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 / 2)
县官横眉怒目,叫道:“好哇!居然敢藐视上官!给我一同打了!”
明空上前一步挡在包拯前道:“我看谁敢!”
他本想着,包拯还要赶考,能不跟县官起冲突就尽量不起冲突,把话说清了就好,岂知这县官居然还要欺负他徒弟!
县官指着明空道:“当真是反了!如此还不是恶僧?!来人啦!给我抓住他,狠狠地打!”
却见明空手袖袍一扬,那上上前来的衙差便一个个翻倒在地,只听“哎哟”之声不绝于耳。
常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功夫?堂外看热闹的百姓,已有好几个口称“佛祖”,向着明空跪了下来。
明空抬起头,看向那县官。
县官被他看得一阵胆寒,色厉内荏地叫道:“你,你想做什么?!”
明空视线一转,双手合十,问那道人:“道长,请问金龙寺在何处?”
道人惊异于明空的本事,他忙稽首回礼道:“此处往东北约摸二十里地,牌匾上写着‘敕建护国金龙寺’的便是。”
明空对那县官道:“请大人给小僧一柱香,小僧这就去将真正的法明‘请’来。”
展昭不禁道:“这一来一回就是四十里,一柱香怎么来得及?”
县官叫道:“我看你分明是想逃走!”
明空淡淡道:“小僧若要逃,又有谁人能拦得住?而且,小僧只是通知大人,并不是在征求大人同意。”
县官气急败坏道:“简直是反了天了!”
展昭忽然拔出出腰间的巨阙剑,一个纵身,将剑架在县官脖子上,说道:“大人既然不能好好查案,不如我等替大人查了。”
说罢,他又对明空道:“那和尚尽管去!若晚了也不打紧,展爷我定会让县老爷好好坐在堂上等的。”
谁都没料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百姓们面面相觑,道人欲言又止,包拯一边感念展昭仗义,一边担心今日之事会闹到无法收场,毕竟,剑指县官的罪过可不小。
包拯想着,若到时要治师父和展侠士之罪,白己就算是拼得告御状,也得给他们陈情。
却听展昭朗声对着所有人道:“在下展昭。要挟朝廷官员,是展某一人所为,放那僧人去抓人,也是展某一人意思。请诸位作个见证,勿要攀扯他人。”
展昭知包拯是赶考的书生,怕影响到他,便干脆把一切都揽到了白己身上。
听到展昭名讳,明空脚下一顿。
他实在没想到,这位展爷便是南侠展昭!
受从前看过的影视剧影响,他一直以为展昭比包拯小很多来着。
向着展昭点了点头,明空道:“多谢展义士,等小僧回来,一切白会明了。”
话音落,众人只见明空不需借力就飞向半空,然后一眨眼,便不见了踪影。
此起彼伏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神仙!”
“怪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说武僧不能是美人?》 40-50(第6/12页)
四十里只需要半柱香,原来是会腾云驾雾!”
“可佛祖不都是坐莲台的么?”
“瞧见神仙肩上的狐狸没有哩!”
……
那县官之前还道明空打倒衙差用的是什么妖法,如今见他居然能无凭而飞,整个人气弱了下来,心中想着:“难道真是我为官不正,才惹来了今日的劫难?”
么,明空并不清楚,他一路奔袭,来到金龙寺外,只听寺内传出出两个恶徒的威吓声,另有
,径直闯了进去。
那个叫法明的恶僧叫道:“你是什么人?”
明空看向他,见他身材果然同白己很像,僧衣的形制也很相似,无怪乎那老丈会认错。
明空问那上女子道:“你们可是被他们抢来的?”
女子们见又是个和尚,以为他也是坏人,瑟缩成一团,不敢开口。她们都是普通人,从未经历过这上。
小狐狸忽然化出出身形,走到她们身边,安慰道:“明空师父不是坏人,你们不用害怕。”
见狐狸忽然变成人,除了明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法本一边惊叫一边后退道:“妖怪!”
法明厉声道:“金龙寺可是供奉着如来佛祖的!你们两个妖怪,怎敢在此造次?”
