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220-230(第1/15页)
第221章
岳湘被赐婚为太子嫡福晋了!
这条爆炸性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遍了京城,成功惊呆了所有人。
“嫡福晋?太子?”
“嫡福晋?不是侧福晋?”
“太子妃?!一个汉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要入宫!我要见皇上!”
“一定是礼部制错了圣旨!本官定要参礼部尚书一本!”
躺枪的礼部尚书魏廷珍:……就是说,有没有可能这圣旨是皇上亲自审核过的呢?
碍于保密,憋了好几日终于能畅快笑出声来的魏廷珍意气风发地指挥老妻:“夫人,快快备礼,明日同老夫一同前往岳府道贺。”
什么文武之别,魏廷珍是一点儿也不在乎了,他笑容满面地念叨着:“满汉一家亲,满汉一家亲,好啊,满汉一家亲好啊。”
不独他,此时的汉臣几乎无人不笑,就连已经病的起不得床的孔传铎都连忙吩咐已经袭封衍圣公的孙子备礼,明日亲自去岳府道贺。
在一片杂乱之声中,剩下的秀女陆续也知道了自己的归宿,其他不谈,只说几个岳湘认识的,俞若香被赐给了二十三允祁为格格,梁怀雁则是入了弘时府上。
“凭什么?凭什么!”好容易端着僵硬的笑容将贺喜的人都送走,又将丫鬟都撵了出去,没了人,俞若香才露出扭曲愤恨的表情,握着拳头狠狠捶着靠枕,“贱人!她凭什么!”
但即便没有人,俞若香也不敢吐露“她”名字的半个字,她有野心,但不是蠢货,很明白今日过后,她二人的地位已是一个天一个地。日后她见着岳湘,只有好好巴结的份儿——前提是日后她这个前任皇子的格格还能有机会见着当今太子的太子妃。
与俞若香相比,梁怀雁在接旨后却是松了一大口气,她入京等待参加选秀的时候,已经将京中有可能会被宫中赐人的男儿家中情况都打听了一遍,就盼望着能被赐给一个家中情况简单的人家。虽然没指望能攀上皇子和上任皇子们,但下人打听消息时也不免八卦八卦,所以当今的兄弟和皇子侄子们的后宅情况她也是大概清楚的,所以她也知道,被赐给三阿哥,于她已是泼天之幸。
梁怀雁只暗自高兴了一会儿,然后就将全部的注意力转向如何恭喜岳姑……不,未来太子妃!她不傻,三阿哥与当今太子关系不错,她若能将闺阁中与岳湘的那点情分延续下去,三阿哥会更看重她,她在后院也能更有底气些,毕竟她的娘家,着实靠不住。
当梁怀雁盘算着这些的时候,这一桩旨意的另个一当事人正在发愣。
“爷,福晋来了。”
“爷?”
弘时猛地回神:“嗯?谁来了?”
“咳。”董鄂氏掀开帘子进来,“爷这是欢喜的傻了?”她的语气平淡,没有一点儿拈酸吃醋,反倒带着淡淡的揶揄。
“你怎么来了?”弘时连忙起身扶她,“病不是还没好?怎么就出来了,当心吹了风。”
董鄂氏病习惯了,并不以为杵:“这不是咱们家时隔日久,终于又有喜事了,妾身心情一舒爽,便觉得身子都轻了一半。”
弘时却又发起愣来:“喜事…喜事…福晋,皇阿玛果真赐了人给我吗?真的是……给我的吗?”
