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286(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80-286(第1/13页)
第281章 281族里惨事没想象的糟糕
赵大壮回来梨花就和他说了这事。
赵大壮边指挥人放置盐桶边道,“大雪封山,打猎和挖野菜越来越难,大家如果能学两门本事只好不坏,待会我就跟几个村长说说”
梨花喜欢上河全因江面两岸的石壁缝隙大,盐桶堆好还有位置。
她担心,“盐都结成了块了,怎么分?”
村里还有外姓人家,两桶盐还要往外分的。
“我叫人拿锄头来凿,每家先分一块。”
村里的盐桶单独放在竹筏上,等村里人回来就能当面凿,赵大壮唤人拿铁链子把盐桶拴紧落锁,侧目和梨花说,“云岭村和新益村人数最多,我分了四桶给他们。”
不患寡而患不均,赵大壮不希望好事变成坏事,“我估摸着往后运回来的盐按照户头分。”
每户人家分的东西一样多,就没什么好埋怨的了。
“大堂伯你做主就行。”梨花站在小船上,翘首以盼的望着外面,“我阿奶何时能回来啊?这么冷的天,能网到鱼吗?”
上河的光线好,但风刮来的雪结成了冰锥,比下河冷多了。
阿奶年纪大了,最怕摔跤和风寒了。
桑树村的老村长走不了路就是去年冬大病了一场的缘故,她害怕老太太也那样。
“天色尚早,她们要天黑才回来,她知道自己忘性大才去外头的,说想好好看看山里的景致,将来到底下才能好好庇佑这片山头。”
老太太的歪理多,赵大壮拿她没辙,只能让赵广安跟着。
他宽慰梨花,“我瞧着你阿奶比以前豁达许多,她爱出去就让她出去吧。”
都在地下河挤着,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的,时间长了肯定会起矛盾,找点事做更好。
这也是他支持几个村互相学习的原因。
竹筏上围了竹帘后光线不好,谨防着火,家家户户都不准烧炭燃灯,李莹和宁儿便搬了板凳坐去火把底下做活计。
赵家的竹帘就是她们编的,竹筏上铺的草席也是她们编的。
这两日没事,跟老太太要了针线缝衣服。
不止她们,村里好多姑娘都在,看梨花和赵大壮说完话回来,李莹利索的打结咬线。
完了抖着衣服向梨
花展示,“三娘子看我的针线活怎么样?”
衣服颜色深浅不一,似乎用不同的布料裁剪而成的,梨花称赞,“针脚整齐密集,比我的好呢。”
“那我阿兄会喜欢吗?”
“会的。”
李解这两年长高了很多,以前的衣服早不能穿了,族里人给她做新衣时也会给他做,但他的衣服更多是死人身上扒下来的。
要是看到李莹的绣工,李解不定怎么高兴。
“莹娘,你的绣工跟谁学的?”
“吴婶子,秋收后她病了,在家里修养了好几日,我和宁儿厚着脸皮上门请教的。”谈及学绣工的过程,李莹笑靥如花,“吴婶子家里也有针线,她给赵村长做的衣服可好看了。”
梨花不知小吴氏病了,朝赵大壮的背影望去,“她好了吗?”
“好了,三东家请了大夫给她把脉,两副药就好了。”
管厨房是很累的事,既要准备族里人出行的干粮,还要亲自下山秋收,小吴氏累倒时,好多人都哭了,李莹问,“三娘子,吴婶子她们何时能不忙啊?”
梨花默然不语。
何时不忙?她也不知道。
族里的田地多数在山下,只要有人下山,小吴氏就得马不停蹄地准备口粮,哪怕农闲,也得操持族里人的伙食,从早到晚就没休息的时候。
可是,日子明明好起来了,小吴氏怎么还那么累呢?
想明白后,她变得严肃,“容我想想吧。”
李莹怀疑自己说错了话,惴惴不安,以致李解回来她也没露出笑脸,反而很想哭,“阿兄,我好像惹三娘子生气了。”
宁儿顺她的背,“莹娘不哭啊。”
李解一脸茫然,“怎么回事?”