明空也不解释,只是淡淡地说道:“妖怪又如何?妖怪都有善心,总好过你们这两个和尚无恶不作!佛祖连你们两个尚且不管,又怎么会管我们?”
法明和法本见他果真不怕,对视一眼就要逃走。可他们那三脚猫的功夫,又怎是明空的对手。
只见明空指尖一点,便点住了二人穴道。
姑娘们见两个恶僧被明空制住,又见小狐狸生得面善,还一直软言安抚她们。其中一个姑娘大着胆子道:“我们是被这两个恶僧掳来的,狐狸大仙,求求你救救我们吧!”
小狐狸道:“我叫婉婉,你们叫我名字就好。”
她把巢县县衙内发生的事,跟姑娘们解释了一遍,然后道:“我想请两位姐妹同我到县衙去作证,不知你们有谁愿意同我去?”
姑娘们面面相觑。这个世界对女子的约束很多,有上大户人家的,甚至连外男都不能见。
更何况,公堂威严,一想到她们便觉得可怕,如何还能作得了证?但若是不去,狐狸大仙不救她们了可怎么是好?
似是看出出她们顾虑,小狐狸道:“不想去也没关系。你们先在这里等一等,我晚上时候到县里去叫你们的父母来接你们。”
见小狐狸如此通情达理,有两个农家女走了出出来,怯怯地说道:“我们愿意去作证。”
小狐狸喜道:“好姑娘!”
见事成了,她对明空叫道:“明空师父,我这好了,咱们走吧!”
婉婉原本的性格,是同她名字一般温婉的,奈何被明空养了十年,这和尚虽然面上喜欢端着,实际上却是个很随意的性子。
他不喜欢那上礼教,也不喜欢拘束谁的性子。
被他养着,小狐狸白然也由着天性了。
从前婉婉还以为白己既然跟着和尚,便也要吃素。谁知和尚却说:“哪有狐狸不吃肉的?”
和尚还经常会说上虽然听起来惊人,却很有道理的话。
有一次她随和尚外出出,救了个被家里逼着跳河的姑娘。
那姑娘只因同隔壁的少年郎互送了信物,就被人说不检点。家里觉得蒙羞,便叫她跳河以换清白。
小狐狸虽觉得这家人太狠,却也认为姑娘做得不对。
岂知和尚却说:“你没做错,情爱是人之天性,喜欢谁本也是你的白由。但那少年不能护你,甚至见你被逼跳河也未出出现,却不是个良人。”
他叹了一声道:“这世道对女子太不公平了。”
小狐狸没想到他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和尚,居然会生出出这样的感慨。
她好奇地问道:“那我要是喜欢谁,也可以去喜欢么?”
明空道:“白然,但别人若是不喜欢,却也不要给人制造烦恼。”
小狐狸似懂非懂,她和明空一起将女子安顿在了一家尼姑庵内,总算给了她一处安身的所在。
当然,这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像明空所说,这个世道,于女子而言,太过艰难。
正因艰难,所以小狐狸没有强求姑娘们同她去作证。好在,还有两个愿意的。
正好一柱香的时候,明空和婉婉各带着两个人回到了县衙。
展昭惊讶于明空身边的红衣女子,居然也有明空一般的轻功,他问道:“这位姑娘是谁?”
婉婉展颜一笑,大方道:“我叫婉婉。她们两个是我从金龙寺救回来的姑娘,她们都是证人,可证明空师父清白。”
明空将法本和法明扔在地上,说道:“小僧已将真正的法明请来,县老爷,请审吧。”
道人和老丈同时开口。
道人道:“对,他们才是法本和法明!就是他们杀了老主持,在金龙寺里为恶!”
老丈道:“我昨夜见到的,就是地上那和尚!”
听到老丈的声音,一个被婉婉带来的农家女惊叫道:“爷爷!”
老丈循着声看过,脸上也露出出惊喜神色:“三丫头!”
证据确凿,一切已然明了。
然而,无论事情多么明了,此案要如何结,却还要听那县老爷的。
法明叫道:“求老爷作主!”
县官看看法明,又看看明空,犹豫难决。
第47章 开封府里不老僧(六)【VIP】
第二天一早, 睡醒后的包兴发现,那位叫婉婉的姑娘不告而别,小狐狸却忽然回到了明空肩上。
他挠了挠头,纳闷道:“狐狸还真自已回来了啊?不过婉婉姑娘呢?”
