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 320-330

320-33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生所爱 继承凶宅后gb 落难小少爷今日回心转意了吗? 我路过全娱乐圈瓜田 金枝 醉影成三人 盛唐神都小饭馆(美食) 嫁给姐夫后 炮灰假少爷摆烂躺平后 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20-330(第1/19页)

第 321 章

尚廉、黎炳、梁茂林、李望四位, 都是德亨在收服南海时结下的好友,当然,一开始是敌人, 后来是手下败将,打服了,归顺了,性情相投的, 就成了好友。

反叛的灭了,合不来的,只要守德亨的规矩,也能在南海继续做生意。

不过,知道德亨另外一层身份陈家骆的,只有尚廉,因为尚氏的根基在福州,难免的, 碰上了, 就拆穿了。

不过尚廉是个守信且嘴严的人,德亨请他帮忙隐瞒, 他就一直隐瞒到现在,不仅不泄露他的身份,还必要时帮忙混淆视听,两人就处的更好了。

当初在钱塘江外黄海上,尚廉曾提出要德亨带他去杭州看一看,德亨拒绝了, 只说让他等他给他发请帖, 当时尚廉只以为是好友婉拒的借口, 后来, 才过了新年,他果然收到了大清礼部发给琉球国王室和德亨发给他私人的请帖,才恍然,当时好友所言不虚。

在琉球尚氏准备朝贡贡品时候,尚廉向另外三人送信。

如此良机,这三人所在的国家和势力要不要去北京朝贡尚廉不在乎,但黎炳、梁茂林、李望三人不去可就太可惜了。

四人会齐虽晚,但四人拿着德亨的私人帖子一路畅通无阻,却是最先到达南海子的。

要不是萨日格坚持要他们在南海子住满半个月,看四人以及他们带来的仆从无性状反应,才允许他们四处走动,要不然,四人早来拜访德亨了。

像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等这些国家,都是从大西洋、印度洋海上来,但像是鄂罗斯、瑞典、丹麦、波兰、普鲁士这些靠北的国家,则是和鄂罗斯一样,走土尔扈特、哈萨克、新疆、河西走廊、陕西这条线入北京。

就算鄂罗斯在朝阳门内有使官,凡参加朝见和国宴的,都要去南海子聚集,所以,伊凡和其他国家使团一样,从北京郊外,绕过北京城,来到了南海子,先隔离,然后被允许在南海子猎场内活动。

萨日格的鄂罗斯语、拉丁语和诗歌启蒙老师是伊凡,所以,她还记得伊凡。十几年过去,伊凡模样没有太大改变,却是不敢认她了。

当年被哥哥抱在怀里的小淑女,如今,已经长成真正的淑女了。

但是,伊凡还记得大公德亨的妹妹,也记得这位贵女在语言和诗歌上很有天赋,还曾经非常遗憾当年他没有带一台钢琴来北京。于是,这次来北京,为了更轻松的打开局面,他带了一台钢琴来。

这台钢琴真是带对了。

萨日格的主动相认让伊凡受宠若惊,然后顺理成章的送上特地给她准备的礼物,于是,伊凡带着凯瑟琳入住了最高规格的大使宫苑。

伊凡提出私下见一见德亨,萨日格告诉他,等德亨的帖子一到,会第一时间通知他,这就是婉拒的意思了。

伊凡心下虽然失望,但萨日格的热情弥补了这份失望,让他在南海子诸国之中混的如鱼得水。

相比于伊凡的如鱼得水,安德森就有些差强人意。

安德森被彼得皇帝关在圣彼得堡监狱里,几乎所有人都忘了他,就连将他送进监狱的范毓馪都将他抛之脑后。

但当年安德森和德亨在柏海儿湖畔相遇,是带了商队的,安德森中途回国,经过莫斯科时被抓,他的商队可是随着德亨去了恰克图。

等商队做完生意,带着从东方贩来的紧俏商品回瑞典,一打听,别说听到安德森被国王召见并获得官职委以重任的消息了,连他本人在国内活动的消息都没有。

安德森本人生死倒是无所谓,但当年他和德亨做的事,事关瑞典王国,跟随他经商的瑞典商人是知道一二的,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了。

于是他们用从东方带来的商品见到了瑞典国王,将当时的事情一说,瑞典国王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没得说的,对上老对头鄂罗斯,不管是真是假,瑞典国王先要人。

