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 120-130

120-13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从零搭建的蜂蜜陷阱 观心 穿越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 穿进强取豪夺文后躺平了 [综英美]出发!平行哥谭当偶像! 急诊医生在兽世种田 当黑莲花误入限制文 年代文大佬的漂亮逃妻 把男主推下深渊后 被阴湿美艳公主盯上后

这一讲便是一个多时辰,其间越岱和龙二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压根就回答不出来。

——他只负责把自己所知道的说出来,其他的便靠他们自己去开悟了。

越岱和龙二两人专门研究火炮的事情,数十天之后,谢彦收到了他们的一张详细的“火炮图”。

第124章

朝堂争议, 第七部

谢彦安排好科兴园的科研事宜后,便回到了京城。

他没有回南宫府,而是住进了谢家宅院。

这些时日, 无论是他还是太子都没住这里,太子却着人把这里打理的整整齐齐井井有条, 一应东西俱全。

不用拎包便能入住。

但谢彦还是带了随身衣物住了进来。

自从奕禛成为太子之后, 谢彦只来过这里两次, 每次都是匆匆一瞥,看到一切井然有序,便离开了。

后来太子在信中告诉他, 他会派人打理谢家宅院, 谢彦便再也没来过。

这次临时住进来, 他发现住在这里跟住在南宫府的感觉不一样。

住在南宫府,他感觉像是住在家里。

但住在这里,就像是住进了“宾馆”, 宅院里的小厮除了服务的话之外, 没有多余的话,那些小厮更像是“宾馆服务生”。

后来, 他了解到, 原来太子派了一个叫“梁镜”的内侍来管理谢家宅院,这个梁镜便按照“宫里的规制”给这些小厮培训, 于是便有了像是住进了宾馆的感觉。

这梁镜不住在这里, 但每逢“一”、“四”、“七”号的白天会来这里检查工作。

“今日是六月初四,早上的时候, 他来检查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120-130(第6/20页)

下次来就要到六月初七了。”小厮道。

谢彦点了点头,他想到了前几日他去科兴园“赴任”, 因为走的匆忙,没有领“正五品”的朝服。

大周只有正五品以上才够上朝的资格。

他想要第二天去上朝,还真担心自己会因为没有五品朝服而被礼部官员拒之门外。

那小厮听后笑了笑,对谢彦道:“放心!前几日太子来的时候,便顺带着把朝服带来了,就在您住的那间屋子的衣橱里。”

谢彦:“太子来过了?”

小厮点了点头:“对!太子经常来。哦,对了!大人可能还没注意,进门的那块石碑上又添了好多字了……那可是前几日太子亲自来添上去的。”

谢彦来到了门口的石碑前,看到那石碑上又添了自己某年某月某日考上会元、状元的事迹……

谢彦看完后,不由得仰头长叹,太子贵为一国之储君,对他的事情如此上心,他怎能不尽全力去报答呢?

此刻,他不禁想到了《史记》中记载的“大将吴起为小兵吸脓疮”的故事。

如果说太子是吴起,那么他就是那个小兵。

士为知己者死,没想到他活了两世方才找到了这种感觉。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他便被屋外的小厮轻轻唤醒。

