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2 / 2)
皇帝低头仔细看了下泥土以及浇水留下的痕迹,似是有些满意道:“这果树让人种下几天了,看着能适应,并没有枯萎的样子。除了田里肥沃的泥土,朕还让人把林檎树周围的泥土一并挖了过来,混在一起。”
陌生的泥土让果树适应的时间会更长一点,甚至可能干脆就适应不了。
还是得带上熟悉的泥土,里头有果树这几年来生长所需的要素在。
混合了其他肥沃的泥土,果树就能在当地适应得更快更好了。
云岚听着,只感觉皇帝真是天生喜欢种田,又是有种田天赋的人,还知道要带上果树的原装土让它们适应当地。
如此看来,她明年确实能吃上苹果了!
左边种上了果树,右边还是空着的,却已经有犁地的痕迹。
云岚好奇看过去,皇帝注意到后说道:“朕打算左边种果树,右边则是种上水稻。北边有一种胭脂米,吃着味道很不错,可惜长得太慢了。要是能长得快一点,产量更高就好了。”
闻言,她眨眨眼,皇帝这时候已经打算改良水稻了吗?
皇帝还有点遗憾道:“今年因为台岛的事,错过了水稻最适合耕种的时候。朕只能暂时种一些豆子来养养地,等秋收的时候再挑选最好的良种,明年春天的时候再种上了。”
说到这里,皇帝的神色有点不大高兴。
云岚:皇帝这么不开心,是因为政事太忙,耽误他种田了吧!
她有点同情还在路上的郑家人了,看着肯定要被皇帝迁怒了。
要不是台岛的郑家人闹腾,能耽误皇帝错失种水稻的好时机吗!
如今皇帝只能勉强种黄豆来过过瘾,看着还有点小委屈了!
皇帝抱着云岚走了一圈,皱着眉头道:“这园子还是太小了一点,种不了多少东西。朕已经让人收拾丰泽园,那边要大一点。夏天也比宫里凉快,到时候带你过去玩儿。”
云岚听得高兴起来:能出宫玩儿,那当然好啊!
她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胳膊,这天儿也开始热了,勉强也算是入夏了,要不这就出去玩儿吧!
皇帝这次没有领悟到女儿的意思,还以为云岚听说能出宫玩儿才这么高兴拍着自己的胳膊。
他轻轻捏了捏女儿的小手,就想带云岚顺道去御花园溜达一下。
谁知道李德全这时候上前来禀报,说是有八百里加急的折子送来。
皇帝能怎么办,只好抱着云岚转道回了乾清宫的御书房。
他觉得女儿长大了,篮子已经要放不下了。
加上云岚已经学会了翻身,篮子就太挤了,想翻身都翻不了。
索性皇帝让内务府打了一张小床,四面有雕花栏杆,云岚躺在里面,也不会因为翻身就摔出去。
另外这栏杆之间的缝隙并不大,这样就不会让女儿不小心小脑袋卡进缝隙之间。
云岚:她才不会那么笨,卡栏杆里头呢!
不过皇帝还是防范于未然,栏杆还特地做成圆柱形状,没有边角,就不会刮到云岚娇嫩的皮肤了。
小床能放在皇帝身边,有桌子挡着。
皇帝低头能看见女儿,朝臣来议事却看不见她,这让皇帝颇为满意。
他安顿好女儿,把云岚放进小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30-40(第6/31页)
里头。
小床铺得厚厚的,特别柔软。说是小床,对云岚的小身板不算小了,在上面能翻滚好几轮才会到头。
云岚正无聊翻着身玩儿,这事还得多练习才能熟练,她抬头却见皇帝盯着手里头的折子,眉头都皱起来了。
显然加急送来的折子,没带来什么好消息。
果然皇帝吩咐李德全道:“召陈廷敬、索额图和明珠过来议事。”
李德全立刻派人去请,三位大臣很快赶到御书房来。
皇帝也不跟几人兜圈子了,直接把折子交给他们。
三人轮流看完折子,神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折子重新回到桌案上,皇帝沉吟道:“黄河再次决堤,派去的人加固了堤坝,又用了挖湖分流之法,却是效果不佳。”
这人虽然努力了,显然没应对法子,依旧让黄河决堤,叫两岸田地刚种下没多久的农作物被淹没,还让两岸的百姓遭殃,显然仕途要走到头了。
皇帝说的时候很平静,熟悉他的几个臣子明白,这是愤怒到极点了!
