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2 / 2)
闻慈“嘘”了声,“等出去再跟你说。”
陈小满只好不问了,帮她一起收拾,直到桌洞里空空如也了,她看着身边空荡荡的桌椅,忽然觉得这样子有点熟悉,心中涌现一些不安,“你——”
闻慈食指竖到嘴唇前,悄声道:“走走走。”
她拉着陈小满往外走,直到出了校园,才道:“我有件事要和你说。”
陈小满紧张地等待。
闻慈道:“等下周,我就不来学校了,”话音刚落,她就见陈小满眼圈一红,眼泪立即掉了下来,她大惊,忙补充道:“诶你哭什么?我只是不来上课了,大考还是会来的!”
陈小满眨着含泪的眼,哽咽地问:“什么意思?”
闻慈赶紧解释:“我考上第一电影院了,当美工,下周就要去上班,学校这边我只能考试时候过来了,但我们周末还是可以再见面的嘛,对不对?”她真没想到陈小满会哭。
陈小满知道闻慈想去电影院,但没想到,这才几天,她真考上了。
她又惊又喜,还有点手足无措,最后,低头又呜呜哭起来。
“我还以为你也辍学了呢,”陈小满拿手背抹着眼睛,抽泣道:“我上个同桌,她也是你这么收拾东西,桌子空了,然、然后就不念了。”
闻慈掏出手帕给她擦眼泪,安慰道:“哎呀,我毕业证还是会拿到手的,都念半年了呢!”
知道闻慈不是要辍学,陈小满的心就放下来了。
眼泪很快止住,但风还是吹得眼睛冰凉凉,她把围巾往上拉了拉,挽着闻慈手臂加快了走路速度,先让闻慈回家把把沉重的挎包放下来。
她说:“等下周末,我一定去电影院看你!”
“还有看海报!”闻慈笑眯眯补充,“到时候我画的海报肯定大家都能看见了!”
陈小满重重点头,想着来来往往的市民都能看见闻慈画的海报,忽然有点飘飘然,“我突然觉得这工作很好,到时候肯定好多人夸你!”
闻慈回家放下包,揣着钥匙跟陈小满走了。
她越走越觉得这条路熟悉,走了十几分钟,闻慈看着不远处的偌大厂房,摸不着头脑,“你家是机械厂的?”七中每回学工都来机械厂,这一片她都来过十好几回了。
陈小满“嗯”了一声,拉着闻慈继续往前。
等到了机械厂家属院,他们进了边上一栋格外崭新的楼,也是筒子楼,但每个房门之间的间距很宽,明显每间房的居住面积都比较大,不是一间间蜗居。
陈小满掏出钥匙开门,一进去,闻慈的心里就叫了一声。
嚯,好大的客厅!
陈家是两室一厅的布局,但显然不是原先闻大安家的那种两室一厅。
闻大安家虽然也好几个房间,但那都是自己隔出来的,全家加起来也就二三十平方,屋里没有厨房,只有橱柜,全楼的人做饭都得去楼道里用煤炉子。
而陈家在的这栋楼楼道里干干净净,最多只有酸菜缸,显然是屋里有厨房的。
的确,闻慈一眼就看到了右边的小厨房,不大,但收拾得整整齐齐,再往前看,客厅起码有十几平米,摆着木质的茶几和沙发椅子,上头甚至还有一个黑色的收音机。
收音机诶,七十年代四大件之一!
陈小满弯腰拿拖鞋,“你穿这个。”
两个人都把棉袄围巾解下来,挂到门边钉在墙上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40-50(第6/15页)
一排挂钩上,闻慈换了棉质拖鞋走进来,心里感叹,比起自己的小平房,这才是现代生活嘛。
别的不说,有暖气啊!