接着那小厮要进门伺候谢彦穿衣,谢彦没有拒绝,为他开了门。

——这古代的官服比现代的衬衫领带难穿多了,而且古代最是讲究“正衣冠”,穿戴比现代人还讲究,他怕出错,便由着小厮帮他穿戴。

穿戴好之后,他张开双袖,打量着镜子中的自己。

浅绯色官服、黑色官帽,让他看起来愈发的俊朗风流。

他满意地笑了笑。

吃过早饭后,马车已经备好在门口。

他坐了马车去上朝了。

马车在德政门外停了下来。

谢彦到的时候,德政门外已经站了好些身着朝服的官员。

他下了马车后,很自觉地站到了最末尾。

——在这些官员中,五品官算是最小的。

事实上,他一下马车便吸引了在场所有官员的目光。

他站在队伍的末尾之后,大都数人都收回了目光,但还是有少数人对他怒目而视。

他终于近距离的“看清”了,这些目光不是羡慕和崇拜,而是实实在在的仇视。

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看他?难道“升官升的快”是原罪?毕竟是人都会有嫉妒心。

他不由得扶了扶额头。

不一会儿,他看到南宫瑾的马车来了。

等南宫瑾走近后,他朝南宫瑾行了个礼,叫了声“大舅”。

“哼!我没有你这样的外甥!”南宫瑾说的很大声。说完,南宫瑾朝他甩了一下袖子,走到了最前面。

很明显,南宫瑾这是要当众跟他撇清关系啊!

他记得,几天前他在南宫府跟南宫瑾道别的时候,还很“正常”,短短几天时间,他就如此惹人厌了?

谢彦不得其解,只好不理会他们。

卯时正刻,德政门准时开门。

礼部官员宣布“上朝”,于是每个官员双手捧着节钺进了德政门。

谢彦捧着节钺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面,他个子矮,虽然前面的“大人们”挡住了他的视线,但他能感受到队伍的“装|逼”绝不次于前世的升国旗。

进了勤政殿后,谢彦远远的看到了久违的太子端坐朝堂。

他感受到了太子锐利的目光透过前面的“大人们”,直视着他,他迎着“那束光”看了过去,发现太子压根就没在看他。

这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谢彦皱了皱眉。

在礼部官员的指令下,朝臣们朝太子行了磕拜大礼。

接着便是“议论朝政”。

谢彦这才知道,今春周北旱灾,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已经有好些灾民进了京城乞讨。

大家商量了对策后,一致认为“必须把这些灾民赶出京城以免造成京城的混乱”。

太子问:“赶出京城后,如何安置他们?”

几个“有经验”的官员道:“以往有过类似的情况,都没有安置,雨水丰足了,他们自然就回去了。”

太子又问:“那他们有多少饿死的?有多少病死的?有没有做过调查?”

那些有“经验”的官员直摇头。

太子冷哼了一声,“孤告诉你们罢,五年之前的周北旱灾,被你们赶出京城的那批灾民,十之三四被饿死,又十之三四缺医少药的病死!能回到周北继续生活的不到五成!”

谢彦知道,太子之所以有这么准确的判断,那是因为他曾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参与了赈灾。

“同心帮”中的好些孩子都是前几年周北旱灾流浪到京郊的孤儿。

是太子收留了他们,让他们活了下来。

接着,太子做出了在京城外空旷地方搭建临时帐篷安置灾民的决定。

有个官员提出了疑问,“那样的话,灾民会越聚越多,总不能无休止的搭建帐篷吧?”

太子:“这有什么好说的?在周北开仓放粮啊,灾民有了吃,当然就不会涌向京城了。”

此时,管理户部的南宫瑾走上前一步,对太子道:“太子不可。”

太子:“有何不可?”

南宫瑾:“周北本就土地贫瘠,即便是没有旱灾,也只能勉强维持吃饭,故而周北基本是没有屯粮……”

太子皱眉:“没有屯粮?”

“对!”南宫瑾点了点头,“要说屯粮,只有军粮了。”

“周北人习惯吃面食,北疆的士兵大都是周北人,他们习惯了吃周北的面食,故而在周北征收的粮食只够北疆的士兵吃。今年上半年周北旱灾,灾民们自己都吃不饱,周北屯的粮食更少了,很有可能都不够北疆的士兵……”

大家见南宫瑾如此说,都纷纷点头,表示军粮是“无可动摇”的。

有人提出从周南调粮食来赈灾……

很快便有人反驳说,远水解不了近渴。

太子沉吟着,听他们讨论了片刻之后,毅然的做出了“开军粮赈灾”的决定。

结果地上跪下了几个朝臣,让太子“万万不可”。

太子:“这是最好的办法。开军粮赈灾的同时,调遣南方的粮食去北方,让灾民度过灾期……岂不是两全其美?”