索额图率先开口道:“皇上息怒,如今河道再次淹没两岸,最重要是重新派人解决此事。”
不然两岸的田地一直被淹没,百姓就无法重新种下,当地今年的收成就要难了。
皇帝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叫几人过来,也是想让他们推荐适合治河的新人选。
索额图和明珠互相看了一眼,谁都没再开口。
云岚偷摸着抬头看一下,从桌子这个角度看过去,能稍微看见几个大臣的脸。
看得出几人都有点苦恼,一时不知道该推荐谁。要是推荐得不好,这人依旧没能成功治水,皇帝指不定要迁怒他们。
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人精,明显不乐意被牵扯进去,于是都不吭声了。
唯独陈廷敬似乎努力思索了一会,然后给皇帝推荐了人选:“皇上,微臣推举靳辅和陈潢两人。”
他不但推荐,还一口气推荐两人。
不说云岚诧异,就连索额图和明珠都惊讶地看了过去。
明珠的记性最好,思索一会就说道:“陈大人,我记得靳辅靳大人曾在武英殿当差,如今是徽省巡抚?”
陈廷敬拱手道:“大人记性好,确实如此。”
索额图被明珠这么一提,也想起靳辅此人来。毕竟靳辅当初还是个小编修,后来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还兼任了礼部侍郎。
不过一年,因为他办差出色,被皇帝外放为外徽省巡抚。
也好几年了,索额图都有点忘记此人了。
靳辅就算了,那陈潢又是谁?
皇帝也想不起来,于是看向陈廷敬:“陈潢此人是谁?”
陈廷敬拱手答道:“皇上,此人在治水上颇有才干,靳大人在徽省修缮河道的时候,得陈潢协助才十分顺利。”
显然靳辅有意举荐颇有才能的陈潢,辗转写信请陈廷敬能够在皇帝面前美言两句,却始终找不到机会。
如今机会不就来了,于是陈廷敬就老实推荐了。
云岚心想陈廷敬这位老臣还真是老实人,皇帝让推荐,他还真的推荐了。
这推荐的人选除了皇帝还算熟悉的靳辅,另外居然还有完全没听说过的陈潢,真是一点都不藏私!
陈廷敬这位老臣就不怕皇帝听说推荐的是个从来没听说过的人,接而不高兴甚至生气吗?
【作者有话说】
[撒花][撒花][撒花]
第33章
除了陈廷敬,云岚感觉靳辅也是个老实人。
明明在徽省治河他也有一份,不打算让陈廷敬在皇帝面前推荐自己就算了,居然还先推荐别人。
可能靳辅有惜才的意思,他已经是巡抚了,但是陈潢在治河上十分有才华,因为读书一般还偏科,如今依旧是个白身。
想到这里,云岚看向皇帝,却见他的神色平静,丝毫没有一点生气的意思,这就有点意外了。
皇帝还说道:“靳辅治河的事朕知道,办得挺漂亮的,还想着他在治河上相当有才华,看来找到个不错的帮手。”
当然靳辅也是有天赋的,又清楚知人善用,挖掘到陈潢这个人才。
想了想,皇帝就道:“既然两人之前曾一起治河,那这次靳辅为河道总督,陈潢作为副手也跟着过去。”
这意思是他暂时没破格提拔陈潢,看看后边两人立功后再酌情考虑了。
索额图和明珠连忙低头道:“皇上英明。”
陈廷敬也拱拱手说道:“托皇上洪福,大清是人才辈出。”
可不就是,皇帝正苦恼哪里找治河的人才,瞌睡就有人送来枕头,这不就有人了?
云岚眨巴着眼,谁说陈廷敬是个老实的老臣,这嘴巴也是挺会说的,没见皇帝都笑了,看着挺高兴的吗?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之前云岚还担心陈廷敬那么直白推荐人选,皇帝会不会不高兴,如今想来是自己多虑了。
陈廷敬作为一个汉臣能走到如今的地步相当不容易,不但经历了两代帝王,现在还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显然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看着实诚,说话也很有分寸,丝毫没有一点藏藏掖掖的。
靳辅遇到有才华的陈潢给陈廷敬推荐,陈廷敬觉得他们两人都有才华,于是给皇帝推荐了。
他也拿捏住皇帝的性子,只要是能人,不管出身,皇帝都愿意用一用。
要是没什么能耐的关系户,这时候却推荐到他跟前来的话,皇帝只怕才是要不高兴的。
云岚看向手里拿捏着一堆关系户的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人不就乖乖闭嘴,沉默得不像平日嘴皮子利索的样子了?
