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90-100(第1/14页)
第91章 慕家殇(二)
距离阿织上一次回慕家, 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妖山中妖障弥漫,迷径重重,但慕家人从不会在这里迷路,因为有慕家法阵的牵引。
奚琴收了折扇, 与阿织一起落在一处山腰。
山腰上青檀之木纵横遍布, 看上去只是一个寻常密林, 然而阿织靠近后,两侧的巨木骤然分离, 露出一个非常古老的法阵。
这个法阵, 怎么说呢?沉静、含蓄, 甚至有一点朴素,但奚琴一看便知道自己破不了阵,甚至连解阵的头绪都没有。
阿织看奚琴一眼:“把手给我。”
奚琴愣了一下:“嗯?”
阿织道:“把手给我, 我带你进去。”
其实已经牵了好几次手了, 但每一次, 奚琴的感受都不太一样,这一次,他觉得阿织的手很瘦,过于柔软, 与他心目中的仙子有一点不匹配。
迈入法阵时, 灵力从阿织手心涌泄出来,缓缓包围住奚琴, 法阵非常有灵性,似乎在审视着奚琴, 片刻后,足底的阵光才消失,眼前敞开一条路来。
乍一眼看过去, 眼前的庄院与寻常仙门世家似乎没什么区别,屋舍方方正正的,远不及景宁奚家的韵味。然而仔细辨别,不管是青瓦上线条交错,有一点像梵文的族徽,还是相连各处的巨大法阵,都透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这里是……仙子的家?
可是为何这么荒凉?青蔓覆盖瓦墙,一个人也没有。
阿织对奚琴道:“我们先去祠堂。”
祠堂内,除了供奉着慕家先祖的牌位,还挂着一副春神句芒的画像,奚琴注意到,最上方的几个牌位是没有名字的。
阿织道:“待会儿如果有声音询问你的姓名,你如实回答就好。”
说着,她的十指不断交叠,结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法印。
这其实是个仪式,阿织从来没行过这个仪式,但她很小的时候,看族人行过。
她从小这样,再繁复的咒诀法术,她看一遍就会。
祠堂中一下子有了风,风中蓄满灵力,一道阵纹蓦然出现在阿织足下,阵纹上光华辗转,很快,有灵线从阵纹上涌出,汇入奚琴足下,奚琴的足下也出现了一个同样的阵纹。
奚琴蓦地听到一个声音。
不是人声,是护持这神秘氏族的法阵在问:“姓名?”
这仪式有多郑重,奚琴看得出来,“奚琴”二字是后来改的,他答了他在族谱上的姓名:“奚氏,寒尽。”
那边沉默下来,似乎又在审视。
片刻之后,奚琴忽然感到阵纹的气息变了,不再如适才一般肃穆,而是婉转柔和。
这是……接受他了?
与之同时,阿织道:“好了。”
她带着奚琴离开祠堂。
祠堂外是一个院落,一旁的灵池早已干涸,奚琴迟疑了一下,道:“我可以问问,我们适才是在做什么吗?”
阿织点点头,她已经带他来了,有些事便没必要瞒着他,“这个地方叫慕家庄,慕氏一族世代镇守痋山伤魂谷。我们族中的规矩很严,外人不得擅闯,否则你若是被护族大阵识破,即便逃脱,大阵也会追杀你到天涯海角。”
她顿了顿,续道,“一个慕家人,一生只能带一个外人回家,我适才做的仪式,是让护族大阵认下你。”
一生只能带一个人回家?
奚琴稍稍一怔:“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么?”
阿织垂下眼:“嗯。”
奚琴眸底染上一片日晖,安静极了,片刻,他笑了:“早知这样,我不该空手来的,连聘礼都没有,实在太失礼了。”
他说:“回头我一定补上。”
他总说这种话,阿织并没有当真,她道:“但你可以不这么理解,我做这个仪式,只是为了保你平安,毕竟你是为了陪我,才到这个地方来的。你不必觉得束缚,不必认为从今以后,与我就有了……契约。”
奚琴愣了一瞬,忽然失笑:“念念,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就好似刚定下亲,她立刻告诉他,这个定亲礼你不用当真,你今后可以随便在外面沾花惹草,我不管的。
怎么听怎么不是滋味。
但奚琴没有明说,他知道阿织说的都是实话,她做这个仪式,只是因为感念他的好意。
她才是没有当真的那个。
奚琴问:“接下来要做什么?”
