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60-70(第1/23页)
第61章 定点帮扶 互通默契
管委会发来的不仅有粮食收购的消息, 还有各种粮食收购单价。
穆笙看了一眼,暗暗心惊。
粮食价格比半年前翻了将近两倍!
而且这还是第一手收购价。
最终在粮食供给站卖出的粮食单价还要在这基础上再加几个点。
毕竟官方也需要吃饭,不能完全做慈善。
粮食定价是经过资源统筹后决定的, 可见真是粮食紧缺。
这个冬天, 普通人的日子估计要难过了。
按这个粮价,估计要把全部收入投入进去买粮才行。
进入到冬季, 大部分作物生长停滞, 居民们屯粮过冬是硬需求。
穆笙开始盘算这个粮食要怎么‘给’。
首先她不可能一次性大规模放粮, 甚至于还要控制量,不然就是树大招风的存在。
如今城主府自各儿内部都不稳定呢?她能指望顶层官方就安全吗?
那在如何给粮和试探上,她就要做好方案了。
穆笙一边思索一边往广场方向走, 途径一块空地,正好看见楚冰正把规模晾晒的土豆粉和红薯粉取下。
除此之外, 架子上还吊着一串串腊肉、腊肠。
刚收获完一大批水果,穆笙给大家放了几天农闲。
毕竟劳逸结合嘛, 一旦劳动强度过大,她都会让人先歇一歇。
趁这个间隙,家里也在为过冬做准备了。
农场各种新鲜食材自然是不缺, 可腊味有腊味的风味, 按照传统,腊肉特别在适合在冬季吃。
食堂里的公共厨房,夏奶奶正在用一个大勺子在大锅里搅拌着火锅底料。
这些火锅底料等冷却之后会被切成一块块存放, 就等着冬季用来打火锅了。
穆笙心中一动,脑海中顿时有了个方案。
可这个方案实施有个前提, 农场得补充足够的人手。
想到这,她又想起之前开水果加工厂的计划了——农场确实人手不够啊!不足以支撑起一整个产业。
厨房内,乔凤莲正在对着一个个大箩筐, 给农场异武者分配这个月的‘薪水’。
刘威等人趁假期要把配给的粮食带回城里给家里人。
农场发展至今,发给异武者用的‘工资’福利待遇提升,虽然量还是一样,但质量肉眼可见的提升。
乔凤莲在每个箩筐内各放入五十斤红薯和土豆粉条,又再加五十斤大米和二十斤面粉。
花生油20斤,大豆10斤。
蔬菜的话大伙儿去田里自个挑,想吃什么摘什么,挑够100斤配额。
除此之外,农场还有额外的福利。
一大箱苹果、梨、枣混合的三项。
一人10斤腊肉,5斤干蘑,除此之外,还能在农场捞几条大鱼回去。
“好了。”乔凤莲拍拍手,又突然一拍脑袋:“对了,还有香料和调料也要打包一点进去。”
家里的火系作物持续在收获,在调料方面是完全不缺了。
“好丰盛啊!”刘威呵呵笑道:“真是谢谢笙笙了。”
这些粮食领回去,都足够家里人整个冬天消耗了。
而且刚刚他们还领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这个冬天,他们估摸着只需要把收入花在买燃料上。
刘威一边把物资收进空间,一边嘴里嘀咕着,明年一定要劝服家里人来北境这边定居。
以他们的如今的收入,家里人不用工作,也足够过上很好的生活了。
穆笙刚凑近就听着刘威的嘀咕,突然眼前一亮。
她问刘威道:“刘叔,你家里人还在城里工作吗?”
“是啊。”刘威摸摸脑袋,这点他也是没办法。
虽然他每月拿回去的粮食足够家里人吃喝不愁了,但家里人还是不愿意放弃城里的工作。
刘威的妻子是一名一级金系异能者,低阶异能者跟普通人没两样,类比以前的楚冰,施展异能只能冻一下冰水,有技能还能用来辅助创业,没技能的话就跟无异能的普通人无异。
甚至于,这类低阶自然属性的异能者还没力量系异能者管用,好歹人家力气大,在干体力活上有优势。
而刘威的妻子目前在城里一家工厂干活。
这年头工厂的岗位可是很稀缺的,待遇好又稳定。
当然这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标准不适用在异武者身上。
所以妻子不愿意跟他来北境这边生活,刘威也能理解。
人习惯于户内工作,确实很难适应户外的岗位。
‘工厂’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是一个安全又封闭的空间,末世能给人独特的安全感。
而春城工业区都集中在南境,两口子被迫分居。
穆笙听完刘威的解释,顿时一拍大腿。
她不是愁怎么招人吗?这不就有了?