“吴婶子累病了,赵家人让她卧床休息,她念叨地里的粮食怎么办?我不懂,赵家明明有粮食,为什么还要拼命的开荒种地,我问三娘子五婶子何时能不忙,三娘子就不笑了。”
梨花是个好脾气,从没凶过李莹,也没摆过脸色。
所以李莹才忐忑。
“三娘子没生气。”李解拍拍小姑娘的兜帽,柔声道,“三娘子在想事情呢,吴婶子是她婶娘,吴婶子病了三娘子肯定很难过。”
李莹回想梨花闷头钻进船里的情形,“吴婶子已经好了啊。”
“嗯。”李解道,“三娘子估计在想怎么不让赵家人那么累。”
他觉得,明年起赵家不会再开荒了。
“是该想想”李莹故作深沉地说,“秋收后好多人都病了,赵娥管着族里的鸡鸭,那阵子天天都是杀鸡杀鸭的叫声。”
上百只鸡鸭才把赵家人的身子补回来。
李解问她,“你累不累?”
“不累,我和宁儿只用晒粮,老太太天天帮我们,重活都是老太太做的。”李莹很感激老太太,“族里送鸡汤来,老太太全给我和宁儿吃了。”
“那怎么行?”李解皱眉。
李莹道,“老太太觉得鸡汤太油腻了,她喜欢清淡的。”
哪有人不喜欢鸡汤的?尤其是地主家的老太太,怕是故意那么说的,李解教妹妹,“往后赵家族里再送鸡汤来,你和宁儿就找借口躲出去。”
“好。”
梨花在船上一坐就坐到了天黑,期间,小吴氏送了晚饭来。
她戴着兜帽,衣领竖得高高的,皮肤蜡黄,瞧着老了好几岁,她把米饭和鸡蛋放在小桌上,轻声细语地交代,“明个想吃什么和堂婶说,堂婶给你做。”
梨花怎么回的不记得了,外面响起咚咚咚的划水声时,她看米饭已经凉了。
一大碗米饭,上面盖着鸡肉,旁边还有碗鸡汤和几个鸡蛋。
无论何时回来,族里都有熟鸡蛋给她吃。
她端起碗,用筷子拨了拨上头的肉,不知为何,心口忽然堵得慌。
“三娘”赵广安站在船上,雀跃的朝自家小船挥手,“阿耶给你网了大鱼回来!”
附近的鱼网没了,想吃鱼就得去更远的地方,他想熬罐鱼油等梨花回来吃,但族里人累得太狠,只能把鱼给族里人补身子,到现在一滴鱼油都没囤下。
今个儿梨花回来,族里肯定会把大鱼给他。
赵广安喊了好几声也没看到小船有人出来,不禁瞪赵大壮,“你不会骗我的吧?三娘没回来啊。”
赵大壮和其他族里人侯在布满冰棱子的石壁间,迟疑道,“估计睡着了吧,她们在雪地走了好几天,铁打的身子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80-286(第2/13页)
也受不住,何况三娘还小呢。”
在赵大壮眼里,梨花永远是那个粉雕玉琢懂事乖巧的小姑娘。
她既没应,多半是睡着了。
赵广安接受了这个说法,待船进洞,把船头的绳子抛给赵大壮。
船一停稳,他便如离弦的箭冲了出去,不忘喊老太太,“阿娘,你慢些走,我回去看看三娘。”
他撩帘子入内时,梨花已经恢复如常了,“阿耶,刚刚想事情去了,没听到你叫我。”
“没事没事,阿耶回来就不出去了,你先吃饭啊”说完,见碗里的米饭不冒烟了,弯腰拿起碗就要走,“阿耶给你换碗热和的饭。”
“我吃得下。”梨花夺回来,“堂婶煮饭不容易,我要是不吃,她该以为饭菜不合我胃口了,阿耶,你出去网鱼累不累?”
“累啥啊”船里有桌凳,赵广安搬了根凳子坐下,“你不知道拉网时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多快乐,你阿奶都不想回来了呢。”
老太太没坐过船,更没网过鱼,直后悔年轻时该拦着阿耶卖货,应该去网鱼的。
“阿奶的病怎么样了?”