跪在地上的朝臣:“南方囤积的是稻谷不是小麦。”

太子疑惑:“不都是粮食吗?”

此时太子方才领悟到南宫瑾跟他说“北疆士兵只吃周北小麦”的事情。

太子:“北方的灾民能吃南方的稻谷,北方的士兵为什么就吃不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120-130(第7/20页)

结果朝臣们告诉太子,这样做的后果是“军中会哗变”。

谢彦和太子听后,顿时无语住了。

北方的士兵是“金虎符”领导下的士兵,也就是说,这支部队是周文帝指挥的。

竟如此骄纵,连吃几个月的白米饭都不肯?!

这样的部队能打胜仗吗?!

太子从牙齿缝里挤出了两个字:“赈灾!”

然后太子亲点了顾澜去监督赈灾的过程。

顾澜领命后,太子对顾澜道:“你带一队禁卫军去,若是军中有人带头闹事,你便用圣上给你的上封宝剑斩了谁,千万别手软!”

一众朝臣无语。

顾澜斩人何曾手软过?

大家心中“咯噔”了一下,顾澜本就“骄狂”,原本有圣上为他撑腰,他已经是横行霸道了,如今又加上太子撑腰,这人不得飞上天啊?

谁还敢得罪他?!

谈完了“周北旱灾”,又有几个朝臣提了一些事情,太子都“默默记下了”。

此时已经接近午时。

也就是说,朝臣们从早上六点一直站到了早上十点多了!

体弱一些的都坚持不下来。

“还有什么事吗?无事就散朝!”太子摆了摆手。

“臣有件事情,不得不提!”

御史大夫吕良上前了一步。

太子:“何事?”

御史大夫吕良:“自古以来,从来都只有‘六部’,压根就没有什么‘科技部’,臣拼着脑袋斗胆让圣上和太子取消这个‘第七部 ’!”

太子哼了一声:“已经设立了,撤不了了!”

第125章

御史大夫吕良:“自古以来, 从来都只有‘六部’,压根就没有什么‘科技部’,臣拼着脑袋斗胆让圣上和太子取消这个‘第七部 ’!”

太子哼了一声:“已经设立了, 撤不了了!”

吕良见太子不理会他,便跪了下来:“请允许臣面见圣上, 臣要跟圣上面陈此事。”

太子冷冷地道:“圣上的病需要静养, 暂时不可打扰, 你要面陈,等圣上病好了再陈。”

“设立科技部,是圣上口谕的, 并非如外界传言的那般……此事已成定局, 无需再议, 退朝罢。”

跪在地上的吕良把头磕的砰砰响。

太子皱眉,“你这是想要干嘛?”

吕良磕完头后,抬起头, 额头已经渗出了丝丝血迹。

他用不屈的眼神看着太子:“《文帝广训》中说, 设立新的朝堂机构必须通过内阁的审批以及投票,内阁通过后方能上呈圣上预览批准, 即便是圣上想要设立新的朝堂机构, 内阁不通过,也是不可行的……所谓的‘科技部’, 没有经过内阁的审批及投票, 对不起,老臣第一个不认可!”

接着, 谢彦看到了南宫瑾以及几个官员上前“附议”了。

设立科技部的时候, 可谓是“火箭速度”。

谢彦熟知《文帝广训》,知道如此快的审批速度定然没有经过内阁的同意。

但谢彦为了让科兴园的兄弟们“合法”的制造火器, 顾不了那么多了,拿了诏书和印章便去科兴园“上任”去了。

设立科技部绕过了内阁,的确是动了内阁的“蛋糕”。

谢彦注意到今日首辅古钰没来早朝。

朝堂上的官员,内阁的人占了近三分之一,可以说是内阁的天下了。

但只有几个人跟在南宫瑾后面“附议”,说明好多内阁的人都在观望。

谢彦听许志明说过,目前内阁中人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古钰为首的“老派”;一派是以南宫瑾为首的“新派”。