当时,新成婚的卓克陀达正带着土尔扈特汗国士兵们闹独立,都快打到莫斯科城外了,东西和消息都已经到手两年多了,彼得皇帝才记起来,安德森这个人还关在他的监狱里呢。

叫人去监狱一看,很好,人还活着,但人已经没用了,杀了恐会招祸,便立即打包送去了瑞典。

虽然耽搁了两年多才回国,不得不说,安德森回去的正是时候。

当时瑞典企图和法国、英国联盟,共同对抗鄂罗斯,但法国选择和鄂罗斯、普鲁士签订合约,此一举动,让瑞典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

安德森的出现给了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以及强心剂,但经过议会商讨之后,发现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通往东方的道路上立着一个鄂罗斯拦路虎,当时的国内、国外局面,不允许瑞典做长久的等待。

所以,最后瑞典选择和英国结盟,由英国对瑞典提供经济、军事上的援助,帮助瑞典夺回被鄂罗斯占领的领土。

但是,强盗发家的英国,怎么说呢,利益至上。

自从瑞、英签订条约之后,瑞典并没有获得多少英国的援助,反而因为英国的犹犹豫豫,让鄂罗斯在波罗的海大肆扩张,瑞典连续几次和鄂罗斯开战,都以瑞典失败告终。

就在去年冬天,瑞、鄂两国开始坐下来和谈时候,一则东方大国皇帝要举办登基六十年盛会的消息在欧洲国家悄然传开,卡尔十二世当即心动,将安德森召来,委任他为瑞典大使,去出使东方大国。

若是能重续前缘,那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安德森就这么走马上任,来到了中国,当然,避开鄂罗斯境内。他们借道波兰入土尔扈特汗国,入了土尔扈特汗国,就一路坦途了。

安德森毕竟是商人出身,一些贵族大使对他都很矜持,加之他无法取信萨日格,伊凡倒是知道详情,但他冷眼旁观,所以,安德森在南海子很受冷遇。

就在安德森愁眉不展时候,德亨的请帖,让他成为人群的中心人物。许多国家的大使,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德亨不好三天两头的请这些显眼的洋人来小园做客,好像他门前车水马龙似的,就在同一天下了帖子,请他们来小园做客。

德亨也请了傧相做陪,一个是穆景远,葡萄牙传教士,胤禟的洋文老师,一个是德格里,意大利人,宫廷乐师,胤禛的音乐老师。

两人在北京城洋人当中,非常有名,算是领袖一般的人物,但穆景远是靠着胤禟出名,德格里,则是靠着多才多艺出名。

德格里是意大利人,信仰天主教,却不是传教士,他是宫廷乐师,参与编纂东西方乐理,还曾被康熙帝指为胤禛的音乐老师,但胤禛明显不理他,所以,他只在胤禛这里占了一个名分。

德格里出名是从和德亨相识开始的,他们共同参加了耶稣会会长徐日升的葬礼,寥寥几语间,德格里向德亨自荐,想要为他修建一座大公城堡。

当时德亨也有意在京郊修建一座属于自己的庄园,于是和德格里一拍即合,修建了如今的小园。

德格里由此一战成名,并受到了康熙帝的重视,让他在避暑山庄修建一座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后来南海子修建行宫,德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20-330(第2/19页)

也有委任他参与图纸设计。

除了音乐和建筑之外,德格里还擅长绘画意大利人有不擅长绘画的吗他是萨日格的油画老师,国公府中许多关于德亨的肖像画,就是出自他的手。

德亨给穆景远和德格里下帖子,绘图师白晋也慕名而来。

前两年,他才完成康熙帝嘱托的《皇舆全图》,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奔七十的人了,算是半养老状态了,德亨没想劳动他的。他自己来了,德亨自然热烈欢迎。

既然是同时收到帖子,尚廉、黎炳、梁茂林、李望、伊凡、凯瑟琳、安德森就一起坐上马车,在仆从的引导下,来小园做客。

从南海子到昆明湖这一段路,早上出发,骑马的话,两个时辰就能到,坐车的话,要慢一些,加上路上有个凯瑟琳,大家要体谅女士,所以,到达小园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

正好符合欧洲人待客时间。

在路上时候,凯瑟琳就一直在惊呼:

“路边都是农田吗?”

“每一座房子里都有人吗?”

“上帝,我们走了多久了,真的不是在一个地方打转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房子。”

“哦,上帝,那里是集市吗?”

“哦,上帝,这里的每一个人身上都穿着衣服,脚上都穿着鞋子,头上都带着帽子他们是平民吗?”

