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30-140(第1/16页)
第131章 第131章【VIP】
两日后,京郊慈溪寺。
襄宁长公主早早的带着大房二房两个儿媳并二房长子贾瑄来到了慈溪寺。
沈氏近些时日因忧心长子的亲事,心思郁结,不想扰了贾瑄相看,故而未曾前来。
等襄宁长公主一行人在大殿拜过菩萨后,便由着寺里的小沙弥引路,辗转来到客院休息。
不多时,便有丫鬟来报信,“公主,梁王太妃来了。”
“快请。”襄宁长公主忙让嘉悦郡主和荀氏去迎一迎。
等梁王太妃一行进了屋内,襄宁长公主忙邀请太妃就坐,周姑娘向襄宁长公主及一众长辈问好后,众人寒暄了几句。
见着静静守在梁王太妃身旁的周姑娘,襄宁长公主忙喊来自家孙儿,“我们这些老家伙在这说话,倒是忘了你们这小年轻了。”
说罢朝着贾瑄招了招手,叮嘱道:“瑄儿,这是周家姑娘,是太妃的娘家侄孙女,你且上前来见礼,见见你周家妹妹。”
贾瑄心中略有些好奇的看向梁王太妃身旁,恰巧周家姑娘也害羞的抬起头,朝着贾瑄的方向看过来,两人的目光正好撞上。
周家姑娘见着眼前俊朗不凡的男子,压住了面上泛起的羞涩内敛,默默的转移了目光,只是泛红的脸颊有些欲盖弥彰。
贾瑄见周家姑娘亭亭玉立,一身鹅黄色衣裙看着很是鲜活,令人眼前一亮。
贾瑄向前走了两步,先向太妃问安,“太妃娘娘安。”
又转身朝着周家姑娘的方向行礼道:“周家妹妹好。”
周姑娘也顾不得害羞了,回了一礼,“贾家哥哥好。”
襄宁长公主和梁王太妃在上方坐着,满意的看向这对小儿女,嘉悦郡主和荀氏也是言笑晏晏的看着眼前这对璧人。
襄宁长公主瞧着两人在屋内,被众人围观有些放不开,便嘱咐道:“瑄儿,慈溪寺后山的桃园此时桃花灼灼,景色极佳,你周家妹妹不曾在京都久住,想来未曾见过慈溪寺的美景。你们小年轻一起去瞧瞧吧,不必陪着我们了。”
贾瑄自然接过了自家祖母递过来的梯子,他知晓今日是来相看的,这位“周家妹妹”想来就是祖母和母亲看中的人选。
便朝着周姑娘发起邀请,“周家妹妹,慈溪寺的桃园乃是一绝,可否有幸邀请妹妹一同观赏。”
周家姑娘朝着梁王太妃看了过去,见太妃点头同意,回道:“多谢贾家哥哥邀请,不甚荣幸。”
荀氏见婆母给小年轻提供机会独处,忙叮嘱道:“瑄儿,记得带着丫鬟小厮一起,照顾好周姑娘。”
“母亲放心,孩儿会的。”应下了荀氏的叮嘱,向着长辈们行礼后退了出去。
星罗棋布的桃园中,一棵棵桃树迎风而立,粉红色的桃花争相开放,朵朵花瓣随风飘动,在空中肆意飞舞后落在地上,化作尘泥回馈大地。
贾瑄带着周家姑娘漫步在芳菲的季节,在漫天花雨中踱步前行……
两人贴身伺候的丫鬟和小厮在不远处跟着,观察着四周的情况,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便立刻能护卫在主子身边!
周姑娘对慈溪寺的美景很是欢喜,尽情欣赏着桃园中的每一处,心中想着这般美景自当留存在画中,好能时时观赏!
