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 40-50

40-5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暗潮 你怎么不报复我? 原来我不是精神病啊 和喜欢的直女拍完姬片后 首席哨兵非要当我ATM 我只是太爱他了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 综漫:掠夺词条,开局主从契约 痞女军王 清宫宛妃传

冲动的行为让大皇子魏王被狠狠骂了一顿,可魏王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自己的做法非常好,提前把最有威胁的黎良父子除去,只留下一个不足为惧的黎见微。

一个女将军能掀起什么风浪,唯一能做的就是躲在北境不出来,靠着她父亲带出来的旧部苟延残喘。

“父皇,儿臣觉得可以派遣合适的大臣押送一部分粮草过去,顺带接手空悬的镇北大将军之位。”二皇子周王拱手说道。

“诸位爱卿觉得他们的想法如何?”皇帝把问起抛给大臣。

五名内阁大学生互相交换眼神,先前他们中并没有人旗帜鲜明的支持某位皇子,陛下这是要逼他们做出选择?

“陛下,臣觉得国事为重,既然匈奴来势汹汹,那就选出合适的主帅统领边境军,带着粮草北上击退匈奴。”文华殿大学士开口。

“黎见微抗旨不尊,实乃对陛下的大不敬,臣觉得不可就此揭过,陛下应当下诏问罪,从京城一路通传到北境。”中极殿大学士语气倨傲。

“国有国法,不可因为一场战事就乱了规矩,如若有了不好的开始,日后就越发难约束在外任职的武将。长此以往,国之基石怕是不稳。”

“此言差矣,外敌当前,繁文缛节可以先放一放,应当以北境为重,以百姓为重。”文渊阁大学士提出反对,“忠勇侯一案还未彻底下定论,小黎将军说不定只是怒气上头错犯了一个小错。”

“陛下,南方未定,北方不可再出事端。”东阁大学士直击皇帝痛点。

如若不是南方叛乱未平,驻守京城的军队不过十万,皇帝是绝对不会喊他们来议事的,只会直接把战报压下当作没看见。

大学士们各执己见,皇子们的看法也达不成一致,小朝会可以说是乱成一锅粥。

皇帝面色沉重不说话,负责记录的舒珩下意识放缓呼吸,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自从那份草拟出那份让黎见微回京面圣的诏令后,舒珩时不时就会被皇帝点名随侍左右,和北境相关的大小朝会舒珩更是一场都没落下。

按理来说,这是被皇帝重视的表现。舒珩应当抓住这个机会揣摩圣意,然后抓住机会好好表现,说不定就能一飞冲天成为宠臣。

可在舒珩从皇帝的言行举止中琢磨出他的内心的想法后,比起出头她更多的是抵触和厌恶。

舒珩在心里想了很多,不过手里的动作一刻不带停,如实记录下皇子和大臣的发言。

“舒珩,朕想听听你的意见。”皇帝冷不丁开口,一下让站在一边的舒珩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舒珩立刻放下笔,身着青袍的她恭恭敬敬出列,站在一堆红袍蟒袍中极为显眼。

“回陛下的话,微臣觉得应当派遣大臣押送粮草支援北境将士,同时也可以向黎将军传达圣意。”舒珩低着头说道。

“如若黎将军对……忠勇侯一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6/27页)

有所异议,不妨让她在击退匈奴后回京,联合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进行三司会审。”

中规中矩的回答,皇帝不算太满意,但比起大臣们过于尖锐的提议,舒珩的话还算中听。

“你觉得朝中大臣谁可以为朕分忧?”皇帝继续问道。

舒珩将自己的想法如实说出:“身份越是尊贵,北境的将士就越发能感受到陛下对的重视,微臣觉得可以派遣一名身份尊贵的宗室协同户部大臣一起押送粮草。”

