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 160-170

160-17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世界第一前锋?从囚王开始! 忠犬死士没想带球跑 社恐被迫露脸求生 牛岛的天降幼驯染 漂亮炮灰总被主角私有(快穿) 可怜小美人带球跑 白月光他又争又抢 被年轻十岁的爱人找上门后 歆陵往事 汴京食滋味

苏培盛:……他吃完可能会上火。

打算是好的,可惜……

“还不走?詹事府没事?”胤禛虎着脸道。

弘书一边翻看分给他的请安折子一边道:“没什么急事,皇阿玛,我就在这儿把这些批了吧,免得还要来回搬,一会儿再陪您用个午膳,我都多久没陪您用膳了。”

“……”反对太奇怪了,胤禛只能沉默。

儿子也确实有一段时间没陪他用膳了。

弘书就这样在旁边搬了张小桌子开始批折子,批着批着,他突然道:“对了皇阿玛,宗学和旗学有决定好谁来管吗?”

胤禛八分心神批折,分出两分心思给他:“自然是宗人府和八旗都统来管。”

弘书放下笔,皱眉道:“这样不是太分散了吗,而且各旗都统总管一旗,本就事务繁忙,哪还有时间在这上面费心思,到时候旗学的质量只能指望那些都统指派的手下,这些人良莠不齐,又以武将居多,哪能将旗学管好,如此一来岂不是白费力气和资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60-170(第6/14页)

胤禛分出三分心思给他:“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弘书想了想:“我觉得可以像官学归国子监管辖一样,统一收归礼部管辖。还有现在这些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算学馆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管一个那管一个,混乱的很,很该统一管起来。”

越想越觉得不错,这样先统一管起来,然后慢慢改变,等时机到了单独拎出来,不就是现成的教育部。

胤禛放下笔:“其他不说,你觉得宗学能受礼部管辖?”

宗室要是能接受朝廷管辖,还设立宗人府干什么?皇家威严还要不要了。

“这还不简单。”弘书不假思索地道,“派个身份足够的入职礼部,单管这一摊子呗。”

“身份足够?谁?”胤禛道,“你十三叔?他够忙了。”

弘书摇摇头,看了他阿玛一眼,提出一个人选。

“我觉得三哥可以。”

第165章

对于弘书提议的弘时,胤禛最终也没有表明态度,只道:“此事没有那么简单,回头再说。”

弘书耸耸肩,也知道这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下的,决定回头先跟詹事府的属臣商议商议。

午膳时,清炒苦瓜果然被摆在了离自己最近的地方,胤禛盯着它看了两秒。

苏培盛敏感察觉,第一时间布菜。

胤禛:……

若无其事地塞入口中,幅度很小的嚼了两下就咽了下去。

苏培盛再布。

胤禛再咽。

苏培盛还要布……胤禛瞟了他一眼。

筷子已经张开准备挟菜的苏培盛硬生生让手腕拐了个弯,转到旁边的冬笋玉兰片上。

弘书正在努力干饭,没有注意到这一幕。

不过吃完的时候他还是发现清炒苦瓜几乎没被动过的样子:“皇阿玛您怎么没吃?”

胤禛面不改色地道:“有些老,牙疼,咬不动。”

“是吗?我尝尝。”虽然现在不是苦瓜的正常上市季节,但御膳房可是有暖房专门在冬日培育蔬菜的,不能一个嫩的苦瓜都挑不出来吧?难道是暖房培育的方法不对?弘书伸筷子就要挟。

胤禛用筷子将他的筷子拨开:“冷了,冬日不许吃凉的。”

弘书只能放弃:“回头我去暖房看看,是不是培育方法出问题了。”

“这些小事无需你操心。”胤禛道。

弘书找到机会拍马屁:“涉及您的膳食,怎么能算是小事!”

