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 70-80

70-8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啊?我只是个赛博女工[无限] 病美人师姐的导盲豹 误被七重人格老婆当渣女 还我腹肌 被争夺的家主攻 顶A上将暴露信息素后 拜金npc今天也在被围追堵截 恋爱脑雄虫有公主病怎么了 被杰杀死后向他挚友告白了 我是酒厂的啤酒[综原神]

若他们依然心存傲慢,不把裴父和裴家当回事,那这疙瘩就继续存着。

他只和宋福瑞是亲戚,另外两房不是。

因为他们不配他的真心。

而宋家果然没让他失望,一如既往地……傲慢。

即便今儿裴父没来,陈氏见面也只是问一声,并没有提及小子怠慢亲家公是打主人脸,主人要说声抱歉什么的。

说白了,就是内心依然没把裴家当正经亲戚,之所以恢复走动也只是宋母的意思,觉得裴家比以前有起色,值得走动,配和宋家走动。

这种人前世裴长青可见识太多了。

不说远的,说他那个渣爹。

十七年没见他。

等他十八岁帮舅舅成立建筑队以后,那个渣爹突然抱着一个婴儿找上他。

说他是哥哥,有钱,有抚养弟弟的责任和义务。

裴长青都被气笑了,直接给渣爹一顿胖揍,把渣爹和孩子丢出去,爱死哪儿死哪儿,跟他没关系。

所以陈氏以为他好脾气,老实巴交没见识泥腿子一个。

殊不知,他才见多识广呢。

【作者有话说】

裴·外表大度·内心记仇·二郎·青:男人没有不记仇的,男人就是小气。

第72章 他急了 去,给我约谈豆腐娘子!

今儿裴长青发现多了不少围观者。

主要是宋福瑞跟禚元杰显摆,禚元杰又跟家里说,就有不少人过来围观。

这当中就有郑氏和她找来的围观者。

她打着我来看看,回头也搁屋里盘个的借口逼逼赖赖,给裴长青烦得不行。

禚元杰比宋福瑞还话痨,跟在裴长青身边儿跟好奇宝宝一样问东问西。

昨天开屋顶砌烟囱、撬地砖平地,今儿他们要砌烟道、盘炕、砌火炉,忙得很,裴长青没空闲聊,让宋福瑞负责解答众人问题。

包括那群“肯定派”。

什么“他这样不行,肯定漏烟”,什么“他这样不对,肯定漏雨”……

他特别讨厌那些一知半解、自以为是,还热衷指点江山的。

那么喜欢啃腚,你们是马桶垫成精啊?

他自始至终没搭理,等宋家的火炕完工,他们自然能看到效果如何。

吃过晌饭,裴长青几个简单上个茅厕便回来继续开工。

正忙着,有下人说柳家大爷来了。

众人回头,就见柳大爷施施然走过来,宽袍大袖,须髯飘飘,一派富家悠闲员外郎的架势。

宋福瑞第一反应:柳大爷也想要火炕!

“二哥!”宋福瑞朝裴长青邀功,笑得那叫一个得意。

裴长青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

今儿宋福瑞一见着他就邀功禚家预订火炕了。

裴长青就顺势夸他有想法有行动力,很不错,给宋福瑞高兴得得跟小学生得了夸奖一样。

这会儿看到柳大爷,宋福瑞的第一反应自然是自己宣传起效。

柳大爷一手扶着腰,一手捋着胡须,笑道:“裴二郎砌的这烟囱倒是别致。”

像个瞭望塔,要是大点估计可以躲在里面射箭。

裴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6/45页)

青看了他一眼,这厮暗搓搓去试探他媳妇儿,现在又来试探他?

他觉得柳大爷是冲着素鸡来的。

阿宁说最近素鸡在县城火爆,没进货的酒楼饭馆都急了,几家豆腐坊肯定也急。

估摸着都在暗搓搓地仿造呢。

哟,这是没仿出来,过来试探他?