“时好时坏,她已经看开了,每天乐呵呵的。”赵广安不敢想老太太过世的情景,有些排斥这个话题,“三娘,盐泉镇有益州军吗?”
“没有。”
赵大壮只说梨花回来了,没提到赵广从,赵广安便没多问,“益州派了好几拨探子来,好怕他们去盐泉镇。”
“我们没碰到益州军,也没发现岭南人,倒是在桑树村碰到二伯他们了。”
“你二伯回来了?”
“嗯,他在云州九死一生,我让他做云岭村的村长了。”
“你二伯有些小聪明不假,但比你大伯靠谱,云岭村交给他也好,免得你几头跑。”赵广安拿起鸡蛋往桌角一碰,慢慢剥起鸡蛋来,“你不知道,收完二次稻,族里的人好多都病了,我怕是瘟疫,天天让大夫给族里人把脉,好在有惊无险,两副药族里人就好了。”
“阿耶你也累倒了?”
“没。”赵广安把剥好的鸡蛋放她碗里,见她目不转睛望着自己,举手道,“我的手洗过了,不脏。”
梨花垂眼,夹了块鸡肉给他,“阿耶会不会觉得族里人太辛苦了?”
这样的日子,竟是比在近溪村的时候还苦。
族里人怕是有怨言的吧。
“辛苦什么啊”赵广安张嘴,咬住筷子间的肉,边嚼边说,“你不知道他们多开心,其他州人口减少,连种地的人都没了,就咱们齐心协力开荒种地囤粮,只要咱藏得好,光是熬也能把他们熬死!”
赵广安咽了咽喉咙,吐出嘴里的骨头道,“有件事你可能不知,入冬后,山里的动物骤减,就这数量而言,那些不顾死活培养嗜血者的衙门最后都不得善终!”
嗜血者食量大,没了生肉生血,看衙门怎么养活那些人!
第282章 282准没好事乌鸦覆盖了他全身……
近日得闲了,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和益州打仗的事。
赵大壮清点过几个村的人数,就益州目前的兵力,他们不见得会输。
“想到那些贪官恶吏被自己培养的嗜血者生吞活剥我就高兴!”赵广安眉飞色舞,“嗜血者灭掉他们再饿死,多好的事啊”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梨花打趣,“那样咱岂不称霸天下了?”
“不好吗?到时你就是皇帝,我就是太上皇”他学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语气,“你在前朝平天下,我在行宫享晚年,关系和乐,没准能名垂千古呢。”
历朝历代有著书的文人雅士,但在民间,历史是口口相传的故事。
赵广安思绪不知飘向何处,满脸痴迷向往之色,“我读过书,斗过鸡,不受族里人待见,最后翻身做了太上皇,这不是茶馆说书先生最爱讲的?”
“”梨花摊开手掌在他眼皮子底下晃了晃,失笑道,“阿耶,醒醒啦,旧朝还没灭呢”
益州和岭南的势力消失,旧朝定要收复失地的,她们这点人,还想跟京都军叫板不成?
见赵广安老神在在,她问,“阿耶想当太上皇?”
赵广安嘿嘿一笑,“想想而已。”
“”
“算了,不说这个了,就这污浊不堪的世道,谁当皇帝谁遭万人唾弃,权势再好,也没粮食来得踏实,我和你堂伯说了,开春后再开些田地出来种庄稼”
“堂伯答应了?”
“对啊,咱有牛崽子了,往后下山,可以尽情的用牛车”
赵广安不爱农活,但他喜欢满仓金黄的稻谷,以及舂米的声音,他说,“来年我也和你堂伯他们一起下山。”
“很累的。”
“我晓得,你堂伯说了,挖土施肥他们做,我种我的药材就行。”
前几日他带人去把山里种的药材全挖了,那些药材做了标记,他怕为敌人做了嫁衣,冒雪去挖的。
想不到梨花不知道这事,他夸张的吹嘘起来。
梨花道,“种药材好,往后有个头昏脑热不会怕死。”
“你堂伯也这么说的,这次族里人生病给他吓坏了,大晚上跑我屋问我医术怎么样呢。”回想族里静默的那几日,赵广安其实有些后怕的,“三娘,我觉得光有医书不行,还得潜心学习医术才行。”
嗜血症这么凶狠的病,最后还是两位大夫想到的救治药方。
“阿耶想学医术?”