远行之人带外人回慕家,去祠堂行过仪礼,就该去拜见族长和亲人了。
当年阿织从沧溟道回来,为慕家人收捡过尸身,两百多个亡人,都葬在后山伤魂谷的断崖边,另有几名从痋山误入伤魂谷的修士,阿织把他们葬在断崖外的青檀树下。
直至看到这两百多个坟冢,奚琴才明白此处为何如此荒凉。
原来她的亲人都不在了。
但他没问缘由,她想说自然会说。
众多坟冢间,只有两个墓碑上有字,一个写着“慕氏第十六任族长,慕怀之墓”,另一个写着“慕樵之墓”。
字迹以灵气刻成,铁画银钩,经年不朽。
但是没有署名,阿织没有找到灭族的凶手,她没有脸署名。
她看着慕樵的墓碑,双臂交叉,合抱胸前,俯身揖下,这是慕氏特有的礼数,与而今玄门祭拜时的双手交叠礼不同,也与奚琴所见过任何一个礼不同。
他学着阿织,也对这满山坟冢行了一个这样的礼。
晨光熹微,阿织直起身,心想,好了,她得去直面召唤了。
其实回到慕家后,那召唤她的东西大概是感受到她的归来,召唤声已轻了许多,她亦能清晰的分辨出这召唤源自何处——慕家有个地方,叫做伏罪堂,无事时,非族长与长老不得入内。
阿织在慕家十五年,只进过伏罪堂一次,那是她被投下伤魂谷前。
一名长老把她引入堂中,族长披着一身常年不褪的白袍,指着她说:“慧极易伤,天资太好有时候并非幸事,就挑她吧。”
后来她在伤魂谷活了下来,再被送上青荇山,直至四叔死,她再也没回过慕家。
也不知为何,慕家人也没找过她——大概以为她死在谷底了。
阿织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会再一次来到伏罪堂。
伏罪堂外立着一个石碑,碑名“止步”,阿织到了碑前,顿住步子,对奚琴道:“这里只许我一个人进去。”
奚琴不是慕氏,即便被准允入了慕家,也不得靠近重地。
奚琴道:“那我守在外面。”
阿织摇头道:“不行,止步碑外不许有人徘徊。这是慕氏的规矩,有护族大阵盯着。”
她想了想,道:“你沿着西边的石径一直往外走,靠北的角落里,有一个很偏僻的院落,院中最小的屋子,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90-100(第2/14页)
我从前住的地方,你若无事,可以在那里歇一歇。”
言罢,她不再多说,转身朝伏罪堂走去。
“念念。”奚琴看着她的背影,唤住她,“进去后,你会有危险吗?”
阿织摇了摇头。
她甚至不知道她会遇上什么。
视野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连听觉都开始丧失,她已确定身魂分离的加剧是因为伏罪堂的召唤。
寥旷的风从山巅拂来,奚琴朝阿织走近,说:“手给我。”
阿织没多想,直接伸出手。
奚琴握住她的手,下一刻五指张开,掌心下压,让他的掌纹与她的掌纹相贴合,随后,一道光华流转的铭纹出现在在他们交叠的掌心之间,幽白的,透着他灵气里特有的冷霜之意。
阿织认出了这个铭纹:“生死印?”
生死印,种下此印,双方可以感知对方的生死。
若一个人命在旦夕,另一个人会有感应。
不过此印也有时限,至多七日。
奚琴于是道:“我只等七日。”
阿织闻言,点点头:“也好,这痋山中危险重重,慕家也非绝对安全之所,你若感知到此印震荡,或者七日时限到了,立刻离开,与初初和魔汇合。”
“离开?”奚琴道,“仙子以为,我种下此印,是为了自保?”
阿织看着他。
不然呢?
若是里面的事物连她都无法应对,护族大阵的逼视下,自保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
阿织不解:“那你的打算是什么?”
