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宁妃武氏》 130-140(第1/14页)
第131章 清修第一百三十一章窗……
第一百三十一章
窗外雪花飘落,云舒有一下没一下的用勺子搅拌的面前的热奶茶,她看了眼坐在她对面的李侧福晋,“咱们就非得要这大冷天的去山上修行么,等开了春再去不成吗?”
李侧福晋眼睛一登,“自是不行的,那佛珠有灵,如今又起了作用,自然得好好去祈福,若不是前段时间弘昀那离不开人,我早就拉着你去了。
这今年的事情还是今年给了结了才行,不然拖到明年说不定又会多一些变数,这事你得上心啊!我这才让人算好了日子,咱们也不用去太长时间,只在山上清修一个月,便能让佛祖知道咱们的诚意了。”
自二阿哥病重之后已经将近过去了一个月左右,如今已经进入了冬月,正式北京城最冷的时节。
今日还下着雪呢,侧福晋便也不顾其他,冒着雪前来了,说是算好了日子,后日便要去寺庙清修,还说什么这雪下的不大,后日出行定不会有什么影响。
还语重心长的劝着云舒,说什么云舒虽有福气,但还是要更多供奉香火才是。
云舒虽晓得侧福晋是为她好,但心里却觉得若是有这闲心,还不如将这香火钱多给那京城贫困人家多送一件袄子呢。
但这话却不能说出口,谁让她还有一个与佛有缘的名声呢。
云舒无奈的看着侧福晋这坚定的眼神,最终还是应了好,云舒对着老天发誓,她真的不想这大冷天的去清修啊,她只想好好的窝在自己的小窝里不动弹,懒得很。
见云舒应了好,侧福晋果然高兴起来,“你早这样决定不就好了吗,还让我废了这么多的口舌,孩子们你也不要担心,自有怀恪看着,定不会让孩子们受一点苦的。”
云舒听到这,便又放心不少,怀恪向来稳重,有她在自然是放心的。
怀恪自那日来了之后,已经在四王府小住了一个月了,期间额驸也是有来接人过得,不过都以要孝敬侧福晋的理由给推了回去。
其中这里面还有点事,那就是在侧福晋的安排下,弘晏这些日子都是由怀恪带着的,这应该就是侧福晋听到的那么民间习俗,也就是用有福气的大孩子,帮着引来一些小孩子。
怀恪也晓得这是额娘的一片心意,在加上虽然额驸没说什么,但她也是有些急了,便也打着试一试的想法,听了侧福晋的吩咐。
云舒对此倒是没什么表示,反正弘晏自己也愿意,又没有什么损失,在加上之前也早就答应过她,于是便也随侧福晋去了。
孩子们弘晏现在就对二格格很亲近了,更不要说四格格本来就对这个姐姐向来关系好,所以孩子们放在怀乐身边云舒很是放心,最起码比放在福晋身边更要放心。
她和侧福晋的孩子们凑在一起,这样相处下来,倒真是像普通百姓家的孩子那样,多了一些亲情。
想到这,云舒有些不自在的看了眼侧福晋,这孩子
们中也就少了三阿哥一人了,二阿哥养病期间三阿哥自然也来探望过两次。
但三阿哥性格单纯,对这个同胞哥哥更是从小便亲近,虽多日未见,但还是一点生疏都没有,可但还不等小哥俩多亲近亲近,三阿哥便被嬷嬷们给哄了下去。
其中有一次,这场景还被云舒给看见了,她当时就觉得,这三阿哥虽年纪还小,但却连身边的嬷嬷的收伏不了,说是那嬷嬷是王爷的人,但就算是这样,便一点都不敢抵抗了吗,既如此,还做什么阿哥,如此的性格,也不怪众人都觉得三阿哥资质平庸了。
云舒想起那日和侧福晋守着二阿哥说的那些话,三阿哥总归是侧福晋的儿子,如今这样,最难过的也莫过于是侧福晋了。
云舒想了想,便问起了侧福晋此时去庙里需要准备什么东西,这样一问,果然侧福晋便将明秋给叫了进来,仔细的嘱咐需要注意的事项。
两日后,云舒和侧福晋一起拜别了福晋,又和孩子们依依不舍的说了好一会儿的话,两人这才上了马车。
眼瞧着马车逐渐远去,众人这才都散了去,二格格也带着弟妹们去找二阿哥去了。
白釉在门口看着侧福晋和武格格的马车都不见了影子,这才回了清风院。
她站在门口散了散身上的寒气,这才进去和附近禀告,“福晋,武格格她们已经走了。”
福晋点点头,看着手上的账本有些头疼,“虽是清修,但也算是难得的自在了,这些账本看的头昏眼花的,若是可以,我也想同他们一道出去散散心。”
雀蓝劝道,“这眼瞧着就到年底了,这二位出去清修,安然院那位又有孕在身,您就多受受累吧,这府上的事情都压在您身上,真的是没您不行啊。”
果然福晋听了这话,也不由的扬起了嘴角,“就你会说话,武氏她们离府,你多看顾着些阿哥格格们,可不能趁着孩子们的额娘不在,便让孩子们受了委屈,到时候就是我的不是了。”
