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 30-40

30-4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世界第一前锋?从囚王开始! 忠犬死士没想带球跑 社恐被迫露脸求生 牛岛的天降幼驯染 漂亮炮灰总被主角私有(快穿) 可怜小美人带球跑 白月光他又争又抢 被年轻十岁的爱人找上门后 歆陵往事 汴京食滋味

弘历恰好从旁边走过,瞄了胤禧手上的诗一眼,没说话,却发出嗤鼻之声。

胤禧皱眉,但人家没说话,他也不好拦住人说什么。有些后悔地将诗递回给弘书,小声道:“小六,你别在意啊,我刚才就是跟你闹着玩的,其实你写的挺好的。”

弘书对自己的水平有自知之明,也知道胤禧没坏心,接过来道:“没事,我自己写的我还不知道吗,这有什么,诗写的好不好又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对于我而言,它也就是个陶冶情操的作用。”

“我在这里没有天分,但在别的地方有啊。”

“不过,禧叔,你既然有天分,可要好好努力,我还指望你以后给我一首《赠弘书》,让我和汪伦一样流传千古呢。”

胤禧被说的心花怒放,豪气云干的承诺:“没问题,我给你多写几首!”

“呵。”旁边又传来轻讽声。

胤禧眉头一皱,转身道:“小四,叔叔我得罪你了?”

弘历惊讶地看过来,不解道:“二十一叔何有此言?”继而恍然大悟,“可是我方才的声音让叔叔误会了?二十一叔见谅,我并不是针对二十一叔,只是方才在外面听到一个太监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管事的不赏识他是管事眼瞎,觉得有些人真是没有自知之明,颇觉讽刺而已。”

“可能正好与二十一叔您说话撞上了,您别多心,我方才都没有注意您在说什么。”

胤禧眉头皱的更紧:“小四……”

胤祜忽然过来了:“二十一哥,你啥时候变得这么小心眼了,怎么还和侄子斤斤计较起来了。”

胤禧表情变淡:“我计较什么了?”

胤祜道:“嗨呀,我的哥,你别这样看我,我害怕。我就随便说一句么,哥你怎么还多心呢。”

弘书站起来:“二十二叔,禧叔什么都没说啊,你怎么就说禧叔多心呢?”

“啊,是吗?”胤祜眨了眨眼,开始装糊涂,“我老远看着,还以为弘历不小心冒犯二十一哥了,想着过来劝劝的,看来是我误会了?”

“是你误会了。”弘书肯定道,“四哥没有冒犯禧叔,他只是对禧叔的诗作表示不屑,认为禧叔没有自知之明而已。”

“啊?”胤祜傻了。

弘历也傻了,怒道:“六弟你不要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啊,不是吗?”弘书表示装傻你们比得过我?“可是四哥你方才的行为,和夫子讲的指桑骂槐典故一模一样啊。”

“是吧,禧叔?”

胤禧:……

虽然好侄儿你是和我站在一边的,但你能不能别张冠李戴,弘历明明暗示的是你,你把我推出来挨莫须有的骂?

我不想上赶着当被骂的槐树,你莫叫我,胤禧绷着脸不说话。

弘书叹息:“好吧,那可能是我也误会了,看来成语典故没有我自以为学的那么透彻,得重学一遍了。”

“人果然还是得有自知之明啊。”

胤祜面色古怪,这是在指桑骂槐吗?是吗是吗?

夫子进来,该上课了,众人立刻回到自己座位。

“先将昨日的课业交上来,老夫一个个看。”

不管什么时候的老师,都喜欢公开处刑。

老夫子喜欢按年龄来,跳过还没有开始学写诗的弘为,从弘书开始,先念一遍,然后点评道:“六阿哥今日这篇有进步,无错漏,‘平’字点睛,不错,继续保持。”

老夫子也不是盲目要求所有人都是作诗天才的,在了解各人的天分和水平后,对各人的要求也不同,像胤禧有天分,就会对他要求更高,而弘书没灵气,就会要求他别犯错、保持水准,偶尔有亮眼之处也会夸奖。

