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 70-80

70-80(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 我是神王白月光 山神的六零快乐生活 夫郎他十项全能 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种植] 召唤玩家当蜂王 前夫是我心头恨 离婚前隐婚热搜爆了 最强复活进行中 带着崽崽去逃荒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70-80(第1/22页)

第71章 适可而止

林知了寻思着只是过去吃顿饭, 不必去太早。

是以中秋节当日临近午时,林知了和薛理才领着小鸽子走出家门。

买一份月饼一份点心和一条鲈鱼,林知了拎着,薛理牵着小孩。小孩走累了, 薛理背着他, 小孩歇过乏再下来。如此三次, 三人才到双桥村。

同林知了想象的一样, 林家人很是热情,仿佛出嫁的姑娘回门。林知了的小婶把点心接过去就埋怨:“回自己家还带什么点心啊。”

林知了的菩萨面伯母附和一句“家里什么都有。”林知了的祖母也变得异常慈祥,拉着她进屋。

始料不及, 林知了因此毛骨悚然, 像木偶似的随她进去。

到屋里寒暄片刻,厨下飘来香味, 小鸽子不由得吸吸鼻子, 被林知了的祖母看见了就问他是不是饿了。

这老太太从来没有给过小孩好脸色,哪怕小鸽子记不清了,但是本能怕她, 不由自主地朝薛理怀里躲。

薛理把他抱到腿上,林知了的祖母叫小孙女看看饭菜还要多久。

林知了的小婶出来说:“快了。”

林家祖父吩咐孙子把饭桌摆出来,叫林知了等人去洗手。

酒过三巡,祖母问她和薛理成亲多久。林知了回一句“三年”。她祖母就关心她怎么还没有孩子。伯母好心推荐偏方,小婶告诉林知了哪里的菩萨灵验。

林知了和薛理没有孩子并非命中无子,也不是他俩身体有恙, 而是每次“同房”薛理都不曾留下什么。

两年来如同第一次,林知了服了,要不怎么他是探花呢。就他的自制力和毅力,林知了再活一世也比不了。

林知了笑着回答:“孩子要看缘分。再说, 现在店里忙,小鸽子还小,再有个孩子也顾不过来。”

林知了的祖母脱口道:“你不小了!”

林知了笑容凝固。

林鹏在城里历练两年比以前有眼力见儿,见状就扯开话题劝林知了吃蟹。

林知了看向薛理,你来吧。

薛理手中的筷子轻轻地放下,林鹏却感到耳鸣。林家祖父提醒林鹏给薛理倒酒。薛理移开酒杯,“娘子和小鸽子毕竟姓林,林兄又亲自登门请我们回来过节,我们今天才会出现。祖父,这个称呼同隔壁婶子并无不同。您知道我为何这样讲。”

林家老头:“我知道,可是——”

薛理:“请听我说。当日我没了功名,人在狱中,您担心被连累乃人之常情。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林家众人着想。我可以理解,所以没有拒绝您的一番好意。我也不是不识好歹。同我换了庚帖的明明是林家大姑娘,拜堂时变成二姑娘,您给出的理由是上错花轿,您不会认为我对此深信不疑?拜堂当日我是半信半疑。然而回门那日林家大姑娘迫不及待地生米煮成熟饭,您认为我还会信?”

林知了的伯母忍不住问:“那个时候你怎么——”

“为何不提?”薛理朝林知了看去,“母亲懦弱,弟弟年幼,父亲早逝,无人为她做主,回门当日被休,让她今后如何自处?”

室内静了下来。

薛理朝祖母看去:“那个时候不顾她的死活,现在关心是不是晚了?”

林知了的祖母脸色难看,转向林知了质问:“你说——”

薛理打断:“我猜的。您老是不是忘了,曾经我也是陛下钦点的探花。以前我日日读书,是有点不通庶务。但我不蠢!”

林家祖父:“我们也是一片好意。你俩总要有个孩子。”

薛理:“您看,我刚说过,曾经我也是陛下钦点的探花。我会不知道何时要孩子?不知道哪里的观音灵验?即便我二哥看不出我的病症,他日还可以去京师拜访太医。”

林鹏讷讷道:“也是关心你俩啊。”

“因何关心?”薛理朝林知了的祖母看去,“自我进门到此刻至少半个时辰,你有没有问过小鸽子有没有上学?真的关心会不在意我们在意的人?倘若我们正为此事心急,团圆佳节提孩子是不是有点添堵?”

