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1/27页)
第41章 世界三【1】
◎父兄枉死?母亲逃命?我要造反?◎
“苍天在上,我黎良对大晋忠心耿耿,绝无犯上作乱之意,望陛下明鉴!三十年来臣一直驻守大晋边疆,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期间斩将杀敌无数,怎么可能会勾结匈奴!”
“陛下,莫要听信奸人蛊惑,父亲绝不会背叛大晋!绝没有冒犯后妃!臣恳请陛下明察!”
“莫须有,好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臣即便是赴死,也应当是清清白白,而不是被奸计所害,落得身后污名!”
“望苍天鉴我心意!”
“臣愿以死明志!”
“冤啊,见微!为父是被冤枉的!”
“见微,不要回京城!陛下有意夺黎家兵权,当心三皇子!”
呼——呼——
黎见微猛地从床榻上起身,急促的呼吸和脑海中残留的凄厉声音让她脑袋突突的痛。
“将军,您没事吧?”守在外面的亲卫低声问询。
“无碍,现在是什么时辰?”黎见微用指腹揉着脑袋,呼吸声逐渐平缓下来。
“回禀将军,现在不过丑时,距离日出还有一个多时辰。”亲卫说道。
黎见微穿着里衣从床榻上下来,点燃烛火后推开虚掩着的窗户。
窗外明月皎洁,为宅院披上一层银白色的光,偶尔经过的风声吹的树叶簌簌作响,一看就是一个很适合品酒赏月的天气。
“京城还没有消息传来?”黎见微慢条斯理的穿着外袍,房门大大咧咧对外敞开。
亲卫低着头回话:“没有,按照大将军的行军速度,赶赴回京至少需要十日。大将军在半个月前出发,即便是回京后立刻传讯,信件也还需要三五天才能抵达北境。”
短暂沉默后,穿好衣服的黎见微忽然问道:“你觉得父亲会因为功高震主被陛下忌惮吗?”
亲卫瞳孔微缩,直挺挺跪在地上,“将军,属下不敢妄言!”
“没事,院子里都是我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姐妹兄弟,我信得过,就当是我们私底下聊聊。”黎见微把一脸惶恐的亲卫扶起来,语气宽容,“你如实说出心中所想即可。”
亲卫战战兢兢爬起来,用余光小心打量着自己效忠的少年将军。
“属下觉得,大将军驻守北境三十余年,已经足够证明对先帝和陛下的忠心,只要陛下不被奸臣小人蛊惑,绝对不会怀疑大将军的。”
“尚且将军的兄长和母亲久居京城,只有将军一人从小跟着大将军在北境,陛下应当不会过多忌惮。”
亲卫的想法也不能说不对,黎见微虽然是朝廷下诏以军攻封的正三品昭勇将军,但在绝大部分当权者看来,黎见微同时也是一个女人。
一个只要嫁人生子,就能很容易被夺走兵权的女性将领,威胁比同样官职的男性将军不知道小多少。
当然,在北境可没人有这样的想法,从三岁到八十岁的百姓,都知道自家将军在十三岁那年就将匈奴的一位王子斩于马下,随后更是屡战屡胜,十五岁就破例被朝廷封为忠显校尉。
而如今自家将军已经二十三岁,硬是靠着实打实的军功得到朝廷多次嘉奖,一步步升到正三品将军。
作为亲卫,她比普通北境百姓知道的更多一些,比如大将军因为担心女儿升的太快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所以在奏报朝廷的时候刻意压低了自家将军的功劳。
如果尽数如实上报的话,自家将军说不定也能和大将军一样封侯!