“二十四阿哥,你这篇格律和韵脚都有错漏,一会儿老夫再给你细讲。”胤祕属于才开始学作诗的。

“永璥阿哥……”

……

“四阿哥。”老夫子难得沉吟了一下,“格律韵脚都没问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30-40(第6/31页)

,但用字太过考究,虚字堆砌太多。虽然作诗要求炼字炼句,但过于考究字词只会让诗作显得累赘空洞,失去意境。”

“以四阿哥你目前的阶段,还是不要过于追求炼字炼句,随心所发可能更好,即便用词直白些,也无妨。”

其实类似的话他在之前摸底的时候也单独跟四阿哥说过,只不过说的比较委婉,还以为以这位四阿哥的聪明能听懂,没想到今日交上来这篇不仅没改,反倒还变本加厉。

弘历嘴唇抿的紧紧的,这首诗,他昨日作了一个时辰,翻了许多典籍,本想着今日在课上一鸣惊人,夫子却如此作评……

甚至还不如对弘书的评价。

夫子他,是不是针对我?福敏老师明明说过,作诗要细心雕琢,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要安。

弘历垂着头:“是,老师。”

老夫子也没有深说,毕竟要顾虑皇阿哥的自尊,还是一会儿单独讲授的时候再教吧。

弘书嘴角微微翘了翘,就喜欢这种当众打脸的情节。唉,可惜,偏偏作诗他没什么天分,但凡他能跟胤禧一样,今儿这打脸绝对更爽快。

喜爱作诗的乾隆唷,这辈子如果当不上皇帝,没有人对你无脑吹捧,你还能完成一生写四万多首诗的成就吗。

咳咳,有点得意忘形了哈,弘书在心里批评自己,你还没抢到这个皇位呢。

最近好像有点懈怠了,光读书也不是个事儿啊,还是得多整点活儿,让便宜爹别忘了他。

有心整活的弘书每日回毓庆宫,第一件事就是听朱意远复述便宜爹今日发的明旨,想从中找灵感和切入口。

本来以为要花上一段时间,没想到没几日就听到有用的消息。

便宜爹发给礼部的圣旨,说的是皇室陵寝风水遭破坏的问题,启发弘书的是,旨意里说小民在陵寝私自偷砍树的原因,是因为陵寝周围被圈,获得柴薪艰难、难以过冬。

缺燃料啊,这不得上煤?

不过单纯的煤还是不行的,天工开物里就记载了煤的存在,古人又不是傻子,有好东西不知道用,事实上现在冶炼金属用的就是煤炭,达官贵人家里也会用煤炭取暖。

而没有大规模普及,主要是因为露天煤矿少,煤炭开采、运输也困难,利用率低、成本高,没有多少人用得起。用的起的人少,利益就少,也就没有人愿意去研究开采技术,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毕竟这个时候个人要研究大型采矿技术是很难的,需要官方支持,可在官方眼里,这些都属于小道,很难投钱去关注。

弘书想着这些,愉快的决定,先把蜂窝煤搞出来!

有了这个便宜好用、造福百姓、还能挣钱的好东西,就不信便宜爹不动心投钱搞技术。

第33章

说干就干,蜂窝煤很简单,80%的煤灰加20%的黄泥,搅水拌一拌,拿工具压出来晾干就行。

弘书开始列与蜂窝煤相关的东西:煤灰、黄泥、手摇煤球机、煤炉子、火钳子。

额,这么一看,煤还是小事,这一套配下来,铁用的也不少啊。

现在铁产量如何,民间用铁普遍不?弘书挠挠头,决定明天先查查这方面的资料,可不能最后搞出来个普及不了的花架子。

蜂窝煤这个东西要是不能大规模惠及百姓,搞出来的意义就不大了。

不过可以先把手摇煤球机和煤炉子的设计图画出来,火钳子就不用了,跟剪刀一样的结构,简单。

翌日,弘书来到上书房,一眼就看到了蔡夫子。

蔡夫子名叫蔡世远,是翰林院编修,如今的主要差事就是入值上书房,每日都守在上书房,卯时到、酉时走,格外敬业。

“夫子安。”弘书施礼。

蔡世远回礼,格外和蔼可亲的道:“六阿哥安,找老夫有事?”他对这位皇后所出的阿哥印象很好,身为嫡皇子,身上却不见半点高傲之气,对老师十分尊重,哪怕是他这个还不算上老师的侍读,也给予了同样的尊重。

弘书点点头:“学生想知道目前咱们大清一年的铁矿产量如何,民间用铁器是否普遍?”