林知了的祖母为自己辩解:“我关心还有错?”

“倘若没错,我是不是要承这个情?此刻我不点明,明日您老会不会拿着偏方符水叫我们喝下去?”薛理问小婶,“是不是要随你拜观音?”

林知了的小婶是这样打算的,前些天她就找邻居打听过临安府有个庙很灵,她和林知了一块去,林知了求子,她为长女求姻缘。

薛理叹气:“以前你们知道趋利避害,如今为何不懂适可而止?倘若从此一来二去恢复如初,是不是叫两个弟弟住到我家附近,让我日日为他们讲课?”

林知了的祖父是有此意,他的计划是慢慢来,今日一顿饭,明日再来一顿,春节过后再提此事。

然而林家有着百般算计,唯独忘记林知了和薛理敢吃这顿饭就不会毫无准备。也没有算到薛理身为读书人会把这些龌龊摆在明面上。

薛理摸摸小孩的脑袋。

小鸽子抬头。

薛理:“吃饱了吗?”

小孩下意识点头。

薛理拿出手帕给他擦擦嘴和手。林知了对祖父祖母道:“我以为这两年清明直接去祖坟,你们会明白。”随即问伯母,“真希望我一索得男?堂姐生的可是女儿。”此事林知了也是今天才知道,她祖母说的。

林知了的大伯母神色窘迫。林知了转向小婶:“以前我跟我娘说过,给彼此留些体面,我以为你会记得。说句不好听的,身为长辈的几位配操心我的事吗?相公回来的头一年为何不叫我们过来?去年清明我爹坟头上多了新土,你们当真不知道谁添的?”顿了顿,“不远不近地处着,这样不行吗?如果不行,这次就是最后一顿!”

薛理起身,小鸽子跟着起来。林鹏下意识说:“我们——”

林知了打断:“我们没有恨你们,否则不会叫两个妹妹跟我学做鸡蛋糕。凭你们给小鸽子几十两银子,没有对我赶尽杀绝,以后遇到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也不会不管不问。但也仅限于此!”

薛理:“林家大姑娘背靠知县,想必可以为两个弟弟请到名师。”

林知了拉一下他的衣袖,薛理牵着小鸽子向众人告辞。

三人走出院门,林知了的大伯母忍不住骂:“不识好歹!”

林鹏被薛理的一番话说得无地自容,几个年龄小的姑娘脸色通红。林知了最小的堂妹忍不住说:“二姐没错,你和我娘早上还说她赚再多也是给别人赚的,成亲几年连个孩子都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林家小婶叫女儿闭嘴。

然而此刻没用,她继续说:“看到你们虚伪的样子我差点把隔夜饭吐出来。二姐又开店又收徒,那么精明会看不出来?她不懂薛姐夫也看得出来。人家以前是陛下钦点的探花!”

林鹏叹气:“我提过今日过节,好好吃饭,就是不听。真以为你们是长辈就有资格对小辈的事指手画脚?这下满意了?”

林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70-80(第2/22页)

了的祖父轻咳一声:“我以为薛理会——”

“读书人要面子?”林鹏替他说,“也分什么事。先前大妹妹跟你们说二妹妹收拾薛家二婶,你们幸灾乐祸。怎么不想想,如果没有薛理默许,二妹妹敢吗?薛理敢那样对亲婶子,会对你们手下留情?”

林家众人哑口无言。

小鸽子拉着薛理的手问:“以后还来吗?”

薛理:“想来吗?”

小孩不想,他感觉不自在,“我不喜欢祖母。”

林知了:“我也不喜欢!以后中秋节我们自己过。”

小鸽子指着东南方的村落:“也不去那里啊?”

薛理:“我娘有孙万事足,不需要我们承欢膝下。”

小鸽子对这个回答很是满意,松开薛理往前跑。跑出去一里就在路边等他俩。林知了到跟前,小孩嫌她慢,然后冲薛理伸手。

薛理弯腰抱起他,抹掉他额头上的汗:“你的手帕呢?”