胤禛瞥他一眼,起身:“用完了就快些回去做事,别在这磨蹭。”

弘书跟着他:“您又嫌弃我,儿臣还不够努力吗,天天早起晚睡,个子都长得慢了。”

可惜叫苦没有得到丝毫眼神,因为他叫苦的对象比他起得还早睡的还晚。

弘书又操心上了:“您这突然上火,说不好就是没休息好的缘故,事情是做不完的,您一会儿还是先午休片刻再忙吧。”

真啰嗦,胤禛给个眼神让话痨儿子赶紧走。

被嫌弃的弘书滚回詹事府,召集属臣商讨钦差大臣的人选。

当然,对他们就只说岳钟琪和驻陕都统互劾之事。

尹继善率先问出核心问题:“殿下,要招揽岳总督吗?”

弘书摇头:“没必要,孤只是想找一个公正的人,理清是非曲直,不要令任何人蒙受冤屈。”

话是这样说,但殿下在这场互劾案中明显是偏向于相信岳钟琪的。

尹继善垂眸思索,因为殿下考虑钦差大臣还要顺便负责将轮换军队带到云南,所以要求优先选择有带兵经验的人,否则派个没带过兵的,半路上若是发生啸营或者骚扰地方,殿下脸上也没光。

只是将殿下手下几个有领兵经验的人一一数过去,尹继善却都觉得不合适——岳钟琪的品级太高了,身上还有一等公的爵位,案件另一位又是都统,要想压过这两位调查出个是非曲直,身份稍微低点还真不行。

至于身份能压过的,又没有带兵经验。

尹继善委婉表达了难处。

明安图提议道:“若不然还是选个身份高的,前往云南轮换的军队本就有将领,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应当也出不了大乱子。”

弘书摇头,他们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这次带军的人主要还是要去那边查明那一股匪徒到底和岳钟琪有没有关系,顺便带军将其剿灭的。

当然话不能这么说:“同级将领不少,若意见不一,又该听谁的?”

当然他也清楚自己手下的情况,于是道:“先想想吧,实在不成孤再去同十三叔商议就是。”

将事情交给属下,弘书的重心转到别的地方。距离和莽鹄立第一次接触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他们也该初步商讨出个结果了。

这次是莽鹄立借着一件可有可无的公务主动找了过来,弘书本以为这次应该能有点进展,哪怕是漫天要的价往下压一压呢,好歹也是个能继续谈的态度。

结果莽鹄立话里话外的意思让他十分迷惑,竟然对被他否决的联姻之事十分坚持,反倒暗示火器配备的事可以退让。

弘书叫来明安图,疑惑问道:“莽鹄立他们私下没人来接触你吗?”

“有。”明安图肯定道。

“那是你说的太隐晦,他们没懂?”弘书将莽鹄立的意思说了一遍。

明安图惊讶,然后恍然,继而惭愧:“这……可能真是奴才的原因。奴才本想着不能太快给他们甜头,便暗示他们不要得寸进尺,想想准噶尔,殿下您愿意给蒙古各部培育学子的机会已经是底线,火器配备和联姻之事没有可能。”

“可能、可能是奴才说的太绝对了,他们以为您更难接受火器之事,就……”

弘书:……

好吧,也不是不能理解,明安图也是好意,想尽力打压对方的期望值。而在莽鹄立他们看来,自己身为太子,自然会更忌惮蒙古各部想要武装自己的心。

明安图知道自己办砸了事,跪下就要请罪。

揉揉眉心,弘书摆手阻止了他,让他起来:“你想的没问题,结果出现偏差,也不是你的错,毕竟事不可控、人心更不可控。没事,不是什么大问题,多折腾几回罢了。”

明安图还是很愧疚:“奴才回去再与他们接触……”

“不必。”弘书道,“态度变的太快,只会让他们想的更多,就这样吧,压一压他们也好,免得脑子里整天想的都是牺牲女子来换好处。”

殿下好像十分讨厌联姻之事,明安图不是第一次听到殿下类似的言论了,四公主出嫁之时,他就偶然听见过太子殿下责怪自己无用的低语。

想到宫中还有一位未出嫁的公主,明安图垂眸,思量着如何能替殿下分忧。

……

“六哥。”好容易逮到哥哥有空的福惠缠上来,撒娇,“皇阿玛今年怎么还不去圆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60-170(第7/14页)

园啊。”

往年可是正月里就会去圆明园小住的,他在宫里待的都快闷死了。

“皇阿玛身体不适,有些上火,何况如今天还冷,圆明园只会比宫里更冷。”弘书摸摸弟弟的狗头,“等皇阿玛好一点再带你过去。”