贾瑄见周姑娘观赏周围的景色,率先打破了宁静,“不知周家妹妹瞧着这桃园景色可还欢喜”
周姑娘听到贾瑄的询问,这才不好意思起来,自己仿佛只顾着观赏美景,忘记了在一旁陪同的贾家公子,且想起今日是来相看的,更加不好意思了,忙回道:“这慈溪寺的桃园堪称一绝,自是欢喜的。只可惜今日来的匆忙,未曾带上我的画具,这般美景不入画当真可惜了……”
贾瑄见周姑娘满是可惜的模样,倒是也有些好奇,“周家妹妹平日里很喜欢作画”
周姑娘说起作画兴致勃然而起,当即点了点头,“当然,我平日里闲暇之际很是喜欢作画,世间景色瑰丽无比,却难逃四季轮转,能将景色展现在画作之中,时时观赏,乃是一大乐事。”
贾瑄对于周姑娘喜欢绘画倒也十分赞赏,自己一路科举,君子六艺自是修习过的,因其眼光独到,于绘画一道倒也有些心得。两人恰好能说到一起去,就着桃园的景色讨论起来,说到独到的绘画技巧,更是令周姑娘心动不已,恨不得立刻将自己的画具搬来,直接在桃园中执笔。
借着绘画技巧和心得,贾瑄和周姑娘相谈甚欢,对周姑娘也更了解了。一番交流后,贾瑄通过绘画延展到其它方面,周姑娘都能很自然的接上,贾瑄对周姑娘更加欣赏了,可见周姑娘的眼界十分广泛,对此自是十分满意。
两人走到桃园深处,一条浅浅的溪流划过眼前,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漫天飞舞的桃花瓣偶尔有一些飘落水中,随着溪流去到远方……
贾瑄心中对周姑娘很是欣赏,想更进一步,自然要表态,也不知周姑娘对自己印象如何?
虽说自己家世尚可,平日里还算上进,如今在朝为官也不是庸碌之辈,但周姑娘论起家世才华也是顶尖的。
对于心仪的姑娘,贾瑄顾虑颇多,担,难免心有戚戚,只是踌躇之下,想着自己是男子,总不能等着周家妹妹主动,倒是忍不家妹妹,倒是贾瑄唐突了,瑄可有幸得知妹妹芳名”
大乾朝文风开放,对于年轻男女倒也未曾拘束,贾瑄问不算唐突。
周姑娘听贾瑄问起自己的名字,想着今日对贾家公子也是十分满意,这门亲事倒是极好的,当即也不再扭捏,“贾家哥哥哪里的话,小女闺名静萱,贾家哥哥若是愿意也可唤我静萱。”
“静萱妹妹好,没缘,我名贾瑄,名字中倒也带了一个‘瑄’字,妹妹若是不嫌弃,也周姑娘的名字,静萱,人如其名,静女其姝,名字,想来对自己也是不排斥的,极好!
“瑄哥哥好……”周静萱略有些羞怯的唤了声贾瑄,瞧瞧抬起头朝着贾瑄望去,两人的目光不期而遇,暧昧的情愫萦然而生。
家姑娘和贾瑄,两人才打破这幅美好的画面,对视一笑,一起走回客院。
襄宁长公主和梁王太妃见两人回来,且气氛融洽,小儿女间不时互相瞧上一眼,目光缠绵,便知晓这桩亲事稳了。
想起长房两个孙儿的亲事怕是得等大选结束,两个孙媳都是大选秀女,皇兄想来会圣旨赐婚,珍儿那小子尚四皇子府上嫡出的郡主,也会有圣旨赐婚,那瑄儿这个二房长子若是被撇在一旁,倒是不好。
罢了,过两日递帖子进宫拜访皇后,谢过她这个媒人,再寻皇兄一同赐婚吧!
“本宫见着静萱格外欢喜,倒是羡慕太妃,有这样的好姑娘陪在身边。”
太妃也是满意的笑了,娘家侄孙女这桩亲事不错,给静萱这孩子找个好人家,也算对得起娘家兄长的托付了!