不怪他如此不敢置信,自那年他“醉酒溺水”之事后,虽然在六弟的帮助下重振了精神,不再浑浑噩噩的活着。但他在皇阿玛那里却仿佛变成了透明人,别说赐秀女给他,便是腊八节赐腊八粥都没有他的份。
“福晋,你说…你说…你说皇阿玛他,是不是,是不是原谅我了……”弘时越说越没有底气,只能用一双眼睛饱含期待地看着董鄂氏。
董鄂氏看着眼前早已磨灭了所有年少意气的丈夫,虽然早已没了当初初嫁时的少女情意,但这么多年的相处到底还是有些家人情分,故轻声道:“妾身不知道皇阿玛有没有原谅你,但妾身知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弘时念叨着,眼睛渐渐亮起来,“对,会越来越好的,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福晋,咱们给岳府备份贺礼吧,我亲去道贺。”
董鄂氏抿唇浅笑:“理当如此。”
等这些人家将给岳家的礼备完,再转头去关注其他秀女时,却发现了一件更加令人惊讶的事。
这次选秀,竟然除了岳湘,再无一人入东宫!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皇上到底什么意思?!”
齐聚在西华门外、等候召见已有半个时辰的八旗权贵们耐不住地埋怨道,有人更是走到被格外优待有椅子坐的马齐面前,潦草行了一礼就怨气深重地道:“太保大人,您可要为咱们做主啊,咱们八旗为大清流了多少汗多少血,皇上,皇上他怎么能这么对待咱们呢!”
其他人纷纷围过来:“就是就是,那些汉人、狼子野心,怎么能让汉女做太子妃!”
“太子若是看中岳家女,封个侧妃也就是了,太子妃之位汉女怎么配!”
“就是……”
“好了。”马齐已经八十二岁了,声音没什么中气,但他一开口,其他人却都纷纷安静下来,“皇上自然不会忘了八旗,你们一个个的也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都老实等着去。”
他还是有威望的,众人虽然不满却还是听话的散开,有几个人还想说什么,也被其他人拉走了。
马齐偏头看了迟迟看不到去通报之人回来身影的西华门内,心里叹了口气,闭上眼睛继续等待。
又是小半个时辰,才有人远远的朝着西华门来,走近一看,竟是苏培盛!等候的人群顿时躁动起来。
苏培盛到了跟前,先跟马齐见礼,然后道:“马齐大人,皇上召您觐见。皇上说,您年纪大了,乘轿过去便好。”
马齐颤巍巍的行礼:“奴才,谢皇上体恤。”
马齐上了轿子,眼看苏培盛转身就要走,其他人顿时急了:“苏公公,我等呢?”
苏培盛笑眯眯地道:“皇上身体不适,精力不足以召见诸位大人,诸位大人还请回吧。”
“可是我们……”有性子急躁的就要当场“上奏”,被身边人一把拉住,在眼色下闭了嘴。
苏培盛懒得管他们的官司,只管带着装着马齐的轿子回养心殿。
君臣相见。
马齐叩首:“奴才参见皇上。”
胤禛穿着常服盘腿坐在榻上,抬了抬手:“爱卿请起,赐座。”
等人在小墩子上坐下,胤禛才问:“许久不见爱卿,身体可还好?”
自雍正七年病过一场后,马齐便连修书的差事也辞了,只挂着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保的虚衔,不再管具体事情,大朝会也不再出现,偶尔在年节时入宫觐见一回,上一次入宫还是在大年初一:“托皇上的福,能吃能睡,还算不错。”
雍正看着眼前眼皮都已撑不起来的老人,真心实意地羡慕道:“爱卿高寿,朕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220-230(第2/15页)
是能有爱卿这福气就好了。”
不说八十,他要能活个七十,就能把大清安安稳稳的交给儿子了。
“奴才哪有皇上的福气,皇上定然万寿无疆。”
君臣两个你来我往地寒暄了会儿,胤禛才仿佛不经意地问道:“爱卿今日突然求见可是家中有什么难处?”