“你说呢?”奚琴笑了笑,“当然是不管生死都要闯一闯这族中重地了。”
第92章 慕家殇(三)
伏罪堂与慕家的祠堂一般大, 四方的立柱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族徽。
靠墙的地方有一座神龛。上回阿织来这里,族长身披白袍,站在神龛前。白袍那样宽大,遮住了她的视野, 她竟没发现神龛中居然空无一物。
神龛前还有一个蒲团。
阿织知道, 这个蒲团放在这, 是让她行跪礼。
仙人其实是不怎么下跪的,他们自视甚高, 认为跪礼是凡人才有的折辱。
阿织没有在意, 她走上前, 单膝在蒲团上拜下——因为她十分确定,慕家对她的召唤,就源自于这个神龛之后。
跪礼即成, 她忽然听到一声轻微的鸣音, 神龛前出现了一个法阵。
阿织沉默了一下, 直接跨入法阵中。
周遭光华急转,法阵立刻把她传至一处异境。
等到法阵的华光消散,阿织放眼看去,蓦地震住了。
这个地方广阔而寂寥, 仿佛堕于永夜, 上空云雾弥漫,不见星月, 下方是一个又一个的坟冢,但坟中没有葬人, 坟上插着数不清的剑。
这是一个……剑冢?
阿织不确定自己究竟身在何方,但直觉告诉她,她仍在慕家, 此处是山体的内部,是一个连慕氏族人都不能轻易踏足的禁地。
可是,慕氏的禁地,为何会是剑冢?
印象中,慕家人从未有人习剑,除了她——她也是离开慕家后,跟着师父入的剑道。
剑冢中的剑古意苍苍,剑光相映,发出黯淡的辉华,然而仔细看去,这里的剑都是残剑,竟无一把可用。
阿织没有在此处止步,而是循着召唤的方向,来到剑冢的最中心。
中心处环立着六块石碑,石碑上刻满了字迹,这些文字形式奇古,与慕氏的族徽有点像,她看不明白。
石碑中间,又有一个法阵。
法阵呈朴素的圆环状,与慕家其他所有法阵不太一样,阿织知道,它就是护族大阵的中心,整个大阵都源自于它。
原来召唤她的,就是护族大阵?
“族人慕忘。”
一个声音从前方传来,沉静又威严,并不源自人。
阿织循声望去,石碑的中间,环形阵法的上方,忽然出现了一袭白袍。
白袍古旧而洁净,下方两角各悬着一只铜铃,但其中一只铜铃没有铃芯,正是从前族长穿的那身。
四周无端盘绕起飓风,铜铃轻响,白袍在这风中翻飞浮动,护族大阵再一次道:
“族人慕忘。”
阿织道:“在。”
“汝可愿成为慕氏第十七任族长?”
族长?她?
护族大阵召唤她来,是让她做慕氏族长?
可是,为何是她?
真要说起来,她与四叔这一支并不算慕氏嫡系,虽然她身上的的确确流的是慕家血。
大阵问她,是因为族人全都没了吗?
阿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成为族长,该要如何?”
“穿上罪袍,约束族人,承担慕氏遗罪。”
“……慕氏遗罪?”
阿织呢喃出这四个字。
她忽然想起洛缨提过的“罪印”,若遗罪是全族的,这么说,每一个慕家人身上都有罪印?
而族长需要约束族人,就是说,族长有权力知道慕家人为何有罪。
她是养魂之身,眼下身魂已快分离,一路走到此处,就是为了弄清身世缘由,寻求生机,若成为族长才能知道答案,她此刻其实别无选择。
或许是感应到阿织的心念,护族大阵道:“族人慕忘,汝上前来。“
阿织依言往前一步。
六块石碑顷刻发出嗡鸣之声,石碑上华光流转,她忽然能看明白这些碑身上,如同梵文一般的上古神文了。
确切地说,她不是看明白,当她朝石碑望去,展现在她眼前的除了文字,还有一副副古画,一段段声音——
“……万千年前,白帝少昊领部族居于东夷,其直系族人为青阳氏,凤为图腾,臣属部族二十余支,皆以鸟为名,分为玄鸟氏、伯赵氏、祝鸿氏……”
“……后清气升天,浊气沉地,人间不再宜于神居,众神将归于九重天,无法庇佑人族……”
“……人族势弱,难敌万妖,春神句芒怜惜人族,请求少昊,传神族封印之法予人族。封印之法名溯荒,可封印世间万物,得此法,人族可将浊气封于异界,以防万妖过强,为祸人间。
“……白帝少昊首肯,遂传青阳氏族人溯荒之印……“
阿织微微一愣,溯荒之印?
