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 / 2)
赖嬷嬷也是个人精,知晓自家太太的性子,可不是个好相与的。要不然当年自己也不会压下给老爷做房里人的念头,转而选择嫁给府里的管事,还不是害怕太太的手段。
如今太太心里有火没处发,总得有人受着,只是她年纪大了,可受不住,还是得想想法子才是。
随后眼珠子滴溜溜的一转,心里有了主意,只见赖嬷嬷立马转换了表情,一脸自责的哭诉道:“都是奴婢的错,没能想到二太太竟连您都瞒着。奴婢原想着是代您去看望二太太和新生的小少爷,若是有事二太太也不会隐瞒,况且小少爷看着很是康健,便没多想,谁成想……。”赖嬷嬷深谙告状之道,这话说一半留一半,未尽之言全看个人怎么想,说完还不忘悄悄看了眼太太,见太太面上很是恼怒,便知晓自己这招成了。
心念一转,开始打起感情牌来:“太太啊,奴婢伺候您这么些年了,您对奴婢的好奴婢都记在心上。如今因为一时大意竟害得您如此,奴婢心里愧疚难安呐,您罚奴婢吧,太太!都是奴婢的错,您罚奴婢吧。”
赖嬷嬷这番似是而非的话,也正好再次引起了史氏的怒火,不过这次不是对赖嬷嬷,而是二太太王氏。史氏越想越生气,猛的一拍桌子,“王氏,看我怎么收拾她。之前还顾忌着她怀了身孕,如今孩子已经生了,我看她还有什么倚仗。”
赖嬷嬷看着自家太太将目标转向了二太太,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虽说祸水东引有些不厚道,但总比自己遭*罪强。至于二太太那里,那就只能看运气了。
不过,哪怕史氏将目标转向了王氏,可赖嬷嬷依旧跪在地上不敢动弹,默默等着主子发落。路都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了,可不想因为这一点岔子,再惹了太太的眼,真被发落了,那可就不美了。
史氏打定了主意要收拾王氏,不过眼前紧要的是先处置赖嬷嬷,这有错就要罚,至于怎么罚嘛?史氏想了想决定小惩大诫,借此杀鸡儆猴,来警告府里的下人们,收了那些小心思。
听着赖嬷嬷不停的请罪,史氏也有些心烦了,当即不耐烦的道:“行了,你个老货伺候了我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过这次你犯了错,该罚还是要罚,就罚你十个板子,再扣半年月钱,以此为戒,日后好生当差,莫要再出差错。”
十个板子赖嬷嬷闻言有些肉疼,她都这把老骨头了,只是心里有再多不满也只能压下,面上还不得不欢欢喜喜的感激史氏宽恕自己。“谢太太宽恕,奴婢领罚,日后定当尽心尽力为太太办事。”
“嗯,起来吧。”史氏摆弄着手中的帕子,随意的道。
赖嬷嬷又磕了几个头,这才起身站到史氏身侧伺候着。
第95章 第95章【VIP】
襄宁长公主缓缓抬起头,看着走进来的素梅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素梅恭恭敬敬的站在襄宁长公主跟前,开口回道:“请公主放心,奴婢寻了荣国公夫人,荣国公夫人也应下了想来不会有太大差错。”
襄宁长公主闻言摆动着手中的碧玺手串,带着几分慎重的道:“这些年荣国公府也不知出了多少岔子,以往遇上的小事也就罢了,如今这一遭可经不住,若是出了岔子,只怕带累整个贾家,还是小心为上。索性也不费什么心思,只是荣国公府那边你让人盯紧了,本宫算是明白了,这荣国公府是一刻也不能放松警惕,得时刻派人盯着。一放松还不知道要捅出多大篓子来呢!”
素梅想了想也确实如此,便准备照着襄宁长公主的吩咐去做,“那奴婢便安排人继续盯着,这次一定不再放松警惕了,保证府上的消息,主子若是想知晓,都能一清二楚。”
“嗯,那便去办吧。”若有若无的声音从襄宁长公主口中传出,似是一副不太在意的模样。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此时此刻襄宁长公主心中想的还是含玉而生这事,一个人短时间内也没个主意,想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盼着几个儿子早些回府吧。
满腹心事的襄宁长公主只草草用了午膳,翻着些闲书打发打发时间,心里有事的她如何能静下心来,这不,时不时的抬头望向屋内摆放的落地钟上,只希望时间快快过去才好呢!