“擦过嘴巴不干净了啊。”小孩拍拍身上的小挎包。

先前刘丽娘给薛瑜做一个,他看见了也要。给薛瑜做的用亮色的布,给小孩做的用黑蓝白灰以及褐色,小孩依然很喜欢,去哪儿都带着,他的手帕和钱都塞在里面。

被薛理抱着走了十几丈,小孩下来又想跑,林知了拽住他。

姐弟俩手拉手走了半里路不由得停下。薛理想问怎么了,抬头看到三个背影。薛理看看日头感觉不应该,推一下小鸽子。小孩大声喊:“二哥!二嫂!鱼儿姐姐!”

两大一小停下,紧接着转过身,露出意外之色。

薛理和林知了拉着小孩急走几步,没到跟前就听到薛二哥问:“你们怎么在这儿?”

林知了:“跟你一样。”

薛二哥脱口道:“林家也要跟你们合作开店?”

林知了懵了。

刘丽娘:“不是这事?还有什么事?”

林知了:“催生!我婶还叫我拜观音。我们心烦,直接说不用他们管。闹成这样吃不下去就回来了。”

刘丽娘松了一口气:“就这点事?吓我一跳。”

林知了问是不是陈文君要跟她合作开店。

“除了她还有谁。刚吃饭就问你有没有给我们加钱。我想着她在城里卖煎包,每月能赚一两贯,就说我们现在每月五贯。她以为是真的,跟我们算你每月赚多少。又说她租房,我做饭,我俩五五分!”刘丽娘不禁冷笑,“也不想想她有钱租房,我会租不起店面。我有钱有厨艺,犯得着跟她合作吗。”

薛理:“大哥也任由她这样算计?”

刘丽娘:“大哥叫她好好吃饭。她反而怪大哥没出息,活该兄弟三人他最穷。眼看他俩要吵起来,婆婆叫他们先吃饭。大嫂气得摔筷子,婆婆一看大嫂这样就劝我们退一步。”

林知了无语又想笑:“真是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刘丽娘深深赞同:“正是这样。我们吃不下去就出来了。”

林知了:“正好从街上买点菜回去自己做。”

刘丽娘不想吃海鲜,只因今日桌上有鱼有虾有螃蟹。然而林知了没吃够,再说深秋时节哪能没有螃蟹。林知了买了十个螃蟹,二斤猪排,两斤猪肉。再想想家里有茄子豆角和莲藕,便没有买蔬菜,倒是买了两串葡萄。

太阳偏西,林知了和刘丽娘去竹棚下准备做菜,薛理和薛二哥为两人打下手,薛瑜和小鸽子在院门外巷子里遛狗。

林知了先腌肉,切莲藕,刘丽娘和面。一切食材准备妥当,林知了用猪排做豆角茄子焖面,锅上放笼屉蒸螃蟹,薛二哥看着火。随后林知了和薛理用店里的锅炸藕盒,炸肉,做红烧藕盒和锅包肉。

锅包肉出锅,刘丽娘端着一盆焖面进店,薛二哥一手端着螃蟹,一手拿碗筷。

刘丽娘晌午吃的米饭,而晌午那顿饭实在膈应,是以晚上选择面食。她本以为是煮面条或者用二八酱拌面,没想到是焖面。

刘丽娘又以为会寡淡无味,然而面条吸满了汤汁,还没打开锅盖就能闻到香味,她忍不住对焖面充满了期待。

刘丽娘为自己盛一碗:“这是菜还是面?”

林知了:“炒年糕是菜还是面?”

在刘丽娘心里炒年糕是主食,跟白米饭一样的主食,“我懂了。”

小鸽子伸手:“阿姐,我可以吃一大碗!”

林知了:“盆里还有这么多够你吃的!你先尝尝阿姐做的肉片。”

薛瑜夹一块藕夹,看起来厚厚的不好吃,她浅尝一口,外酥里脆。再吃一口锅包肉,酸甜可口,薛瑜很想念这一口,林知了上次做还是端午。薛瑜忍不住叫林知了常做。

林知了回一句:“不得闲。”

薛瑜:“你教我怎么做?”

林知了:“可以。明天跟我去买菜?”

薛瑜连连点头。

刘丽娘看着茄子裹着面条以为不好吃,没想到黏糊糊的跟面条很搭,她叫林知了再买几个茄子,过几天茄子秧被拔掉可就吃不上了。

林知了:“看看周嫂子送什么吧。”

说起村里人,刘丽娘又不由自主地想起陈文君:“你说大嫂会不会已经猜到这家店其实是我们的?”

林知了:“你说呢?”

