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 210-213

210-213(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清冷系白月光[快穿] 被男鬼AI标记后封神了 这事大小姐怎么说 老师离世我成了她替身 开局万能鱼竿,在海上当领主 你怎么也不是直男 浓潮燃欲[京圈] 炮灰女配改拿龙傲天剧本 掳走男主他哥后 清冷师祖靠本喵亲亲续命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10-213(第1/6页)

第211章 第211章【VIP】

荣国公府里海棠花开得正盛,王氏从荣禧堂出来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她拢了拢身上的藕荷色对襟褙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绣的缠枝莲纹。方才在堂上议的事,让她心头沉甸甸的。

&quot;太太,小心台阶。&quot;周瑞家的搀了她一把,王氏这才发觉自己险些踩空。她定了定神,目光扫过廊下几个探头探脑的小丫鬟,那些丫头立刻如惊雀般散去了。

&quot;都听见了?&quot;王氏压低声音问道。

周瑞家的点点头:&quot;风声已经传开了。老太君发了好大的火,连茶盏都摔了两个。&quot;

王氏嘴角扯出一丝冷笑。朝堂追缴欠款的旨意发出已有一段时日,荣国公府在朝堂上无人,消息也不够灵通,硬生生拖到陛下下旨限期归还,才开始急急忙忙商议。

今日史太君召集府中众人商议,老太太打头出了八万两,公中挤出两万里,大老爷贾赦推说手头紧,被老太太逼着出了五万两;她丈夫贾政倒是会做好人,主动出了五万两,可二房账上没钱,还不是要从她嫁妆里出,这些年扣下来的油水,还不及贾政一次挥霍的,一想到这里王氏就恨得咬牙切齿。

凤丫头也是个蠢的,把嫁妆都贴了府里,连一万两现银都拿不出来。那倒霉催的李纨更不用说了,嫁妆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遇事就缩着,更指望不上。

如今哪怕府里众人凑一凑,也还差着整整三十万两的窟窿。

&quot;老太太那边可有其他消息?&quot;王氏脚步不停,穿过垂花门时,一片海棠花瓣落在她肩头。

&quot;老太君说&quot;周瑞家的欲言又止,&quot;说让各房再想想办法,去各家亲戚中借一借,实在不行只能变卖家产和嫁妆了。&quot;

王氏猛地停住脚步。如今各家都在还朝廷的银子,又能借多少?况且三十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至于变卖家产和嫁妆?在王氏看来那可都是宝玉的!当年贾敏在世时,每年给府里送的节礼都是十分丰厚的,更不用说送给老太太的东西,均是价值不菲。这些年府里上下谁不知道,老太太的箱笼里压着多少贵重的珍宝,王氏想想都眼红。

&quot;去梨香院。&quot;王氏突然转了方向,周瑞家的愣了一瞬,立刻会意地跟上。

梨香院里,薛太太正在教宝钗理账。见姐姐突然造访,薛太太忙让座看茶。宝钗行礼后识趣地退下,临走时那双杏眼在王氏脸上轻轻一扫,似已猜到来意。

&quot;妹妹,我也不绕弯子了。&quot;王氏接过茶却不饮,直接搁在几上,&quot;府里如今的情况,想必你也听说了。&quot;

薛太太叹了口气:&quot;之前凤丫头来过,说还差三十万两。姐姐是为这个来的?&quot;

&quot;正是。&quot;王氏直视妹妹的眼睛,&quot;这些年因老太太不松口,金玉良缘的事一直拖着。如今黛玉嫁入了宁国公府,宝钗年纪也大了&quot;她故意顿了顿,&quot;府里现在这个境况,若还不上银子,怕是爵位都保不住。&quot;

薛太太手中的茶盖&quot;叮&quot;地碰在杯沿上。她何尝不明白姐姐的暗示?自打宝钗及笄,这桩婚事就因老太君不赞同而搁置。如今黛玉嫁了让,荣国公府又缺钱,确实是天赐良机。

&quot;姐姐的意思是&quot;

&quot;三十万两。&quot;王氏伸出三根手指,&quot;只要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定下来,这钱就算宝钗的嫁妆。&quot;