“想啊,叶大夫说了,无论谁想学,他都会悉心教导得的。”
正说着,帘子动了,老太太眉开眼笑的探进个脑袋,“老三,和谁说话呢?”
梨花一怔,赵广安却习以为常的表情,“三娘啊,你不是天天念叨三娘吗,她回来了。”
这下换老太太怔住,她眨眨眼,满脸不可思议,“这是三娘?和小时候长得不一样啊,不会有人冒充的吧?”
“阿奶”梨花食不下咽,起身走向满脸惊讶的老太太,“我是三娘啊?”
老太太眉头拧成了川字,“怎么和我记得的不一样呢?”
“外面危险,我扮了男装。”梨花摘下兜帽,露出肖似赵广安的五官,老太太诧异的捂嘴,“老三,真是三娘呢。”
一把抱住梨花,亲昵得不行,“马上过年
了,怎么才回来啊。”
“雪太大,路上多耽搁了几日。”
“哦”老太太靠在梨花肩膀上,半晌抬头,盯着梨花漆黑明亮的眼睛看,然后又看看自己的手,好像完全记不住自己为何有这番举动。
“阿娘,她是三娘啊。”赵广安痛心,和梨花道,“她记不得你长什么样了,但记得要疼你的。”
梨花伸出手,紧紧抱住瘦成竹竿的老人,“阿奶,我是三娘。”
“三娘啊,肚子饿了没,阿奶床头有鸡蛋,专门给你留的。”老太太扁着嘴说完,转身要回屋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80-286(第3/13页)
鸡蛋,赵广安忙起身扶她,“阿娘,你和三娘说说话,我给你拿鸡蛋去。”
老太太的记忆紊乱,一会儿问梨花去镇上吃了什么,一会儿又问她有没有咳嗽。
咳嗽是逃荒路上瘟疫引起的,老太太反复问了两遍,梨花说没有,老太太还挠头,“我怎么记得好多人咳嗽来着,三娘,别怕啊,有阿奶呢,进城阿奶就给你拿银子看大夫。”
梨花张嘴,湿了眼眶,“好。”
往日在她面前老太太有说不完的话,此时却沉默下来。
她坐在赵广安刚刚坐过的矮凳子上,手搭在桌上,抠着桌面虫蛀出来的小洞嘟囔,“奇怪,家里什么时候多了这种家具?三娘回来住着能舒服吗?”
三娘就在她面前,她看也不看一眼,但嘴里三句不离她。
梨花吸口气,慢慢平复喉咙的哽咽,耐心道,“阿奶,我是三娘,我去盐泉镇找盐回来了。”
老太太抬头看她,愁眉不展的,“没受伤吧?”
“没有。”
老太太腼腆的笑笑,又看船里的其他物什去了。
梨花发现,只有她说自己是三娘时老太太才会和她说句话,更多时候是自言自语。
捧着十几个鸡蛋回来的赵广安看她沮丧,开解道,“至少阿奶还活着,忘记了我们不要紧,她无忧无虑就好。”
赵家分到的竹筏不大,除了两间卧房,另外有间放粮和堆杂物的地,为了让老太太睡得舒服,她独自睡在梨花的小船上。
梨花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自己是梨花,外面的说话声消弭时,老太太忽然坐起,“三娘,三娘你回来啦?”
竹帘不隔音,老太太这一嚷,周围的人估计都听到了,梨花压低声说,“是啊,三娘回来了。”
老太太慢悠悠躺下,黑暗中的脸有些怔忡,“阿奶是不是没认出你?”