事关皇阿玛身体,福惠自然懂事:“那六哥你最近有没有出宫的行程,也可以带着我啊。”

弘书想了想:“常保汇报说几条主路翻修的差不多了,我最近应该会找一天去看一看,到时候带着你吧。”

“好唉!”福惠欢呼,开心的给他六哥捏肩捶背。

弘书享受弟弟的殷勤。

“舒服吧六哥?”福惠眼珠子咕噜咕噜转。

弘书眯着眼:“还行。”

福惠手上的力气大了些:“那六哥,商量个事呗。”

“嗯?”

“等我能办差的时候,你能不能多给我安排些像五哥这次这种能出远门的差事?”福惠道,“咱们大清这么大,书中写的美景那么多,我却连京城都没离开过。”

弘书他们几个还好,好歹小时候还跟着康熙出去围猎过,也算是踏出京城了。

福惠就惨,小时候身体不好,连雍王府的门都甚少踏出,等进了宫就更难了。好不容易身体养好了些,偏偏碰上个不爱出远门的胤禛,到现在,他都没机会踏出北京的边界线呢。

“可以是可以,前提是你得好好锻炼,先把你那副身体养好。”弘书习惯性地开始唠叨,“出远门可没有你想的那样舒服,尤其是水土不服之下,很容易得病,你看看有多少人是出远门后就再没消息的。也别想着带够人和东西就没问题了,前明的第一个太子朱标知道吧,他出门的规格能低吗?还不是因为在外奔波染病……”

福惠能怎么办呢?只能嗯嗯啊啊地附和,表决心自己一定会好好锻炼身体。

意犹未尽地唠叨完弟弟,弘书继续道:“……不过咱们大清的美景确实很多,扬州湖畔的秀美、泰山五岳的雄伟奇骏、庐山瀑布的磅礴……除了这些闻名于天下的景点,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景色也很绮丽,比如四川,那里就有一种‘树在水中生,水在林间流’的奇特景观……”

弘书描述着记忆中的九寨沟,很遗憾这辈子可能无法再看它一眼——九寨沟的位置实在偏僻,上辈子都是在七八十年代才发现开发的。

福惠神往地听着哥哥的描述,忍不住问道:“六哥,你也没出过几次京城啊,更没去过南边,怎么能把南边的山水说的这样传神,好像亲眼见过一般。”

他本是感叹,却让弘书动作一顿。

是啊,自来到这世界以后,他就没出过几次京城,出去的那几次见到的也是草原风景。

而肉眼可见,他未来出京城的机会只会越来越渺茫,登基以后更是直接别想。除非他想跟乾隆一样,耗费人力物力搞什么南巡。

——他不可能做这种事。

他这辈子如果还想去亲眼看一看这天下,也就登基之前的这几年有一点渺茫的机会。

弘书猛地坐起,心中忽然涌出不可遏制的冲动。

他想!

他想去亲眼看一看!

这个他将为之奋斗终身的国家!

第166章

“你说什么?!”胤禛的表情和语气是难得的不可思议。

弘书掂量着他的反应,重复了一遍:“儿臣想自荐为这次的钦差大臣,往四川走一趟。”

本以为至少也会先问问他为什么要去,谁知阿玛却直接变了脸色,一巴掌拍在桌上。

“砰!”

“你告诉朕,你在想什么?!”

弘书嘴巴刚准备张就被打断。

“朕告诉你,你想都别想!”

“立太子是为什么?是为了王朝稳定!从你成为太子那一刻起,你的安危就不再是你个人的事情!而是和这个国家绑在了一起!”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别告诉朕你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危险!不说染病,就说反贼,你以为这些年民间的反贼都消失了吗?朕告诉你,没有!朕的案桌上,每天都能接到各地报告反贼的消息,他们不敢到京城来送死,难道还不敢对一个孤身在外的太子动手吗?”

“你可知道,一旦你出了事,国家会迎来怎样的动荡?”

“你还想去四川!怎么,是生怕自己出不了问题?”

