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 / 2)
养马太监只能使劲拽着缰绳,想把它带回去马厩。
云岚有点心疼,想了想说道:“那我牵着红糖走两圈吧。”
养马太监不好拒绝,只能跟在后头。
红糖见云岚不上自己的马背,还用脑袋拱她。
云岚笑着解释道:“今天我不上去了,大腿有点疼,明天再继续。咱们先散散步,溜达一下。”
红糖好像听明白她不上来,但是愿意陪着自己溜达两圈。
最后溜达满足了,红糖这才乖乖被养马太监牵着回去马厩了。
接着依旧是拉弓的练习,云岚已经很熟练了,感觉一天比一天轻松。
武师傅看她的姿势很标准,一百次后几乎没怎么变形,心里很满意,直接说道:“大格格可以尝试一下上箭羽来拉弓了。”
这倒是喜出望外的尝试,云岚一口答应下来,接过箭羽,按照之前拉弓的姿势。
武师傅指点道:“大格格的胳膊抬高一点,不错,就是这样。”
云岚松开手,箭羽从高处缓缓落下,然后戳在靶子上,甚至还正中红心。
她十分意外,武师傅笑着道:“大格格的运气不错。”
确实云岚第一次放箭,能碰到靶子就不错了,谁知道竟然落在正中间。
云岚也挺高兴的,看着小太子和大阿哥两个弟弟开始尝试用箭羽。
小太子中了五环,不是很满意。
大阿哥差一点就在正中心,小脸上全是写着高兴,抬起小下巴说道:“姐姐,我厉害吧!”
云岚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道:“弟弟确实厉害。”
小太子眼看不高兴了,云岚也安抚道:“太子弟弟多练习,下次也可以的。”
听见她的话,这才叫小太子的脸色好看了一点。
云岚练箭之后,发现在箭亭的好处了,日头晒的时候,有亭子遮头,不说没那么热,而且也不会太刺眼。
她回去后浑身大汗,洗漱换了一身衣服,才去前头的御书房。
皇帝早就准备好点心,看着女儿吃了起来,这才说道:“朕让勋贵适龄的子弟进尚书房一起读书,想要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适龄的孩子也多,毕竟皇帝说适龄,这个年龄的差距就可以很大。
从六岁到十二岁,都能勉强算是适龄了。
皇帝让人报名,然后列了名单,才发现人数比自己想象中要多。
除了适龄的问题,勋贵的直系和旁系子孙众多,这适龄的就不要太多了。
而且他们私下还猜测皇帝这是准备给大格格提前相看额驸,更是恨不能把家族里适龄又还算上进的孩子全塞过来。
要是其中一个被皇帝和大格格看中,万一呢!
哪怕不是大格格,其他格格的额驸也是可以。
除了额驸,还可能是阿哥们的伴读。
伴读的话,从小跟阿哥一起长大,情分不一样,看曹寅就知道了。
只要自己没长歪,学识和能力是有的,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成为阿哥的左右手,跟着办差,升官封爵是指日可待了!
光是想想,这些家族就更是积极!谁不想自家子孙进尚书房,以后光宗耀祖呢!
尚书房自然不可能进这么多人,皇帝想了想就对女儿说道:“朕打算让翰林那边出一张卷子,给这些孩子做,然后按照成绩高低进来。”
“当然了,满蒙的成绩分开。”
云岚点点头,明白皇帝的顾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100-110(第6/34页)
京城这边五六岁就开始请先生进府里教导读书,蒙古那边五六岁却是在练习骑射居多,两边要混在一起出成绩,那就不太公平,甚至是欺负蒙古那边的人了。
她好奇问道:“皇阿玛是要给弟弟们找伴读,还是跟旁人说的那样,要给我和妹妹们物色额驸了?”
皇帝有些意外看了过来:“外头这些人真是嘴巴没把门,居然叫你都听见了。那你呢?觉得是哪个?”
