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50-60(第1/14页)
第51章 宫中得信【VIP】
翌日,旭日东升,屋外几缕阳光透过云层映照在屋檐间,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屋内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守在屋外的素梅知晓公主这是醒了。
果不其然,屋内传来声响,“来人”,素梅听出了襄宁长公主的声音,立时便打开了房门,带着小丫鬟们悄声走进了屋内,有序的伺候着襄宁长公主梳洗打扮。
等妆容完成后,襄宁长公主对着紫檀木如意纹嵌宝石琉璃镜看了看,十分满意,一旁的素梅也在夸赞着道:“公主天生丽质,如今瞧着越发精神了。”
襄宁长公主被夸了心里自然高兴,嘴上却谦虚的道:“本宫都是做祖母的人,哪里还年轻漂亮,到底比不上小姑娘喽。不过你还别说,这琉璃镜确实比铜镜要好,更加清晰了。”
素梅瞧着主子心里高兴,恭维道:“这可是五少爷千里迢迢从沿海地区带回来的,可见五少爷一片孝心,您呐,就等着享福吧。”
许是年纪大了,有了子女以后,襄宁长公主最喜欢听的便是子女有出息,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孝顺。襄宁长公主抿了抿扬起的嘴角,笑着道:“是啊,孩子们都有心了,本宫自当好生珍惜。天色也不早了,本宫也饿了,先用早膳吧。”
素梅扶着襄宁长公主的手,回道:“是,公主,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走到方桌前,襄宁移步坐在凳子上,因着襄宁长公主大病初愈,厨房上的都是些清淡的食物,襄宁长公主就着小米粥,尝着素馅包子,虾饺,在吃了七分饱之后,便停了下来。
用完早膳后,襄宁长公主起身在院子里走动了一阵,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洋洋的,许是在床上躺的久了,襄宁长公主觉得外面什么都好。新鲜的空气,温暖的光线,无一不在提醒着她,灰暗的世界已经过去,新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她也该走出去了,哪怕她再不喜欢史氏,也不得不说,她的话是对的,逝去的人已然不在了,不应过度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与悲伤之中,她还有母亲和儿子孙子,这一大家子人在,何必让活着的人为自己担心呢!
逛了一圈,襄宁长公主心里也愈发通透了,这心情好了,想开了,身体自然慢慢就好起来了。
等到府医判定襄宁长公主的身子已经好全了的时候,已经到了炎炎夏日,宁安堂的下人无不欢欣鼓舞,毕竟主子身子好了,她们这些下人才有指望不是吗。
宁安堂,襄宁长公主倚坐在贵妃榻上,手中把玩着碧玺十八子手串,屋内的圆形雕花四足香炉,燃起阵阵檀香,襄宁长公主透过丝丝香烟,开口道:“素梅,让人递帖子,准备明日进宫,本宫要去看望母后。”
素梅只应了声:“是,奴婢这就去安排。”随后走出屋内,去打点好行程车马,为襄宁长公主明日进宫一事准备好一切。
宁国公府正在准备襄宁长公主明日进宫的马车,而紫禁城里的慈宁宫,太后身边管事的青影姑姑手中拿着帖子匆匆走进了慈宁宫正殿。
太后正摆弄着一堆小玩意,看见自己的贴身侍女青影急匆匆的走来,便开口问道:“怎么了这是,可是出什么事了”
刚走到殿内的青影脸上带着喜意,欢快的道:“主子,大喜呀!宁国公府递了帖子,明日襄宁长公主便会进宫。”
太后惊喜的问道:“可是真的,襄儿身子好些了吗?驸马病逝之后,襄儿就病了,哀家一直担心她迈不过这个坎。”
青影笑着递上了帖子,“这下可好了,公主殿下递了帖子进宫,可见身子是大好了。”
太后摸了摸手中的木雕拼图,以及一旁的白玉九连环,感叹道:“是啊,哀家这些日子茶饭不思,生怕哀家的襄儿啊,就这么丢下哀家了。等明日襄儿进宫,哀家可得好好说说她。”
青影想着主子这段日子总是满脸哀愁,好不容易松快了,也不想破坏主子的心情,只一个劲打趣道:“主子您呐,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之前一个劲的念叨着公主,整日里睹物思人,如今公主好了,好不容易见上了,您却准备说上了。”
太后也是难得开起了玩笑,“哀家知道你和襄儿好,都打趣起哀家来了,这会儿襄儿可不在,也听不到你给她说好话。”
“那奴婢可是亏了,应,再在公主面前讨个好,省的主子您吃醋。”青影陪着太后多年,,也不畏惧,顺嘴回道。
太后被青影这话给逗乐了,这些时日的愁绪一扫而空,笑着嘴啊,让哀家说什么好。”