原来溯荒印,是当年白帝传给人族的封印之法。
“……人族力弱,溯荒封印以人力施放,不及神力一成,春神句芒是以提出为人族铸剑,得白帝首肯……“
“剑本无名,因此剑为白帝少昊召集神匠铸成,故又称,白帝之剑……“
阿织看向第一块石碑的古画:一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90-100(第3/14页)
眉目温润、手持藤枝的男子正抚心拜于白帝少昊的陛台之下,大殿的四周,零星立着几个人,当中一个眉心有凤翼图腾。
阿织知道,手持藤枝的男子正是春神句芒,画中的场景正是众神归天前,句芒请求少昊传授人族溯荒之印,而他身后数人,应当是青阳氏与臣属部族。
第二副碑画中,白帝少昊浮身于一团神火上,双掌微抬,左右各有两样事物,分别是剑穗、剑柄、剑心、与剑刃。
这幅画画的应该就是少昊铸白帝之剑的情形。
阿织听到一个声音道:“因人族不能施展溯荒之印的神威,白帝与春神铸剑无名,赠予人族,故又称白帝之剑。”
因为人族不能彻底施展溯荒印,所以才铸白帝之剑?
换言之,有了白帝剑,溯荒印才能有该有的神威么?
可是,为什么?
阿织心中生疑,却没有耽于疑虑,她很快看向第三块石碑。
石碑上,白帝剑已铸成,剑身古雅,但许多人望着这把剑,神情皆是一筹莫展。忽然,碑画变了,画上,有一男子终于提着剑,周遭所有人都露出惊讶的神色,一旁挽着藤枝的春神句芒释然地淡笑。
石碑下方浮起一段文字,上头写着:“白帝之剑虽是白帝为人族所铸,到底神物天成,东夷二十四部族,除了青阳氏,竟无一人可以持剑,然青阳氏虽可持剑,却无力以剑施展溯荒印。白帝遂召八荒百族试剑。
“东夷之外,涑水以南,有一部族,姓端木。端木氏铸剑为生,与剑相伴。其族内,有一人名纠,纠试剑,一剑即成。白帝剑在纠之手,如天命伴生。春神句芒悦之,赞端木纠为‘天生持剑人’,端木氏因此声名大噪,后数年,世人皆称端木氏族人为‘持剑人’。“
阿织看到这里,稍怔了一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白帝剑铸成之后,只有涑水之南的端木纠成功持剑,以剑施展出溯荒印,之后,世人便称端木氏为“持剑人”。
那为何洛缨要说她是持剑人?
她分明姓慕。
第四块石碑的古画渐渐浮现,与前三副古画不同,这幅画中没有白帝与句芒,是端木纠牵着幼子在林中张弓打猎,更远处,端木族中,族人似乎在聚会,推杯换盏,谈笑享乐,而白帝之剑,被随意丢弃在一旁,无人过问。
“……端木纠试剑即成,白帝与春神对其寄予厚望,遂将神剑赠之,又附以天材地宝,嘱其练剑不怠,以待时机来临,以剑封印浊气,以护众生……”
“……纠耽于声名虚荣,沉溺享乐,日日携幼子怜纵横林间,徜徉四野,其族人亦将神所赠之天材地宝挥霍一空……”
“时日飞度,又数年,少昊忽临涑水,见白帝之剑黯淡失色,端木纠亦因荒废度日,再无法持剑,端木族人亦耽于享乐,弃剑而生,震怒非常,降下神罚——”
第五幅古画上,果然画着天神震怒,端木族人跪地领罚。
“神罚之罪之重,端木族人魂上皆烙下罪印,世世代代,永无可恕。”
“有罪印者,生魂残缺,不得轮回转生;有罪印者,罚往看守妖窟妖谷,神阵镇守,世袭罔替,不得脱逃;有罪印者,除族长外,不得知其罪,生于幽处,湮于幽处。“