云岚摇头道:“给弟弟们选伴读是应该的,只是皇阿玛难得让蒙古勋贵的子弟也进尚书房来,应该别有深意。”
皇帝笑着点头,对女儿说道:“还是你看得明白,满蒙之前一直是联姻为主,但是在很多方面依旧不够。”
联姻确实能让满蒙两族的关系拉近,却也只是关系,没能更深入。
让蒙古勋贵子弟进尚书房来,那就不同了,以后他们可能成为阿哥的伴读,也可能成为格格们的额驸。
从小一起长大,这情分就更不一样了。
但是皇帝冷不丁又说道:“不过给你提前挑选额驸的事也是真的,等你长大还有很久,到时候仓促找适合的额驸,总归很难找到满意的。”
“倒不如从小看起,挑几个长得不错,家世好,又聪明勤勉的。在尚书房里督促着好好读书,以后这额驸也能跟你说得上话。”
“别是骑射不错,没怎么读书,那就配不上你了。”
皇帝舍不得女儿随便嫁人,嫁的人得样样都好才行,还不如从小盯着长大,就不怕对方不够优秀,还有其他瑕疵了。
毕竟如今京城这些勋贵子弟,很多读书骑射都不怎么样,吃喝玩乐倒是十分精通。
从小要不是被家里人宠溺长大,就是被身边奴仆给带歪,斗鸡、斗蟋蟀、玩骰子,甚至还有早早就跟丫鬟厮混在一起的。
家风好一点的,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坏习惯,但是在读书方面却都不怎么用心。
想来他们出生就喊着金汤匙,都有爵位要继承,何必那么努力呢?
皇帝看不上这样的小子,这些家伙更配不上他的女儿,自然要从小盯牢了,但凡长歪一点都剔除掉,余下的就是好苗子了。
云岚听着哭笑不得,皇帝认真的吗?
这一批人进尚书房居然不是阿哥的伴读,而是要变成额驸培养园了?
皇帝对她的滤镜越发深了,说什么都要给云岚找最好的额驸。
所以他让翰林院出了好几张卷子送过来,小太子还凑过来帮忙看卷子。
小太子看着第一张卷子说道:“皇阿玛,这上边的题目也太简单了一点,很难分出高低来。”
云岚:来的都是跟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哪怕早早开始读书,水平也就那样了,根本不可能比小太子这样有名师和皇帝教育的孩子更好。
出那么难的题目,是要为难这些孩子吗?
估计这些孩子考试的时候,看到卷子,就要哭着出来了!
偏偏皇帝还认同,点头道:“不错,这卷子是简单了一点。”
小太子又看了第二张卷子,皱眉道:“皇阿玛,这卷子单一了一些,该涉猎更多方面,才能看清楚一个人的才能如何。”
云岚:这是选伴读和额驸,不是选状元吧!
两父子嘀嘀咕咕之后,就把卷子打回去让翰林院重新编写了。
翰林院能怎么办,只好硬着头皮连夜编卷子。
可惜皇帝和小太子看过后,依旧不满意。
翰林院的人都要头秃了,他们实在摸不清楚皇帝的喜好,只好偷偷来请教明珠。
明珠如今在翰林院帮着修书,也是皇帝跟前的重臣,等修书结束后就要高升了。
平日他对待翰林这些人都极为有礼和善,所以他们就求到明珠跟前来。
明珠见了,只笑笑道:“皇上是想看明白这些小公子的深浅,题目出得太简单,反倒不容易看出来。”
翰林院的人头疼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些都是刚读书没多久的孩子,出太难了,只怕到时候这些勋贵就要来找咱们的不是了。”
皇帝想卷子难一点,勋贵不能指责皇帝,回头就只能找翰林院的麻烦了。
翰林院看着清贵,品级却都不高。
勋贵们动动手指头,翰林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压根不敢得罪他们。
明珠是看出来了,笑眯眯道:“你们还想着以后,倒不如想想如今没能让皇上满意会如何吧。”
翰林院的人面面相觑,明珠说得也对,这会儿没能让皇帝满意,他们还担心什么以后勋贵给自己穿小鞋啊!
他们只能战战兢兢又出了两张卷子,送去御书房。
皇帝看了,这才微微颔首道:“这次还算过得去,之前都什么玩意儿。”
云岚不由探头看了看这张卷子,默默坐了回去。
她感觉这卷子一出,进尚书房的人很可能一个都没有:谁能答得出来啊,皇帝认真的吗?
皇帝还确实是认真的,命人在国子监空出一个宽敞的房间,让这些勋贵子弟去做卷子。
这卷子是宫里印的,又是李德全一个人亲自盯着,旁人想打探是不可能的了。
勋贵们还私下让孩子们抱佛脚了几天,把皇帝喜欢的一些知识都硬塞进去,虽说未必都会,起码能稍微答得上来吧!
只要自家孩子比别人的强,那就行了!