蔡世远疑惑:“六阿哥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了?”

弘书没说原因:“就是突然好奇。”

蔡世远捋捋胡须,回道:“铁矿产量乃是国之要事,老夫并不了解。不过民间用铁的话,要分地方。比如京城,百姓用铁器就很普遍,铁锅、菜刀、农具,都少不了铁;但在偏远些的地方,一家都难有一口铁锅,还在用陶器煮食。”

弘书暗自点头,如果蔡世远说的是真的,那蜂窝煤在京城打开市场应该不难,他也没想过一下子就这把这东西推向全国,那不现实,先在京城推广试点,只要百姓用得好,周边地区会自动引进的,介时甚至只需民间力量都能辐射全国,只不过那样速度太慢就是。

刚好京城西边的门头沟就有煤矿,还是优质的无烟煤,这下运输的困难也可以暂时略去,成本又能降低不少。

市场前景没问题、原材料没问题,弘书就信心满满的开干,一边找造办处做手摇煤球机和煤炉子,一边让朱意远去问内务府要煤灰和黄泥。

结果内务府一样都没有。

朱意远没办好差事,很心虚:“内务府说,送进宫里的都是成块的好碳,您要的煤灰实在没有,若是少量的话,还能现给您砸些粉末出来,但您要的量大,他们人手紧张,一时半会儿也砸不出来。况且…况且…”

“况且那些好煤炭砸成粉太可惜了,供给宫里各处的数量都是定好的,能匀出来给我的量没多少。”弘书帮他补完了后两句。

朱意远讪讪的:“瞒不过您。”

“黄泥呢?他们不是有窑,还要育植,御花园那边时不时也要换土吧,一点储备都没有?”弘书不信。

朱意远都不敢说话了。

弘书倒没怪他:“你去内务府找的谁?”

朱意远道:“奴才找的内务府总管。”本来想着找总管好办事,谁想到人家半点面子不给,倒让他在主子面前丢了个大脸。他还毫无办法,毕竟人家是从二品大员,他呢,不过是个没有品级的首领太监而已。

弘书还算心平气和:“现在的内务府总管是谁?”

朱意远垂首道:“是李延禧大人,雍正元年正月出任。”

便宜爹才提拔上来的?弘书微微皱眉,问的很直接:“姓李?可是与三哥舅家有关系?”

朱意远连忙摇头:“非也,李大人乃是镶黄旗包衣。”

弘书嘴一抿,眉头微蹙,那这个李延禧搞什么鬼?

“你找人家时态度不好?”

朱意远连忙叫屈:“奴才冤枉,李大人是从二品大员,奴才哪敢有丝毫不尊重。”

“啧。”弘书烦躁的用舌头顶上颚,没想到在最简单的地方卡住了。

可这事不通过内务府又不行,他总不能自己出宫去挖煤灰和黄泥吧,他倒不是不愿意亲自挖,但也要他能出的了宫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30-40(第7/31页)

但要为一点子煤灰直接和李延禧对上又又有点丢分,何况李延禧这个从二品虽然有点水,但那也是相对于其他朝堂重臣来说。实际上内务府可一点不水,内务府说来好像只是一个服务皇家的小机构,但仔细了解过后,就知道它的权利可一点都不小。除了负责最基本的物资供应、皇庄管理外,它还掌握着武官铨选、内廷礼乐、太监宫女考核、上三旗刑狱案件、宫廷武备、监刊书籍等等一系列权利,是个庞然大物。