如果仿出来,估计就急着去县城卖素鸡了,不会有闲心来看他盘火炕。

不过,瞅着柳大爷眼底的青黑,勉强的笑容,可不像真闲情逸致,怕是……急了?

要不说裴长青是人精儿呢,还真让他猜着了。

柳大爷这几天可不正废寝忘食地仿造素鸡么?

自打靳老板等人推出新菜红烧素鸡以后,好运来等酒楼饭馆自然立刻知晓,火速派人去试吃、带菜回来研究。

素烧鹅和油豆腐好说,毕竟沈宁公开了制作方法,即便没说,他们看着成品也能仿造出来。

可这个素鸡,他们一时半会儿琢磨不出来。

自己琢磨不出来,自然就要打听这是谁家做的,靳老板他们多少钱进的等等。

靳老板那些人嘴巴严实得很,短时间内也没打探出来。

只知道是外面进的,不是县城豆腐坊做的。

不是县城豆腐坊,难道是柳家?

他们就去柳家在县城的酱油铺子打听,结果柳家也没有。

这就怪了。

柳家一听急了,火速汇报给柳大爷。

柳大爷一听有点蒙,他原本没把沈宁放在眼里,不过是一个会做豆腐的、漂亮的乡下女人,他顶多时不时跟随从调侃一下她,却没真觉得她多厉害。

可自打见识过沈宁的素鸡以后他就坐不住了。

因为他一眼没看出是怎么做的,两眼三眼……研究了两天也没研究出来。

很快,不只是县城就连龙庙镇大户家也开始流行红烧素鸡了。

虽然沈宁没在龙庙镇零售素鸡,也没去不相熟的店铺、人家兜售,但是龙庙镇说大不大,大户人家不是亲戚就是朋友,一家吃家家跟风。

聚文书肆、学堂、宋家、禚家开始吃以后,他们的亲朋家自然也火速跟上。

柳大爷感觉到了危机,便从禚家要了一些素鸡,闷在豆腐坊里研究。

这个素鸡一种么看着像老豆腐,不,不是老豆腐,口感更像豆干,也不是,比豆干口感更嫩更香。

可这个圆柱形怎么压出来的就让他头大。

豆腐是把豆花倒在包袱里,放在豆腐箱里用重物压出水分。

这个素鸡是放在哪里呀的?

他把豆花倒进竹筒里,然后用重物压,可惜做不出人家那口感。

他还试了方形的容器,虽然有点接近,但是口感依然有出入。

他骄傲自负,若是仿造不出一样的,就觉得丢人没面子,输给一个女人不能忍。

还有一种素鸡是一层一层的,像千张卷着压起来。

他也把千张给卷起来压制,可不管用什么压都不抱团,打开就散了。

柳大爷很气闷。

事情就是这样,哪怕看似简单的东西,如果没人捅破那层窗户纸也很难。

比如点豆腐用盐卤水或者烘焙的石膏粉就可以,但是不说透,绝大部分人想不到也研究不出来。

越研究不出来,他就越想研究出来,越想就越不行,然后就废寝忘食地仿制。

他一会儿气恼,一会儿又佩服豆腐娘子,一会儿生气她跟自己抢生意,一会儿又替她开脱人家很厚道没抢生意。

她虽然教村民做豆腐,却并没有抢镇上的生意。

她给镇上熟人送素鸡,却没在镇上零卖,都是各家互相推荐的。

可越是如此想,他就越发难受。

如果说素鸡是豆腐娘子一个女人做出来的,他却不会,让他挫败,那豆腐娘子的腐乳比他的更好吃,就让他不能忍。

虽然宋家大酱和酱油还从他家买,可豆制品已经不进他家的了,即便是帮衬亲戚生意,这也不是好苗头。

宋家如此,禚家以及其他家也会如此的。

长此以往,柳家的豆腐坊将不复存在!