薛太太倒吸一口凉气。三十万两!这几乎是薛家现存现银的大半。但转念一想,女儿年已十九,若再耽搁下去,只怕要误了终身。更何况攀上荣国公府这门亲,对日渐式微的薛家百利无害。

&quot;容我与蟠儿商议&quot;薛太太话音未落,外间传来薛蟠醉醺醺的叫嚷声。王氏嘴角微不可察地抽了抽。

&quot;妹妹,机不可失。&quot;王氏压低声音,&quot;老太太现在骑虎难下。若你应了,三日后就是黄道吉日。&quot;

薛太太望向窗外。暮色中,宝钗正站在海棠树下,月光为她镀上一层银边。那端庄的侧影让薛姨妈想起亡夫临终嘱托——定要为宝钗寻个好归宿。

&quot;好。&quot;薛太太重重点头,&quot;但我要亲眼见到婚书。&quot;

王氏脸上终于露出真切的笑容。离开梨香院时,她特意绕道。怡红院里灯火通明,隐约传来宝玉的说笑声。王氏驻足听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次日清晨,王氏早早候在荣禧堂好,眼下泛着青黑。

&quot;媳妇后直奔主题,&quot;薛家愿意出三十万两,条件是&quot;

&quot;笑一声,手中佛珠转得飞快,&quot;我早该料到。&quot;

王氏垂首不语。堂内静得可怕,只许久,史太&quot;

&quot;媳妇已经安排人送她回史侯府了。&quot;王氏早有准备,&quot;说是她叔父身子不适,接她回去侍疾。&quot;

史太君闭了闭眼。她何尝不明白,这是王氏与薛太太联手做的局。但眼下府里确实拿不出银子,她的体己钱又实在舍不得动。想到那些陪嫁的田产地契,史太君心尖都在发颤。

&quot;罢了。&quot;史太君摆摆手,&quot;你去操办吧。只是&quot;她突然睁开眼,目光如刀,&quot;宝丫头进门后,若让我知道有半点委屈了宝玉&quot;

&quot;老太太放心。&quot;王氏连忙保证,&quot;宝钗那孩子最是懂事。&quot;

从荣禧堂出来,王氏径直去了王熙凤院里。不过半个时辰,荣国公府上下都知道了宝二爷要娶亲的消息。下人们忙着张灯结彩时,王氏独自站在库房前,看着一箱箱银子被抬出来。

&quot;太太,薛家送来的银子成色极好。&quot;周瑞家的喜滋滋地禀报,&quot;户部的人已经清点完了。&quot;

王氏点点头。她望向梨香院方向,薛姨妈正指挥仆人搬运妆奁。这场交易里没有输家——薛家得了姻亲,荣国公府保住了爵位,而她,终于除去了心头大患。

只是当夜王氏辗转难眠时,忽听外间丫鬟窃窃私语:&quot;听说宝二爷知道后,把怡红院的花瓶都砸了&quot;

王氏猛地坐起身,又缓缓躺下。她望着帐顶繁复的刺绣,心想:儿女情长,终究敌不过家族兴衰。这个道理,宝玉迟早会懂。

荣国公府的桃花又开了,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像是下了一场温柔的雪。宝玉站在沁芳闸边,手中捏着一片花瓣,眼神空洞地望着水面。花瓣从他指间滑落,随水流去,就像他抓不住的过往。

&quot;二爷,该回去了。太太找您呢。&quot;袭人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10-213(第2/6页)

声唤道,眼中藏着忧虑。

宝玉恍若未闻,只是盯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那张曾经神采飞扬的脸,如今憔悴得几乎认不出来。自从林妹妹嫁给了宁国公府的贾琤,他的魂儿似乎也跟着去了。

&quot;二爷&quot;袭人又唤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哀求。

宝玉这才回过神来,勉强扯出一个笑容:&quot;走吧。&quot;

荣禧堂内,王氏正与薛太太低声交谈。见宝玉进来,两人立刻止住了话头。王氏脸上堆起笑容:&quot;我的儿,快过来。&quot;

宝玉机械地行礼,目光扫过母亲和姨妈,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近来府中传言纷纷,说是因为朝廷追缴欠款,荣国公府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quot;宝玉啊,&quot;王氏拉着他的手,声音温柔得近乎虚假,&quot;你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宝钗知书达理,与你又是表兄妹&quot;