“若是公主喜欢,便让静萱这孩子日后多陪伴公主可好。”
襄宁长公主眼带笑意:“那自是极好的,本宫欢喜极了。”
梁王太妃同襄宁长公主相视一笑,“那就这般说定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30-140(第2/16页)
坐在下方的嘉悦郡主和二太太荀氏见贾瑄亲事定了下来,也是欢喜不已。
贾瑄朝着周静萱望去,眼中满满的都是笑意。
这桩亲事双方都满意,自是皆大欢喜。
眼见着时候不早了,梁王太妃率先提出告辞,带着周静萱离开了。
贾瑄一路护送着梁王太妃和周静萱坐上马车离去,才回到襄宁长公主身边。
“瑄儿,静萱丫头回去了”襄宁长公主瞧着贾瑄不舍的模样,忍不住打趣自家孙子。
贾瑄面对家中几位长辈倒是难得红了脸,“祖母,静萱妹妹已经离去了,孙儿护送她们上了马车,等马车出发后回来的。”
“平日里倒是难得见你这般模样,莫急,这个孙媳妇本宫定下了,过几日本宫进宫一趟,求皇兄赐婚,也好增添一份荣光。”
贾瑄听见了襄宁长公主的许诺,开心不已,能得陛下赐婚,这桩亲事自是喜上加喜,忙感激的道:“多谢祖母!”
众人喜气洋洋的踏上了回府之路。
在府中歇了三日,襄宁长公主让府中备了一份厚礼,便递了帖子准备进宫,孙儿贾瑄的亲事定下来,可不能忘了皇后这位大媒人。
翌日,皇后的凤仪宫迎来了襄宁长公主这位贵客。
皇后身边的女官早早在宫门外迎接,远远见着襄宁长公主便迎了上来,行礼后引着襄宁长公主进了凤仪宫,皇后正坐在凤椅上等着襄宁长公主。
皇后昨日已经得知襄宁长公主同梁王太妃一起约在慈溪寺相看,此时见襄宁长公主面带喜色,想来对这桩亲事是满意的,喜意也渐渐涌上心头。
这桩亲事一成,汝南周氏同皇族的联姻就更紧密了,不仅不用担心明月丫头的妯娌关系,有了襄宁长公主和宁国公府的支持,自己的后位也更稳了。
日后,老四的机会也更大一些……
第132章 第132章【VIP】
“说起来还得多谢皇嫂,给瑄儿说了一门好亲事,静萱那孩子本宫很是喜欢。”
襄宁长公主向皇后表达了自己的谢意,眉眼间的笑意,便能看出对周静萱的喜爱与满意。
皇后自是感受到了,这桩亲事定下来,汝南周氏同宁国公府结亲,对母族和自己来说都是好事,也是欢喜不已。
皇后当即笑着回道,“公主客气了,本宫也只是牵了个线,小辈们能看对眼,想来也是缘分使然。”
襄宁长公主点了点头,“自是有缘的,不过皇嫂这个媒人可是至关重要的。这不!本宫今日特地备了一份谢媒礼,来感谢皇嫂。”
见皇后有意婉拒,襄宁长公主当即说道:“皇嫂可千万别推辞!”
“公主这般说,这份谢媒礼本宫就收下了,等静萱那孩子成亲,本宫再给添上一份嫁妆,也算是本宫的一份心意。”
皇后也不扭捏,便收下了,等贾瑄和静萱成婚,再赏赐下去。
好处都让自家占了,襄宁长公主自无不可。
略坐了一阵后,又同皇后聊起了贾珍和明月郡主这对未婚小夫妻,亲事是陛下亲自定下的,虽说还未曾见到赐婚圣旨,但陛下已经让四皇子雍王考校贾珍,且以隆兴帝和襄宁长公主的关系,这桩亲事自是板上钉钉的,两人一时间倒是聊的起了兴。
许久之后,襄宁长公主见在凤仪宫坐了许久,想着还要去拜见隆兴帝,便朝着皇后告辞了。
“今日本宫叨扰皇嫂许久,便不打扰皇嫂了,本宫还要去紫宸殿给皇兄请安,先告退了。”
皇后见襄宁长公主还要去紫宸殿面见陛下,也不再挽留,让身边伺候的掌事姑姑送襄宁长公主出了凤仪宫。
襄宁长公主离开凤仪宫,朝着紫宸殿走去。
紫宸殿内,隆兴帝正在御案前批阅奏折,夏守忠上前禀告,“陛下,襄宁长公主已经出了凤仪宫,如今朝着紫宸殿来了。”
隆兴帝听到襄宁长公主来了,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襄宁来了夏守忠你亲自去殿外迎一迎,来了便直接进来吧,别让襄宁在殿外等着了。”
夏守忠当即应了声,轻轻踱着步子去殿外守着*。
不多时,襄宁长公主来到了紫宸殿前,夏守忠迎上前来,“奴才给长公主殿下请安。”
襄宁长公主抬手道:“夏公公请起,皇兄此时可得空”
夏守忠恭敬的回话,“长公主殿下,陛下得知您来了,正等着您呢!”