柳大爷就有一种被人当众扇巴掌的感觉。

所以他一定要研究出素鸡,一定要做出更好吃的腐乳超过豆腐娘子。

这已经不仅仅是生意的较量,还是人格、尊严的维护。

如果他输给一个女人,他将颜面扫地。

他自己都抬不起头来!

他这几天废寝忘食地研究素鸡,头发不梳胡子不修的,整个人颓废又邋遢。

掌柜的看着都吓一跳,这是那个要脸面、好打扮的柳大爷吗?

掌柜的劝他睡一觉,好好吃顿饭,一切会好起来的。

柳大爷却脚步虚浮,黑眼圈铁青,嘴里喃喃着,“难道我比不上一个女人?不可能!”

掌柜的都无语了,只得囫囵着安慰他,“大爷,咱不较这个真呀,兴许她本身是个男人,只是不小心托生成了女人呢?”

怎么的就非得和女人较劲?

合着如果是男人做的你就不难受?

这说法不能安慰到柳大爷,他又说了句让掌柜的更无语的话,“她咋不是我柳家的媳妇儿呢?她咋不是我媳妇儿呢?”

如果是柳家的人,那柳家豆腐坊将如虎添翼啊,现在就不必犯愁被人抢生意,而是可以直接把县城那两家豆腐坊给挤开。

那裴二郎咋恁福气,恁好命?

他何德何能呀,娶到这样的媳妇儿。

柳大爷深深地嫉妒了。

恨不能把豆腐娘子挖过来,给他豆腐坊做新品,给他做媳妇儿。

掌柜的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劝他了。

大爷这是魔怔了吧,你嫉妒人家也不必如此。

还是随从懂他,打听一圈回来汇报,“大爷,那个豆腐娘子的男人又给宋家做什么火炕,把宋家老太太屋里挖得乱七八糟,搞得宋家人一个劲儿地埋怨。”

柳大爷几日全神贯注地研究素鸡,脑子有些不转,“火炕?什么火炕?裴二郎能砌火炕?不可能!”

随从了解不多,半天也没说明白。

柳大爷却想了想,让人备水沐浴更衣。

他要去会会裴长青,借着聊火炕的机会看能不能从裴长青嘴里套出素鸡的消息。

就这么着,吃过晌饭他也没休息就来套裴长青的话了。

结果他没想到人裴长青防着他呢,压根儿不给他套话的机会。

宋福瑞上前招呼柳大爷:“柳叔,对火炕感兴趣呀?我给你介绍介绍?”

柳大爷微微颔首:“愿闻其详。”

宋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7/45页)

瑞现在介绍火炕那叫一个顺溜,还特意请小鹤年帮忙抄了几个高大上的词儿,说给有点文化的人听更有感觉。

什么京城流行的取暖方式,皇宫、达官贵人都用,这么好,咱为什么不用?

人家江南不用,那是人家不冷,咱冬天那么冷,大雪没脚踝的,就生扛啊?

那多遭罪啊。

有了这个暖炕,你风里雪里的归来,回家把大氅一脱,往火炉上一搭,你往火炕上那么一坐,小被子一盖,热乎乎的茶汤那么一喝。

诶呀,你就说暖和不暖和吧。

宋福瑞嘴皮子叭叭的,给柳大爷说得冷飕飕的,恨不得立刻有个火炕坐上才好。

柳大爷是奔着素鸡来的,却被宋福瑞给忽悠上了。

实际他是知道火炕的,毕竟去过京城嘛。

当年从京城回来他也曾想过在家里砌火炕的,还找泥瓦匠回来商量。

但是泥瓦匠的意思你要火炕行,你得额外盖屋子,不能在原有的屋子里改。

没有烟道的屋子要想通烟道,太难,肯定会漏雨漏烟的。

他从府城请工匠也不好使,后来还给京城那边写信,人家的意思也是难度大,麻烦。

后来虽然家里也新盖了屋子,他却懒得弄什么火炕了。

反正他睡着蚕丝褥子,盖着蚕丝被,还有年轻貌美的丫头给暖被窝,再冷的天儿也热乎乎的。

哪里还需要火炕啊。

不过他被宋福瑞勾起了兴致,从没发现这小子嘴皮子这么利索,叭叭地很会忽悠人。

裴二郎真的有办法让烟囱不漏雨、还让烟道不漏烟?