谁家都是这么想的,抱佛脚后的孩子们一个个黑眼圈巨大,都没睡好。
他们进去后看到卷子,感觉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整个人都懵了。
皇帝还在宫里等着跑腿的太监说说国子监考试的情况,刚开始回来的都说这些孩子们在认真答卷之类的。
等规定的时辰差不多,考试该结束的时候,跑腿的侍卫回来神色有点奇怪,含糊道:“皇上,考试结束了,那些孩子们都各自归家了。”
考卷是李德全亲自盯着收上来的,中途没过任何人的手,这就要送来给皇帝过目。
皇帝打发侍卫离开,问李德全道:“侍卫怎么支支吾吾的,出什么事了?”
李德全笑着答道:“皇上,没出什么事,只是这些勋贵子弟可能卷子写得不够好,一个个哭着离开国子监的。”
侍卫见了,估计都惊住了,想着什么考试能把人考哭啊!
云岚是一点都不意外,但凡看过那卷子的孩子不哭才怪呢!
皇帝听着就挑眉道:“做个卷子居然哭了,这一个个的还没断奶吗?回头进尚书房了,功课没做明白,岂不是又哭哭啼啼的?这样的孩子,何必让他们进宫来!”
他有点不高兴,看着卷子后,脸色就更是沉了下去。
很多卷子大多都是空白的,有些写的也不怎么样,甚至有的是胡写了一通。
皇帝都要没眼看了,把小太子叫过来帮忙看卷子。
小太子看得眉头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100-110(第7/34页)
皱了起来道:“皇阿玛,这卷子写得不通狗屁,那字写得跟狗爬一样,儿子刚开始练字的时候都没写得这么差劲!”
他又翻开一张来看了看道:“这字写得还凑合,就是没认真背书,大哥都能做出来。”
云岚一时不知道小太子这是夸大阿哥,还是骂他了,还用大阿哥来做比较的。
两父子一边看卷子一边骂骂咧咧,最后只留下几张勉强过得去的。
要不是云岚劝了劝,这几张都不能留下,那这还怎么选人进尚书房,一个都进不了吗?
大费周章之后,所有人都落选了,这就有点离谱了!
皇帝也知道不能太挑,不然就没人能进尚书房了。
他挑挑拣拣的,挑了十个孩子,然后还要面试。
云岚没想到,进尚书房居然还要面试!
面试的时候她没在,去上课了,小太子倒是告假去御书房帮皇帝面试。
云岚听闻最后确定的人,满蒙分别各有三个孩子被选上。
她还疑惑道:“太子弟弟,剔除的四个孩子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
小太子掰着手指头说道:“一个太胖了,痴肥得很。一个却太瘦了,看着身子骨就不好。一个皇阿玛觉得面相不够好,另外一个身上居然带着香囊,味道又香又浓郁。”
云岚听得一头黑线,胖瘦就算了,戴着香囊那也是人之常情,估计并不知道她受不住太浓郁的香味。
但面相不够好是什么,皇帝挑人还看面相,他还会看相了?
小太子小声说道:“姐姐,我看着那人颧骨高,瞧着就尖腮刻薄的样子。”
云岚:你们两个其实就是嫌弃人家不够好看吧,说什么面相!
真是尖腮,哪里有人会送进宫*里来!
皇帝把名单放出去,原本那些家长得知孩子哭着出来,心里咯噔一跳,只觉得自家孩子都进不去。
最后居然还有几个能进尚书房,他们只感觉走大运了!