农场这些异武者的家属都是可以优先招揽的对象。
说干就干,穆笙召集刘威张一权等人。
“我准备开一个粮食加工厂,主要加工红薯粉和土豆粉。”穆笙顿了顿:“或许未来还要加工一些水果罐头类的商品。”
刘威眼前一亮道:“笙笙,你的意思是……”
“农场需要这方面的人手。”穆笙语气笃定道:“工厂岗位我希望优先给熟人。”
这下,众人都听懂了穆笙的意思。
穆笙没等众人反应,又接着说农场养殖场需要扩大,她打算冬季前建成一个规模型的养殖场。
辅助养殖的活计嘛,普通人也能干。
总之,农场现在岗位多的是。
至于工厂就建在驿站附近了,宿舍区也安排在那里。
“好,我回去就跟你婶子说!”刘威满脸红光道。
他有合适的理由说服妻子来边城了。
工厂的活计,在哪干不是干?
何况笙笙给的福利可比南境那边的工厂好多了!
“行。”穆笙笑了笑:“那我等着刘叔你们的好消息了。”
除刘威之外,其它异武者也是喜气洋洋的。
农场终于有岗位可以吸纳他们的家属了!
以农场如今发展的趋势,或许到时候驿站外面形成一片聚居的村落也不一定。
而他们会成为第一批依附穆家农场的人。
在末世大环境下,一个有资源、有实力的组织是可以吸引到众多追随者的。
他们的未来会与这个组织息息相关。
一个肉眼可见有潜力的组织,谁不愿意去投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60-70(第2/23页)
穆笙大致算了算,这次预计能招十名家属左右。
这数量还是不太够啊,特别是要加上养殖场的人手。
招人这方面,她还是决定从可靠的熟人身上先下手。
穆笙心中顿时有了个合适的人选——赵奕。
单看上次对方守口如瓶,没有向管委会主动透露她现身在白雾里那件事,是个可以信赖的对象。
穆笙没等商队停靠驿站,而是直接私下发消息给赵奕。
让他帮忙推荐几个合适的人选。
收到穆笙的消息,赵奕先是内心一顿。
自从更新对穆笙的印象后,赵奕看待农场的视角开始发生变化。
这是一个潜在有实力,且正在发展壮大的组织。
而穆笙此时的询问,对赵奕来说,无疑就是明晃晃的招揽。
赵奕内心激动,面上却平稳回复消息道:“好,我跟一些人说说这件事。”
如果不是穆笙招聘的岗位面向普通人,赵奕都想要跳槽了。
可他也清楚,要与穆家农场深入打好关系的话,似乎以商队的身份更为合适。
商队在城里和边境之间流转,拥有无可替代的信息和物流渠道。
赵奕自然懂得要如何发挥他身上最大的价值。
要给穆笙的工厂推荐靠谱的人选,赵奕也是从身边人开始下手。
首先就是商队内几位靠谱的同僚。
这些人跟着赵奕常年跟穆家农场打交道,也对农场情况有所了解。
或者说,十分清楚农场的实力。
毕竟如今他们商队的大头收入就来自农场。
赵奕说得直接,就说穆家农场跟他说私下里说要招聘人手,有条件可以让家里人过来。
“赵哥?你说真的?”一名队员趁机上前悄悄附在赵奕旁边询问。
队伍里还有官方的人呢,这件事不好明着讨论。
赵奕点点头:“自然是真的,而且是工厂的岗位。”
至于是什么工厂,他就不清楚了。
但农场的产业无非就是那些,总之待遇不会差。
队员一拍大腿:“我这就回去跟家里人说!”
赵奕点头微笑,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
商队里除了护卫队员,还有城主府,土地局和管委会三方的人。
明面上是这样的身份,但其实都是北境本地人。
既然是本地人,自然以北境的利益为优先了。
回去后,赵奕把这件事也跟妻子说了。
不单止是推荐妻子去农场工作,还准备让家里把住所搬过去。
妻子好笑看着他道:“这是打算入驻农场了?”
把家搬过去农场的外围,这跟入驻农场有什么区别呢?
