名扬拿水在桌上划了条弯曲水路,看着是长江,而后再其上点了江州府,之后再往江对面点了个点。
李俊看了之后说道:“蕲州?”
刑名扬点了点头。
李俊想了会儿说道:“你还没见过周将军,我带你去见她。”说着带刑名扬往外走去。
*
粘罕早在收到女将来信之时,便已分兵两处,自己带着五百轻骑渡长江,留下三千多人守城为他拖延时间。
他还是不能信宋人所说不予追击之语,叫自己人断后,方才万无一失。
两军鏖战一整日,到了黄昏十分,才定战局胜负,这一仗对于青莲军来说也十分艰难,胡人最后只剩几十人,依旧能不惧生死,还想着突破重围,给围而攻之的青莲军造成重创。
尘埃落定,江州城街道之上一片狼藉,医护营的士兵两两抬着担架,把伤患送到空地上医治。
薛成一边叫人架锅烧水,一边指挥着医护营的士兵来来往往,有重伤的就地医治,伤势紧急的的快速运送,不那么紧急的则排在后面。
董小五在营房之内带着口罩,看着一个个被运送过来的伤兵,快速地给病患清洗和包扎伤口。
每个营房之中都临时搭了几十个床位,护理有男有女,都在紧张忙碌着,在这小营房中穿梭,突然有个护理娘子叫道:“不行了!出血太多了,叫大夫来!”
董小五听了往外面奔去,把随军大夫叫来,大夫快步过来看了这伤兵外翻的皮肉,立时说道:“先拿针线来。”
一阵快速的缝合过后,总算是临时止了血,那护理娘子看着那强行扯在一起的皮肉,说道:“这样缝上就好吗?”
军医解释说道:“这个缝合和之前咱们讲的不同,主要目的就是止血,越快越好。”
护理娘子这就懂了,看着伤兵煞白的面色,担忧地说道:“他流的血太多了,能撑过去吗?”
董小五也看着那伤兵,见他虚弱地睁开眼睛,气若游丝,他说道:“能撑过去的,时时来看,咱们医护营里,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那士兵这才又把眼睛虚弱地闭上了。
门外有人喊,“还有男护理吗?”
董小五又急忙出了营地,在营房门口拿了急救箱,一路跑到薛都头面前。
薛成见了他队里几个男护理都来了,赶紧指到:“南边有几个重伤患,你们去找马都头,都小心些,恐有金人没杀干净!”
那几人扛了急救箱就往南面跑,和几个抬担架的士兵擦肩而过。
与这些人行色匆匆不同,还有另一群士兵正拿了推车运尸体,三个人一个推车,前拉后推,把金人尸首运到城外。
周兰心在大帐之中问道:“可数了金军共多少人?”
那小兵答道:“回将军,三千多人。”
周兰心看向周琦和刑名扬。
刑名扬说道:“金军人数不多,依我这些日子所见,最多有五千人。”
周琦说道:“可见是断尾求生之举。”
周兰心说道:“江州府尹既已殉城,此事有劳通判了。”
刑名扬赶紧说道:“这是自然,江州上下全赖将军搭救,将军神兵天降,真解了我江州之危!前日新年,将士尚且征战,就由我江州百姓犒劳青莲军,为将士们送一餐过年酒饭,以表我百姓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