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三国:金榜倒数,开局被刘备赶走 > 第一百四十四章:他暗中还有红骑黑骑!必登天榜!【跪求数据】

第一百四十四章:他暗中还有红骑黑骑!必登天榜!【跪求数据】(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全民海盗:我的运气有亿点好 洪荒:我的武功能加点! 战宠:我能看到隐藏进化路线 四合院:八岁孤儿!贾家夺我家产 霸王我没想和你争天下 替摄政王养崽后,他来陪我种田了 魔尊大人请接嫁 结婚三年:发现老婆是东方不败! 洪荒:刚成掌门,加入聊天群! 春满四合院:从研究员开始

第151章

“好,好言语,好思路。”

郭奉孝率先笑了起来,没等许臻说话,已然是露出了高兴而欣赏的神色,“不愧是天榜第二,不愧为【凤雏】之名,先生果然不该只是停留在荆州而已,应当名扬天下。”

这番话,若是旁人说,庞统肯定会觉得只是奉承的客套话而已,偏偏这话出自青州的国相口中,那就不一样了。

被二千石青睐,比起在隐士之中的友人相互传颂,要好~得多。

许臻点头道:“分股,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顺着许公的思路,便可想到,”庞统笑了,突破了开口之前的障碍,现在口才便可逐步发挥出来,甚至于心思活络,十分轻松,几乎可以有问必答。

说完此话,立刻又对着许臻执礼而拜,深鞠一躬,笑道:“许公大才,推行之法几乎可以令人想到日后所行,而现在破局的办法,就是以分股之法,让士族入股,这样一来,他们便可转为商贾名家,依旧能够存活,不至于亡于今日的办学之策中。”

“哎呀,妙啊,妙!!”

许臻还没说话,在旁边的一人喃喃自语,但因为过于入神,是以别人都可听得较为清楚,特别是庞统。

他奇怪的回头去看,看到了那年轻人在专注于记录自己的言行,然后一边感叹,一边称奇,是以没来由的心底里多了一份虚荣感。

舒服至极。

不得不说,被人夸赞的感觉,真的舒服。

以往在荆州之地,自己的名声来自于庞德公和司马徽,两人若是不给自己宣传引见的话,当地的隐士士族恐怕并不是诚心夸赞,只是虚与委蛇,看着那些老牌名士的面儿上,给自己一点尊敬罢了。

此刻在青州,庞统才真正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夸赞,是金子,总归会发光的,来到青州大有可为。

“仲达,你在念什么?”

许臻眯着眼,懒散的回头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模样,在慵懒之中自带一股气势,一下子让司马懿回过神来。

“哦!”

他连忙从案牍之后走出来,到了堂前对许臻深鞠一躬,跪坐在地,略微匍匐一番,郑重的道:“学生方才仔细记录了祭酒所言,仔细沉吟阅读,只感觉行之有效,完全可行,最好破局便是此法,自钱庄内设立分股,让世家入股权,令他们融入钱庄来,久而久之,他们将会再无半点反叛之意。”

“在下认为,立刻可以施行,在下司马家,可以率先入股,身先士卒,为新政而尽力。”

许臻笑了一下,表情依旧还很冷淡,一只手放在案牍上,坐得较为随意,看向远处之后,大声道:“既然如此,司马家倒是真的可以作为第一个士族,让你们入股钱庄,分一成股权,要拿到这些股权,便要派遣人马来管理商队,平复各地的士族。”

“日后若是有一家进入,便给你们也提为政绩,如此安排,你看可还满意?”

“不敢不敢!!”

司马懿一听这话,顿时惊喜无比,大呼感恩,此乃是一个极佳的机会,让司马氏可以快些得转变为钱财,然后变为世家,这样的话就士族与许公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消除,日后也能长存。

“学生感谢许公之恩!大恩大德,在下难以忘怀!日后必然全身心放在辅佐许公大业之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万世开太平!!!”

“为,万民立功德!”

“说得好,你们司马家,还真是忠君体国,为了大汉,那么身在许都的天子,也会无比感动。”

许臻面无表情的说道。

等待司马懿深鞠一躬,匍匐下去,然后挥了挥手,道:“你们去吧。”

“请相府,立刻拿出一套方案来,由协议郎,庞统主导,郭嘉辅佐,务必在三日之内,传遍青州,令齐国士族都可知晓,而且,愿者可入股,不愿者,不怪罪。”

“喏!”

庞统此刻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心中高兴了些许,协议郎虽然不大,但是却是许臻身边的近臣。

除此之外,还有一直所言的设计院议员,这个职位虽然暂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权力和地位肯定也不会低。

有意思。

青州之地,太有意思了。

……

三日之后。

郭嘉与庞统在熬更守夜的赶工之后,与三十八位议郎官员,做出了分股的决议,在钱庄的基础上,加上了士族股权的概念,开始将他们的地位,转为类似于商贾的物质上。

同时,在学堂之内的大学中,开设了商贾学的门类,引入了新的概念。

由此,青州开始进入了新的纪元。

居住在青州境内,特别是北海主城之中的士族,甚至开始盘算是否要跟上许臻的步伐。

内城。

典农中郎将府邸,陈府之内。

“父亲,此事重大,不可再有犹豫,尚书台就在宫外设了客馆,我们只需要将陈氏的名字登入在册,日后便可入股钱庄,不为士族,而为世家。”

“世家者,以钱财,人脉传世,不以仕途之路为命脉,四百年的士族把持,该结束了。”