以后家里就要跟农场的发展长久绑定在一起了。
“嗯。”赵奕沉稳点头道:“这件事你先考虑再做决定。”
他自然优先遵循妻子的意愿。
妻子笑了笑:“还考虑什么呢,直接搬吧。”
在边境,搬家是常有的事,不过是换个地方住罢了。
可这次不一样,他们把家搬过去,等同于投入到穆家农场麾下了。
不用明说,妻子都懂得丈夫暗中作的打算。
另一边,芳慧云两口子听说穆笙要开放驿站外面的区域给工厂招聘的员工入驻,也赶紧过来申请一个名额。
穆笙闻言立马应下。
人多好啊!这样南城这边就能越来越有人气了!
忙忙碌碌,地里的粮食总算收获了。
大型收割机在地头间轰隆隆驶过,带动犁刀深翻起土层,一颗颗手掌般大小的土豆顺着履带传输到滤网上筛掉泥土,掉落堆积在漏斗内。
每完成两排土豆的收割,漏斗清空一次,一次性采收下来的土豆有两千多斤。
有大型收割机在,收获期确实省事不少。
穆笙用空间来回把采收的土豆往粮仓内搬运。
几名植灵师也是第一次亲历农场大规模粮食的收获,看着眼前这副景象激动不已。
好多、好大的土豆啊!
激动如夏奶奶,抖着手去田间扒开一颗土豆苗下方的土层,手动把里面的土豆挖了出来。
她只是想真切地确认——
土系作物丰收了!
夏奶奶忍不住抬手擦了擦眼角。
“奶奶!”夏莓莓注意到祖母突然落泪,连忙上去扶住老人的肩膀。
“没事。”夏奶奶笑中带泪:“就是好久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了。”
或许在这方面只有土系植灵师才有深刻的感受。
十天收获的时间,共收下来一百七十万斤土豆。
这么多土豆收获完,粮仓基本上满了。
在粮食收获的期间,农场招聘的新员工开始陆续入驻。
整家搬迁,一排排房屋落坐在农场驿站外。
接近20户人家的集体搬迁,农场外面形成一个小小的聚落。
这期间,穆笙托商队采买多一批加工粮食的机器。
农场内部人员和异武者们忙于收获作物,新到的员工则在外围开始加盖粮食加工大棚和新养殖舍。
家里的土豆,红薯、小麦、水稻完成收获时,工厂也盖好了。
穆笙到大棚里巡视刚安装好的机器。
一个简易的粮食加工厂,里面有清洗池,淀粉池、煮沸池还有烘干区。
赵奕的妻子罗文湘过来告诉穆笙,工厂可以正式开工了。
穆笙点头:“行,第一批先加工土豆粉条吧,我让人把原料送过来。”
说完,她让夏奶奶帮忙培训一下加工土豆粉和红薯粉的流程。
用机器来加工粉条再简单不过,有体力就能上。
这次新招聘的人手一共有16人,有十名是异武者们的家属,剩下几名是赵奕介绍过来的。
其中大部分都是赵奕同僚的家属。
这些人选自然是经过穆笙同意才来入驻的。
当时穆笙收到人员名单时,就想着对方果然靠得住。
这些人,全部都是整家搬迁来农场入驻。
甚至连赵奕的妻子也被介绍过来了。
她还能咋说呢,对方诚意都到这份上了。
以后农场和这些家属就是互为一体的关系。
在组织好人手加工粉条后,穆笙去集体市场部找崔田。
“你怎么来了?”崔田含笑道。
时隔日久,两人总算恢复了以前的相处模式。
穆笙笑笑:“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60-70(第3/23页)
来交粮。”
崔田顿时讶异:“你农场里竟然还种粮食?”
“当然了。”穆笙道:“粮、菜、水果不分家嘛,能种就种。”
这倒也是,规模大的农场都会倾向于全面发展。
“好。”崔田道:“你要卖多少粮食,我按照收购价跟你算。”
穆笙问以大型私人农场的标准一般交多少粮食。
崔田目光闪了闪道:“五万斤到十万斤不等。”
大型农场通常都有千亩以上的规模,像土豆和红薯这样的作物再怎么减产,最低亩产七八百斤也是有的。
产量不够,规模来凑。
种百多亩地就能有十万斤产出了。
“行。”穆笙点头微笑道:“那我按最高标准交。”
崔田:“……”不是,这还要看标准来交的吗?
