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 10 章(2 / 2)
眉似新月,目若秋水,笑时唇角漾起的梨涡甜得叫人心尖发甜。
他下意识抚向袖中那只珍珠耳坠。当初临别时她塞进他手心的信物,似乎还带着她的体温:“日后有难处,可凭此物来太师府寻我。”
他捏着莹润珍珠,恍若又嗅到柴房里她鬓发间的清香。
街市喧嚣霎时远去,唯余掌心这点微光,照见半年前佛寺柴房中,两个交缠的身影。
他将那枚耳坠贴身收着,总盼着有朝一日能执此物与她相认。奈何亲王府事务繁杂,加之父亲暗中筹谋的大事,终究让他怯于踏出那一步。待得知她祖父与亲王府竟是政敌,更是彻底绝了相认的念头。
每每见她笑眼盈盈出入贵胄宴席,便宽慰自己那日荒唐应当未给她带来烦忧。直至某日才惊悉,她竟将寒山寺种种忘得干干净净。
他暗中查访方知,那日她中的不止是媚药,更掺了令人失忆的迷香。两种药性相冲,教人在情动之时渐忘癫狂。
他握着那枚珍珠耳坠在月下枯坐整夜,想象不出她当初是怎样忍着蚀骨药性,跌跌撞撞跑到山下去寻人相助,最终救了他的性命。
她失忆了,昏迷后再醒来便似换了一个人。沈府将一切消息牢牢封锁,至今无人知晓她曾经遭遇过什么,就连她自己,也忘得一干二净。
可这一次,当他再度靠近,她看向他的目光却总是带着探究与犹疑。尤其那日,她忽然问他:“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为何总觉得你这般熟悉。”
他当时心下一慌,既怕她想起什么,又隐隐盼着她能记起自己。
直至昨日,眼见那位与她青梅竹马的探花郎登门求亲,他心里止不住地泛酸,涩意涌上心头,竟让他难以承受。
宴席散后,他未曾离去,只想同她再说几句话。可不知怎的,待真走到她面前,望着那双看他时懵懂的双眼,话到唇边却变成一句:“不然,你嫁给我。”
他望着她眼中的惊诧与难以置信,深知她自然不会答应。毕竟二人不过初见,她怎会应下这般唐突的请求?更何况,她已经忘记了他,也忘记了许给他的诺言。
他邀她同看烟花,本是想借机将她安顿起来,因为今夜会有一场动乱。她拒绝了他的邀请,结果却还是在茶楼里与她相遇了。
这,怎么不算缘分呢?
或许在旁人看来,他这般行事荒唐又莫名其妙,可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经乱了方寸。尤其在听闻她即将与人议亲之时,他便莫名地焦躁难安。
这些心事于他而言太过沉重。从前当他决意不再与她有半分牵扯时,尚觉得能够承受,偶尔远远望上一眼,听听她的近况与传闻,便也心满意足。可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浸春潮》 10、第 10 章(第2/2页)
日却愈发失控,竟做出许多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举动。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望向神色复杂的周烨,道:“你不必太过忧心,此事我自会处置妥当。纵然我与她今后未必能有结果,我也定要拼出一条路来,一条无论在人前或是私下,都能让我们光明正大往来的路。”
周烨回望着他,从那双眼眸深处读出了难以言说的挣扎。他明白陆呈辞此刻的艰难,这关乎整个亲王府的前程,若在此时牵扯进儿女私情,尤其是与太师嫡孙女的纠葛,只怕要付出加倍代价,还不一定有个好结果。
周烨未再多言,随他走出兵器房,低声道:“今夜之事我不便插手,你务必当心。我现下要去太师府一趟,书媛那边忧心不已,我去好生安慰安慰。”
陆呈辞闻言轻笑一声:“真好,挺让人羡慕。”
周烨拍了拍他的肩:“羡慕什么,迟早你也会有的,而且会更好。这辈子的苦既已吃尽,往后都是甜的了。”
周烨与陆呈辞自幼一同长大,中间虽多年未相见,但是情义依旧深厚。周烨深知陆呈辞这些年吃尽多少苦楚,又是凭着怎样的意志从死神面前硬生生熬过来。
正因为如此,他比谁都盼望这位挚友能一步步强大起来,过得轻松幸福。
---
因着今日街市上有场盛大烟花会,徐夙阳本欲带着沈识因同去观赏,却被母亲拦住了。母亲说,现在应该给对方留些余地细细思量,也让他趁此去见一见那位卖花姑娘。若真想迎娶沈识因进门,总该先将这头的事了结干净。
母亲还说,父亲已经寻到了好法子,定能让他如愿以偿地将沈识因娶回家。
如此他便放心了,便去了偏院见那位卖花女。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