“我刚才做了噩梦,梦到父兄被奸人所害向我托梦,要我为他们找回清白。”黎见微坐下,随口拿起已经冷掉的茶喝了一口。
“算了,随我巡营去,应当是我多心了。”黎见微起身说道,把佩剑往腰上一挂,大步朝着房外走去。
亲卫紧随其后,同时甩眼色给同僚,让她先行一步去为将军备马。
大晋建国已经差不多有两百年,起初的北境也是由黎家驻守,不过在开国皇帝驾崩后黎家也跟着衰败下来,差不多在三十多年前才靠着军功复起。
匈奴对有肥沃土地的中原虎视眈眈,每年都要带着骑兵骚扰,一旦被抓到机会就会南下。因此驻守北境的军队一共三十万,名义上由作为大将军的黎良统率。
实际分下来,黎良的嫡系只有其中十万,剩余二十万中,黎见微领兵八万,剩余两位副将各自领兵六万。
不过在黎见微看来,驻守北境的军队应当是三十五万,因为还有五万由女性组成的后勤军。
虽然后勤军没有过多在正面战场出现,可她们在后方做的事情依旧很重要。
要不是朝廷不愿意承认她们为军户,给她们发的军饷也只有七成,后勤军和有编制的边境军的战斗力谁强还真不好说。
夜间巡营的事情黎见微没少干,守城的将士在看到她以后脸上也没有太多意外,只是站的更加笔直,力求让顶头上司看到自己最精神的一面,说不定就能一跃成为亲兵!
巡视结束后,东边的天空已经出现一抹微弱的光,不过片刻后朝阳就从山峦处冉冉升起。
“少将军,您怎么起的那么早,是不是匈奴有异动?”同样起床巡营的韩副将问道。
从官职上来说,两位大将军的副将也是正三品,不过他们是被黎见微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早就把对方当自己效忠的对象,黎见微也自然而然成为他们心中的少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黎见微的能力足够得到他们的认可,而且还时不时会把自己身上的功劳分给他们。
“不知道为什么,在父亲回京述职后我心中就冒出隐隐不安,夜里还做了不好的梦。”黎见微英气的五官上露出一抹忧愁。
“少将军,大将军此次回京虽然只带一百亲卫,可那些都是以一敌十的好手,更别说大将军可以以一敌百。就算路上遇见不长眼的人,大将军也不会吃亏的。”
韩副将大大咧咧的开口,言语神态间满是对自家大将军的信任。
“可如果危险不是来自路途中呢?”黎见微反问。
韩副将啊了一声,作为擅长冲锋的猛将,他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黎见微藏在话里的意思。
“少将军是在担心,朝廷内有人想要对大将军不利?”另一位张副将问道。
黎见微点头,“陛下登基已有二十年,年长的三位皇子都已经封王。占长的魏王,占嫡的周王,还有年纪较小但备受宠爱的诚王。”
“父亲此次回京,一定会被三位皇子拉拢,也不知道他们的气量如何,会不会因为父亲的拒绝恼羞成怒。”
韩副将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可是少将军和我等还在北境,三位王爷就算拉拢不成也不敢对大将军做什么吧?”
张副将没忍住给了同僚一个白眼,少将军是这个意思吗?她是在担心皇位更迭的时候,大将军会被陛下当成肉中刺给解决!
如果三个皇子大将军一个都不投靠的话,那么在皇位换人坐以后,大将军会心悦诚服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2/27页)
更别说陛下在这几年大兴土木,加上南方多旱灾,不少地方出现小股起义军,算下来也有十余个朝廷命官被起义军所杀。
如若陛下疑心病发作,加上有皇子拎不清推波助澜,回京述职的大将军说不定真会遇见一些危险。
更擅长计谋、脑子转的更快的张副将开口:“少将军,不如快马加鞭送上一份军报给朝廷,就说北境今年收成不好,借此问朝廷多要一些粮饷。”
要是担心被忌惮的话,那就主动暴露出粮草不足的缺点。让朝廷那些人觉得,只要卡住给边境军的粮食,就能借此拿捏他们。
黎见微缓缓点头,“此事就拜托张将军,顺带在军报中告知陛下,匈奴最近动作频繁,极有可能南下抢夺百姓粮食财物。”
说到底自己担心的那些事情还没有发生,要是动作再大一点的话,那就是给朝廷那些人亲自递把柄了-