伴随着窗外传来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悬挂在空中的太阳也迁移了脚步,恰好被密密麻麻的云朵遮住了身影,只有几缕阳光映射而出。傍晚的温度显然降低了许多,不时还有一阵阵凉风吹来,很是舒适。
只是襄宁长公主显然是没有心思去享受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90-100(第6/12页)
风轻云淡的闲暇时光,心中焦躁不安的她,有些迫不及待了。
“怎么还没回来?”襄宁长公主疑惑的喃喃自语。心中惴惴不安的看向素梅,“几位老爷那里你可把话传到了”
素梅姑姑自是信心满满,斩钉截铁的的道:“奴婢办事公主您尽管放心,话奴婢都带到了。虽然府上老爷们都在当值,但奴婢也告知了几位爷身边伺候的小厮,保证不会有疏漏。”
说完暗暗抬起头看了眼襄宁长公主的脸色,见襄宁长公主面上并无怒色,这才继续劝解:“也许是路上耽搁了,咱们再等等,说不准几位老爷就回来了。”
左等右等也没见人影的襄宁长公主心中开始烦闷,从未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素梅姑姑见状,连忙让手下的小厮吴二去正门侯着,一旦几位老爷回府,立马引过来。这才安抚住了襄宁长公主,硬是拖了一会儿。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在襄宁长公主耐心耗尽之前,守在门口的吴二见到了府上几位老爷的身影。
宁国公府正门前,左右两边摆着的石狮子依旧威严,静谧的宁荣街上响起了“得~得~得”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的几道身影骑着马疾驰而来,将将停在了宁国公府门前。
还没等吴二上前,门房的小子们簇拥而上,口中还不忘欢快的喊道:“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显然是想将消息传到府里去。喊完后顺势上前接过了几位老爷手中的缰绳,安抚着马儿们,将它们慢慢牵引至马棚,才算结束了工作,完事儿后依旧回到门房守着,行动间很是干净利落。
吴二在一旁挤了半天硬是没挤进去,急得满头大汗,好不容易门房的小子们散去了,这才跻身上前,随意的用袖子擦了擦汗,点头哈腰的朝着打头的大老爷贾攸道:“老爷,您们可算回来啦,长公主殿下有事同几位老爷商议,特意让奴才侯着,等老爷们回府便立刻去静康院一趟。”
贾攸几人已经得了小厮的传话,心中明了,府上怕是出大事了,当即点了点头:“嗯,知道了,带路吧。”
话音落地,也不多做停留,转头示意两个弟弟一起朝着襄宁长公主的静安院去了。
还没踏进院子,就有那守候多时的丫鬟急匆匆的去给主子报信。等贾攸三兄弟一进门,还没等他们给襄宁长公主见礼,就被襄宁公主打断了。只见襄宁长公主端坐在椅子上,正满脸焦急的道:“行了行了,这都火烧眉毛了,我这院子里也没外人,就别讲究那么多虚礼了。”
贾攸回道:“礼不可废”,浅见了礼,朝着母亲行完了礼,贾攸贾敬正何事?
没等他们开口,就听见贾啟痞痞的道:“我的亲娘啊,您儿子我可是一下值就急匆匆的赶回来了,连歇都没歇。这府上到底是发生什么事了,弄得您如此着急忙慌的”
贾攸贾敬见三弟开口问询,也就未曾再重复去问,反而是
怨的话,在三人疑惑不解的目光,很是心疼的看向贾啟:“老三你要是累了就先歇歇,你们都是本宫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本宫又荣国公府做的孽,若不是事情不好解决,本喊你们回来。”襄宁长公主话语中无不带着埋怨,自己的儿子自己心疼,几个儿来,她自是心疼的。
贾攸贾敬为人向来端方,当了好的事,尤其在父亲贾代化去世后,总是想着给兄弟们做好榜样,毕竟长兄怀,心中感觉暖暖的,不过他们也没,看来“荣国公府”才是关键,三人皆是若有所思。
贾攸三人面面相觑,贾敬和贾啟将目光投向了大哥贾攸,在二人希冀的目光下,贾攸也不含糊,朝着襄宁长公主问询起来:“母亲,究竟发生了何事?让您如此慌忙!”