慈欢笑声,可见太后是真的高兴了,宫里伺候的下人们听见笑声,也都松快了许多主,满脸哀愁的样子,又在,同皇上怄起气来,慈宁宫里可谓是风声鹤唳,翼的,生怕惹了太后不痛快,再吃一顿板子。
紫宸殿里,隆兴帝正在批阅奏折,夏守忠正守在一旁伺候着。身为御前大总管的夏守忠,对于紫禁城内的事情,多少都是有所耳闻的。这不,宁国公府刚递了帖子,他手下的小太监就得了消息,忙来到紫宸殿给他传信儿。
夏守忠低头伺候着隆兴帝,听见外面有声响传来,回头一看,是自己手下的一个小太监,也是自己的干儿子之一。虽奇怪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但还是默默退了下去,他这个干儿子胆小,没什么大事可不敢来找自己。
走到外殿的夏守忠,挥舞着手中的拂尘,问道:“你小子是有什么事来找杂家”
,一边回道:“干爹,瞧您这话说的,小的要是没事,哪敢在这种公府朝宫里递了贴子,明日襄宁长公主要到慈宁宫去看望太后娘娘。小的这国公府嘛,一得到消息,半步没敢耽搁,信的时候,亲眼见着了慈宁宫的子走了,看着方向应该是回了慈宁宫。”
夏守忠原以为是小事,没成想竟是关于襄宁长公主的,要知道自打襄宁长公主病了之后,皇上可是几次二番的赐了东西,尤其是各种珍品良药,滋补之物,那更是流水一般进了宁国公府,可见皇上对于襄宁长公主的看重。
得到消息的夏守忠心里已经开始想着等会儿怎么给皇上报喜了,不过他也没闲着,看着眼前的干儿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这次可算是做了件正事了,咱家心里都有数。得了,你继续去忙吧,有事及时给杂家传信,知道了吗?”
小太监听了喜上眉梢,忙不迭的回道:“干爹放心,小的都盯着呢,一有动静立马就报给您。”
夏守忠满意的点了点头,“嗯,去吧。”看着小太监出了紫宸殿,消失在自己眼前,夏守忠这才转身回了紫宸殿内。
回到殿内的夏守忠缓步走到了隆兴帝的御案前,看着正在批阅奏折的隆兴帝,刚好放下手中的折子,缓缓近前轻声回禀道:“陛下,好消息呀!宁国公府给宫里递了帖子,襄宁长公主明日进宫看望太后,想来公主身子已经大好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隆兴帝放下了手中的朱笔,看向一旁的夏守忠,“嗯!襄宁递了帖子进宫,想来是好多了,母后一直担心襄宁的身子,这下应该放心了。咳~夏守忠,去慈宁宫传个话,就说朕午膳去慈宁宫陪母后用膳,有好消息要告诉母后。”隆兴帝想到自己不让太后出宫,结果她老人家直接给自己吃了闭门羹,这让隆兴帝心中的郁闷无处发泄。襄宁病重的这段时间,也是隆兴帝最为郁闷的一段时日,襄宁病了多久,太后就冷了自己多久,说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50-60(第2/14页)
话隆兴帝心中有些酸了,只是想到襄宁长公主当年的付出与委屈,再多的心酸也被压了下去。一个是亲娘,一个是有所亏欠的亲妹妹,总不能对着她们发火吧,没办法,隆兴帝心中憋闷的难受,这不就苦了隆兴帝身边伺候的人了嘛,尤其是大太监夏守忠,那是没少被隆兴帝迁怒。
虽然隆兴帝没有直接说出口,但伺候他多年的夏守忠哪能不知道隆兴帝的意思,回忆起小太监说的,只怕此时太后已经拿到了宁国公府的帖子了。
想到这里的夏守忠不得不硬着头皮回道:“陛下,慈宁宫的青影姑姑已经拿着帖子回了慈宁宫,想来此时太后已经知晓了。”
隆兴帝的动作*稍微僵了一下,有些不自在的掩饰了一下,朝着夏守忠呵斥道:“怎么不早说。”
夏守忠忙低头认错,“都是奴才的错,奴才只想着给您报信了,没想到这茬,请陛下恕罪。”
隆兴帝也不是真的要怪罪夏守忠,便顺了这个台阶下来了,“得了,既然太后已经知道了,那就去慈宁宫传个话吧,就说朕得知皇妹大病初愈,心中倍感怜惜,恰好明日皇妹入宫,请太后多留一留皇妹,朕去慈宁宫陪太后和皇妹一起用膳。”
夏守忠连忙回道:“是,奴才这就去。”说罢退了下去,让自己的徒弟在一旁伺候着皇上。
夏守忠出了紫宸殿直奔慈宁宫而去,舔着脸向青影姑姑讨了个好,得知了太后心情不错,这才进了慈宁宫,向太后转述了隆兴帝的话。
听着夏守忠转述的话,太后哼了一声,“得了,哀家知道了,算皇帝还有心,知道心疼妹妹,看在襄宁的面子,哀家就不计较了,让皇帝明日早点来吧。”
夏守忠忙谢过太后,回道:“是,奴才这就去给陛下回话,奴才告退。”得了太后允准的话,夏守忠喜不自胜,他生怕太后拒了,不好给皇上交差。这下可好了,太后允了,也不计较之前的事情,想来皇上与太后之间的关系也算是破冰了,这道坎可算是过去了。
回到紫宸殿的夏守忠还没行完礼,就被隆兴帝打断了,“免礼平身,快说说,太后怎么说的?”
