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番外见家长(2 / 2)
小舟回头,笑了笑:“他们等我。妹妹说,哥哥要是不来,大树就不会开花。”
“可你还只是个孩子啊……”她的声音终于裂开一道缝隙。
“我不是孩子了。”他说,“我是守门人之一。妈妈,你忘了么?七年前那场火灾那天晚上,你也见过那棵树的影子。你只是选择不相信。”
身秦怔住。
记忆如潮水涌回。那是“萌芽计划”实验室烧毁的前夜,她加班到凌晨,走出大楼时抬头看了一眼星空。就在那一刻,她清楚地看到,猎户座的方向浮现出一棵巨大的树影,枝叶摇曳,仿佛在招手。她揉了揉眼睛,再看时却什么都没有。第二天,所有人都说她太累了,出现了幻觉。
可现在她知道,那不是幻觉。
那是预告。
她蹲下身,紧紧抱住小舟,把脸埋进他瘦弱的肩膀。“答应我,一定要回来。”
“我会的。”他在她耳边轻声说,“等你们都能听见花开的时候。”
风再次吹起。
湛蓝的鸟振翅高飞,小舟跟着它走向花园边缘。他的脚步轻盈得像踩在水面,每一步落下,脚下便生出一朵发光的金银花。当他走到尽头时,整个人已被光芒包裹,轮廓渐渐模糊。
最后一刻,他转过身,挥手。
身秦也举起手,泪水无声滑落。
下一秒,他消失了。只留下一圈缓缓扩大的光晕,像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的波纹。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传来消息:
- 冰岛火山口喷发出晶体状岩浆,冷却后形成无数微型五环雕塑;
- 埃及卢克索神庙的古老壁画自动更新,新增一列牵手前行的孩童形象,其中一人赫然是小舟;
-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报告,地球大气层外出现一层半透明薄膜,呈六边形网格结构,正以每日5%的速度扩展;
- 所有新生儿出生时不再啼哭,而是睁开眼,微笑着说出第一个词:“回家”。
三个月后,身秦和秦译搬离了公寓,住进了郊外一处被金银花覆盖的老屋。这里没有电灯,没有网络,只有天然生长的光藤提供照明。他们每天做的事很简单:种花、浇水、等待。
有时半夜醒来,他们会发现院子里站着几个陌生的孩子??有的七八岁,有的看起来更小,全都赤着脚,穿着简单的白袍。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坐着,仰望星空。
当黎明来临,他们就不见了,只在地上留下小小的光足迹。
秦译开始记录这些访客的特征,并绘制了一张“觉醒儿童分布图”。令他震惊的是,这些孩子的地理位置连起来,正好构成一个巨大的五芒星,中心点正是当年“萌芽计划”实验室的废墟。
“他们在标记通道。”他对身秦说,“门还没完全打开,但已经在松动了。”
身秦点点头。她最近常常做一个梦:自己站在一片广阔的星空大陆上,身边站着小芽和小舟,还有许许多多她不认识的孩子。远处的大树下,十二个身影并肩而立,向她伸出手。
每次醒来,她的枕头都是湿的,但嘴角却带着笑。
一年后的春分之夜,天空再度发生变化。
那棵星辰之树的枝叶开始脱落,每一片叶子化作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坠入大地不同角落。紧接着,地面震动,一道道裂缝悄然出现,从中升起晶莹剔透的柱状结构,如同沉睡已久的灯塔逐一亮起。
全球三百二十七名首批觉醒儿童在同一时刻睁开了眼睛??这一次,他们齐声吟唱。
歌声穿越山川湖海,穿透岩石土壤,直达地心。随之而来的,是一阵低沉却宏大的回应,仿佛整个地球本身也在歌唱。
科学家称这一天为“地魂共振日”。
而在那晚,身秦终于收到了回音。
她在梦中看见小芽跑向她,怀里抱着一本书,封面上写着《春风歌颂我》。她翻开一页,里面全是用炭灰画出的图画:有爸爸妈妈在花园里喝茶,有金银花开满山坡,有一群孩子牵着手走过彩虹桥……
“这是我们的故事。”小芽笑着说,“我把它存进了春天的记忆里。”
“你能回来吗?”身秦问。
“我已经回来了。”小芽指着她的心口,“在这里。只要你记得,我就一直在。”
梦醒时,窗外下起了雨。
但那不是普通的雨。每一滴水中都包裹着一点微光,落地后便开出一朵瞬息即逝的花。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金银香,久违的湛蓝鸟掠过屋檐,留下一串清越的鸣叫。
身秦走到院中,伸手接住一滴光雨。它落在掌心,没有湿意,只有温暖。
她抬头望天,轻声说:“我听见了。”
风拂过耳畔,仿佛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回应:
“我也听见了。”
从此以后,每年春分,都会有无数人聚集在高山之巅、海边礁石或城市广场,闭目静坐,聆听风中的低语。有些人真的听到了歌声,有些看到了光影交织的画面,还有些人突然明白了某个困扰一生的问题。
人们说,那是孩子们在唱歌。
也有人说,那是地球在呼吸。
而身秦知道,那不过是春风掠过花蕊时,最寻常不过的一声轻响??
只不过这一次,全世界都学会了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