“没有啊。”梨花摸到她被子下的手,轻轻捂热的鸡蛋塞她手里,“这是你藏床头的鸡蛋,我回来你就给我了。”
“阿奶忘了。”
“忘了就忘了,三娘记着呢。”
老太太的生活已经养出了习惯,翌日起床吃过饭就去船上坐着,赵广安来得稍晚,看梨花已经到了,拢了渔网挨着梨花坐下,“待会咱找个地熬鱼油。”
梨花在,赵大壮就对他特别宽松。
他要独吞昨天网到的鱼,赵大壮不由分说就同意了,还问他需不需要人帮忙熬鱼油。
为避免遭人惦记,赵广安义正言辞拒绝了。
他决定自己熬鱼油,釜和炭火都带出来了。
梨花说,“到处是雪”
“往前四五里有靠岸的地,上岸后几百米有块山洞,咱去那儿遨熬鱼油。”
出来时他就想好了,即使当着四叔的面他亦镇定得很,“四叔,今天有大鱼的话给我熬鱼油啊,三娘瘦了,得好好给她补补。”
老村长横他一眼,“我要招待老友的。”
他和桑树村的老村长约好了晚上来家里吃饭,没条肥硕得的鱼怎么行?
往日穷也就罢了,明明有藏起来给侄子,黄老头知道了不得骂他吝啬抠门啊?他对赵广安说,“那边没有人巡逻,你还是别上岸了。”
“我耳朵尖,风吹草动听得到的。”赵广安指着梨花兜帽上的乌鸦,“何况还有它呢。”
昨天在小船里没看到乌鸦,但梨花会驱乌鸦的事传遍了,因此看到乌鸦并不惊讶,“乌鸦警觉,有外人的话它肯定会报信的。”
“随你。”
熬鱼油要不了多久,梨花和赵广安上船后,乌鸦忽然望着斜后方嘶鸣,与此同时,盘踞地下河两端入口的乌鸦成群而来。
赵广安心惊,“来敌了。”
大雪覆盖,满树的冰锥,根本看不到人。
直到乌鸦密集的立在一株三人环抱的树干上,赵广安才隐隐窥到抹身影,他一手牵梨花,一手牵亲娘,“四叔,快回去。”
江面上结了冰,船行在中间,离冰面不过两三米距离。
他们想扑船,轻而易举。
老村长身穿盔甲,头戴竹帽,浑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的,“我就猜到你上岸准没好事,幸好我准备充足。”
身上只穿了旧袄的赵广安脸黑,“四叔,什么时候了,逃命啊。”
“慌什么?”老村长从容不迫道,“我们还怕他们不成?”
“”赵广安不知道四叔今天抽什么疯,慌得不行,“三娘,你牵好你阿奶,我找件趁手的武器。”
梨花朝他摇头,不紧不慢从布袋摸出片树叶。
一顿一顿的曲子响起时,乌鸦狰狞的往树后冲去。
一瞬功夫,树后的东西就蹿了出来。
知道梨花在驱使这群乌鸦,凶狠的呲
牙,嘴一咧,便有乌鸦扑向他的嘴琢住了他的舌头。
他惊悚的甩头拍打,却因树枝挂了冰打滑摔了下去。
他的嘴溢出了黑色的血,乌鸦嘶鸣,眼神愈发阴狠,他抬头看了眼,身子往后缩,然后窜上树,手脚攀着树枝就要跑,然而密集的乌鸦群占据了整棵树,忽然齐齐朝他飞去。
脑袋,脸颊,脖子,胳膊,大腿,脚踝,乌鸦像腐肉滋生的蛆,迅速覆盖了他全身。
远远瞧着,像浑身长满嘴和眼睛的精怪穿了件黑色的羽衣,让人毛骨悚然。
第283章 283村里规矩为了安宁
赵广安拉开弓弩瞄准时,被远处的景象惊呆了。
“三三娘,咱能多养些乌鸦吗?”他张大嘴,表情呆滞,仿佛石化了似的,偏眼睛亮晶晶的,好像有光溢出来,“三娘,教我养乌鸦!”
