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难道这也是民意?(2 / 2)
黄宗羲看得有些于心不忍,黯然道:「杀了这麽多人,于心不忍啊。」
顾炎武冷笑道:「他们权钱全占,还想着法子欺压百姓,挖空大明根基。
他们名为大明勋贵,与国同休,可是他们所作所为,有一点是把大明和社稷黎民放在心上吗?」
黄宗羲想起卷宗中这些勋贵们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
大明广袤万里,百姓亿万。
太祖成祖年间就能兴兵数十万,北逐草原。现在差点被东北建奴打得喘不过气来。
为什麽?
就是蛀虫太多了!
贪官污吏和各地缙绅算最大的一窝。
宗室勋贵又是一大窝!
不把他们铲除乾净,大明就会流血不止。
百姓们备受盘剥,过得水深火热;朝廷想整饬边务丶济世救民,却困于没钱没粮。
百姓没钱没粮,朝廷也没钱没粮,钱粮都去哪里?
全被这些蛀虫刮分了。
现在就是要把这些蛀虫清除乾净,大明才能起死回生,再兴盛世。
黄宗羲想通后,对顾炎武说:「宁人,你说的没错。他们把权和钱全部占了去,皇上要分权丶钱丶民意三立,不把他们杀了,拿回权和钱,怎麽三立?」
周围的南京六部尚书等官员们听得目瞪口呆。
这些话有些大逆不道啊!
可两人是皇上的学生,真正的天子门生。
黄宗羲不用说了,父亲就是制置司枢密重臣黄尊素。
顾炎武本名顾继绅,炎武之名还是皇上给他改的。
他们说的话,多半是皇上教授的,能叫大逆不道吗?
朱由校也听到了两人的议论,挥挥手,把他们叫过去。
「没错,杀这些人不仅是因为他们罪行滔天,更因为他们是旧制度的利益既得者,新政改革,就是要从他们手里抢夺利益,是在革他们的命。
我们跟他们,根本没有妥协的馀地。
朕不杀他们,早晚要被他们用法子弄死,宫女勒脖子,宫殿莫名起火,无意落水后溶于水...」
黄宗羲和顾炎武对视一眼,明白皇上这是在调侃,打比喻。
朱由校扶着鼓楼的栏杆,看着远处的黑压压的人群。
历史上,满清用屠刀杀得各地士绅们成了绵羊,口口声声一个我大清,争先恐后地剃起金钱鼠尾辫。
朕的刀,难道比满清的要钝?
朱由校转过头来,指着西市口空地的那些勋贵人犯,对着黄宗羲和顾炎武说:「主持新政改革,最重要的是什麽吗?」
两人摇了摇头。
「首先要知道方向是正确的。如何知道方向是正确的?
首先就是问题在逐渐解决,比如朕的天启五年新政改革后,很快就解决了国库窘困的局面,国库逐渐有钱。
紧接着是东北局势在逆转,其次是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改善..
国家安全得到保证,国库充盈,百姓富足...以上就证明新政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其次就是要有魄力!」
朱由校指着那些勋贵人犯画了一圈,「多方试点后,发现改革方向是正确,就会大规模推行,此时就会遇到巨大阻力。
阻力来自哪里?
就是这些旧制度的利益既得者。
这时改革主持者必须展现出魄力来,快刀斩乱麻,把这些阻碍全部清除掉。
有些人会觉得清除的手段过于铁血...
3
黄宗羲和顾炎武使劲地吞了吞口水。
皇上,那可不是一般的铁血啊。
「但是刚才朕说过,新政改革就是从既得利益者手里抢夺利益,是在革他们的命。
都要革命了,还以为是请客吃饭?
认清楚本质,就没有必要跟他们慢慢讲道理,有时候把态度亮出来,比讲一万句道理都要管用。」
黄宗羲和顾炎武都听明白了。
把态度亮出来,就是把刀子亮出来呗。
顺者生,逆者亡。
你要是认这个态度,那可以继续讲道理。而且这个道理一讲就通了。
「咚咚咚!」
鼓楼响起了鼓声,午时三刻到。
艳阳高照。
六七百勋贵及其子侄党羽人犯,却感到寒气凛冽刺骨。
被驱赶着在旁边观刑区就位的四五百位南京七品以上官员们,觉得阴沉晦暗。
专案组组长,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之案坐在高台的书案后面。
自从他改投门径后,几乎主持了一系列的大案要案的主审和监刑,一支朱笔,已经勾过不下三千人的性命。
这三千人都是有身份的,一般人的名字还轮不到他勾。
人称王阎王。
名副其实的阎王销冠。
王之听到鼓声,抬头看看天,取下一支令牌,右手提起一支笔,沾上朱砂水,在令牌上狠狠一勾,随手丢到书案前的空地上。
「斩!」
旁边的中军旗牌官捡起令牌,走到刑场边上,举起令牌,大声喊道。
「监刑官有令!奉王命,斩杀凶犯!
行刑!」
「行刑!」他身后的十六位军校齐声高呼!
声音传遍整个西市口。
围观的百姓足有上万人,连危险的屋脊屋檐上都骑着有人。
听到行刑喝声,无不欢呼拍手,不知是谁带的头,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千带万,上万百姓齐声高呼:「行刑!」
排山倒海的喊声,把跪在地上的勋贵人犯们吓得面无人色,浑身颤抖,不少人屎尿满地。
这高呼声更是把观刑区的观刑官员们吓得脸色惨白,仿佛马上要对他们行刑一般。
也把鼓楼上的众多高官,包括首辅温体仁丶阁老周延儒吓得肌肉抽搐,双腿打颤。
他们去年才被召进京,没赶上天启六年弑君谋逆和通敌卖国案大规模行刑,今日这气氛头一次遇到,让他们心惊胆战,印象深刻。
官兵上场,把人犯一一押到行刑区,排队隔着距离跪好,压低头,牵着头发往前,露出后颈。
刽子手上场,怀着鬼头刀到位,一口烈酒喷在刀刃上,高高举起,大吼一声:「安心上路!」
寒光一闪!
鲜血喷溅,人头落地!
「哦!」
「杀得好!」
上万百姓们越发狂热和癫狂,像一团大火一样熊熊燃烧。
黄宗羲和顾炎武看在眼里,喃喃地说:「难道这也是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