这几个孩子,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二岁,来尚书房的时候一个个都满脸紧张。
云岚一眼就能看出满蒙两边的不同,蒙古贵族的孩子可能平日经常出门骑马,皮肤都是健康的蜜色。
京城勋贵的孩子大多都在家里,很少出去,皮肤就要白皙得多了。
云岚简单扫了一眼,发现这六个孩子长得不胖不瘦,身子骨都挺结实,还一个个长得浓眉大眼的。
只要不长歪,以后一个个都会是小帅哥了。
云岚:皇帝还挺看脸的哈!不但脸好,身体也要好,能选上的是考卷写得还可以,脑瓜子也得好。
皇帝那么多的要求,最后还能选上六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了。
这些孩子上前行礼,只跟云岚打了个照面,就坐在后头开始上课了。
为了让他们跟上,午休的时候,这些孩子还得继续补课,吃饭没时间,就只能啃干粮。
当然这样不会持续下去,什么时候几个孩子补足了课,能跟上了,就不用午休的时候补课了。
云岚中午的时候没能跟两个弟弟一起用饭,因为太皇太后派人请她去慈宁宫了。
她到慈宁宫的时候,太皇太后笑着说道:“自从你进了尚书房上课,也就没时间过来我这里了。许久不见,还怪想念的。”
云岚一听,顿时有点不好意思,太皇太后搂着她道:“知道你好学,我就没拦着皇上了。今儿叫你来,是我听说皇上挑了几个孩子进宫来。可能当伴读,也可能以后当额驸。”
这不算是什么秘密,云岚就点头道:“是,皇阿玛是这么打算的,最后选谁得以后再看看了。”
太皇太后点头道:“确实不能着急,反正孩子们都小,等长大后再看都来得及。”
云岚笑笑,太皇太后的想法跟皇帝是一样了。
太皇太后问了云岚最近吃睡如何,摸着她的脸道:“怎么感觉你瘦了,是不是读书太辛苦了一点?也不要太累,皇上不是免了你的功课吗?还是先生叫你一定要写功课来着?”
云岚连忙摇头道:“乌库妈妈,我没瘦,这是结实了。先生都挺好的,没叫我一定得做功课,上课也很有趣。最近学骑射,武师傅还说我颇有天赋来着。”
太皇太后见她满脸笑容,还伸出胳膊让自己捏捏,是不是结实多了,不由好笑道:“武师傅倒是会说话,你这刚学骑射确实要循序渐进,也得多鼓励才是。”
比起小阿哥,大格格的要求就没那么高,武师傅自然会多夸她,叫云岚学得高兴就行。
不过云岚是个上进的孩子,虽说被夸了也没有飘飘然,很认真学习。
第一箭就正中靶心,虽说有运气的成分在,却也说明云岚足够有天赋了。
太皇太后笑着又说道:“家里人给我送信来,我才发现进尚书房的小子里头,有一个是娘家的孩子,叫作班第。”
云岚一脸茫然,实在无法把名字跟那六个孩子的脸对上。
她第一次知道,自己其实有一点点脸盲?
【作者有话说】
[让我康康][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第103章
第103章
班第如今没叫云岚记住,不就是不够优秀了吗?
反正如今两人年纪都小,过几年后,班第努力变得更好,再让他们认识也不迟。
太皇太后也不过提了提,算是了解一下,又问起云岚,得知她已经开始学骑射了,于是让人拿出两张弓来:“这是我让人打的新弓,用的是家里那边的法子,要更结实,却会轻一点。”
云岚年纪小,力气不够大,宫里做的弓都是给小阿哥做的居多,沉甸甸的,不太好拿。
这些弓换了材料,结实但是轻,更适合女子用。
对蒙古来说,做这些弓就多了,手艺更好,太皇太后特地让家里那边的老师傅做的新弓。
云岚拿在手里,立刻就喜欢上了,确实轻巧得多,不会压得胳膊沉。
之前那些弓有点太沉了,她练习射箭后回去胳膊会酸,还得让人揉一揉,不然第二天胳膊都要抬不起来的。
云岚扬起脸,甜甜笑道:“谢谢乌库妈妈,我很喜欢,会好好珍惜这些弓的。”
太皇太后笑眯眯搂着她道:“珍惜什么,这弓送给你,就是让你用的,用得好,回头我再叫人多做两张过来。”
云岚疑惑,她有两张弓还不够,后边再继续做,不会浪费了吗?
太皇太后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解释道:“你如今用这弓感觉正合适,过两年就会太轻了,反而不趁手,得换稍微大一点重一些的。“
知道太皇太后从小也是个骑射极有天赋之人,又极为出色,她说的话准没错!