胤禛说的直上火,他对岳钟琪的疑心可还没有消除,在他看来,儿子这一去简直就是专门去送的,愚蠢程度甚至可以和前明把自己送到土木堡的英宗相提并论。

他不禁怀疑,这还是他那个从小就聪明伶俐的儿子吗?

弘书本来是想在轻松的氛围下和阿玛慢慢磨这件事的,但阿玛的态度却在得知他的意图后急转直下,这让他不得不严肃起来。

“皇阿玛,您说的这些儿臣都明白,也都想过了。”弘书正经道,“正是因为明白外出可能会面临的危险,所以儿臣才想着趁着钦差大臣这个机会外出,有大军在侧,儿臣时时刻刻位于大军中央,若这样还有人能冲进来伤害到儿臣,那儿臣即便是躲在宫里也是没用的。”

“至于四川。”弘书顿了顿,直言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岳钟琪绝无可能造反,这甚至不是因为他有多忠心,而单纯地只是因为他不是个傻子。在您和祖父的治理下,如今的大清不说盛世,至少大多数百姓都是安居乐业的,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岳飞后人,岳钟琪不会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他造反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才会把曾静直接送到您面前来。”

胤禛黑着脸,高涨的火气让他脱口而出:“饱读诗书就不会造反?吕留良难道不够饱读诗书?说不定正是因为他饱读诗书才更会选择造反!毕竟在他们这群饱读诗书的汉人眼里,我满清就是异族!他岳钟琪身为岳飞的后人,若是不造反,就是背叛先祖!”

弘书抿了抿唇,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阿玛终究还是十分在意这一点的。

为了不被提前泄露自己的打算,所以弘书一来的时候就让阿玛把其他人都挥退了,这会儿没有外人,弘书也就大胆放下规矩,搬了个小墩子坐在他阿玛身前,看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可是皇阿玛,我们本就是异族啊。”

胤禛眉目紧压。

“这里没有外人,儿臣想和您当普通父子一样,说说掏心窝子的话。”弘书没有退缩,“阿玛,我们是满人,对于占据这天下绝大多数的汉人来说,我们确实是异族。不止我们,蒙古人、苗人、瑶人、回人等等,都是异族,但是异族又怎么样呢?这片大地上,从古至今生活的异族还少吗?现在的汉人里,又有多少以前被称为蛮夷戎狄的存在?您在《大义觉迷录》不也说了,炎帝在上古时期都被称为蛮夷呢,可现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不照样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

“阿玛,当我们不在乎它的时候,异族也不过是一个区别身份的名词而已,您不喜欢这个词,那我们换一个就是了,民族如何?由万民组成的族群,我们不讲血缘,讲文化、讲语言、讲历史、讲习俗,当在这几个方面拥有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60-170(第8/14页)

同性的人就是一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可以有很多个民族,我们是满族,汉人是汉族,蒙古人是蒙古族,苗族、瑶族、回族……而对外,面对鄂罗斯、英吉利、西班牙这些文化语言更加不同的国家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统一成为一个民族,就叫……中华民族,如何?”

“阿玛,儿臣一直知道,您不想像先祖们一样,只做满人皇帝,您想做的是天下共主。”

“儿臣也是。”

“儿臣也和您一样,想做天下共主,想做承继了从秦到明正统的中华皇帝。”

“要做到这一点,儿臣觉得,最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去除掉心中给自己的身份枷锁,不偏满人,也不偏汉人。这天下,只要是在我大清疆域之内生活的百姓,无论他是哪个民族,都是我的子民,我只会用法律去审视他们,而不会用身份去给他们定个三六九等。”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子民面对外人时,不会说我是汉人、我是满人,而是说我是清国人!”

“就像,汉人和唐人一样。”

胤禛眼神触动,他一直都看得出来,儿子对满汉之别并不特别上心,他曾经一度也波动过,想要教导儿子满汉之别,但每次都在冥冥中放弃了。彼时他并不明白是为什么,如今倒是想通了:或许,他潜意识里知道,想做天下共主,就不能在乎满汉之别。他已经晚了,却不能再给儿子套上这层枷锁。

不过……

“你说的很好。”胤禛从未如此清醒地意识到,儿子真的能成为天下共主,但,“这和你不顾自身安危要去四川有什么关系?”