襄宁长公主看了看三个儿子,叹了叹气:“唉!这事还要从贾政之妻王氏有孕说起,昨日正是她生产的日子。她可是有福气着呢,昨日生了个哥儿。”说完到底有些气不过,语气不善的道:“含玉而生的哥儿,这种天大的福气,一般人可承受不住。若是聪明人也就罢了,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可偏偏王氏一向蠢笨,竟恨不得昭告天下,如今怕是京中都知晓了。”
贾攸三人听着母亲的话,脸色看上去是一个比一个黑,这种事还大肆弘扬,伴随着含玉而生这种吉兆出世的男子,无一不是帝王豪杰,可偏偏这孩子没有投生在帝王家,反而来到了贾家,结果可想而知……
贾啟跟贾政可没什么交情,因此毫无顾忌的吐槽道:“这哪是什么吉兆啊,这是催命符!这王氏跟贾家是什么仇什么怨,这么坑我们,这可真是。”
贾攸贾敬顾忌着身份没有抱怨,可是看他们对贾啟的话未曾反驳,也能看出他们的态度。他们对王氏,甚至是对荣国公府都是有意见的。同族之间还未出五服,照理来说应该相互扶持的,可是荣国公府自从堂叔贾代善去世后,一直在捅篓子,他们宁国公府只能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要不是他们亲娘是长公主,皇帝是他们亲舅舅,他们哪还有如今的日子,只怕早就被荣国公府拖垮了。可哪怕如此,他们也带不动了,他们也是人,也会累,会厌倦,他们对帮着荣国公府收拾烂摊子的行为非常有意见,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贾啟见两位兄长没有反驳自己,精明如他哪里能不明白,当即下了决定:“母亲,两位兄长,我是不建议再帮着收拾烂摊子了,回回如此,咱们也吃不消。荣国公府闯的祸,就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顶多是看在亲戚的份上,说上两句好话,已经是极限了。”
贾敬哪怕有心帮贾赦一把,可也有心无力。他也是熟读史书的人,自然知晓轻重,这事放到任何一个皇帝面前,那都是宁可杀错不可放过。虽说荣国公府和他们是亲戚,可皇帝也是他们的亲舅舅,这两边都是亲戚,遇到难以抉择的大事,还真不好偏颇。只能默默不语,想要看看兄长和母亲的态度再做决定。
看着满脸拒绝的贾啟和一言不发的贾敬,贾攸知道自己的态度和选择至关重要,作为宁国公府的当家人,他现在要做出选择。
沉思了许久,想到往日的点点滴滴,无奈的望向母亲:“这件事如今已经不是我们能抉择的了,含玉而生对皇家而言,可不是小事,况且这件事绝对瞒不过皇舅舅的耳朵。咱们现在要做的,是带着那块玉去请罪,至于皇舅舅如何发落,只能听天由命了。”
贾攸的话不无道理,襄宁长公主虽然可以直接去求情,可这件事贾家到底是要表现出认罪的态度来的。以后的宁国公府是要靠着他们兄弟支撑着,这才是襄宁长公主此番行事的意义,她也想听听几个儿子的看法,借此来探探底。
“老大的话没错,老三的话也不无道理,至于老二,你现在是个什么想法”襄宁长公主朝着次子贾敬发问,想要逼出他的想法来。
贾敬朝着母亲拱了拱手:“母亲,眼下就如大哥所说,咱们带着那块玉去陈述实情,至于结果如何,就看皇舅舅如何判吧,生死由命!”
第96章 第96章【VIP】
陆续听完三个儿子的意见,襄宁长公主心中也有了数,如今贾攸兄弟三人都是同样的看法,原本心中的担忧都统统化为了飞灰。既然意见一致,那就没什么好纠结的了,当即顺从的道:“既然你们兄弟三个都是这般想的,那就随你们的心意,就这么办吧。”说完抬头望了望窗外,天色已经不早了,宫门也差不多已经落了锁,襄宁长公主转头看向贾攸三人:“今日天色已晚,不便再去宫里,那便等明日吧,你们三兄弟一起,带着那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90-100(第7/12页)
玉去给皇兄瞧一瞧,一切都听皇兄的处置。”
贾攸三人朝着襄宁长公主颔首应和,异口同声的答道:“是,儿子明白。”
襄宁长公主见事情已经定了主意,便打算打发几个儿子回去休息,他们上了一天值,也都辛苦了。
贾敬此时十分纠结,他心中虽知晓此时再提荣国公府有些不太恰当,但多年来形成的习惯,让他忍不住想法为荣国公府找补。
就在贾敬面色郁郁之时,襄宁长公主看到了次子的异样,忍不住开口问道:“老二,本宫看你面色焦虑,可是还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
襄宁长公主的问询打断了贾敬心中的纠结,也将贾攸贾啟的目光吸引到了贾敬身上,见母亲和兄弟们都看向自己,他默默给自己加油打气:“母亲,儿子是在想,明日里可要带着赦弟政堂弟一起去向皇帝舅舅请罪”
老三贾啟听完二哥的话,暗暗撇了撇嘴:“带着他们干嘛?只会拖后腿!”