宝玉猛地抽回手,脸色煞白:&quot;太太!您把我当什么!&quot;

王氏的笑容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但很快又软下声来:&quot;我的儿,你也要为家里想想。朝廷追缴欠款,若再不还上,咱们家&quot;

&quot;所以就要卖儿子吗?&quot;宝玉冷笑,眼中含泪,&quot;府里缺钱,所以要我娶宝姐姐?&quot;

薛太太尴尬地站起身:&quot;姐姐,要不还是&quot;

&quot;不行!&quot;王氏突然厉声道,&quot;这事已经定了!薛家陪嫁三十万两银子,正好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宝玉,你身为荣国公府子孙,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祖业毁于一旦?&quot;

宝玉踉跄后退,撞倒了身后的花瓶。瓷器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堂内格外刺耳。他看着太太陌生的脸,突然觉得这荣国公府像个巨大的牢笼,而他不过是其中一只待宰的羔羊。

婚期定在三日后,快得不像话。整个荣国公府忙碌起来,张灯结彩,仿佛真有什么喜事。只有宝玉的怡红院一片死寂。

&quot;二爷,您多少吃点东西吧。&quot;晴雯端着粥,眼圈红红的。

宝玉摇摇头,靠在窗边望着远处的潇湘馆。那里已经空了很久,但在他心里,林妹妹的身影仿佛还在竹影婆娑中若隐若现。

&quot;她过得好吗?&quot;他突然问。

晴雯知道他说的是谁,低声道:&quot;听说琤五爷待林姑娘极好,如今林姑娘有孕&quot;

宝玉苦笑,一滴泪落在手中的玉上。那是他出生时含在口中的通灵宝玉,曾经他视若珍宝,如今却觉得是个讽刺——连一块石头都有灵性,而他这个活人却连自己的婚事都做不了主。

婚礼那日,宝玉像个木偶般被人摆布。他穿着大红喜服,脸色却苍白如纸。拜堂时,他感觉到宝钗的手在微微发抖,不知是喜还是悲。这个认知让他更加痛苦。

&quot;一拜天地——&quot;

宝玉僵硬地弯腰,耳边是宾客虚伪的祝贺声。他抬眼望去,在人群中看到了宁国公府的人。襄宁大长公主端坐在上座,眼神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在看一场闹剧。

&quot;二拜高堂——&quot;

贾政面色复杂,王氏则笑得勉强。宝玉机械地行礼,心中一片冰凉。

&quot;夫妻对拜——&quot;

当他与宝钗面对面时,透过红盖头的缝隙,他看到宝钗眼中闪烁的泪光。这一刻,他突然恨透了自己,恨透了这该死的命运。

喜宴上,宝玉被灌了许多酒。他本不善饮,今日却来者不拒,似乎想用酒精麻痹自己。醉眼朦胧中,他看到宁国公夫人正与襄宁大长公主低声交谈,两人不时看向他,眼神中带着怜悯和一丝是轻蔑吗?

&quot;这桩婚事本就是一场联姻。&quot;襄宁大长公主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附近的宝玉听见,&quot;宝玉被娇养得太天真,经不起一点风浪。日后若是荣府出事,只怕&quot;

她没有说完,但言下之意已足够明显。宝玉握紧了酒杯,指节发白。

夜深了,宾客散去。宝玉站在新房门外,迟迟不愿进去。宝钗的陪嫁丫鬟莺儿出来看了好几次,最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quot;二爷,夜凉了&quot;袭人轻声劝道。

宝玉摇摇头:&quot;我去书房睡。&quot;

&quot;这不合规矩啊。&quot;袭人急得直搓手。

&quot;规矩?&quot;宝玉冷笑,&quot;我的整个人生都被规矩毁了*,还在乎这一晚吗?&quot;

他刚准备抬脚,背后传来宝钗的声音,却见宝钗正站在门内,眼角还泛着红,“宝玉,你要去哪里?”