和两位将军一起用完早餐后,黎见微带着一营士兵开始日常操练,顺带还和营内的千夫长、百夫长切磋了一番,同底层将领打成一片。
用过午饭后,黎见微带着数百亲卫去林中打猎,随后带着一半猎物去后勤军转了一圈,让她们能在晚餐中加肉,把身体养的壮实些。
“将军,我们能有上战场的机会吗?我们不想一直负责甲胄修缮和武器维护。”后勤军的统领忍不住抱怨,“姐妹们都不怕受伤流血,我们也一样可以冲锋杀敌。”
“当然有,不过现在不必着急,平日里先去附近剿匪打猎,熟悉一下周围的地形。”黎见微宽慰道。
“匈奴今年看似没有什么大动作,可他们一旦动手,随便打打死伤的人数就要以千数起步。”
“到了那个时候,正面战场交给边境军,你们需要负责周围村落百姓的安全。他们没有什么战斗力,需要你们护着。”
听到自家将军对后勤军早有安排后,统领也不由得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是她期待匈奴来犯,而是她们的处境和待遇着实不好,没有军功就没有往上爬的机会。
短时间内她能靠军饷笼络住这五万人,可要是长时间看不见未来的话,这些将士免不了会被家里人催着离开军营去结婚生孩子。
北境女子的战斗力不输男子,可这世道总是对女子有诸多要求,让她们遭到一层又一层限制。
“放心,只要有我在,后勤军就不会散。”黎见微拍了拍比自己略矮一寸的统领肩膀。
作为在北境长大的人,黎见微的身量接近五尺七寸,比京城许多男子都要高,惯用的长枪更是长达一丈,马上冲锋时极为勇猛-
“快,保护夫人和二小姐去北境找大小姐!别让其被昏君所害!”
“告诉大小姐,一定不要来京城!昏君想要黎家覆灭!”
“南方旱灾,北方战乱,昏君还加税于百姓!天下将乱,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黎见微又一次从梦中惊醒,但这次的梦境和昨日并不一样,冒出来的声音也从父兄变成老宅里的管家。
这是换成管家给自己托梦了?还是因为白日自己太过惦记家人,所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黎见微有些心神不宁,鬼神之说她一向嗤之以鼻。毕竟死在她手里的匈奴数以千计,如果他们死后能变成鬼的话,她还能活到现在不成?
得知距离天亮仅有半个时辰后,黎见微干脆就从床上爬起来去到书房,点灯处理起堆积下来的军务。
随后一连五天黎见微都是一夜无梦到天明,不过她并没有因此松懈下来,而是在心里暗暗着急为什么父亲还没有寄信回来。
直到无梦的第六天下午,一名脸色极差的亲卫骑马飞奔到将军府门口,才下马就倒在地上。
“将军,我要见将军。”亲卫脸色蜡黄,身上甚至都有一丝腐臭味,那是伤口没被及时处理后才会散发出来的味道。
认出这是陪同大将军回京述职的亲卫后,门口的亲卫不敢耽误,立刻把人架着去见黎见微。
“将军!大将军和世子被小人陷害,为证清白不得不以死明志!”亲卫颤抖着说道,随后从怀里掏出一份血书。
“这是世子留下的,要属下快马加鞭送到将军手里。”话音落下后,亲卫就脑袋一歪晕了过去,只剩下干枯的手指死死抓住血书。
黎见微的脸色很差,在看到血书后更是牙关紧咬。
京城一路快马加鞭过来也至少需要六天,那就代表父亲在回京述职后不到六日就遇害。
自己那些梦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是父亲和兄长在死后向自己托梦!要自己当心昏君!不要落入陷阱中!
“把人送下去好生治疗,请韩将军和张将军过来,暂时不要惊动外面。”黎见微冷静的吩咐下去。
既然父兄的托梦是真的,那么老管家的托梦也做不得假。即便是*父兄以死明志,也不妨碍昏君对自己的家人赶尽杀绝!
亲卫抱拳领命,不过半时辰,两位将军就从家中匆匆赶来。
因着亲卫没有在路上透露任何消息,韩将军抵达时脸上还带着明显的困惑,张将军倒是猜出了什么,但他也不敢直言。
“这是亲卫拼死带回来的血书,父亲和兄长皆被昏君所害!”黎见微红着眼,开口就是惊雷般的消息。
“怎么会这样!”韩将军脸上是压不住的惊讶,颤抖着手拿起血书。
君信谗言,莫须有罪,父被迫赴死,子从之,切莫回京!