贾敬有着不同的看法,听了这话忍不住反驳:“话不是这么说的,此事毕竟发生在荣国公府,若是他们不去,到底失了诚意。”
虽然知道二哥讲的有道理,但一向看不上贾赦贾政兄弟俩的贾啟,硬着头皮回嘴:“他们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去了又有什么意义。”
贾敬见状还想坚持自己的看法说两句,就被贾攸给打断了:“好了,你们俩都别争了,你们说的都没错。这样吧,明日里带着赦堂弟和政堂弟一起,也不用他们陈情,只要他们一起去了,摆出态度来就行。”
这一番两相中和的话,让贾敬贾啟彻底没了意见,贾攸见两个弟弟没再说话,忍不住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生怕两个弟弟为了这件事再争执起来。唉,他这个做哥哥的也不容易。
襄宁长公主见三个儿子都没了意见,也抓住机会,“既如此,那便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吧,好好歇一歇,别累到了,身子重要。荣国公府那边,你们让人去传个话,明日刚好你们一起!”
“是,儿子告退。”三人恭敬的行礼,慢慢从静康院退了出去,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开始养精蓄锐,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荣僖堂内,史氏头上如同悬着一把剑,心中焦躁难安,偏偏荣国公府比不得宁国公府,贾赦贾政兄弟俩也不算多有本事,她一时问想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至于赖嬷嬷根本没在史氏的找寻范围内,在她看来赖嬷嬷不过是伺候她的奴婢,又做不得主,能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这种时候史氏才会难得质疑自己,当初养废贾赦和贾政是不是做错了,以至于如今落得如此境地。只是很快这种想法就被压下去了,当年的事情做的也不算隐秘,如今能过得安稳,全靠自己掌权后将府里的下人尽数替换,并且大肆提拔自己的陪嫁,彻底掌控了整个荣国公府。若是贾赦贾政出息了,难保不会翻旧账,届时失去倚仗的自己可压不住他们。罢了,世问安得两全法,如今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辛苦谋算换来的,她不会后悔的,绝不!
就在史氏百感交集的时候,窝在荣国公府里的贾赦和贾政接到了贾攸的通知:荣国公府二房嫡次子含玉而生,福气太大,咱们贾家小门小户承受不住,这样的福气必须得献给皇上。明日一早你们同我一道去面圣,带着那块听说来历不凡的玉。
这一番说是通知,实则警醒的一段话,可是让贾赦兄弟俩心中一震,那被浆糊袭击了的脑袋瞬问清醒。原本浑然不在意的贾赦彻底清醒了,甚至沾沾自喜的贾政也开始冷汗直冒,他们都在盼着明日早点到,可又惧怕新一天的钟声响起。
只是时问的轮盘不停旋转,清凉的风吹过云雾渐渐聚拢,三三两两的遮挡了视线。轻飘飘的云雾遮住了光,却遮不住黄昏将近,日升月落,只眼看着岁月流转,昼夜交替,一天也就这般过去了。
宁国公府里襄宁长公主一夜未曾安眠,心里总是么态度。自打太子谋逆被废后,皇兄的脾气越发不好了,如今年纪大了,总是阴晴不定的,也不知?
襄宁长公主的不安也影响了府里,当家的宁国公夫人嘉悦郡主扎紧了府上的篱笆,二房三房也是管束住了院里的下人,想来太太们也都是从府上的老爷们那里得了一些消息。
三房的院子里,三太太沈氏忧心忡忡,焦急的在屋内来回走动,借此自家老爷那得了准信的沈氏很是担忧,出自承恩灵通,对于宫里的情况比较了解,尤其是近几年皇上的心思愈发难测了,哪怕自家老爷是皇上的亲外甥,可那又如何,毕竟皇家连
沈氏房中贴身伺候的大丫鬟红玉见着太太着急的样子很是担心,不得不开口劝解:“太太,您先宽宽心,注意身子,到底老爷的身份在那里呢!”说完见自家太太依旧不安,似是未曾将自己的话听进去,只好继续给自己鼓劲,试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太太呀,老爷如今进了宫,您在府上白白着急也没用啊,反而急坏了身子,等老爷回来了,可得心疼坏了。您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老爷着想啊!”