雀蓝笑着应了是,果然便见福晋又拿起了账本看了起来。
三省屋内,二阿哥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手上却不住的摸着那颗已经有了裂缝的佛珠。
瞧着时辰,额娘和武额娘应该已经离府了吧,其实今日他也想去送一送的,但病了这么多年,他便是要养好身体,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做成的。
如今天寒地冻的,众人生怕他再生病,果断便拒绝了他想要去送人的想法。
这段日子,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好似之前几年身体上的痛苦都渐渐的消失了。
这令他有些高兴,又有些恐惧,生怕哪一天这一切便像是泡沫一般消失掉,又或者这只是他的一场美梦罢了。
还不等他再多想,外边便传来了孩子们说笑声,怀乐兴冲冲的跑了进来,“二哥哥,今日额娘离府,我太伤心了,能不能少些两张大字啊!”
二阿哥给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不行,我可不会帮着你骗武额娘。”
怀乐瘪了瘪嘴,便又对着二格格去撒娇去了,见姐姐走了,弘晏便又挤了过来,也和她同胞姐姐一样撒娇起来。二阿哥只能哭笑不得的哄着弘晏。
二阿哥心里摇摇头,他还是太容易多想了,这个时候怀乐和弘晏的笑声,便是对他最好的良药。
这边府上热闹且温馨,那边云舒她们也是走了半天才到了寺庙,云舒长舒一口气,可算是到了。
云舒她们被引着来了一个清幽的院子,云舒和侧福晋这次住在一个院子,这样相互也能照料。
这次云舒出来带着的最贴身的侍女是明秋和朱夏,明夏则被留在了府中,照看着孩子们。
前日下的雪并不算大最起码四王府是今日便看不到一点白色的雪花了,但云舒站在院子里,向远处眺望,却还是能看到不少小山峰依旧是白的。
云舒深吸一口气,便被这冷空气给激的直咳嗽,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侧福晋此时见她如此,便笑出了声来,云舒懒得理会她,便接着转头看远处的风景。
侧福晋轻声道,“这的风景还是春夏最好看些,如今都是光秃秃的,没什么好看的,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宁妃武氏》 130-140(第2/14页)
过这一下了雪,便也别有一番滋味了。”
云舒轻笑一声,“你还正经赏景来了”
侧福晋道,“还不是看你在这,我才来的么,在这庙里不好犯口舌,有些话都不好说了,静心她们还在收拾东西,我实在觉得有些无聊了。”
云舒拍拍侧福晋的肩膀,心道,你还要在这呆一个月呢,这清修可不像从前侧福晋上香那样简单,清修也是修行啊。
果然第二日一早,云舒便和侧福晋跟着其他清修的夫人们一道去做早课,为表这次清修的坚决,云舒她们的饭食也是随着众人一起的,根本一点特权都没有。
不得不说,云舒本来就不怎么爱吃肉菜,所以吃了几天的斋饭之后倒是还好。
倒是李侧福晋,这个以前的斋饭爱好者,这几天吃的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
云舒笑道,“你可得坚持下去,咱们现在做的都是在积累福报。”
侧福晋立即便将头给扭了回去,但还是说道,“你不必激我,我都这么大年纪了,都是做祖母的人了,我什么没见过,一点饮食不习惯罢了,对我一点影响都没有。”
云舒笑道,“你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信了,可不能在随意抱怨了。”
侧福晋有些烦闷的揉了揉头,便起身往外走去,云舒见状也跟了上去,两人才一出来,便看见一个少年模样的人,将自己的篮子里的东西递给了面前的小佛陀。
小僧人双手合十,接过东西两人便分开了。云舒看了眼那个少年,少年穿的并不算厚实,甚至连那鞋子都破了洞,别说保暖了,能不冻着都算是好的了。但即便如此,还坚持供奉,看来是真的很虔诚啊。
侧福晋有些好奇的拉住了那个小和尚,温声问道,“小师傅,那少年是什么人啊?”