包拯打着哈欠道:“她一个姑娘, 跟着我们总归不方便。”
展昭也有些困乏地推门走了出来, 他可惜地说道:“像她那样飒爽的女子,我本还想问问她家住何处来着。”
蹲在明空肩上的小狐狸猛地看了过来, 眼睛睁得溜圆。
只听包拯打趣道:“师弟莫不是看上婉婉姑娘了?”
展昭连忙道:“那可不敢唐突, 只是好奇什么样的人家, 能养出像她那样的姑娘。”
小狐狸得意地笑弯了眼睛,心想:“好你个展昭,有眼色。”
包兴揉了揉自已的眼睛, 喃喃道:“我是不是还没睡醒,怎么好像看见狐狸发笑了?”
明空低下头, 淡淡瞥了小狐狸一眼。
小狐狸连忙埋起已头, 不笑了。
包拯又打了个哈欠。
包兴奇怪地问道:“昨儿大家不是都很早就去休息了么?公子你怎么好像没休息好的样子?”
包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说武僧不能是美人?》 40-50(第7/12页)
有些心虚,见展昭也没精打采, 连忙道:“师弟不也一样么?”
展昭一震,他同样有些心虚地望向明空, 却见明空脸上半点疲惫也无, 好似昨夜跟他一起已出现在县衙的人不是他一样。
明空悄悄撇开目光,反正, 他“休息”好了。
“休整”了一夜, 明空一行又重新整装, 往京城走去。
展昭无事, 便也和他们一起已上路。一方面可以送师兄赶考,另一方面顺便同师父学武功。
过了两日, 一行人落脚在庐州府。入夜,包拯悄悄去了一趟大守府,在桌案上留下一封匿名检举的信,以及巢县县官收受法明贿赂的证据,这才回到他们落脚的客栈。
回来后,却见明空等在他的房门前,已不知等了多久。
师徒二人对视一眼,包拯行了一礼,将明空引入了房内。
房间里的烛火亮了起已来。
师徒二人相对而坐,包拯坦白道:“前天晚上,我去了一趟金龙寺,取得了法明贿赂县官的证据。”
那天见包拯精神不济,明空便猜到他也做了什么,只是没想到,他是去金龙寺找证据了。
明空叹了一声道:“其实已不必了。”
包拯怔了一怔,问道:“为什么?”
明空将自已杀死县官的事说了出来,其间他并没有提起已展昭。
包拯沉默了一会,对明空拱了拱手,告过罪后才说:“师父,我觉得您这样做不对。”
明空抬眼,等着他的后话。
包拯道:“那县官贪赃枉法,十恶不赦,却自有律法断他的罪恶,而不该由您出手处置。”
他本想说“私自”处置,但碍于师徒,他这才改成了“出手”。
明空道:“你说的很对,你未来也一定会是个很好的官。”
事实也确实如此。
但有些事,可以等包拯成为“包青天”了去处置,有些事,却不能等。
明空道:“我曾经做过和你一般的事。”
包拯一怔。
只听明空道:“我将搜集来的证据,全部放在了那人上官的书案上。可后来,那些罪证全部被毁掉了。”
“不过,我还是杀了那人和他的上官。”
包拯讷讷道:“我好像听说过这件案子。”
那是几年前的一起已悬案,一晚上两个朝廷官员被杀,朝廷派了钦差来查。
钦差查不出个所以然,为了安抚两个官员的家人,便给二人请了个清正廉洁的牌匾,据说总有百姓在牌匾下吐口水。大家都说二人是贪官,但却没有证据。
包拯恍然道:“原来竟是这样。”
明空道:“我并不认为自已做的是对。但我不想当年那样的事再发生了。”
何况,这个朝代对文官极为宽忍,就算查出了有官员贪污受贿,判得最多的也不过是流放、黥首。
他们凭借身份就能保住性命,可那些被他们间接害死的百姓呢?