弘书:……

阿玛果然是直男机器人吧,这样的气氛他都能抓住‘最不重要’的那点。

弘书深吸一口气,坚定地道:“当然有关系!”

“阿玛,儿臣想做天下共主,想让我大清万世不易,但做天下共主难道只靠想想就行吗?想要做出远超前人的功绩,就得有远超常人的能力。儿臣是聪明不错,但这天下神童何曾少过?只靠聪明是不行的,坐在皇宫里、埋首于案牍,或许能让儿臣成为一个不错的守成之君,却绝不可能让儿臣成为文韬武略的开拓之君。”

“阿玛,说个大不敬的话,您为什么在没有接受过正统储君教育的情况下还能做的这样好?能想出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样立竿见影、泽被后世的政策?是因为您在潜邸的时候,常常去各地办差!您看见过这个国家最真实的样子,您知道这个国家真正的病症在哪里,您明白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儿臣也想像您一样,低下头、走出去,看一看山河大川,看一看膏腴华盛,也看一看衣衫褴褛。”

“儿臣不想做纸上谈兵的赵括,更不想做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弘书说完后,直直地看着阿玛,不放过他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于是,他没有错过阿玛在嘴角牵动下微微收缩的法令纹。

这是表情放松的信号!

弘书感觉吊着他心的那根细线也柔软了些。

胤禛没有说话,他捻着手上的数珠,同样在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儿子的表情姿态。

——儿子是真心实意的。

他做出这样的判断,捻动数珠的速度快了些。

儿子说的有道理吗?有道理。他的想法有必要吗?有必要。如果他不是自己的儿子、不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他出去看一看真实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但……他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太子。

数珠在手中转动了不知道多少圈,弘书心中本来变柔软了的细线不知何时又紧绷起来,弘书意识到,他没必要在这里和阿玛比谁更能沉得住气:“阿玛……”

话语却被胤禛竖起的手掌打断。

他的情绪早已平复:“朕知道了,你先回去。”

弘书顿了顿,最终没有选择再说些什么,站起身行礼:“儿臣告退。”

胤禛又独坐良久,招来苏培盛:“传怡亲王。”

允祥来的很快:“臣参见皇上。”

“十三,来,坐。”胤禛招呼他。

允祥看看位于他四哥面前的小墩子,怎么办,有种儿子坐在老子面前受训的既视感。

好在苏培盛十分有眼色,立刻给他搬来一个高些的圆凳,并将小墩子撤走。

“皇上唤臣来可是有事吩咐?”

胤禛顿了顿,问道:“钦差大臣你思量的如何了?”

允祥了然,立刻汇报自己拟定的几个人选:“兵部尚书三泰…銮仪卫銮仪使路振扬…步军统领…振武将军…”

胤禛垂眸‘嗯’了一声,然后话音一转,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十三,你还记得,有一回,你同朕一起,去河南验收淮河堤坝,突发奇想,隐瞒身份过去时一路看到的景象吗?”

允祥脑中电光火石地闪过一连串画面:“当然记得!”

那次,他和四哥见识到了什么叫民不聊生,所以如今,他四哥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纳粮。

第167章

四哥突然提起这个做什么?难道是河南又出岔子了?允祥心中思量,皇上是在太子离开后第一个叫我过来的,难道是太子发现了什么,来跟皇上告状?

有可能,太子好像隐约有些不喜田文镜,前次那么力保谢济世二人。

不过……太子若和田文镜对上,他还真不好站队。

毕竟田文镜,代表的是皇上的意志。哪怕他在办差中有些行差踏错,只要不是皇上特别厌恶的原则性错误,皇上就不可能对他卸磨杀驴。

琢磨着一会儿该怎么回话才能显得自己没站队的允祥回过神后,才发现他四哥沉默的时间好像有点长。

——看来太子告的状很棘手啊。

按心里意愿来说,允祥肯定是不想掺和到太子和皇上的矛盾中去的,但,他四哥对他实在是好,让他眼睁睁看着他四哥作难他也办不到。

“皇上,怎么忽然提起这件事?可是河南又出事了?”最终,允祥还是选择主动询问。

胤禛从沉思中被唤醒,顿了顿道:“没有,朕只是突然想起来了。”

河南没出事?难道他猜错了?允祥略感疑惑地微微皱眉,不是他不相信他四哥,只是他四哥确实不是一个容易心血来潮的人,而且还心血来潮到把他从一堆没处理完的公务中叫过来,只为问一句话。

他疑惑的时候,胤禛终于又开口了,语速缓慢,像是在思考合适的措辞:“十三,你觉得,那一次的经历,对,朕的影响,大吗?”