风雪裹着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梨花紧闭双唇,鸦群瞬时展翅飞散,落在了树的最高处。
翅膀收缩,脑袋歪斜,看似纹丝不动,又像机警地观察四周。
赵广安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三娘,它们是不是在捕猎?”
在这以前,他以为乌鸦觅食最好腐肉,不料凶起来连也琢。
活生生的人,片刻就被琢得血肉模糊,刚刚多嚣张的人,在乌鸦散开的瞬间就像肉泥似的倒了下去。
此刻看乌鸦全神贯注的模样,让他想起了族里侄子们打猎的情形。
梨花没有立即回他,而是再次吹响那并不好听的顿曲,直至过半乌鸦飞远了才道,“算是吧,如今这世道,不是我们狩猎别人就是别人狩猎我们”
只是乌鸦的攻击力远比她想象的大而已。
见赵广安还托着弓弩,温声道,“收起来吧,附近没人了。”
赵广安自是信她,安心收起弓弩,转身看老村长面不改色的握着竹竿往船头走,心里不太爽快,“四叔,方才都火烧眉毛了,你怎就不急呢?”
老村长头也不回,“那人过来伤不到我,我有什么好急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80-286(第4/13页)
“”赵广安更加不痛快了,他笃定山里安全,出门就穿了件保暖的袄子,那人跳上船,自己肯定首当其冲,他不高兴地撅嘴,“伤不到你会伤到我啊,四叔,你这不是害我吗?”
“呵”老村长顿足,回头瞅他,“你知道会受伤啊,那你还兴冲冲的去山里熬劳什子鱼油!”
赵广安不吭声了。
幸好那人在对岸,如果埋伏在去山里的路上,他岂不必死无疑了?
想到这,心里啥情绪都没了,只可怜巴巴的央求老村长,“四叔,乱跑是我不对,我往后再也不敢了,你能不能别和堂兄说啊”
赵大壮严厉起来比赵广昌凶多了,赵广安有些怕他。
老村长学他撅嘴没应。
赵广安心虚,硬着头皮过去说好话,老太太难得没为儿子说话,梨花不禁侧目,“阿奶?”
老太太老神在在,听到梨花的声音如梦初醒般回神,笑道,“你四爷爷不会为难你阿耶的,外面坏人多,他也是想让你阿耶长个教训而已。”
梨花点头。
她以为阿奶会骂四爷爷,没想到会为四爷爷说话。
梨花直觉不好,问她,“阿奶怕不怕?”
“阿奶都活到这个岁数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梨花蹙眉,“活到这个岁数怎么了?阿奶你福气厚,要活到一百岁呢。”
老太太笑着在她手臂上拍了拍,“阿奶牙齿都没了,跟人说个话都费劲,真要活到一百岁,估计你和你阿耶都听不清阿奶说什么咯。”
“怎么会?我多聪明啊,怎么会有我听不懂的话?”
老太太爱怜的摸摸孙女的兜帽,低低嘟囔了句,“阿奶怕是活不到那个时候咯。”
梨花没听清,也没问,只道,“阿奶,等我们站稳脚跟,其他几州再也不敢攻进来时,我带你去外面逛逛,阿奶想回近溪村吗?”
老太太摇头,“不想回去咯。”
说完,她顿了顿,迟疑道,“阿奶在谷里住习惯了,不太喜欢外面,但你阿耶还在村里,往后有机会的话,把他的坟迁来谷里和阿奶合葬就好。”
少年夫妻,总是万般不舍的。
梨花应下,随即改口,“到时阿奶也去。”
老太太恍然,戳她脑门,“你个机灵鬼”
自己真能活到那时候,肯定愿意亲自回去一趟,可她有感觉,自己可能活不了太久了。
梨花抱住她手臂,像小时候那样撒娇,“阿奶答应三娘好不好?”
老太太叹息一声,“三娘乖啊”
梨花鼻头一酸,突然很想哭,但忍了回去。
老太太却很欣慰,“阿奶就知道三娘最乖巧懂事了,你大伯那人心眼多,留着也不知是福是祸,等下回去后,阿奶看看他去,他要不安好心,阿奶替你收拾他!”