夏守忠恭维的道:“太后允了,让您明日早些去。”
“好,”隆兴帝满意的应道,郁闷的心情迎刃而解。随后静下心来,再次批阅起奏折,紫宸殿内充斥着龙涎香的气息,静谧又朦胧。
第52章 祖孙【VIP】
宫外的襄宁长公主尚不知晓自己进宫的消息给宫里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宁国公府里,襄宁长公主慢慢走到了花园,此时府中正在守孝,花园里多是素净的颜色。看着绽放的朵朵鲜花,毫不收敛的展现着自己最傲人的姿态,襄宁长公主也是兴致勃勃的,一边观赏着一枝独秀的虞美人,一边欣赏着并蒂双生的月季,心情也舒缓了许多。
走了一会儿,太阳开始强烈起来,襄宁长公主感到有些刺眼,伸手遮在头上,想要挡住耀眼的光线。
素梅见状生怕襄宁长公主受了暑热,忙劝道:“公主,这太阳愈发晒人了,刚好那边有个亭子,咱们去那边歇一歇吧。”
“嗯,也好,顺便去取些鱼食来,本宫想喂鱼。”襄宁长公主采纳了素梅的提议,看着不远处的凉亭,以及泛着点点粼光的湖面,便起了兴趣。
等襄宁长公主走进亭子里,稍歇了一会儿之后,鱼食也刚好送到了。湖面十分平静,只偶尔有气泡浮起,完全不像有鱼的样子。只是随着襄宁长公主手中的鱼食撒入水中,原本平静的湖面顿时沸腾起来,一条条各色的观赏鱼跃动着身子拍打湖面,高高跃起,争先恐后的抢着食,看起来热闹极了。
等手中的鱼食撒完,时辰也不早了,回到院内净过了手,还没用午膳,就听见外面有人传话道:“公主,大奶奶带着两位小少爷来了。”
襄宁长公主听到声音抬头望去,嘉悦郡主正带着两个小孙子走进来,嘉悦郡主同两个孩子给襄宁长公主行了礼。
襄宁长公主忙抬手阻止道:“快起,别多礼了,本宫也有些时日没有见到瑾哥瑜哥了,倒是怪想的。”说罢将两个孩子揽入怀中,好生亲昵了一番,听着两个孩子甜甜的叫着“祖母”“祖母”,真的是让人心都暖化了。
嘉悦郡主在一旁看着婆母同两个孩子亲近,开口道:“之前母亲身体未痊愈,也不敢带着哥儿来打扰您养病,倒是儿媳的不是。如今您大好了,儿媳就带着这两个小天魔星,来拜见您了。”
襄宁长公主高兴的道:“这样才对,要是过了病气给两个哥儿,那本宫才该懊恼呢。平日里无事便带着哥儿多来本宫这里转转,刚好本宫平日里无事,有他们陪着本宫,本宫也更高兴些。”说完一左一右搂着两个大孙子,襄宁长公主开心极了,自打贾代化过世之后,襄宁长公主就略显寂寞,几个儿子又都大了,也不好整日将他们拘在自己跟前。这下可好了,有了孙子在,谁还要儿子呀,肯定是大孙子更重要不是。
嘉悦郡主带着两个哥儿陪着襄宁长公主用了一顿午膳,这是襄宁长公主这段时日以来,用的最高兴的一顿饭了。
等用完午膳,嘉悦郡主面带着几分无奈的笑意,看向玩的正开心的一大两小,正准备请辞离去了,可看着婆母和两个孩子玩的开心的样子,又不忍打断。
襄宁长公主注意到之后,看向嘉悦郡主,“你若是有事便先去忙吧,瑾哥儿和瑜哥儿先放本宫这,等你忙完了让人来接他们,或者等他们玩的尽兴了,本宫再让人将他们送回你院子里去。”
嘉悦郡主听到这话面上闪过一丝喜色,她稍后要见见外面的管事,原本还想着这下没法陪着两个哥儿了,没成想哥儿和婆母相处得极好。更巧的是还没等自己开口,婆母便将两个哥儿留下了,这样也好,免得自己不好开口。想到这里嘉悦郡主欣喜的道:“母亲愿意留下两个哥儿,也是他们的福气,刚好儿媳要见一见外面的管事,两个小的便拜托给母亲了。”
襄宁长公主对于嘉悦郡主的态度十分满意,儿媳孝顺,愿意让孙子多陪陪自己,那自是求之不得的。襄宁长公主满意的颔首道:“嗯,两个哥儿这里有本宫呢,你且去忙吧。”