等到了小园,凯瑟琳已经不能呼吸了:“莉莉,莉莉,快拿我的鼻烟壶来,哦,上帝,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我都要不能呼吸了”

尚廉四人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位据说是一位伯爵的洋人小姐,通晓拉丁语的梁茂林问安德森:“你们欧洲人很少吗?还是这位小姐对人过敏?”

看着据说已经是小园范围内一排排排列整齐、高大漂亮的砖瓦屋,和人流车马不断、可以称得上拥挤的小园集市,安德森也很受惊吓。

只不过,相比于凯瑟琳小姐擅于情绪表达,他更擅于情绪隐藏。

安德森努力镇定道:“是的,呃、我是说,其实,在大城市里,人还是很多的。”

“呵呵。”是伊凡在笑。

安德森讪讪。

他也算是走南闯北,走过很多欧洲国家了,但没有一个城市,是像眼前这样一下子齐聚这么多人的。

上帝,这得有好几千人吧?

瑞典和鄂罗斯的战场加起来,也就这么多人吧?

或许更多?

而据给他们介绍的人说,这只是一个依靠德亨的小楼而形成的一个小村落而已。

这是欺负他没见识吗?哪个国家的小村落是这样的?

反正安德森是没见过的。

而且还是一个?他可不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地方,还有不只一个这样的村落?

已经见识过北京城繁华的伊凡自然不会这么没见识。

如今的他已经是大公了,他绅士的伸出手臂,让凯瑟琳挽住,拍了拍她衣裙袖子只到手肘之下裸露出来的白皙小臂,安抚道:“这里是贝勒王德亨的领地,能有这么多人聚集,正说明了他的富有。”

伊凡他们已经知道德亨晋升了爵位,在欧洲,大公之上,就是亲王,但德亨不是亲王,不能随便叫,贝勒又太难理解了,他们就以贝勒王作称呼。总之,不能再叫大公了,似乎是给人叫低了。

其实,他们更想坐车穿过集市,去到主人的城堡的,但凯瑟琳要求暂停,因为这里有房舍,她要更衣补妆,以最完美客人的形象出现在主人面前。

伊凡自然是要满足女士要求的。

凯瑟琳听了这话,再看周围熙攘的人群和集市上琳琅满目的货品,眼神就变了,不再是受惊一样的恐慌,而是欣赏。

如果这里的一切都是贝勒王德亨的财富,那么,看到这么多的金币,她的确不应该惊慌失措。

那样会显的她太没见识了,像个乡巴佬一样。

这是她绝对不能允许的。

她深呼吸,给自己打气。

她挺直了腰背,抬起了下巴,骄矜道:“原来如此。那么,我应该换一身更漂亮的裙子去,我有一套苹果绿的,还有一套珍珠白的,它们都是我的珍爱,要穿哪一套,非常难以抉择,公爵大人,您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伊凡微笑:“愿意效劳。”

【作者有话说】

今日更新

我听说,就现在,许多北欧人来到中国,都会被中国有这么多人给吓的腿软,十分不适应,还有啊,十年北方战争,瑞典和俄罗斯打仗,一次出动二千士兵,就算是规模很大的战争了,哈哈,十八世纪初期的欧洲,人应该会更少吧

第 322 章

等伊凡再次见到德亨, 跟第二次在恰克图相见一样,仍旧是第一眼未能认出来。

同样的,德亨上前两步, 张开双臂,笑眯眯道:“伊凡,这么多年未见,不来一个拥抱吗?”

伊凡恍惚了一下, 似乎多少年以前,也有一个少年,也是在这个时节,在广阔青绿的草原上,向他张开双臂,问他:“伊凡,这么多年未见,不来一个拥抱吗?”

伊凡不再犹豫, 他露出诚挚的笑容, 一把抱住这个已经身高已经跟他一样高的挚友,感慨万千道:“德亨, 好久不见。”

两人捶着对方的脊背和肩膀,伊凡惊叹:“德亨,你比上次见,更加强壮了。”

德亨哈哈大笑,道:“伊凡,我能将之当做赞美吗?”

伊凡:“当然, 非常诚挚的赞美。”

眼睛却是不住的扫视他光秃秃的脑壳, 那眼神, 惊奇、惊异、难以置信来回轮换, 简直了。

德亨抹了把脑壳,问道:“怎么了吗?”