在舒珩看来,皇帝已经犯错,切不可一错再错,不然就是逼着黎见微造反。

粮草是一定要给的,最好还能在押送粮草的时候宣布重新调查忠勇侯谋逆一案,给北境将士一个交代。

不过舒珩清楚,想要让陛下重新调查很难,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出让宗室成员加入表示皇帝对其的重视。

皇帝没说话,但视线却在三个儿子身上来回移动。

这让三名皇子如临大敌,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谁能漂漂亮亮的把这件事情办好,谁就能从兄弟中脱颖而出。

“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诚王心一横跪在地上请命。

皇帝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好,传朕旨意,吾儿诚王为钦差,负责押运粮草,另外酌舒珩为户部员外郎,担任运粮官。”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俺来鸟[彩虹屁]

第43章 世界三【3】

◎女扮男装的押粮官?◎

对于自己被提拔这件事,舒珩心里其实有些笑不出来,可面上还要感激涕零跪谢陛下恩典。

得知舒珩要调任去户部当押运粮草的官员后,翰林院的同僚们看向她的眼神大多是同情而非羡慕。

有脑子的人都知道黎见微具抗旨不尊是对皇帝有意见,之前顶着钦差名头的宦官和禁军所谓的下落不明多半是死于非命。

舒珩一个从五品的户部员外郎,要是一个不小心招惹对方的话,怕是要永远留在北境,连尸骨都找不到的哪一种。

“恭喜舒兄高升,不过一年就升任从五品户部员外郎,这在翰林院还是头一遭呢。”翰林院的同僚假惺惺道贺,眼里的幸灾乐祸几乎要溢出来。

“不过是侥幸入了陛下的眼而已。”舒珩皮笑肉不笑,作为没有师从名门的平民状元,她在翰林院的处境并不好。

这次北境之旅虽然危机重重,但机遇也一样很多,要是办的漂漂亮亮,回京后被提拔是肯定的,说不定还会成为诚王的心腹。

舒珩很讨厌皇帝卸磨杀驴的行为,可这并不影响她抓住递到眼前的机会往上爬。

皇帝因为年老昏庸忌惮功臣,可下一任皇帝不一定会有这个坏毛病,舒珩这样安慰着增加。

至少三皇子诚王看起来并不是太认可这样的行为,还知道北境战事为重,不能这个时候克扣粮草-

得知三日后便要出发押送粮草后,舒珩特意换上一身素色为主的衣服,带着些许祭拜用品去到外郊一处墓地。

镇北大将军虽然被扣上犯上作乱和冒犯后妃的污名,但皇帝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让其父子尸骨暴露于荒野,默许某些人为其修建陵墓和祭拜。

“舒大人也来了?”诚王的声音从身后冒出来,让舒珩下意识收起脸上的悲痛和愤懑,回头看向他的时候,脸上只有些许遗憾。

“下官见过诚王殿下。”舒珩作揖行礼。

“在外你我之间就不必在意礼节,三日后本王还需要舒大人多多关照呢。”诚王笑着说道,他的年纪比舒珩还要小上五岁,如今不过弱冠之年。

舒珩不接话,只是微微低头表示自己的恭敬。

“忠勇侯一案疑点重重,本王曾经向父皇进言彻查此案,只可惜魏王强烈反对,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诚王一脸唏嘘。

“黎世子和本王的关系不错,我们二人时常一起赏花看月,没想到……”

“唉……”诚王长叹一声,从随从手里拿起酒坛子,掀开盖子后慢慢倒在面前的地上。

“现在本王只能以这种方式,同黎世子一起饮酒了。”

舒珩将诚王的动作收入眼底,不过她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默不作声站在一侧。等到诚王停下动作,才点燃带过来的香火蜡烛,弯腰祭拜。