包括御茶膳房、御药房、上驷院都归它管。

内务府的枝蔓渗在这紫禁城的每一处,也是因此,到清朝后期,就连皇帝都能被内务府蒙蔽,吃一个鸡蛋要一两银子。

当然,这个时候的内务府还没有后来那么夸张,但也不容小觑。

弘书想了想,道:“你明儿再去一趟,不找那个总管,直接去问广储司要。也不用他们拿好碳来砸成灰,只要运新媒时,在矿山捎带些煤灰回来就好,黄泥也是。”

朱意远答应,结果第二日带回来的还是坏消息。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收获:“主子,奴才今日去打听了,咱们宫里上月送去慎刑司的一名宫女好似与李大人有些关系。”

弘书小脑袋上都是问号:“宫女?”和一个从二品大员?你怕不是在逗我。

“咳。”朱意远尽量用含糊的词把话说明白,“听说李大人颇为…风流,有不少宫女子额…倾心。”

弘书:……

还是觉得不能理解,而且:“不是说,这宫里的女子全都是皇阿玛的人吗?”

只看皇帝用不用罢了。

所以便宜爹这算被绿了吗?

朱意远吓得哐当一下跪在地上:“主子慎言,这话可不能乱说,一群奴才哪敢自诩是皇上的人。况且…况且…”他狠狠心,也顾不得暴露,“宫中女子与太监私底下也一直都有结对食的。”

“好吧。”弘书耸耸肩,对这种事并不感兴趣。

既然这个李延禧因为某个相好的想给自己找点不痛快,那自己也不能让他痛快了。

直接告状太逊,上点眼药吧。

“走,带上人,去御花园。”

养心殿,胤禛批完一份折子,稍感腰痛,便起身活动。

“皇上,可要用膳?”苏培盛问道,心下忐忑,早已过用膳时辰,皇上再不答应,这顿膳又要没了。

胤禛转了两圈,感觉确实有些饿,点点头道:“传吧。”

苏培盛高兴的亲自出去拎膳盒,却在外面耽搁了一会儿,再进来时面色有些踌躇。

“说。”胤禛懒得废话。

苏培盛道:“回皇上,方才有人来报,六阿哥带着毓庆宫的宫人去了御花园,挖了许多土带回毓庆宫。”

御花园如今多了好大一个坑,这话是来人禀报的,他没说。

胤禛眉头微皱:“他挖土干什么?”

这苏培盛哪儿知道呢。

胤禛捏捏眉心:“臭小子,不知道让朕省些心。去,传他过来。”

弘书来的很快。

胤禛看着他袖口没擦净的土灰,斥道:“你的礼仪呢,觐见要仪容整齐不知道?”

弘书委屈:“我正忙着呢,皇阿玛您突然叫我过来,哪来得及再去换衣裳。”

“您叫我干嘛呀?”

“问朕?”胤禛瞪了他一眼,“朕倒是想问问你想干什么。”

“我什么也没干啊!”弘书叫屈。

“御花园不是你祸害的?”

“哪个耳报神这么快告状。”弘书用便宜爹能听见的声音小声嘟囔,然后大声为自己辩驳,“我挖御花园的土是有正事的,而且也没有祸害御花园,那园子里现在什么都没有,我不过挖点土而已能有什么,反正那些土每年都要换一些的。”

“你还挺有理。”胤禛哼道,“需要东西不会问内务府要?一个皇子,竟然带头去御花园挖土,像什么话!”

弘书嘟嘴:“我要了,那不是内务府没有么,我不得自己想办法。”

胤禛眉头一拧,瞟了弘书一眼,嗤笑道:“原来是长心眼子了。”

“说说吧,怎么回事。”

好吧,被看穿了,弘书也没觉得沮丧,本来他干的这事也简单,便宜爹这样的人精子一眼看穿很正常。

“我想做个东西,需要煤灰和黄泥,内务府说没有,我就想自己解决,黄泥去御花园挖,煤灰用我自己份例的炭砸。”

弘书说的简单明了。

胤禛若有所思,问道:“你要做什么。”