红玉苦口婆心的劝说,终是起了一丁点儿作用,沈氏泄了气,许多,好似受了莫大的打击:“红玉,我是不是很没用啊,只会给老爷拖后腿,这些不等红玉回复,直接沉浸在了自责当红玉这丫头回答自己,她说这话只是说说而已,有些想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压在心里,遇上
自家太太,平日里有老爷宠着,性子难免有些敏感了,反应大些也很正常。只是平日里有老爷哄着,如今老爷不在,也不能任由太太是个丫鬟,人微言轻,哪怕劝说太太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主要是可信度不高,来劝说。
“太太,大太太二太太来了。”碧珠抬手掀起门前的浅色吉祥如意波纹帘,给屋内的三太太沈氏传话。
恰好打断了沈氏的思路,抬起头来望向门外,带着几分好奇的目光从屋外缓缓而来的两人身上划过。不过一时问倒也没多想,急忙迎了上来,脸上还带着一丝好奇:“大嫂二嫂你们怎么来了?”
嘉悦郡主听着这话,又见沈氏脸色苍白,有心打趣来缓和气氛:“弟妹这话可是不欢迎我们,若是的话,那可就伤我们的心了,毕竟我们好心来找弟妹你,竟被嫌弃了呢!”
沈氏被臊的不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咬了咬牙:“大嫂这话可臊坏我了,我哪有不欢迎你们,不过是心里存着事儿,有些担忧罢了。”
嘉悦郡主和荀氏对视一眼,都觉得这趟来对了,她们就是担心沈氏一个人会胡思乱想,这才结伴来了三房的院子,想着陪沈氏说说话,也好劝慰劝慰她。
“可不是巧了,我们就是为着这事来的。”嘉悦郡主当即回道,丝毫不避讳着外人,打定主意要和沈氏好好说道说道。
嘉悦郡主并荀氏落座后,行驶起了长嫂的责任,语重心长的劝说:“三弟妹呀,你不要太过担心,我们商议过了,府上的爷们好歹是皇上的亲外甥,看在母亲的份上,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顶多是皮外伤,或是训斥几句,不会有危险的,你就放心吧。”
嘉悦郡主劝完还不忘给荀氏使眼色,荀氏很默契的接收到了,瞬问明白了嘉悦郡主的意思。感受着两人之问的默契,显然眼前的情况也不是第一回了,有了经验,就是劝起人来的话也是有理有据。
荀氏拿着手帕的手摆动了一下,拉住了沈氏的手,感同身受的道:“弟妹呀,嫂嫂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90-100(第8/12页)
我也能理解你的心情,不瞒你说,我也很是担忧老爷他们。只是老爷他们既然去做了,那咱们妇道人家也不好阻止,只能在府里求神拜佛,盼着佛祖保佑他们此行平安无事。”
沈氏听着两位嫂嫂一套又一套的劝解,始终没能缓和这不安的心,只是暂且将所有负面情绪压在了心里。不过对于荀氏所说的求神拜佛她还是很感兴趣的,那也是一种渠道,将所有期盼寄托于虚妄的神佛,好歹能给自己一些安慰。
妯娌三人互相劝慰,并且约了一起去府上的佛堂上香,沈氏一马当先,荀氏紧跟其后陪同。可怜嘉悦郡主中途被管事的给引到了一边,去忙府上的事物去了,只好拜托荀氏沈氏代为在佛前表达心意。荀氏沈氏两人搭伙去了佛堂,诵念佛经,也是在借此散去那股子不安。
只是身陷宫闱的贾攸几人是感受不到自家太太们的心意了。
第97章 第97章【VIP】
泰安殿后,刚下朝的隆兴帝有些意兴阑珊,心中还在腹诽:朝中这些大臣是越发糊弄了,整日里扯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朝会上争论不休,看来还是太闲了,是时候给他们找些事情做了!
大太监夏守忠一眼便看出了陛下兴致不高,他在陛下身边伺候多年,略一思索心中就有了数,显然是有人惹得陛下不高兴了。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若想让陛下开心,还非得此物不可。只见夏守忠缓步走近皇上身边轻声道:“陛下,奴才听闻最近宫中的御花园可是热闹极了,吸引了诸多娘娘们呢。”
隆兴帝好奇的问道:“哦,莫不是御花园里有什么,竟让后宫妃嫔流连忘返。”
夏守忠神秘一笑:“陛下英明,果然都瞒不过您,御花园有一株素冠荷鼎开了,娘娘们都欢喜极了,时常去看。”
素冠荷鼎四个字显然引起了隆兴帝的关注,话语中明显带着些趣味:“哦,素冠荷鼎朕记得宫中目前只有一株,还是苏州织造进上来。莫不就是从紫宸殿搬过去的那株?不是说移栽的时候意外伤了根茎吗?怎么又好了?”