襄宁长公主听了也不在紫宸殿外停留,随着夏守忠朝紫宸殿内走去。
紫宸殿内,隆兴帝拿起一旁的茶盏,用了口茶。想着批阅奏折坐了许久,身子骨都有些僵硬了,起身在御案前走动,活动活动筋骨。
等夏守忠引着襄宁长公主进殿后,殿内的小太监就搬来了椅子,隆兴帝阻止了襄宁长公主请安的动作,“快坐下吧,别多礼了。”
夏守忠示意小太监放下椅子,退下去,在远处侯着。
襄宁长公主这一路走来,身子骨也活动了一番,此时停下脚步倒是感觉有些疲惫,也不推辞,径直坐下了。
隆兴帝倒是许久不见襄宁长公主了,语气十分严肃的道,“襄宁,朕倒是许久未曾见到你了,莫不是朕这紫宸殿这般难找,都进宫了,却几个月不来一趟。”
襄宁长公主听到后,倒是不曾被隆兴帝严肃的语气吓到,她一听就知道,皇兄这是吃味了,想来是自己之前几趟进宫,拜见了皇后却没有拜见皇兄,皇兄心里不舒坦了。
只是不曾想皇兄这般年纪,竟也还吃味,倒是跟个老小孩似的,令襄宁长公主有些哭笑不得。
襄宁长公主忍不住打趣道,“皇兄怎地还吃味了呢!谁让皇兄政务繁忙,我也不好打扰,进宫几回都没碰上好时机,只好先去拜见了皇嫂。这不,一从皇嫂那出来,想着皇兄也该得闲了,就立刻来紫宸殿拜见皇兄来了。”
“这话朕听着倒还算顺耳。”隆兴帝似是满意的说了句。
襄宁长公主可经不住隆兴帝这般吃味的模样,十分无奈的笑了。
隆兴帝指了指襄宁长公主,“你呀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来见朕是为了何事?”
“我就不能是许久不见皇兄,来请安的”
隆兴帝瞧了瞧襄宁长公主,面上倒是瞧不出来,“在朕面前你还有什么好不能说的,不说朕可就不管了。”
襄宁长公主见装过了,忙抬手道,“皇兄,别呀!”
见隆兴帝看过来,襄宁长公主清了清嗓子,“皇兄,这不是大选马上要结束了,你几个外甥孙的婚事可都等着你赐婚呢!”