白岭市在整个北省也排得上前五,军工业发达,经济发展也不错,全省几个开了热力公司供应暖气的城市里就有它,但供暖的也都是工厂或楼房,闻慈家是没有的。
不然,她也不用每天一放学就瑟瑟发抖地烧炉子。
陈小满家的暖气应该烧得很足,为了节约能源,热力公司中午的供暖要比早晚差一些,但陈家还是挺暖和,虽然没到穿短袖的地步,但穿一件秋季长袖也就够了。
闻慈没呆一会儿,就感觉有点热。
她今天里面穿了白衬衫,外面套了件宽松毛衣,颜色看着是泛点橙的黄柿子,陈小满看看自己手里端的冻柿子,忍不住笑,“你的毛衣和它一个色儿。”
闻慈一看也笑了,还真是的。
冻柿子得缓俩小时,陈小满放下盘子,好奇地看了看闻慈的毛衣,领口那儿翻出了里面的白色衬衣领,她不知道什么叫美学搭配,只觉得这样特别好看,时髦。
闻慈看她眼也不眨的样子,扯了扯自己的毛衣,“你喜欢吗?”
“你这毛衣真好看,”陈小满羡慕道:“我都没见过这个色儿的毛线。”
百货大楼里的毛线大多是黑的灰的蓝的,要是偶尔有点红的绿的,那都得抢,她倒是见过黄色橙色的,但没见过闻慈身上这种,黄得鲜亮,但不显艳,看着洋气极了。
闻慈笑道:“我这也是托人买的,应该大城市里有卖的吧?”这其实是她用马良笔画出来的,因为毛线纹理复杂,加上一顶同色的帽子,就价值3个娃娃点。
“省城应该都没有这样的,”陈小满肯定道,“之前我去省城的时候,他们穿得和我们白岭差不多,我觉得沪市说不准有这么好看的。”
沪市,在大家眼里是时尚的第一线,什么东西一沾上沪市就时髦起来了。
闻慈眨眨眼,“要是你喜欢,我可以托人给你捎一件,就是得过一阵子了。”
陈小满立即心动,又有点犹豫,“咱们白岭这种毛衣一件都得六七块钱,还是灰扑扑的,你这个肯定很贵,”说着,摸了摸柿子色毛衣,“你这个还很厚呢。”
闻慈想想,“好像八块钱吧。”
陈小满眼睛亮了起来,“真能捎吗?不会麻烦你吗?”
“没关系,”闻慈笑眯眯的,她算了算这年头的交通速度,说道:“可能得花半个月了,你要是想要的话,我半个月后给你捎,你喜欢什么色儿的?”
“我喜欢红色!”陈小满立即道。
她眼睛四处张望,试图找到一个参照物,最后指着墙上去年的福字说:“就这种红。”
闻慈满口答应,“没问题。”
陈小满立即给闻慈拿钱,她拿了八块,还特意叮嘱,“要是不够或者要票的话,你记得跟我说啊,我有钱,不用你垫,”要是对别人,她是不会说这种话的,很像炫耀。
但她知道闻慈不会这么想,而且闻慈花钱也很大方。
闻慈把钱揣起来,玩笑道:“好好好,我知道,你是小富婆嘛。”
陈小满脸红了红,转移话题,“我带你去我的房间!”
闻慈跟陈小满走进了她的房间。
小房间有这个年代的简朴,没有很多女孩喜欢的花里胡哨装饰品,墙上贴着主席像,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张床,一个书架,书架前的桌子上还摊开了一本书。
闻慈本以为是什么红色小说,定睛一看,上头画了个黑白人像。
小人书?
她再去看那书架,发现上面一整层都是竖着的小人书,高低不一,起码三四十本,她吃了一惊,“你喜欢看小人书?”她还是头一次在私人家里看到这么多小人书呢。
小志小圆也喜欢看小人书,但毕竟年纪小,手里也就几本小人书,会和小伙伴换着看。
陈小满这样的,妥妥属于小人书大户。
陈小满不好意思地点头,“其实没花多少钱,小人书便宜。”
小人书一本最多几毛钱,要是便宜的,甚至才七八分,她这几十本小人书加起来花不到十块钱,但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七十年代,这仍然是大多数人认为很奢侈的。
闻慈倒没这么想,她自己也有收藏癖,还会花大价钱收藏全系列精美的绘本呢。
她看着这些小人书,很感兴趣,“我能看看吗?”
