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灾末世第三年[种田]》 80-90(第1/36页)
第81章
韩磊和几个小弟身上都套着件不算厚实的袄子,灰扑扑的布面打了好几块补丁,有的地方是同色粗布缝的,有的干脆找了块杂色碎布补上,针脚歪歪扭扭地爬在布面上,看着倒比原本的布料更显眼些。
那袄子看着又薄又空,一看就不怎么保暖。
姜文看到发小,十分高兴,“磊哥,你们怎么过来了?”
韩磊笑道:“我一个小时前就叫做小弟去找你们了,估计在路上和你们错开了。”
说到这,他压低了声音,“我先让我的人下去了,他们占了些好位置,等下你们就和我们一起。”
姜文一听,大喜。
“好兄弟,帮大忙了!”
韩磊“嗐”了一声,“咱们谁跟谁啊!这些有的没的先别说了,你们过去我们那边吧。”
姜文连忙招呼家人扛起行李,“阿奶,磊哥在那边给我们留了位置,我们现在过去吧!”
袁英听到是到大广场另一头,连忙道:“那大伯和你阿爷怎么办?万一他们从这头回来,没看到咱们……”
这确实是个棘手事儿,姜文皱着眉朝姜老太太看过去,一脸犯难。再这么在外头耗着,天知道气温还得降到啥地步。别的先不说,光脚底下露在外面的脚趾头,这会儿已经冻得麻木、快没知觉了。
这寒潮来得太急,跟下刀子似的,根本没给人留出全面准备的功夫。
放眼望去,他们一家人穿得已经是最厚实的了,可就算这样,该缺的保暖物件还是一样没备齐,照样冻得够呛。
韩磊见他们纠结,连忙问:“姜阿爷姜大伯啥情况?”
姜文直接把两人的情况说了,韩磊知道事情紧急,二话不说,“我这就让人去找城门外看看。”
姜老太太一听,眼泪“唰”地就下来了,顺着眼角的皱纹往下淌,手在衣襟上胡乱抹着,嘴唇动了好几下,却被涌上来的热乎劲儿堵得说不出完整话。
“好孩子……我、我知道你的心意……”她哽咽着,颤巍巍拉住对方的手,“但这节骨眼上,万万不能让孩子们冒险。我们这就跟你走,这就走……”
韩磊心里像堵着团湿棉花,闷得发慌,却还是扯出点缓劲的笑意,声音放得柔缓:“没事的姜阿奶,您放宽心。他们脚程快,去看一看就回来,我会派有人在这边接应他们的。”
姜老太太那颗原本像浸在凉水里、早就不抱半分指望的心,这会子竟像被投进了颗火星子,“腾”地一下就燃了起来。
“真的?”
韩磊点点头,直接转头吩咐阿宇,“你们去西城门那边看一看,快去快回。”
“好!”
阿宇二话不说,直接带着几个兄弟挤出大广场,往西城门的方向飞奔而去。
患难方见真情,这话此刻在姜家人心里头烫得厉害。
连一直沉着眼的蔺老爷子,也缓缓抬了抬眼皮,目光在韩磊身上多落了片刻,那双平静的眸子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姜文喉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他拍了拍韩磊的肩,“磊哥,谢谢你!”
韩磊笑道:“行了,别在这杵着了,平白耽误时间,下面好位置可不多。”
柳絮一家站在末尾,望着前头这光景,心里羡慕。
叶青云往前挤了几步,回头见牛大力几人还愣在原地,忙扬声招呼:“小絮,你们傻站着做什么?快跟上啊!”
柳絮猛地回过神,眼里闪过一丝怔忪,下意识攥紧了手里的行李:“我、我们……也能跟着一起去?”
叶青云哪能看不出柳絮那点迟疑,她回过头,一把攥住柳絮的手,掌心的温度直暖到了心里:“咱们本就是一道的,你们不跟着来怎么成?”