陈文君以己度人,会认为天下没人会跟钱过不去。刘丽娘毫不心动,陈文君不会认为刘丽娘诚实守信,只会认为她没说实话。

薛二哥想起早已遗忘的一件事:“你们还记得女房东吗?会不会是大嫂撺掇的?”

林知了:“她又不认识大嫂。”

刘丽娘:“可以打听啊。反正我觉得是她。房东把店收回去做什么?我们把这一条巷子带起来,她定是要开饭店。可是她又不会做蛋糕。背后定是有个厨子。”

薛二哥也是这样想的,大厨完全可以自己开店,或者去大酒店做事。再说,除了陈文君,谁敢给林知了添堵啊。

薛理:“不会是大嫂,这个节骨眼上把我们撵走,她的店开不成。大嫂不傻,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也有些道理。薛二哥掰开螃蟹:“三弟,我记得还有酒,我们喝点?”

林知了也是今天才意识到“酒”是指黄酒,她受不了那个味:“你们喝吧。”

薛二哥给他和薛理以及刘丽娘倒一杯,林知了和两个小的吃面吃菜。

翌日又歇一日,一家人上午去了河边山上,下午在城里玩半天,晚上准备大排,第二天再次忙碌起来。

担心陈文君一计不成又来一计,林知了和薛理等人平日里谨慎许多。薛理若是没时间去接小鸽子,就叫书院学生把他接过来。

午饭后小孩不睡觉,薛理就带他去书院马场或者射箭场骑马射箭。

有一次被院长碰见问他是不是有点早。薛理看着在马背上丝毫不惧的小孩:“听说草原上的小孩四五岁就敢上马。”

随着小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70-80(第3/22页)

敢骑在马背上跑起来,立秋后林知了带的第二批徒弟也出师了。

林知了八月带一批,九月休息半个月,下旬又带一批。八月这一批是临安府的厨子,九至十月这一批是乡村厨子。

估计该学的都学了,这大半年也很累,十月下旬,林知了在门外挂个牌子,今年不再收徒。

牌子挂出去第三天下午,薛琬跟着周嫂子一同出现在林知了家中。

第72章 大嫂要休夫

薛琬的到来令林知了倍感意外。这些日子她和刘丽娘聊过薛二婶和薛母, 也用薛大哥打过赌,赌薛大哥被母亲和妻子联手怂恿,会不会为陈文君来当说客。

甚至也想过薛二婶带着薛瑞上门。唯独没有考虑过日日在家做绣活的薛琬。

林知了待她和周嫂子并无不同,看向放在院中的小板凳叫两人坐下休息。

周嫂子把茄子递过去:“没想到立冬后还有茄子。”

林知了:“你可以留两棵茄子树看看冬天会不会冻死。若是今年是个暖冬, 可以撑过冬天, 你别拔, 明年开春就会开花结果。”

这样的事周嫂子第一次听说:“听谁说的?”

林知了:“岭南的商人。那边一年四季终年无雪。寒冬腊月像现在这样暖和。据说有的茄子树有一棵樱桃树那么大。一棵树结的茄子就够一家人吃。”

周嫂子对这事好奇:“改日我试试。过些天冷了就给它盖一层草席。”

刘丽娘把菜钱和柴钱递给周嫂子。周嫂子看向薛琬:“你再坐会儿?”

林知了:“薛琬, 你看我家有几间房?”

山东村很多人都知道林知了家住房拥挤,只因很多人帮忙送过行李。薛瑜的床还是村长的长子和一个村民抬进屋的。

薛琬自然明白林知了此话何意,家里住不下, 晚上不留客, 没事就回吧。

“我——”薛琬嘴巴一动,眼泪盈眶。

周嫂子见她这样不禁坐回去:“出什么事了?”

刘丽娘、薛二哥和薛瑜都不由自主过来。

此刻薛理和小鸽子在书院, 薛理教小鸽子射箭。

薛瑜见她只哭不说话很是心烦:“琬姐, 你哭丧呢?”

周嫂子顿时哭笑不得:“这丫头——”说话真难听啊。

然而这话很好用,薛琬瞬时止住泪水。林知了叫她有话说话,想哭回家哭, 这里不伺候!