弘书道:“还没做出来呢,等做成了我再告诉您,反正是个好东西。”

胤禛哼道:“最好是,有一个你就够朕头疼了,朕可不想再养一个。”

我也没说是送给你的啊,况且煤和土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养,您这脑洞是不是有点大?弘书悄悄在心里翻白眼,死傲娇,还自恋,说不想养之前,你先把桌子上的茶宠收起来。

“滚吧。”

弘书麻溜滚了,苏培盛送他。

“苏公公,你有对食吗?”弘书好似好奇地问道。

苏培盛吓了一跳:“六阿哥可别吓奴才,奴才哪儿敢啊,先帝爷不许宫里结对食的。”

弘书状似恍然的点点头:“可我好似听人说,内务府不少太监有对食呢,啧,这内务府总管也不知道管没管过。”

苏培盛心下琢磨,六阿哥这话是在点李大人?好的,待会就去查查这位内务府总管。

反正皇上肯定也是要交代他去查的。

胤禛果然让苏培盛去查,他倒是没想到李延禧身上,毕竟李延禧是他才提拔上来的。他想得更复杂,认为这事应该是别的什么人搞出来的,想让李延禧得罪弘书,再借弘书的手把李延禧搞下去,让他不能顺利的将内务府握在手中。

谁知道查出的结果却与他猜测的完全相反。

苏培盛因为得了弘书的‘提点’,因此将李延禧查了个底朝天,查出来的东西让他都咋舌。

“好个李延禧!”胤禛气的差点摔杯子,他没想到,自己在前面殚心竭虑忧心国事的时候,竟然有奴才不思效忠,反而仗着他的信任在后面吃喝玩乐、大开‘后宫’!

尤其是先帝百日祭礼过后,行为简直放肆。

好好好,真是好极了!

“来人!将李延禧给朕拿来!”

轰隆隆一个晴天霹雳,内务府众人被劈的外焦里嫩。

胤禛本来是打算用温和手段逐渐掌控内务府的,现在出了个李延禧,他也不想着什么温和了,有问题的通通抓起来,严刑拷打!

御前侍卫可忙死了,轮着班的在刑房拷问。

周业满身疲惫的回到值房,郎图几个迎上来:“怎么样,今儿审了几个?”

“五个。”周业眉头皱的死紧,“我今儿是吃不下饭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30-40(第8/31页)

苏尔玛笑:“正常。”

布三道:“明儿就该我们休沐了,下值前打算去给六阿哥请安,你去吗?”

周业垂死病中惊坐起:“当然,等我一刻钟。”

迅速整理好仪容,四人沿着巡逻线路前往毓庆宫。

通报后,四人直接被引进惇本殿后面。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周业几个恍然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

弘书用手抓起一点拌好的煤灰捏了捏,道:“有点干,再添些水。”

说完将手里的东西扔掉,拍拍手转身看向周业四个:“怎么过来了?”

“明儿休沐,下值前来给您请安。”周业几个说话的时候,眼神不住地往那一座小黑山上瞅。

六阿哥这是在做什么?

布三眼珠子一转,撸袖子:“六阿哥可要人干活,奴才有一把子力气!”

郎图几个懊悔被他抢先,纷纷请缨。

弘书摆摆手:“不费事,用不着你们。”他走过来道,“听说你们这两日都在审问内务府的那帮子人?”

周业抢先答道:“是,奴才来之前,才从慎刑司回来。”

弘书点点头:“那个李延禧是什么情况,哦,这个能说吗?要是不能说就算了。”

周业赶紧点头:“能说,上头没要求保密。”他道,“李延禧原来是管着宫女小选的,一开始只是收授些贿赂,给新入宫的宫女分个好去处,后来有宫人没钱,就选择…额…”

周业说到一半,发现有些事情好像不适合跟才五岁的六阿哥说。

弘书:“选择讨好他?”

“对对。”周业含糊过去,“他尝到甜头,后来但凡有些有姿色的宫人,哪怕人家不愿意,他也会使手段逼迫。”

“不过他也只会对那些没背景的宫人下手,而且手段比较隐晦,因此发现的人不多。”

发现的人不多?