血书上的文字只有短短二十个,但其中传递出来的信息足够让韩将军久久不能回神。
“少将军,京城官员中有没有可信之人?大将军和世子如果遇害,怕是夫人和家眷也会受到牵连!”张将军反应极快。
“母亲不会坐以待毙,我要派人南下接应母亲。”黎见微像是刚刚反应过来一样,语气急促,“军中事务劳烦两位将军代我打理,我马上出发。”
“将军,这件事情交给末将去办,昏君能逼大将军和世子赴死,不过是仗着大将军没有带大军回去,将军决计不可离开北境,免得给昏君可乘之机!”张将军不动声色改了称呼。
“少将军,交给我去办也行!我立刻点一千骑兵南下!附近州府的长官是我的旧识,决计不会为难我的!”韩将军跟着说道-
在黎见微委托张将军带着骑兵南下接应的同时,京城内的局势也颇为动荡。文武百官都在用镇北大将军忠勇侯黎良和侯府世子的死做文章,要求皇帝彻查。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颇为头疼,他确实想要收回黎良手里的兵权没错,可他并没有那么着急把对方逼死。
想到这里后,皇帝看向魏王的眼神就变得不友善起来。
他的大儿子果真是个急性子蠢货,他不过是暗示对方可以对黎良下手,他就迫不及待对其下手。
要是手段高明一些也就罢了,可偏偏用的是下三滥的手段,把人故意引到后宫给他们父子冠上冒犯妃子的罪名,随后又火急火燎派人围住侯府,说是从里面翻出来龙袍和甲胄,这嫁祸的意味也太浓了。
最后逼得黎良父子两人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3/27页)
在宫门口以死明志不说,还没把消息控制住,不过几天这种荒唐事就在京城传遍。
武将谁不知道黎良三十年来兢兢业业守着北境,看到黎良就这样死掉后,怎么可能不兔死狐悲?
黎良儿子是正经通过科举考上翰林院的,虽然只是修撰但也拜师大儒,他的老师和同窗又怎么会让他死的不明不白?
生他不如生块叉烧!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愚笨之人!他的脑子是被狗吃了吗!
皇帝看向大儿子的眼神越发冷漠,可就算他在心里骂的再怎么恨,也不会在嘴上承认黎良父子是含冤而死的。
“犯上作乱难道还有假?作为外臣冒犯后妃本就是死罪!更别说侯府内还搜查出百余套甲胄兵器和龙袍!”皇帝板着脸,摆出足够强硬的态度。
“尔等无需多言,要不是黎良曾经为大晋驻守北境,朕也不会赦免他家眷死罪!”
皇帝态度强硬,非大皇子派系的文武百官也一样强硬,直接来个跪地不清,请求皇帝允许三司会审,彻查此次案件。
发现半数文武百官跪下后,支持大皇子一派的官员也跟着下跪,免得自己变成出头鸟。
“望陛下三思。”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父皇,黎良父子冒犯皇室罪不可恕,不过父皇既然已经宽恕其家眷死罪,不如先撤下对其的通缉,改为下诏让留在北境的小黎将军回京。”
二皇子在气氛僵持的情况下跳出来打圆场:“如若小黎将军觉得父兄有冤屈的话,不妨再进行三司会审。”
“父皇,儿臣觉得不必在查,黎良父子犯上作乱已经铁证如山,没有以谋反诛九族已然是父皇念在其功劳上法外开恩,”大皇子也开口,他坚信自己没错。
收拾功高震主的人就是要快,黎良父子现在已经死了,只要父皇的态度足够强硬,不想丢掉官位的百官态度也会慢慢放缓。
别的不说,只要父皇表露出有意向重新选一个将领驻守北境,武将就会不攻自破。
至于文官,他们的骨头一向是软的,只要抓几个出来下狱罢官,他们自然懂得闭嘴两个字。
皇帝瞥了一眼两个儿子,他未必不懂自己大儿子的谋算,可这一点都不影响他觉得对方是块叉烧。
治大国若烹小鲜,掌握火候,张弛有度是最好的,而不是开猛火爆炒一通,觉得断生就能端出去让人吃。
对付黎良的手段应当是恩威并施,给他一个留在京城的闲职明升暗降,随后选一个公主或者郡主出来下嫁侯府世子,兵权不久就回来了?