“舒大人,今天天色尚早,不如和本王一同去清点一番粮饷数量?”诚王发出邀请。

在诚王看起来,舒珩是个有真才实学并且没有靠山的状元,这样的人很容易被自己拉拢。

而且舒珩似乎入了父皇的眼,如果两人可以顺顺利利从北境回来,舒珩就能成为他麾下的一员大将。

“劳烦殿下陪下官跑这一趟。”舒珩没有拒绝。

清点粮饷本就是她的任务,多一个皇子陪同,她查验的时候也能更加仔细,免得被人以次充好,导致自己的小命留在北境。

说是押送粮草,但京城户部不可能把京城的存粮全部都押送到北境去。

抛开会不会影响京城粮食价格不说,单是运送的费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实际上户部给出的粮食只足够养一支两千人的运粮队伍,真正要送到北境去的粮食需要沿路慢慢采购。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某个地方粮食价格大幅波动,二来也能减少运送粮草的成本。

黎见微要的是足够三十五万大军吃上三个月的粮食,按照目前一两银子一石粮的物价,皇帝明面上是拨了一百万两白银出来采购粮食,可实际户部能拿出多少就不好说。

“诚王殿下,小舒大人,不是下官不配合,而是国库的银子实在不够,能拿出来的粮饷就只有那么多。”户部官员在舒珩清点的时候满脸为难。

户部这几天正为皇帝轻飘飘的一句一百万两军饷忙的焦头烂额,国库一年看起来能收上来两千多万两,可南方平叛难道不要钱吗?

各种官员俸禄难道不要钱?皇帝想要修个*院子建个行宫难道不要钱?

更别说南方需要的不仅仅是平叛,还需要出钱赈灾,战后抚恤金也是一笔大额支出。

所以国库看似有足足一千万两的白银,可实际上有一半是绝对不能动的,剩下的也要紧巴巴分到每个地方。

“陛下的旨意已经下发到北境,一百万两银子户部只给五十万两,你难道想要让殿下陷入险境,你是何居心!”舒珩当即发难。

原本只是走个过程的诚王愣了一下,随后立刻反应过来这件事和自己息息相关。

户部给的银两只有一半的话,那么运送到北境的粮草也就只有一半。要是被黎见微借题发挥,自己岂不是危险了!

“尔等这是抗旨不尊!要北境将士饿着肚子迎战匈奴吗!”三皇子怒目而视,看起来被气得不轻。

这肯定是他上头两个好哥哥从中作梗,故意让户部不给自己银子!他们一定盼着自己在北境出事!

户部官员看似唯唯诺诺,可嘴里一步不让,“殿下息怒,这不是小人能决定的,小人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7/27页)

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舒珩开口:“奉谁的命令?难道他的命令比陛下的命令还有用吗?”

诚王冷哼一声,没有给这个户部官员一点面子,“本王明日还是这个时候过来,如果银两不足的话,本王就亲自抓你去向父皇请罪!”

在诚王气冲冲离开后,舒珩也没在户部多留,不过即便这样等她回到住处的时候,天色也已经快要暗下来。

“公子,这几天你吃的太少了,这样下去身体怕是会撑不住。”看到几乎没被动过的饭菜,管家忍不住提醒。

“刘姨,我今天在祭拜镇北大将军的时候,遇见诚王了。”舒珩长叹一口气,“皇子们都清楚镇北大将军是被冤枉的,为什么无人替他伸冤,就因为这是陛下想要看到的?”

“公子,担心隔墙有耳。”管家压低声音说道,“这些事情您心中有数即可,切不可随意说出口。”

舒珩抿了抿唇,“刘姨,我真的能为父亲翻案吗?镇北大将军为大晋做了那么多事情,到头来都落得这样荒谬的结局。随着时间的流逝,满朝文武几乎都已经接受镇北大将军畏罪自杀这个结果,想要为他翻案的官员越来越少。”

“日后就算我找到真相,那些官员会不会为了不得罪曾经的内阁首辅,同样选择装聋作哑?”