柳絮抬眼望向走在最前头的韩磊,见对方朝自己点点头,心里的那点拘谨不安,散了大半。
一伙人好不容易挤到大广场外缘,一路跟着韩磊走到另一面,那儿果然站着不少韩磊公司的人。
一眼就看得出,韩磊早跟基地的工作人员疏通好了关节——登记本上,姜家人的名字赫然在列,墨迹都干透了。
韩磊走过去,拍了拍那工作人员的胳膊:“兄弟,我这边再添三个人。”他朝柳絮一家的方向偏了偏头。
姜君在旁赶紧插话:“是四个。”说着往蔺老爷子那边示意了下,“还有蔺老爷子呢。”
韩磊“哎哎”应着,笑着拍了下额头:“瞧我这记性,是四个,四个。”
那工作人员却皱起眉,脸色沉了沉:“小韩,不是我驳你面子,先前已经给你多塞了这么些人,这会子又要加四个,后面排队的人瞧见了,我可没法交代。”
韩磊眼底闪过一丝了然,手往口袋里一摸,悄悄掏出块巴掌大的肉干,用叶子包着,趁人不注意塞到对方手里,声音压得低低的:“通融通融,都是实在亲戚,回头我再给你捎点好的。”
许是他们一行人太过明显,后面有人不满地嚷了起来:“前面怎么回事啊?怎么又多了这么多人?喂!工作人员,你们是不是帮忙插队啊?”
那肉干还没递到对方手里,工作人员听到这话,立即推开道:“这事不行,之前说好是多少人就多少人。别让我为难,愿意你们就下去,不愿意就重新排队。”
这哪行!
韩磊心里头一下就急了。想当初警报声刚响,他脚不沾地地跑去寻了相熟的那个小队长——那人正好管着这片的安保。为了让对方通融,他可是咬牙花了不少代价才换来得这点便利,哪能就这么黄了?
他正想争取争取,就听一道急促的声音插了进来:“姜嫂子!可算找着你们了!”
众人都是一愣,你看我我看你——这喊的又是哪位?
叶青云循着声音望过去,先是一怔,随即认了出来,忙扬声应道:“陈主任!”
来的可不就是陈立!他裹着件厚实的军大衣,头上压着顶军帽,帽檐下的脸冻得发红,正带着几名战士大步往这边赶,军靴踩在地上“咚咚”作响,在这乱糟糟的场子里格外分明。
附近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了几个度。
“姜嫂子,你和你家人的位置基地已经安排好了,刚才还真怕找不着你们呢。”
工作人员闻言,脸上的惊疑瞬间浮了上来。
这姜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军方竟然专门派人来接,还特意安排好了基地——就连B区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没这待遇,这一家人,怎么会……
韩磊也满脸吃惊,随后心里一喜。
有熟人就不不怕了。
叶青云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情况,“陈主任…这是……?”
从前对方可从没叫过她“姜嫂子”,此刻这般热络,实在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陈立抬腕看了看检测仪,“姜嫂子,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你们先进去,等熬过这场灾难,咱们在慢慢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灾末世第三年[种田]》 80-90(第2/36页)
说着,陈立朝工作人员厉声道:“姜家人是上头交代要重点照顾的,快安排他们进去。”
工作人员脸上闪过一丝惶恐,忙不迭应道:“是是是,我这就安排!”
说着,他立刻转头看向一旁的叶青云,语气恭敬了许多:“几位,你们的位置在1区,进去之后会有人专程带你们过去。”
陈立手头还有不少紧急任务,只匆匆跟叶青云交代了两句注意事项,对工作人员丢下一句“关照好他们”便和几名士兵急匆匆地离开了。
叶青云有心问姜老爷子和姜海的事,但这时候,怎么也不好再麻烦工作人员,只能作罢。
她看向登记的工作人员:“我们这些人都是一起的,下去能安排在一块吗?”
工作人员有些为难,但想起刚才陈立的交代,便说:“我让人和领导说一声。”
叶青云有些不好意思,“那就麻烦你了。”
跟在韩磊身后的小弟一个个都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这是……抱到粗壮的大腿了?
就在这时,基地一级警报声骤然划破防空洞的嘈杂——
“呜——!”
“呜———!”
那声音尖锐急促,像一柄无形的锥子直刺人心,瞬间压过了所有喧嚣。
工作人员脸色骤变,额角渗出细汗,扬声催促的语调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快!都快点!时间来不及了,先进去!”
他转头冲着后方还在犹豫的人群嘶吼,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没登记的!直接从C、D入口进!别管别的,快进!动作快!”