他不信。

不过他没像郑氏那样直白,毕竟是生意人,圆滑着呐,话不能说死。

“等完工一定要来感受感受。若是当真不漏雨不漏烟,我家也要请裴二郎帮忙盘火炕。”

他想从裴二郎嘴里试探素鸡,结果裴二郎忙得连火炕都没空和他聊。

他参观一会儿只能悻悻离去,决定还是从豆腐村的人入手。

他觉得与其自己研究,不如收买一个裴庄村民,让人打听谁帮沈宁做素鸡,再收买那个做素鸡的人来得更快。

郑氏和几个相熟的在那里嘀咕,“我看够呛,一下雨肯定漏。”

“找个老瓦匠来看看,人家经验多,肯定懂行。”

非得让宋三和他二舅兄出丑,不能让他们讨好婆母,否则二房岂不是被威胁?

虽然火炕不是什么大事儿,可婆母竟然让宋三负责,郑氏就感觉到了危机。

尤其婆母现在对裴云越发和气,郑氏就更加嫉妒。

当父母的都是偏心的,喜欢宋三,就会多给宋三好处,那她二房不就少了?

这不能忍。

县城,好运来大酒楼。

杨老板面沉如水,扫视着面前站着的一干大掌柜二掌柜以及大厨二厨等人,“做出来了吗?”

众人不约而同低头。

麦大掌柜拱手,“东家,这素鸡做法简单,咱们都会,就是如何做出来的却不得而知。咱们跟县城所有豆腐作坊都知会过,让他们一起琢磨。”

杨老板:“琢磨出来了?”

麦掌柜摇头,“依然未曾。”

杨老板鼻子里哼了一声,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麦掌柜声音依然平稳,“东家,咱们是酒楼,最擅长开发各种菜式,却并不需要会做每种食材。”

酒楼直接从粮店买米面,不需要自己种麦子大米,甚至不需要自己磨面。

酒楼直接从豆腐坊买豆制品,也不需要自己会做。

做素鸡是豆腐坊的事儿。

杨老板微微颔首,“确实,那你们可打探到他们从哪家进的这素鸡?”

只要能进到素鸡,他就无所谓素鸡怎么做出来的,只需要知道怎么把素鸡做得更好吃即可。

麦掌柜看向大厨。

大厨这才上前拱手,“东家,我跟一个要好的兄弟打听着,他们是从豆腐村进的,好像有个什么豆腐娘子非常聪明,会琢磨各种新菜式。”

杨老板眉头微挑,“豆腐娘子?一个女人?”

麦掌柜:“确实。”

他想说东家你莫要瞧不起女人,很多点心师傅都是女人,人家心灵手巧,做得可好了呢。

咱酒楼还从人家点心铺子进货呢。

杨老板蹭得站起来,“立刻安排人去进货!必须做出比其他家更好吃的素鸡!”

麦掌柜:“东家,我打听着豆腐村那位里正隔几天就来县里送货,今儿正是他来县城的日子,咱们不妨去拜访。”

麦掌柜是个稳重人,没有把握的消息不说,没有把握的事儿不做。

他自然是打探好了才跟东家说的。

他可是花了重金从另外几家收买了一些零碎信息,自己拼凑出来的这份情报。

豆腐村、豆腐娘子很聪明会研究吃食、高姓里正送货,高里正和霍家是姻亲,高里正还给另外几家送鸡鸭鹅鸡蛋鸭蛋之类的吃食。

“姓高的里正?”