宝玉看着灯火通明,却让他倍感孤寒的新房,目光划过宝钗的面孔,挣扎一番后最终转身,不曾回应宝钗的苦苦哀求。

他径直走向书房,留下袭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担忧的看着宝钗。

宝钗见宝玉如此决绝,不似往日里温和,心中一凉,正欲追上去,双腿一软差点倒下,好在莺儿离得近,扶住了宝钗,后又搀扶着宝钗回了新房。

书房里,宝玉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月亮。月光冷冷地照在他脸上,像是无声的嘲笑。他想起小时候与黛玉一起偷看《西厢记》,两人为张生和崔莺儿的爱情感动得落泪。如今想来,真是讽刺——至少张生还能为自己的爱情抗争,而他贾宝玉,连抗争的勇气都没有。

隔壁宁国公府,襄宁大长公主的院落依然亮着灯。

&quot;母亲觉得荣国公府能渡过这次难关吗?&quot;嘉悦郡主为婆母斟了杯茶。

襄宁大长公主接过茶盏,冷笑一声:&quot;不过是饮鸩止渴罢了。三十万两银子还了欠款,□□国公府的根基已经烂了。贾赦蠢钝好色,贾政有野心却才干不足,下一代更是哼,宝玉那孩子,空有聪明却无担当,被史氏王氏宠得像个瓷娃娃,一碰就碎。&quot;

&quot;可宝钗是个好姑娘&quot;

&quot;所以更可惜。&quot;襄宁大长公主叹息,&quot;这桩婚事注定是场悲剧。宝玉最是怜香惜玉,可还记得他曾说过的,未出嫁的女孩是颗无价的宝珠,出嫁后逐渐变成死珠,再老就变成鱼眼睛。成亲后宝钗再好也是枉然。更何况&quot;

她没有说下去,但嘉悦郡主明白婆母的意思——荣国公府大厦将倾,这场联姻不过是延缓了灭亡的时间罢了。

夜更深了,荣国公府陷入一片寂静。只有宝玉的书房还亮着灯,映照出一个孤独的身影。他伏在案上,面前摊开的是他与黛玉共同批注过的《牡丹亭》。一滴泪水落在书页上,晕开了墨迹。

&quot;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quot;宝玉喃喃念着,声音哽咽。

窗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红楼之宁国公府老祖宗》 210-213(第3/6页)

,一阵风吹过,满树的桃花纷纷扬扬地落下,像是下了一场粉色的雪,埋葬了所有……

第212章 第212章【VIP】

时隔数月,朝廷追缴欠款才渐渐进入尾声,荣国公府靠着薛家出的三十万两。

就在荣国公府的主子们以为逃过一劫时——朝堂上再次掀起惊涛骇浪!

这日的京都,天色阴沉得仿佛要压垮整座城池。荣国公府内,贾政正在书房翻阅账册,忽然听得外头一阵嘈杂,紧接着是沉重的脚步声和金属碰撞声。

&quot;老爷!不好了!&quot;小厮慌慌张张地冲进来,脸色煞白,&quot;锦衣卫锦衣卫把咱们府上围了!&quot;

贾政手中的账册&quot;啪&quot;地掉在地上,他猛地站起身,衣袖带翻了桌上的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在他手上,他却浑然不觉疼痛。

&quot;来了多少人?&quot;贾政声音发紧,手指不自觉地颤抖。

&quot;至少上百人,已经把前后门都堵死了!&quot;小厮哭丧着脸,&quot;领头的说是奉旨查抄&quot;

贾政眼前一黑,扶住桌角才没倒下。他之前就有所预想,只是担惊受怕许久,也没见新帝追究。没成想新帝这般能忍,登基都一年多了,朝局渐稳,才开始清算那些参与了先帝时期夺嫡的人家。

&quot;去,快去通知老太太和太太们!&quot;贾政强自镇定,却掩不住声音里的颤抖,&quot;让宝玉他们都到前厅来。&quot;

他刚走出书房,就听见府内一片哭喊声。丫鬟婆子们像无头苍蝇般乱窜,有胆小的已经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远处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想必是锦衣卫已经开始搜查了。

前院里,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已经列队站好,为首的指挥使手持圣旨,面色冷峻。贾政认得他——陆炳,雍景帝的心腹,出了名的铁面无情。

&quot;荣国公府接旨!&quot;陆炳高声道。

贾政跪倒在地,额头抵在冰冷的青石板上。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如擂鼓,耳边嗡嗡作响,几乎听不清圣旨的内容。只捕捉到几个刺耳的词——&quot;勾结外戚&quot;、&quot;暗通款曲&quot;、&quot;大逆不道&quot;