赵广昌关在铁笼子里,掀不起什么风浪,她更担心老太太。
回去后,她去新益村请大夫给老太太把脉,老太太失笑,“阿奶又不是大户人家的老夫人,好端端的把什么脉啊?”
老太太没去过茶馆,却也听了不少高门望户请平安脉的规矩。
“天冷了,把把脉好一些。”
梨花目不转睛盯着两位大夫,李大夫脸上平静无波,叶大夫表情有异,梨花的心一下就跳到了嗓子眼,“我阿奶没生病吧?”
“没有。”李大夫笑眯眯道,“老太太好着呢。”
闻言,老太太脸上乐开了花,“就说你瞎紧张吧,阿奶的身体好不好阿奶会不知道?时候不早了,送两位大夫回去吧”
梨花笑着说好,然而走出船篷脸色就变了。
担心老太太听到,给李大夫比了比左侧石壁的洞穴,让他们去那边说话。
一过去,李大夫脸上的笑就消失了,“老太太的记性何时恢复的?”
老太太不认人已经不是秘密了,但他们过来时,老太太不仅亲切的跟他们打招呼,甚至唤出了他们的姓,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事情。
梨花拧眉,“今天,我们出去碰到了嗜血者,然后阿奶就好像好了。”
不仅记着阿翁的坟,还想去瞧瞧大伯。
李大夫皱眉,“这样的话,怕是不好了。”
梨花立刻想到了回光返照,着急道,“李大夫,那我阿奶”
“先留意吧,希望只是我想多了。”
因为这句话,梨花整夜没睡着,隔一会儿就要起床探老太太的鼻息,索性老太太睡眠好,天亮才醒来。
梨花脑子昏昏沉沉的,翻身喊,“阿奶”
老太太坐在床边穿鞋,背过身来,“外面冷,你再睡一会儿吧”
梨花揉着眼睛坐起,“不睡了。”
“不睡了就随阿奶去族里,过年了,帮着弄饭快点。”
比起年夜饭,戎州更重视午饭,天不亮,大人们就起床忙活,这样能早早吃完午饭串门,梨花抓起被子上的衣服,回老太太话道,“好啊。”
进山前,族里杀了八十多只鸡鸭,今天准备全部炖了。
鱼也全部煮了。
梨花到族里的大厨房时,那儿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
其他村的釜和鑊周围也全是人,一时间,整个地下河烟雾缭绕的。
赵大壮害怕烧火不当着火,自进地下河以后就安排了人巡逻,哪晓得路被煮饭的人们堵得水泄不通,只能改走竹筏,边走边大声吆喝着“新年喜庆,小心着火啊!”
族里有铁釜,有石鑊,有陶罐,沿着石壁伸了十几米,饶是这样,梨花和老太太仍在最边上。
良久,老太太放弃,“罢了,还是等晌午再过来吧。”
前边凑热闹的族里人道,“三婶,这儿有我们,你回去歇着,吃饭的时候我叫你。”
赵大壮命人腾了十几艘竹筏出来全族用饭,午时肯定更热闹,梨花挽着老太太手臂往回拉,“阿奶,咱先回去吧。”
“成,问你四爷爷还出船不,咱又去网鱼。”说话时,老太太看向梨花头顶,因为暖和,梨花没有戴兜帽,乌鸦也没来,她说,“不是有嗜血者吗?你遣乌鸦出去瞧瞧,莫让乱七八糟的人打扰了咱过年。”
她提醒,“叫李解陪你。”
李解在新益村那边,过去有点远,梨花不想走,老太太像看穿她心思似的,无奈道,“要不就让你刘二叔陪你去。”
刘二婶又怀孕了,刘二叔哪儿有空?