见隆兴帝没有反应,也没有应声,
着光棍呢,皇兄,那都是你的外甥孙,打小在你跟前长大的,我可赖上你了。”襄宁长公主开始耍无赖。
,倒是笑了,“朕还以为你能忍到什么时候,怎么这就忍不住了”
襄白眼,“皇兄不是说了,在你面前我不用忍,那还等什么,妹妹有事自然哥哥服其劳。”
“得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30-140(第3/16页)
,朕真是这辈子欠了你的。”
隆兴帝差点被襄宁长公主这无赖的模样气笑了。
想想也是许多年不曾见襄宁这幅模样了,上次见还是母后在世的时候,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襄宁的孙子都到了成婚的年纪,真是岁月不饶人。
不等隆兴帝多感慨一阵。
耳边传来襄宁长公主的声音,“皇兄……”
“罢了罢了,真是怕了你了。贾瑾的亲事想来皇后也给你说了,朕想把二皇姐的孙女,北静郡王府的端华赐婚给贾瑾,他是宁国公府世子,这桩亲事也是天作之合。”
襄宁长公主满意的点头,“皇嫂给我说过了,端华平日里我也是见过的,皇室血脉,又是在二皇姐膝下亲自教养的孙女,我是信得过的。”
隆兴帝见自己定下的亲事妹妹也满意,也是高兴的继续说道,“贾瑜跟贾瑾是双生子,你在大选中可有看中的人选?若是有,朕就下旨赐婚!若是没有,那就朕来选”
隆兴帝问起襄宁长公主,想要知道襄宁长公主可有看中的人选。
“皇兄,瑜儿跟瑾儿一母同胞,平日里极为亲近,我想着端华的表妹就很好。”
端华的表妹隆兴帝倒是有些好奇,“哪家的姑娘”
“苏州知府的嫡女陆婉婉,其母出自清河崔氏,与端华之母是亲姐妹。”襄宁长公主介绍起自己看中的人选。
隆兴帝想了一下倒是有几分印象,“苏州知府官位不算太高,不过朕记得陆氏女祖父是致仕的正二品刑部尚书,你若是看中了,倒也无妨。”
“这姑娘性子活泼,想来也能带动瑜儿几分,到底不是长媳,家世倒是次要的。”
隆兴帝听了襄宁长公主的话,倒是也没说什么了,算是默认了。
“明月跟贾珍的亲事,等大选结束朕会一起下旨赐婚,你家几个小子也都不小了,有看中的人选就一起定下吧。”隆兴帝提醒襄宁长公主。
襄宁长公主定了定心神,“好叫皇兄知晓,珍儿的兄长是敬儿的长子,身份太低日后怕担不起事,恰好梁王太妃请了皇后牵线,说的是太妃娘家侄孙女,汝南周氏的姑娘,我也见过了,那姑娘不错,想着请皇兄一起赐婚。”
“汝南周氏,皇后娘家的姑娘倒是不知你何时同皇后这般亲近了。”
隆兴帝不紧不慢的语气,却让襄宁长公主有些无奈,这桩亲事确实只是自己看着周家姑娘好,配得上自家孙儿,这才应下的。与她是否出身皇后母族没有关系,若是姑娘不好,便是皇后亲女又如何。
只是皇帝多疑,襄宁长公主对于隆兴帝的善变也是心有戚戚。虽说皇兄不会对自己如何,只是这般试探,不论有意无意,到底有些伤人!
襄宁长公主收敛起了笑意,带着几分无奈的苦笑说道:“皇兄,你是知道我的,那姑娘虽出自汝南周氏,但与皇后不是一支,是汝南周氏嫡支嫡女。我会看中周氏女是因为其品行教养极佳,和瑄儿也能看的对眼,小儿女之间有了情意,这才应下了这桩亲事,想着请皇兄赐婚,给孩子们一份体面。”
“说起亲近,我自然是同皇兄最亲近,毕竟我们一母同胞,一荣俱荣。会同皇后交好,也是因为皇后是皇兄的妻子,仅此而已。”
隆兴帝定定的看了襄宁长公主许久……
紫宸殿内鸦雀无声,在一旁伺候的夏守忠和素梅姑姑恨不得把自己一缩再缩,两人背后冷汗直冒,陛下和长公主之间气氛压抑,说的话更是所涉颇多,他们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惹了陛下的眼。
“襄宁,你是我胞妹,与旁人不同,我不希望日后……”
隆兴帝话未说完,襄宁长公主直接打断道:“永远不会有那一天的!襄宁长公主府包括宁国公府始终都是陛下的可信之臣,不参与任何朝堂党派争斗,效忠的对象只有唯陛下一人!”