伊凡已经知道大清的发型就是这样的了,但他还是忍不住道:“你说实话,我还是更怀念你长头发的样子。”

真的,他发自内心的感觉,德亨,就应该是那样的,恣意飞扬、自由不羁,骑着骏马,拿着马鞭,眼睛长在头顶上,用鼻孔喷视他的每一个对手。

那一身红衣,那一头黑发,热烈的如同草原上无法扑灭的烈火,爆裂到能够焚烧一切敌人和叛逆。

而现在,当年的少年长成了雄壮的男人,红衣没了,头发也没了,气质也大变样,变成了一个他印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人。

伊凡一共见过德亨三次,好像每一次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是他据说已经十岁伊凡总觉着应该更小,像个会发光的瓷娃娃,带着侍从们去看他的稀奇,并在无意间当然,伊凡现在已经知道了,当年德亨肯定是故意且带着巨大图谋的改变了他的未来。

第二次是在七年后的恰克图谈判场,那个掌控全局的少年给他们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促使了一个新的国家从鄂罗斯独立出去,而新的女王,就是他的姐姐,卓克陀达一世。

第三次就是再次七年后的现在,已经完全成年的男人,将几乎整个欧洲都聚集在了他的北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20-330(第3/19页)

,伊凡有感,这一次,一定会再有不同寻常、铭记历史的大事件发生。

成年的德亨,一身宝蓝色、前胸后背贴银色正蟒补子的朝服,石青色皂底绣蟒纹朝靴,后脑勺垂下辨了三节的发辫只到后脖颈肩颈处,辫尾系着银丝发带,长长的珠玉和银色流苏弥补了发辫长度上的不足。

德亨没有戴顶戴花翎朝帽,这是一场隆重但并不算是正式的会面,若不是伊凡如今是大公,而他又带了一个凯瑟琳伯爵来,德亨连补服都不会穿。

相比于其他男人的半秃瓢,从头顶向下剃发,德亨的头发从后脑勺开始剃,只留下巴掌大的一团头发垂下,编成发辫,这让他从正面看上去,就是完全秃头的样子。

让凯瑟琳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瞪大了本就很大的深邃蓝色眼睛。

啊,这跟她在画像上看到的红衣少年完全不一样!

虽然她知道,已经七年年过,昔日的红衣少年一定已经成长为高大英俊的男人,跟少年时候样貌会有变化,但是,这跟她想象中的差别也太大了。

凯瑟琳是彼得皇帝的外孙侄女。

彼得皇帝的弱智哥哥伊凡五世和鄂罗斯贵族之女一共生了五个女儿,第一、第二女早夭,第三女名叫叶卡捷琳娜-伊万诺夫娜。

这位鄂罗斯罗曼诺夫王室公主,嫁给了普鲁士王国梅克伦堡公国的大公卡尔-奥利波德,并生下两女,长女就是凯瑟琳。

论理,凯瑟琳是大公之女,她应该被叫做凯瑟琳公主,但是,此次出使大清,普鲁士王国派遣了自己的使团,并不包括这位公主。

而凯瑟琳公主又很想来中国,她就拜托了伊凡,让她能够加入鄂罗斯使团,一起来中国。

凯瑟琳继承了母亲叶卡捷琳娜在鄂罗斯的身份,被叔祖父彼得皇帝授予伯爵爵位。所以,此次明面上,报给大清理藩院的名号就是凯瑟琳女伯爵。

凯瑟琳为什么主动提出来中国?

因为向往。

凯瑟琳的老师约翰,被中国的康熙皇帝授予了男爵爵位,曾经协助大公德亨进行橡胶化学实验,制造出了橡胶轮胎。

后来,德亨去了黑龙江和西伯利亚,曾经邀请约翰通行,并保证在黑龙江给他建造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实验室,可以让他尽情进行化学研究。

但在大清已经待够了的约翰准备回自己的母国普鲁士,德亨也没难为他,赋予他足够的身份和金银,并派遣了一队卫兵亲送至莫斯科,再由范毓馪派遣商队护送,让他风光回普鲁士王国。

回到普鲁士王国之后,约翰并没有受到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重用。

因为,这位才上位没几年的“士兵国王”,极度的重视并扩张军队。虽然在全国内推行小学义务教育,但鄙视学问,并在国内禁止法国文学、音乐和拉丁文。

所以,约翰并没有取得他想象中的国王荣誉和国人的吹捧。

无奈之下,他应聘成为了梅克伦堡公国大公卡尔-奥利波德家的家庭教师,教导他的两个女儿拉丁文和东方音乐。

国王可以将国内所有男丁拉去军队做士兵,但并不能让国内的淑女教育荒芜,她们还担任着和周围诸国王室的联姻任务。

你总不能让法国、或者英国、或者鄂罗斯的王后、公爵夫人,是个只懂得像个粗鲁的士兵一样听从命令,而不是会多种语言、会音乐、会为自己的丈夫主持舞会的贵夫人吧?

