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chapter 025 高中结束(2 / 2)
这边的习俗,初二开始上门走亲戚,张姨家辈分高,因此这麽多年来都是別家上这边,而今年加上吴云芬也在,前来拜年的亲戚比往年更多,九点多就有人来了。
赵时余她们八点半才起床,收拾完,差不多赶上一帮子亲戚上门。
吴云芬给那些亲戚家的小孩儿派红包,亲戚们也给她们派,赵时余嘴甜,见一个喊一个,吴云芬怎麽教,她就怎麽喊人,嘴皮子比大人还利索,一堆大小孩子就属她最能侃大山。
温允全程跟赵时余身侧,有时她们会牵手,应该说是,赵时余会牵温允,带着她在一众陌生面孔中穿来穿去,逢人就说:“这我妹,她脸皮薄,我代她谢谢你们。”
亲戚打趣:“这两 姐妹,感情可真好,跟黏一起了似的。”
初二到初四,每天都在应付亲戚,天天收红包,不过亲戚们给的红包不如吴云芬他们给的大,一般四百以內。
吴云芬准备的现金不够用,赵时余她们收的红包钱还没捂热,初四那天就全上交了。
初四晚上回的县裏,张姨过了元宵节再上来,返程仅她们仨。
这趟行程比赵时余预期的有趣,走时她还怪留念,但张姨他们家也需要单独团聚的空间,温允拉着她上车,半路上她都在碎碎念,还想留那儿玩。
赵良平是初六回来的,大老远坐飞机昼夜兼程往家赶,他到家了,赵时余她们才知道原来他出国了,带着医馆的两个医生一路去的。
一家人团圆了一天,初七,別人准备复工,高三开学了。
回校第一天,齐老师郑重其事开了次班会,敦促大家尽快收心,高考只剩四个多月了,希望所有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裏能全力以赴。
这次不需要老师每天耳提面命了,全班同学都卯足了劲儿开干,高三上学期大复习就结束了,小班的进度比其他班稍快一些,(32)班下学期的几个月基本都在自我查漏补缺,即每天大半时间都在上自习,老师们在教室外支起了桌子,需要问问题的直接到教室前门找老师。
赵时余同样不需要督促了,她大变样,非常刻苦自觉,再也不用温允拉着她再多看半小时书了,她比温允还学得更晚,凌晨睡,早晨六点起,偶尔甚至更早。
稳定成绩不是一件易事,必须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持续追赶上前边的同学。
下学期的大部分考试都不进行全年级大排名了,每回前脚考完,后脚老师便直接公布答案讲解试卷。
赵时余最后两次联合模拟考试成绩都挺能打,齐老师说的不无道理,有时心态的确很影响实力的发挥,有人因紧张而次次发挥失常,赵时余相当稳定,她回回都能稳在全校前三十,最好的一次排第十九。
依照这个趋势,考上吴云芬给她定的目标院校希望挺大。
齐老师又一次夸她,她不骄傲自满了,意外的沉稳。
许多学生在高考前都出现了考前综合症,焦虑,失眠,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导致抑郁生病。
那一阵子,班上陆续有几个学生请假,果断回家自学,换地儿调整心态,不来学校了。
考试一天天临近,学校开始放周末假,不再按月放假。赵时余压力还行,不至于紧崩到垮心态的程度。
也是这一年,全校学生都在全身心为高考做准备,以为高考能顺利进行,一则通知从天而降——高考延期了,推迟到了7月7日至8日。
通知一出,全国哗然,各种乱七八糟的传言甚嚣尘上,但也就网上谈论较多,现实中多数学生依然按部就班,专心致志埋头复习。
那一个月,赵时余和温允很少去学校,一中发了公告,全体学生自由选择是否回校上自习,她们多数时间在家复习,隔几天才去一次班上。
两个人基本同步,可能是彼此都陪在对方身边,所以心裏不着急苦恼。倒是家裏的大人有点子焦灼,但又不敢打搅她们,只能干看着。
高考没有再次延期,如期举行。
本来定了家裏的大人那两天去陪考,可吴云芬和赵良平临时出诊,忙不过来,赵时余不让他们去了,省得人多了反而跟着紧张。
她们不让跟着,张姨也没去,目送她们出门。
赵时余骑车带温允到一中,进考场前,温允喊了赵时余一下,迟疑片刻,轻声说:“如果没有考到一个城市,也没关系,我也会去找你。”
“肯定呀。”赵时余接道,笑了笑,早就有打算的,“要是不在一块儿,那我们暑假就不出去旅游了,钱留着买机票。”
没有惴惴不安,没有兵荒马乱,所有的延顺着既定的轨跡四平八稳地进行,这场所谓即将决定一生的考试于她们而言,惊悚程度好像也就那样,吓不到人,不过是做几张试卷,保持平常心答题就行。
最后一场考试出考场,赵时余奋力穿过重重人群,在乌泱泱中找到温允,扑上去一把勾住人。
——“抓到你了。”
-----------------------
作者有话说:[撒花]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