嘉悦郡主行了一礼后慢慢出了宁安堂,临出门前还不舍的看了眼孩子,随后慢慢收回了视线,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自己还要收拾一番,稍后好接见外面的管事们,如今在守孝,不好大动静的去查账,只好先敲打一番,希望这些管事们能多上些心。
宁安堂里,嘉悦郡主走后,贾瑾和贾瑜玩着手中的各色玩具,这些都是襄宁长公主收藏的一些精致有趣的东西,平日里好生珍藏着,如今见了孙子,一股脑全拿了出来,任他们玩乐。
许是有了孩子陪着,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黄昏,襄宁长公主觉察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才唤来两个哥儿的奶娘,伺候着哥儿净了手。听着两个哥儿哼哼唧唧的声音,就知晓他们是饿了,还好哥儿如今也大了,虽还在吃奶,但也只是偶尔吃一顿,平日里多是用些辅食。
襄宁长公主忙唤来素梅,“让小厨房将给哥来,可别饿坏了本宫的孙子。”
素梅也,奴婢一早让厨房备好了,这就让人上上来。”
随着几声响动,丫鬟们,由于哥儿还小,厨房备的是芙蓉蛋羹,三色丝饼,量都不大,但刚到了香味,两个哥儿有些坐不住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50-60(第3/14页)
,瑾哥大些,倒也稳重些,瑜哥就不行了,,“祖母,祖母,瑜儿饿,吃。”
襄宁长公主看着瑜哥儿忍不住朝着自己撒娇,就连瑾哥儿也是有些按捺不住的样子,也不耽搁,“好,祖母这就让人喂饱瑜哥儿的小肚子,我们先吃饱好不好?”说着让奶娘抱着瑾哥儿瑜哥儿坐在专门的椅子上,伺候着他们用膳。
等襄宁长公主用的差不多了以后,放下手中的碗筷,看着两个哥儿,只见碗里的蛋羹已经吃完了,饼倒是还剩了一些,问了奶娘才知道这是他们的正常饭量,也就放心了。
等到两个哥儿用完,襄宁长公主上前拉着他们,问告诉祖母,可都吃饱啦?”
贾瑜看了看贾瑾,小哥俩乖巧有礼的回道:“祖母,我们吃饱了。”
襄宁长公主听着小哥俩奶声奶气的回话,十分乖巧惹人疼爱,简直是让人怜爱极了,哪还顾得上其他。
襄宁长公主上前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哥儿,看着他们道:“既然吃饱了,那祖母送你们回去可好,刚好吃完,咱们一起走一走,瑾哥儿瑜哥儿可想你们母亲了,咱们一起去可好”
贾瑾贾瑜异口同声的回道:“好,瑾(瑜)哥儿想母亲了。”
得到两个孩子同意的襄宁长公主,不紧不慢的带着他们走了一阵,回到了大房所在的如意院,守在院子门口的嘉悦郡主,看见他们立马走了过来。
襄宁长公主不舍的将小哥俩交到了他们母亲手上,感觉到傍晚天气开始变凉,外面不时有阵阵冷风吹过来。襄宁长公主果断让嘉悦郡主带着孩子进了屋,自己目送着他们,也慢慢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因着明日要进宫,襄宁长公主一早就开始洗漱,之后早早的上了床开始休息,要以一副精神饱满的状态进宫去见太后好让她不至于一直为自己操心。
第二日一早,襄宁长公主慢慢睁开了眼睛,不知是否因为心情愉悦的原因,感觉这一觉睡得很舒服,也很踏实。