此刻,三十多岁的陈登,也颇具成熟之感,脸上的胡须为八字装,下巴还有一缕微微修剪过,看起来颇为整洁,他身穿黑色长袍,头戴冠帽,目光激动而期待。

陈氏从徐州被刘备占据之后,就逃难到了许都投奔许臻,后随着许臻一起到了青州,此前的奴籍普查事件时候,他们家族交出去了三千多奴仆,功绩显赫,忠心耿耿。

可谓是青州之中,数一数二的士族,得许臻颇多照拂,现在的地位,基本上是许臻给的,而他们也必须尽快做出自己的抉择。

因为早在三天前,司马家就已经完成了入股登记,日后在商行之中将会输送很多司马家的士族之人。

甚至,司马孚也会在大学入学之后,进入商行为吏。

这个吏,并不是官,他们是没有官员俸禄的,所有的收入来自于商行的分股,也就意味着,只是一个商贾。

和此前不同的是,这个商贾是官商,乃是为了齐国跑商,说白了就是为许臻挣钱。

“儿啊,这次可不能过于草率了。”

陈圭苍老,白发苍苍,已然是到了可以辞官回乡的时候,是以陈氏许多事情,都交给了陈登来管理。

是以现在的陈登,在青州地位极高,本身又是典农中郎将,隶属于相府之下,仅次于五官中郎将和郭嘉的地位。

至于军中那一群猛将大佬,和他们则是没有多少交际,军权一直在许公自己的手中,未曾分出来。

他年轻,但是思维却已经十分成熟,对于内政之事,颇为了解。

“父亲,此事我思索了三天,司马氏快我们一步,但我们徐州陈氏,以前跟随许公的时候就已经决心不再有二心,此人三榜第一,不是常人也,天道榜单也夸赞为天降之人,是以我认为可以跟随之。”

“入股钱庄,陈氏就要派人去学堂,而后推行办学与钱庄之策,来转变士族的本质,日后便是商贾世家,却也可以广收门生。”

“那如何入仕呢?”

陈圭浑浊的眼睛里,写满了疑惑。

认真的看着自家的儿子,沉声道:“元龙,你为人心善,我通朝堂之内的波云诡谲,办学推行之后,又是这钱庄入股,看似让我们可以挣钱,为许公出力,可日后学堂内的一万多学子学成,怎么入仕?”

“如何选拔官员?这些都还见不到策论,甚至于没有任何人拿得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

“我们一旦进入了许公的钱庄之内,就意味着脱离了士族身份,等你老后,若是再无官员在朝中,我们就会一步步的退出朝廷,现如今,我们没有功绩,连个封爵都没有,世袭罔替自然也是不存在的。”

“若是真如此,以后就真的成了商贾了……许公这是,在暗中消除世家啊,那司马懿……唉!”

陈圭说到这,哪怕是有些年迈,还是一只手重重地拍打在了桌案上,有些懊恼起来,“我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评价!!司马懿这些年为许公鞍前马后,早已经成了他麾下的鹰犬,哪里还有什么士族的礼义廉耻。”

“此乃是我们陈氏最后的底线,绝对不容触碰,元龙!你断不可去入股!”

陈登愣住了。

他不明白怎么会如此坚决。

父亲之前一直很支持许公的各种办学之策,难道老一辈的士族,都是这样吗?!

那既如此,司马懿又怎么做到可以让家里的老人不反对,直接入股的呢?!

“父亲,您真的想好了?”

“是!”

陈圭板着脸,颇为有些沉怒的点了点头。

“我早已经想好了,此事不容你管,这是决定我士族身份生死存亡之时,绝对不能轻易的入股,而且司马懿即便是入股钱庄,不过才得十份之一而已,一份股权,又有什么权力可言?还不是任由许公拿捏?!”

“父亲,若是,许公日后拿出了入仕之法,又怎么办?”

陈圭沉默了片刻,捏紧了拳头再次沉声道:“不可能!”

“元龙,你如此得宠,长伴许公左右,尚且没有听到任何消息,郭相,荀令君等人,也从来未曾提及,说明他们都不知道日后入仕该如何去施行,或许还会和现在一样,乃是用察举,征辟之法。”

“只要还用察举,那我士族就必然会有一席之地,离不开士族的举荐,大汉还是要依赖士族,你可知,为何许都曹公在赤壁大败之后,仍然可以保证后方没有半点乱象?!”

陈登摇了摇头,“儿子不知。”

“那是因为荀令君,当初为他举荐了足足数百名官吏,都是颇有才学,得民心之人,将各州郡,乃至是各县城,镇亭等都治理得极好!就是因为荀彧有士族冰清之风,有识人之明,才可以做到如此精准的因地制宜,即便兵败而不乱,农耕与军备依旧累积,所以孙刘才无法攻入我曹氏之领地。”

“是以,如今士族依旧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你现在知道了吗?”陈圭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陈登此刻百感交集,心里觉得不对劲,但还是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唉声叹气的垂下头去。

“这……我还是觉得,既然身在青州,我们还应当……”

“无妨。”

陈圭立起了上身,淡淡的道:“我们与许公之间,算是互不相欠,这些年为许公谋了不少内政之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日后青州容不下我们,可以回徐州去,至少家底在徐州还是留了一些的。”

“儿知道了……”

陈登深深一拜。

然后转身离去。

……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分股之法公布之后,在青州境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士族之家开始了宛若惊涛骇浪拍打击石一般的激烈商议。

但大部分的家族,都选择了隔岸相望,不像司马懿那么愚忠,火急火燎的将自己家中所有的利益全部投入到这分股钱庄之内。

除了司马家之外,还有另一家选择了登记分股。

便是杨氏与陈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 多情女匪有情医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