夏守忠微微笑着不卑不亢:“陛下您可真是神了,一猜就中,可不就是织造大人进上来的那株嘛,之前移栽的时候也确实伤了根茎。不过御花园有位手艺了得的花匠,硬生生给救回来了。”
这个消息让隆兴帝很是惊讶,面上难掩喜色:“这可真是朕这几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素冠荷鼎,朕可是眼馋襄宁那株很久了。不过襄宁那株是贾代化当年特地寻来的,朕倒是不好去要。”
随即想到御花园那株原本有损伤的如今救活了,不用再眼馋襄宁的,顿时感觉舒服极了,眼角都眯着笑:“随朕去御花园看看,若是那株素冠荷鼎真的救活了,朕要重赏!”
夏守忠见陛下很是高兴,心情也舒缓下来,这下不用绷着了,满含笑意轻快的给隆兴帝引路。
御花园里,四周的花木争奇斗艳,在满是珍品的花园里略显平庸,唯有一株素冠荷鼎素雅淡然,如同花中仙女,遗世独立。
一时间,还未走近的隆兴帝就被吸引住,再也挪不开眼睛,恨不得时时刻刻放在眼前,还是夏守忠见到了用午膳的时候,好说歹说才将隆兴帝劝了下来。
“那株素冠荷鼎可能移栽,御花园到底远了些。”隆兴帝带着不舍心情的问起夏守忠。
只见夏守忠满脸为难,磨磨蹭蹭不敢开口,却又不得不回话:“陛下,这株素冠荷鼎虽被救活了,可到底受过损伤,一时间不好移动,否则只怕”
闻言隆兴帝满脸遗憾:“罢了,即是不能移动那边留在御花园吧,着人仔细照料,不得有误。朕有空会来看的。”
“是,奴才遵旨。”夏守忠恭敬的摆动着浮尘,略弯着腰应下了。
回到紫宸殿的隆兴帝心中痒痒,那素冠荷鼎能看不能动,倒是让人失望了。还是襄宁运气好,手中那株素冠荷鼎不仅茁壮成长,还有即将分苗的迹象,也不知朕可能分一杯羹。
夏守忠委婉的劝说:“依着奴才的看来,公主对素冠荷鼎一向珍之重之,陛下若是想要从公主手中分出幼苗,只怕甚是艰难。”
隆兴帝虽知晓其中的难度,但心中却也难免抱了几分幻想,不愿意去打破。如今彻底揭露开,也还想着再坚持坚持,襄宁是自己的胞妹,也不能从她手上强抢,只能想办法磨一磨,看可有机会。理智上虽已知晓,心中却难免失望。
说来这时机也是刚刚好,没等隆兴帝去寻襄宁长公主讨要幼苗,贾攸兄弟三人并着贾赦贾政就来到了紫宸殿外。
一个小太监自殿门外走进,悄声来到夏守忠身边,小声嘀咕着,并未惊动隆兴帝。
听了小太监的传话,说是殿外有人求见,夏守忠首先抬头观望了隆兴帝的态度,见陛下此时心情正好,便借着这个时机报了上去:“陛下,宁国公带着府上兄弟及荣国公府一等将军贾赦,工部员外郎贾政求见。”
“哦,攸儿他们来了,还带着荣国公府的小子,莫不是为了荣国公府之事来的?”隆兴帝见外甥带着贾家人来,又是在这种时候,不免有了猜想。荣国公府二房嫡子含玉而生的消息,他在宫中也有所耳闻,乍一听时确实很生气,心中万分忌惮,想要将次子彻底铲除,甚至斩草除根。可再一细听,回想了一番,又觉得不对劲,听闻那块玉不小,刚出生的婴儿口中如何能含得住宝玉,怕是有些夸大其词,此事的真实性尚不可考,看在襄宁公主和几个外甥的份上,隆兴帝的杀意也消散了几分。哪怕对他们的来意有了猜想,可到底也只是猜想罢了,本想着眼不见为净,可如今人都候在殿外了,也不好不见,甩手将奏折放在一旁,抬头吩咐夏守忠道:“传他们进来吧。”
“是。”夏守忠应完立马给小太监使眼色,示意他将声退了下去,将贾攸等人迎了进来。
“微臣给陛下请安。”几人异口同声的给皇上请安,身为国公府的公子,礼节总是不差的。
隆贾敬贾啟几个外甥,还有荣国公府的贾赦贾政,几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开国勋贵之后,在隆兴帝面前还贾赦贾政胆小,面对隆兴帝,恨不得自己立马消失才好。
反复扫视了几眼,隆兴帝才来吧,你们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贾话,心中不觉一紧,几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均将目光转向了贾赦贾政两兄弟。他,自是该由荣国公府打头,谁成想贾赦贾口,一点出面的意思都没有。没办法,贾攸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谁让他是老大呢!只是哪怕依着的了解,预料了几分,可真到这种时候,难过。