不等崔田反应,穆笙拿出一枚空间戒指递了过去。
像粮食这样的大宗交易,称重计量直接用空间戒指。
一些特殊的属性道具可以透过空间介质测出来重量。
崔田先把里面的粮食放一部分出来验货。
都是个头很均匀的红薯。
穆笙之所以拿红薯来交易,是因为红薯相对于土豆来说,不利于长时间存放。
这次收获期也有10亩红薯的产量。
加上红薯之前的收获,普通红薯一共有接近12万斤。
另外,这些红薯虽然个头大,但不至于像土豆那样到夸张的程度。
“你这些红薯……品质不错。”崔田评价道。
最后红薯结算的单价崔田给升了两个点。
“抱歉,也只能给你单价涨那么多了。”崔田道,如果他们给的源头收购价太高,那卖给居民的粮食售价就要更高了。
崔田把红薯转移到仓库,然后把空间戒指归还给穆笙。
“还有一件事。”穆笙道:“我想额外给北境和城里的贫民供应半价粮,你看看要怎么操作?”
崔田闻言一愣:“半价粮?”
“嗯。”穆笙把她的打算给说了。
自从收到粮食收购的消息以来,她就一直犹豫,要不要把囤积的粮食大规模放出去。
粮荒现象显然很严峻。
她虽不至于心怀天下,但也做不到对这种情况无动于衷。
可这么一大笔粮食放出去,终归太过于冒险了。
而且春城加四境一共有三百万居民数,她就算把粮食全部放出去,也不过起到杯水车薪的效果罢了。
那不如在合理范围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最起码,能够让这个冬季没人因为缺粮而饿死。
所以穆笙想到的计划是——对口帮扶。
什么样的人最有可能会在冬季里因饥饿而死去?毫无疑问,是城市里的贫民。
粮荒最先压缩的是贫民的生存空间。
本就是收入低下的群体,粮价上升只会雪上加霜。
她想到了一个地方,城中棚户区的居民。
城中棚户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基本上城中所有无异能者都聚集在那里。
在经历上千年的进化和繁衍,大多数人都觉醒出异能潜质了,相反,完全没有异能潜质的普通人沦为了少数群体。
而棚户区,生活着十万数这样的居民。
不仅如此,棚户区也会有生活十分困窘的异能者,正如方清家中生变时,一家人无奈只能搬去棚户区居住。
这些人是在粮荒情况下最需要帮助的对象。
而在帮助贫困户的基础上,穆笙又优先帮扶北境的贫困居民。
崔田听完久久的沉默。
良久,他开口询问道:“你还能供应多少粮食?”
穆笙微微一笑:“也是十万斤左右。”
崔田笑了笑道:“好,我们会统计好帮扶名单的。”
他细想就知道穆笙为什么会找上他。
有谁比管委会更清楚城中普通居民的状况?
棚户区名义上也属于管委会管理。
然而,生活在那里的都是一些边缘人,他们管委会帮扶的条件也有限。
不过边缘人也有边缘人的好处,这些人是被忽视的群体,帮扶起来不至于引人注目。
崔田一时间内心感到触动。
没想到穆笙会有心做这件事。
然而——与崔田满心感动不同的是,穆笙想着用这件事来试探一下管委会的态度。
若真有心帮她办成这件事,那态度基本上是可靠的。
毕竟要对口帮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考验的不只是资源调动的能力。
若管委会只想拿着她的物资来谋利……这是穆笙想象最坏的打算。
和崔田商议好,穆笙回农场等待对方的反馈。
另一边,崔田转头把这件事告诉了崔良。
要做成这件事,需要靠父亲调动资源的能力。
“确实是有心了。”崔良听完不由得点头赞许道:“放心吧,我这边会安排人手做这件事。”
“好。”崔田点头。
接下来几天,穆笙安排楚妍和乔凤莲去城里棚户区打听情况。
主要看管委会有没有切实的行动。
作为曾经沦落过棚户区的难民,乔凤莲别提对棚户区内部有多熟悉了。
因此三两下打听到了情况。
回来农场时,乔凤莲道:“我之前在棚户区有认识一些人,跟他们打听的情况,这几天有管委会的人进入棚户区里走访,主要是实地了解一下棚户区里有哪些极端贫困户。”
“好。”穆笙点头:“我知道了。”
几天后,管委会统计定点帮扶的名单送过来了。
管委会要筛选出合适的帮扶对象,其实操作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简单的是有路子可以查,复杂的是工作量大且繁琐。
每个季度,管委会向城中每户居民发放定额的粮票。
每户居民每季度兑换了多少数量的粮票,均记录再册。
把目光集聚在那些只兑换了少数粮票的群体,再去实地核验下,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很快,崔田亲自过来驿站送上了一份名单。
“这些是统计出来的帮扶户名单。”崔田道。
穆笙打开名单查看。
名单倒不至于要清晰地列出每户居民的名字,是按照居住地点。
譬如,北境西区,帮扶对象15户。
城中棚户区南区二巷,帮扶对象953户。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60-70(第4/23页)
在半年前棚户区也并未出现居民饿死的现象,可下半年粮食翻倍涨价,又正值冬季,这件事就不能确定了。
特别是那些极端贫困户。
穆笙点点头:“好,晚几天我把粮食送过去。”
——
5天后,穆笙再次来到集体农场市场部。
她当场放出一大袋土豆粉条:“这是我提供的半价粮。”
这个半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单价一半,出售价穆笙已经提前说好了,只收如今土豆单价的四分之一。
因为单价按土豆来折算,崔田以为穆笙送过来也会是土豆。
没想到竟然是土豆粉条。
崔田:“……”一斤土豆粉条要多少斤土豆才能出产来着?