弘书回身看朱意远,这位可是随便一打听就打听到了。

朱意远一直在旁边跟随,听了这话也觉得不对,回想了一下道:“主子,奴才方才想了一下,当时奴才去打听消息的那人,好似就等着奴才问他一般,不过推脱一二句就告知了。”

弘书点点头,看来这里头还有事,不过也没必要深究了,反正便宜爹这次对内务府下狠手,肯定是要将留下的人狠狠犁一遍的,有问题的就算侥幸逃脱接下来也得夹着尾巴做人。

有了李延禧这个榜样,下一个内务府总管还敢糊弄他?

弘书一甩手背在后面:“行了,没事了就下值吧,回去好好休息。”

“是,奴才等告退。”周业等人走了,直到离开前都不知道六阿哥在做什么东西。

“主子,拌好了,您看看。”

弘书捻了捻,发现果然达到要求就兴致勃勃的走过去,拿起手摇煤球机:“都让开,让我来做第一个。”

史书将记载,第一个蜂窝煤诞生于弘书手中,芜湖。

养心殿,体顺堂。

乌拉那拉氏虽然已经有了宫殿,但她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这里伴驾。当然两人并不同房,她住在这里只是方便照顾胤禛的饮食起居。

此时她便和胤禛一同看着儿子带来的东西。

“这就是你做的东西?”

胤禛看着那个黑乎乎的、蜂窝状的圆柱体微微皱眉:“做什么用的?”

“这个叫做蜂窝煤。”弘书介绍道,“主要是用来代替柴薪,做燃料,可以用来做饭、取暖。”

胤禛直击重点:“比柴薪好在哪里?”

弘书道:“原料广泛、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高效省时省钱。”

胤禛不可置否:“没有缺点?”

弘书点点头:“当然有,和咱们烧煤取暖一样,有毒气,不过比整块的煤炭毒气小些,只要注意通风就不会有大问题。”

他没说破坏环境的问题,因为这个解释起来很麻烦,而且也很难解释他是怎么知道的。

“怎么想起来做这种东西?”

弘书挠挠头:“这不是前段时间您发了一道谕旨吗,说有百姓因为缺柴火偷砍皇陵的树木破坏了风水。我想着皇陵的树不能砍,那百姓缺柴火也不能不管,本来想着让他们烧煤炭的,不过问了煤炭的价格后就知道不行。”

“后来章元化他们添炭的时候我看到散落的煤灰,想着整块碳百姓用不起,那采矿时候不要的煤渣煤灰他们总能用得起吧,所以试了试,没想到做出来还不错。”

胤禛扬了扬眉,没想到竟是这个原因,还以为他单纯是为了好玩。

心有百姓,不错。

知道从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更不错。

上书房的先生教得好,该赏。

“怎么用的?”

弘书往出走:“您等等,我去看看他们烧好了没有。”

没一会儿又进来,后面跟着两个人,章元化提着煤炉子,高卓端着铁盆,铁盆里有两块已经烧红的蜂窝煤。

“放这儿来。”

弘书指挥两人将东西放在胤禛和额娘跟前,边介绍边让章元化示范。

“这个煤炉子,专门用来配蜂窝煤的。”

胤禛看着那有半掌厚的铁壁:“用的铁?”心里摇摇头,刚才还夸他从百姓角度考虑呢,这会儿就忘了百姓能不能用得起了。

“只有外面一层铁皮,里面填的都是土。”

哦,那还行,看这个大小,废不了多少铁。

“这样,将引燃的煤放在下面,上面再添上一块没烧过的。”弘书介绍了火大火小怎么控制,过夜怎么能不熄灭也不烧的太多。

“最后烧完了会变成这样。”

章元化拿来一个烧完的煤球展示。

“这个其实还可以回收用,我找花鸟房的人问过了,将这个烧过的煤球捣碎混在土里,用来栽花养树也不错,能增加透气性和排水性。”

乌拉那拉氏全程听得神采奕奕,此时忍不住插话道:“那就是说,百姓买了煤球用完后,还能洒在地里用来种地?”