“当然!”陈小满对着书架如数家珍,跟闻慈介绍,她甚至能说出每一本小人书是什么时候买的,讲了什么故事,说着说着,她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小人书。
“《活捉“黑风”》,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闻慈接过这本薄薄的小人书,翻了一下。
这本小人书的封面是深色调,画面主体是一位短发女战士,手拿钢枪,身上的红衣裳夺人眼球,她一手攀在岩石后,神色严峻,像是正在凝视着敌人伺机攻打。
很典型的女战士形象。
第45章 新灵感【一修】我觉得你比他们画得还……
陈小满指着女战士的衣服,红着脸说:“这本是三年前出的,一出我就买回来了,特别喜欢这身红衣服,但是那时候物资比现在还缺,怎么也买不到。”
闻慈看看女战士红底带细格子的上衣,忍不住笑了起来。
客厅的窗户朝阳,光线很好,两人把小人书搬到客厅来看。
闻慈喜欢看书,喜欢看有意思还漂亮的书,这些六七十年代的小人书虽然装订没那么精致,甚至有点粗糙,但画风特别,黑白线条,朴素生动,有种这个年代特殊的生命力。
光从笔触来看,很多都是大师级别的,甚至有几个画家闻慈都听过名字。
闻慈看得津津有味,小人书都比较薄,多画少字,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完一本。
陈小满坐在旁边陪她一起看,忍不住说:“我觉得你比他们画得还好。”
闻慈立马摆手,不敢碰瓷,“你别看有的小人书只有黑白线条,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画家功底很强的,”尤其是几位祖国美术史里的名人,哪怕画小人书,那也看得出厉害。
陈小满却对闻慈莫名自信,“你要是画,肯定也行!”
闻慈下意识摇头,动作忽地一顿,像是脖子的发条忽然锈住了一样。
她眼睛缓缓亮起来,抚摸着小人书有点卷角的边缘,声音慢吞吞的,打着飘,“小满,这小人书,是不是有很多小孩子看啊……”
陈小满理所当然地点头,“对啊。”
她说:“你是不是没去过咱们学校附近那个小人书摊?哦对,冬天他把书都搬进店里了。他家好多小孩呢,几岁的,十几岁的,都抢着去借书看。”
闻慈咽咽口水,眼睛放光,“这、这样啊。”
陈小满这才发现她的不对劲,“你怎么了?”
“没什么,”闻慈口上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40-50(第7/15页)
认,实际上脸颊红得像喝了酒,不是醉了,是激动的,“你说,我要是画小人书,大家会愿意看吗?”
“我愿意看!”陈小满打包票,“你要是出小人书,我第一个买!”
不过,她顿了顿,见闻慈刚才似乎没看过多少小人书的样子,提醒道:“这个好像只有出版社能出版吧,要是私人的话……”可能要被抓起来。
闻慈看书的态度一下子严肃起来,从打发时间变成了研究探讨。
她正色道:“我现在就学习一下市面上这些小人书的风格,”她看这些小人书觉得画风很新奇,那可以想见,人家看着她的画风也会很新奇。
画板报就一幅画,修修改改就能遮掩自己的特色,但小人书好几十幅,总会泄露出画师的一点风格,但现在还没到1978,她还是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重,保守一点。
为了赚娃娃点嘛,不寒碜!