管家在听到后忍不住叹气,“公子,或许现在的您拿着证据没用,但只要公子能入阁,就算没有证据,说不定也能为大人翻案。”

“只要公子能顺利从北境回来,青云直上并不是难事。还望公子忍耐,学会适应官场。”

舒珩没说话,她只是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没出息。

明明之前还有胆子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女扮男装通过科举入仕,但在成为状元入翰林院后,心气反而被磨平,开始畏手畏脚,不敢得罪身边任何一个人。

“公子,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做好准备。如今已经入秋,要是在北境耽搁时间太久的话,或许就要开春才能回来。”

“镇北大将军的死绝对不会被北境将士轻轻揭过,如若公子被迫留在北境的话,说不定还会暴露身份。”

舒珩点了点头,如果不是刘姨,她现在可做不到穿着身上这套官服,说不定还顶着罪臣之女的身份在教坊司下当一名官妓,被迫陪酒卖笑-

诚王的威胁对户部来说有些用处,但并不足够让户部因此妥协。

没钱就是没钱,即便是陛下亲自过问,户部侍郎也有胆子说银两不够,能凑出这六十五万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是的,诚王的威胁让户部多给了十五万两,距离一百万依旧有足足三十五万白银的空缺。

也就是说,将士三个月的粮食,舒珩最多只能凑到两个月的,这还是沿途粮食价格正常的情况下。

诚王自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他也说到做到带着户部的人去找了皇帝。但即便如此也没能改变太多,最后还是皇帝看在诚王有孝心的份上从内库拨了五万两给他,凑齐七十万两银子。

两日后,舒珩骑马跟在诚王的身后,一路北上开始购买粮食。

根据地方官员汇报上来的消息,大旱对各地收成都有影响,但粮价总体稳定,一两白银依旧可以买到一石。

这个消息是舒珩在做朝会记录时亲耳听到的,因着京城的粮价确实稳定,所以她并没有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但她不过从京城往外走了两百里,粮价就从每石一两变成一两二钱,要不是诚王在知府面前露了脸,舒珩甚至做不到以这样的价格大批采购粮食。

“舒大人,不是粮商奸诈,而是今年收成看着就不行,亩产几乎对半砍,大家都忙着囤粮,粮商们都收购不到太多粮食。”知府一脸为难。

“□□旱波及的是南方。”舒珩面无表情。

知府应的有理有据,“我们这里也出售南方的稻米,南方可是鱼米之乡,产量一旦减少必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舒珩不能否认这一点,只能对粮食结构进行一些优化,以丰富食物种类的方式增加粮食总量。

诚王最开始也在跟着着急,可在看到舒珩兢兢业业收购粮食以后,反而慢慢放下心来。

此行能安抚好黎见微把人带回来是最好的,但如果做不到,自己作为当朝皇子也不会有太多危险。

黎见微一个三品将军,难道还敢对他这个可能继位的王爷下手不成?-

运粮队伍每天按照规定前进赶路,在他们抵达前,边境军已经开始和匈奴在正面战场上有一次交手。

按照之前指定的计划,在第一场战斗上边境军就会故意露出颓势,才交手就鸣金收兵,强化对面脑中没有镇北大将军边境军就没用中心骨这一印象。

黎见微不是杀过匈奴王子和大将吗?为什么匈奴不觉得她能成为边境军的中心骨?

答案很简单,黎见微找协调天就放消息出去,说是京城的皇帝来了诏令,暂时不允许她带兵出征,要等着镇北大将军的谋逆案件彻底盖棺定论才可以。

黎见微也确实没在第一次正面战斗时出现,而是亲自带着后勤军在没有修建防御工事的村镇巡逻,杜绝匈奴骑兵来此烧杀抢掠的可能。

“伤亡情况如何?”顺利灭掉百余匈奴骑兵的黎见微问道。

韩将军:“回将军的话,计划一切顺利,伤亡控制在百人以内。”

“将军,京城来的旨意,说是陛下答应给我们充足的粮草,而且还派遣诚王亲自押运。”张将军说道。

这样的结果让黎见微有些意外,皇帝敢派皇子过来,这是向自己示好,还是觉得这样能哄骗自己去京城?