于是云岚点点头,只等着自己努力练箭,练得更好,就能换新的弓了。
太皇太后摸着云岚的小手,又让人送来药膏,给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100-110(第8/34页)
擦手。
被弓磨久了,云岚娇嫩的皮肤会磨得难受。
太皇太后叮嘱道:“这里头搁了珍珠粉,用完后手就要滑嫩多了,也不容易起茧子。”
她又跟云岚分享了射箭的一点小技巧,云岚认真记下,回头打算都试一试。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话,皇太后才抱着五阿哥出来。
五阿哥醒了,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看着云岚露出一个可爱的无齿笑容。
云岚摸了摸五阿哥的小脸,他的小手软软搭在云岚的手背上,身上飘来淡淡的奶香味。
皇太后也许久不见云岚了,拉着她的手说了好一会儿话。
眼看五阿哥又快睡着了,太皇太后笑着提醒道:“琪琪格不是打算带五阿哥去御花园走走,再不去,五阿哥眼看着又要睡过去了。”
皇太后这才回神,笑眯眯道:“我这许久不见大格格,一时说话就收不住了。”
她又叮嘱云岚以后多来慈宁宫,就带着五阿哥去御花园了。
太皇太后跟云岚解释道:“自从五阿哥来了慈宁宫,琪琪格就变得活泼多了。她之前总跟着我在佛堂,不是念经就是捡佛豆。”
“她还年轻,实在没必要如此,幸好如今有个孩子。琪琪格一颗心都在五阿哥身上,每天照顾孩子,等他醒来就带去御花园散步,瞧着脸色都比之前好了。”
云岚也是这么觉得的,皇太后如今脸上带着笑,眼里都是欢喜和笑意了,跟之前截然不同。
太皇太后留了云岚用过饭,这才让她回去。
时间掐得刚刚好,云岚刚回到尚书房,也快要开始下午的课了。
小太子见云岚带回来两张新弓,摸着就要轻巧得多,于是小声问道:“姐姐,这是乌库妈妈给你新做的弓吗?”
云岚点点头道:“是,说是蒙古那边的秘技做的,适合女子用。”
小太子听后附和道:“确实拿着轻多了,很适合姐姐。”
他见云岚忽然往后看其他刚进尚书房的人,不由奇怪道:“姐姐去慈宁宫一趟,怎的对后边进来的人感兴趣了?”
云岚随口答道:“乌库妈妈说,她家里有孩子进尚书房来,叫班第的,我想不起是哪一个,就想认一认。”
小太子立刻凑过来,挡住云岚的视线,警惕道:“乌库妈妈怎的忽然跟姐姐提这个?反正皇阿玛说了,每月会亲自考核。要是成绩不好,三次考核都不及格,就要离开尚书房的。”
云岚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事,注意力果真转开了,疑惑道:“皇阿玛什么时候说的,怎的我不知道?”
大阿哥也探头过来说道:“因为姐姐不用考核,皇阿玛就没跟姐姐说了。”
云岚嘟囔道:“看来你们都知道,只有我一个人不知情。”
大阿哥歪着头说道:“姐姐不用参加考核,这不是挺好的吗?
小太子推了推大阿哥,让他少说两句,又跟云岚解释道:“皇阿玛只提了一句,什么时候考核,考的什么,我们也是一概不清楚的,回头皇阿玛应该会问姐姐考核的事了。”
云岚点了下头,白晋已经来了,就只能暂时放下此事,先上课了。
大阿哥回去坐下之前小声问小太子道:“姐姐刚才是不高兴了?为什么啊?”
要他不用被皇帝考核,都要高兴得跳起来了!
小太子发现大阿哥才后知后觉,没好气道:“上课了,等下再说。”
大阿哥只好坐下,白晋已经开始讲课了。
他之前已经说完了几何的概念,不过这些新来尚书房的孩子还没上过,回头得补上。
如今就不重复了,白晋就接着往下说。
小太子跟之前一样专心听课,大阿哥听得一个劲皱眉头,不是很明白的样子。
大格格听一会就好像在走神,不过白晋也不在意,毕竟他感觉大格格很多都会,可能跟皇帝提前学过了。
只后边几个新来的孩子一脸茫然,白晋感觉自己补课之路可能不容易了。
他们就只能中午补,但是要补的实在太多了。
李光地、陈廷敬、梅文鼎和白晋等人就商量了一下,轮流给这些孩子中午的时候补课。
午休有一个多时辰,两两补课的话,进度会快一点。
他们都排好课了,就只能中午的时候抓紧给新来的孩子补上。
只是白晋没那么乐观,那么多知识一下子补进去,未必都能吃进去不说,估计塞进去,可能第二天就忘记一半了。
白晋还跟皇帝提议,不如让骑射特别出色的孩子留下来补课。
蒙古勋贵的孩子在骑射上十分有天赋,有些刚会走,就已经会骑马了。
三岁骑射就已经相当不错,根本没必要进宫后还跟着学。
皇帝却不同意,摇头道:“上课就该一直在一起,不好分开。你们先给新来的孩子补课,能补多少是多少。他们家里也会请先生帮忙补一补,不用太担心。”
闻言,白晋只好放弃了,毕竟皇帝都这么说了,这些孩子能跟上是好,跟不上,那很可能就不能继续留下来了。
白晋很清楚宫廷里的残酷,光是传教士,到大清来的不知道有多少,能出头的就那么一些。
比如他,比如掌管玻璃工坊的纪理安,比如曾经的南怀仁。
哪怕像南怀仁这样立过功的,只要犯错了,一样会被赶出去。
更别提是这些新来的孩子,哪怕身份尊贵,却又如何能比宫里的孩子更尊贵呢?