马齐起身,跪下:“没有什么难处,奴才是来代弟弟一家叩谢皇上圣恩的。”他规规矩矩地叩了三个头,才解释道,“奴才弟弟去得早,家中几个小子也没个成器的,如今我那三侄女儿得了皇上的恩典,满门竟是没有一个能入宫谢恩的,臣只能厚着老脸来叩谢圣恩。”
马齐的弟弟,便是李荣保,李荣保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是早年生的走的比李荣保都早,二女儿便是弘历的福晋富察氏,如今在景园闭门不出,三女儿,则是参加了这次选秀,今日圣旨下去,被赐给了太宗第十子韬塞的孙子、副都统萨喇善为继妻,是第三任继妻。
这门亲事从门第和身份来说,不能说是委屈了马齐的三侄女儿,毕竟这位姑娘的母亲身份着实低微了些。
但显然,富察家对她在这次选秀中的期待绝不止是一个连云骑尉爵都没有的闲散宗室之妻,还是继妻,所以在接了圣旨后,富察家的老少爷们都涌进了马齐府上,请他想办法。
马齐能有什么办法?圣旨是当堂宣读,他还能叫皇上把旨意收回去不成?
马齐可不认为自己能有那么大脸,叫他说,这些小辈还是太急躁了,太子才多大?这次不行,以后还有的是机会,选秀三年一次,他们富察一族的女孩儿可不少。
不过随着八旗权贵的代表们陆续涌入家中,带来只有岳湘一人入东宫的消息后,马齐也坐不住了。
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拉拢汉人他没意见,但有必要将太子妃之位都给出去吗?甚至还给了岳家独一份的恩宠!哪有皇子在嫡福晋之前没有几个房里人的?何况还是太子!
“臣还要恭喜皇上,得一佳媳,不日之后,定能儿孙满堂,享含饴弄孙之乐。”
胤禛笑笑:“那就借爱卿吉言了。”
马齐心往下沉了沉,只犹豫了不到一瞬,就开口道:“奴才厚颜,也想沾沾皇上的喜气,不知这岳家入旗之使节,皇上可有属意之人?”
第222章
弘书进来的时候,胤禛正在写大字,以为他在练字,行礼后不赞同的走过去:“您的字还需要练?身体才好了几分?”
“你倒管起朕来了。”胤禛刚好写完,顺势放下了笔,嘴上不满道,“朕还不至于两个字都写不了。”
弘书定睛一看,写的是八旗两个字,了然问道:“马齐大人说什么了?”顺手将苏培盛拿来的帕子递给他阿玛。
胤禛擦了手,扔回给儿子,走到对面的榻上坐下:“问岳家入旗之事。”
弘书递给苏培盛,跟上去在对面坐下,赞道:“打不过就把对方拉入自己的阵营,马齐大人宝刀未老啊。”
胤禛瞥了儿子一眼,宝刀未老是这么用的?算了:“下一步就该往你那儿使劲了,自己心里有点数,别误了正事。”
“您放心。”弘书心里有数的很,“您也早点养好身子吧,儿子这段时间累的,个头都没怎么长了。”
胤禛瞅瞅个头已经撵上自己的儿子:“也别光往高了长,多吃点,跟个竹竿似的。”顿了顿后啧了一声,“明明小时候圆滚滚的。”多可爱。
弘书笑眯眯:“小时候圆滚滚的是可爱,现在还圆滚滚就是痴肥了,儿子可是要成为大清第一风流倜傥的汉子的……”
父子俩闲话两句就说起了前朝的事。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儿子终身大事定下后,不过半月,胤禛就感觉身体爽利许多,叫太医看过后,慢慢将朝政接了回去,弘书也终于能回毓庆宫多休息一会儿了。
可惜只是想象。
“这是今日第几个了?”弘书头痛的捏捏额头。
朱意远无奈道:“今日第四个了。”
弘书闭眼在椅背上靠了一会儿,起身道:“算了,孤还是去詹事府待着吧。”