陈小满这里几十本小人书,闻慈把大半都翻了一遍。
平心而论,画师的笔触没有很差的,最不济也是流畅自然,但内容就相当的同质化了,看个开头就能知道结尾,伟光正人物一定会打败反派,小人总会被揭露丑陋面目。
在这种同质化下,画风也趋向于相似。
正面人物总是占画面更大的位置,形貌英正,气势如虹,反面人物总是缩在画面边角,形态猥琐,如阴沟老鼠,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是好是坏,是要褒奖还是要批判的。
闻慈默默把这些特征都记在心底,心里也凉了几分。
这种……她也不会画啊。
每个画师都有自己擅长的类型,闻慈最擅长的,就是精致绮丽的画风,色调还要浓郁。
她画过很多童话风的商稿插画,或者讲女巫和魔法的奇幻插图,要是有《西游记》《聊斋》那种,她还能试一试,这种真刀石枪的英雄故事,她真不会。
可她会画的这些都是牛鬼蛇神啊!要被打倒的!
闻慈长叹一声,老天奶,她怎么有种“小人书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感觉?
怎么办怎么办!
小人书是她现在发现赚娃娃点最好的方式,甚至感觉比画电影海报还好,闻慈实在不舍得放弃,她在小人书堆里翻翻找找半天,最后挑出来一本封面画风不太一样的。
这个不太一样,指终于不是红色英雄人物。
陈小满看她拿起《华夏猿人》,忙道:“这本是讲猿人的。”
“科普读物?”闻慈来了兴致,难道是讲人类起源的?
这本小人书封面是白色的,上方三分之二是图,画着一个眉毛浓密的猿人,他肩膀上扛着一只野兽,有力的大手抓着两只鹿角,正眺望远方,一看就和其他红色小人书不一样。
闻慈翻开第一页,点了点头,的确不是讲红色故事的。
她颓废下去的心情重新高昂起来,兴致勃勃往后翻看。
这本小人书讲的是远古时代的猿人,描述简略,很容易理解,适合年纪小的孩子拓展视野,不过中心思想依旧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劳动创造人类。
思想的正确是非常重要的,闻慈再次提醒自己。
闻慈看完一遍,觉得这种类型自己勉强能行,就翻到前面,看它的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
华夏科学出版社出版。
1972年3月印刷。
三年前出版的书,时间没差太远,那今年这个题材八成也没问题,闻慈心里高兴起来。
她问陈小圆:“这种类型的还有吗?”
“没,”陈小圆摇头,“这种类型可少了,我就买过这一本,你喜欢这样的吗?“
闻慈有些失望,看来这种题材虽然能出版,但相当冷门啊。
闻慈在陈小满家待了一下午,她本来没有留下吃晚饭的意思,但陈小满坚持让她留下,至于中午,陈小满主动下厨煮了面条,还和闻慈一起炸了鸡蛋酱。
一直等到下午五点多,陈父陈母才回来。
现在不止要过革命化的春节,春节不放假,各单位平常周六也是不放假的,要是赶上赶工的时候,甚至周末也会加班,但工人们都很有集体荣誉感,并不觉得有什么。
要是闻慈全年无休,她肯定是最先发癫的那一个。
钥匙在锁眼里转动的声音传来,闻慈循声看过去。
门推开,进来的是一男一女,男的身材高大,似乎平常比较严肃,眉间起了深深的刻纹,而后面的中年女性盘着头发,看着十分干练,对闻慈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
这夫妻俩看着都像是领导,闻慈想着,站起来叫叔叔阿姨。
陈父露出一个微笑,点了点头,“你就是闻慈吧,你好。”
陈母换完鞋走了过来,笑道:“早就听小满说过好多次你的名字,今天才见到,哎呀,看着就是成绩出色的好孩子,听小满说你帮她好多忙呢。”
闻慈没觉得自己帮过什么,眨眨眼,笑容甜得不得了。
陈母是真挺喜欢闻慈的,拉着她说了好几句话,才去厨房做饭。
陈父把带回来的包放到沙发上,打开拿出一份报纸,下意识要看,又想起今天家里来了小客人,他不太擅长和这种半大孩子说话,有些生涩地问道:“小闻家就在附近?”