小僧人顺着侧福晋手指的方向看了眼,便道,“是他啊,这少年是山脚下的村民,家中父母离世,只有一祖母相依为命,但他祖母是我佛信徒,便时常叫他送些供奉上来,希望佛祖能保佑他们祖孙二人。”
侧福晋点头,“原来如此,看着还怪可怜的。”
云舒跟着点头,还想着虽说这世上可怜的人不少,但既然碰上了便是缘分,于是便和侧福晋商量着能不能帮一帮这这孩子。
不过还是要等道下次这少年再来的时候,仔细交谈过再做决定为好。
第132章 少年第一百三十二章云……
第一百三十二章
云舒她们并未等多久,十一月十九,恰逢日光菩萨圣诞,庙里便举行了发回,山脚信众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法会。
云舒和侧福晋便又看到了那孩子,那孩子依旧一府瘦弱的模样,这次却不是独自一人,而是搀扶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
云舒其实之前便想着若是这孩子不错,便帮助他寻个活,再给予一些其他的帮助,便也算
是积德了。
但是侧福晋却说不着急,说是什么有事需要这孩子去办,云舒便也没多想,反正不会无缘无故的伤害这孩子,便也由着他去了。
云舒二人是来清修的,自然也得参加这法会,于是便跟着众人念佛,诵经,持咒,供灯。然后听大师讲经。
临近中午,云舒和侧福晋便随着众人一道去吃斋饭,结果才没走多远,便见那少年身边的老妇人像是浑身无力一般,晕了过去。
云舒等人都下了一跳,赶紧上前,又叫了腿脚快的将大夫给寻来,侧福晋和她则跟着一个小和尚,将这老妇人带到了一个清净的屋子内。
老妇人迟迟没有醒过来,那少年却很懂事,只红着眼圈向众人道谢。
随即大夫来了之后,便给老妇人诊治了一番,这才说到,“二位夫人放心,这妇人应是饿晕过去了,等施针后便能醒过来。”
云舒点点头,明秋便谢过大夫,将大夫给送了出去,侧福晋此时还温声问着那少年的情况,似乎根本就没发现一点不妥。
云舒皱眉打断了两人的谈话,然后便直接开口问道,“你祖母是饿晕过去了,可我分明记得几日前你还给庙里送了些吃食上来,难不成你们自己不吃,便只想着供奉佛祖了?而且你祖母这么吩咐了,你便这样做了,一点打算都没有,你这事愚孝啊!”