起身由丫鬟们伺候着梳洗打扮,今日的襄宁长公主一身宝石蓝吉祥如意纹襦裙,搭配着一套素净的羊脂白玉首饰,手上戴着一串圆润饱满的珍珠手链,尽显端庄。虽在孝期,但不失华贵,不愧是皇家公主,金枝玉叶,只一身气势便无人能比,全然瞧着不像是做祖母的人。
只简单用过了早膳,坐上了马车,炉子上正煮着茶,豪华的车厢里,一点也不拥挤,随着马儿脖子上铃铃作响的铃铛声,越过慢慢升起烟火气的朱雀街,卷起一路的烟尘,来到了玄武门。
素梅扶着襄宁长公主下了马车,走了两步进到玄武门内,朱红的宫墙仿佛将皇宫内外隔成了两个世界,威严宁静的宫道,一眼望去,又长又暗,仿佛吃人的嘴,深不见底。
大病初愈的襄宁长公主,走了几步之后有些累了,素梅看着公主,正想劝公主歇一会儿,毕竟公主身子还没完全恢复,需要好生注意着。
只是还没等她开口,不远处就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声音,“快些,都快些,莫要耽搁了时辰。”
随着熟悉的催促声落地,一行人的身影越来越近,等到那身着青色宫衣的姑姑面容渐渐浮现,素梅开始露出了笑容。
襄宁长公主也看到远处走过来的一行人,已经猜到了她们的来意,这让襄宁长公主心中顿时暖暖的,十分感动。
不止襄宁长公主看到她们,朝着她们走过来的姑姑显然也看到了她们,忙丢下后面的人,加快脚步走上前来,脸上带着笑意,激动的对着襄宁长公主行了一礼,“奴婢给公主殿下请安。”
第53章 入宫留宿【VIP】
“姑姑快请起,本宫也好久没见过姑姑了,不知母后近来可好?”襄宁长公主神情也是略显激动的问着话。
这一行抬着轿撵走来的奴才正是太后特意派来的,就是想着襄宁长公主大病初愈,太后心疼爱女,便让青影姑姑带着轿撵来接。
许久未见襄宁长公主,青影姑姑怕耽搁了时辰,与襄宁长公主错过,匆忙赶了过来,虽晚了些,好在未曾错过。
青影姑姑起身后回道:“太后娘娘十分想念公主殿下,可谓是盼星星盼月亮的,就盼着见您了,又哪能安好呢!这不,太后担心您的身子,特意让奴婢带着轿撵来,请您先上轿,太后正在慈宁宫等着您呢。”
襄宁也不推拒,毕竟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这才刚过玄武门,距离慈宁宫可还有一段路呢,自己这大病初愈的身子可坚持不下去。在素梅的服侍下坐上了轿撵,素梅见公主已经坐稳了,对着抬轿撵的奴才们道:“起桥,”随后轿撵慢慢离开地面,由青影姑姑在前面引路,一路稳稳当当的来到了慈宁宫。
沿途的宫女太监们自是看到了轿撵上的人,有识得襄宁长公主的,忙去给自家主子传信了。说来襄宁长公主既然进了宫,显然是身子好些了,身为地位尊崇的嫡长公主,本人又得太后皇上看重,夫家得力,自是后妃和皇子们示好的对象。哪怕不能同她交好,起码也不能得罪不是。
沿途襄宁长公主向青影姑姑询问了太后近来的状况,在太后未曾禁止的情况下,对着襄宁长公主,青影自然不会有所隐瞒,事无巨细的一一阐述。
等襄宁长公主坐着轿撵到了慈宁宫,她入宫的消息也已经传遍了皇宫,当然襄宁长公主对此并不知晓,也不在意。
此时她在慈宁宫大门前下了轿撵,看着近在咫尺的宫殿,襄宁长公主有些近乡情更怯的感触,迟迟不敢迈出脚步。
一旁伺候着的素梅显然是猜到了襄宁长公主的心思,劝解道:“公主,太后正在宫里等着您呢?咱们进去吧,莫让太后等久了。”
有了素梅递过来的梯子,襄宁长公主也顺势而下,压下了心中跌宕起伏的思绪,缓缓迈着步子走进了慈宁宫。
慈宁宫里一派井然有序,平日里略显冷清的宫殿,装点的生机勃勃,太监宫女们都纷纷向着一路走来的襄宁长公主行了礼。此时襄宁的思绪已经不在这里了,对着一路行礼的太监宫女们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身。