治河的新人选定下来,靳辅和陈潢很快就要走马上任了。
靳辅在路上就已经写信问过当地的情况,跟陈潢商量后确定了治河的办法,写折子提前告知皇帝。
云岚原本以为皇帝是火眼金睛,发现了靳辅的治河才能,才会忽然提拔他去当河道总督。
谁知道皇帝收到折子,看完后才感叹道:“朕之前想着没人去治河,陈廷敬看好靳辅,朕就让他去试试,如今看来他确实有些天赋。”
靳辅提出的治河办法,是“束水攻沙,分黄助清”。
束水攻沙,是用减水坝来“分流杀势”,用以应对黄河的暴涨。
分黄助清,既能宣泄黄河的洪水,又能增加洪泽湖刷黄泥的水源,减少淤泥沉淀,堵塞河道的问题。
之前的河道总督曾经试过挖湖分流,只是这样水量不够冲刷河道的黄泥,让河床抬升,每次暴雨过后才会导致过多洪水淹没两岸的问题。
靳辅敏锐察觉到黄河从上游一路下来后带来的黄泥太多的问题,用人力挖开不太现实,用水流来冲刷最好。
但是水流的量不够,就无法冲刷黄泥,于是他想到了减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30-40(第7/31页)
坝。
图纸虽然还没能及时画好送来,不过皇帝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分洪坝,确实有用,却也烧钱。
毕竟这减水坝不可能只建一座,得在上下游适合的地方建,少说要七八座。
估计这也是靳辅在半路上就写折子来给皇帝的意思,提前给皇帝一个心理准备,他治河打算烧点钱,也算很谨慎了。
皇帝看完又笑笑道:“之前的河道总督写折子来都是直接要钱的,靳辅倒是谨慎,先说解决办法,询问朕的意思,压根不提钱。”
云岚翻了个身,虽然靳辅没直接让皇帝打钱,却也委婉提了啊!
要是皇帝同意这个治河的办法,那打钱这事就不用靳辅多提,皇帝自然而然就给了。
如果皇帝觉得这办法不行,那靳辅索性就不提了,再换个其他的解决办法之类的。
云岚又默默翻了个身,她还说靳辅如果太老实,以后容易被人欺负。
如今看来,这些当臣子的虽然性情不大一样,有些老实点,有些没那么老实,却都长心眼了。
不过也是,靳辅能能当上巡抚的人,没一点心眼怎么行?
皇帝看着挺高兴,转头用朱笔批了,还让靳辅列个单子,回头报上来给户部。
云岚心想户部尚书又要发愁了,安置台岛那一批人过来已经要提前花费一笔钱,这钱还不能省,得把人尽快安顿下来才行,不然容易出问题。
另外皇帝还打算重新开海运,港口多年没用,怎么都要修缮一番才行。
不然破破烂烂的,不说自己人,总不能丢脸丢到西洋人跟前吧!
所以这钱依旧省不了,尤其皇帝打算一口气开五个港口,还是户部尚书跑来御书房哭穷了好久,总算勉强劝住了皇帝,最后只暂时先开三个港口。
哪怕只有三个港口,但是同时修缮,那花费也不是小数目。
实在担心皇帝又有其它奇思妙想,户部尚书几乎隔三差五就要来御书房哭穷。
云岚遇到几次,心里都不由佩服。
户部尚书这一把年纪的,每次哭穷居然字眼都不带重复的,不愧是科举考上来的文化人,就是厉害。
皇帝被户部尚书哭穷哭得头疼,每次估摸着人快要来御书房,他就赶紧抱着女儿躲出去。
他要么跑到御花园跟女儿赏花,要么跑到北边看看林檎树长得如何。
尤其户部尚书不但来哭穷,也是想请教皇帝,琢磨个挣钱的营生。
不然国库又不是金山银山,各处都要花费,实在有点入不敷出。
皇帝也发愁这件事,抱着云岚去北边的时候忍不住发呆。
云岚盯着已经长出一茬来的豆子,看着长得挺好,怎么皇帝还叹气了呢!