皇帝的心里活动很多,看向跪着的百官,他只能长叹一口气,“此事朕在想想,通缉黎良家眷的事先停下,朕无意取她们性命。”
皇帝表现出退让后,大部分官员的目的也就达到,开始高呼万岁,之前请求彻查的声音也开始变少。
如此荒谬的一幕让某位上任一年的翰林院编纂目瞪口呆,说好的圣明君主呢?满朝文武难道都是草包不成?此事一看就是有小人构陷啊!
舒珩想不明白,在下朝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看着史书经义发呆。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难不成忠勇侯一事是陛下在背后受益?不然一个太监怎么有胆子状告对方呢?
“舒珩,陛下让你写诏令召黎见微回京。”上司带着命令回来。
“是,下官马上草拟诏书。”舒珩下意识应道,随后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成为帮凶。
陛下对忠勇侯一家的敌意已经非常明显,此时召黎见微回京,不过是为了更好夺取兵权顺带斩草除根而已。
不过也不一定是斩草除根,陛下既然已经饶恕忠勇侯的家眷,或许只是想要夺走兵权而已。
小黎将军在被夺权后,说不定还会被‘施恩’指婚。
舒珩在磨墨的时候想了许多,随后多次提笔后放下,叹气不知道多少次后,才将草拟好的诏书送去。
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从六品翰林院编纂,连父亲的冤案都翻不了,哪里有手段插手这种涉及到谋逆的大事?
只盼着这位小黎将军是个心中有成算的,不会盲目听从诏令,真的一个人傻乎乎回到京城,随后任人摆弄。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踩个点让我康康]
第42章 世界三【2】
◎谋定后动◎
在张将军的好消息到来前,黎见微先一步见到所谓的宣旨钦差。
“罪臣之女黎见微还不跪下接旨!”被派来宣读旨意的是一位宫中太监,趾高气扬的站在将军府门口,身后还有十多个禁卫军打扮的人,手上拿着腰刀。
“罪臣?谁是罪臣?”黎见微穿着轻甲站在他的对面,面无表情将左手搭在剑柄上。
“原忠勇侯镇北大将军黎良有意勾结匈奴犯上作乱,更是大胆冒犯后妃,被撞破后已畏罪自杀。陛下念在其镇守北境三十余载于国有功,所以特此赦免家眷,黎见微你还不领旨谢恩!”
太监尖锐的嗓音传出去很远,他此次赶往北境的任务有两个,一个就是把黎良的罪名宣扬出去,另一个就是把黎见微带回京城。
“可笑,如若我父亲真有犯上的意图,肯定是带着大军回京,怎么可能只身赴京!”
“陛下英明神武,怎么会听信这种荒谬的话,你一定是被匈奴买通的奸细,意图乱我大晋北境!”
“我黎家向来和匈奴势不两立,如若投敌,苍天早就将我五雷轰顶!”黎见微中气十足的嗓门可比一个阉人要大得多,声音传出去的也更远。
围观的军民也从最开始的小声讨论加重音量,在有人带走的情况下大声喊道。
“就是,大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把妻儿家眷都留在京城不说,每次京城来召第二天动身回京述职,怎么可能会犯上作乱!”
“大将军斩杀无数匈奴!少将军更是斩杀多名匈奴王子大将,怎么可能会勾结匈奴!简直胡扯!”
“一定是假消息!大将军如此刚正不阿,怎么可能会畏罪自杀!一定是谣言!是匈奴想要犯我北境!”
“奸细!奸细!此人一定是奸细!”
“请将军诛杀奸细!杀掉他们!杀掉这些妖言惑众之人!”