一跨进正殿门口,早已等待多时的太后,马上看到了不远处的爱女,眼含热泪的朝着门口望去。
襄宁一进门自然也看到了太后,许久未曾见到母后的她,心情十分激动。此时此刻,在襄宁眼中,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的妇人,不是什么身份尊贵的太后,只是她慈祥和蔼的母亲。
襄宁激动的往前走了几步,唤道:“母后……”
她所有未曾说出口的话,失去丈夫的悲伤,委屈,一个人的寂寞和孤独,以及对往日无尽的怀念,千言万语都归结成了一句对母亲的呼唤。
太后见到女儿自然是欢喜不已,忙起身扶住了行礼的女儿,双手紧紧握住襄宁长公主的手,“宁儿,母后的宁儿啊,哀家可算是见到你了,你可知道哀家有多想你。”说着说着太后开始激动起来,拉着襄宁长公主来到了榻上。
襄宁长公主见着太后的模样,也是一脸激动的道:“母后,女儿也很想您,很想很想。”在见到太后以后,原本还保持镇定的襄宁长公主,此时已经泪流满面,内心所有的不安和恐慌在这一刻突然爆发。她侧身抱住了太后,将自己的脑袋埋在太后身前,好似沉浸在避风的港湾里,有着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50-60(第4/14页)
太后也觉察到了襄宁的不安和恐慌,左手环抱着襄宁,右手温柔的抚摸着女儿,口中亦不停的温声安慰着,慢慢缓解了襄宁的情绪。等襄宁哭够了以后,已经过了许久,太后放下已经发麻的手,依旧握着襄宁长公主的手,久久不曾放开。
在太后看来,她的女儿差点就离她而去,哪怕如今人就在眼前,也难以忘怀。她生怕这就是一场梦,梦醒了,就什么都没了。
等看到襄宁渐渐缓过来以后,太心长的道:“宁儿,哀家知道驸马离世,你很伤感,这是人之常情。,还有攸儿他们吗?啊,你怎么能这般不爱惜身体呢,你昏迷的这些日子,
青影姑姑听流露,也在一旁附和着道:“是呀,公主,太后娘娘这些,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看着都消瘦了许多。”
“母后,都是儿臣不孝,看开了,虽然驸马不在了,但是还有攸儿敬儿他们在,儿臣要守着他们,守着这个家,日后儿公主认真的说道。表现的好像之一样,大哭一场发泄之后,公主。
太后见她脸上坚定的表情不像是作假,也就信了,“哀家不曾怪过你,你是哀家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哀家哪能不疼你呢?日后你要好好的,哀家老了,说不定哪一天就去见你父皇了,又能操心到什么时候呢!”
襄宁长公主柔声唤道:“母后,”这撒娇似的语气,好似是不同意太后的话。
太后难得的展露了笑颜,轻轻拍了拍襄宁长公主的手,“你啊,都多大人人了,怎么还这般孩子气的和哀家撒娇。”
襄宁长公主也带,都是母后的女儿,和您撒个娇怎么了。您可不许笑话儿臣,撒娇卖好,可算是让太后不再担忧了,母女二人许久不见,有着说不完的话,加上身打诨,聊的很是开怀。
等到隆兴帝来到慈宁宫的时候,殿里正聊的高兴呢,襄宁长公主特地挑着家中儿孙的趣事,同太后逗趣。
看着隆兴帝给太后行了礼,襄宁也起身给隆兴帝行礼,“襄宁给皇兄请安。”
隆兴帝出手扶起襄宁,“皇妹快免礼。”
随后看向一旁的太后,“儿臣刚刚在门外就听到母后和皇妹的声音了,这是在说些什么呢?”