杨老板顿住脚步,他想起来了,几年前霍家三少摆酒,也邀请他去赴宴,席间主要引荐他的岳父,想让各家从他岳父家进鸡蛋鸭蛋以及鸡鸭鹅猪肉等食材。

他那个岳父好像姓高来着?

当初他和靳老板别苗头,因为靳老板跟霍三少儿关系更好,他便不大感兴趣。

霍三少岳家的蛋肉也没比别家更美味,也没便宜多少,他为什么要舍弃之前的货源去就高家?

再者他酒楼的酒大部分也不是霍家的,而是从邱家酒坊进的。

这两家酒坊别苗头也三十多年了,谁也没吞掉谁,现在各做各的生意。

反正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从高里正家进蛋肉。

没想到兜兜转转,他竟然又要跟高里正进素鸡?

不进真鸡却来进素鸡。

杨老板觉得有点滑稽,不大爽。

他道:“不是还有个豆腐娘子么,我们索性直接从她家进。”

他很快就判断出这个素鸡是豆腐娘子做的,高里正也只是跟她合作而已。

既然如此,他何必跟姓高的打交道,直接找豆腐娘子不是更省事?

保不齐还能破坏他们的合作关系呢。

他决定出高价跟豆腐娘子独家合作,让她不要卖给别人。

不就是钱么,他除了在县城开酒楼,在府城和另外县城也有几家酒楼,足够她分红的。

他很快就想好合作计划,不需要去豆腐村进货,那样麻烦,直接把豆腐娘子请来县里,给她一处院子住着,让她在县里做新食材,做出来他给分红,保管比她跟高里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8/45页)

合作赚得多。

想明白以后他直接让麦掌柜去豆腐村接豆腐娘子过来。

麦掌柜:“东家,咱们还是先去打探一下这豆腐娘子的来历和性情,再决定后续如何跟她打交道。”

直接去跟人家说你要跟我合作不要再和别人合作,我把你弄到县里来什么的太过傲慢,只怕会激怒别人。

麦掌柜直觉这位豆腐娘子是有脾性的女子,需要慎重对待。

杨老板:“可。”

已经傍晚,麦掌柜决定趁着城门未关的时辰出城。

他请杨老板坐镇酒楼,又简单安排好大厨二厨以及二掌柜的活儿,这才带着一个小厮一个婆子匆忙坐马车下乡了。

带婆子是为了方便跟豆腐娘子说亲近话儿,他一个男子不好跟人说得太过。

等麦掌柜走后,杨老板又吩咐贴身随从去街面上找几个帮闲过来,让去跟踪打探高里正的消息。

很快,随从回来禀报:“老爷,那姓高的带着一个婆子一个媳妇跟姓靳的去了茶楼。”

杨老板很快明白,这是靳老板给高里正介绍顾客呢。

他点头,沉着脸,“给我盯着他们,看他们还去哪里。”

这会儿高里正可开心得很。

昨晚上他就去沈宁家一起把豆制品装包装车,今儿四更天还黑着他就带着大儿子和张氏、三婶儿一起出发了。

走得早到得就早,先给霍家把豆制品送下,又火速赶往县城。

傍晚这会儿正好给各家交了货。

靳老板又领着他们来见见几位茶馆戏楼的老板。

众人见面相谈甚欢。

高里正把沈宁给的卤味儿方子告诉了几人,“我替诸位试过了,用这个方子熬的卤料汁,腌鞋底子都好吃,所以甭管素鸡、香干、肉、豆子、鸡脚鸭脚猪脚啥的,都可以往里丢,一直卤着,直接吃就很香。”

实际沈宁说的是虽然可以卤肉,但是她有更好的卤肉、卤鸡爪、鸭脚鸭头的方子。

专门的无骨鸡爪,酸甜辣口味儿,还有糟鸭掌、鸭头,那叫一个吃得停不下来呢。

猪脚卤着好吃,用腐乳炖着更好吃,用腐乳、海鲜酱炖猪蹄,那叫一个香彻骨,香麻嘴哟。

虽然各酒楼饭馆茶楼都有自己的卤味儿方子,沈宁却不怵,自己的方子是多少年岁月沉淀多少老饕认证过的,自然更好。

她给高里正带了试吃品的。

用一个坛子装着,直接捞出来给诸老板品尝。

几位老板尝了尝,纷纷赞不绝口。

虽然自家有卤味儿,可这个味道显然层次更丰富,而且有余味,越吃越上瘾呢?