隆兴帝听着襄宁长公主的许诺没有再质疑,心中闪过一丝懊悔转瞬即逝。
襄宁长公主说完自己和宁国公府的立场后,静静不语。
良久,隆兴帝打破了紫宸殿内的窘迫气氛,“既然小辈看对了眼,朕就成人之美,一同赐婚。”
襄宁长公主也不好再僵持着,开口谢恩,“多谢皇兄成全。”
隆兴帝此时却突然说道:“既然朕已经成全了一桩好事,那不妨再多一桩。宁国公府是大乾的忠臣,朕也不吝赏赐。”
襄宁长公主只能等着隆兴帝宣布,心中直打鼓,也不知是什么事?莫不是……
第133章 第133章【VIP】
“大理寺卿贾啟之长子贾琤,世出名门,文采不凡,君子之风甚佳,朕亦有所闻。今有西宁郡王府之女,忠良之后,朕感西宁郡王府满门忠烈,特赐西宁为封号,西宁郡主赐婚贾琤,念及西宁郡王太妃所求,婚期就定在大选之后,着钦天监选一个最近的好日子。”
“忠烈之后配忠臣之子,皇妹觉得如何?”隆兴帝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问出来。
襄宁长公主心中明白,此事在皇兄这里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只是到底是自己的孙儿,若是可以,襄宁长公主还是希望能挑选一位好姑娘,日后小夫妻才能过得和和美美。
“皇兄,西宁郡主年纪尚幼,琤儿比郡主大了近七岁,这年纪差的大了些,怕是委屈了西宁郡主……”
襄宁长公主试图以年龄差异来说事,想改变隆兴帝的想法。
只是……
“贾琤是长公主之孙,宁国公府嫡系,大理寺卿贾啟与敏仪县主之嫡长子,与西宁郡主自是门当户对,况且贾琤那小子学识不凡,谦逊知礼,日后也是前程似锦,何来委屈之说!”
隆兴帝似是没有听出来襄宁长公主的想法一般,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襄宁长公主听着隆兴帝的肯定,此时却是有些懊悔自家孙儿如此出色。只是皇兄话中的意思:娶了西宁郡王府的郡主,日后琤儿的前程自有皇兄特许,此事已然无可挽回。
想着宁国公府一大家子,襄宁长公主硬咬着牙起身谢恩,“多谢皇兄赐婚。”
“嗯”,隆兴帝似乎是满意了襄宁长公主的表现,“那就等大选之后一起赐婚吧,到底不好越过前面的兄长先成亲。”
襄宁长公主能如何呢?隆兴帝已经定下的事情,她无法去更改,这桩亲事还涉及前朝,她不好干涉,也不能干涉,只能硬咬着牙应了下来。
襄宁长公主满怀着疲惫与歉疚,朝着隆兴帝告辞后,起身离开了皇宫。
一回到府里,隆兴帝的赏赐就到了,襄宁长公主却没有精力再去应对,今日之事令她身心俱疲,只让素梅将东西入库,就歇下了。
原本想来静康院求见的嘉悦郡主并荀氏沈氏,只好回了各自的院子,等着襄宁长公主休息好再去请安。
这一晃就到了晚问。
沈氏得知婆母休憩后已然起身,便忍耐不住想往静康院去。
恰好贾啟同两位兄长贾攸贾敬一起下值回府,刚回到三房的院子就看见了准备出门的妻子,忙上前:“太太,这是怎么了,这般急着要去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30-140(第4/16页)
”
沈氏见自家夫君回来了,倒是颇为高兴,只是此时她更想知道琤儿的亲事到底怎么样了?转瞬便将升起的一抹喜气压下。
“夫君,母亲回来了,我担心琤儿的亲事,想去母亲那里打听打听。”都是多年夫妻了,沈氏也未曾隐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贾啟见妻子满是紧张的神态,就知晓妻子现在的状态很是不妥,赶忙牵着妻子的手回到屋内,好生安抚一番后,才暂时止住了妻子的焦虑。