“对,离得很近,”闻慈笑着回答。
陈父又不知道说什么了,好在厨房里的陈母喊了一声,“老陈,你过来给我帮忙!”
陈父一向不喜欢下厨房,这回却有些迫不及待似的,放下报纸就去了,临走前,还对陈小满道:“好好招待小闻,下午吃好吃的了吗?把水果罐头拿出来啊。”
实际上,陈小满和闻慈下午吃了冻柿子和水果罐头,葡萄的,特别好吃。
陈父进了厨房,陈小满在闻慈耳边小声说:“其实我妈做饭不太好吃。”
闻慈小声:“所以你喜欢去国营饭店?”
“也没有总去,”陈小满嘀咕了一句,又笑起来,“不过我妈红烧肉做得可好吃了,特意学过的,等会儿她肯定会做这道菜。”她第一次带朋友回家,陈母当然会重视。
果然,没多久,五花肉下锅翻炒的香味就从厨房传了出来。
陈父无事可做,不得不又踱步出来了。
他坐回沙发上,重新拿起报纸,没看,“听说小闻的英语很好?”
闻慈谦虚道:“还行。”
“我们范老师说小慈特别有语言天赋,”陈小满不赞同她的谦虚,主动夸赞,怕陈父不信,还特意说:“范老师之前都想让她留校当英语老师呢!”
“哦?”陈父真有点惊讶了。
他看看眼前的小姑娘,看着才十六七岁,面嫩,看着倒挺大方开朗的,能这么厉害?
闻慈解释道:“主要是学校缺英语老师。”
“那也能证明你学得很不错,”陈父放下手里的报纸,认真道:“外语是很重要的啊,我们机械厂向国外进口车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40-50(第8/15页)
机器,要是不懂外语,连他们的说明书都看不懂,哪怕是他们派来的工程师,也是藏着掖着。你有学外语的天赋,这很难得。”
闻慈听说过,这些年祖国一直被国外技术封锁,哪怕几十年后,这种状况依然存在。
她点头的动作变得认真,“我知道。”
陈父忽然起身,再回来时手里就多了本书,他递给闻慈,“你看看,能看懂多少?”
闻慈低头一看,顿时愣住了。
英文!
这半年来,她除了学校的英语教材就没见过其他英文书,而眼前这本颜色发黄,但四角俱全,一看就被保护得很好,封面上每个字样都是英文的,显然是原版书。
闻慈看着书名,惊讶地睁大了眼:“机械原理?”
陈父比闻慈还惊讶,他清楚现在的学校授课水平,外语嘛,学的最多的是军事用语和语录翻译,与这无关的东西,学校不教,学生也不会学。
她居然认识?
第46章 学渣or学霸【一修】你不来市委的话……
陈父示意闻慈翻开,“你看看里面的内容?”
闻慈随手翻开一页,给他翻译了一下,倒不用装,里面很多专业用词她本来也不认识,她随便翻译了两行,陈父已经惊叹不已,看闻慈的眼神一下子从女儿的朋友变成了可造之才。
“你有没有兴趣去学物理啊?”陈父问。
闻慈:“……”实不相瞒,她上辈子物理很少及格。
陈父看她摇头,顿时叹气,“现在前沿的物理技术都在国外,外语不好,是学不到的。不,哪怕外语好,人家也不会教给我们……”他说着说着,又叹了一口气。
闻慈老实坐着,对陈父的猜测从小领导变成了大领导。
这个思想觉悟,这个忧国忧民的意识,起码也得是机械厂的中层以上干部吧?
陈母听不下去,解下围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无奈道:“好了好了,你跟俩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小闻,别理你陈叔,他天天想着钻研技术都想疯了。”
闻慈笑笑,却道:“那我们得感谢陈叔这样的人才对。”
陈母一愣,对这个小姑娘更喜欢了。
红烧肉已经炖在锅里,陈母也在客厅坐下,笑吟吟问:“我听小满说,你很喜欢画画?”