扛不住了,虽说对赐婚后会有很多人往自己身上使劲儿这事有所准备,但前些日子天天在养心殿忙,其他人凑不上来,所以没觉得有些什么,这几天好容易能在毓庆宫多待些时候,本打算好好歇歇的,结果,一天天的净接见太妃们派来“关心关爱”他的人了。
派来的还个个都是青葱水嫩、姿容出色的宫女,都是八旗包衣出身。
能派人来的都是太嫔以上有位份的,好歹是长辈,弘书也不能说不见,但他爷爷的后宫妃子也太多了吧!打发人简单,但一直打发人也很心累啊。
只能躲了。
至于生气、找太妃们的茬,那还真不至于,弘书很明白,这些太妃太嫔都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如今还留在宫里的太妃,不是无子无女,就是儿子还小没有爵位没办法接她们出宫的,一群人挤在不大的慈宁宫,未来的日子是一望无底的死水,她们能有点盼头的也只有娘家了,所以当娘家要求她们做些什么的时候,她们也没办法拒绝。
朱意远为难地提醒道:“可是张公子他们约了今日来见您呢。”
自从弘书不在上书房学习后,他的伴读们就不能日日入宫了,只固定十日入宫一次与他交流一下感情,后来徐以烜考中进士入了詹事府便只剩下张若霭三个,这次因为胤禛重病、宫中事多,他们已经有好几月不曾面见弘书了。
弘书脚步不停:“让人去宫门口接他们,直接带到詹事府去,刚好给徐以烜搭把手干干活,也是联络感情。”
鄂容安三人被带到詹事府的时候,弘书刚好在听魏定国讲他当年任应城知县时修渔子港、改善水利的施政细节,干脆招手让他们坐下一起听:“多听些实务,待科考时不至于行文虚浮。”
鄂容安几个乖乖坐下,听完了这一课。
结束后,魏定国告退去忙,弘书这才打量几个几月未见的伴读:“都长高了些。”
阿桂一听这话就丧气地靠在椅背上:“他们俩确实长了不少,奴才却是纹丝不动,殿下,您真的没有什么有助长高的秘方吗?”他是真的想知道!太子殿下比他还小两岁呢,但现在已经比他高了!五个人里头,他现在是最矮的!破防了!
弘书无奈的看着阿桂:“哪有什么秘方。”不过阿桂这个头确实有点矮了,不说跟后世比,就算放在当下,同龄人中他的个子也算矮的。
弘书让叶院长他们给看过,毕竟这可是他未来的大将军,高大威武点在战场上也更有威慑力,可惜叶院长他们也没办法。
“没事,你年纪也不大,男子二十还要窜一窜呢,别急。”弘书只能安慰。
阿桂头一仰,自闭了。
弘书无奈一笑,看向鄂容安和张若霭:“你们俩明岁可准备下场?”
两人对视一眼,均点头道:“家中说可以下场一试。”
“那就祝你们明年能蟾宫折桂。”弘书促狭笑道,“也好早日来为孤做长工。”
两人朗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220-230(第3/15页)
一笑:“殿下可要说话算话,这长工我二人做定了。”
不多时徐以烜忙完了手上的事过来,也到了午膳时间,弘书便带着他们回了毓庆宫,摆了一桌子,私底下也不讲究什么寝不言食不语,边吃边闲聊。
谈笑间说起徐以烜妻子怀孕一事,大家都拿他近日流传在一些小报上的宠妻逸闻打趣,笑他凭一己之力将这些小报的销量都拉高了不少。
徐以烜并不为此羞恼,还大大方方的谈起那些小报撰稿人的文笔:“别说,这些小报内子还买了些回来,上面有些撰稿者的文笔还真挺不错,有一个笔名为芹溪居士的,故事一般,但为人物写的判词颇有几分韵味,还有几分容若先生的气质。”