奥利波德大公有两个女儿,他迫切需要在国王的政令下,为自己的女儿寻一个行止优雅、博学多才、眼界开阔的家庭教师。

成为凯瑟琳和安娜(奥利波德大公的另一个女儿,鄂罗斯皇帝伊凡六世的母亲)的家庭教师后,约翰不仅教给两个学生需要学的拉丁语和音乐,他还详细、丰富的讲述了他的中国行,尤其是他受雇的大公德亨的人品和样貌,以及他从德亨大公这里受到的超乎非凡的优越待遇。

这些讲述中,固然有吹捧的成分,但大多数事实却是真的。关于东方,约翰说的这些,真的不是靠想象就能说的这么具体清楚的。

这让凯瑟琳和安娜,以及奥利波德大公对这位远在东方的大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能够娶到伊凡五世的女儿做妻子,奥利波德大公和鄂罗斯贵族、尤其是议会成员是有相当紧密的联系,这也是获得他国政治动向的一种途径,于是,鄂罗斯和东方越发紧密的联系,奥利波德大公是知情,并且想参与进来,分一杯羹的。

当伊凡受邀请拜访奥利波德公堡时,奥利波德大公请约翰作陪,两个自认的“中国通”果然聊的很投机,并且,伊凡给自己府上写信,让仆从送来了德亨的画像。

约翰自己也是会画两笔的,他手上就有德亨肖像稿,他离开北京时候,甚至带走了一副德亨的油画画像。

画像是德亨十二三岁时候的模样,戴着一顶瓜皮小帽,穿着圆领宽松松绿色长袍,坐在蔷薇花点缀的秋千椅上,笑眯眯看蝴蝶飞舞和猫儿打架。

这软绵绵的小公子形象,跟约翰所描述的睿智、智慧、文雅的东方大公形象完全不符,一度被奥利波德大公所怀疑,等到伊凡来了,亲自确认了这就是德亨本人,才不得不相信,约翰说的都是真的。

所有人,包括奥利波德大公自己,都更认同伊凡带来的那副红衣、长发、立马、执鞭画像,跟伊凡一样,这幅画像,更符合奥利波德大公听说过的古老传说中神秘东方形象。

得知普鲁士公国要派遣使团东行之后,奥利波德大公曾自荐为使团大使,带领普鲁士使团来访问中国,但被国王否决了。

凯瑟琳知道后,自动请缨,提出随伊凡来中国。

自从和伊凡结识之后,凯瑟琳就和伊凡一直保持通信,当然,信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德亨的,她有把握,如果她提出同行的话,伊凡有很大的几率答应。

不只是伊凡答应了,彼得皇帝为此,还授予了凯瑟琳伯爵爵位。

和伊凡会和之后,凯瑟琳得知,彼得皇帝有意派遣国中贵女参与东方行,但是,没有王室贵女愿意忍受长途跋涉之苦,愿意出行的,身份上又不够,所以,凯瑟琳的自动请缨,正中彼得皇帝下怀。

显然,授予伯爵爵位,这是将凯瑟琳当做前往东方的鄂罗斯大使来对待了。

目前来说,到达南海子的诸国国家中,只有凯瑟琳一位女士她带来的奥利波德侍女团和鄂罗斯小贵族之女女伴团们都算在她一个人上面关于这位女伯爵来历,萨日格自然要多方打听。

别人不知道的是,萨日格从小是将这些欧洲洋文当做日常功课来学习的,她的哥哥从来不吝啬教导她任何感兴趣的学问,只要她想学,他就能给她请到这一方面的老师。

萨日格本人不仅精通鄂罗斯语、拉丁语、法语、英语、葡萄牙语等,她还跟约翰学过普鲁士本土语言,也就是以后的德语。

但对外,她的介绍是一位精通鄂罗斯语、拉丁语和葡萄牙语的王室贵女,因着在北京,这俄罗斯人和葡萄牙人最多,而拉丁语,是中国对外宣布的对欧国家通用语言。

所以,当凯瑟琳和侍女、女伴日常谈论时候,其实,萨日格全都听明白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20-330(第4/19页)

这样的话,再结合鸣晓等人的多方打探,凯瑟琳的具体身份,以及她来到中国的始末,第一时间送到了德亨的手上。

伊凡和凯瑟琳当然不知道德亨已经完全知晓凯瑟琳的底细,所以,在两人重逢寒暄完毕,伊凡郑重且隆重的介绍凯瑟琳:

“容我荣幸介绍,这位高贵的淑女,是莫斯科凯瑟琳-叶卡捷琳娜-卡尔彼得诺夫娜-奥利波德伯爵。”

凯瑟琳白皙的双手如花朵一般绽放,两手在身侧展开,轻轻放在横向裙摆足有两米的纱质裙摆上,屈膝下蹲,像一只高贵美丽的白天鹅低下了头颅,行礼:

“尊贵的贝勒王殿下,凯瑟琳-奥凯利波德向您问好。”

【作者有话说】

“凯瑟琳-叶卡捷琳娜-卡尔彼得诺夫娜-奥利波德”这个名字,中间名是母亲+父亲+彼得大帝,因为是彼得大帝赐予了她爵位,两人又是血缘相对亲厚的亲戚关系,所以我给加了彼得的名字。凯瑟琳的真名是“凯琳-奥凯利波德”只是杜撰,大家看看就好,不用追究。

第 323 章

凯瑟琳所穿, 是这个时代欧洲最流行的、以华丽和繁琐著称的洛可可风。

淑女腰间会绑一个像是颈枕一样的裙撑,裙撑中间扁平,两边伸展, 这样,套上蓬松美丽的裙子之后,裙摆就会向两边延展,身份越高贵、出席的场合越隆重, 裙摆就会越大。

凯瑟琳今日穿的裙摆延展开来,足有两米,绝对是她选择的礼服当中最隆重的一件。

这样规格的礼服有两件,一件是苹果绿颜色,内里丝绸雪缎,外面一层苹果绿薄纱绫罗质地,搭配比苹果绿颜色更绿更浓更有光彩的绸缎花边;一件是珍珠白,内里是一种微微泛灰散发柔和白色调的锦缎, 外面一层是透明薄纱绫罗质地, 搭配粉蓝、嫩黄等轻柔色系的花边。

而凯瑟琳所说的苹果绿颜色,在江南织造局丝绸色品种, 被叫做柳黄,那种比柳黄更绿更浓的颜色,叫做翠微色。

珍珠白则是一种底色,并没有被命名,因为这种颜色的布料只是半成品,后续, 多用于玄色、金色等色彩浓烈的刺绣。

也就是说, 凯瑟琳那件珍珠白的裙子, 里面的主裙布料, 是需要进行再加工才能最终被使用,但对欧洲人来说,这种质地的布料,已经算是顶级珍品丝绸了。

没错,凯瑟琳身上穿的每一寸丝绸,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做成裙子之后,她又给穿回来了。

凯瑟琳浅棕色头发被全部挽起,一顶点缀蓝宝石的钻石发冠箍住她的头发,以此为中心,插戴了与裙子同色系的宝石簪子和流苏步摇。

裙子是大U口,完□□露出脖颈和锁骨,以及小半个幼嫩的胸脯,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她的皮肤白皙到透明,满头珠宝和满身名贵的丝绸裙子让她整个人都在熠熠生辉。

这一朵来自西方的玫瑰花,在东方的土地上,展现出了不同于东方美人浓烈的迷人色彩。

德亨微微鞠躬,伸手优雅上扬,请她起来,用拉丁语道:“美丽的凯瑟琳小姐,欢迎您来到东方做客。”

刚才凯瑟琳说的也是拉丁语。

凯瑟琳起身,犹豫了一瞬,伸出了手背。

按说德亨的身份高于她,凯瑟琳只要行礼就行了。但她是年轻的未婚贵族小姐,向男子伸手,允许男子向她行吻手礼,是一种被允许的赐予,算是未婚小姐表达善意的一种方式。

德亨腰再弯了一分,礼貌托起她的指尖,在她手指白山茶花戒指上轻轻一吻。

这只从手链上延展出来的白山茶花戒指,应该是萨日格送给凯瑟琳的礼物,设计图纸出自锦绣之手。

明明只有指尖微微的碰触,凯瑟琳脸颊上却晕出两朵红晕来,头微微低了下去。

德亨后退一步,向凯瑟琳,也是向所有人隆重介绍道:“请允许介绍我的妻子,锦绣。”

他侧身,向自己身后伸出手,锦绣微微一笑,将手搭入他的掌心,被他牵引出来。

锦绣一身淡蓝素雅刺绣素馨白花锦缎长袍,头上是宫廷钿冠,钿冠上大朵碗口大小的粉色牡丹花是她身上最艳丽的色彩。

脚下是花盆底,手指上是宝石戒指,指尖是一方绣帕,很典型的清廷女装。

锦绣是德亨的夫人,所以,她只是对众人点头,大方不失热情的道:“欢迎诸位来小园做客。”