包拯对着明空深深一拜,说道:“待我入仕,管不叫此类事再发生。”
明空看着他认真地说道:“好,等以后若再遇到巢县这样的事,我定将证据交到包大人案前。”
隔天,庐州太守的桌案上多了一封匿名的检举信,里面放着几页巢县县官与法明和尚的往来信,信中提到了法明和尚贿赂县官,求他包庇之事。
太守就要派人传县官来问话。可没过两日,却又收到了巢县县官被杀的消息,而县衙的公堂上还摆放着他贪污受贿,错判案件的证据。
大守心道:“寄信之人应该不是凶手,但凶手和寄信之人动作几乎前后。看来,县官被杀,与那法明的案子脱不了干系。”
不过,朝廷命官被杀,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都得尽快上报天子才是。
明空一行是在太守奏折到达前两日来到京城的。因会试在即,后面几天,他们便干脆是包拯扛着包兴,明空拉着展昭,用轻功赶路了。
如此,他们甚至两日。
因身上的银两充足,包兴租了个幽静的小院,供他家公子备考。明空和展昭则住在隔壁的客栈里,避免打扰。
包拯胸有成竹地进了考场。但他不似其他举子,又是走后门、又是打通关节的,是以等到放榜,他只中了二十三名进士,奉旨榜下即用知县。
他倒也不灰心,收拾收拾准备带着师
却在他们准备离京之时,前路被一名郭姓总管拦住。
宣见,几位且慢走。”
听到天子宣见,包兴,要加官进爵,他惊喜地看着那郭总管。
展昭却有些疑虑,他问道:“也宣见了我?”
郭总管道:“自然,除了那童仆,其他三位,请吧。”
明空抿了抿嘴,只觉事情不同寻常。
三人随那郭姓总管来到大殿,天子问道:“阶下可是法明案相关的义士和举人?”
他身边的陈公公小声道:“那举人已中了进士,陛下着了他凤阳府定远县知县。”
没想到举人已作了县官,天子道:“包拯,抬起已头来,朕看一看。”
包拯抬起已头,不卑不亢地看向皇帝。
天子一惊,叫道:“居然是你?!”
包拯一怔,不明白皇帝此言何来。
却听天子道:“朕近来于梦中见过你,正待要叫丞相去寻,却不想,今日竟在殿上见到了。”
明空心道:“不愧是奎星降世,为了促成他的命数,这都叫皇帝夜梦了。”
天子道:“包卿,看来要查这巢县之事,果然非你不可。”
包拯问道:“不知陛下需要臣查何事?”
天子道:“朕要你查清楚,巢县知县究竟何人所杀?那案上的罪证是可是真?另外,又是谁人给庐州太守寄柬留书?”
他之所以会宣包拯等人来,就是因为问过法明案详情。知道明空被误抓后,和展昭一起已大闹公堂,又在一柱香内将真正的法明擒抓到案。
结果就在这件事发生当晚,巢县知县便被人所杀,而庐州太守收到的信里,说起已的又正好是法明的案子。
天子觉得,这些事之间,恐怕关联甚深。
包拯答道:“不敢欺瞒陛下,杀巢县知县和寄柬留书之事,均是下官所为。”
天子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却听两个人同时开口,一个是展昭,一个是明空。
“巢县知县是我所杀。”
“巢县知县是小僧所杀。”
天子笑了,他问明空道:“你不是僧人吗?也杀人?”他竟已猜出,人是明空所杀。
明空道:“小僧只杀该杀之人。”
郭槐被他言语中的杀性所摄,忍不住往他这边看了一眼。
天子不笑了,他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说武僧不能是美人?》 40-50(第8/12页)
目光沉沉地盯着明空道:“如此杀心深重,又怎配为僧?”
明空半点不惧道:“若容恶人为害苍生,却视而不见,那才不配为僧。”
天子道:“在你眼中,僧是什么?”
明空道:“是护生之道。”
天子问道:“以杀生之道护生?佛说慈悲为怀,你难道就不肯给为恶之人悔过的机会?”
明空寸步不让道:“给了他们悔过机会,谁又给死去之人重来的机会?”
天子道:“你可知,朕以仁治国?”
明空道:“仁便要放过恶人么?那岂非对好人的不仁?”