芹溪,这个笔名听起来怎么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弘书稍稍想了一分,想不出便罢了,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其他人也不在意,只又调侃了徐以烜两句。
鄂容安自然而然地转向弘书,笑道:“说起来,咱们还没恭喜殿下呢。”
徐以烜看了他一眼,笑道:“我可早就恭喜过了。”
阿桂哼哼:“徐兄别显摆,等咱们也考上了,可不会让你专美于前。”
“殿下,马上就要迎娶美娇娘了,感觉怎么样?奴才的贺礼已经备好了,就等着给您送来了。”阿桂没正形的冲弘书挤挤眼。
弘书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那你就等着吧,大婚怎么也得准备个两三年,正好这两年多攒点。”
鄂容安笑道:“大婚自然是该郑重些,不过这贺礼嘛,又不是只能送一次,章佳家的好东西可不少,这次准备的让他在您纳侧妃的时候送,大婚的重新攒,多薅他点好东西。”
阿桂大方的一摆手:“没问题,大婚的时候,奴才肯定要再送您份更大的。”
弘书微微抬眼,将四人的表情纳入眼中,淡淡笑道:“说的不错,那阿桂你就多攒几份,趁这三年攒的多多的,到时候都给孤送来。”
“三年?”阿桂摸不着头脑。
弘书揶揄道:“三年后的选秀,皇阿玛给孤赐人,不管是不是侧妃,只按人头来,几个人孤就问你要几份贺礼,到时候可不许跟孤哭穷。”
阿桂哇一声:“殿下,您好狠的心,这是要将奴才的私库一扫而空啊!”
阿桂还在后悔自己刚才的大方,鄂容安踌躇了下,用困惑的语气问道:“殿下这三年不纳人吗?”
弘书看他一眼,大方点头道:“确实没这个打算。”
“咦?”阿桂探头,“为啥啊?说起来奴才好像是听额娘提过,这次选秀殿下您东宫没进人?真的吗?”
张若霭忍不住看了阿桂一样,合着这人啥都不知道?那还配合的这么好?
弘书也没忍住,上下打量他:“这事难道不是人尽皆知了?你不知道?”
“额。”阿桂挠挠头,憨笑,“奴才前段时间得了一只海东青,正新鲜。”所以他只听说最火爆的太子妃之事,其他的都没关注。
弘书无语,这家伙平时也不笨啊,怎么这会儿憨乎乎的:“是真的。至于为什么,孤让人出的医学报你没看?上面早就有报道,无论男女,太早嫁娶都不好,不仅会影响健康,还会影响身高发育,孤早就决定,十八岁之前都要保持童子身,孤的目标,可是镶黄旗的拜山都统。”拜山最早是雍王府的侍卫统领,身高两米,十分威武。
“叶院长说了,孤要是能坚持,是很有可能长到拜山统领那么高的。”弘书略显得意道,又意味深长的看着阿桂,逗他,“你老是不长,说不准,啧,以后说不准你能到孤的腰?倒是也不错,秦始皇佩剑,以后孤便佩你吧。”
阿桂炸了:“殿下您怎么不早说!医学、医学报那玩意儿谁看的进去啊!啊啊啊啊,早知道我…早知道我…我我我、我现在还来得及吗?”他可怜兮兮的看向弘书。
弘书憋着笑,故作为难地道:“要是能坚持的话,再好好把精元养回来,应该行吧。”
阿桂神色变了几变,锤了下扶手下决心:“奴才回去就跟额娘说,让她们先去别的院子住着。”遣散是不可能遣散的,只能先眼不见为净,看看效果,若真有效果再说。
弘书从不管别人的后院事,不说管不管的不过来,他深知,这不是管了一小部分人就能改变的,这需要时间去慢慢的移风易俗。又逗了阿桂几句便转向别的话题,其他人也不再提起弘书纳人的事,大家吃完散场。
出宫的路上,张若霭没忍住,问道:“休如,你家中也烦你了?”
话没头没尾的,鄂容安偏偏听懂了,他苦笑道:“你也?”