她伸出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胳膊,乌黑的眸子眼巴巴看过来。
皇帝还以为自己忽视了女儿,让云岚不高兴了,才会拍他,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低头说道:“朕有点苦恼,要怎么尽快让国库充盈起来,那户部尚书就不用一把年纪每天都来哭了。”
也不是他不想,实在是一时半会想不到法子。
港口还在修缮,哪怕立刻做好了,要让西洋海商过来,总归需要一点时间。
一两个可能闻风而来,看见能直接买这边的茶叶、丝绸和瓷器什么的,一传十十传百,慢慢来的人就多了。
买卖做起来,税收多了,国库慢慢就会好起来。
但是时间太长,远水不能救近火。
这会儿靳辅要建减水坝,建得越快,河道泛滥的问题才能解决得越早。
建堤坝之余,还得清理两岸淹没的农田,以及洪水下去后,田地里残留的黄沙。
哪怕当地人为了田地,不要钱也帮忙把黄沙挖出来,但是这些黄沙总不能停留在原地,还得运去别的地方,这就得花钱解决了。
靳辅还提出了一个建议,把这些黄沙融入堤坝当中,那就不用运黄沙出去,省下一笔钱。
他这边精打细算,还不是因为国库的钱不够了,皇帝也是发愁。
皇帝跟云岚嘀咕了两句,看着日头越发晒了,御书房里的户部尚书等着一会不见人应该回去了,他才带女儿回到乾清宫。
云岚:皇帝回乾清宫,怎么偷感那么重了?
只是远远见户部尚书还在门口等着,皇帝当机立断,下了御撵就从后边回到云岚的房间。
云岚:这下子皇帝的偷感就更重了!
她想了想,坐在象牙席子里,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个挣钱的法子。
这不西洋海商要过来买东西,如今做买卖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国库来说,这样实在太慢了,更别提货物的数量是有限的。
要短时间内赚很多钱,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订金。
西洋海商想买东西,就得先交订金,还要交得多才行。
货物就按照交订金的顺序来给,没货那他们就等着呗,总会给的!
思及此,云岚只苦恼要怎么跟皇帝说这个,但凡她能说话就好了,如今自己只能张嘴“呀呀”一声跟苏麻喇姑指着桌上的小盒子。
这锦盒只有云岚巴掌大,她手小也能拿得动,里面就放了几颗小珍珠。
太皇太后说给云岚随便玩,苏麻喇姑就拿出几颗小珍珠放进这个小锦盒里头。
大格格想要的时候给她拿着,东西不重,珍珠也不多,只要盯着孩子不要抓起珍珠塞进嘴里就行。
很多孩子这个年纪,对什么都好奇,都想吃吃看。
苏麻喇姑和于嬷嬷带着宫女从早到晚盯着,却发现大格格压根没有抓起什么都塞嘴里的习惯,实在太好带了。
毕竟苏麻喇姑想到皇帝小时候,也是喜欢抓起东西塞嘴里,什么都塞,好几回一不留神就吃了,太皇太后都被吓着了,就怕孩子嗓子眼小,卡住喘不上气就麻烦了。
云岚不但要了珍珠,还示意宫女把床榻上的布老虎拿来。
苏麻喇姑还以为大格格这是要玩游戏,就是不知道要怎么玩,不由好奇看了过来。
皇帝就更好奇了,他见女儿要了珍珠又要布老虎,然后忽然把珍珠塞进自己手里。
被塞了一颗珍珠,皇帝还有点懵,然后就见云岚把珍珠拿回去,又塞了一个布老虎过来。
皇帝看得一头雾水,还是苏麻喇姑看出点门路来了:“皇上,大格格这是在学着交换东西吗?一颗珍珠就能换一个布老虎?”
她也不是很确定,只是这么一提醒,皇帝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朕的大格格就是聪慧,年纪这么小就知道交换了。”
虽说一个布老虎,显然不如一颗珍珠值钱。
不过女儿不知道这两者的价值,只觉得差不多,皇帝想着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她还那么小呢,怎么可能分辨出来呢!
如今女儿是想跟自己玩交换游戏,皇帝当然乐意配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30-40(第8/31页)
他捡起盒子里的一颗珍珠,学着女儿刚才的样子,放在她的手里,然后去拿布老虎。
谁知道云岚把布老虎抓住手里没给,皇帝看着一愣。
他想了想,试探着拿起第二颗珍珠递了过去,女儿麻溜抓在手里,又眼巴巴看过来。
皇帝失笑,又给了一颗珍珠,女儿这才把布老虎递了过来。
“这孩子倒是精明,跟朕换的时候一颗珍珠换一个布老虎。轮到大格格换的时候,要三颗才给朕换一个布老虎了。”
他倒是挺高兴的,孩子越精明,那不是代表越聪明吗?