一声声急促的指令砸在空气里,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原本还算有序的场面瞬间绷紧,所有人的神经都跟着那凄厉的警报声,揪成了一团。
大广场下的防空洞入口就在地面上。
叶青云带头扶着蔺老爷子和姜老太太顺着步梯往下一走。
先是一股潮湿微凉的气息扑面而来,紧接着,整个空间的宏大感瞬间将人包裹——头顶的白炽灯连成一片昏黄的光海,望过去竟看不到尽头,脚下的水泥地平坦宽阔,仿佛能同时容纳十多万人。
嘈杂的人声像潮水般涌来,占地盘的、寻人吆喝的、孩子哭闹的,混着远处工作人员组织工作的声音,在空旷巨大的防空洞里撞出嗡嗡的回响,分不清源头,看起来有些混乱。
进了防空洞,姜家众人才发现,这里竟被划分成了好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之间,都用一辆辆军用皮卡隔开,形成了清晰的分界。
皮卡车周围都驻扎着士兵们的帐篷。
分区规则也很明确:1到3区是为原本住在B区的居民准备的;3到6区分配给自建房区的住户;而7到9区,则归廉租房区的居民使用。
至于刚才那些没来得及完成登记、就被匆匆推进防空洞的居民,最后全被集中安排进了7到9区。
姜家一众人正好被安排进了1区。
整个防空洞里头就像个倒扣的大型体育场,除了几个入口,看不到别的窗口,诺大的空间显得及其密闭。
众多人口呼出的二氧化碳让防空洞的温度比外面高了不少。
但踩在水泥地板上,依旧能感觉到透骨的凉。
防空洞十米高的顶上悬着一排排白炽灯,亮得有些晃眼,电线在水泥梁上耷拉着。
也不知道后续还会不会持续供电。
若是不会……这么多人在这密不透风又不见天日的地方呆着,跟坐牢差不多。
一行人小心翼翼的走进1区。
各家支着蛇皮袋、旧布帘圈地盘,被褥行李堆得老高,锅碗瓢盆往地上一放,走路得绕着走。有些人家已经在空地上铺开褥子,把行李在自己占好的地盘里归置得整整齐齐。
光是1区就足有七八亩地大小,不少人家挤在一处,看衣着打扮和备好的生活用品,大多还算周全。
姜家人进来得晚了些,好位置早被先来的人占满了。
剩下的空地本就不算宽敞,他们这一大家子人,最后也只能挤在一两百平的角落里落脚。
这地方还是叶青云找的。
只因位置紧挨着士兵驻守的区域,隔着军用皮卡就是3区,B区的原住民们都瞧不上,没人愿意选这里。
众人把手上的行李都堆在一边。
韩磊这边一共带了7个兄弟,连带刚才出去帮忙找人那两个小伙子,一共10人,全是年轻力壮、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他们带来的行李也不多,也没有姜家人讲究、除去身上穿的那些破洞的袄子和几条还算厚实的棉被,其他全是吃的。
趁着袁英几人收拾行李,姜文拉着韩磊直接问:“磊哥,今天这到底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有寒潮来临了呢?”
别说姜文了,其他人都好奇着呢,都停下手里的活看过来,就等着听解释。
韩磊苦笑一声,“我也清楚不到哪里去,基地紧急警报拉的太突然,我也是在别人嘴里听到的一些消息。”
“这几天气温下降,基地之前不是说是启灵山脉的冷雾导致的吗?”
姜文心中一动:“难道不是?”
“确实不是,相反,是启灵山脉救了基地。”
众人一惊。
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几天气温降得缓,全靠启灵山脉先挡了一波寒潮,咱们才有机会慢慢适应。但这次要来的冰雪风暴,威力比上次得强十倍不止。”韩磊把情况说明白,又补充道,“你们看过灾难片吧?就是那种一沾着就瞬间冻成冰坨子的架势。”
姜文倒吸一口冷气。
“居然这么严重?!”