“就诚王一个人押送?”黎见微问道。

张将军:“还有一名户部的员外郎,似乎是去年的新科状元,颇受陛下重视。”

一个不算太有用也不算太没用的消息,能参与夺嫡的王爷加上一个朝廷新贵,还不算太难处理。

“人到了以后先盘点粮食够不够数量,顺带把押运粮草的士兵打散编到队伍里,不要给他们太多窥探机密的机会。”黎见微飞快作出部署。

京城来的士兵里肯定有奸细,但在这个节骨眼她没空一个一个排查,把队伍打散是最好的办法。

“要不要派人在路上给他们找点麻烦?”李将军问道。只要将军下令,他愿意现在就带着骑兵去半路截杀京城来的人。

黎见微摇头,“既然是带着粮草来的,那就给足对方面子,到时候我亲自去城外迎接他们吧。”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依旧是如何诱敌深入,其余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击退匈奴后再谈也不迟。”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他们对黎见微的服从度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高-

随着和京城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样的银子能采购到粮食也越来越少,甚至还出现了以次充好的情况,把陈米当作新米卖给舒珩,把她气得够呛。

地方官员倒是滑跪的很快,立刻把所有罪名都推到粮商头上,赶在舒珩动手前将人关入大牢,还表示一定会在一月之内查清楚真相,给舒珩一个交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8/27页)

这样的说辞把舒珩逗笑了,她是带着送粮草的使命来的,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天。

一个月之内查清,这和自己前脚离开后脚人被放出来有什么区别?

舒珩很生气,生气官商勾结不把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气他们不把北境将士的饥饱放在心上,只顾着自己。

可舒珩能做的也就只有生气,地方官员的回答她挑不出任何毛病,她做不到把人从大牢里面带出去亲自审问,也做不到留下一个月逼着粮商被惩罚。

最后只能选择以退为进,以不追究此事为筹码,购入到相对多的粮食。

一个月后,舒珩带着摸约三十万石的粮食抵达北境。

“见过诚王殿下。”腰系白布的黎见微身着玄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朝着诚王抱拳,行礼的姿态极为敷衍。

这让下了马车站在地上需要仰视她的诚王发自内心感到不满,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将军这是刚刚和匈奴作战回来?”

“殿下好眼力,我一个时辰前才砍下三十五名匈奴的脑袋呢。”黎见微露出六颗牙齿,“我正命人在城外筑京观,殿下要不要去看一看?”

听到筑京城观三个字后,诚王和舒珩都变了脸色,“不了,本王是来给将士们送粮食的,前线之事本王就不插手了。”

“哦。”黎见微敷衍的应了一声,视线从诚王落在随行的舒珩身上。

舒珩身上穿着代表品级的官员制服,绯色的官袍在黎见微眼里极为刺眼,要不是对方的腰带是一条没有任何样式的白布,她多半就要趁机发难。

“黎将军,奉陛下旨意,特意送来朝廷的粮饷,还请黎将军过目清点,让将士们免于后顾之忧。”舒珩不卑不亢的说道,仰头迎上黎见微的视线。

和舒珩想象中的女将军不一样,黎见微的长相并不粗狂,反而很精致,只是五官相对深邃,很符合北境人的容貌特点。

黎见微的肤色和京城大部分姑娘拥有的皓白皮肤不一样,是看起来就经常风吹日晒的小麦色,同普通士兵没有太多区别。

自觉给足对方下马威后,黎见微才在舒珩第二次邀请自己查验粮草的时候下马,腰挎长剑朝着对方走去。

“这位大人怎么称呼来着?”黎见微问道,用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神盯着眼前这个看起来瘦弱但身形格外挺拔的文官。