谢彦据此推测,那些观望的内阁成员可能大都是古钰的“老派”。

按照“道理”说,新派应该更能接受新事物。

但谢彦熟知“人性”——两派之争的结果,定然是站在对立面,对方想要干什么事情,作为对立方定然是“不同意”的。

没有道理可言。

谢彦远远地看着太子,虽不真切,但可以感受到太子压抑的愤怒。

太子用庄严的语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孤知道你们赤胆忠心,想要为大周谋福利!创立科技部便是为大周谋福利。”

“你们家家点的玻璃灯,照的玻璃镜以及用的电风扇,都是科技部造的!”

“设立科技部可以造福大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孤不知道,你们为何要反对?!”

“此事若是经过内阁,以内阁的办事效率,哼,没个半年出不了结果!”

“可以明着跟你们讲,这个科技部是非设立不可的,无可更改!”

太子的一席话既霸道又有理有据。

跪在地上的吕良一时间语塞,但他“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那也得按照规程来做,殿下担心的是‘内阁效率低’,那就让内阁即刻审议投票。”

太子冷笑道:“你没听到方才孤的最后一句话吗?无.可.更.改!退朝!”

太子说的非常霸气。

吕良大声道:“即便是桀纣也要询问大臣的建议,太子刚愎自用……”

吕良的话还没说完,太子哼了一声:“你在说孤连桀纣都不如?”

吕良沉默,表示了默认。

太子:“孤记得御史大夫为正三品,从明日起你不用上朝了,贬为正六品吧。”

一瞬间,吕良的脸变的死灰。他转眼看了一眼身边的南宫瑾。

南宫瑾知道他在向自己“求救”,便朝太子行了个礼,帮吕良说了一些好话,让太子“从轻发落”。

但太子很是坚持。

吕良见“从轻无望”,又说了些辱没太子的“过激话”。他说“这件事情不通过内阁,是用屁股决定了脑袋……”

这下彻底惹怒了太子。

太子念在他“年长”,赏了他二十大板,并且贬为了庶人!

满朝文武见识到了太子的“强势”,都沉默不语了。

吕良被内侍们拖到了勤政殿外,他经过谢彦身边的时候,瞪了谢彦一眼,一口吐沫吐到了谢彦脸上……

脏兮兮,黏糊糊的。

谢彦顿时感到一阵恶心,他从怀中拿出了南宫羽送给他的手帕,狼狈地擦拭着吐沫。

吕良见谢彦狼狈,痛快地“哈哈哈”大笑了几声。

“四十大板!给我重重的打!”太子的脸一下变的铁青。

门外传来了吕良痛苦的哀嚎。

他一边哀嚎,一边大叫着“昏聩!无能!天理不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120-130(第8/20页)

太子没有立即退朝,而是让朝臣们听着吕良的叫声逐渐的“虚弱”下去。

行刑完毕后,内侍进门跟太子汇报,吕良昏过去了……

太子:“用担架送他回去!”

内侍得令后,去办了。

太子扫视了朝臣一眼,此刻的朝堂安静异常。

好一会儿之后,太子打破了朝堂的寂静:“以此为鉴,孤不想再听到‘撤销科技部’的言论!散朝!”

太子伸出右手,蔺公公轻轻握住了他的手腕,“搀扶”着他走到了帷幔之后。

众朝臣弯腰恭送太子退朝。

接着便是朝臣们“散朝”。

散朝也是要按照礼部规制。

谢彦明明离勤政殿的大门最近,只几步便能走出门外,但因为在这朝堂之中,他的官职最小,所以他是最后一个出门的。

南宫瑾是从二品的官,他走在前面。当他走到谢彦身边的时候,停住后,瞪了谢彦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方才离开。

谢彦:“…………!”