韩磊苦笑:“我倒希望没这么严重,但基地的通知还有有安排……只怕现实比我知道的还要严重。”
众人闻言,面色凝重对视一眼。
姜老太太和吴秀的脸色更是褪尽了血色。
真是这样的话,那姜老爷子父子以及去找他们的阿宇几人……
韩磊说:“姜阿奶,你们也别急,趁着现在还没稳定下来,我带人去其他区看一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他们。”
姜老太太艰难道:“阿磊小子,这事就拜托你们了。”
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防空洞这会儿虽说还乱糟糟的,但这分区可不是随便划的。真要想跨区找人,怕是没那么容易。
但韩磊还是点点头道:“放心吧姜阿奶。”
韩磊带着三个兄弟正准备找机会到隔壁区去看看,一直默不作声的蔺老爷子丢给他一个徽章:“小子,拿这个去,没人拦你。”
韩磊接过那枚鸡蛋大小的蓝色徽章,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瞥见蔺老爷子身上那股不寻常的气度,便很快回过神来,接过徽章道:“老爷子,谢啦。”
等韩磊离开,叶青云小声问:“蔺老爷子,你那徽章是做什么用的?”
蔺老爷子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灾末世第三年[种田]》 80-90(第3/36页)
管这做什么?能用就行,就这时间,还不如赶紧收拾东西,接下来的日子可不好过。”
众人一凛。
若韩磊说的是真的,那冰雪风暴带来的低气温绝对超乎想象。
也不知道他们躲在防空洞到底有没有用。
别的不说,起码得保证不被冻死。
这时,防空洞的入口已被完全关闭。
姜君心里惦记着家里人,忍不住向蔺老爷子问道:“老师,那些没来得及赶回来的人,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吗?”
蔺老爷子语气平淡地反问:“你是想让所有人陪着一起死?”
姜君被问得一噎,喉咙像被堵住似的,顿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吴秀扫了眼四周,见防空洞里官方人员寥寥无几,心头忽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问蔺老爷子:“蔺老爷子,那些研究人员和士兵呢?他们该不会还没全进来吧?”
蔺老爷子摇了摇头:“基地的地下空间不止这一个防空洞,研究所和C区的军队大本营都有各自的地下设施。”
这些都是当年建基地时特意留的后手,就为了防备变异兽潮来袭时,能给基地留些火种。
吴秀跌坐在地上,忍不住又哭起来:“那我男人怎么办啊!”
叶青云看着心里直发堵。
吴秀焦灼不安的样子让她想起了还在外头执行任务的姜山和姜树兄妹。
他们这些还在基地的人尚且这么艰难,那在外头奔波的人呢?
这场毫无征兆的冰雪风暴,会不会波及到他们?
叶青云不敢再往下想,心口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
她怕自己越想越慌,更怕那翻涌的悔意压不住——要是当时拦住他们就好了。
姜家人心里都沉甸甸的,一时谁也没了整理行李的心思。
就在这时,防空洞所有入口“哐当”一声全部关闭。
偌大的地下空间里,遍布各处的扩音器突然滋滋响了两声,随即传来基地领导人沉稳的声音:
“各位居民请注意,现在通报紧急情况:超强冰雪风暴已突破启灵山脉防线,正以极快速度逼近基地,未来七十二小时内气温将骤降至零下五十度,室外生存环境已极度危险。
基地已启动最高级防御预案:所有地下空间通风、供电系统全力运转,各区物资点将按户发放御寒衣物,士兵将24小时巡逻维持秩序。请大家待在各自分区,不要随意走动,相信我们一定能共同挺过这次危机。”
这番话虽短却字字扎实,像颗定心丸似的,让原本惶惶不安的人们心里踏实了不少。刚才还乱糟糟的防空洞里,议论声渐渐低了下去,连孩子的哭闹都轻了些,大家脸上的慌乱少了几分,眼神里多了点稳住心神的底气。
但那些家人还在外面的,难免有话要说。
有人攥着衣角红了眼,忍不住朝着扩音器的方向低声念叨:“我家那口子还在采集区呢,这鬼天气他能撑住吗?”
也有人急得在原地打转,拉着身边相熟的人反复问:“你说外面有没有地方能度过这次寒潮?他会不会没命啊……”
那些压抑的啜泣声在安静下来的防空洞里格外清晰,让周围同样牵挂着亲人的人心里也跟着揪紧了。
但这一次,基地没有做出回应。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知道,现在还呆在外面的,恐怕凶多吉少了……
另一边,研究所的专家们已全部转移到地下室,正围着突然被寒潮干扰的通讯设备全力抢修。
“怎么样?修好了吗?”有人急声问。
操作仪器的人摇头,额角渗着汗:“不行,还是联系不上。”
严教授眉头拧成个疙瘩,声音带着焦灼:“这次的寒潮最多三天就会追上老杨他们,必须尽快联系上!”