薛琬哽咽着断断续续表明来意。

日前陈文君和薛二婶在城里卖鸡蛋糕碰到一位商人,比薛琬大十多岁,家中两儿一女,两处宅院和三间店,日子富足,可惜妻子早逝。

陈文君和薛二婶从城里回来看到薛琬, 越看越合适。

薛琬得知男方只比她娘小几岁自然百般不愿。陈文君好心提醒,前几年她嫁到城东绸缎庄几个月肚子没动静,可见跟刘丽娘和林知了一样命中无子。即便找个门当户对的英俊男儿,过两年也会因为无子被休。

薛二婶附和几句, 又问她难道想一辈子不嫁人。薛琬自然没有这个勇气,但她不甘心嫁给老男人,于是请薛母做主。

薛母哪敢替她做主,只说薛琬已有二十岁,可以为自己拿主意。

考虑了几晚,薛琬看着她这几年存的钱想搬出去,可是孤苦一人搬去哪儿呢。薛琬不知道,也不敢搬。昨天跟薛琬年龄相仿的姑娘带着孩子回娘家,看到薛琬跟她聊几句,那姑娘也是热心肠,叫她找薛理。

薛琬想起她娘怕林知了,就请林知了为她做主。

林知了不想管这事,推给薛二哥,毕竟薛琬是他亲堂妹。

薛二哥:“听你这样说,二婶只比那位大三四岁?”

周嫂子瞬间听出他言外之意,不禁被口水呛得乐出声来。

薛琬似懂非懂:“我娘?”

刘丽娘:“你别乱出主意。人家有钱,可以娶个比她小的,要二婶干什么?”

薛二哥:“二婶又不老,才三十六七岁。”

林知了:“兴许二婶也想嫁,只是人家不要她。”

周嫂子有话说:“你二婶没有想过嫁人。你们不住村里不知道,平日里我碰到她会聊几句,听得出她认为好女不二嫁。”

林知了不由得看向薛琬,好嘛,又哭上了。

就在此时,小鸽子推门跑进来,薛琬本能扭头看去,小孩见她泪眼模糊吓得停下,随即转身找姐夫。

薛理拎着小孩的书包问:“怎么不进去?”

“你——琬姐姐来了。”小孩把“堂妹”二字咽回去。

林知了和薛二哥以及刘丽娘同时松了一口气,他来了就好办了。

薛理进门后给薛琬指三条路,一是自己找个人嫁了,跳过三书六礼,直接搬去男方家中。二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是从家里搬出来。

薛琬看向林知了:“搬去哪儿?”

林知了:“不用看我,你又不是我亲小姑子,我不会留你住下。再说,这里也住不下。”

薛理:“你可以去大户人家当绣娘,也可以去布庄当绣娘。选择权在你,我们是出主意,不是替你拿主意。天色不早了,跟周嫂子回去吧。”

薛琬一动不动。

林知了烦了:“我可以把二婶丢出去,不敢丢你?”

薛琬不禁打个哆嗦。

周嫂子把人带来,有义务把人带出去:“阿琬,你娘什么样你比我们清楚。你说要叫她知道你在这里,明天你三嫂还敢开门做生意吗?”

林知了:“你有个亲弟弟,遇到困难应当找他。你也有姨母和舅舅,也可以找他们为你做主。他们都是你的血脉至亲,比我们名正言顺。”

薛理也有个姑姑,可惜早年难产一尸两命,他姑父再娶,薛家就跟那边断了来往。

薛琬被说动了一下但是没有起身。

刘丽娘见她这样也有些心烦:“你在这里待到天黑城门关上,我们也不会留你住下。大不了把你送去客栈。”

薛琬欲言又止了许久,还是没敢把她的想法说出来。

薛理:“大哥后天休息,你可以告诉大哥,大嫂要把你嫁给有三个孩子的老男人。”

薛琬不禁说:“可是这事是——”

薛理:“大嫂有没有劝过你?她没安好心,你撒点小谎又有何妨?”

周嫂子附和:“说不定就是她的主意!”

薛琬不安地问:“这事能成吗?”

薛理:“你希望我们替你出面?不可能!”