“下官舒珩,目前为户部员外郎,负责粮食采购和押运。”舒珩有耐心的在此自我介绍。

“小舒大人,介意我这一称呼你吗?”黎见微问道,视线从舒珩俊秀的五官移到她不怎么明显的喉结上。

“自然可以,只要将军喊着顺口,怎么称呼下官都可以。”被扫视的舒珩下意识紧绷身体,忍住咽口水的想法,努力不卑不亢的回答。

“好,那就劳烦小舒大人带路。”黎见微笑了,主动后退半步,免得吓到眼前这个文弱的小白兔。

随着黎见微和舒珩越走越远,几乎被完全忽视的诚王忍不住黑了脸。

黎见微给自己下马威也就罢了,横竖父皇逼死镇北大将军确实有错,她因此对自己心存怨恨情有可原。

可舒珩是在做什么,他难道不知道自己才是主官吗?就这样带着黎见微走了,把他一个王爷抛在这里?

“诚王殿下,将军心系将士有些着急,还望您多多体谅。”张将军笑呵呵的凑上来,“如若诚王殿下不介意的话,不妨让末将来为殿下接风洗尘?”

张将军的出现让诚王脸色稍缓,语气也柔和下来,“本王自然会体谅黎将军,接风洗尘就不必了,本王只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住所。”

诚王的野心不小,送粮草带黎见微回去是他明面上要做的事情,而尝试拉拢北境将领,则是他暗地里要做的事情-

“百万粮饷不应该带来百万石粮食吗?怎么就只有不到三十万石?”转了一圈后,黎见微语气不善地开口。

“将军,不是下官不愿意,而是旱灾导致粮食减产,以每石不高于一两五钱的价格,下官只能采买到这些粮食。”舒珩拱手说道。

黎见微双手环胸,“小舒大人的意思是,要直接给我银两,让我自己去采购?”

“我虽然不精通算数,但也知道按照一两五钱的价格,这些粮食也就只价值是四十五万两银子,粮饷应该还剩下五十五万两才是,而不是现在的不到二十万两。”

“还是说,小舒大人觉得我是傻子?”黎见微冷哼一声,眼神重新变的充满侵略性。

“还望将军恕罪,下官在户部领到的粮饷都在这里。下官不敢保证分毫不差,只敢发誓下官从未贪墨那么一文钱。”舒珩利落的伸出手举起三根指头,“将军如若不信,下官可以发誓,如果以上有一句话是假的,我舒珩必定不得好死”

舒珩拎得清,她知道自己的小命现在捏在谁的手里。

直觉告诉舒珩,最好不要在这位将军面前弄虚作假,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坦坦荡荡才能不惹怒对方。

黎见微没说话,但也没收回打量和审视的眼神。

一个女扮男装的人,不仅在去年通过科举成为新科状元,还在一年后升任从五品户部员外郎。

是舒珩伪装技术高超,骗过了皇帝和文武百官。

还是皇帝故意让舒珩顶替这个身份,以便借助性别优势取得自己的信任,从而除掉自己?

黎见微眯起眼睛,立刻在心中做出决定。

不管是以上哪一种可能,舒珩都不能离开北境。

如果是第一种,那么能骗皇帝和百官足足一年的舒珩肯定聪明,放回去不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增加打上京城的难度吗?

如果是第二种,那就更不用说了,不管舒珩打听到了什么消息,她都要长眠在北境。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又踩点了[可怜]

第44章 世界三【4】

◎大败匈奴◎

舒珩心中忐忑,她对黎见微的了解仅限于那些同僚闲聊时的讨论。

而她的那些同僚,在谈论到黎见微的时候不管最开始的切入点是什么,到最后都会变成议论她的性别,质疑她的功绩,从而轻视黎见微。

最可笑的是,那些谈论时以男子身份高高在上的同僚们,身上都只有穿青袍的资格,明明只是六品、七品官员,却敢看不起一个实权的正三品将军。

要知道六部侍郎也只有正三品,大部分官员终其一生也够不到列为高官的正四品。

“黎将军,下官能力有限,做不到比这更好。”舒珩缓缓吐出一口气,等待着对方的审判。

“我对过程不感兴趣,我只知道陛下要拨给我们一百万的粮饷,而现在粮饷不足。”黎见微往前迈了一步,低头看向比自己矮半个头的舒珩。

“在剩余粮饷抵达前,劳烦小舒大人在北境做客。”黎见微露出自己的洁白整齐的牙齿,“哦,诚王殿下也是如此,如果小舒大人想要早日回京复命的话,还请想办法补齐这三十五万两银子。”