说到这个,陈小满直起了腰,比闻慈还要自豪,骄傲道:“她都靠画画找到工作了!”
“哦?”陈母和陈父齐齐看了过来。
在他们的理解中,还真不知道画画能找到什么工作,他们身边和画画最贴近的东西,就是小满喜欢的各种小人书,还有厂里的机械绘图设计师。
闻慈谦虚道:“也是比较幸运,正好赶上了市里电影院招美工,就考上了。”
“美工?”陈母没听过这个词。
闻慈就解释了一下,“就是每到新电影上映的时候,电影院都要画海报,向市民们宣传,美工就是画海报的。咱们白岭市以前不搞这个,但其实很多大城市几十年前就有了,比如沪市啊首都啊,咱们现在是要向他们看齐。”
陈母恍然大悟,“最近市里的文化宣传力度是更大了,这是从各方面向大城市学习啊。”
她又问:“那你现在考上电影院了,学校那边怎么办?”
闻慈道:“我和校长申请过了,期中期末照常来考试,只要成绩合格,就能拿到毕业证。”
陈母欣赏地看着闻慈,这小姑娘不光有才能,想事情也很全面啊。
她摸了摸陈小满的脑袋,“你要多和小闻学学,要多进步,我看她的思想比你成熟很多,上回我问你毕业想去哪个单位,是不是还没想好?”
陈小满显然很习惯随时随地受教育,摇头回答:“没有。”
陈母无奈道:“还有半年了,你要抓紧时间想一想,不然临毕业了再找可不容易,”虽然陈小满没有兄弟姐妹,不用下乡,可也不能闲在家里啥也不干啊。
陈小满也许是这半年受了闻慈熏陶,现在开朗了一点。
她听了陈母的话,也不急躁,反而道:“反正这些单位都差不多,去哪里都一样,”她又没什么特殊天赋,只能干普通工作,那去机械厂还是百货大楼当工人,有区别吗?
不过,陈小满忽然想起一件事,“厂里是不是有工农大学生的名额?”
陈父想也没想,“那都是给有特殊贡献的年轻人的。”
“我也没觉得我能去……,”陈小满嘀咕一声,看向闻慈,“我是想问问其他单位有吗?闻慈成绩很好,我觉得她要是能上大学肯定更好。”
这是真心实意的把闻慈当好朋友了。
陈父愣了下,神色有些迟疑。
他还真知道一点白岭市工农兵大学生的状况,但他道:“选这个,成绩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思想觉悟和成分,要是能得个先进个人之类的,倒是有可能。”
但这么大一个白岭市,想脱颖而出是那么容易的?
哪怕他们机械厂,往常也是推荐挽救了厂子财产、或做出什么突出贡献的人,像是闻慈这种年轻人,进了风平浪静的文教局系统,基本不可能有什么立功的机会。
毕竟机关下辖系统又不是工厂,是能让你晕倒在第一线,还是救火救灾?
陈小满听了,有些失望,她是真心觉得,闻慈要是念大学了肯定更厉害。
闻慈倒是不在意,要是按公历来算的话,今天是1976年1月1日,明年冬天高考就恢复了,她要是想要那一纸文凭,大可以明年自己去考。
她笑盈盈道:“不管念不念书,我们都要一直学习嘛。”
陈父赞同地点头,“没错,人要是不学习就会落后,要是落后了,那就要挨打!”