襄宁长公主看着隆兴帝,开口解释道:“皇兄,刚刚和母后说起我府中的几个孩子呢?他们如今正是好玩的时候。”
“朕记得你府中可是添了好几个孙子,想来也是不会无聊了,只是你这说的朕都好奇极了,等过段日子可以带他们进宫来给朕看看,也让母后见见曾外孙。”隆兴帝难得起了兴趣,直接开口说道。
襄宁长公主微微颔首,“等过段时日出了孝期,我再带着他们进宫,也让皇兄和母后见上一见,难得孩子们如今都在,等日后他们大了,再想见可就难了。”
隆兴帝转动着手上的念珠道:“嗯,也不急在这一时。说起来朕也很久没有和母后皇妹一起用膳了,今日便在慈宁宫陪母后一起用膳吧。”
太后撇了眼隆兴帝,“你是皇帝,哀家有什么好说的,随你吧。”
隆兴帝心中提着的一口气顿时松了下来,到底是自己的亲娘,她的态度隆兴帝也是在意的,见她未曾拒绝自己的提议,便知晓太后已经不生气了。眼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了,隆兴帝提议开始用膳,得到了太后和襄宁长公主的赞同,三人开始用膳。太后看着病后显得瘦弱了许多的襄宁长公主,一个劲的挑着她爱吃的菜,劝着她用了许多,这让一旁的隆兴帝心中泛酸。
“这一桌菜是哀家特地吩咐御膳房做的,都是你们爱吃的,皇帝也要多用些。”太后一句话让隆兴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仿佛没有了身份的困扰,他们只是普通的一家人,聚在一起,温馨又幸福。
宫中的后妃自是得知了消息,不过她们都很识趣,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慈宁宫,打扰他们一家团聚
只是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午膳过后隆兴帝就回了紫宸殿,还有许多折子等着他批呢。
等到太阳渐渐落下,襄宁长公主也到了离去的时候,太后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她好不容易才见到了女儿,马上又要分离了,心里非常不舍。
隆兴帝也难得体谅了太后的思女之情,特意让人传话,希望襄宁长公主可以在宫中多留几天,陪一陪太后。
原本以为女儿要出宫了,太后眼里的光芒暗了下去,只是随着隆兴帝传来的话,不可置否的说,太后心动了。
面对着太后依依不舍的样子,襄宁实在是说不出拒绝的话,只好让人回府里传了话,最终留在了宫里。
其实太后也想过将襄宁长公主留下来,只是担心襄宁长公主会拒绝,故而并未开口。如今隆兴帝发了话,随着襄宁长公主点头,太后眼中的光又亮了起来。
襄宁长公主对于隆兴帝的话,自是没有意见的,更何况她也舍不得母后。
她是公主,自幼在皇宫长大,这里也是她的家,虽然皇宫留给她的记忆,并非都是美好的,但于她而言,这里到底是不一样的。
宁国公府,接到襄宁长公主留在宫里的消息,一家子虽有些惊讶,但再一想好像也很正常。毕竟宫里的太后是襄宁长公主的母亲,这做母亲的留女儿住两天,谁又能置喙,到底影响不到前朝,也没人会在这种时候扰了太后的兴致。
况且襄宁长公主是长辈,如今宁国公府已经没有比她地位更高的人了,似嘉悦郡主和贾敬他们只是小辈,这做小辈的又不能去指摘母亲的行为,自是由她去了。
第54章 攀比【VIP】
就这样,襄宁长公主留在了慈宁宫陪伴太后,隆兴帝也是一日不落的来到慈宁宫陪着太后用膳,许是一双儿女都在身边,并且时常陪伴着太后,如今太后瞧着都精神了许多,也一改往日的愁态。
襄宁长公主在宫中如鱼得水,荣国公府里史氏却在对着赖嬷嬷大吐苦水,瞧着襄宁长公主的待遇,心里是既羡慕又嫉妒。
史氏的思绪慢慢回放,她仿佛看到了幼时自己在父母怀抱中撒娇的景象,回忆里有高大威武的父亲,慈爱优雅的母亲,调皮捣蛋的兄长,那是她心底最美好的回忆。保龄侯府虽不是勋贵中最顶级的人家,但也不算差,初代保龄侯自微末中随开国皇帝征战四方,戎马半生,凭借着汗马功劳成为开国勋贵之一。只是时也命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初代保龄侯也因多年征战受了许多伤,以致顽疾缠身,大乾立国后没多久就去世了。其母初代保龄侯夫人同其夫感情深厚,在丈夫过世后,自绝而去,只留下刚成年的长子和尚且年幼的小女儿。史氏是她的长兄一手带大的,兄妹两人感情深厚,因为骤然失去了父母,对身边唯一的妹妹也就越发娇惯了,这也养成了史氏娇惯跋扈的脾气。
“你说,凭什么呢?她的命怎么就那般好呢,当初她身为公主,却只是嫁给了定安侯府的病秧子,还不如我这个侯府千金,因为曾经我是真的喜欢老爷,所以才嫁进了荣国公府。那时候的我是骄傲的,我可怜她,没成想匆匆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竟过得越来越好了,真是让人羡慕啊。”史氏的脸色几番变幻,最终渐渐归于平静。
“不过,我是不会羡慕她的,我生来便是保龄侯府的千金,如今亦是超品诰命的荣国公夫人,自认不输任何人,尤其不会输给她。”史氏不服输的说道。