张若霭叹了口气,点点头:“我五个亲叔叔呢,族叔更多。”
他好歹父亲还在京城,那些叔叔主要劲儿还是往他父亲那儿使,鄂容安的阿玛却是一直外任,族中那些长辈可不只能逮着鄂容安紧薅。
鄂容安跟着叹气:“我也差不多。”他顿了顿,“我今日…殿下是不是看出来了?”
张若霭甩他一个“不然呢”的眼神。
“我也没办法。”鄂容安叹气不断,“我想了好几日了,这已经是我想的最不着痕迹的措辞了。”
张若霭直白道:“我觉得,以殿下的性子,你直接问可能比这样好。”
“唉。”鄂容安能怎么办呢,他性格如此,直说真说不出来。
“算了,别想了,等回去将殿下的意思透露出去,咱们就一心准备春闱吧,明年可不能给殿下丢人。”张若霭安慰道,身为太子的伴读,跟着那么多大儒学习这么多年,不说拿前三甲,起码不能落榜吧。
阿桂瞅瞅这个、看看那个,不满道:“你们打什么哑谜呢!”
张若霭和鄂容安对视一眼,张若霭:“什么哑谜,我们说明年考试呢,你举人都还没考上,还不到操心这个的时候。”
“哼,等着,我下半年就考给你们看!”
在有意的传播下,弘书说的那番十八之前要保持童子身的话,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各人反应不一。
有反对的:“东宫子嗣关乎国本,十八才纳人,何时才能有皇孙?!”
有赞同的:“克己复礼,太子仁矣。”
有不屑的:“就装,还不看皇上不近女色,我看他能装到几时。”
有揣测的:“太子不会不行吧?还是喜好男色?我听说东宫里宫女都近不了太子的身,都是面容清秀的太监伺候。”
当然,这一番话并不能令各方放弃打算,四面八方的小风仍然吹着,弘书不为所动,只忙着处理自己的各方产业,偶尔与笔友们通通信,并从中发现一些小惊喜。
比如,少年雪芹给他的马甲回了信件,高兴的告诉他,自己的文章登报啦,虽然是小报,但也拿到了一笔可观的稿费,他还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芹溪居士。
第223章
日子慢悠悠过着,狂蜂浪蝶集中攻略了一阵子后,见始终不能靠近弘书,也慢慢消停下来。
一晃眼岳钟琪已完成去西藏的任务,带兵风尘仆仆赶回京城,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220-230(第4/15页)
他距离京城还有一百里时,后宫传出一个好消息。
“什么?”弘书有些怔愣。
朱意远以为他不高兴,脸上本就是装出来的笑意收的更淡:“今日太医诊平安脉,刘贵人有喜。”顿了顿,放低声音补了一句,“听说皇上就月前去留宿过一晚。”
一次就中,这是谁也没想到的,所以并不是皇上又有新宠了。
弘书却并不是不高兴,他只是恍惚想起,是哦,阿玛是应该还有一个孩子的,历史上还过继给了他的十七叔果郡王,他在这里过的时间太久,差点忘了这回事。
不过,朱意远虽是为了他好,但还是得警告:“窥伺帝踪,你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朱意远冷汗淋漓的跪下:“奴才该死。”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弘书站起身,“走吧,去跟皇阿玛道声恭喜。”他现在还未成成婚,后宫轮不着他送礼,自有他额娘赏赐。
养心殿,弘书踏入殿内,笑吟吟地行礼:“参见皇阿玛,恭喜皇阿玛身体大好了。”
“你倒是消息灵通。”胤禛确实心情不错,弘书的恭喜也戳在了他的点上,比起那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的孩子,他更在意的是当然是自己的身体,这把年纪还能使女子有孕,就证明他身体还健旺的很,上半年重病带来的阴霾一扫而空。