陈父相当欣赏闻慈,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有眼界。
这些年他见过太多盲目冲动的年轻人,十几岁,二十几岁,也不是孩子了,但做出的事情却极其不成熟,但听闻慈说话,他能感觉到这小姑娘看着活泼开朗,心思很通透。
他对陈小满语重心长地说:*“你要跟小闻共同进步啊。”
在陈家吃过晚饭,一大盘香喷喷的土豆红烧肉,还有陈母不停给闻慈夹菜。
等吃完,陈母不放心闻慈一个人回家,特意把她送回去,好在陈家离闻慈家不算远,走路十几分钟的距离,等看闻慈进门了,她才离开。
闻慈进了门,先是揉了揉鼓起的小肚子,她都要吃撑了。
明天就是周末,闻慈撑得坐不住,索性拿起抹布扫把,把家里打扫了一遍。
每到做家务的时候,她就无比怀念自己的扫地机器人、洗衣机……但是怀念一万遍也没有用,她悔恨自己怎么不是学电器的——虽然她那点可怜的物理成绩也学不明白。
唉,闻慈只能叹着气干活。
把家里打扫干净,闻慈又端来一个塑料大盆,坐在小板凳上吭吭哧哧洗衣服。
平常上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神笔马良》 40-50(第9/15页)
,她实在懒得动弹,衣服都是攒到周末再洗的。
不过等后天上班,其实时间和上学也没差多少,早上八点半开始,晚上五点钟结束,因为回家得坐公交,所以她中午午休的时间也没法回来,不然太折腾。
想到这里,闻慈打肥皂的动作忽然一顿,诶,明天是不是还有事来着?
周一去找孙笑言说不去安置办的时候,她说周末要来找她呢。
闻慈不知道这话是随口一说还是认真的,长叹一声,看来明天也不能完全休息啊!
她奋力搓起衣服,早洗完早睡觉!
……
孙笑言来的时候,闻慈正在包包子。
听到院子门被敲响了,闻慈支楞着两只沾着面粉的手,在抹布上擦了下,裹上棉袄急忙去开门,抬眼一看,门口果然是捂得严严实实的孙笑言。
“你来啦!”
孙笑言一进屋,看到炕上的被褥全卷了起来,推到一边,炕革上放着个沾着面的蓝色大塑料盆,旁边是个巨大的木头面板,大小是北方人家常用来做馒头擀面条的那种。
而面板旁边,是半盆酸菜肉的饺子馅儿,散发出一股油香。
孙笑言吃了一惊,“你不会把过年发的油和肉全用了吧!”
闻慈:“……反正我一个人过,早吃晚吃都是自己吃,”其实这肉是先前画出来的,油也是画出来大块的猪板油自己熬的,不然没滋没味的素包子,她不喜欢吃。
孙笑言一听这个,就不好说什么了。
她把棉袄围巾脱了,和闻慈一起洗了手,撸起袖子帮她一起包包子,她手法熟练,拎着裹满馅儿的包子皮转一圈,漂亮均匀的小花褶儿就出现了,中间还有个小小的窝。
她一边包一边问:“你周一说的,那是啥意思啊?”
孙笑言记挂这事儿记挂了一周,等到周末,忙不迭跑来问了。
闻慈说不来烈属安置办,她很不理解,闻慈说自己就算不来也还有其他工作,她更不理解,什么时候工作变成了池塘里的鱼,随便一捞就能上钩了?
孙笑言急不可耐地问,闻慈也没瞒着。
她把手里包好的包子放到面案的角儿上,解释道:“我去找你那天,去了市里第一电影院面试,那里招海报美工,我已经考上了,明天就要正式去上班。”
闻慈怕孙笑言多想,又多说了一句:“烈属安置处当然是个好工作,就是你也知道,我喜欢画画,要是有机会,还是想去找个能画画的工作。”
孙笑言理解这个,她也知道七中门口的板报都是闻慈画的。
但她还是有点恍惚,手里的包子褶儿捏到一半不动了,声音飘在空中,“你说去考,当天就考上了……一影院的美工,虽然不知道干啥的,但应该也不好进吧?”
闻慈想起其他三十个竞争者,诚实地点头,“加上我,三十一个人一起考呢。”
孙笑言倒吸一口凉气,声音高了起来,“三十多个人,就你进去了?!”