薛琬找刘丽娘,希望她劝劝薛理。

刘丽娘叫薛二哥把周嫂子送来的柴搬到棚下,她把菜放缸里,以免被老鼠爬了,被大花踩到。

林知了带着弟弟回卧室。薛瑜嫌薛琬磨磨唧唧地烦人也躲回卧室。周嫂子见状拉一下薛琬。薛琬对面是神色严肃的薛理,她有点怕这位只比她大两岁的堂兄,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70-80(第4/22页)

犹豫片刻就跟周嫂子回去。

翌日晌午,薛二婶把媒婆请到家中,担心直接说出老男人被鄙夷,只说请她为薛琬说亲。好酒好菜地招呼,媒婆吃多了嘴软,当即答应下来。

翌日上午媒婆登门,陈文君过来,听了媒婆提的几人只说不可。媒婆被嫌弃火气上来,叫陈文君给薛琬介绍。陈文君点出薛琬可能无法生育,应当找个有孩子的。随后又夸薛琬女红厨艺样样拿得出手,长相齐整,可以找个家境富裕的。

薛琬意识到陈文君拐着弯叫她嫁老男人,恰好此时薛大哥逗孩子的声音从隔壁传进来,她脑子一热跑去隔壁把陈文君的馊主意告诉薛大哥-

薛瑜跟薛琬学过一段时间绣活,不希望她沦为别人家的使唤婆子,每次周嫂子来送菜,她都忍不住问一句“琬姐有没有把这事告诉大哥?”

周嫂子又不敢去薛二婶门外偷听,自然不知道她有没有找薛大哥。只说一旦有了消息就立刻告诉薛瑜。

十月底,薛理带着两贯钱回村,告诉薛母年前两个月他不会再过来。然而话音落下,薛母哭了。

薛理惊了,正要迈出去的双脚收回来,在他母亲对面坐下。

薛母从薛理锒铛入狱说起,哭他命不好,骂族长欺负她孤儿寡母,抱怨自己命不好,摊上林知了那样厉害的儿媳妇,早知道就不看重林家有钱,林知了识文断字,应当给薛理找个寻常女子。

薛理在心里冷笑连连,要不是想知道一向要强的母亲为何泪流满面,他早已拂袖离去。

薛母大抵也没指望薛理附和,也许只是想发泄出来,又说薛琬都二十岁了,村里像她这么大姑娘孩子都有俩,她又嫁过人,还想找个什么样的。二婚配二婚,她不能生,人家有孩子年龄大,可是家底颇丰,两人很合适,不明白她为何死活不嫁。

如今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为了此事大打出手,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薛理怀疑不止如此。

果不其然,薛母透露出薛大哥要休妻。陈文君气得回娘家。今日薛大哥休息,薛母叫他带着孩子把人接回来,人不回来他也别回来。

薛理一听没出人命,起身离开。

薛母顿时感到不可思议:“理儿——”

薛理停下:“村里很多人家不在意生男生女,有些人家甚至希望女儿多过男儿,只因女儿家可以当厨娘做绣活。你为何那么重视长孙?为何因为大嫂生了儿子,先前她所做的一切你就可以视而不见?”

薛母:“那是因为他们有儿子。你大嫂生的是我们薛家长孙!”

薛理:“百年之后朝代更替,我们的后人不是死于战乱,就是祖坟夷为平地。长孙有个长孙又如何?清明还能为你为我添坟烧纸钱?”

“可是人家都有——”

薛理:“人家有我们就要有?别人家重视长孙,你也重视长孙?我高中探花,他们为何大字不识一个?日后少听二婶说三道四,多看看村里和睦长寿之家。否则你会从人人羡慕变成人人同情!”停顿一下,“我言尽于此,也是最后一次!”

薛母起身追出去。

薛理大步流星毫不留恋。

跟到门外薛母担心村里人看笑话不敢生拉硬拽,只能眼睁睁看着薛理离开。

走在回城的路上,薛理越想越气,梦中他和林蜻蜓成亲三年无儿无女,也没见母亲偏疼大哥的长子。难不成只因他当日在东宫做事?薛理不想承认他有个如此肤浅的母亲,转念一想捧高踩低乃人之常情。

可是为何叫他摊上这种人之常情啊。

薛理愁眉苦脸踏进家门,林知了打眼一瞧就注意到,待他坐下便问:“薛琬又找你了?”

“谁?”薛理愣了一下,“我没见到她。”

薛二哥:“这是怎么了?”