但是过了一会,女儿又把第二个布老虎推了过来。
皇帝有点疑惑,云岚这是觉得一个布老虎换三颗珍珠,他有点亏了,想了一会才又多给一个吗?
但是再等了一会,女儿又推来一个布老虎,这让皇帝顿时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来。
苏麻喇姑在旁边看得一头雾水道:“皇上,奴婢有些看不明白,大格格还是觉得一颗珍珠应该换一个布老虎?”
这是还没学会数数,所以云岚迟疑了一会才把另外两个布老虎推过来吗?
不得不说,如果这是真的,那大格格实在太聪明了。哪怕慢一点,却是无师自通,都会数数了!
皇帝笑着摇头道:“朕猜着大格格的确是觉得一颗珍珠换一个布老虎,但是先给三颗珍珠当订金,回头布老虎都做好后再送过来。”
这话让苏麻喇姑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皇上这么一解释,奴婢终于是明白了。大格格小小年纪,居然就知道先给钱当订金,后边才换东西吗?”
只是她依旧不解道:“奴婢在宫外生活的时间不长,依稀记得给店家的订金不多,回头拿到东西后才把余下的钱给了。”
也就是意思意思,留个凭证,证明先下订了,东西就定下来给自己,而不是给别人。
苏麻喇姑好歹在宫外生活过一段时间,皇帝压根就没有,哪怕在外边住过,谁敢让皇帝亲自去买东西,还下订呢?
所以皇帝稍微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却从来没有亲自做过。
如今看女儿演示了一遍,皇帝沉吟片刻说道:“大格格这样也好,订金给得多,回头对方要反悔了,不想要了,中间错过了很多客人,货就砸手里了,实在可惜。”
“尤其买的人多,可能早些下订的价钱要低一些,后边来问的人给的价钱就高了。却因为有人先下订,不好卖给别人,回头这人却不要了。到头来哪怕对方留下订金,却也是亏大了。”
皇帝忽然抱起女儿,在怀里颠了颠,扭头问李德全道:“户部尚书还在外边候着吗?”
李德全连忙答道:“皇上,尚书大人还在外头等着。”
闻言,皇帝点头答道:“那就好,叫他去御书房,朕有事商量。”
李德全忙不迭过去了,皇帝抱着云岚就去了御书房。
云岚刚被放回小床,户部尚书就进来行礼。
这几天皇帝都避着他,户部尚书也是心知肚明。只是自己也不敢放弃,逮着机会就过来找皇帝哭穷。
没想到今天他等了一会,皇帝居然叫自己进来了,还说有事情商量?
皇帝不会有想到什么事情,需要户部出钱去办吧!
户部尚书默默酝酿了一下,等会是不是得泪洒满面来劝阻皇帝呢?
没等他酝酿出眼泪来,就听皇帝说道:“朕想着港口很快修缮好就要开了,应该有海商来打听?”
提起正事,户部尚书急忙点头答道:“回皇上的话,确实有不少海商来问,各个国家的都有。有些是传教士帮着问,也有滞留在台岛的海商过来问询。”
因为沿海这边封禁多年,不少海商转头就去台岛做买卖。
但是台岛也不过偷偷把这边的货物带过去卖,价钱还要得极高。
不过西洋海商也没得挑了,毕竟之前除了台岛,也没地方有这些货物。
台岛被收复后,这边的海禁要解开了,海商立刻派人来问,就怕落后于其他人。
皇帝听*后微微颔首道:“海商们提到过,买卖是什么章程?”
户部尚书迟疑了一下说道:“回皇上,海商们想按照他们平常买卖的方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皇帝看了过去:“爱卿看着似是有什么棘手之事?”