这次派去湘省的,全是基地里挑尖的精英。若是折损在这场风暴里,基地怕是好几年都缓不过劲来。
“是!教授。”
严教授:“还有一件事,老杨他们传回来的消息记录下来了没有?”
助理道:“已经记录下来了。”
严教授点头。
他在心里叹口气。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场寒潮,和动物集体迁徙有一定的联系。
*
基地里的这些情况,姜枝他们一无所知。
至于那场正步步逼近的寒潮,众人更是毫无察觉。
离开吴墟小镇后,接下来的路程竟出奇地顺畅。车子沿着盘山路从崖底一路向上攀爬,整段路上居然没遇到半只变异生物的袭扰。
只是越往高处走,气温就越低。等车子开到山顶时,体感温度已经降到了二十来度。
姜树靠在车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忍不住感叹:“这温度住着真舒服,又没变异生物来捣乱,感觉跟以前出门旅游似的。”
姜枝在研究接下来的路程。
过了乌玉山,就进入湘省的地界。
他们要去的是湘省省会,若是顺利,估摸着只用三天的时间就能达到目的地。
姜枝想起之前罗永辉提过的“寻宝”的事,便问道:“罗叔,你上次说,咱们这次的目的地会有什么宝贝来着?”
第82章
提到这事,罗永辉神色多了几分说不清的兴奋,“具体是什么,其实谁也不知道。”
他看向姜枝兄妹两,“你们还记得那棵云巢巨木吧?”
姜树:“那肯定忘不了。”
罗永辉点点头:“事实上,基地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我们去那里巡逻清扫过,当时那棵树只有十米左右的高度。”
姜枝闻言,眼眸微微一动。
基地从成立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年时间。可那棵树,竟然只用了三年就长成了如今这般遮天蔽日的模样。
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只是,如果真有能让橡树进化到这个程度的东西,仪表盘为什么没有提示?
难不成是被橡树彻底吸收了?
姜枝悄悄按捺下心头翻涌的思绪,沉吟片刻后抬头问道:“罗叔,你说湘省那边出现了能让变异生物超级进化的东西,具体位置是在哪里?”
罗永辉笑了笑,答道:“我们交易的地点定在沙市,那东西就在沙市境内。”
“沙市……”
姜枝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不知怎的,一个连她自己都觉得荒诞的念头毫无预兆地冒了出来——
她想得到那东西。
她抿了抿唇:“那我们——”
罗永辉点头:“等任务结束,我们顺道去那边找找再回基地。”
话音刚落,旁边的胡杨忽然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阿嚏——阿嚏——”
众人一愣,齐刷刷朝他看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灾末世第三年[种田]》 80-90(第4/36页)
变异者的身体向来强悍,寻常气候温度根本影响不到,胡杨这喷嚏着实有些奇怪。
胡杨被看得有些不自在,挠了挠头尴尬道:“不好意思啊,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有点犯迷糊。”
姜树搓了搓胳膊,嘀咕道:“你们还真别说,我从刚才起就觉得凉丝丝的,这啥情况啊?”
姜枝皱起眉,低头看了眼检测仪——数值比刚才又降了两度。
乌玉山山顶……竟然这么凉?
他们在山脚下待了那么久,从没上过山顶,自然不清楚上面的情况。
可即便如此,一丝不祥的预感还是冒了出来。
仪表盘安安静静的,没有任何提示。姜枝忍不住又释放精神力仔细扫过四周,依旧没察觉到异常。
她只能按捺下疑虑,安慰自己——大概是海拔升高导致的正常降温吧。
一旁的吴兵却觉得浑身舒坦,他个子高大,满身腱子肉,在野外全副武装熬了这么多天,早就热得浑身发黏。
“我看没啥问题,搁以前,山上本来就比山下凉快得多。”
车队又往前行驶了一段路,沿途没撞见什么异常状况,众人悬着的心这才渐渐放下。
可直到完全驶离乌玉山的范围,气温依旧稳稳停留在十二三度,丝毫没有回升的迹象,再迟钝的人也知道这不对劲了。
就在这时,顾恺之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几分凝重:“蔺队,气温还在降,我们要不要先停下休整?”