好歹自己还顶着原身的皮囊,作为大舅的南宫瑾不替他说话保持沉默也就罢了,竟然还带头“损”他!

这让谢彦的心中很是不爽。

此刻,谢彦终于明白了,一家人真的会因为政见不同而反目成仇的事实。

散朝不像上朝那般的严整,出了勤政殿的大门之后,大臣们便用不着保持队形了。

他们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窃窃议论”。

谢彦用不着猜,便知道他们在议论方才发生的事情。

他走在最后,回望了一眼勤政殿,太子“消失”的方向。

他有好多的话,想要跟太子说。

他本想散朝后去私下去拜见太子……

没曾想发生了“吕良事件”。

而这件“惨案”的核心人物,便是他了。

如今满朝文武对他侧目,在风口浪尖下,私下去见太子,的确很是不妥。

他出了德政门后,便听到了几个朝臣的“大声议论”。

“以后我们几家合计了,设立一个部门,那就能方便我们升官了!不得不佩服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呢!”

“哼!你有这个本事吗?你去设立?会有人会鸟你才怪!”

“你没见到方才吕公只是往人家脸上吐了口吐沫,便被追加了二十大板吗?惹不起,惹不起啊!”

“少说话啦,别到时候人家去上面告你一状,你吃不了兜着走!”

…………

谢彦知道他们是故意拿话来“寒碜”他的。

他们根本不懂设立科技部的真正目的,谢彦也不能把“制造火器”宣之于口。

他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径直坐上了侯在德政门外的马车回了谢家宅院。

今日的朝堂之上,谢彦是真真实实的见到了太子的成长。

当年那个牵狗策马驰骋的少年,已然成长为一个“有担当能经事”的君王了!

在谢彦看来,今日朝堂上的两个主要事件,太子都处理的非常好。

其一是“周北旱灾”。

太子有理有据,从“民生”出发。

太子让顾澜去负责周北赈灾的事情,就是看上了顾澜杀伐果断的狠劲。

为了“不合口味”的吃食,军队都能哗变。

这北疆的军队早该好好管理一下了!

其二便是“吕良事件”了。

太子的做法看起来“过激”,其实是在敲山震虎。若是不“枪打这个出头鸟”,有些人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的得寸进尺!

谢彦感叹太子成长的同时,心中叹息,今日这朝堂之上,竟没一个人站出来为太子说一句话!

顾澜倒是跟太子站一边的,但顾澜的名声实在不好,他若是站出来为太子说话,只会是适得其反。

谢彦本人也是站在太子一边的,他本就是这场官司的“风口浪尖”之人,站出来说任何话,只会让太子更难做。

他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太子的困难。

殿试那天,他跟太子曾经在假山后的“听梅亭”中见过一面。

他记得,那天太子跟他说过,如今是内阁和掌印太监把持着朝政……

谢彦摇了摇头,太子想要拿回“说话权”,的确需要“铁血手腕”啊。

谢彦来到了谢家宅院,已过午时。

吃完饭后,他便在院子里溜达消食。

六月初的大周京城,气温日渐上升。

谢彦在院子里走了一圈,便被阳光晒的晕乎乎的,只得回到了檐廊上,沿着檐廊踱步。

他已经安排好了科兴园的科研工作。

他决定留在京城跟太子一同面对困难。

自从太子监国以来,都是逢单号上朝。

今日是六月初五,到六月初七才会再次上朝。

“过几天吧,过几天再去找太子?”谢彦一边踱步,一边喃喃自语。

太子已经跟太子妃假装圆房了,一切都顺了周文帝的意思,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太子应该是自由了吧?

谢彦心中猜测着。

不管自不自由,如今太子监国,朝臣找太子单独商议朝政大事,总是可以的了。

——在大周,五品以上的京官才能面见圣上和太子。

消完食后,他小憩了一会儿,便乘马车去“科兴园一字号”和“科兴园二字号”转了一圈。

两家店的生意都非常好。

春天的时候,镜子卖的最好,如今天气变暖,电风扇的销量又开始激增。

傍晚时分,他坐马车回到了谢家宅院。

他一跨进大门,便看到“一道黑影”从石碑那边飞了过来,一把抱住了他。

“彦哥儿又长高了许多了!”

