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 16 章(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靠寻仙欺骗秦皇汉武[假扮神明]》 16、第 16 章(第1/2页)
用餐过后,项曼殊看着对面斯斯文文的扶苏,忍不住八卦了一下,对嬴政说。
“陛下,冒昧询问,长公子之母到底是楚国人还是郑国人啊?”
嬴政愣了愣神,紧接着询问:“怎么好端端问这个?”
就连扶苏也一脸诧异,不太理解这女子为何关心他母亲?
项曼殊讪笑道。
“是这样的,您在后世许多人眼里是一位虽然有着十八个儿子、十来个女儿的皇帝,但依旧不近女色。所以,很多人很好奇您的皇后,但您在历史上并未立后,如果说长公子是您的继承人,他母亲大概是距离皇后之位最近的女人。”
“另外,就是源于长公子本人了。因为长公子的名字,像是在‘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里取名的,这句诗歌正好出自《诗经》里的《国风.郑风》,描写了一位郑国女子对男子的爱意,所以猜测她是郑国人。但有人说他母亲是楚国人,秦楚联姻盛行,所以猜测他母亲是楚国人。”
听到这话,父子二人若有所思,正要说话时,就听到那女子的心声。
【说扶苏之母是楚国人,还不是因为秦始皇没登基前,华阳太后在秦国势力很大,就连他爹赢异人都是靠着华阳太后登基的,秦始皇尚未亲政,自然要跟楚系联姻,不然能让他安稳亲政吗?和楚国公主生个孩子,培养两人的孩子当继承人也很符合后世的猜测啊。只不过,如果扶苏他妈是楚国公主,为什么要给扶苏起个郑国歌谣的名字呢?有点费解啊?】
这时,嬴政咳了咳,回答道。
“扶苏之母是楚女,但并非楚国公主,扶苏这个名字是他母亲给他起的。”
生扶苏的时候,嬴政正忙于亲政,可没功夫给儿子取名。
大概是吃人嘴软,扶苏看着项曼殊的目光也没有之前那么排斥了,紧接着补充道。
“我母亲很喜欢《郑风》这首诗歌,因此我的名字也是出自于此。另外《郑风》这首诗歌虽然是描写郑国女子对男子的爱慕,但当年各国都有人喜欢,并非只有郑国女子才喜欢。”扶苏忍不住替他母亲解释道。
“噢,这样啊,那还真是解了我心中一个谜题。”
几人聊了一会儿,嬴政表示自己要处理政务了,项曼殊一听,立马道。
“陛下,您先前答应我让我去找项氏一族,是真的吗?”
嬴政点头。
“那我可否现在就去?”项曼殊试探道。
嬴政眸光微闪,紧接着道。
“去也行,不过,你不介意把扶苏也带上吧。”嬴政淡笑着。
项曼殊看了一眼还不在状态、一脸懵逼的扶苏,点点头。
“可以。”
“那你去吧!”
说罢,项曼殊就走了,扶苏被秦始皇留下,叮嘱了几句。
“钉死这后人,去看看她和项式会面,还会不会透露出心声?”
这几日嬴政和几位重臣,隐隐察觉到,此女的心声大概只有嬴政在的时候,才能辐射到周围。若是没有嬴政,只是宦者、宫人在身边,并不会出现心声。因此,这次让扶苏陪同也是一次试探,试探她出宫还会不会出现心声。
“是,父亲。”
*
项曼殊出了咸阳宫后,带着扶苏和蒙曦等一干人,前往目前六国贵族被圈之地。
然而,很快出现一个消息,打的她措手不及。
“什么?项羽不在咸阳?”
原来当初嬴政下令圈禁的六国贵族是最顶级的那一波大贵族,更多是王室,而项氏一族自然也送了些项家人被圈,可项羽父亲早死,他一个小孩,没什么地位,自然不会被送到咸阳来。为了照顾他,他的叔父项梁也留在下相。
只不过项梁不争气,杀了人,为了躲避仇家和秦律,如今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没找到项羽,项曼殊看上去还挺失落的。
项氏族人听闻项曼殊是项家送入宫的楚女,身边还陪伴着长公子扶苏,便把主意打在她身上,求项曼殊替他们说说好话,放他们回下相。
但项曼殊显然搭理这波无用的人,无精打采对扶苏说。
“长公子,项氏一族也见完了,我打算回宫了。”
扶苏见她神色怏怏,连忙说。
“项掌灯,出宫一次不易,你不在宫外逗留些时日吗?”
项曼殊看了看周围,摇摇头。
“算了,没什么好看的,我还有要事在身,还请长公子送我回宫。”
见她质疑如此,扶苏只好送她回宫。
回宫后,项曼殊自己就回到自己寝殿了,扶苏自然无法跟着,让蒙曦他们继续守在大殿门口,他则一个人去见父亲了。
嬴政还在竹简中拼搏奋斗,旁边还有李斯、冯去疾、蒙毅三人辅佐他理政。
听到扶苏求见,嬴政这才从庞大的竹简中脱离出来。
“怎么回来了啊?”
“父亲,项掌灯并未在项氏一族内找到项羽此人。另外,项羽的叔父项梁身上有命案,带着项羽逃离下相,如今下落不明。”扶苏道。
嬴政听到后,瞬间眸光变冷。
“既如此,便下通缉令,在全国范围内,抓捕此二人吧。”
“唯!”
“项掌灯呢?”
“她已经回偏殿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