过了片刻,蔺远的声音沉稳地回应:“往前再走两公里,在那里停车。”
车队一停稳,几名负责人便率先下了车,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这个温度让姜枝有些担心自家老爸扛不住,从包里翻出姜树的冲锋外套走过去。
结果刚到车边就愣住了——几位老教授已经裹上厚厚的军大衣了。
杨教授见了她,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小姜同志,怎么样?这下该考虑来我们车里暖和暖和了吧?”
姜枝嘴角微抽,这几位老教授还真是时时刻刻没忘挖人。
“谢谢杨教授,我只是过来给我爸送衣服的。”
目光顺势扫过后座的姜山,见他身上也穿了件军大衣,心里暗自松了口气。
宁教授笑得温和:“小姜同志放心,这次任务我们准备充足,也把气候变化这类突发状况考虑进去了,御寒衣物也是备有的。”
一旁的沈教授却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开口:“之前老蒋预估气温下降至少是一个多月后的事,怎么会提前这么多?”
其他两位教授没回话。
他们并非这方面的专家,实在判断不出眼下的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枝心里那股不祥的预感越发强烈,几乎是脱口而出:“要不我们打个电话回基地问问?看看那边是不是也有异常?”
她话音刚落,刘海宁的轻哼声就从旁边传来。
“这电话可不是你想打就打的。知不知道打一次消耗多少资源?”
“小刘!”
宁教授皱着眉呵斥了一声,姜枝是他们看中的人,刘海宁这话简直是不给他们面子。
刘海宁觉得委屈。
觉得姜枝一个小丫头,哪里知道他们这次出行耗费了多少财力。
姜枝听了这话,也不好再坚持,只淡淡应道:“既然不方便,那就算了。”
宁教授沉吟片刻,开口道:“这样吧,眼下这气温确实反常得蹊跷。等咱们到了沙市,再找机会打个电话回基地问问情况。”
“宁教授……”刘海宁还想争辩几句,却被宁教授抬手打断:“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为了以防万一,几位负责人商定后,还是让众人穿上防寒衣物。
姜枝心里始终悬着块石头,不怎么踏实。
她想了想,还是从包里翻出件套头毛衣,蹲下身给二顺套了上去。
这是姜枝从吴墟小镇那顺来的。
二顺受不了束缚的感觉,挣扎着“汪汪汪”地喊了几声。
姜树在一旁连忙哄道:“二顺乖啊,这气温降得快,穿上才冻不着。”
二顺抖了抖毛发,又“呜呜”抗议了几下,才老老实实套上毛衣。
等回到车里,姜枝望着窗外雾蒙蒙的天,头顶的太阳明明看着依旧灿烂,洒在身上却半点暖意都没有。她轻声呢喃:“也不知道基地现在是什么情况。”
姜树在一旁宽慰道:“放心吧,咱们家里提前备的东西够全乎,肯定出不了什么事。”
姜枝扯了扯嘴角,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但愿吧。”
*
防空洞里嗡嗡的全是人声,比集市还热闹。
还透着股乱糟糟的劲儿。
气温降得邪乎,脚往地上一踩,凉飕飕的寒气直往骨头缝里钻,站一会儿就冻得人直打哆嗦。
基地怕生火多了积二氧化碳中毒,就在刚才,已经通过扩音器下达通知:每个区只能生五个火堆,柴火统一由基地供给。
火堆也只给围篓子大小。
虽然没办法给所有人取暖,但有总比没强,好歹能挡挡刺骨的凉。
叶青云等人旁边正好搭着其中一个火堆。
橘红色的火苗舔着柴禾“噼啪”响,烤得人暖暖的,紧绷的身子总算能微微放松下来。
隔壁那户人家早把行李收拾妥当了,正围在火堆边搓着手闲聊。
一个汉子叹着气说:“听说那寒流还没真往咱们基地这边扑呢!我的天老爷,这气温都冻成这样了,真等它正经杀过来,那得成啥光景?到时候这基地还能住人不?”
旁边的女人皱着眉接话:“可不是嘛,基地要真扛不住毁了,咱们这些人能往哪儿去啊?”
另一个年纪稍长的男人往火堆里添了根柴,沉声道:“别这么丧气。咱们都冻成这样了,外面那些变异兽估计也没好果子吃。我看啊,只要熬得过这阵子,总能有口气喘的。”
……
这些话听得姜家众人心里沉甸甸的,半天没吭声。韩磊身边一个叫阿松的小弟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小声问:“婶子、哥几个,要不咱们也先收拾收拾行李?”