这话让户部尚书苦笑道:“皇上,微臣不擅长买卖之事。却也知道,海商们如今一窝蜂来了,这边准备的货物必然不够。”
到时候这货物要先给谁,后给谁,那就有的扯皮了。
这价钱该怎么定价,定高了会不会让这些海商却步。定低了,他们这边就要吃亏。
户部尚书又道:“微臣想推荐一人,是吏部郎中宜尔格图,他祖父曾是皇商,对买卖一事上颇有见地。”
官员们要么出身太高,压根就不愁钱,更别提是做买卖了,根本不可能做的。
要么就出身低一些,过得紧巴巴的,就不可能去经商了。
加上经商在这时候的地位并不高,一般人更想走仕途,不会从商。
唯独宜尔格图这人的家族世代从商,到了祖父这一辈的时候还成为皇商。
有钱就会想要更高的身份了,自然要扶起家里的子孙走上仕途。
寒门很少有人能当官,也是因为供一个读书人实在是非常费钱的一件事。
家里没点财产,根本就支撑不住,所以寒门才难出贵子。
但是身为寒门,却也比一般百姓的日子要好一些,起码是家里有些薄产的小康水平了。
不然读书人需要大量的笔墨纸砚,还有买书,这些全是消耗品,都是需要花钱的。
普通百姓温饱都吃问题,哪里还有闲钱去供孩子读书呢!
话又说回来,户部尚书显然早就琢磨着给皇帝推荐适合的人选,朝廷当中也就只有这个宜尔格图家里有几代从商的经验。
皇帝点点头,让李德全把宜尔格图叫了来。
云岚在小床里偷偷抬头张望,宜尔格图瞧着三四十岁的模样,下巴留着小胡须,进来的时候明显有点紧张。
皇帝直接说道:“朕打算让你当海关总督,暂时管着跟海商的买卖之事。”
宜尔格图面露喜色,当然不会拒绝,立刻跪下谢恩。
皇帝又问道:“你来说说,跟海商这买卖要如何做?”
宜尔格图早就得知皇帝要开港口之事,跟海商做买卖也曾琢磨过,这时候只略作思考就答道:“皇上,微臣认为货物应该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品的价钱是最贵的,其它稍微减一些。”
“至于货物不够,海商又人数众多,该跟谁做买卖着实很难公平,可以让海商价高者得。”
海商谁出的价钱最高,这稀少的上等品就跟谁做买卖。朝廷虽说定下价钱,却是最低价,海商想要就得彼此之间给出最高的价钱来才可能得到。
云岚躺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30-40(第9/31页)
小床,听着宜尔格图的话,只感觉户部尚书推荐的人选不错,确实是个会做买卖的苗子。
她又偷偷看向皇帝,自己刚才那么卖力表演了一番,也不知道皇帝有没领会那意思。
皇帝听后只颔首道:“你这个想法可以,价高者得,就不用担心其他人会有所怨言了。但是只口头上答应出最高的价钱,却也不够稳妥。”
“朕的意思是,不管上中下什么等级的货物,海商都必须先给所有的货款来下订。”
宜尔格图听后都惊住了,忍不住问道:“皇上,这样一来,货物要是不足,对方又要给全部的货款,兴许没这个魄力做这个买卖。”
云岚听得好笑,这人说话还挺委婉的。什么没有魄力,对方压根就不敢做这个买卖吧?
要是朝廷拿到货款不给货,海商岂不是亏大了?
他们又不可能逼着朝廷给货,只能吃闷亏,当然不会乐意了。
海商不乐意做买卖,货物再多岂不是砸在手里了吗?
宜尔格图刚被提拔负责买卖之事,就已经开始担心这差事要做不下去了。
皇帝抬眼瞥了他一下,显然不大高兴道:“是海商主动要跟朕做买卖,并不是朕求着他们过来,你得记住这一点。”
听见这话,宜尔格图吓得又跪下了,生怕皇帝要怪罪。
他却忽然听见桌子的另一边传来孩子“咿呀”的含糊声音,又吓了一跳。
皇帝低头看见女儿对自己笑,还“咿呀咿呀”两声,好像在赞同他刚才的话,不由跟着笑开了:“连朕的女儿都知道不能惯着那些海商,你倒是向着他们。”
宜尔格图更是吓得匍匐在地,都不敢抬头了。
云岚却觉得,她刚才表演那么久,是想让皇帝多收海商的订金,再慢慢交货,那国库就能很快接收一大笔钱了。
谁知道皇帝似是领悟了,却比她要狠多了。
原本云岚只觉得海商人傻钱多,要五成的订金就不错了。
皇帝就更厉害了,直接要了十成。先给钱,再交货。货不够,那就慢慢给,反正钱是都要先给才行。
云岚就没见过这么做买卖的,这个新上任的海关总督宜尔格图说得其实也是实话,一般的商人为了资金流通,根本不可能一下子给出一大笔钱来。
对方要是跑了,那么他们就人货两空了。
可惜实在话都不太好听,皇帝听后就不大高兴了,宜尔格图不会刚被提拔就给撸成白身吧?
