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这一夜天黑风急(1 / 2)
第229章 这一夜天黑风急
京师的夜风也很大,吹得紫光阁挑檐上的铃铛,咣晓作响。
左偏殿里,穿着五爪蟒袍的信王朱由检跪在地上,双手奉着一份上疏,举过头。
「臣弟有本上奏!」
朱由校穿着一身青色翼善冠服,示意刘若愚接过奏本。
「老五,坐吧。」
朱由检站起身,在旁边的座位上坐下。
从刘若愚手上接过奏本,朱由校扫了一眼,跟自己想要的一样。
关键词是为缓朝廷困窘,不食邑不就藩,请留京师安置...
合上后朱由校把奏本递还给刘若愚。
「老五,看你的模样,还很不服气。」
朱由检低着头沉默了十馀息,抬头抿着嘴,直着脖子说:「皇兄,臣弟还觉得这是乱政,有违祖制...」
朱由校看着他,自己唯一的亲弟弟,历史上的崇祯皇帝。
还真是一头犟驴。
「朕知道,你自小就爱读书。在东宫时,朕四处游荡闲逛,你却每日一早就起来,去文华殿,跟着那些老夫子读书。
四书五经,朱子集注,你背得滚瓜烂熟,得那些老夫子交口称赞。
别的不说,你那一手字,就写的比朕好。「
朱由检仰着头,使劲抿着嘴,努力不让嘴角和眼角的得意显现出来。
「老五,要不你参加科试,去考个举人进士,如何?」
朱由检脸色一滞,不明就里的他迟疑地地说:「皇兄开玩笑了,臣弟是藩王,是先帝之子,怎麽能去赴科试,有失体统。「
朱由校冷冷一笑:「你也知道自己是先帝之子。
朕前些年身体不好,哪一天要是驾崩了,大明万钧江山就要落到你的肩上。
朕问问你,那次朕昏迷不醒,你是不是悲痛之馀,还踌躇满志?」
这话问的诛心了。
朱由检连忙个三连环,「不是,绝对没有,臣弟不会如此丧心病狂。」
朱由校笑了笑,没有追问,而是继续说:「老五,朕从知道有机会继承大宝后,就不再学酸儒迂理,那是为臣之学。朕要学的是帝王之术,王霸之学。「
朱由检心头一震,下意识地反驳:「皇兄,圣人的道理怎麽会是为臣之学!「
「太祖皇帝定下祖制,以钦定的四书五经和朱子集注为范本,以八股制文为要,科试抡才。
老五,这难道还不是为臣之学?「
朱由检还在强辩:「可是圣人经义,通晓天理,洞察万物...」
朱由校打断他的话:「太祖皇帝是如何登大宝,建大明的?」
朱由检答:「顺应天命,驱逐鞑虏,光复中华,故而被万民拥戴...」
「是啊!太祖皇帝提百万雄师,北逐暴元,勘定四方,故而建大明,登大宝。
你嘴里的那些大儒名士们,那时在哪里?
还躲在浙西江南的家里,凭吊前元,哀叹时事。
太祖皇帝杀胡惟庸,杀江南浙西名士大儒数以万计,为何没人敢说他倒行逆施?
江南两浙士林还要奉他神武应运,立万世之功?」
朱由检迷茫地摇头。
我不知道啊,老夫子没教这些啊,圣人经义也没说这些啊。
朱由校一字一顿地说。
「因为太祖皇帝有百万雄师,有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
朱由检使劲地吞口水,脑子嗡嗡的。
朱由校继续说:「朕即位之后,蛰伏五年,终于悟到太祖皇帝之奥义,也借着朝堂党争,让官绅士林斗得两败俱伤,这才派魏忠贤南下,先取宝山之一,淮盐。
有了淮盐上千万两银子,朕就可以尽收蓟州辽西近十万边军官兵军心,可以树起招兵旗,在中原丶陕西丶湖广丶两淮招募十几万青壮,重新编练,汰换京营。
老五啊,听懂了吗?」
朱由检双眼里透着清澈的迷茫,「臣弟像是懂了,可又没懂。」
「有钱有粮,方有兵马。兵强马壮者方为天子!
你连皇极殿龙椅宝座下的基石是什麽,都没有搞清楚!
还一□一个圣人道理,就算朕把大明江山交给你,你也只有上吊的份!「
朱由检脑子乱成一团浆糊,身子微微颤抖,「皇兄,臣弟我...」
朱由校懒得再管他,挥挥手:「大伴,送老五回信王府。
刘若愚,你把信王的这份上疏,还有福王的那份,各抄一份,连夜送到护国寺,告示馀下那九位藩王。
朕的亲叔叔识时务,朕的亲弟弟也识时务,他们要是再不识时务,就不要怪朕只论亲疏,不管祖制了。
大不了朕把他们全杀了,亲自去孝陵祭拜谢罪。朕就不信了,太祖皇帝还真会显灵,惩治朕不成!」
「遵旨!」
滦河草原上的风,吹得帐篷哗哗乱响。
半夜,睡不着的黄台吉,披件外套走出来。
眺望星空,黄台吉不由短吁长叹。
为什麽会这样!
大金在父汗的率领下,摧枯拉朽,打得南朝节节败退,最终称雄东北,虎视天下。
怎麽短短两年多,事态就急转直下,逆转成这个样子。
父汗屡遭挫折,郁郁而终。
自己原本想着接过父汗的重任,迎难而上,逆转局势。
可不曾想父汗一死,几兄弟和八旗之间的矛盾全面爆发,大家为了争那个汗位,最终酿成一场大乱。
此前一直在全力支持自己的二兄代善一家,死于内乱中,正红旗和镶红旗遭受重创。
现在自己又和三位兄长被困在这滦河之地。
自己只是想搏一个机会,一个能让大金翻身的机会,只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被南朝察觉到,然后布下了陷阱。
此事自己做的十分隐蔽,打着北上驰援科尔沁的旗号,真实目的任何汉臣汉奴都没有告知,连备受信任的刘兴祚都没有透露,只有七位旗主知道。
偏偏南朝知道了,还早早做好了应对举措。
七位旗主里有南朝的内应?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黄台吉连忙把这个可怕的念头从脑子里驱散开。
要是这样的话,大金早就注定要灭亡。
肯定是莽古尔泰这样鲁莽无知的人,在府上喝酒喝多了,随口说了出去,然后被有心人听到了。
大金衰败,心里长草的不止汉奴,许多八旗旗众,也开始三心二意。
「轰」!
沉闷的声音在远处响起,黄台吉抬头四下张望,看到北边宽河城的方向,火光亮起。
宽河城内乱?
黄台吉的心砰砰乱跳。
难道是长生天又眷顾到大金和女真人?
一个又一个火星在黑夜里腾空而起,拖着长长的火焰尾巴向这边飞来。
又是这个鬼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