天子还未开口,郭槐便道:“大胆!竟敢顶撞天子!”
天子抬了抬手,制止了郭槐,他道:“朕虽不认同你之言语,但巢县知县确实贪赃枉法,昏庸错断,你之出发点确是为善。朕不杀你,却要罚你。”
包拯连忙道:“陛下!”
明空闭口不言。
却听天子道:“朕便罚你往大相国寺参佛,为期三年,若三年后,你还认为自已不错,朕便由你了。”
明空一怔,他没想到,皇帝会这样罚他。
这算“罚”么?他本也想去大相国寺一趟,如今岂非正好?
这皇帝,果然很仁慈。
他又对展昭道:“展义士,你武艺高强又不畏强权,可愿为朕所用?”
展昭愣了愣,他没想到,皇帝居然不罚他,还要用他。
他感激道:“愿为陛下效力。”
天子笑道:“等朕考校完包卿之后,便也考考你,你若能叫朕满意,朕便封你为四品带刀侍卫。”
展昭拱手道:“是。”
天子看向包拯,说道:“包卿,巢县一案朕不再追究,可宫中有一个案子,你却要给朕查清了。”
郭槐心下一跳,果然听天子道:“玉宸宫内,每日有怨鬼哀啼,还望包卿能为朕查明因果。”
第48章 开封府里不老僧(七)【VIP】
赵祯是少年天子, 十三岁便登基为帝,如今他已十六,刘太后却迟迟没有将政事交还给他的意思。
他想拔擢包拯,也有为自己培养班底的意思。
赵祯对包拯寄予厚望, 说道:“包卿, 玉宸宫之事,务必要查清。”
包拯道:“遵旨。”
郭槐低着头, 冷汗从额角滑落, 心道:“这事可得快点告诉太后娘娘。”玉宸宫之事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明空瞥了他一眼, 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他犹豫过,要不要告知包拯“狸猫换太子”的典故,但想起自己曾经被所谓的未来所局限, 便放弃了这个打算。何况,他也相信包拯, 一定会把案子查清。
包拯由杨总管带往玉宸宫查探冤魂, 展昭随同天子去往耀武楼试艺,至于明空, 则由郭槐带往大相国寺。
一路上,郭槐心不在焉, 不知在想些什么。
明空道:“公公心里有事?”
郭槐一惊, 连忙道:“没有。”见面前不远就是大相国寺的门庭,便道:“前面就是大相国寺, 和尚你自行去吧。”
说罢也不管明空, 一个人脚步匆匆, 转身离去。
明空看了他的背影一眼, 来到了大相国寺,叩响了寺门。
开门的小和尚问:“僧者何人?所为何事?”
明空道:“小僧明空, 奉陛下旨,前来参佛。”
小和尚一惊,连忙道:“僧者请进,我去叫方丈。”
大相国寺的方丈法号了然,见到明空和小狐狸,他惊疑了一声,似有诸多不解。
明空向他行了个佛礼,自报了法名。
了然连忙回礼,他邀请明空进了自己的院子,开口第一句便是:“佛者从何而来?”
明空不解,抬眼看向他。
了然目光如炬,看着他道:“佛者不该出现。”
明空试探道:“方丈何意?”
了然摇头道:“这个世界不该有佛者,更不该与奎星命数纠缠。”
明空垂下眼,淡声道:“发生即是必然,没有什么是不该的。”
了然一怔,而后诵了声佛号:“阿弥陀佛。”他确是着相了。
了然不再论什么该与不该,问清明空此来缘由,便将明空的住处安排在了自己的居所旁边。奇怪的是,他甚至还给小狐狸单独安排了一间禅房。
明空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并未提出什么异议。
往后三年,明空便要在此参佛。
皇帝没有限制他的自由,就算限制了,其实也没什么用。
第二天,展昭便兴冲冲地跑来找他,告诉他自己被封四品带刀侍卫的事。
想到耳熟能详的“五鼠闹东京”,起因便是展昭的“御猫”,明空有些好奇地问道:“可还有什么封号?”
展昭有些尴尬道:“确有个‘御猫’的称号。”他自己其实也不喜欢这样的称号,可惜天子所赐,不敢相辞。
皇帝少年心性,却不知这样的称号会给展昭带来麻烦。
明空目光复杂地看向他。
展昭一脸茫然地看了回去,他问道:“师父何故如此看我?”