云舒理解那些虔诚的教徒,但是这自己都快饿死了,却还一心想着佛祖,那这供奉求得又是什么呢,是下辈子过得好?连这辈子都过不好了,又何谈下辈子了,云舒实在不敢苟同这种想法。
而这少年看着是个机灵孝顺懂事的,但行事却是如此,那之前给这少年要安排的活计便有些不合适了。
那少年却好似理解了云舒的不解,便赶紧解释道,“不是的,不是的。”他有些犹豫,但面对着这两位贵妇人,还是一咬牙便下了决定。
他咽下心中的委屈,沉声说到,“前段时间村里因为大雪的缘故损失惨重,然后官府便传来消息,说是皇帝老爷知道我们的情况,加上给太后娘娘祈福,便说要给我们这些受灾的村落祈福。
前段时间说是救济粮下来了,村里人都高兴极了,祖母也高兴的很,便说是佛祖保佑,便亲自做了些吃食让我供奉给佛祖。
结果前日那粮食下来之后才发现,那粮根本就没多少,少也就算了,还都是一些连牲口都吃不下的发霉的粮,夫人,你说这粮食都不够吃的,怎么还有发霉的呢?”
侧福晋听到这,已经感性的流下了眼泪,云舒也十分气愤,这救济粮都敢动手脚,这得有多大的胆子啊。
说到胆子大,云舒也不由的看了眼这个少年,她如今要是还是看不明白,那就是真的傻了。
这孩子的祖母,若是真的连一口饭都没有,又怎么会有闲心来这山上参加法会,这晕倒可能是真的,但这做局也不是假的。
她和侧福晋来的时候也算是低调了,坐的马车都没有四王府的标志,但也没有特意隐瞒些什么,毕竟要清修一个月,怎么都得安排好了才行。
但是这个少年便是再怎么聪明,按照他接触的事物,他应该也不会知道云舒她们的身份才是,更不要说会来她们这演戏来了。
这朝堂一事,风起云涌的,根本就不是云舒她们能掺和的,但云舒也不确定这救济粮一事,对王爷有没有用,还有这少年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云舒也没有这个法子去查,当然她也不想去查。
云舒叹口气,对着那少年道,“我已经和寺里的人商量好了,你和你祖母便在这好好待着,也不必急着下山,等什么时候你祖母的病好的完全了,咱们再提其他。”
少年行了一个不规矩的礼。“夫人放心,小子心里明白。”这少年当然明白,连家里的两只鸡他都安排给了邻居帮忙养着,没什么要担心的,便是再这寺里多呆些日子也无妨。
云舒听罢便点点头,于是便拉着侧福晋往外走去,侧福晋还挣扎了一下,“你等一下,我还有些话没问这孩子呢。”
云舒瞪了侧福晋一眼,侧福晋这声音才小了起来,她小声嘟囔着的,但是还是跟着云舒走了出去。
那少年看着外边远去的两位夫人,这才尽力安抚自己跳个不停的心脏,他能做的已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宁妃武氏》 130-140(第3/14页)
经做了,只盼着真的能如那人所说,自己和祖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侧福晋跟着云舒出来,一边走一边说到,“你这么着急做什么吗,我真的还有些话没问清楚了,看来只能等下一次了。”
云舒随口道,“那估计是没有机会了。”
侧福晋闻言有些疑惑,“怎么回事,这孩子难不成有什么问题,你跟我说说呗。”
云舒无奈道,“那你先跟我说说,你看上这孩子什么了,想让这孩子做什么。”
侧福晋小声道,“我这不是想着咱们弘昀这大病一场,是因为我佛慈悲,最好是也来修行才能显得虔诚,但又想着弘昀身子弱,不能受清修之苦,我便想着给寻个替身,让这替身代弘昀出嫁,给弘昀积福。
那少年我问了,年纪和弘昀相仿,眼神也明亮,看着是个好孩子,若是八字合适,便是很好的人选。所以我这才想着多问问。”
云舒这才了悟,侧福晋这想法倒也算是平常,京城里也多有富贵权势人家,因为心疼自家孩子,便寻了替身替自家孩子修行积福,这事也算是常见。
怪不得侧福晋一早便盯上这少年了,原来是有这个想法。
云舒便叹道,“那你也不要惦记了,这孩子的用处大着呢。”
侧福晋原本还想着问问,但想着若是寻常之事,云舒自然不会瞒着她,现在不告诉他,估计是为着她好,于是便也没有多问。