听到周围军民越来越响亮的议论声后,只带了十多名禁军陪同的宣旨太监有些慌。
“尔等难道要质疑钦差,冒犯圣上不成!我可是带着圣上旨意来的!”太监高举圣旨,试图用皇权来逼迫这些人低头。
这样的手段放在京城周围或许管用,可这里是北境,一个大部分百姓只知道黎家大将军和少将军的地方,怎么可能会畏惧从未见过面的皇帝?
保护他们安居的是将军,帮助他们种地的也是将军,在他们粮食收成不足的时候给他们一口饭吃的也是将军,他们凭什么不站在将军这一边,而是站在要谋害将军的不知名人士这边?
“大胆!竟然敢假冒钦差假传圣旨!”黎见微适当露出愤怒的神色,随后直接抽出手里的长剑,利落将眼前矮自己半截的阉人脑袋砍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4/27页)
其余亲卫跟着行动,不过三个呼吸的时间,跟着过来的十多个禁军也断了呼吸。
其中一名亲卫手疾眼快,立刻扒拉开禁军的盔甲,从里面‘掏’出一份没拆封的书信。
“将军,这是一封要送给匈奴可汗的信件!”亲卫高呼,随后将信件奉上。
围观的军民这下更是笃定自己的想法,觉得眼前被杀的这拨人不是匈奴假扮的,就是已经被匈奴收买的奸细,他们说大将军畏罪自杀一定是个假消息。
黎见微抖去剑身上的血液,随后将长剑入鞘,撕开信封取出里面的信件。
一目十行看完上面的内容后,黎见微脸上露出极为明显的愤怒,“荒谬!信件竟然是一位朝中大臣寄给匈奴可汗的!说什么已经用离间计让陛下将我父兄以莫须有问罪,还让匈奴可以准备南下侵犯我北境疆土!”
“诸位,父亲在回京述职前特意告诉我,要我守住北境,决计不能让匈奴侵扰我北境子民。”黎见微神情严肃的开口,同时还把信件让亲卫递给人群中一位识文断字的老村长。
“虽不知父亲为何进京月余都没有消息传来,但只要我还在北境,就绝对不会让匈奴的奸计得逞!我也绝对不相信圣明君主会听信这种离谱传言,觉得镇守北境三十年的大将军会勾结匈奴!”
“请诸位在平日里多加防范,如若有行迹可疑之人,速速报给巡逻军队将其抓获!”
“我会修书一封寄回京城,让父亲防范京城中真正勾结匈奴通敌卖国的奸臣小人!”
黎见微在北境百姓眼中的形象极好,话音才落下就得到军民们的应声附和,纷纷表示自己只相信将军,绝对不会被奸细诓骗。
安抚好百姓后,黎见微特意没有收回那封信件,任由它在人群中被传阅。
只是让人把这十多具尸体砍碎喂狗,以儆效尤。
不过还没有机会被打开的圣旨倒是被黎见微扣下,带到书房内认真研究。
假造圣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物资不够充足的北境,想要找到对应的材质和绣出纹样的绣娘都难。
不过在原有基础上对内容加以修改倒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找到能模仿笔记和会修缮字画的人就行-
在‘奸细’尸骨无存的第五天,张将军带着几十名骑兵回来,去的时候身着黑色盔甲,回来的时候则是身披白袍在将军府前满眼含泪。
“将军,大将军和世子被奸臣构陷,为保北境将士不被波及,在皇宫门口同世子一起以死明志!可陛下依旧听信奸臣谗言,笃定大将军和世子勾结匈奴,还要对大将军夫人和不足十五的二小姐赶尽杀绝!”
“多亏大将军府上的亲卫以命相护,才让夫人和二小姐顺利脱身!只可惜属下去的太迟,其余护卫皆被刺客所杀,只救下夫人和二小姐!”
张将军说着就流下两行清泪,从怀里颤抖着掏出之前被亲卫送来的那封血书。
“将军!这是夫人拼死带出来的血书!大将军和世子死的冤枉啊!还请将军为大将军伸冤找回清白!不要让大将军死不瞑目!”