额娘对种地还是不太了解,弘书摇头道:“不行哦,这个没有肥力,它只能用来养盆景。”

弘书想了想补充道:“盆景也要试验,不一定所有都适合,这些目前只是花鸟房养花的老手根据经验给出的猜测。”

能不能养花其实都无所谓了,胤禛伸手在煤炉子上方感受着传来的热度,满意的点点头:“你方才说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有多低廉、多简单?”

弘书皱眉:“如果只算煤灰和黄泥的话,基本没有成本,我问过了,这些煤灰和小煤渣在采矿过程中很多,都是没人要的,黄泥也是,随便挖,咱们即便卖一文钱三个都有的赚。”

“但是这里面还要算上采矿的人力物力,运输的人力物力,这些我都不了解成本几何。不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30-40(第9/31页)

如果出的量大,一年卖个两千万块,这成本摊下来也不多了。”

京城如今常驻人口大概有10万多户人家,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家买,就够数了。

何况肯定不止,京城的百姓在如今可算是富裕的,他们平常用柴薪也是买的,花费可不少。

“至于制作,两三个人合作,辛苦些一天能做几千个。”

“哦,还有这煤炉子和火钳子,不过这两样可以送,不用百姓买。”

“送?”胤禛道,“真是好大的口气,谁送,你送?你有几个身家。”

哪怕用铁不多,那也是铁,人人送一个得多少,这小子真当铁不值钱啊。

还是以为他这个皇帝很有钱,可以贴补天下百姓?

弘书解释:“就是开始的时候送个几百个,而且不是白送,可以规定,订购一年的量或者直接买两千块,才送配套的煤炉和火钳,这也是为了推广和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毕竟煤球和煤炉搭配才能发挥的最好。等他们用习惯了、用好了,自然会向别人推荐,到时候就算不送,新来的人也会自己买。”

胤禛眼睛微微睁大。

这,是他自己想到的?

“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你在看《孙子兵法》?”胤禛一脸满意地道,“不错,能从这句话想到这些,也算是理解透了。”

弘书一愣,反应过来便宜爹是什么意思后,哭笑不得:“《孙子兵法》我是看过一点,但我不是从这句话想到的,百姓又不是我的敌人。”

胤禛却已经听不进去了,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

朕的儿子果然聪慧过人,随朕!

第34章

这天,来养心殿觐见的大臣们都注意到,皇上身边多了一个瓷器样的圆柱形的火炉,里面烧的不是常用的木炭,而是一种蜂窝状的东西。

看那个颜色,是煤?

不少人有些皱眉,用煤确实不错,但这东西有毒气,一不小心是会出事的,所以虽然各人府上和宫里都有用煤,但煤的占比很小,多是厨房和火墙用。

像他们自己,都是用红箩炭和白炭。

皇上怎么突然用起这个了?

有人冥思苦想,猜测皇上是否要借此有什么动作;有人则想着回家赶紧将红箩炭换了,可不能让皇上觉着他奢侈享受。

还有人忧心圣体,禀言直谏:“敢问皇上,这火炉烧的可是煤?”

胤禛等了一天,终于有人问了,赞许地看臣子一眼:“不错,是煤做的。”

“奴才敢请皇上,不可再用此物。”老大人忧心忡忡地道,“臣知皇上一向俭省,但也不必如此,煤此物,虽利火,却有毒气,每年顺天府都有几例因此而亡的案子。皇上龙体贵重,怎能以身犯险。”

胤禛微微颔首:“爱卿所言有理,不过此物虽是煤做,毒气却比煤轻些,你们进进出出带来的空气流通足以散去这些毒气。”

“朕用此物,乃是想看看它一日最多耗费几何。”胤禛问道,“爱卿府上用的什么炭,一年耗费几何?”