下意识的便跟着云舒回了她们住着的院子,等回了屋内,她才想起自己的斋饭都没吃呢。
这边云舒回了屋内,明秋便给云舒铺纸研墨,云舒低头沉思了一会,等墨准备好了,便一口气写了两封信,她将朱夏叫来。
她也不清楚互送她们来的人中有没有其他皇子的人,但朱夏这个人还是值得信任的,毕竟她是王爷亲自放在她身边的人。这么些年下来也和云舒多了些信任。
云舒将两份信写好,嘱咐朱夏道,“这两封信,一个是给王爷的,一个是给福晋的,你好好收着,一会儿便走,将这信快速送到王爷那去,就说非常重要。”
朱夏认真的点了点头,转身便要离开,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提醒道,“格格难道不给怀乐格格写封信吗,格格从来没和怀乐格格分开这么久过,四格格定是十分想念您的。”
云舒拍了拍脑袋,自来的那日给怀乐他们写过一封信后,如今都快大半个月过去了,也确实没有再多些过一封了。
云舒当即说了一声等一会儿,然后便又写了一封信,封好之后便给了朱夏,朱夏这才领了命令,在大家不注意的情况下,立刻飞奔回京。
云舒则是又回想了一下自己写的三封信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她敢肯定,只要王爷看了属于他自己的那封信,那其他两封信定会也被查看。
这事不简单,以后若是闹出来,福晋说不定也会知道自己掺和了一脚,未免福晋不高兴,便也在福晋那提个醒,提前打个补丁,当然也没透露出一点王爷不希望能提及的事。
云舒觉得自己可真是难得很,只是写信便这样为难了。那之后定是还有更加为难的事。
云舒来到了院子内,眺望了远方好久,这才使自己心情舒畅起来。
下午云舒依旧和侧福晋跟着众人一起参加法会,至于那祖孙二人,依旧在屋子里不曾出来,云舒安排的盯着他们的人说,那老妇人已经醒了,但状态不错,一点惊慌的样子都没有,于是云舒便更加笃定了当时自己的想法。
祈福的时候众人认真
极了,云舒却感觉有些头疼,和侧福晋说了一声,便自己带着明秋出来透透气,不过这天实在是冷,所以她也没想着要多呆。
但她才站在外边一会儿,便迎来了一个男子,云舒打眼这么一看,觉得有些眼熟。
明秋眼瞧着那男子径直向自家格格走来,格格竟也没躲开,明秋当即便拽了格格一下,格格却摆摆手。“这人既是来找我的,那定是会守规矩的。”
那人果然如同云舒预料的那样,站在离云舒不远不近的地方,拱手行礼道,“在下李卫,见过夫人。”
云舒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这人,于是很平常的说到,“看来给他们出着馊主意的便是你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你要问的,我也清楚。
祖孙二人所在的房间相必你也知道,那两人一切都好,只是现在不能见人,我也传了消息回去,爷那边的态度还不清楚,那请问这位李公子,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李卫先是一愣,随即便道,“多谢夫人解惑,草民再无疑问。”
云舒点了点头,转身便要离开,但她又顿了一下,又扭过身来,“浑浑噩噩终不长久,你若有青云志,便要寻一个梯子,你若是千里马,也要寻一个伯乐,这次机会难得,你,自己把握住吧。”
第133章 施粥第一百三十三章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看着那位夫人远去的身影,站在原地的李卫神情一怔,似是是思考些什么。
站在不远处的小厮,看到那位夫人走远了,这才小心的上前,对着自家少爷嘀咕道,“这位夫人瞧着气势可真足,少爷,咱们也赶紧回去吧,这天还怪冷的呢。”
李卫点点头,想起这几年自己经历的事情,又想起这几年自己一直原地踏步,心中便又莫名的涌出些什么来。
这边云舒回到自己的屋子内后,又写写画画的好一会,然后将自己的写的东西全部烧掉,这才站在窗前,长舒一口气。