说的也是流利的拉丁语。

以伊凡为首的众人都向锦绣行礼,比对德亨的,要更加隆重几分。

锦绣双手都伸向了凯瑟琳,凯瑟琳握住,锦绣将她托起身,握着她的手行了蹲身礼,萨日格告诉过凯瑟琳,这是在中国,女性好友之间的礼节。

所以,她握着锦绣的手,也行了蹲身礼。

锦绣笑道:“欢迎你,凯瑟琳,你真漂亮,在欧洲,都是像你这样漂亮的小姐吗?”

锦绣的笑容是友好的,凯瑟琳也展现淑女沉静矜持的笑容,道:“当然,每一个高贵的淑女,都是举止优雅得体的”

德亨和伊凡对视一眼,道:“女士们遇在一起,总是有谈不完的话题。”

伊凡笑道:“我完全赞同。”

德亨:“那么,我得继续欢迎我的老朋友。安德森,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安德森上前,跟德亨抱手行了一个东方礼,感慨道:“贝勒王,好久不见,您还记得在下,真是在下莫大的荣幸。”

德亨笑道:“我自然是还记得你的,我还记得,你我之间达成了重要的协议,但自从你离开之后,就完全没有下文了,说真的,我以为你遭遇了意外,但又无从查起。现在看到你好好站在这里,还来到了北京,真是让我惊喜。”

安德森苦笑:“关于那件事,真的说来话长,如果您不嫌我聒噪,有时间给我的话,我很乐意向您详细解释这其中的始末。”

德亨笑道:“当然,对远方来的贵客,我总是有足够的时间听他们述说彼国的风情的,你也不例外。”

安德森心下松了口气,道:“您真是太慷慨了,贝勒王殿下。”

见完三位欧洲人,德亨看向尚廉,同样张开双臂,笑道:“兄弟,好久不见。”

跟尚廉打完招呼,德亨又跟黎炳、梁茂林、李望三人一一拥抱见礼,欢迎他们来他的家里做客。

虽然礼数简单,但谁都看得出来,五人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相比于伊凡和凯瑟琳、安德森完完全全的异国相貌,尚廉四人与中国人无差的相貌,显然更受欢迎、更得奴仆们亲近一些。

还别说,尚廉四人,虽然背景、势力各不相同,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宗,大明。

他们四人祖上,都是大明时期,从广东、福建一带下南洋的汉人。

这些汉人,在岛上建造王国之后,一直延续到今日,比如尚氏,也有的创建了王国,最后被葡萄牙、西班牙远洋者屠戮了,比如梁茂林所在的梁氏。

和好友一一见完礼,德亨给几人介绍法国传教士白晋、葡萄牙传教士穆景远、意大利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320-330(第5/19页)

德格里。

众人相互见完礼,德亨将人请入待客大厅。

在去往大厅的路上,伊凡不住的打量小楼外观,对德亨道:“难以想象,能在北京看到这样具有欧洲风格的城堡,”看着圆弧形、三角形的穹顶和檐柱,继续道,“这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我以为你会更喜欢古希腊的古典建筑?古典建筑以对称为美,法国的凡尔赛宫就是这种风格的建筑。”

德亨笑道:“这是德格里帮我设计修建的。”

德格里适时笑道:“当年,我给你看了我所知道的欧洲各种风格建筑,你选了这种更活泼、更富丽的样式。”

德亨笑了起来,伊凡一想这小园几乎是他第一次来中国离开的那年开始修建的,那时候德亨还小,的确会是更喜欢这种活泼风格建筑样式的,就笑道:“我国的圣彼得堡夏宫也是巴洛克风格的宫殿,要我说,优秀的人,大抵眼光也是相同的。”

德亨哈哈笑道:“原来是这样吗?我当时选这种风格,是因为德格里跟我说,这种风格是欧洲当下最流行的样式。”

伊凡去看德格里,德格里点头道:“确实如此,我知道,您只要最好的,所以,我就将最中意的样式跟您说,这是最流行的。”

这种理所当然的话一出,德亨和伊凡都哈哈大笑起来,伊凡笑道:“这位意大利建筑学家说的没错,巴洛克风的确是欧洲当下最流行的样式。”

锦绣和凯瑟琳手挽手散步向客厅走,听到他们这边的话,就问凯瑟琳:“他们说的是真的吗?你住的城堡也是这种巴洛克风格的吗?”