薛理猜大哥嫌陈文君的主意缺德,陈文君认为去贫困人家当原配,不如给富贵人家当继室,盖因贫贱夫妻百事哀,她撺掇薛琬嫁过去真是为她着想。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薛大哥反对,无论他说什么,在陈文君看来都是薛大哥对她本人不满借题发挥。

先前陈文君就对薛大哥颇有微词,比如嫌他只能当护院,她卖蛋糕赚钱,薛大哥非但不支持还强烈反对等等。薛大哥也对陈文君积累了许多不满,比如她不顾家,比如她钻进钱眼里等等。此事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至于夫妻二人再也无法粉饰太平。

薛理:“薛琬应该把大嫂干的事告诉了大哥,大哥因此跟大嫂闹起来,现在大嫂在陈家,大哥带着孩子去接她,若是接不回来……”给二哥一个你懂的眼神。

薛二哥不懂:“她还敢休夫?就她那样的品性,离了大哥谁受得了她?”

林知了:“二哥,话不能这样说,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薛理瞥一眼林知了:“你是深有体会啊。”

林知了朝他肩上一巴掌:“说清楚?!”

薛理把她的手拿下来:“我的意思你敢休夫,便认为同你一样的女子也敢。”

林知了朝他手臂上掐一下,薛理握住她的手,林知了本能挣脱,瞬间两人闹成一团。

薛二哥看不下去:“你俩先别闹。大哥快三十了,带个孩子,咱家只有那一处房子四亩地,堪称一穷二白,以后谁敢嫁给他?”

刘丽娘白了一眼薛二哥,他的脑子呢?大哥这样的都叫一穷二白,村里其他人还怎么活!

薛理也不想理二哥,冲小鸽子招招手,问他吃的什么。

小孩递过去,薛理咬一口很是意外:“糖葫芦?怎么是扁的?”

刘丽娘:“弟妹用磨芝麻的磨盘压扁的。说这样好吃。小鸽子,好吃吗?”

薛瑜连连点头:“好吃。三嫂,你真会吃!”

薛二哥轻咳一声,这一个两个想干什么?他还没死呢,就这么无视他!

刘丽娘看他尴尬又可怜:“着什么急。明天下午周嫂子过来问问她就知道了。”

薛二哥没听明白,周嫂子又不是他亲嫂子,她能知道什么。薛二哥还想再问,院门被敲响,来人请他看看马儿怎么不吃草。

翌日下午周嫂子过来送菜,林知了问她有没有见到大嫂。周嫂子不曾留意,听闻此话意识到好几天没有见过陈文君。这几日她只看到薛二婶一个人进城。

周嫂子问林知了出什么事了。林知了不想从村民口中听到“薛理他大嫂”如何如何,“正是不知道才要问你。担心她继续撺掇二婶把薛琬嫁过去。”

周嫂子信以为真。随后从刘丽娘手里接了钱就告辞,只因天黑了,她耽搁不得。

常言道,冬至大如年。

第二日便是冬至。山东村有冬至吃年糕的习俗。也有人选择吃汤圆。无论吃什么都要捣米。

周嫂子早早起来蒸米捣米做年糕和汤圆拿去城里售卖。她和吴氏一起出发。吴氏见着她便说看到薛母一个人带着孩子捣米有点可怜。

今天林知了店里人少,刘丽娘便出来买年糕和汤圆,正好碰到这两位。她俩也是发现林知了这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70-80(第5/22页)

人多,跟很多人一样选择在巷口摆摊。

刘丽娘买了年糕和汤圆,周嫂子同她说落全村没有陈文君这样的,孩子丢给婆婆,婆婆打年糕她也不帮忙,估计这个时候还没起床。

刘丽娘半真半假地说:“可能大哥不同意琬妹妹嫁给那个老男人,她心里不高兴,跟大哥置气呢。”

周嫂子认为就是这样。

过了巳时店门关上,刘丽娘跟林知了说:“我看大嫂真想和离。”

薛二哥又忍不住心疼他大哥,骂他二婶脑子不清楚,哪能陈文君说什么是什么。他嘀咕两句“大哥和小侄儿以后怎么办。”没人理他,他感到无趣,去收拾他的药箱,查看常用和急救药丸还剩多少。

林知了料到陈文君要和离,也没想到这女人那么会恶心人,除夕当日提出此事。

薛母劝她过完年再说,陈文君不同意。薛伯仁的娘认为薛理对他娘有很多不满,凭他每月雷打不动送家用,说明心里还在意这个娘。王氏为了讨好薛理就叫薛伯仁来找他。

看着竹棚下准备好的菜,林知了叫薛理和薛二哥先过去。她和刘丽娘把菜放锅里和柜中,带着薛瑜和小鸽子回去。

薛瑜闹不明白:“二哥和三哥过去还不够啊?”