虽只是在几年前见过李卫一次,但云舒并未忘记过这人,倒不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只是因为这位毕竟也是历史上的名人,光是影视化都有不少,云舒记住她也纯粹只是因为好奇罢了。
只是没想到这次背后给那村民出主意的人,竟会是他,云舒想起几年前见过的李卫,和现在的李卫相比,眼里却莫名多了一些云舒看不懂的东西,也不晓得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但云舒却只清楚一点,既然这个李卫有用,也能用,那多年后,若是能和他达成合作,也未尝不可。
不过这些都不着急,也算是提前埋线了,如今便只等着看王爷那边的态度了,以王爷的性子,若是这事是真的,一定会将此事给处理好的,云舒也清楚,别看王爷这人在男女之事上很渣,但这人却是一个愿意给百姓做实事的人。
于是等傍晚侧福晋来她屋子里商量,是不是要布置粥棚等帮助帮助山下的村民的时候,云舒虽说要再等等,却也没有阻拦她,到时候无论王爷来不来,她们这施粥的行为都不算错。
此时京城雍亲王府,王爷才一回府,便听底下人说,说是在山上清修的武格格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过来,来人朱夏姑娘也一份十分着急的模样,说是一定要亲手将信交给您。
王爷顿了一下,便赶紧让人将朱夏给叫上来,武氏向来懂事,莫不是真的出了什么事吧。
朱夏亲自将信双手奉上,王爷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眉头便不自觉的拧了起来,其实这次京城周边的村子受灾的程度并不算大,虽说范围广了些,但皇上也是打着为太后祈福的缘故,加上有人推波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宁妃武氏》 130-140(第4/14页)
澜,这才促成了此事。
当然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最重要的则是,这次主办这赈灾的人是老九,想到这,王爷此时便恨不得去打老九一顿,他是有听说,最近老九的生意不顺,没想他竟连这些银子都敢碰,真是给了他天大的胆子了,也不怕下辈子投了畜生道!
王爷沉着一张脸问道,“武氏就写了这一封信?”
朱夏,“还有两封,一封是给福晋的,另一封便是给怀乐格格的家书。”
王爷也都拆开看了看,这才说了一句,“还算懂规矩,将这两封信送过去吧,你今日也休整一番,明日一早便随其他人一道出城。”
朱夏应了一句是,便退下了,王爷这才对着苏公公道,“将府上的幕僚都叫过来,就说我有要事要商量。
对了再去派人去安然院传个消息,说是今日我有公事要忙,让侧福晋早些歇息。”
苏培盛赶紧应下便下去安排去了,王爷则是又看了一遍手中的信,这才将信全部烧到。
武氏很务实,直接将她自己经历的事情都说了一遍,还重点复述了一遍那祖孙二人中孙子的话,其他更深层的猜想是一点都没说,只说了自己觉得不对劲的话,便将此事推到了王爷身上。
王爷对此也是十分满意,他不喜欢自己的女人太聪明,也不希望这人是个蠢货,而武氏这样便刚刚好。
王爷几乎一宿没睡,和府中幕僚针对此事商量了很久,第二日一早便好似没事人一般的上朝。
云舒则是在中午的时候,才看到了归来的朱夏,云舒让朱夏坐下,这才问道,“事办好了?”
朱夏点头,“办好了,奴婢是跟着府上的人一道来的,出了城,便快马过来的,不过王爷没有前来。”
云舒并不意外,王爷若是现在就大张旗鼓的来了,这才叫打草惊蛇呢,不过王爷都派人来了,还来的这样急,看来是要处理这事了,那之后这事便更不关云舒什么事了。
于是云舒便道,“既如此,若是王爷没有特意吩咐,那咱们便也不管这事了,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便好。”
朱夏肃着脸应下,云舒见她如此,便也转移话题问道,“这次回府可见着怀乐她们了,孩子们如何,瞧着可好?”
