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还打折?合着曹操一个人来的?【跪求数据】(1 / 2)
第120章
诸葛亮进得大殿之内,恢复了之前谈吐,与孙策尽言江东之防范。
江东地势极好,而且吴侯的兵马将军都已经在此地安家了数年。
足以抵御曹操,但难以攻出。
是以,诸葛亮以大业为本,实实在在的为吴侯做了一份蓝图。
以荆州为发展之地,扩大自己的领地,与刘备联合,可以抗曹。
由此,方能形成割据。.
宴会上,一时间甚至让鲁子敬也慢慢的高谈阔论起来。
“唉……孔明所言极是。”
鲁肃在左首位置上,端起酒觥敬了诸葛亮一碗,但因为孔明不喝酒,只是小酌一口茶水罢了。
“真没想到,你我的见识居然如此相仿,如此看来,孙刘联合,乃是大势所趋。”
诸葛亮听完这话,乐呵呵的笑了,“子敬所言极是啊,现在不说兵力,地利等等……我们且说此榜单。”
“单看我主刘备,或者单看吴侯,其实与曹操都是不可比拟的,可若是两家联合在一起,即便是在榜单上咱们也能三分天下。”
“谋士天榜,亮居其一,子敬居其六,其余前十者皆在曹魏。”
“或归许臻。”
“是以,许臻此人相比之下便显得极为重要,再看勇将天榜,前三十之列,又是三分之势,可许臻的榜首可排开,我们和曹操,又可各占半数也。”
“除此之外,曹操的所谓八十三万兵马,也并非是实数?”
说到这,诸葛亮自信满满的笑起来,儒雅之气质,随之浮现。
孙策和鲁肃一时间便来了兴趣,马上凑近,好奇的道:“何出此言?”
诸葛亮呵呵了两声,立刻道:“吴侯且听我细细说来。”
“曹操自北方来,兵马大多不谙水战,以远攻而急利,兵家大忌,这些兵马当折去三成。”
“二者,曹操手底下的水军,乃是荆州原本水师,由蔡瑁张允统率,是以比起榜上有名的大都督,不值一提,降兵又不曾收心归附,谁知他们会不会给曹操卖力?是以出工不出力,应当再折去三成。”
“三者,曹孟德北疆未定,便急于南下,为何?因为他已年过半百,想要在有生之年统一大汉,建不世之奇功,须知欲速则不达,后未安定而攻其远,此方略大计,他麾下谋士居然无一人看出来,这就说明,那些谋士这些年也疏于防范,怠惰了。”
“由此,可再折去三成。”
诸葛亮说到这,似乎又来兴趣了,越说 越是兴奋,而且思维越发的敏捷快速。
笑道:“况且,两位都可知,我乃是谋士天榜第一,携金龙耀世之异相而出山,何等威势,但不料,出山之后,两度被末位许臻识破,尴尬至极。”
“亮羞愧不已,但如今观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何以见得是好事?”
鲁肃人都麻了,不是吧?!
狠起来连自己都嘲讽?!
这是刚才那舌战群儒的余韵依旧还在没有消除!?
诸葛亮你醒醒啊,太狠了吧这也。
连自己都骂。
“子敬,你试想一下,若是我们真的可以让许伯文远离赤壁,曹营的谋士便会更加狂妄,甚至于不会将我放在眼里。”
“而就在几日之前,周公瑾又在江上输给了许伯文,更会大大提高曹营的士气,他们认为乃是南方兵马羸弱,言过其实,殊不知,那是许伯文之功劳,一旦他离开赤壁战场。”
“咱们就更加容易战胜,是以我输的两阵,未尝不是好事。”
“周公瑾江上被伏,也并非是坏事。”
“好哇,好……言之有理啊。”鲁肃恍然大悟,一时间不由得内心开阔澄明,顿时看清了如今局势。
破曹,只怕是真的要从许伯文下手。
“好,孔明之智,果然是天下无双,怪不得可入谋士天榜榜首之位,既如此,我也好用一月时日,来令江东上下一心,不可分裂。”
孙策也很坦然,本来此话是不能说与外人听的,然诸葛亮人本身聪慧,而且见识深远,只怕是江东本来的情况是什么,他大多都已了解知晓。
倒是没什么必要再去隐瞒了。
“我江东文武,有的主降,有的主战。若是此等大战之下,无法让上下同欲,实在是难胜。”
“不错,吴侯虽可震慑士族之人,但无法真正震慑他们之心,要下定决心,就须得令其不得不将利益捆绑于此,才是上策。”
“在下也愿在江东待上数月,等待决战,至于许伯文之事……敬请吴侯期待便是。”
……
春去夏至。
整个六月,洞庭与赤壁水师在整编练兵,蔡瑁着人不遗余力的打造战船,让北方将士们熟悉水船上开战的地形。
奈何,这些北方来的将士,在马背上颠簸多了,如今忽然要在船的甲板上左右摇晃,一时间都不习惯,甚至还有人会呕吐不止。
在此状况下,练兵的进度一直很慢。
是以,南征的赤壁大营内,诸多谋士都不免心中焦虑,连曹操都因此急在心中,却不可与人说道。
恰巧在今夜,从北方传来了荀彧的书信,直接送到了曹操的手中。
曹操拿起一看,立刻喝退了身旁所有的人,只是在大帐之内独自思索。
“怎么可能?!”
曹操看着书信上,荀彧的字迹再熟悉不过了,绝对不是人伪造,而且其中还有许多与荀彧书信之间不为人知的暗语。
是以他心中了然,此必然是真实的消息。
“马腾,韩遂,吕布。”
“塞外马背,乌桓来袭……”
曹操自顾自的沉吟着,说到此处不由也深深叹了口气。
值此南征之际,一旦攻下江东,便可毕其功于一役,扶汉室之将倾,而汉失一鹿,再立东汉。
如今东汉没落,仿若天崩,得我曹孟德弓马劳顿,虎踞龙威,征服海内,再扶大汉,是以日后大汉将会永存于世。
此乃是,万世之功啊!
可惜了。
“唉,区区马背民族,马瘦人乏,居然也敢袭扰我幽州边境,可恨呐。”
曹操感叹了一句,紧了紧身上的衣袍,然后对帐外叫了一声,“来人啊,去叫许臻,夏侯惇,曹仁,荀攸,程昱来此。”
“喏!”
门外将士传令而去,不多时之后,五人都从自己各自的营地之内来到了此处,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在刚才,我收到了荀彧从许都寄来的书信,”曹操扬了扬手中的信件,脸色依旧还是颇为平静,但是实际上,内心已经有点慌乱了。
“西凉以及吕布,可能会袭击我许都。”
曹操认真的说道。
许臻顿时有点懵逼,这么快?
为何会这么快?
“不可能吧?”许臻奇怪的问道:“他们对许都有意不假,但不可能在现如今的状况下出兵,至少要等到南北战事的态势,有所明朗才会。”
“不错,我也是如此想的。”
曹操对许臻笑了起来,“但,这书信,却是荀彧亲自发给我,诸位可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消息一旦传开,叔叔可能无法控制许都内的文武百官。”
荀攸叹了口气立刻说道。
这书信,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此。
荀攸和荀彧,同出一族,又是叔侄,所以荀攸十分了解荀彧的心思,除非是真的到了令他不得不求援的时候,否则是不可能如此书信急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