凯瑟琳:“还是有些不同的”

一众人侃侃而谈着欧洲各种风格的建筑,慢慢踱步到了大客厅,跟所有人一样,一入门,伊凡和安德森就被屋顶的玻璃吊灯给吸引了。

看着这流光溢彩的玻璃吊灯,伊凡感慨道:“虽然在南海子行宫里已经说过一次了,但我还是要再说一句,凡尔赛王宫里,也没有这样漂亮的水晶玻璃灯。”

南海子行宫待客大殿里面,屋顶吊了一天花板的玻璃灯,是一副星空图,德亨的这个是花海,视觉效果上,自然是不一样的。

白晋也认同道:“每次入此厅,看到此种华美的灯,都有一种不枉上帝赐我一双妙目的感觉。”

凯瑟琳也抬头仰望,对锦绣惊叹道:“太美了,这真是无以轮比的工艺,难以想象,是什么样的大师能制造出这样美丽的灯来。”

锦绣笑道:“这确实很难制造,需要两百个工人同时开十炉窑”

问过凯瑟琳是否需要休息,凯瑟琳说她已经休息过了,锦绣就带她去阁架前看各种展品。

伊凡请几人落座,笑道:“这种玻璃灯,需要非常精湛和复杂的工艺去烧制,我得实话实说,非常的难,以后或许会变的很简单,但就目前来说,这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工艺。”

“伊凡,还没有庆贺你荣获大公爵位,我临时给你备了礼物,也是一盏玻璃灯,希望你不要嫌弃。”

就在今年,彼得皇帝按照欧洲的爵位体系确定了鄂罗斯国家的爵位体系,以能够全面和欧洲接轨,第一批获封大公爵位中,伊凡就是其中一个。

当然,凯瑟琳也是其中之一。

伊凡惊喜道:“荣幸之至。”

侍女端着一个托盘过来,托盘上是一盏一尺半高的圣母捧莲灯,莲花中心是蜡烛针,针上插着一节蜡烛,圣母脚下斗篷周围也有六个烛针,同样用以插蜡烛。

虽然没有点亮蜡烛,只单看这盏灯,就足以称之为艺术了。

凯瑟琳为这盏灯惊艳不已,德亨遗憾道:“因为不知小姐芳驾,所以,灯只备了一盏。”

锦绣摇头笑道:“这可真是太失礼了,不如这样,请凯瑟琳小姐在灯阁上任意选一盏灯送给她,如何?”

德亨笑道:“当然,能入凯瑟琳小姐的眼,是那盏灯的荣幸。”

锦绣带凯瑟琳去选灯,伊凡摇头笑叹道:“我敢说,这盏灯我是保不住了,我可没脸去和小姐争抢礼物。”

白晋和德格里他们都了解的笑了起来,如果凯瑟琳跟伊凡讨要,出于绅士礼节,伊凡是不得不给的,除非伊凡冒着得罪凯瑟琳的危险。

安德森也非常羡慕,德亨没有准备给他的礼物他也非常能够理解,此时就道:“我听说,在南海子即将会有一场拍卖会,届时会有很多东方的工艺配方拍卖,也许,拍卖会上会有这种玻璃灯的制作方法拍卖?”

伊凡顿时眼睛灼灼看向德亨,这也是他想知道的。

尚廉四人相互对视一眼,实际上,他们对方子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就算他们能拍到方子,他们也没有工匠材料去烧制一看就工艺复杂到无以复加的灯,他们更想要成品。

成品可以贩卖到任何地方,以高到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认为物超所值的价格。

德亨笑道:“当然,这是一项属于全人类的工艺,只要拍者出得起代价。”

安德森笑了起来,露出一个志在必得的笑容,能不能拿下另说,现在必须给瑞典足了牌面。

伊凡也笑,但他心下却在悴度德亨所说的“代价”是什么,如果只是指金钱的话,那将是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直觉的,伊凡认为,德亨所说的代价,绝不仅仅是指金银。

【作者有话说】

网友:風发表时间:2025-01-29 16:04:41[设置浏览进度]

元宵赛诗会

正月十五赏花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五条的直球恋爱 跟前任参加恋综后 钓系美人搞崩自卑受剧本[快穿] 当绝色美人成为路人甲 呆萌美人被捡回豪门后 笨蛋在综艺陷入修罗场[快穿] 我在西幻当文豪 限制文里的捡漏路人 超绝第六感强迫我做警界之星 (gb)驯养烈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