朱夏这才笑着回道,“格格和阿哥们一切都好,只是想您了,不过奴婢瞧着格格乖得很,也很照顾弘晏阿哥,又有二格格在一旁帮衬着,您就放心吧。”
云舒便笑着点头,又拉着朱夏仔细问了又问,这才让朱夏下去休息。
下午的时候侧福晋一直寻摸着和云舒说说施粥的事情,云舒便说,她们如今在寺庙修行,还是要和庙里说清楚才好,若是能一同做善事,那才是最好。
果然问过庙里的主持之后,主持便道她们有善心,自然是支持的,于是云舒和侧福晋便忙了起来,就连那祖孙二人被接走,云舒也是晚上休息的时候才知道。
施粥不是只出些银子便好,之前府里施粥,自有福晋安排所有事情,好在这次也是和庙里一起办的,有寺中的小师傅们帮忙,便也不算忙乱。
施粥的时候,云舒还看到了那祖孙二人,那二人领了粥,却一个劲的对这云舒说着谢谢,云舒
清楚这二人不单是因为这一碗暖粥在道谢,更像是在对其他事情道谢。
云舒没有和她们说话,面对他们的时候,和对着其他村民并没什么区别。两人也是心里有数,没有再表现出什么。
等施粥结束后,忙活了一天的云舒才要休息,侧福晋便来了,她此时兴奋的好似这忙活了一天根本就一点都不累的样子。
云舒给自己倒了杯茶,“你这是在兴奋什么,又有什么值得你兴奋的。”
侧福晋这才拉着云舒仔细的说到,“你不知道,今日我施粥偷懒的时候,便听到村民们小声议论,说是之前赈灾出事,是因为九阿哥贪污了大家的赈灾银,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捅出去了,加上太后又病了一场,大家便都说这原本是为着太后祈福的,结果做出这等事,岂不是不孝不敬吗,苦了百姓不说,还险些害了太后娘娘。
还有今日一同施粥的一位夫人,消息最为灵通,我从前和她接触过几次,便旁敲侧击的问了她,结果说是这消息京城都传遍了。
你也知道,咱们皇上最是孝顺,于是知道这事便龙颜大怒,当即便将九爷给关了起来,将此事交给咱们爷处理,太后也不知怎么回事也知道了此事,生气之下,便病的越发重了。听说现在宜妃娘娘每日都跪在太后那,求得太后宽容。
跟不要说五爷是从太后身边长大的,此次盛怒之下,便一点也没有顾忌皇上的旨意,拿着鞭子便去找了九爷,在众人的的目光之下,将九爷给打了一顿。”
侧福晋说的眉飞色舞,云舒听着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不过也是,听着这些皇族的八卦确实十分有意思,只是侧福晋好似也忘了她自己都属于记在玉碟上的皇家媳妇呢。
侧福晋说的渴了,便喝了口茶,这才接着道,“对了王爷昨日便来了,只是歇在了山脚的庄子上,没有通知咱们罢了。”
云舒道,“通知咱们做什么,还能去伺候王爷不成,咱们是来清修的,王爷是来办正事的,哪里会需要咱们,这事咱们知道个大概便够了,其他的都是王爷的事。”
侧福晋点头,觉得云舒说的有理,便又和云舒说起了之前的八卦,她总感觉自己若是还在京城的话,一定能知道更多的消息,这清修还真是有些考验人。
雍亲王府门口,福晋一脸倦容的下了马车,这几日太后生病,府上武氏和李氏又不在,一应事情都压在了她身上,她也实在有些疲惫了。好在二格格如今正住在府上,能在一些事情上帮一帮她。
此时福晋便看到二格格迎了上来,她左右瞧了瞧,正要问些什么,福晋便直接说到,“太后今日精神不错,你也知道太后向来喜欢怀乐,于是皇上便下令,这次便让怀乐在宫里小住几日,也盼着能使太后开怀些。”
二格格抿抿嘴,笑着应了是,她一点都不嫉妒妹妹受宠,只是心中担心怀乐在宫里受欺负。
福晋也没心思注意二格格在想些什么,只想着府中的事务,将其中一些交给二格格去办。
二格格都一一应下,“您放心,我努力做好的。”
福晋笑道,“我自是放心,你这次来府上小住,也算是碰巧了,正好能帮助我,至于额驸那,也不必担心,他跟着你阿玛去办差去了,你就好好在府上住着吧。”
二格格笑着应好,福晋正要多说几句,便见一个小丫鬟慌张的跑了过来,“不好了,不好了,福晋,我们侧福晋下边出红不止!求福晋救命啊!”