他们不更努力,跟不上,不管谁求情,估计都不能留下来。
这些孩子估计也是知道的,虽然暂时听不懂,还是很努力把上课的内容都记下来。
下课后,也就到了骑射课。
云岚去换了骑装回来,就见大阿哥在小太子身边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说什么。
她凑过去后,就听见大阿哥说道:“你不知道后边那个蒙古的孩子,叫什么我没问,一直扶着脑袋。我就问他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请御医过来看看什么的。”
“你知道他说什么,说是不敢晃动脑袋,免得刚才努力记下来的算学要忘掉一些。”
说完,不等小太子笑,大阿哥自己就笑得不行。
云岚听着也觉得好笑道:“他们刚来,听不懂,只能死记硬背。不熟悉又不明白的东西,记下来就容易忘掉了。”
大阿哥听见她的话,也不由感慨道:“是啊,他还用毛笔来记下了内容,全是各种符号,说是比较好记,只有他自己能看得出来。我看着全是鬼画符,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记住了。”
他还真的好奇,问了几句白晋今天说的算数课上的东西,那人还对答如流。
虽然大多都不明白,但是对方都记得一清二楚,这让大阿哥笑过之后,忽然也有了一点紧迫感。
好家伙,别是他先开始上算数课,到头来考核的时候自己却排在后边,那就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福运大公主》 100-110(第9/34页)
的太丢脸了。
小太子也笑了:“大哥要努力了,不然垫底的话,皇阿玛肯定要不高兴。”
一听皇帝可能不高兴,大阿哥的小脸都白了起来,生怕以后的功课会更多。
云岚笑道:“太子弟弟就别吓唬人了,不过大阿哥你是要努力一点才行,上课可不能再瞌睡了。”
大阿哥摸了摸鼻子,没想到自己上课瞌睡的事居然被云岚发现了:“姐姐,我会努力的。”
小太子摇头道:“大哥,不是努力,而是必须做到才行。”
云岚见大阿哥窘迫的样子,就给他解围道:“好了,咱们该去牵马出来溜达了。”
他拉着大阿哥对云岚说道:“姐姐先去马厩,我再跟大哥说一会儿话。”
云岚有点不放心,生怕这两个弟弟又闹起来。
平时就算了,如今多了六个新来的学生,被外人看见了,传出去说小太子和大阿哥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和什么的,那就不好了。
小太子却笑着对云岚挥挥手,又低声跟大阿哥说了什么。
大阿哥也挥挥手道:“姐姐放心,我和太子是有话要说,一会儿就过去了。”
见状,云岚这才先去马厩了。
等她走远了,小太子才拉着大阿哥到旁边低声说道:“今儿姐姐去慈宁宫,乌库妈妈提到科尔沁那边也送来一个孩子,是她娘家那边的,叫班第。等会骑射课的时候,大哥你会一会他,必须比他射箭的成绩更好才行!”
大阿哥一脸疑惑道:“乌库妈妈那边的亲戚,不也是咱们的亲戚吗?为什么非要跟他过不去,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小太子无奈,就知道大阿哥听不懂,只好压低声音解释道:“乌库妈妈会提起这人,肯定是想让对方成为姐姐的额驸。姐姐的额驸要不是比咱们厉害,那就说不过去了。”
大阿哥听后连忙附和道:“对,姐姐的额驸必须比咱们厉害才行!你放心,等下我就去会一会他。叫班第是吧,看我的!”
说完,他又问道:“只对付班第一个不行吧,太明显了一点,要是班第跑到乌库妈妈那边告状怎么办?而且乌库妈妈提起这人,其他五个人也有成为姐姐额驸的可能啊!”
来都来了,不如一个都别放过,全都打倒了吧!