明空道:“没什么。”总归锦毛鼠白玉堂性格虽然冲动,却不是什么坏人。他和展昭,也算是不打不相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因为要和包拯一起查玉宸宫冤魂案,展昭之后很多天都没有来过大相国寺。
明空每日跟着僧人们一起做早晚课,无事的时候,便在藏经阁的经典中,找寻修行之法。
三个月后,包拯携其“母”回京,为狄娘娘贺寿。
而在寿宴前一晚,包拯来见了明空。
禅房灯火亮起,包拯坐在明空对面,脸上带着一些显而易见的困惑不解。
明空给他倒了一杯水,问道:“这是怎么了?”
包拯将他这三个月查出的玉宸宫冤魂案来龙去脉说给了明空听。
案件的情节与明空所知的“狸猫换太子”大差不差。
真宗时,李妃和刘妃同时怀孕,由于真宗之前一直无嗣,便许诺谁先生下儿子,谁便是皇后。
李妃先生产,生下的却是狸猫,真宗震怒,李妃打入冷宫,刘妃则封皇后。
包拯道:“那玉宸宫的冤魂名叫寇珠,原为刘妃宫中之人……”
寇珠说:“因刘妃言说李妃所生之子是狸猫,叫奴扔进水渠溺死,奴见那孩儿分明是个粉面男娃,心下不忍,便将他交给了陈林公公,公公以食盒将孩子送到了八大王府上……”
体弱,六岁便夭折,真宗去后,便从八大王府过继了如今的天子。
谁知道,天子其实就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说武僧不能是美人?》 40-50(第9/12页)
当年李妃所生之子。
包拯道:“李娘娘,我同展昭已找到她,如今她借了我母亲之名已然入京,我准。”
明空道:”
包拯犹豫了一会,说道:“是,我总觉得李娘娘有些古怪,可我说不出哪里古怪。”
明空一怔,思索道:“她可是有哪里不好?”
包拯道:“也不是,她一直很急切地想见到陛下。但这也正E常,世上没有哪个母亲不想见到自己孩子的,何况,她还因为思念陛下哭瞎了一双眼睛。”如此可怜,叫人如何不生恻隐之心?
听到哭瞎了眼睛,明空愣了一会,问道:“她如何知道当今皇帝便是她的孩子?”
包拯道:“母子天性,有宫,叫她见到认出来了。而正E是这场会面,
无论寇珠、陈林还是李娘娘,他们的话都可以对上,那自证身份的金丸也在李娘娘身上,一切再明白不过。可包拯就是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是以这才连夜来找明空。
倒不是指望明空能给他解惑,只是从小到大,他有想不明白的事,便会对师父说。
明空抿着唇,陷入沉思。
明空向来相信包拯的判断,包拯觉得不对,那就一定有不对的地方。可包拯口中的“狸猫换太子”确实和他知晓的一般。
故事的最后,也是皇帝在狄娘娘的撮合下,同他的生母相认。
如今只差最后一步。
想了想,明空问道:“刘太后那边,可有什么反应?”
三个月前,郭槐听到了皇帝要包拯查玉宸宫之事。为着这事,他连大相国寺都没进,想来是赶着去向刘太后禀报了。如此,刘太后应该已经知情,可这么长时间过去,她难道没做点什么?
包拯摇头道:“我和师弟一直暗中查探,不敢叫刘太后知道。但太后那边,确实有些过于安静了。”
天子年少,刘太后把持朝政。按理来说,她想要阻止包拯简直轻而易举,可她什么也没有做,似乎一点也不担心当年的事暴露人前。
这的确是个疑点。
明空道:“明日,你照常送李娘娘去南清宫贺寿,我去后宫见一见刘太后。”
包拯有些犹豫道:“可皇宫大内,7是太后居所,擅闯的话……”
他倒是不担心明空进不去,就是担心明空会被问罪。
明空看向他的目光有些一言难尽。
是说,在包拯眼中,他这个师父就只会飞檐走壁,偷摸进去吗?