不多时,外面传来丫鬟的声音,“老爷,太太,静康院的小丫鬟来传话,公主殿下在静康院摆了晚膳,请老爷太太带着少爷们一起用膳。”
沈氏听到这话,压下的焦虑瞬问升腾,就连贾啟也压不住了,只能看着自家太太着急忙慌的一下让人去唤长子,一下让人去寻次子,瞧着很是急迫。
贾啟无奈的摇了摇头,转身去屋内换了一身衣裳,携着自家太太朝着静康院走去。
一到静康院,就听见屋内传来侄子贾珍同自家幼子贾玮的笑闹声,不时还有二房长子贾瑄和自家长子贾琤的劝阻声传来。
见众人好似都到了,贾啟夫妻俩也不耽搁,径直朝着屋内走去,早有丫鬟守在门边打起帘子。
屋内,长房宁国公贾攸同妻子嘉悦郡主,二房贾敬与妻子荀氏,并三房的小子们都已经到齐了,正陪着襄宁长公主。
嘉悦郡主见三弟和三弟妹姗姗来迟,顿时打趣起来:“三弟和弟妹可算是到了,就等着你们了。”
贾啟也是笑着回复:“都是弟弟的不是,叫母亲和兄长嫂嫂们久等了。”
说罢又朝着家中几个小辈笑骂道:“你们几个小子倒是跑的挺快。”
贾玮性子活泼,平,可不怕亲爹,当即回道:“父亲,是你来得太慢啦,儿子,就等着您和母亲呢,儿子肚子都饿瘪了。”
贾啟见:“臭小子!”
可遏,忙打圆场:“好了三弟,你也别怪玮哥儿,他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也别耽搁了,母亲,咱们用膳吧。”
襄宁长公主见人都到齐了,“都到齐了那就开始用膳,等用坐一坐,本宫有话说。”
众人虽好奇襄宁长公主要说什么,却也都默契的没有去打听,而是开开心心的陪着襄宁长公主长公主用起了晚膳,一大家子喜气洋洋的,襄宁长公主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是笑容满面,只是笑容中难免带着一丝苦涩。
两炷香后,众人用完膳,随着襄宁长公主来到正房,依次坐下,小辈们坐在最下方,众人定定的看向襄宁长公主,不知襄宁长公主是有何事要说
“今日本宫进宫走了一趟,见了皇兄与皇后,转眼问你们几个小辈也都大了,到了成亲的年纪,亲事也该定下了。”
襄宁长公主话音一落,年龄尚小的长房嫡幼子贾珹,三房嫡幼子贾玮,性子活泼的贾珍朝着几位兄长挤眉弄眼。
长房的贾瑾贾瑜兄弟两人看着相当镇定,但是从泛红的耳朵仍旧能透露出几分羞涩。二房的贾瑄对周静萱十分满意,此时也是难掩笑意,眉眼问都泛着喜色。三房的贾琤性格温润,虽有些惊奇,但想着自己还未高中,唯有举人功名在身,几位兄长都是秉持着先立业后成家的理念,高中进士后入朝为官,才论起亲事,想来自己离成亲还早。对于自己未来的妻子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倒是也颇为期待,心中坚定,一定要在明年春闱高中。
嘉悦郡主期待的看向婆母,荀氏沈氏目光中也满是急切。
襄宁长公主将众人的神色尽皆收入眼底,心中纠结许久,室内一时问鸦雀无声,众人心中十分忐忑。
“瑾儿的亲事,定下了北静郡王府的端华郡主,瑜儿的亲事定下了苏州知府嫡女陆氏,也是端华的表妹,等大选之后会有圣旨赐婚,届时你们可以去北静郡王府拜访一番。苏州知府还在任上,如今只有苏州知府的太太带着女儿一起客居北静郡王府,莫要怠慢了人家姑娘。”襄宁长公主仔细叮嘱着大房的两个孙子。
贾瑾贾瑜起身应道:“是,祖母,孙儿定不会怠慢的。”
贾攸对两个未来的儿媳倒是没什么意见,这人选母亲和太太怕是反复确定后才定下的,又有皇帝舅舅赐婚,想来不会差,他也是放心的。况且如今的北静郡王是皇室血脉,端华郡主又是他的二姨母慧宁长公主亲自教养的,结为亲家亦不会牵扯党派之争。苏州知府又简在帝心,未曾站队,这两桩亲事没有牵连其它,倒是无妨!