&quot;贾将军,贾大人,得罪了。&quot;宣读完圣旨,陆炳一挥手,身后的锦衣卫立刻如狼似虎地散开,&quot;奉旨查抄荣国公府,府上一干人等,全部收押候审!&quot;

贾政被两个锦衣卫架起来时,看见母亲史太君被丫鬟搀扶着走出来,老人家面色灰败,却强撑着没有倒下。贾赦和贾琏也是同自己一般待遇,王氏跟在史太君后头,已经哭成了泪人。再往后是邢氏、李纨宝玉呢?贾政焦急地寻找着幼子的身影。

&quot;父亲!&quot;宝玉从人群中挤出来,锦衣卫立刻拦住了他。贾政这才发现,儿子脸上没有恐惧,只有一种奇怪的平静,甚至像是解脱?

&quot;都带走!&quot;陆炳喝道。

锦衣卫开始粗暴地推搡着贾府的主子们往外走。王氏哭喊着宝玉的名字,却被硬生生分开。下人们被赶到一处,瑟缩着等待发落。

贾赦贾政贾琏被单独押着,看着锦衣卫如潮水般涌入荣国公府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撬开库房,搬走精美的瓷器,捧着名贵的字画忽然,一个锦衣卫从后院飞奔而来,在陆炳耳边低语几句。

陆炳冷笑一声,走到贾政面前:&quot;贾大人好手段,地窖里藏的那几箱甄家送来的财物,差点就瞒天过海了。&quot;

贾赦对此浑然不知,还在挣扎着喊冤,“陆大人冤枉啊!我们府上没有收过甄家的东西,冤枉啊!”

贾政浑身一颤,东西是他们二房悄悄收下的,其他人并不知情。那是三年前,甄家为拉拢荣国公府送来的金银珠宝。当时甄贵妃得宠,其子信王和顺王都是储君热门,谁能想到今日……

陆炳对贾赦的喊冤视若无睹,他们既然敢来查,自然是有证据的。

&quot;带走!&quot;一声令下,贾赦贾政被推搡着出了荣国公府大门。

门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贾政被押上囚车时,最后看了一眼荣国公府的匾额——那曾经象征着无上荣耀的&quot;敕造荣国公府&quot;五个金字,在阴沉的天色下黯然无光。

囚车缓缓驶向刑部大牢,贾政透过木栅栏,看着熟悉的街景一点点后退。他想起了送探春入景王府为庶妃的那天,想起了迎春入雍王府时的安排,想起了暗中给景王提供的银钱,还有顺王谋逆时,荣国公府暗中提供的那些方便

喃喃自语,泪水模糊了视线。

大牢里阴冷潮湿,贾政被单独关在一间牢房。隔壁传来宝玉&quot;

神,&quot;宝玉,你怕吗?&quot;

沉默良久,宝玉的声音轻得像叹息:&quot;儿子只觉得.醒了,反倒踏实了。&quot;

贾政愣住了。他忽然意识到,或许整个荣国公府,只有他这个不通世务的儿子,才是最清醒的那个。

夜深了,牢房里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啜泣声。贾政靠在冰冷的墙上,想起荣国公府曾经的辉煌,想起那些左右逢源的日子,想起自己以为能永远游走在权力边缘的侥幸……

铁窗外,一弯残月冷冷地照着这座金陵城,照着那些瞬息万变的荣华富贵,照着这个一夜倾覆的百年望族。

东宫内,贾迎春倚在窗边,望着窗外纷飞的细雨出神。她已有八月身孕,腹部高高隆起,脸色却比纸还白。贴身丫鬟绣橘端着安胎药进来,见她这副模样,忍不住劝道:&quot;承徽,您还是歇着吧,太医说了您这胎不稳,不宜多思多虑。&quot;

迎春轻轻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腕上的羊脂玉镯——这是她出阁时老祖宗所赠。&quot;绣橘,你说父亲他们现在如何了?&quot;她的声音轻得像一片雪花落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兄弟久了,难免意外 死前亲了主角一口后 末世菟丝花大美人[万人迷] 我的身边都是满级大佬 和死对头睡一张床怎么了? 我妈穿古代,我在现代暴富? 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末世列车 [原神]以身饲神 逆袭之好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