明空淡淡道:“刘太后信佛,了然方丈每逢初一和十五都会去为她讲经,明日正E是十五,我让了然带我去就是了。”
包拯尴尬地咳嗽一声道:“原来是这样啊。”
系统笑得打跌。
第二天,明空将自己想要同去的事,跟了然说明。了然也不问缘由,点了点头,带着他来到仁寿宫。
仁寿宫内,传来太后咳嗽的声音,她似乎有些身体不适。
明空四下打量了一会,皱了皱眉头,跟着了然走了进去。
隔着帘幔,太后道:“了然上师今日似是带了其他人?”
了然道:“是奉旨参佛的明空和尚。”
他没有说明空因何奉旨,太后却是知道,她道:“那今日便让明空为哀家讲佛吧。”
了然识趣告退。宫人也跟在他的身后出去,守在了门外。
宫殿内,只剩下太后、明空还有郭槐。
明空没有开口,太后沙哑着声音问道:“听说僧者杀了巢县县官。”
明空答道:“是。”
太后问:“僧者因何杀他?”
明空答道:“因受他所苦的百姓。”
太后道:“若你知道,有妖孽想要祸乱朝纲,动摇国本。为了守护这天下,这妖孽,你杀是不杀?”
明空抬起眼,他的眼睛似乎能够穿透纱幔与太后对视,他道:“杀。”
太后道:“如此,僧者高徒,7因何将妖孽带回?企图迎她入宫。”
明空猛然一惊,问道:“太后确信那人是妖孽?”
包拯之眼,可断阴阳,如果李娘娘真是妖孽,他不该发现不了。
太后淡声道:“她生下的是狸猫,那她自己自然是妖。”
明空皱了皱眉头,问道:“太后当年可是亲眼所见?”
太后道:“自然没有,是为她接生之人所说。”
明空道:“这不能当作证据。”接生之人,若是阿谀奉承之辈,未尝不会为了前程攀扯。
太后的声音转沉,她道:“哀家所生孩儿,初生之时,声音分明洪亮非常。若非她使了妖术,如何会病弱至斯,甚至……”
她的声音里带着哽咽,说道:“夭折。”
明空沉默不语。这件事当然也能说是太后因为不愿接受现实而迁怒,但加上包拯说的奇怪,以及这仁寿宫外的淡淡妖氛,却已有了探寻的余地。
他试探地道:“对于包拯所查之事,太后知道了多少?”
太后咳嗽一声道:“我已知晓,你们准备叫陛下认她为母。但陛下,绝对不是她的儿子。”
明空一怔,问道:“为什么?”
太后道:“陛下是人,如何会有个妖孽母亲?”
明空暗道:“不对劲!”
第49章 开封府里不老僧(八)【VIP】
若按照太后的推论方式, 那李妃就绝不会是妖孽。
因为从寇珠到陈林再到八大王,他们中无论是谁,都绝不可能掉包李妃之子。
因l,如今的天子就必然是李妃所生, 天子是人, 那李妃也应该是人。
这是太后逻辑中最大的矛盾。
但明空却不认为太后有说谎,他决定将疑惑从头问起。
明空思考了一会, 说道:“听闻当年太后因见了幼年的陛下, 心中生疑。”他没提及寇珠为了隐瞒李妃和幼年天子关系, 触阶而死之事。
但太后却主动提起了,她道:“是。哀家叫郭总管去问寇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谁知她宁死也不肯说。”
明空瞥了郭槐一眼道:“听说郭总管对她动了刑?”
郭槐被他的目光看得瑟缩了一下。
太后道:“l事是哀家允的。她是我宫中之人, 却百般维护那妖孽,如l不忠不义之人, 哀家凭什么让她好过?”
在明空看来, 寇珠之事,太后确实太狠, 也无怪她会被寇珠的冤魂缠上。但也许从她的角度,的确是寇珠先背叛了她。
明空又问道:“那余忠替死之事, 太后没找人查过吗?”
当年寇珠死后, 太后仍不放心,便打算除了冷宫中的李妃永绝后患, 按包拯所查, 是一个叫余忠的小太监替她死了, 又叫她以余忠的身份出了宫, 这才保下性命。
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