这话一出,众人像是突然回过神来。叶青云立刻点头:“对对,先把东西都拾掇利索了。”
她抬头招呼大家,“都把保暖的物件拿出来吧!我看今晚怕是只能睡地上了,咱们凑个大通铺,怎么着也得先把这三五天熬过去。”
柳絮一家和韩磊的几个小弟都没意见。
事实上,姜家的家底在他们里头最厚实,真要一起合用东西,占便宜的是他们。
袁英一拍大腿:“行,咱们分工干起来!谁知道基地说的那股寒潮啥时候真杀过来?先多烧点热水备着,万一到时候冻得动弹不了,有口热水喝也是好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天灾末世第三年[种田]》 80-90(第5/36页)
众人一听,都点头应和。
吴秀见姜老太太脸色被冻得有些发青,便说:“弟妹,煮点生姜水,能驱寒。”
方才收拾东西的时候,他们特地把所有变异生姜都带上了。
袁英应了:“行。”
商定后,几家人打算把各自的棉被匀出三分之一来铺在地上当褥子。
姜家人身上穿的还算厚实,除了露在外头的脚丫子和头顶有点冻,身上倒没受啥罪。
可韩磊那几个小弟就不一样了,一个个脸蛋冻得跟红苹果似的,说话时牙齿都“咯咯”打颤,看着就冻得够呛。
叶青云在心里数了数。
老姜家有十五口人,牛家三口,韩磊这边,那个叫阿松的小弟说,连刚才出去帮忙找人的阿宇几个,他们一共有九人。
最后再加上蔺老爷子,全加起来有二十八口人。
他们这一大家子,顶得上别家好几户的人数了。
这么多人,即便一张被褥有1米5宽,也得铺个6、7张。
条件有限,柳絮和阿松几个小伙子用袖子把地上的细尘扫了扫,叶青云和袁英几个把匀出来的棉被、旧毯子一股脑铺开,花花绿绿的褥子挨挨挤挤拼了一大片。
柳絮心细,看到有些褥子单薄,还往底下垫了层叶片防硌。
然后又招呼牛大力和几个孩子把厚衣服卷成卷当枕头。
尽管刚铺好的褥子很快沾上寒气,却比直接坐地上暖和多了,踩上去软塌塌的。
姜河挥挥手把几个孩子赶到铺上去。
姜丝和牛小路两个小家伙一骨碌滚在又长又宽的大通铺上,你戳我一下我挠你一把,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兴奋劲儿。
大人们见了也没管。
孩子小,有时候不知道事也挺好。
袁英和叶青云收集了几家的暖水壶和水壶,拿着小锅就往火堆里挤。
这会火堆边已经坐满了人。
也有不少人排队烧水的。
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轮到他们。
叶青云着急,心一横,就跟前边的人道:“前面的同志,不好意思,能不能先让我们烧点水,我家打算煮点生姜水,到时给你们每家均一点行不行?”
众人一听有生姜水,哪有什么不愿意的?
有人见到叶青云手上的锅小,甚至还道:“我家的锅大,用我们的。”
叶青云没计较。
反正生姜变异后,辛辣味更重了,煮一大锅也用不了多少。
叶青云直接用小刀把带过来的一大块生姜切了几片丢进去。
变异生姜的辛辣味儿“腾”地一下就飘了出来,顺着热气往周围散。
火堆边的人都直勾勾盯着那口锅,眼瞅着姜块在水里翻腾,喉咙忍不住跟着动了动。
等瞥见叶青云和袁英身上裹着的鼹鼠皮袄,大伙儿眼神一下就变了——这家人家底真厚啊!
不少人又转头瞅向姜家那边的地盘,一看铺着那么老大一片通铺,挤着满满当当一大家子,都在心里暗暗咋舌:好家伙,这人可真不少!
旁边的袁英也没歇着,守着小锅一锅接一锅地煮水。
这天儿实在太冷,火堆看着烧得挺旺,火苗却软趴趴的没劲儿。
袁英怀疑,若不是之前士兵们在里面倒了汽油,这火都不一定能生得起来。
好在她手上的锅小,7、八分钟就能煮沸一锅水。
她把锅里的水小心翼翼地灌进暖水壶里,心里总算踏实了点。
水是从家里带来的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