“豆腐娘子若是来县城开饭馆儿,怕是没我们活路了。”靳老板半开玩笑道。

他倒不是嫉妒,只满满的佩服和庆幸自己搭上这位能干的娘子。

真是好奇啊,想去看看她,可惜一直忙加上没有什么好的由头,贸然去就太唐突了。

几位山珍海味吃腻的老板空口就把半坛子卤味儿给吃光了。

高里正:幸亏我没都带来。

茶楼和戏楼的老板当场就各定了几十斤素鸡,另外也定了油豆腐、油豆皮。

他们可以自己做油豆腐塞肉、素烧鹅。

按照规矩,高里正收了三成定金,买家毁约不退款的那种。

卖家?

卖家不会毁约,只是发货时间得看天气,三四天发一次,不说死。

谈完正事儿,他们也不耽误别人做生意,就先告辞回女婿家小院儿去。

晚上正是青楼繁忙的时间,靳老板不带他们过去,而是约好明儿中午。

青楼上午基本不营业,下午陆续开始,所以中午适合谈生意。

张氏和三婶儿第一次来县城,第一次住砖瓦房,即便高里正跟她们说不必紧张,就和在家里一样,她们也紧张得不行。

张氏还好点,三婶儿直接紧张得腿肚子打转,脑子一片空白,甚至嗡嗡作响。

两人躲在房间里,三婶儿颤颤巍巍道:“侄媳妇,我、我是不是干不来这活儿啊?”

挑担子走街串巷,没觉得害臊,她还寻思自己挺能耐呢。

结果一进城就露馅儿了。

尤其刚才在茶楼,她好像进了什么了不得的地方一样,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有东西在压迫她,让她不敢抬头。

全程脑瓜子嗡嗡的,都没听见高里正和人说什么。

张氏也紧张害怕,但是她时刻记着沈宁给她们做的培训。

沈宁说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俩眼睛,你怕他们作甚?

你之所以怕他们,是因为他们有钱,你没钱你自卑。

你就想你今儿大大方方地卖出去了,赚到第一笔钱,就会赚到第二笔,以后赚源源不断的钱。

一年半载的,你也有钱了,穿有颜色的衣服,穿带绣花的布鞋,甚至进县城买铺子,你和他们还有什么不同吗?

你还怕吗?

你怕发达了的自己吗?

张氏被沈宁描述的那个美好未来狠狠给抓住了,一紧张她就想想,一想她就打鸡血,登时不怕了。

她笑道:“三婶儿,阿宁说的对,没什么好怕的。咱跟着阿宁和里正好好干,咱也会变成有钱人。”

三婶儿:“我就是第一次来,我缓缓就好。”

她不知道,其实她还有点晕车,所以一直晕乎乎的。

虽然只是骡车,可这人吧,没坐过车,乍一享受她就不服帖。

俗话说糙肠子吃不得大鱼大肉,享受不住会闹肚子。

三婶儿要是知道自己坐骡车还晕车了,指定得说自己山猪吃不了细糠。

晚上裴长青和沈宁也在说柳大爷看他盘炕的事儿。

“估摸着是想找我试探素鸡,我没空搭理他。”

沈宁笑:“他在龙庙镇垄断多年,乍被打破一家垄断的局面确实受不了,可以理解。”

其实她都没跟他抢零售市场,他根本不必着急。

谁又能一个人把市场霸占完呢?