福晋惊讶了一瞬,便赶紧道,“你找我做什么,去找太医啊!”这年氏院子里怎么还有这等没眼色的丫鬟,福晋瞬间眼神犀利的看向这个小丫鬟。
二格格见状便赶紧告退,她晓得这事不是她这个出嫁的格格能参与的,年侧福晋和福晋之间也只是暂时相安无事罢了。
第134章 夜谈第一百三十四章年侧……
第一百三十四章
年侧福晋的孩子最终还是保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清穿之宁妃武氏》 130-140(第5/14页)
住了,但太医还是说年侧福晋最好是卧床休养,不然便是有再好的医术,也没有办法。
福晋问了几句年侧福晋为什么会突然动胎气的原因,安然院的人也都是左顾而言他,福晋愣是到最后都不知道原因。
她心中有些觉得此事或许与王爷有关,但看着侧福晋如今一心保胎的样子,面上也只是担忧腹中胎儿,便觉得即便是和王爷相关,但王爷应该没事,影响应该也不大。
不过瞧着安然院众人的情况,福晋心中还是气的直翻白眼,但也无可奈何,现在又不想沾染侧福晋这的事,便也不在深问,只面上过得去便足够了。
不过今日那个着急来传话的小丫鬟,倒是被福晋给要了去,侧福晋倒也没犹豫,直接便给了福晋。
这个丫鬟明显是有些一些不好的心思的,如今侧福晋给的这么干脆,看来这丫鬟今日的举动,不是安然院所为了。
福晋将人带回去,便让人仔细盘问,愣是没问出一句有用的过来,又让人去查探,依旧没能查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这等手段,便不是后院那些格格们所为了,看来这是宫里又出手了。
这两年年家更得圣上重用,那年年羹尧更是个领兵奇才,被众位皇子关注是理所当然,这年氏若是因为她这个做福晋的有个好歹,最高兴的说不定不是后院这些人,而是那些皇子了。
而能在四王府这样不动声色的安排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福晋脑海中闪过几个名字,心中便不由的将德妃给确定了下来。
如今局势紧张,十四爷却越发的在朝堂上活跃了,德妃娘娘不顾底线与后果的偏心小儿子,这次德妃娘娘出手的几率很大。
福晋有些头疼,每次的事情碰上德妃娘娘她都无计可施,这次估计也是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二格格和福晋告退之后,没有直接回自己住的屋子,而是绕路去看二阿哥去了。
此时二阿哥也才用了药,二格格便让众人下去,自己则和弟弟说了门口的事,“也不知道侧福晋现在如何了。我想关心一下吧,又怕有些不懂规矩。而且看样子,福晋也好像不大想让我去。”
二阿哥此时却想到,这年侧福晋可不像他额娘,是个沉不住气的,能让年侧福晋动胎气的事情定然不是小事,要么是年家出事,要么便是阿玛出事。
根据这几日的消息,阿玛去处理赈灾的一应事务,做的虽是好事,但以阿玛的性子,定会得罪了不少人,被针对也是极有可能,甚至有些丧心病狂的,说不定还会对阿玛做些什么。
侧福晋动胎气是不是因为这个呢,但此时二阿哥却不好将自己的猜测告诉面前的姐姐,毕竟姐夫也跟着阿玛去办差去了。
于是二阿哥便道,“既是福晋的意思,咱们便听她的就是,你也知道,不要担心太多,侧福晋若是真的有什么,消息也会很快就传来了。
好了,今日福晋进宫,府上的杂事都是你处理的,怀乐今日又在宫中,美人缠着你闹,你今日便好好歇歇吧,不必担忧太多,弘时和弘晏有我照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