“没有没有,”闻慈忙摇头:“第一电影院收了俩,我是其中之一,还有其他电影院呢,收了……嗯,加起来八九个人吧。”
孙笑言并没因为她的话放松,她眼睛直愣愣的,看闻慈的眼神好像在看什么稀罕物。
“那可是一影院!咱们市里最大最好的电影院!”
孙笑言现在不觉得闻慈丢了西瓜捡芝麻了,因为第一电影院,那也是大西瓜!
连电影放映员,在一影院工作的腰杆都要硬几分!
不过,“美工?这是干什么的。”
“就是给新上映的电影画海报的,你最近没注意电影院在装修吗?”见孙笑言摇头,闻慈便道:“那就是留出的海报位,到时候就往那上面画海报。”
孙笑言恍然大悟,立即道:“那我到时候去看电影!”
闻慈笑眯眯点头。
两人动作很快,把包好的包子放进蒸笼,闻慈瞅了眼炉火,看没问题就没盯着。
她回到里间,见到孙笑言抱臂靠在墙上,眼睛咕噜噜转着,一副很有小心思的样子,顿时奇怪,凑了过去逼问:“说,你打什么坏主意呢?”
“没,”孙笑言不承认,眼神却闪烁着不敢看闻慈。
不对劲,闻慈眯起眼睛。
她把手伸向孙笑言的腰,作势要挠,“你说不说说不说,嗯?”
孙笑言最怕痒,立即一把抓住她的手,讨饶道:“别别别,我说,我说还不行吗?”念叨完,却很警惕地先说了一句,“要是我说的不对,你不许生气啊。”
闻慈想不到什么会让自己生气,她点点头,“说吧。”
孙笑言朝她挤挤眼睛,把自己贴到墙上,这才开口。
“我就是可惜,你不来市委的话,岂不是不能每天见到岳秘书了?”
第47章 骚扰【一修】他先动手的!
闻慈:“?”
她深深地不解:“我每天见岳秘书干嘛?”
孙笑言看她没听懂,急了,恨铁不成钢地拍她一下,“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她仿佛墙外有人偷听似的,压低了声音,“你知道岳秘书在我们市委多抢手吗?十个未婚女同志里,起码八个都中意他,至于结了婚的嘛,咳咳,我就不编排了。”
闻慈“哦哦”地点头,但又发问:“所以呢?”
“唉你!”孙笑言想不到她这还听不懂,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声音狗狗祟祟压得更低了,“要是你来市委,那和岳秘书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多方便啊!”
闻慈其实早听懂了孙笑言的意思,但她想不通,“你哪儿看出来我对岳秘书有意思的?”
她只对钱和娃娃点有意思!
孙笑言伸出两根指头,指着自己的眼睛,坚定道:“我的两只眼睛。”
闻慈:“……”
她翻了个白眼,前倾的身体立即收回去了,“我看你是近视了,说不准还有点散光,要不吃点核桃明明目,”说着,翻翻找找,还真找出来两把核桃倒进盘子里。
这核桃是秋天时买的,本来想着补充点坚果营养,到现在也没吃完。
孙笑言瞪她,“我眼神好着呢!”
见闻慈蹲在角落拎着小锤子砸核桃,一副充耳不闻的样子,她也蹲了下去,念念叨叨:“岳秘书那张脸,那身板,听说家里也很有背景,你难道不喜欢他?哎呀,这没什么好害羞的,我们单位喜欢他的话多了去了,谁都知道呢。”
闻慈一锤子砸到核桃上,核桃震了一震,居然没裂开。
她严肃道:“我只和我的事业有爱情。”
孙笑言:“……”
这回无语的轮到了孙笑言。
她一把夺过闻慈手里的小铁锤,“你这点小力气省省吧,我来砸,”说着,狠狠一锤子敲下去,山核桃坚硬的厚壳顿时裂开,露出里面黄白的果肉,看着像萎缩的脑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