那样就太霸道了,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小鹤年吃过饭一直在摆弄他的珠算,闻言道:“娘,这几天也有人到书肆这边打听素鸡,不过谢掌柜说他们只会吃,不会做,把人打发了。”

小鹤年发现了谢掌柜把聚文书肆经营得很好,从厨子到小厮到粗使婆子,都规规矩矩不乱说话,不乱动别人的东西,甚至眼珠子都不会乱转。

可能这就是士人家族和商人家族的不同。

书肆的厨子也被人收买过,他却不屑一顾,因为自己有困难跟掌柜的说,掌柜的就会帮他解决,根本不需要背主赚钱。

小珍珠诧异道:“有吗?我怎么没听见?”

她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70-80(第9/45页)

直在后院儿练功,离着厨房很近,咋什么都没听见?

阿年和小少爷一直在楼上,偶尔下来溜达溜达,怎么就听见了?

小鹤年:“你练功的时候人家在你耳边大声说你也不会听见的。”

除非说一些能刺激她注意力的关键词,否则她不会有反应的。

小珍珠笑道:“我那叫专心忘我。我师兄说了,站桩也是练功,要进入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有所顿悟。”

小鹤年:“那你……顿悟了吗?”

小珍珠:“什么是顿悟?我不知道啊。”

现在除了跑步、扎马步、睡前打坐以外,阿鹏还教她站桩。

先在地上单腿站立,能坚持一刻钟之后慢慢练习闭眼站立,习惯以后再练习站木桩。

一开始木桩是粗木棍,后面就越来越细。

据说站桩的最高境界就是倒立,先一只手,最后一根手指头,俗称一指禅。

小珍珠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她又很向往,也想做到那样。

只是阿鹏跟她说不管练什么都要循序渐进,必须达到他说的那个程度才能进行下一步,否则不但事倍功半,反而会伤身体,让她必须记住。

她若是违反约定,他就不会教她后续。

小珍珠当然选择遵守约定啦,她可是好学生呢。

她现在还在单脚站立阶段,但是已经可以闭眼了哟。

阿年就不能闭眼,睁眼可以金鸡独立很久,闭眼就晃。

阿鹏悄悄说因为阿年心不静。

藏了很多事儿的人心都不静,都没法闭眼站桩进入忘我境界。

小珍珠可臭屁啦,觉得自己好厉害,终于比阿年厉害了呢。

美得她现在回家都要再站至少两刻钟,有时候半个时辰。

小鹤年却一点不嫉妒她练功比自己厉害,因为他自懂事起就知道人与人不同,后来读书了知道这叫术业有专攻。

比如爹盖房子厉害,娘做吃食厉害,你若是让爹做饭让娘盖房子,那就完蛋。

所以他为什么要和珍珠比练功?

他更擅长读书算术呀。

沈宁看他摆弄珠算像模像样的,也拉着裴长青凑过去看,“阿年,程先生教你们什么了?”

小鹤年抬头看了他俩一眼,一副很随意的样子道:“师兄跟程先生请教来的那些,过于复杂。”

不如爹娘的法子省事儿。

裴长青和沈宁要盘账,要做预算,夫妻俩经常讨论得兴起,说着说着就忘记环境了。

裴母和小珍珠听了就是听了,并没什么想法,小鹤年听了就瞳孔地震,再地震,然后悄悄观察,看到了竖式运算!

竖式加减乘除运算对小鹤年这个还没接触太多知识的孩子来说那简直太震撼了。

他悄悄琢磨好久呢,打算琢磨明白以后找个机会和师兄分享。

得学爹娘那一套,“不小心”,大家一起琢磨出来了。

沈宁总怀疑这孩子七岁的身子七十岁的灵魂,比她和裴长青还老成的感觉。

她咳嗽一声,也随手扒拉小鹤年的珠算,“阿年,你们研究出几句口诀了?”