小太子想了想,第一次非常赞同大阿哥的想法,于是点头道:“那骑射课就靠大哥了,后边上课就靠我来。”
大阿哥连连点头道:“考核的时候,太子也努力把他们都打趴了。”
两兄弟难得私下想法达成一致,等云岚牵着红糖出来的时候,发现小太子和大阿哥居然有说有笑去牵马。
她不由感慨,这两个弟弟的关系也是忽然好起来了!
几个新来的孩子先去马厩选马,云岚、小太子和大阿哥就先练习骑马,溜达了几圈后,发现大多都陆续回来,显然是已经选好了。
大阿哥就纳闷道:“怎的别人选马就那么容易,轻轻松松就选好了?”
不过小太子和云岚哪里是选马,分明是马选了他们两个,其他人不会也这样吧?
大阿哥翻身下马后,偷偷跟养马太监打听。
养马太监连忙答道:“几位小公子进马厩后,很快就选中了自己心仪的骏马。”
小太子和云岚也过来,听见养马太监口齿伶俐解释几人怎么选马。
有伸手捏着马嘴巴看牙齿,也有看马眼睛的,还有看小马的身形,反正有几个孩子都很熟练。
小太子立刻说道:“蒙古那边从小就养马,估计不是第一次选马,都颇为熟练。”
养马太监点头应道:“是,几位小公子应该是蒙古出身,挑马比奴才要厉害得多了。”
大阿哥又好奇道:“蒙古那边养马是厉害,其他几个该是京城的公子哥儿,怎么也会挑马了?”
听见这话,养马太监就说道:“奴才斗胆猜测,兴许是小公子在来之前,被教导过如何挑选马匹吧!”
大阿哥点点头,确实有这个可能。
毕竟京城勋贵的消息要灵通得多了,知道练习骑射会先去马厩挑选适合的马匹,不得先给自家孩子教一教吗?
他们自个不会教,也能请府里的马夫或者侍卫来教,总归有识马的能人。
“走,咱们也去看看他们几个挑的马匹是什么样的!”
大阿哥好奇坏了,也要先探听一下敌情,知道对方选的都是什么马匹,骑射如何等等。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小太子立刻明白大阿哥的意思,也赞成道:“对,我和大哥过去看看,姐姐先去箭亭那边吧!”
云岚点了下头,并没有异议,看着两个弟弟溜溜达达去那边看其他人挑的骏马了。
小太子看了一圈,蒙古那边选的马匹确实不错,都是马厩里最好的一批骏马。
京城勋贵这边的小公子选的骏马也不错,毕竟宫里养的小马就没有太差的。
不过一个挑的小马,年纪要大一点,个头也高,那小公子确实最小的七岁,翻身上马就要费劲得多了。
小太子把这人在心里默默去掉,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个字是什么样,居然挑了这么高的骏马,脑瓜子看来不大好,不是什么威胁!
第二个挑选的骏马中规中矩,就真的是各方面都在及格线上,不是特别优秀,却也不是特别差,相当中庸的样子。
小太子默默又把这人在心里去掉了,看来是走中庸之道的。不知道是家里交代的,还是他本来的性子就这样。
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唯唯诺诺,只听家里人的话,没什么主见的人,姐姐不会喜欢这样的!
如果是后者,本来的性子就这样,那姐姐就更不喜欢了!
小太子又看向第三个人挑的骏马,这匹马倒是不错,挑不出毛病来。人也是长袖善舞的性子,跟其他几个新来的人相处得都不错。
他默默把这人记下了,又看向蒙古那边的人,知道那个叫班第的人是谁,记下了对方的相貌,然后就带着大阿哥去箭亭了。
云岚已经开始练习开弓,她相当熟练了。原本不用再练习这个,不过换了新弓,自己还是熟悉了一番,才开始射箭。
她如今掌握了力度和风向,射箭的准头还可以。
当然不如第一次那么好运气,直接就正中靶心。
后边大概在周围一圈,五六环的样子,偶尔还会脱靶。
不过武师傅说是云岚的力气还太小,所以才容易脱靶,练习多了就好。
云岚记下了,站在一边练习了一会,停下后接过于嬷嬷递来的帕子擦了擦汗,就见旁边热闹多了。
她不由好奇问道:“嬷嬷,那边是怎么了?”
于嬷嬷早就打听过了,笑着答道:“是几个小公子刚来,其中蒙古的小公子箭术不错,被武师傅夸了两句,大阿哥就想着跟他们比试一番。”
武师傅自然是应了,还充当裁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