第六块石碑上,画着的便是端木氏族人被神罚之后,迁徙往各处妖窟妖谷,但浊气未能封印,妖谷妖兽纵横,难以对付,许多支系都覆灭于迁徙之后。
阿织看到最后,听到一个非常苍老的声音,不知是慕氏哪一任族长最后留下的话语:“族人覆灭殆尽,唯我伤魂谷一支残存至今,神褫我族古姓,我族后改姓为慕,居于伤魂谷断崖畔,永堕暗夜,瞵盼出路。”
第93章 生死印(一)
永堕暗夜, 瞵盼出路。
阿织看到这里,终于明白洛缨为何能看出她是持剑人。
洛缨与她比试,发现她身魂不稳,乃养魂之身。
常人并不需要养魂, 除非魂伤太重, 或无法轮回转生。
兼之怨气涡中, 身留魂不留,洛缨在她身魂不稳之际, 窥见她的魂身, 看到魂魄上的罪印, 是故知道她出身端木一族。
阿织也知道了自己为何天生对剑亲近。
慕氏先祖端木一族,本就铸剑为生,与剑相伴。后来, 白帝为了使人族有封印浊气之力, 铸白帝之剑, 端木纠亦是当时唯一一个可以用白帝之剑施展出溯荒印的人。白帝遂将重任赋予端木纠与其族人,希望他们可以在众神离开人间后,担起重任。
端木氏辜负了神的托付,因此被降下神罚, 烙上罪印。
阿织看向这禁地中无数把残剑, 她一开始还奇怪这么多剑从何而来,眼下知悉了端木氏的过往, 剑冢的来龙去脉忽然在她心中自现。
这些剑都是千年前,端木族人铸的, 被将神罚后,他们迁徙往各地镇守妖窟妖谷,神命他们负剑而往。但端木氏因剑获罪, 不敢再使剑,到了妖谷后,不约而同地将剑封于禁地,千年不见天日。
还有这护族大阵,寻常法阵,若无灵气供给,至多撑个几年便时效了,族人俱亡后,这个法阵至今威力不减,因为它乃神罚之阵,是白帝留于人间,用以看守端木族人的。
可是,若端木纠无法拿起白帝之剑,在众神归于九天后,又是谁承担起了封印浊气的重任?
还有,白帝之剑乃神物,完整的神物是无法留于人间的,那么直至今日,白帝之剑又在何方?它若还在人间,它与诸多遗留人间的神物一样,残破了么?
这时,护族大阵再度传来声音:“族人慕忘,汝可愿一观罪印?”
阿织点点头:“好。”
中心阵环上的白色罪袍翻飞,降下一片片雾气,这些雾气徘徊不散,像是镜,中间映出一道纤瘦的魂影。
阿织乍一看到这魂影,觉得熟悉又陌生,片刻后她才认出来,这竟是她自己。
她十五岁时眼睛坏了,这是……她长大后的样子?
魂影的身量比她眼下这幅身躯高一些,双眼是闭着的,眼尾很长,似乎正在沉睡,阿织没有望见那双灰白色的眼眸。
罪印就烙在眉心,跟慕氏族徽一模一样。
而今看过了石碑上的古史,阿织这才知道慕氏族徽并非图腾,那不过是一个古神文中,铭心刻骨的“罪”字。
原来族中到处镂刻的族徽,皆为罪。
她还看到了她左眼下方,本该是红痕的地方,种着一道封印,这封印便是溯荒印,纹路繁复犹如藤蔓纠缠。
阿织清楚地记得,自己还在青荇山时,魂上是没有这道封印的。
而青荇山上,只有两个人能趁她不备,为她种下封印,师父和师兄。
阿织想到了叶夙。
她忽然记起师兄的佩剑春祀上,刻着的正是“青阳”二字。
师兄与青阳氏有什么关系吗?为何从前从不曾听他提过?
如果他真是青阳氏的人,那么她魂上这道封印,是师兄下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90-100(第4/14页)
他为何要给她下封印?这道溯荒印究竟封印了什么?