老大人捻着胡子:“府上一般用的是红萝炭和白炭,至于作价几何,这……此事乃夫人安排,臣不大清楚。”

胤禛道:“朕倒是清楚,民间百姓用不起红萝炭和白炭,常用劣质木炭或柴薪,只木炭而言,一斤大约五文左右,而一户小民一年最少也要用上千斤炭,也就是5两银子。”

“但此物。”胤禛指了指煤炉,“名叫蜂窝煤,乃是皇六子弘书忧心民生钻研而成,只用煤灰和黄泥便可得。”

“一文钱可得三块,一户人家用一天,俭省些只需四五块,便是日夜不停的以最大火烧也不过二十块而已。”

“也就是说,若小民将木炭换成此物,一年的花费最多也不过二两五钱银子,比木炭便宜一半,若俭省些,甚至只用七钱银子。”

“如此,爱卿还觉得,些许毒气是问题吗?”胤禛问。

老大人呐呐无言,他虽不通家中庶务,但于民生还是有些了解的,京城富民多,但四两银也不是小数目,此物若真能代替木炭,那京城的百姓怕是得蜂拥而上。

不过他还是坚持:“虽如此,皇上还是得以龙体为重。”

胤禛点点头,没反驳臣子,他虽俭省,但也不是要找罪受。试用一天,他已然发现,此物味道颇大,于他来说,忙碌于国事时,还是希望有个舒心的环境。

试用一天后,胤禛叫来新任命的内务府总管来保和弘书。

“东西朕用了,不错,这是来保,需要什么人和他说,让他调给你。”

“啊?”弘书懵逼,“我来卖吗?”

胤禛睨他:“不然还要朕去给你卖?”

“不是。”弘书道,“皇阿玛你安排人做啊。”

胤禛微微挑眉,兴味道:“朕安排人,这赚来的钱可就归朕了。”

“当然归您啊!”弘书理所当然地道,“不过,您要是赚钱了,赏我个几百两,我也不嫌弃。”

胤禛没想到弘书还真不要,以为他不知道其中价值:“没出息,几百两就把你打发了?这东西若推出去,一年几万两少不了,以后甚至更多,真舍得?”

弘书不以为意:“这有什么舍不得的,我现在吃住都有您管,又没地方花钱,要那些难道用来铺床吗。何况皇阿玛您有了钱,我有需要问您要,您难道还能不给?”

“合着是不想出力。”胤禛哼道,“还想拿朕当荷包。”

弘书一脸无辜:“爹养儿小,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皇阿玛,我如今才五岁呢,不是十五岁,您最少还要养我十年。”

胤禛没好气地瞪他一眼:“朕从不养白吃白喝之人,朕可以指派人,但你也不能不管。”

就知道这爹不会放过他,果然便宜没好货,便宜爹也是,弘书撇撇嘴:“好吧。”

来保悄默声的站在一边,他本是三等侍卫,常规来说,内务府总管这个位置大概一辈子也轮不上他,不过李延禧一事牵扯内务府人众多,皇上大动肝火,彻底不信内务府,才点了他来。

如今御前侍卫都知道李延禧的倒台,起因是他糊弄六阿哥,所以来保上任之后,就决定要认真对待几位阿哥,尤其是六阿哥。

而此时旁观了皇上和六阿哥的奏对,他在心里默默调高了六阿哥的档位。

以后这位的事情,他一定亲自处理。

“来保。”

来保一个激灵:“奴才在。”

“方才说的都听到了?”胤禛道,“此事就由你负责,不过前期的安排要多听六阿哥的。”

“嗻,奴才遵旨。”

弘书无奈的带着来保回自己宫里安排。

原材料,进价,工具,加工场地,人工,售卖场地,售卖策略,宣传。

一项项安排。

“这个煤炉,除了单孔的,还有三孔和六孔,适用于一些大户人家。”弘书拿出图纸道,“然后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他的弗洛伊德 掌控域 被副本BOSS一见钟情 我和我的两个世界 落魄千金被疯批强取豪夺了 退婚女配撕掉了剧本 失忆后我很牛逼的事暴露了 花间酒 万人迷宿主高贵冷艳 师兄撩妹日常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