他觉得他还是低估了穆家农场的实力。
崔田目光沉沉的望向穆笙,犹豫片刻道:“……怎么是土豆粉条?”
穆笙道:“我觉得粉条最合适,你也知道冬天还有燃料的花费,煮熟土豆粉比煮熟土豆更省燃料。”
是的,这非常有道理没错,听完之后崔田都想夸一句,对方考虑得真周全。
有这些土豆粉作为补充,贫困户冬天还能省下燃料用作取暖。
可他转念一想,似乎是6斤土豆才会出一斤土豆粉条吧?
顿时,崔田心中就有了成算。
他这时深刻理解了父亲崔田说过的话,什么叫“啃上口白菜”也不至于饿死。
现在看来,对方能供应的可不只有白菜啊!
“你的农场能产多少粮食?”崔田终于忍不住问了。
穆笙一挑眉:“你猜?”
嗯,加工土豆粉还有一个好处。
让人看不出她的深浅。
要是直接把那一堆个头贼大的土豆送过来,特征就太明显了。
整个完整的土豆不宜直接大量流转到贫民手中。
崔田:“……”抱歉,他猜不出来。
顿了顿,崔田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这些粉条你最好不要大规模流出去,不然会很危险。”
这次是通过他们管委会送到居民手中的,尚且还可以解释。
用穆笙刚刚那个理由来解释就不错。
穆笙笑了:“我知道。”
崔田点头道:“这件事我们也会保密。”
甭管是不是才10万斤粉条了,把土豆加工成粉条这件事就很容易让人多加揣测。
穆笙笑了笑:“行,那作为保密的报答,以后实在有需要可以来找我帮忙。”
这算是把双方未来的合作抬到明面上了。
而这一通下来,穆笙也确定了,北境管委会确实有独立于城主府之外的打算。
崔田愣了一下,紧接着笑道:“好。”
第62章 入冬前准备 各方响动
交接完粮食收购的工作, 穆笙心头总算放下这项重要的任务。
事到如今,她也弄清了管委会的述求。
给一名植灵师土地开荒权,无非就是鼓励其扩大生产。
扶持一家农场发展的目的, 肯定是寄希望于其未来土地产出的回馈。
刚刚她允诺的‘帮忙’就是主动表明自己的态度。
想到这, 穆笙回程的脚步一顿。
难道城主府以后的资源不会再投入到北境么?所以管委会才提前扶持她的农场发展?
从上次飞龙骑士团事件可以看出,城主府内部有一些人存在私心, 估计这部分人的私心正在被管委会警惕。
又加上现任花城主身体状况不佳, 估计离花家内部换继任者的时间不远了。
这么说的话, 管委会估计是对花家继任者没什么信心,怕城主府未来推行的政策有变化。
确实啊!从花家某部分人上次私下跟飞龙骑士打交道这一点来看,未来的状况极有可能会对管委会不利。
花家有人要联合外人撬自家墙角就算了, 为什么偏偏选择联合丰都那边的势力?
除了认可武力之外,就是认可理念了。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穆笙一连几个月关注丰都那边的新闻, 也大致能了解一些丰都的情况。
在丰都境内,管委会无任何实权, 在各大新闻中毫无存在感。
丰都城主府把城内资源全部集中后牢牢把控在手中,不像春城一样统筹后在平等机会来分配。
这就怪不得了!打压低阶异能者和普通人,不也是正是打压管委会么!