黎见微脸刷的一下就白了,颤抖着接过张将军递过来的血书,脸上的神色七分真三分假。
“怎么会,父亲和我说过,他同陛下君臣同心,陛下时常会写信给他,让他注意身体,陛下怎么可能会逼我父亲和兄长以死证清白!”
“父亲和兄长的尸首呢?母亲和妹妹可还安好?”黎见微身体踉跄,要不是亲卫扶着估计就要倒下。
“属下无能,只知道大将军和世子的尸体被扣在京城,至今没有入土为安。夫人和二小姐受到惊吓不宜快速赶路,要再过三日后能安全抵达北境。”
黎见微没说什么,只是让张将军回去好好休息,但在她再次出现在亲卫面前时,头上和腰间都系着一条白布。
黎见微是什么都没说,但将士和百姓都是有眼睛和脑子的。
结合一下最近的传闻和自家将军的表现,也都清楚大将军怕是真的被奸臣构陷,为不连累北境将士所以以死明志。
只可惜奸臣当道,即便如此君主依旧不放过大将军,还要将大将军的家眷赶尽杀绝!这样的君主还有必要效忠吗?
说不定之前那些被收买的奸细,就是藏在朝廷中的奸臣派来的,想要将他们的将军诱骗离开北境,随后故技重施-
“将军,将士和百姓已经自发在手臂上系白布,为大将军和世子守孝。”亲卫汇报道。
“街头巷尾的百姓对朝廷的意见也越来越重,尤其是在您抱着夫人痛哭后,妇人们的声音也逐渐变多,她们甚至开始给大将军立牌位上香。”
黎见微缓缓吐出一口气,在看到母亲和妹妹身上满是伤口的时候,她都想直接揭竿而起打到京城去,面对面质问那个在龙椅上昏君为什么这样做。
为什么要将对大晋忠心耿耿的父亲杀害,为什么要将弃武从文的兄长一并逼死!他的肚量就如此之小?作为君主竟然连忠心的臣子都容不下。
但黎见微忍下来了,三十五万大军确实足够打上京城。可对应的代价就是放弃北境的百姓和土地,任由他们被匈奴劫掠。
这种自绝后路的事情黎见微做不出来,更别说北境的百姓是她用性命护了足足十三年的。
不能凭借一腔怒气行事的话,那就要谋定而后动。
“继续打听消息,额外注意京城过来的人,不要让奸细混进来。”黎见微冷静吩咐,随后将密报用烛火点燃烧毁,“我让你请的将领们都到了吗?”
亲卫:“张将军和韩将军一刻钟前就到了,其余八位将军到了七位,剩余一位在边境巡防要晚些才到。”
黎见微点头,随后从书房起身,大步朝着会客厅走去。
“见过将军!”众人起身行礼。
黎见微点头,在首位上入座,“诸位,京城密报,奸臣蛊惑陛下将勾结匈奴的罪名硬扣在父亲和兄长头上,还有意将驻守北境的士兵调到南方平定叛乱。”
“这怎么使得!大将军遇害一事已经被匈奴得到消息,他们正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减少在北境驻军,岂不是完全不顾北境百姓死活!”
“朝廷这是想要卸磨杀驴打散北境军!根本就不管北境将士和百姓的死活。”
“陛下为奸臣所惑,我等应当南下清君侧!除掉蛊惑陛下的奸臣!免得奸臣误国!”