刘丽娘:“我们不出现,大哥会认为我们跟陈文君一样没良心。婆婆被人找上门欺负,我们竟然装不知道,村里人也会觉得我们心狠。”说完想起这事不知道闹到什么时候,叫林知了等一下,她回去用油纸包两把馓子和几块炸果子以及点心。

两把馓子还没进村就被她们四人吃完。

到村里林知了叫薛瑜带着小鸽子去周嫂子家,又把炸果子和点心给他俩,大过年不能空着手上门。

薛家门口全是本村村民,看到林知了,有人就说:“快去看看吧。你婆婆差点被陈氏气死过去。”

随后有人附和:“要帮忙喊一声。”

林知了一一道谢,同二嫂进去。

到院里隐隐还能听到“我就说林娘子会过来。你们还不信。她跟她婆婆再不好也是她婆婆,哪能叫外人欺负。”

“林娘子仁义啊。我看今天这事就要她出面。阿理读书人爱讲道理,不行!”

“跟这种人讲道理,就是秀才遇到兵!”

……

林知了很是好奇,陈家人干什么了,竟然可以叫全村村民口径一致。

第73章 钱财平分

陈家只干一件事, 要求陈文君和薛大哥这几年存的钱平分!

先前陈文君冬至没有回来,小年也不曾出现,薛母不想接受也不得不接受,这个儿媳妇留不住。

薛母是偏心, 偏疼长孙, 对陈氏的种种和善是看在长孙的面上。一旦陈氏不顾孩子, 在薛母眼中她便是生产前的陈文君。

薛母把陈氏存钱的箱子搬走, 趁着孩子睡觉又把屋里翻找一遍,金银细软全部拿走,这些是她大孙子的, 谁也别想碰。

陈氏今早过来, 卧室空了一半,柜中只有她的衣物, 莫说她的钱, 首饰盒都不见了,顿时感觉天塌了。

陈氏了解薛大哥,他没有这个脑子。陈氏也认为她了解薛母, 薛母极少去她房中,也不甚在意钱财,是以陈氏一气之下回娘家就没有想过把钱带走。

可是家里只有三个人,总不能是仅仅两周岁的小孩干的吧。

陈氏找薛母要首饰。薛母给了,只给她的嫁妆。

陈家在村里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是也没钱给闺女打一副头面。两根孤零零的细银簪不足二两哪能让陈氏满意。陈氏因此和薛母吵起来, 言辞激励,句句捎上林知了,说活该林知了厌恶薛母,又说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儿媳妇在身边, 连女儿跟她都不亲等等,句句戳心窝。

隔壁邻居扒着墙头看到薛母身体摇摇欲坠要出大事,也想到薛理在意这个娘,看在他的面上过来劝架。

如今薛二婶同薛母的侄女一块卖蛋糕,又因陈文君要走了,不再是薛家人,她自然向着薛母,还把薛琬和薛瑞叫来帮忙。

陈家五个人——陈氏和父母兄嫂,薛家这边算上邻居七人,陈家不敢先动手。

薛母因为人多势众稳住心神,薛二婶帮她骂陈氏不守妇道,又骂她除夕和离缺大德不得好死,陈氏讨不到便宜要请村长和族长主持公道。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

村长和族长不想掺和。薛瑞请了三次,二人才先后走出家门。好巧不巧,到薛家门口碰到薛理和薛二哥,“腿脚不便”的村长步履轻松地随薛理进去。

村长劝薛母和陈氏各退一步,林知了到薛理身侧就开口反对!

“你——”村长想让她闭嘴,回头一看顿时觉得肩上没了负担,“理儿媳妇啊?你说说为什么反对。”

陈文君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林知了什么时候来的?去年除夕都没回来,今年怎么都回来了?老天爷是不是故意跟她作对?!

林知了:“因为家里的钱是大哥赚的!”

陈文君料到她会这样说:“这几年我给他生孩子养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邪神今日有喜 赔钱,立刻马上! 协约后,影后前任全网追我 抢夺继妹白月光O 仙门第一话事人 招魔 遇魔 天生富贵骨 禁谈风月(快穿) 晓日明村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