【作者有话说】
[撒花][撒花][撒花]
第34章
皇帝明显还是想用宜尔格图,打算再给他一次机会。
而且他刚金口玉言要提拔人,转眼就撤掉,身为帝王实在不能短时间内出尔反尔。
于是宜尔格图保住了他的新官职,然后被皇帝挥挥手打发下去开始他的新差事了。
敲打提醒得差不多了,要是宜尔格图还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差事,那确实在这个海关总督的位子上也做不久了。
云岚是看出来了,皇帝似乎更喜欢说实话的人。
不过也是,皇帝估计最怕臣子有疑问当面没开口,回头就自作聪明地胡来,还不如一开始就提出来。
宜尔格图可能看过祖上做买卖留下的记录,耳濡目染,对这里面的门道有些认识。
但是朝廷跟海商做买卖,就不能像普通商人之间那样。
商人之间做买卖要的是长久,更多的是以和为贵,轻易不会掀桌子撕破脸。
如今朝廷是主,西洋海商只是客,根本没必要迁就他们。
宜尔格图的担心也不存在,他们有的嫌弃要提前给全部货款太贵了不肯买,却必然有人愿意。
云岚见事情顺利,不由松口气,不枉她之前那么卖力表演。
皇帝不但看明白了,还举一反三,让这个操作更骚……啊不,是更强势更稳妥了!
宜尔格图被皇帝敲打后,马不停蹄上任,立刻召了这些西洋海商来见面。
他甚至懒得办酒席,去订了一家茶馆,直接跟海商宣布朝廷的举措。
西洋海商听到后一个个都惊呆了,从来没听过哪家做买卖,竟然要先给全部货款,但是货物却不一定立刻全部都有。
这简直离谱,谁会愿意做这种买卖啊!
果不其然,起初就跟宜尔格图预料的那样,西洋海商抗争了几句,见他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一个个陆续离席,显然不打算做这个买卖了。
宜尔格图早有心里准备,并不着急,人都走了,他就施施然回去府邸。
就跟皇帝说的那样,这些货物只有这边才有,西洋人缺不了茶叶、丝绸和瓷器,别的地方都买不到。
他们只能选择跟朝廷做买卖,不然就是再也不做这个买卖了。
别人不清楚,宜尔格图却是知道,这买卖的利润究竟有多大。
这边买的价钱,等海商运送到西洋,足足翻好几倍。
要黑心一点的,还能翻十倍甚至几十倍!
这么庞大的利润,西洋海商真的能彻底放弃吗?
宜尔格图回府后,淡定召管家准备吃食。他没打算招待海商,只喝茶,早就饿了。
谁知道宜尔格图只吃了一半,管家就来报,说是有西洋海商上门来商议,他听得不由挑眉,这也太快了!
宜尔格图很快又来御书房跟皇帝禀报,云岚刚睡醒,还有点懵,躺在小床昏昏欲睡。
她却听见宜尔格图激动说道:“皇上果真料事如神,那些西洋海商刚听说要给所有货款的时候,群情激昂,一个个都说不同意,最后不欢而散。”
“然而微臣刚回府不久,就有西洋海商陆续登门来,说很愿意跟朝廷做这个买卖,甚至还带上了金子。”
西洋海商过来,根本来不及换银票。金子是硬通货,哪怕没有当地的货币,带上这个最合适,哪里都能用这个做买卖。
宜尔格图也没料到西洋海商表面各种不乐意,暗地里却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他想到几个西洋海商陆续登门,在前厅互相碰见的时候,彼此的脸色都有点尴尬,就有点想笑。
但是在御前不好失礼,宜尔格图低着头努力维持表情,却被位置更低,在小床的云岚看了个一清二楚。
云岚:看得出宜尔格图多高兴了,憋笑得一张脸都有点扭曲起来。
不过她想想也觉得挺爽的,这些西洋海商前脚还嚷嚷着不公平不乐意,后脚就跑去宜尔格图的府上要交钱,仿佛精分一样。
还不止一个人,而是相当多。
宜尔格图递上了折子,里面有西洋海商的名单,后边还跟着交的金子数量。
他们听宜尔格图说,现有的货物不多,价高者得,于是一个个都疯了。
手里头的金子不够,立刻让侍从去搬过来,差点把宜尔格图那府邸的门槛给踩烂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