舒珩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9/27页)

意识屏住呼吸,过近的距离让她嗅到一股没有散完的血腥气,同时也在提醒她,眼前的人是杀伐果断的将军,而不是京城里那些一件小事都可以扯皮很久的官员。

“这、下官不能保证,下官需要和诚王殿下商议。”舒珩紧绷神经说道,比起对身份暴露的担忧,她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顺利活下来。

舒珩现在可以百分百确定,黎见微没有把诚王放在眼里。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个驻守边境的将军会无视一个深受皇帝宠爱的皇子?

舒珩努力进行表情管理,即便是黎见微重重拍了两下她的肩膀,也只是一副下官能力不足办事不利的愧疚感。

“行吧,你同诚王殿下好好商量。”黎见微说着捏了一下舒珩的肩膀,看到她忍不住咧嘴后才满意松开。

“小舒大人太过瘦弱,这个体格如果和匈奴作战的话,怕是一个回合都撑不过。”黎见微点评。

舒珩只能陪笑,“下官体格从小如此,比不上将军英武。”

黎见微瞥了舒珩一眼,“既然这样,为了确保小舒将军你不会遇险,就住在我将军府吧,届时议事也方便些。”

舒珩心中一紧,“这样会不会太麻烦将军,下官只需要一处小宅院即可。”

“不麻烦,你安心住着就行,多久都不会麻烦的。”丢下这样一句话后,黎见微就下令让手下把粮饷往自己的地盘运送。

目送黎见微上马离开后,舒珩提着的心放下一半。

不过舒珩没着急离开,而是看着北境的将士将粮草一车一车拉走,直到诚王派人来请她才动身-

诚王的住所被安排在内城,和将军府距离不算远,骑马一刻钟就能到。

在被晾半个时辰后,舒珩才被侍卫领着带到书房,见到处理完‘公务’的诚王。

“下官见过殿下。”舒珩态度恭敬的弯腰行礼。

“粮饷交接一事办的如何了?”诚王问道,语气略显冷淡。

“黎将军已经清点完粮草和粮饷,但是……”舒珩微微低头,如实转述黎见微的意思。

诚王听完后忍不住拍桌,“你说什么?她要本王留在北境?这是在威胁本王?”

舒珩没什么反应,只是敛下眼神,“殿下,这是黎将军的原话,如若不能补足这三十五万两的空缺,我和殿下怕是要在北境长住。”

“你难道没有告诉她,是户部不给本王银子,而不是本王不给她银子吗?”诚王控制不住语气,“她擅自软禁本王威逼利诱朝廷,这是不想做大晋的臣子了吗!”

说不定就是这样呢。舒珩在心中腹诽。

舒珩是真的不理解,明明皇帝和满朝文武都知道忌惮镇北大将军,可为什么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年纪更轻,同样手握兵权的黎见微。

难道就因为她是女子?所以轻视她笃定她不会造反?

还是他们认为,黎见微也和镇北大将军一样,对君主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下诏让她回京,她就会乖乖卸下兵权回来?

退一步说,最开始皇帝和文武百官这样认为也就算了,可问题是黎见微已经让前一波带着圣旨来的使者下落不明了啊!