穆笙心怦怦跳, 与其说是管委会有独立于城主府之外的打算, 不如说是在防着这一手。
她也要防啊!如果城里推行丰都一样的政策,那她的农场无疑是一块香饽饽。
这么一想,穆笙又再度在内心祈祷, 希望现任城主能够再撑得久一点。
*
秋季收粮工作完成后,管委会开始向春城居民发放新一季度的粮票。
北境管委会也向本地居民发送了通知。
收到消息, 穆家农场自然没人去领。
以农场资源充裕的情况,他们没必要去占这个便宜。
除了发放粮票之外,官方还特意提醒居民要在冬季来临前注意囤积燃料, 土地局开放了专门的煤炭窗口,一户人家限购2吨煤。
煤炭这种东西不像粮食一样紧缺,但限制也不能放开,就怕有人钻空子去囤积这些民生资源用来谋利。
普通人家冬天买上一吨煤省着用,基本就够过到春天了。
这项资源就有必要囤了,穆家农场现在二十几户人,农场统一出资,买回来四十多吨煤炭。
就这,穆笙还觉得有点不够。
因为她不打算省着用。
加上农场如今还有工厂和养殖厂,工作区运行也需要燃料。
冬季作物生长状况迟缓,大批水果的收获会延迟到春季,正好趁这个时间加工仓库里面的粮食。
穆笙打算在冬季酿造一批调料出来,另外也开始试着加工一下水果类的商品。
上次采下来的水果她留了一万斤在农场,正想在这个冬季里试试水。
穆笙此时正在驿站,把罗列好的物资采购清单交给赵奕。
这次主要是采买一些容器,用来酿酱油和醋的大缸、装水果的玻璃罐和包装塑料等,都是属于生产类物资。
也有生活物资,像茶叶,棉被,棉衣、暖炉……冬天了,烧烤、围炉煮茶她要安排上!
想了想,穆笙又再上面加了一项。
除了买茶叶,她干脆再买一批茶树回来。
茶苗冬天种下做好防寒,来年就能发芽快速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有一棵神树[种植]》 60-70(第5/23页)
城主府旗下就有一个大茶园,茶树也对外出售,什么类型的茶树都有。
除此之外,穆笙还要让赵奕帮她采买一批火石。
普通人过冬或许只能单纯依赖于煤炭,但异能者过冬可以依赖于异能道具。
火石——和储冰石一样,这是可以储存火系能量的储能道具。
但火石比冰石售价高,单一颗售价要上千,普通人不倾向于消费。
穆笙让赵奕帮她一次性采购500颗火石回来。
“好了,就这些。”穆笙拍了拍手道。
赵奕扫了一眼:“一次性要买这么多火石?”
穆笙‘嗯’了一声,说:“家里的鱼塘要用。”
农场鱼塘不像城里的渔场——冬天来临前会先清一次塘,把成鱼卖掉大部分再把剩下的鱼苗转移到室内,以防大雪水面结冰后造成损失。
农场养的鱼冬天还要留在户外。
在鱼塘里放一些火石,就能保证水里的温度不结冰了。
虽然这样做投入成本有点大,但她现在最不缺的就是能量石。
赵奕闻言顿时不奇怪了,妻子就在农场里工作,他自然也跟着享受到了农场的福利。
想到那些鱼肉鲜美的味道,赵奕忍不住舔了舔嘴角。
“好,我知道了。”赵奕把清单收进怀里。
他如今帮穆笙采买物资都不收费了,问就是这些东西自家也有份享受,所以不收费合情合理。
等赵奕离开,穆笙加快脚步返回农场。
既然冬天计划围炉煮茶和烧烤,那她还有一项重要任务,烧木碳!
煤炭有气味和附着性,用来直接烧烤不合适,所以不能代替木炭。
烧木炭需要木头,最好是粗一点的实心木。
穆笙当即决定去森林里“进货”。
她站在广场上呼唤两只大猫。
两只大猫懒洋洋的,敷衍嗷了一声,张嘴打哈欠,没动。
此时团团和圆圆正各自占据老飞龙两侧的位置,挨着飞龙腹部上的鳞片睡成一副迷糊样。
天气逐渐转凉,两只大猫精力没那么充沛了,有时会犯懒。
话说飞龙真是天然的暖气片啊……目睹此景,穆笙不由得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