他定睛一看,竟然是太子!

眼前的太子身着玄衣,头上只簪了一根灰色木簪,看起来十分朴素。

“你,你怎么这种打扮?”谢彦问。

太子放下了谢彦,挽着他的手,没理会谢彦的询问,而是说了句:“走,去吃饭。”

谢彦皱了皱眉,“你这种打扮,不会是……从皇宫里偷跑出来的吧?”

太子斜乜着他,“你只说,见到我高不高兴?”

谢彦点了点头,“当然高兴!非常高兴!”

太子笑了笑:“那就好,一切等吃完饭再说。”

谢彦点了点头。

进了膳堂后,谢彦惊讶的发现,膳堂里多了一个跟太子一样玄衣装扮之人。

此人正在指挥膳堂中的小厮做菜做饭……

他见到太子和谢彦进来,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科举后他位极人臣了》 120-130(第9/20页)

忙迎了过来,对谢彦行了个礼,“奴才梁镜磕见科技部管事。”

谢彦连忙扶住了他。

这个梁镜就是太子吩咐打理谢家宅院的内侍。

“感谢梁内侍打理谢家宅院。”谢彦说着朝他抱了抱拳。

“举手之劳,不用客气。”梁镜笑答。

接着,梁镜让太子和谢彦坐到了桌子边,开始指挥上菜。

太子为自己倒了一杯酒之后,斜乜着谢彦:“喝点?”

谢彦摇了摇头,“我有话跟你说,喝了很可能就说不成了。”

太子笑了笑,让人为谢彦倒了茶叶水。

他俩相互“敬酒”,相互夹菜,动不动筷子便会因为同时的举动而相撞。

每当撞到之后,他俩便会相视而笑……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吃完晚饭后,天色已经黑透了。

谢家宅院却灯火通明。

他俩携手来到了书房。

书房里点了许多盏玻璃灯,亮如白昼。

谢彦一进书房的门,便感到很是凉爽。

原来里面放了好些冰块。

谢彦进去后,想要开电风扇,被太子阻止了。

“已经很凉快了,不要过分贪凉。”

谢彦点了点头。

梁内侍送来了茶水之后,便退了出去。

太子亲自泡了两杯茶水放到了书架旁的茶几上。

两人在茶几旁,面对面地坐了下来。

“说吧,你是怎么出宫的?在这里能待多久?”谢彦觑着太子,直接问道。

太子微笑着告诉谢彦,他让一个小太监假扮成他“早早睡着了”,让蔺公公从旁边伺候着那位假扮他的小太监;而他则扮成了那个小太监跟梁公公一起来到了这里。

“我够聪明吧?”太子像个孩子般笑着,想要夸奖。

“的确够聪明!”谢彦宠溺地乜了一眼少年,“说完话后,早点回去,千万别穿帮了。”

“不嘛,我要在这住一宿。”太子像是在撒娇一般。

谢彦:“…………”从未曾见过太子如此撒娇般的说话!

“别人不提,太子妃会进你的房门,万一被她发现那个小内侍在冒充你,那小内侍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了?”谢彦横了他一眼。

“放心,没有我的允许,太子妃是进不了我的房门的。”太子笑着直觑着谢彦。

谢彦叹了口气,“说完话后,还是早一些回去的好。”

太子面现不悦,“你不想陪着我?”

谢彦:“想啊,当然想,但我更不希望你有什么麻烦。”

谢彦想着早点交流完毕,让他能快点回去,便不再磨蹭,开始讲正题。

“圣上的病情怎么样了?有没有好转?”谢彦问。

太子叹了口气,“你还记得你去翰林院就职的第一天吗?”