阿织却来不及往下想了,她蓦地听到一声铃响,她抬目望去,大阵的中心阵环处,白雾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盘旋的风,神罚之阵的灵力流泻,融进风中,将她笼罩在一片涌动着的,如有实质的白光内。
她忽然看清了族长罪袍的真正样子,白旧的袍身上,以金色神文写满了罪字,昭示着端木一族千年来的罪行。
袍角的铜铃已经古旧,发出的铃音有如锒铛。
原来这既是袍,也是端木一族的罪枷。
“族人慕忘。”神罚之阵的声音回荡在整个禁地,“汝既已继任为慕氏第十七任族长,即刻穿上罪袍,承担遗罪。”
还不待阿织回答,一种难以言喻剧痛忽然袭来,犹如灭顶一般,直接让她伏倒在地。
这个瞬间,阿织一下明白了为何靠近慕家,自己身魂分离的速度会加剧。
护族大阵召唤她回到此处,召唤的是慕氏的魂,而她是养魂之躯,肉身并不属于慕家,因此每一次召唤,便相当于有一股外力在将她的魂往外生拽。
就如同此时此刻,罪袍与罪印一样,是要穿在魂上的。
眼下的灭顶剧痛,是因为古往今来的神罚,正在把她的魂撕扯出来。
可她这幅身躯不是自己的,魂被撕扯出来,根本无法复原。
魂离了身躯,不可能久留人间。
那么……她将面对什么?-
天已经有些晚了,奚琴并没有在阿织儿时的房中逗留太久。
他沿着来路,朝葬着慕氏族人的山腰走去。站在伤魂谷断崖边往下看,谷底盘旋着妖风,深处奇石怪枝遍布,其间或有一团团黑色妖物。
仙子说,慕家世代镇守伤魂谷,除了痋山,这里应该就是去往伤魂谷的第二条路。
有桩事奚琴没有告诉阿织。
这个地方……他其实来过。
或者说,不是他来过,是前生的叶夙。
其实到了封蛟川,奚琴就有种熟悉之感,一路寻到痋山,跟着阿织来到伤魂谷边,虽然不太想,他还是不经意地寻到了他前生的足迹。
几度骨疾复发,而今魔气对前生记忆的封印已经不够牢固,这个地方,或许发生过一些令叶夙难以忘怀的事,所以他重临旧地,立刻有了很浅淡的印象。
想起自己是叶夙后,奚琴其实并没有太真实的感受,回忆断断续续,往事时明时暗,他看待叶夙,依旧如隔水相望,像是看着另一个人,他与他之间有一座山,有一条河。
虽然他想起问山,已会觉得亲近,想起青荇山,心中已有眷恋,想到风缨和楹,时而会觉得亏欠,但这些感同身受,并不能让他成为叶夙。
又或是他并不想成为叶夙。
就像他在与阿织传音,决定来找她时,对她的身份不是没有怀疑。她认识青荇山的故人,她的师父与他的师父一样自在有趣,而今她的故乡,他前生来过,种种迹象表明,她或许是他前生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甚至……朝夕相伴。
其实眼下要弄明白她的真正身份,已经很容易了。
但他忽然决定放弃了。
他觉得她究竟是谁,对今生的他来说,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如果她不说,他可以一辈子不问她的真正姓名。
无边的夜风中,奚琴看着伤魂谷底,心中想,这一次离开妖山后,他先不去伴月海了,他打算带仙子回景宁,找信得过的仙医为她瞧瞧,仙子如今的状况,似乎不太对劲。
奚琴正准备往回走,右手掌心处,忽然传来一丝震荡。
奚琴心中一空,垂目看向自己手心,生死之印正在急速流转。
他的身形一下原地消失,下一刻,他出现在伏罪堂外,头也不回地朝伏罪堂走去。
跨过“止步碑”的一刹,护族大阵似乎觉察到有外人闯入,几处法阵齐亮,无数灵刃汇聚风声中,要把这擅闯之人阻挡在伏罪堂外。
奚琴管也不管,夜风带起他的袍带,灵刃袭来的一刹,他的灵气先一步在身遭形成灵墙,直接将大阵的警诫隔档在外,生生劈开一条路来。
护族大阵屹立慕家多年,从未有人敢反抗它,一次告诫不成,它终于被激怒。下一刻,满山法阵齐鸣,无数光华汇聚高空,一道足以覆盖过整座山体的阵纹在慕家上空成形,阵纹环环交织,盯着下方胆大妄为的半仙,毫不留情的降下灵矢。
这是神罚之阵的灵矢,带着苍穹的惊雷电光,奚琴只看了一眼,袖袍一拂,一下子释放了体内的灵气,半步分神的灵海浩荡,与魔气交融一起,落地成雾,居然能消融高空灵矢。
可是,即便是半步分神,在神罚之阵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眼见着奚琴一步不肯停地闯入伏罪堂,高空大阵忽地收缩膨胀,无数如有实质的灵芒被倾吐而出,追着奚琴激射过去。
与之同时,四方阵纹合并,在奚琴周身形成囚牢,不待奚琴御起灵障,第一道芒刃已经穿过他的左肩。
……
阿织伏倒地上,小半蝠魂已被撕扯出体外,双眼一如前生,时而起了大雾,半身已然没了知觉,她就快要连呼吸都感受不到了,她不知道自己今日会不会丧生于此。
早知如此,她不该轻易答应成为族长的。
罪袍缓缓下降,袍身的罪纹时隐时现,发出一声声犹如梵唱的神罚之音。
忽然,阿织在这混杂不堪的声音中,听到一声非常轻微的震荡。
她蓦地朝自己掌心看去。
不知何时,掌中的生死印已开始急速转动。
阿织一瞬茫然,奚寒尽?