能受邀来议事的将领都是黎见微信得过的人,除了韩将军外每个人的脑子动的都很快,他们熟读兵法史书,自然能从细枝末节的消息中推测出许多内容。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是每个武将都会担心的事情。
而就在不久前,比这样更恶劣的事情发生了,匈奴未定镇北大将军就被皇帝扣上污蔑逼死,皇帝甚至连其家眷都没有放过,想要对其赶尽杀绝。
对于武将来说,被效忠的君主逼死实在太过屈辱,甚至比被匈奴活捉还要耻辱数倍!每每想到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大将军,他们就寝食难安,恨不得立刻拔刀做些什么。
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被大将军一手提拔起来,跟着大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5/27页)
军和少将军出生入死的存在。于公于私,他们都会和黎见微站在统一战线上。
“父亲要我守住北境的将士和百姓。”黎见微开口说道,“这是父亲最后留给我的嘱托。”
张将军第一个开口:“将军,属下盘点过目前的粮草,足够将士们吃上一年。不妨对外征兵五万,随后留下二十万边境军驻守在此地,其余十五万大军由将军统领南下清君侧。”
“大将军的遗愿是守住北境,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故意卖出破绽给匈奴,将他们打残以后再上京城除掉奸臣!”另一位将领开口。
有人带头以后,这些擅长打仗的将领就七嘴八舌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场的将领一共十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挥军南下剑指京城有什么问题。
“今年南方有旱灾,粮食的收成怕是不太好,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还加赋税,这是在逼着他们造反。”黎见微开口说道,其余人飞快安静下来。
“朝廷的诏令不日就会抵达北境,如果我不奉诏行事的话,最新的粮草和军饷户部肯定会扣着不发。”
“再过几月就是秋收,此时动兵南下不妥。”黎见微说着顿了一下,“而且边境军的责任就是守住北境,所以不妨采用李将军的意见,故意露出破绽引诱匈奴动手,然后找机会重创他们。”
“双方交手后,我会八百里加急将军报送到京城,请求朝廷给我们运送粮草。”
“如若粮草如期而至,那么就代表陛下并没有被奸臣完全蛊惑,父亲的枉死或许可以翻案。”
“如若陛下在知道将士在前线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时,依旧听信谗言将粮饷扣住不发,那我们就在第二年开春……除奸臣,清君侧!”
黎见微一点隐瞒自己打算的想法都没有,一旦她揭竿而起,眼前这些人就是她的班底,她也没有必要遮遮掩掩的。
“将军,打仗的时候我听你的,现在我也听你的。”韩将军第一个表态,他很清楚自己的脑袋不如将军聪明,干脆就放弃思考。
“如此也好,我等可以慢慢安置家眷。”张将军说着轻叹一声,“只是要委屈大将军暂时留在京城一段时间。”
“如果他们连我父兄的尸体也不放过,那就不是清君侧那么简单了。”黎见微沉着脸说道。
定下大概方向后,需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给予匈奴迎头痛击,让其在短时间内做不到再次侵犯边境。
这一讨论就是足足两个时辰,留下这些将领用过晚饭后,黎见微才送他们各自离开,最后只留下后勤军的统领。
其余人一走,统领就迫不及待开口:“将军,属下……”
黎见微开口打断:“我知道,好好训练她们,如若挥军南下,我会在后勤营挑选一万人加入我的直属部队中。”
统领眼睛更亮了,“将军放心,我会好好盯着她们的!”
“记得选一些骑术出色的士兵出来,诱敌计谋如果成功,军内可用战马数量也会跟着上来,上阵杀敌,骑兵的战斗力更强。”黎见微几乎明示。
统领重重点头,她明白自家将军的意思。训练得当一千骑兵至少能冲散五千人的步兵队伍,后勤军想要取得一席之地,骑兵是必不可少的-
派出去的钦差不见踪影,反而是来自北境的一份战报被摆在皇帝的御案前。
黎见微一个女将军竟然有胆子抗旨不遵从,这是皇帝没有想到的,因此他把三个儿子和五名内阁大学士喊来议事。
“北境的军报,有三万匈奴陈兵边境,随时有可能发起大规模战斗,黎见微以此为由问朕索要大军粮草。”皇帝面无表情的开口,“你们觉得朕要不要给这个抗旨不尊的黎见微粮草?”
皇帝的话看似是在向大臣咨询,可话语中的偏向已经非常明显。
“父皇,匈奴来犯不是小事。如若北境失守,匈奴即可一路畅通无阻抵达京城,儿臣觉得应当给出粮草。”三皇子诚王第一个开口。
皇帝不语,视线落在两位两个儿子身上。
“父皇,黎见微这是在威胁您,儿臣觉得不应该给黎见微粮食,就算给,也要她自己来京城拿。”大皇子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