贾攸压下心中那丝愤懑,对着隆兴帝深深行了一礼:“陛下,臣贾攸为近日京中流言特来请罪,荣国公府二房嫡次子所谓的含玉而生一事,纯属编造,并非事实。”
“此事说来实属家门不幸,荣国公府二房王氏,性愚钝,不堪教导,整日里摆弄后宅妇人的手段。以往不过是挑些吉祥话往子女身上靠,想借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臣等见她并未造成不良后果,也就未曾管束,没想到她这次竟胆大包天,编造出了含玉而生的假像。臣身为贾家族长,未能约束好族中女眷,以致其犯下如此大错,自知难辞其咎,请陛下降罪。”说完深深低下了头,等着隆兴帝惩处。
贾敬贾啟见状也跟着认错:“兄长虽有错,但请陛下念在以往的情分上宽恕几分吧,请陛下恕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90-100(第9/12页)
贾赦贾政听着耳边传来贾攸的回禀声,就知道事情妥了,有贾攸打头,总不会全部怪到自己头上,也算是逃过一劫。两个人恨不得缩在角落里,让人再也注意不到,可惜紫宸殿殿内就这么大地方,又能往哪里藏呢。如此一来,低着头却一言不发的贾赦贾政两兄弟就惹眼了,引起了隆兴帝的注意。
“你说含玉而生是伪造的,那又有何证据来证明呢?说不得是你们想要借此脱罪,你说是也不是嗯?”隆兴帝用肯定的语气质疑起了他们,作为皇帝,他不能偏听偏信,一切都要靠证据说话。
隆兴帝在问话,贾攸不敢有丝毫懈怠,隆兴帝的每一句话都要在他脑海里转上几圈,思索着怎么才能准确的回复。这一番质疑也没能难倒他:“陛下容禀,臣之所以说王氏是伪造的,实在是因为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了。王氏膝下二子一女,除了长子贾珠出生时较早,叔父贾代善尚且在世,她行事也不敢太过,故而出生时并未有任何流言,只是府上上下都知道贾珠聪颖不凡,读书用心,日后有望高中。嫡女出生在正月初一,她为之造势,鼓吹其女实乃大福气之人,幼子便是含玉而生的那小子。王氏的话错洞百出,怎么可能偏偏她的子女都来历不凡,一个还能说是祖坟上冒青烟了,多了就不值钱了。何况这世上哪来如此巧合的事情,她王氏又不是大贤,这有来历有大福气的全投胎到她肚子里了,由此可见含玉而生一事当不得真,请陛下明察。”
贾攸陈情完,也不好明面上借着舅甥关系再开脱,只能默默等候发落。就在众人惴惴不安时,头顶终于传来了隆兴帝的声音,“这么说来含玉而生不过是后宅妇人耍的手段罢了,并非天生异像,那这事荣国公府预备如何处置啊?”
第98章 第98章【VIP】
眼见着隆兴帝有松口的架势,贾攸兄弟三人心中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正是荣国公府表现的机会,说不得看着他们认错的态度良好,隆兴帝就不计较了。
可惜一看贾赦贾政兄弟俩缩着头,一副胆小怯懦的模样,三人就气不打一处来。虽说他们不指望贾赦贾政出头,可这态度总得有吧,这都叫什么事啊!
贾攸深吸了一口气,不得不拿出诚意来:“回禀陛下,王氏一介妇人,却是罪魁祸首,究其根本还是后宅夫人无知,无视律法,加之府中未能约束好女眷,才导致酿下如此大祸。王氏乃罪魁祸首臣等不敢放任,如此胆大妄为之妇人实属罕见,青灯古佛便是归宿。不过王氏产后虚弱,这身子也说不定能不能见好。至于府上之过错,实乃臣等不察所致,臣等知罪,还请陛下降罪。”这一番直接认错的态度,倒是出乎隆兴帝的意料,还以为他们会辩驳几句,没成想贾家直接给*出了处置方案。贾攸这话中之意便是王氏将会常伴佛前,从此缠绵病榻,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一命呜呼,说完贾攸还不忘试探这样的处置方式可能让隆兴帝满意。
眼看着隆兴帝并未阻止,想来还算满意,王氏到底不过是一介妇人,隆兴帝还不至于太过计较。紧接着贾攸又说出了对二房嫡次子的处置:“至于荣国公府二房的小子,含玉而生便是天大的福气了,不敢再期望其它。而且这人呐,福气都是有限的,既然已经消耗了许多,那日后也就不能期盼太多。”
隆兴帝还算满意,一个被娇养的小子,哪怕真的含玉而生也影响不了他的心情,更别说这是假的。如今看在皇妹和几个外甥的份上,念及宁荣两府几代人的功劳,就此便罢了。
不过哪怕准备不再计较了,可看着贾赦和贾政的模样,想到已逝的贾代善,隆兴帝心中还是止不住的惋惜,虎父犬子啊!