“这种大喜事,自然会有人抢着给儿子报喜。宫中好久没有喜事了,等弟弟出生,可得好好办办。”弘书这话说的真心实意,他阿玛登基后,后宫没有一个孩子出生,就连孙辈,也只有弘历家的永璜和弘昼家去年生的永瑛,和其他子孙繁茂的兄弟比,他阿玛这后嗣不可谓不凄凉,背后嘀咕的人可不少。
这事对他也有影响,这次操心他十八之前不纳人的人中,不少都是真心实意担心他步入他阿玛的后尘,子嗣凋零,日后国本不稳,所以催着他赶紧纳人快生孩子、多生孩子。
包括他阿玛,为此还几番跟他说,不必非要等到十八,十六十七纳人也不早,怕年纪小生的孩子不健康,可以先纳年纪大点的女子,刚好年纪大的也会疼人。
他是不想纳年纪大的女子吗?他是不想纳人好吗。不过这话他不会说出来,那也太蠢了,他只会慢慢的,一次一次找借口把时间往后拖,等拖到时机成熟、他大权在握了,旁人也没有时间来关心他纳不纳人了。
——那时候,他们只会关心这皇帝今天又要发什么癫(* ̄︶ ̄)胤禛看了他一眼,发现他是真心实意的,心下满意,更愿意为他打算,只道:“正常办就行了,还不知是男是女,便是皇子,也越不过你去。”
“要是个妹妹就好了。”弘书叹惜,他阿玛亲生的女儿没有一个立住的,他从上辈子到这辈子都没有体验过有姐姐妹妹的感觉,不过这话只是说一说,“算了,还是弟弟吧,弟弟日后还能常见,也能过得自由自在些。”
胤禛知道儿子在指什么,他没有亲生女儿,却有三个养女,都抚蒙了。当初养女出嫁的时候,儿子反对过,他并没有当回事,只觉得他小孩子还不懂,公主抚蒙是多少年的政策了,这关系着朝廷对内蒙外蒙的掌控,不是儿女情长的地方。但去年和惠的死讯传来的时候,他一度不敢面对十三弟,和惠才十八啊,却从此天人永隔,十三弟妹病了一场,胤祥虽然没在他面前说什么,但鬓角越来越多的白色却掩盖不住。
罢了,如今蒙古还算安稳,他也懒得再多此一举,日后如何,让这小子自己头疼去吧。
“行了。”胤禛不想说这个,挑起别的话头,“岳钟琪这次差事办的还算不错,如今也算亲家,明日你便亲自去接接你那岳丈吧。”
“是。”
说是接亲家,其实弘书知道,他阿玛心里想的还是让他通过和岳钟琪的接触,尽快接触汉人的军中势力,慢慢将这些纳入掌中。
他对此并不排斥,也有自己的计划:“阿玛,这次您打算怎么安排岳将军?”
“怎么?这就开始为你岳丈讨上好处了?”胤禛斜他,不悦道。
弘书笑眯眯地也不怕:“怎么着儿子也是太子,岳丈只是个男爵多不好看。”
胤禛哼了一声,用不乐意的语气道:“一等公,加封太子太保,先在兵部挂个尚书衔吧。”
具体做什么,胤禛还没想好,兵部尚书目前已有一满一汉两位主官,他暂时还没打算换人,其他五部,岳钟琪也并不适合。
至于外放,这个选项根本不在考虑中,还是老老实实留在京城给他儿子摇旗呐喊吧。
“兵部尚书吗,倒也不是不行。”弘书若有所思。
胤禛道:“怎么,嫌朕给你岳丈安排的不好?”
弘书无奈一笑,道:“儿子不是这个意思。”他表情正经起来,“皇阿玛,儿臣有一个想法,您觉得,让岳将军担任步军统领如何?”
“步军统领?”胤禛的表情也严肃起来,步军统领也称九门提督,隆科多曾经就担任过这一职位,历史上多有因为隆科多是步军统领才能拱卫雍正上位的传言,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当前的步军统领是阿齐图,元宵节的那一场拐卖乱象让胤禛对他很不满意,一直在考虑换了他,只是目前还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罢了。
胤禛问:“你想做什么?”
