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隆万盛世 > 1566结束

1566结束(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仙碣 大秦:抡语儒圣,我给天下定规矩 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 摸金探墓 这个买办不是人当的 从颠覆水浒开始 伊藤佐里探案 雪将尽 大燕断案人 闪婚独宠:豪门老公不经撩

在之前,冯保在万历皇帝心目中是畏惧更甚,他是真有些怕这个太监。

不过,当冯保遵旨离京,发配南京守陵后,这丝惧意已经荡然无存。

万历皇帝越来越感觉到身份和权利带给他的快乐,哪怕是再显贵的人家...

三月十一,午时刚过,贡院前的喧嚣尚未平息。魏广德话音落下不过半刻,已有数骑快马自人群缝隙中疾驰而出,向城南方向奔去。那几人身着儒衫,看似寻常士子,可马蹄踏地极稳,控缰手法娴熟异常,绝非久居书斋之人所能为。

“盯住了。”冯念低声对身旁一名黑衣便服的民诉台密探使了个眼色。那人微微颔首,悄然退入街角暗巷,片刻后,十余道身影如影随形,衔尾而行。

魏广德走下高台,未回行辕,反命人抬来一张太师椅,置于贡院门前石阶之上,端坐其中,面朝百姓,神色泰然。他知自己已成众矢之的??圣旨压顶、锦衣卫环伺、宫中权宦虎视眈眈,但他更清楚,此刻万目所聚,正是民心所向的关键时刻。只要真相公之于众,哪怕明日身陷囹圄,亦能留下燎原星火。

日头渐高,春寒散去,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湿木的气息。昨夜焚烧的青萍学堂余烬未冷,烟缕仍从城外袅袅升起,如同亡魂不肯归去的叹息。街头有孩童传唱新编的俚曲:“玉榜照奸容,金殿藏鬼踪;一人持火把,万家哭秋风。”歌者不知其意,听者却心惊肉跳。

未时初,第一拨消息传来:那几匹快马直奔秦淮河畔一座偏僻码头,登船离岸,驶向长江下游。船上并无旗帜,但船尾刻有一枚模糊的莲花纹样??正是青萍会暗记之一。

“果然是要通风报信。”芦布匆匆入禀,“属下已令水师小舟伪装渔户尾随,不得靠岸接敌,只许密报行踪。”

魏广德点头,目光不动:“让他们走远些再收网。我要看的是这条线最终牵向何人。”

与此同时,京城方面再度传来急讯:太子朱翊钧因“擅调钟鼓司乐工”被软禁东宫,不得见外臣。皇帝病体稍愈,震怒于“礼乐失序”,亲批御批:“凡涉科场之事,悉由内阁与司礼监共议,钦差不得专断!”字迹凌厉如刀,显是盛怒之下亲书。

冯念看完密信,脸色铁青:“他们要斩断您与太子之间的联系。一旦内外不通,您就成了孤臣。”

“孤便孤。”魏广德冷笑,“先帝赐我‘民诉令’,不是让我在顺境中称忠良的。如今百官噤声,言路闭塞,若连我也低头,这天下还有谁敢说话?”

话音未落,忽闻远处一阵骚动。只见两名差役押着一个披头散发的老者踉跄而来,身后跟着一群围观百姓。那老者口中含糊不清,双手被缚,衣袍破烂,肩头赫然烙着“逃奴”二字。

“大人!”带队差役跪地禀报,“此人原是沈氏义学旧仆,在城北荒庙被捕。他怀里藏着一本残册,写着‘壬子年承统大典仪注’,还有……还有一幅先帝晚年画像,眉心点朱砂,与宫中秘传相异!”

魏广德霍然起身,亲自接过那本残册。纸页泛黄,墨迹斑驳,开篇竟录有《天运策》佚文:“龙?隐井,凤卵易巢;三代之后,癸水代兴。”其下详列“替身遴选标准”、“血脉混淆法”、“梦魇诱导术”等邪妄之说,令人发指。

“这不是伪造。”他低声道,“这是青萍会真正的纲领。他们不只是想操控朝政,他们是想改写天命!”

冯念接过翻阅,眉头紧锁:“大人,此册若属实,则‘青萍癸’不仅是内廷之人,极可能掌握皇家起居注乃至御医档案。否则,怎能如此精准描绘陛下容貌变化?又怎敢妄议‘壬子承统’?”

“所以他在宫里。”魏广德缓缓合上册子,“而且地位极高,足以接触皇室秘辛。陈洪……还是另有其人?”

正议论间,又有密探飞马来报:追踪船只已于傍晚时分停靠镇江渡口,乘客换乘陆路马车,连夜奔赴苏州方向。而在南京城内,三处原本登记为“私塾”的青萍据点接连发生火灾,火势猛烈,疑似人为纵火灭迹。

“他们在逃。”芦布咬牙,“也可能是弃卒保帅。”

“不。”魏广德摇头,“是调虎离山。他们以为我会派主力追击逃亡者,实则真正要紧的,是留在南京的人??那个能将消息递入紫禁城的‘青萍癸’。”

他猛然抬头,望向北面宫阙方向,眼中寒光迸射:“今晚,他们必定有所动作。要么杀人灭口,要么反扑夺权。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

当夜二更,魏广德下令开启“铁册计划”第七卷副本,命十名死士携密封文书分赴各省。每卷皆附血书一封,写道:“若吾身死,请以此证昭告天下,勿使忠魂蒙尘。”送信人皆为江南寒门出身,家眷早已秘密迁往戚继光军营庇护,宁死不降。

三更时分,冯念带来惊人情报:一名被羁押的“影组”成员在狱中突然清醒,供出一段隐秘路径??青萍会每隔半月,便会通过一名常出入宫禁的“药童”,将密信藏于药材包夹层,送往司礼监某值房。该药童隶属太医院,每月初七、廿一进宫送“安神定志丸”,专供一位“易怒多梦”的高位太监服用。

“日期吻合!”冯念激动道,“三月初七,正是钟鼓司奏《荡寇曲》那一夜!说明当晚确有密信传递,而接收者就在宫中!”

“而且这位太监……”魏广德眯起眼睛,“长期服药,情绪不稳,极易操控或胁迫。若他是‘青萍癸’,则背后必有更高之人;若他只是工具,则真正的主谋更加隐蔽。”

他当即下令:“彻查近五年所有进出宫门的药材记录,重点比对‘安神定志丸’配方变动情况。同时,派人潜入太医院药库,提取最新一批药丸样本,交医师化验是否有迷幻致幻成分。”

五日后,化验结果出炉:药中掺有“曼陀罗花粉”与“乌头碱”,微量长期服用可致幻觉、记忆错乱,甚至产生忠诚错觉。更骇人的是,这批药物并非出自太医院正方,而是由一位“已故”的老药师私下配制,其印章竟与沈明远早年担任徐阶幕僚时所用完全一致!

“沈明远不仅活着,还在替宫中某人制药。”魏广德拍案而起,“此人借药物控制太监,再通过太监影响朝局,步步为营,阴毒至极!”

就在此时,北方急报抵达:戚继光复书称,已调动蓟州三千精兵,屯于山东临清,随时可沿运河南下;李成梁亦回信,辽东铁骑整装待发,只待一声号令。

“勤王之势已成。”芦布松了口气,“哪怕陛下真下旨治罪,我们也有了周旋之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