说完长房两个孙儿的亲事,襄宁长公主又将目光投向次子贾敬和有孕的儿媳荀氏。
“珍儿的亲事是一早就定下的,你们也知道,四皇子府上的明月郡主,这些时日想来珍儿是时常被四皇子考问,还是要好好表现,珍儿,你可别任性。”
一众兄弟都将目光投向了贾珍,往日里的混世魔王,最近却是成长了许多,贾珍心有戚戚,想起自己的未来老丈人四皇子,整日在户部黑着个脸,自己从早被训到晚,真真是受罪啊!
要不是因为明月妹妹,自己可真是坚持不下去了。贾珍在心中默默给自己抹了一把泪,起身回道:“祖母放心,孙儿会对明月妹妹好的。四皇子近些日子对孙儿多有考问,如今看着倒是比之前满意了几分,孙儿会好好表现的。”
贾珍如今在户部的表现,襄宁长公主也是有所听闻的,当即也是点了点头。
贾敬忍不住训斥,“你这个臭小子可千万别出岔子,四皇子如今对我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你要是出了岔子,不用四皇子,我先打你一顿,好让你小子清醒清醒!”
贾珍听后,满脸苦涩,欲哭无泪的回道:“父亲,儿子知道了,一定谨言慎行,好好表现。”
“瑄儿与周家姑娘相看的不错,本宫请皇兄下旨,届时一起赐婚,也是一桩喜事。”
贾瑄起身行礼:“多谢祖母为孙儿奔波。”
襄宁长公主让贾瑄起身,最终将目光投向三房,这倒让知晓内勤的贾啟和沈氏十分紧张,贾琤倒是一直被隐瞒着,此时颇为诧异,自己的亲事竟也定下了吗?
沈氏按耐不住询问,“母亲,琤儿的亲事……”
沈氏满含着期盼的目光,投向襄宁长公主,却见襄宁长公主缓缓摇了摇头,“琤儿的亲事,皇兄定下了,本宫无法更改。”
沈氏顿时面如死灰,满是心疼的看向长子贾琤,此时贾瑾几个小辈也都觉察出了不对,将目光聚集在襄宁长公主身上,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唉,琤儿,祖母对不起你,你的亲事皇兄直接定下了,本宫争取后亦是无能为力。”襄宁长公主满是歉疚的看向贾琤。
贾琤心里沉甸甸的,却也知晓祖母定是为自己争取过得,只是定下亲事的是陛下,祖母也无法改变陛下的心意,此事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看着满是歉疚的祖母和父母,贾琤强行压下了心头的不满,带着一丝苦笑安抚起长辈们,“祖母,父亲母亲不要难过,既是陛下赐婚,自是喜事,我也该谢过陛下隆恩的。”
沈氏压不住心中的怒火,“琤儿,你可知陛下赐婚的人选,乃是西宁郡王府的那位小郡主,京中有名的病秧子,这叫我如何能安心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130-140(第5/16页)
襄宁长公主知晓沈氏心疼儿子,但见沈氏如此,还是呵斥道:“住口,敏仪你失态了,陛下有意赐婚琤儿和西宁郡主,自是有陛下的用意,为人臣子,应当忠君爱民。况且西宁郡王府满门忠烈,如今唯余西宁郡主一丝血脉,我们宁国公府一向忠于陛下,如今能得陛下看中,自该谢过陛下隆恩。”
襄宁长公主咬着牙说出这段话,压下了心中的一丝不满,皇兄的意思已经不容改变,与其违逆皇兄的心意,倒不如就此应下,也算是向皇兄表忠心,日后琤儿以及宁国公府的路也能顺畅一些……
第134章 第134章【VIP】
被呵斥的沈氏泪流满面,贾琤不忍见母亲伤心,忙歉疚起身朝着祖母襄宁长公主道:“祖母,请您息怒!”
“母亲只是一时忧心过度,实是因为担心孙儿才会如此,还请祖母见谅!”
贾琤代母亲向祖母请罪,生怕祖母怪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