小鹤年就把目前研究出来的告诉她,都是最基础的,最简单的加减法。

虽然程先生答应帮忙研究,但是程先生好像暂时也没突破,所以他们进入了停滞期。

沈宁拨弄着珠算,就和裴长青瞎聊,主打一个胡乱出主意里夹杂那么两句有用的。

果然小鹤年对有用的信息非常敏感。

沈宁抱了抱小鹤年,“阿年,加油啊,咱能不能用上珠算,就靠你们啦。”

她赶紧拉着裴长青回屋了。

夫妻俩每天晚上都要夜聊,交换信息,商量后续的工作安排等等。

【作者有话说】

杨老板:去给我约谈豆腐娘子。

沈宁【白眼】:还好只是谈合作,不是想捕捞我。

——

第73章 白玉翡翠汤 裴长青气人不眨眼

翌日一早,沈宁照旧选老豆腐、千张,安排妇女们做活儿。

裴长青则吃过早饭带着高木头、王大去宋家继续盘炕。

裴长青不让裴父去盘火炕了,他在家里也闲不着,不是去地里看看那俩帮工干得如何,就是去看看裴大柱干得咋样,还得回来看看裴大民等人给二郎家砌院墙进度如何,有没有需要他帮衬的。

现在各家正忙着整地下基肥种麦子。

当然,家里不养猪不养牲口的也没什么基肥好下,纯靠休耕轮耕恢复地力。

麦种是夏天交税粮就留出来的,这个各家看得比命根子还重要,是坚决不给动的。

当初分家的时候两家就把麦种分了,这会儿拿出来用簸箕扇扇,去除秕子,再泡水浸种。

一天后麦种出芽就可以下种。

裴父看沈宁家有不少秫秸,因为盖房子凑了木椽子,所以就没用这些秫秸绑椽子。

他跟裴母商量,“那俩火炕不能直接睡草垫子吧?”

裴母:“咱现在不是有褥子吗?”

裴父:“那褥子底下直接铺草?”

裴母:“阿宁说铺草,再铺席子,再铺褥子,睡着喧腾软乎。”

裴父:“那得编两领新席子,不能直接用晒席。”

二房有两领晒席,一领高粱篾的,一领竹席。

因为是晒席,所以都很厚实、粗糙,不适合铺炕上睡觉,会扎人。

乡下路面没有硬化,除了打场时候会压场,其他时间都是泥地。

平时要晒粮食不能直接摊在地上,要用晒席。

这个晒席有苇席、竹席、高粱席。

如果自己会编席,家里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编,没有手艺就只能跟人换,什么便宜换什么。

当地竹子挺少的,毕竟冬天冷,现在也没有培育出耐寒的竹子,竹子没法露地越冬,会冻死。

大家用的竹制品都是从南边运过来的,有些则是运了竹子、竹篾等原材料过来加工的。

至于芦苇,虽然也可以用来编苇席,但是当地的芦苇杆子比较细,没有人家白洋淀的白芦苇好揭苇,大家都割来烧火、编草帘子和粗糙的短期应付的草席子。

这种铺在床上、炕上就不行了。

而高粱秸就不同,粗的有铜钱粗,细的也有指头粗,一根秫秸能破成五瓣儿,刮掉瓤就是编席的篾子。

裴父想给编两领篾片窄细、光滑、不扎人的高粱席,最好呢是红席,比单纯黄色的篾片看着细发喜庆,更适合当炕席。

两百多根秫秸差不多可以编一领适合他们火炕的席子。

两领就得预备五百根,那就好几捆了。

二郎家差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求篱 月明照江水[重生] 啾一口迪亚菠萝QAQ 成为暴徒情绪稳定剂后 爆红娱乐圈从龙套开始 八零矿区大美人 我养的弟弟全都黑化了 全皇室都跟我穿越了[古穿今] [综英美]太刀侠也是侠 鼠鼠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