弘书先在心里理了理自己的计划,才开口道:“儿臣若要接触军权,通过岳将军自然是可行的,但通过岳将军能接触的,都是亲近岳家一脉的中高层将领,这在前期会天然将儿臣绑死在这一阵营,日后若想要让他们支持儿臣进行军中改制,势必要对他们做出妥协,而妥协势必会影响改制的结果。”
胤禛张了张口,想说你还不会走就想着跑了,啥都没有就开始想改军制了,军制是那么好改的?
弘书很懂他的表情,立刻解释道:“当然,改制这起码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儿臣现在只是一个想法。但这不妨碍儿臣现在就开始为此做准备,所以,在一面通过岳将军接触这些人的同时,儿臣也想先提拔几个自己人,积累一点儿自己的班底。”
见他还算有自知之明,胤禛才没开嘲讽:“你想怎么积累班底?”
“巡捕营。”弘书道,“儿臣想要巡捕营。”
胤禛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然后目光沉沉地看着儿子:“步军统领,巡捕营,你怎么不干脆让朕退位给你登基算了。”
步军统领,下设步军统领衙门,统领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城绿营,常年保持三万出头的人数。
巡捕营,也就是京城绿营,常年保持着一万出头的士兵数量。
现在,他的儿子,他捧在掌心上的太子,开口就要将这三分之一拿走做自己的班底。
你的积累班底就是直接从你阿玛手里抢?
你怎么不把皇位拿过去培养班底呢?!
“哎哟,阿玛~”弘书猴上去,殷勤的给他阿玛揉肩捏背,“儿臣绝无这个意思,儿臣还小呢,还在长身体,哪承担的起皇位这——么大的责任。皇帝这活儿哪是儿臣现在能干的,就前段时间您病那一段时间,儿臣勉力支撑,累的都不长个了。这皇位啊,您最好再坐个十年二十年的。”
“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雍正太爱我了怎么办》 220-230(第5/15页)
年二十年。”胤禛敲了他一脑门,“你想累死朕。”
“怎么会,您龙马精神、龙精虎猛、龙骧虎步……再干一百年都没问题!”
“少贫嘴!”胤禛终于还是撑不住翘起了嘴角,“坐好,好好说话。”
“是。”弘书乖溜溜回到对面坐下。
“说说吧,要巡捕营到底想干什么。”胤禛没好气的道。
“儿臣真没想干什么。”弘书叹了口气,道,“阿玛,虽然儿臣在心里将未来的军制改革想的很好,但儿子也明白,那都是空中楼阁。说实话,虽然儿子这段时间没少翻阅咱们大清的军制,但现在其实还是一脑门子糊涂账,只是想想若要改革要从哪儿下手,就想的头疼。”
“所以,儿臣说是要巡捕营,其实是想实地深入到巡捕营下面去,以此为锚点一点一点摸清楚咱们大清的军制的实际情况,找出现行制度的矛盾和痛点,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顺便也能熟知军事,试验一些想法看可不可行,以后才不会纸上谈兵,变成下一个宋太宗。”
这个理由胤禛还算接受:“为什么不是八旗,想来很多佐领愿意投入你的麾下。”
弘书无奈道:“八旗有多复杂阿玛你又不是不知道,各旗旗主的权利虽说被您削了大半,但还不至于对自己的佐领完全失去掌控,儿臣想做点实事,不想一天到晚和那些长辈们扯皮。”
“巡捕营是绿营,虽然其中肯定也有各种势力纠缠,但说到底他们是归步军统领直管的,儿臣如今的身份,再加上岳将军的背书,他们不会太过抵触,想做些什么阻力也会更小。”
胤禛沉默半响,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可以,不过不管你做什么,朕要派人全程看着。”
“当然。”弘书答应的很痛快,笑道,“儿臣少不了找您求救的时候,也算省了传话的人手了。”
第2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