赖嬷嬷在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50-60(第5/14页)
旁谄媚的道:“太太,如今整个荣国公府都掌握在您手中,所有人都得仰仗着您呢。”
赖嬷嬷侍奉史氏多年,从保龄侯伴着她的小姐长大,再到作为陪嫁同小姐一同进入荣国公府,看着她被现实磨平了棱角,为了利益和心中的嫉妒一步步算计,再也不复当初的模样。谁又曾知晓,她也曾经是千娇万宠的大小姐,虽跋扈了些,但心肠并不坏,只是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曾经骄傲的大小姐到底成为了深宅中的怨妇,手染鲜血。
曾经的襄宁长公主虽出身比史氏高,但当初襄宁长公主过的并不好,这让史氏心中莫名的痛快。
只是随着襄宁长公主二嫁宁国公府,日子越过越好,有着襄宁长公主的衬托,史氏的日子就越发难过了。
尤其是看着曾经身份尊贵,却嫁得不如自己的襄宁长公主,如今压在自己头上。而自己却只能靠着算计,一步步往前走,这让史氏心中如何不恨。
想到曾经压在自己头上的老太太没了,她最疼爱的孙子,如今在自己手下过活,心中愈发畅快了。想到丈夫贾代善为了子嗣传承,为了荣国公府,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自己,将自己对他的爱一点点磨灭,直至消失不见。若是一般的女子怕是早就在后院中香消玉殒了吧,可是她偏不,她生来要强,哪怕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没有低头,反而是硬挺着,将他们一一送走了,如今荣国公府已经没有人压在她头上了,也没有人能再伤害到她了。日后整个荣国公府都将随着她的意向而动,她才是荣国公府的实际掌控者,想到这里,史氏心中才好受了一些,虚情假意的说道:“是啊,赦儿不争气,政儿又没本事,这个家可不得靠着我吗,也是老爷去的早,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的,也没个人撑腰。”
“哎呦,我得好太太,这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不管怎么说,在外人眼里,宁荣二府都是一家,一门双公,便是在这京中,谁又能不给几分面子呢!”赖嬷嬷开始暗搓搓的劝解着主子,她也有了儿孙,自然不想沾手这些肮脏事,只想着给儿孙积积福呢。
“罢了,我也没输给她,她是宁国公夫人,我也是荣国公夫人,贾赦跟贾政到底不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不争气的东西,比不上宁府那几个。最可恨的是贾敏,我用尽心血去培养她,可是她是如何回报我的,竟听了贾代善的话,反抗我,最终嫁给了林如海那个破落户,可真是白白浪费了我的心血。”史氏恨恨的道,想到府中的下一辈,就是一肚子火,都怪他们在一旁拖后腿。
样子,连忙想法子转移注意力,面上依旧保持着谄媚的笑容,心中百转千回。“我的好太太,大爷二爷到底不是您亲生的,依奴婢看,您哥儿,他们都还小,日后如何还不
史氏本在气恼,听到赖嬷嬷的话却莫名赞同,她心中也渐渐起了心思:是啊,别人养的又怎么比得上自己养的呢?这次可要吸取教训,绝对不能再出现像贾敏那样的白眼狼了。
想着想着史氏开始高兴起来,“不错,赖嬷嬷,此次你当居首功,琏在我身边,我一定,绝对不能输给宁府,我就不信了,我哪里比她差。”
宫外的史氏不安分,宫内的襄宁长公主却安安稳稳的过了二天,这二天她整日陪着太后,直到襄宁长公主要出宫时,后宫的娘娘们才展现了自己的存在感。
襄宁要出宫回府,太后和隆兴帝自然有所表示,各色绸缎布匹,上等的药材补品,还有一些精致的小玩意,随着襄宁长公主的车架,一路回到了宁国公府。
见太后和隆兴帝赏赐了东西,皇后和后宫妃嫔们少不得跟风,长公府。
有盯着消息的奴才急匆匆去给史氏报信,接到信的史氏越发记恨了,不过是进了一趟宫,这成堆的东西就进了宁国公府,想到那些贡品层次的好东西,心中难免有些意难平啊!
宁国公府这边倒是一切如常,嘉宁长公主回府,对于成批的赏赐,宁国公府上下早已习以为常一进宫,必然会带着丰厚的赏赐回府,分,剩下的多是分给了儿子和儿媳,,可谓是人人有份。
襄宁长公主看着守在自己院子里的几个儿媳,心里也是满意的,这般想着不免就像予些赏赐给他们,“刚好你们都在,本宫得了些好纱缎,轻薄透气,触手清凉,最是适合这种天裁衣服了,你们一人拿两匹回去,不拘是做衣服还制蚊帐,都行。”
嘉悦等人原只是想来给襄宁长公主见礼,没成想还有意外之喜,禀着不要白不要的原则,欢欢喜喜的接了,“儿媳多谢婆母。”
襄宁长公主颔首道:“嗯,不必多礼,且都各自回院子里去吧,如今尚在孝期之中,照顾好各自院子里的哥儿。嘉悦且留下,本宫有事要同你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