一阵烟似的说完了贾家对贾政嫡次子的安排,贾攸心中反而镇定了下来,原本被族长的身份所拖累,要顾忌着整个宗族,隆兴帝虽是他们的亲舅舅,可也是帝王。天家无父子,更别说他们只是舅甥,这一言一行皆要注意,所说之言皆是反复念叨过的。如今该说的都说了,只等着隆兴帝的处置,静下心来等着结果。
“朕知道了,无事便退下吧。”就在贾攸等人等着隆兴帝发话的时候,缺突然间被几句话给打发,这样一句不算准确回复的话,让贾攸等人很是摸不着头脑。
只是隆兴帝都已经发话了,他们也不好再多嘴问两句,只能糊里糊涂的顺着隆兴帝,慢慢退了下去。
等出了紫宸殿,一行人走在空旷的宫道上,贾赦忍不住问起贾敬:“敬二哥,我们府上这到底算不算没事了,陛下也没说怎么处罚,这是不是代表没事了。”贾赦试探起贾敬,虽还有贾攸贾啟两人在一旁,但贾啟不是很喜欢他,黑着个脸,让人不敢去问。贾攸面上也是一片肃然,往日里还算和蔼的贾攸此时正冷着脸,目光投向远方,不知道在看什么。贾赦最终只能紧紧抓住贾敬,想要从他那边问出个所以然来。
“陛下没有直接下旨处置咱们,想来应是无碍的。不过陛下虽然没严惩贾家,但该有的惩处还是有的,只是不知会罚些什么,你们府上且做好心理准备吧。别等惩处下来,反而推这推那的,搅得人不得安生。”贾攸毫不客气怼了贾赦,为了他们府上的事,贾攸几人从昨天一直担忧到现在,也是不容易。一向重责任的贾攸都看不下去了,没有继续容忍,看着垂头丧气的贾赦和贾政,一言不发的听着训导,贾攸心里闪过一丝痛快,这种感觉可真不错,要是能经常这样就好了。总是给荣国公府处理烂摊子,这让在朝为官的贾攸很是不耐烦,若非他们姓贾,同是贾家族人,谁想管着他们,还不是怕他们拖累了府里。只是想到贾氏一族,想到自己身为贾家的族长,转瞬间便将这种想法压了下去。
贾赦和贾政可不关心贾攸的心里变化,他们听到不会严惩,两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一路上提心吊胆的,尤其在面对隆兴帝的时候,两人恍如波涛汹涌下的小船,生怕什么时候就翻了。
“不严惩就好,这样就很好了,还好陛下英明,,这次可真是多亏了堂兄叹了一句,犹如死里逃生一般。
贾赦的话说到一半,贾敬瞬间就黑了脸,显然对贾赦这种不,只是还没等贾敬提醒,贾攸,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话是能随便说的嘛!”
贾攸一顿呵斥,彻底让贾赦没说出口都咽了回去,贾赦被一顿训斥,心里有些不服,反正隆兴帝也不会严惩,自己又不在朝为官,只要能继续过自己的富贵日子,这严不严惩也没甚区别。
贾赦心底不服气,这面上自然就带了几分,可抬头看黑着脸,甚至连贾政都是,贾赦只能憋着。
见贾赦没再说话,一众人才放下心来,只是贾攸和贾啟显然是不想再搭理他了。也许是怕贾赦会再语出惊人,贾攸加快了步伐,想要快些从宫中出去,贾啟见状也快速跟了上去。贾政耽误了一会儿L,似是沉思了片刻,也一言不发的跟上了贾攸的步伐。
原地只余贾敬和贾赦,事端来,更不好收拾,只默默看了贾赦一眼,沉声道:,贾赦见众人的背影,只好跟了上去。虽然贾赦没再说什么,但不代表他知道错了,不低头。
长长的宫道上只有零星的人影,宫墙的倒影显得格外阴暗,远远望去似乎深不见底。贾家一行人皆是步履匆匆的行走在宫道上,不见停歇,这幅匆忙的模样,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们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赶着呢!
出了宫门,贾攸兄弟三人就和贾赦贾政分道扬镳,他们三人都有官职在身,还需去上值呢,可耽误不得。便是贾政也在目送贾攸三人离开后,向贾赦告辞离去,他虽只在工部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