有些时候舒珩真的很想撬开那些人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脑子还是一团浆糊,怎么能如此愚蠢-

得到大批粮草和银两的黎见微心情很不错,甚至在听到诚王要求自己明天去他府上议事也没生气,只是用前方战事吃紧的理由打发对方回去。

看在对方能换来许多粮草的份上,黎见微愿意包容这位王爷的小小情绪。

“诚王颇受陛下宠爱,要是不能及时回去,怕是会让朝廷不满。”黎母有些忧心忡忡。

“娘亲不必担心,朝廷就算不满又如何?只要我说边境战事吃紧,他们一样要送粮草过来。”黎见微挨着自家娘亲坐下,放缓语调安慰。

“这是顾全大局的做法。”黎母下意识解释。

“所以我也顾全大局,没有让匈奴入关,而是守着边境。”黎见微说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屑,“娘亲没有必要把朝廷的态度看的那么重要,父亲和兄长如此忠心,说是为皇帝和朝廷呕心沥血也不为过。”

“可皇帝是怎么做的?下令让父亲回京述职,不过几天就以如此卑劣的手段把他们逼死!还妄图对娘亲和妹妹下手。”

“这样的皇帝有什么效忠的必要?一个连忠君爱国的将军都容不下的朝廷,又何须顾及他们的态度?”

黎母长叹一声:“可如若没有先帝提拔,你父亲说不定还是只是一名偏将,陛下登基后还破例封你为将军。”

有些道理黎母不是不懂,只是她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更别说黎母在天子脚下生活了二十余年,为了让丈夫和女儿不被忌惮,她早就把温顺听话刻在骨子里,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

黎见微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理解自家娘亲的想法,也不否认先帝对父亲的提拔,还有皇帝年轻时对自己的赏识。

可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现在的皇帝早就不是能和自己君臣相得的贤明君主,而是开始大兴土木无视黎民百姓死活,只顾着自己贪图享乐的昏君。

贤明的君主值得效忠,昏庸的君主就应该被推翻。

“娘亲,妹妹她想好了没有,她是想要从文还是习武呢?”黎见微把话题扯到别处,“如若从文的话,不妨让舒珩教她念书。要是习武,可以从我亲卫里面选一个人拜师学艺。”

“婉婉这丫头有些贪心,她想要两手抓。”黎母说道,脸上的表情也有所变化,带着一丝无奈和宠溺,“你看着能不能让她都试试看,要是后续吃不消的话,就让她选一个精进。”

“当然可以,婉婉愿意的话就早上习武,午后念书。舒珩日后会住在偏院,我让她每日未、申时过来给妹妹授课。”黎见微一口应下,一点也不觉得这样有问题。

作为自己的妹妹,想要文武两手抓怎么能是贪心呢?这分明就是上进!

“舒珩他愿意吗?我没记错的话,他是新科状元,似乎还颇受陛下赏识。”黎母有些担心。

黎见微笑笑,“娘亲不必担心这个,能给我唯一的妹妹当老师,是舒珩的荣幸,她不会拒绝的。”-

舒珩确实没拒绝,甚至还因此松了一口气。

黎见微愿意让自己教她十三岁的妹妹,那就代表她一时半会儿不会对自己动手,自己不必担心会忽然下落不明。

不过教学归教学,舒珩还记得自己的身份,在第二天就写了一份奏折让人送回京城去。

奏折都还没离开北境,就先一步落在黎见微的手里,一同被截获的还有诚王亲笔写的奏折。

舒珩的奏折中规中矩,如实说明采购粮食的难处,同时也写了匈奴和边境军的交手情况,直到最后才提到粮草不足无颜离开北境,用这样委婉的方式问皇帝要粮草。

“这位小舒大人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奏折想要被送出去,必须过我这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穿书后校霸男主看上我 我在未来当药王 舔狗终得大house[娱乐圈] 我的男友是厨神 我们医院又又穿了 请对魔法少女尊敬一点 无限大佬收徒弟翻车后 娱乐头条:天后归来 富二代遇上富一代 真当我亡夫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