谢彦点了点头,那天他跟蔺公公提起想要见太子,蔺公公说过“圣上病情有变,太子要伺疾”的话。

太子:“那天圣上病情突然加重,咯了满地的血……永年殿的人都慌了神……实在没办法抽空见你。”

“不过,现在圣上病情平稳了许多……否则,我也不会让萧叔离开京城去周北赈灾……”

“但圣上的确需静养。”太子说着叹了口气:“你看出来了吗?”

谢彦愣了愣,“看出了什么?”

“今日早朝,那个吕良说要面陈圣上……”太子拍了拍茶几,“他是真的想要把这件事情面陈圣上吗?”

谢彦:“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太子继续道:“圣上在永年殿静养,除了我和萧叔可以探视外,其余的人都不知道圣上真实的病情,这个吕良是不相信我说的‘圣上要静养’的话,他想要为某个势力亲自探一下圣上的病情……还真是其心可诛!”

太子叹了口气,继续道:“今日我对吕良的处罚是不是过于严重了一些?这么一打,会要了他的半条老命……”

“你做的对,不要怀疑自己!”谢彦握住了太子的手,“放心!有我跟你在一起,你永远不会孤军奋战。”

太子点了点头,“我还想……告诉你一件事情……”

谢彦见太子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模样,好奇地问:“究竟是什么事情啊?”

太子:“那个……我把掌印内侍给杀了。”

“杀了?怎么杀的?”谢彦半张着嘴,愣了好半响。

他曾听说过,如今是内阁和掌印内侍掌握着朝政……

太子见他如此神态,低下了头,“我是不是太残忍了?”

“干的好!”谢彦拍了下茶几,茶杯里的水洒出了好些。

第126章

太子见谢彦赞同自己, 眼睛亮了亮,“你有没有发现古钰没来上朝?”

谢彦点了点头,他注意到太子没叫“外祖父”, 而是直呼其名了。

“我把那掌印内侍杀了,他对我有意见, 不来上朝了。”太子说完后, 咬着嘴唇, 喝了一口茶。

“托病没来?”谢彦问。

太子摇了摇头,“没有托病,就是不来上朝, 正常去内阁就职, 跟你那大舅斗的可欢了……”

谢彦拿起茶杯喝了口水, 他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听着太子诉说。

首辅古钰跟掌印内侍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周文帝病重太子监国之后, 两个人越发的勾结在一起把持朝政。

“自从你大舅做了内阁副首辅之后, 内阁便分了‘老派’和‘新派’,老派以古钰为首, 新派则以南宫瑾为首……掌印内侍是古钰的人, 无论内阁通不通过,只要古钰首肯, 他就能盖章……”

“这两人联合起来, 完全凌驾到了皇权之上!还真是无法无天了!”太子说着捏了捏拳头。

太子叹了口气,继续道:“古钰把持着内阁, 没让内阁通过‘一条鞭法’, 我便把这个提案拿到了朝堂上跟满朝文武细细解释了一条鞭法的好处,重新投票, 结果通过了。”

“执行‘一条鞭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让掌印内侍盖章,掌印却说‘不是内阁通过的,他不盖!’。”

太子站了起来,在书房内踱着步,一张脸像是冰块一般。

谢彦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挣扎与煎熬”,他没有追问,而是静静地看着太子。

好一会儿之后,太子终于开口了。

“我发动了一场‘宫变’,把宫内掌印内侍的势力全部铲除了……”

“全部处死了?”谢彦问。

太子摇了摇头,“他的势力那么庞大,我哪有本事处死那么多啊?你把我当杀人魔鬼了?”

谢彦笑了笑,站起身来,扶着他坐到了座位上,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和离后怀了仙尊的崽 当我追尾劳斯莱斯后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全民选夫 重生后改嫁前夫他爹 雄虫大人缺乏常识却过于上进 直男扮演限制文工具人有多惨[快穿] 哥哥是并盛大魔王 带着糊涂系统追权臣 全灵异圈都在赌我能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