允祥微微挑眉,沉吟后肯定地道:“大!就是那次以后,皇上您才对贪污更加恨之入骨,之后又频繁向皇阿玛请旨去各地验收河工,后来又接了户部收缴欠款的差事。”

因为国库没钱,即便尽最大力收拾了贪污克扣的情况,河工上的银子缺口依旧很大,一遇汛期,基本全国各地都有水灾。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160-170(第9/14页)

“等您登基后,更是下狠手整顿吏治,又在河工上投入颇大,这几年兴修的水利都快赶上才立国时几十年的了。还有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之策,不都是因此而起吗?”

允祥这么一说,胤禛还真有点恍惚,原来那次的经历,对他的影响那么大吗?他自己竟都没察觉。

有时候,可能真是旁观者清吧。

胤禛手上数珠转动的速度又快了些:“那你觉得,太子需要,看一看,那样真实的民间吗?”

所以是为了太子的教育?允祥恍然大悟,别说,这事还真挺重要的。

“当然。”允祥毫不犹豫地道,“殿下天资聪颖,又难得天生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未来必定能有一番作为,尽早了解真实的情况,或许未来的成就还能更上一层楼。”

“您不令殿下继续在上书房念书,而是拉起詹事府的班子早早让殿下入朝,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允祥说的不错,他的答案没有出乎胤禛的预料。胤禛也知道,就算他将满朝的大臣全部问一遍,这些人也不会给出第二个答案,甚至这些人在回答的时候连犹豫都不会有。

所以,还是他太身在局中了吗?

胤禛眉头微琐,心里天人交战,在允祥再次唤他的时候摆摆手道:“朕再想想,你先去忙。”

这事还需要再想?将各地不太严重的灾情折子匀一些给太子去处理不就行了?允祥怀着不解退下。

纠结一时半会儿没个结果,胤禛不打算再枯坐浪费时间,先去将今日的折子处理完。

翌日。

苏培盛惯例提醒皇上该用午膳了。

胤禛扭扭脖子,站起身道:“去问问皇后用了没有,没用的话朕过去用。”

乌拉那拉氏自然是没用的。

“参见皇上。”

胤禛握着手将人扶起来:“你才好了些,莫要多礼,当心累着。”携手坐下,他打量乌拉那拉氏,满意的点头,“气色又好了些。”

乌拉那拉氏道:“您倒是清减了,可是吃的不合胃口?”

胤禛摸摸脸颊旁一直消不下去数量还见多的小疙瘩:“上火一直断断续续的。”

乌拉那拉氏闻言就要叫人去吩咐御膳房。

胤禛阻止了她:“御膳房都知道。”

乌拉那拉氏这才放心,又温言说起一些下火的法子,劝胤禛多注意身体。

不过也没多说,毕竟谁也不喜欢翻来覆去的啰嗦。

胤禛本想直接告知皇后儿子的打算,问问她的想法,但又想到皇后的病不能大惊大怒,他决定委婉些。

“皇后,你可还记得,在王府时,朕时常外出办差?”

乌拉那拉氏有些奇怪他突然回忆起往昔,不过并没有询问,而是顺着他的意思答道:“自然记得,皇上您那时忧心国事、一心为皇阿玛分忧,臣妾记得,有一两年,您在京城的时间都不超过两个月,每次回来,您都要瘦上许多。”

她看了胤禛一眼,语带玩笑地道:“臣妾那时候,常常忧心您在外的安危和吃住,但能力有限,您又不爱多带行李,只能每次趁着您回来的时候多给您补补,偏您不爱吃荤,府里的厨子为了菜色被臣妾逼的都老了好几岁。”

“让你操心了。”

话是真心的,但乌拉那拉氏觉得皇上这句话说的有些心不在焉。

皇上在思量怎么开口吗?乌拉那拉氏若有所思,和外出办差有关?难道是想给她娘家哪位兄弟差事?