第94章 生死印(二)
神罚阵的威压之下, 阿织的意识有点模糊,身魂分离之苦让她觉得难以忍受,她第一时间竟是不解,奚寒尽为何会陷入生死之困?
这里是慕家, 有大阵护佑, 他如何会遇上危险?
尔后她才反应过来, 他闯阵了?
可是,为什么?
为了……来救她吗?
阿织猜不到。
她只清楚了一桩事, 原来进入伏罪堂前, 他告诉她, 如果七日时限一到,或是此印震荡,他不管生死都要闯一闯这族中重地, 竟不是说说而已。
阿织强打起精神, 在体内蓄起灵气。
或许因为半幅魂已被吸往了中心阵环, 罪袍即将覆在她的双肩,她的魂与整个护族之阵竟能相互感应。
阿织蓦地睁眼,慕家各处的法阵同时泛出光华,她竟能透过禁地望出去, 看到阵法四周的景象。
她当然也看到了奚琴, 他被大阵阻拦在伏罪堂前,层层灵障形成光牢, 空中已有雷云之劫,无数灵矢降下, 他的身上说不清有多少伤,大半衣衫已经被鲜血染红,可他还在拼命往里闯。
阿织传音过去:“奚寒尽……”
奚琴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剑出鞘》 90-100(第5/14页)
动作一滞。
他之前也给阿织传过音, 想要确定她的安危,但是大阵相隔,她听不见。
她的声音,是通过眼前浮荡的阵纹,直接落到他心上的。
“……仙子?”
阿织道:“奚寒尽……退回去……”
她的声音这样虚弱,歇了好一会儿,才重新积蓄起一点气力,解释道:“这是……神罚之阵,你对抗不了的……”
神罚之阵?
奚琴听到这四个字,神情没有一点动容。
他只在听到阿织声音,确定她还活着的那一刻,稍稍安下心来。
高空惊雷作响,灵矢再度如雨降下,奚琴扫了一眼,眸中乍现冷色,被他祭在一旁的折扇两侧扇柄蓦地分离,一丝微光从中透出。
在灵矢袭来的一瞬,五根霜色剑刃争先恐后地从扇匣中激射而出,击退灵矢,环立在他身遭。
她让他退?
他怎么可能退?
他这短短的今生,走的这条路,是前尘的遗迹,肩上的责任,是故族的使命,只有喜欢的这个人,是他今生自己选的,他不能眼睁睁看她陷入绝境。
他亦是天生使剑之人,霜刃无往不利,斩灭大阵灵矢,他一只脚已踏入伏罪堂中。
大阵惊怒不已,伤魂谷地动山摇,阵纹迅速变幻,他足下所涉之地沦为冥火之海。
但奚琴的眼中,只有伏罪堂中,连接着禁地的法阵。
他已经释放了体内的全部魔气与灵气,如果有必要,他愿意动用魂中的青阳氏主上之力,哪怕赔上性命拼一场。
阿织的视野十分模糊,只有急速流转的生死印告诉她,奚寒尽眼下命在旦夕。她无力相帮,好不容易蓄起的一些灵力再一次在大阵的威压下被击溃了。
神音梵唱不断,罪袍已压上双肩,魂魄被拉扯到极致,她已经有了寂灭之感,就在这时,她听到了风声。
左眼下方的溯荒印再度显形,藤蔓交织生长,在她魂上形成一个非常古老的图腾。
这图腾带起的灵风在她身遭盘旋,就像每一次她要拔剑,对她施展威压,在她身上割出无数道伤口时那样,只是这一次,灵风的威压并非向内,而是朝外——它竟能抗衡神罚之阵的力量,在她周身形成护持之阵,非常温柔,却说一不二,犹如神祇降世一般,在呵护着她,保她半幅魂脱离肉身而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