梨花道,“我不会独自出去的”
去趟新益村也好,顺道瞧瞧云岭村安顿得怎么样了。
她把老太太送回船篷,叫李莹和宁儿过来陪老太太,嘱咐她们,“到处是人,让阿奶在船篷里别出来。”
阿耶揽了东高村杀鱼的活计,她还睡着他就走了,二房去了云岭村,整个家里就李莹和宁儿了。
李莹点头,“我晓得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280-286(第5/13页)
老太太记性不好,乱走迷路就麻烦了。
梨花又叮嘱老太太,老太太温柔的摆手,“阿奶不乱走,你忙你的,别担心阿奶啊。”
这时,巡逻的人到了附近,粗昂的吆喝声传到篷子里来,梨花放下帘子,这才往新益村去了。
赵家有船,出去网回来的鱼几个村都有份儿,沿竹筏过去,一路尽是鱼腥味,路过峡谷村时,芳娘子叫住她,“十九娘,能托你给我捎点东西去东高村吗?”
梨花看她面露难色,答应下来,“好啊。”
芳娘子将一个不大不小的竹篓给她,“这里头有我编的草鞋,还有几块肉,劳烦你给人牙子”
她道,“我落难时,他大发好心救了我,我心里一直记着的,但外人都道他想和我好,实则不尽然”
梨花并不爱关注大家的私事,道,“我会把东西给他的。”
芳娘子抿了抿唇,接着说道,“我和张百户私定终生十九娘你是晓得的,我这人贪慕虚荣,怎么会放过做官太太的机会呢?哪怕他失踪了,我也是不认命的”
说到最后,她的眼神坚定下来,“走投无路时,我能遇到十九娘你,可见老天爷待我不薄,既然这样,我多等等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梨花道,“我会同人牙子说的。”
人牙子会做事,在东高村的人缘很好,找到他并不难。
梨花把东西给他时,转达了芳娘子的意思,他哭笑不得,“她莫不是以为我中意她吧?”
梨花疑惑。
人牙子解释,“我和她认识这么多年,真想娶她,怎么压在心里不说?”
梨花似懂非懂,“那你中意谁?”
芳娘子在勾栏院看淡人情冷暖,没理由误会这份心意才是。
人牙子似是没料到她会问,愣住了,“反正不是她。”
那是谁?梨花
脑子里刚冒出姑娘们的脸,人牙子自己说了,“我心里的人是春花。”
他把东西还给梨花,“她要记得我的好,就让她帮我探探春花的意思吧。”
“”梨花顿时觉得为难,“要不你自己问?”
村子和村子间并没有围墙阻拦,东高村离峡谷村并不远。
“我是男子”人牙子道,“村长发了话,男子不得串村”
这是赵青山的规矩,他怕村里男子串村吓到人,也怕其他村丢了东西栽赃到东高村头上,为了省事,男女老少都不得肆意走动串村。
其他村也是这个规矩。
当然,外出打猎网鱼不怕,因为有巡逻的人会证明他们的清白。
梨花并不知道这些规矩,说道,“我帮你问问吧。”
第284章 284主动出击为合寙造势
梨花回去路过峡谷村,如实转达了人牙子的意思。
芳娘子颇为震惊,“他看上春花怎么不早些说?”
勾栏院关门后,她和春花她们就住在他的院子里,死鬼那时候开口,她必会撮合他们俩的。
这话梨花也问过人牙子,遂道,“他怕你们以为他携恩图报而且那会儿益州城已经乱了,也怕春花跟着他没有安生日子过。”
人牙子说这话时神色坦然而平和,不像撒谎。
芳娘子不知想到了什么,颇为怅惘,“他对春花有情有义,若非冒出个王大郎,春花或许早跟他走了,算了,不扯那些了,他既开了口,我总要帮他的。”
村里没有禁止与外村通婚的规矩,但峡谷村有搓洗,浆染的池子,春花离了峡谷村就无法织布,芳娘子不禁道,“十九娘,她们成亲了能住峡谷村吗?”
梨花没有犹豫,“可以啊。”
尽管峡谷村有安福镇过来的百姓,可居住环境不如东高村复杂,梨花说,“他在东高村有块山地,我看能否换到峡谷村去。”
芳娘子喜不自胜,“给十九娘添麻烦了,事成后,我让春花给你做两双鞋以示感谢”
春花她们不仅擅长织布,也擅针线活,梨花常外出,鞋子对她来说很重要,因此没有推拒,“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