如果真是这样……事是好事,但,还是劝皇上打消念头吧。她娘家几位兄弟能力平平,小六才刚立太子,这时候出去容易被有心人下套陷害小六。

拿定主意的乌拉那拉氏静等皇上开口。

胤禛琢磨了下,缓缓开口道:“你觉得,朕给小六派几个外出的差事如何?”

那怎么行!乌拉那拉氏差点脱口而出,幸好理智一直盘踞在脑子里,生生让她把已经到喉咙眼的话咽了回去。

冷静,冷静,皇上能来问自己,证明他也没有下定决心,劝回来的机会很大!乌拉那拉氏说服自己,理了理思路,就要开口,但嘴巴却像是被粘住了一般,张不开。

皇上刚才先提到他出门办差。

然后才说想让小六也出门办差。

为什么?

因为皇上想要一个承继自己理念的继任者,他在按自己的经历培养小六。

脑子里划过这道光,乌拉那拉氏心往下沉,她问自己,为什么不想让儿子出门?因为外出有危险,担心儿子会受罪。但这是皇上给太子安排的路,通向未来,和儿子的前途相比,你的担心重要吗?况且你怎么确定,儿子愿不愿意出门办差呢?

儿子肯定是愿意的。

乌拉那拉氏知道,儿子一直是崇拜他的皇阿玛的,也一直将皇上作为他的目标,若叫儿子知道,是自己阻止了他重走他皇阿玛的路,会不会在心里偷偷怪她呢?

“皇后?”胤禛轻唤沉默的皇后。

乌拉那拉氏苦笑:“皇上见谅,臣妾……妇道人家,方才听您所言,第一时间想的便是外面不安全,路上奔波太受罪,竟是抵触的心理占了大头。”

胤禛点点头,看吧,皇后也这样想,他就说,哪有为人父母不担心孩子的,他的纠结很正常。

“你……”

“但臣妾又……”乌拉那拉氏意识到自己打断了皇上的话,立刻住嘴,“您说。”

胤禛本也没什么要说的,见皇后话还没说完就摆摆手:“无事,你说罢。”

乌拉那拉氏这才继续:“但臣妾又想了想,您对弘书的疼爱不下于臣妾,难道您就不忧心吗?您肯定是忧心的,所以您做出这个决定,一定是因为这样做,对弘书的好处大于坏处。”

“小六虽然聪明,但他到底年纪小、心性不定,又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虽然知道怜惜百姓,却也从没受过苦、见识过真正的苦难。如今他又被立为太子,围着他的只会是鲜花锦簇,臣妾有时候都会担心,害怕小六被捧的不知方向,更何况您。”

“您的决定是对的,只有让小六走出去,去亲眼看一看不同的世界,听一听不同的声音,他才不会在周围人的追捧中迷失,才会真正成为一个心怀民生的合格储君。”

“况且,小六一直拿您作为心中榜样,常常说要成为像您一样的顶天立地的汉子,若知道您想派他出去,对他寄此厚望,恐怕要高兴的蹦起来。”

胤禛:……那恐怕能蹦的比养心殿的房顶都高。

不是,朕只是假设一下,你们一个个怎么都直接替朕做决定了?

乌拉那拉氏最后总结:“这样一想,臣妾就有些羞愧,您和小六心怀苍生,臣妾却在这里婆婆妈妈地顾虑这顾虑那,实在对不住这母仪天下的皇后身份,还请皇上恕罪。”

婆婆妈妈的胤禛:“……你是皇后也是母亲,担心孩子本乃天经地义,何罪之有。”

他是皇帝也是父亲,担心孩子也是天经地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禁谈风月(快穿) 晓日明村坞 偏执男主总误以为我暗恋他[末世] 戏精偶像(穿书) 他的弗洛伊德 掌控域 被副本BOSS一见钟情 我和我的两个世界 落魄千金被疯批强取豪夺了 退婚女配撕掉了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