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印刷(2 / 2)
刘进来到龙岸前,自然而然的落座,内宦脸颊微微抽搐,轻声提醒道:「皇长孙殿下,你可以站着看的。」
新调来的内宦知道陛下很宠这名皇长孙,所以即便刘进僭越了,他也只能变相的提醒,不敢斥责刘进。
刘进这才想起来,皇祖父似乎没有让他坐在龙位上,这不免有些僭越,于是感激的看了那名内宦一眼,赶紧抱着书籍起来。
内殿再次传来声音,道:「坐都坐了,就坐在那好好看吧。」
「多谢皇祖父。」
得到汉武帝的授意后,刘进也就不客套那麽多了,坐在蒲团上开始认真的看着今年的财政数据口从人口,到田地,到各项税收,国营商业收入等,除此外他还做了国家一年来累积存余。
桑弘羊的财政数据做的很细致,不仅将今年的财政数据全部编纂出来,同时也附带了去年的财政数据,并且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对比,今年几乎所有数据相较于去年都得到巨大的提升,尤其财政存余更得到巨大提升。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军事上的投入减少了许多,这是累年经济支出的大头。
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也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小民收入得到提高。
「皇祖父,我看完了。」
「嗯,看出什麽来了?」
刘进道:「在皇祖父英明的领导下,大汉的财政收入得到巨大的提升,国家正在变的更强。」
汉武帝爽朗笑了一会儿,才道:「你倒真是个人才。」
「那麽朕问你,国家要交给你,明年你准备做哪些事?」
国家交给我?您老未免也太抬举我了吧?
不过刘进还是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萧规曹随,先让各衙署将明年预算做好,哪些需要钱,怎麽用,给出个章程——」
「你等一下。」
汉武帝叫停了刘进,大汉并未实现后世的预算财政制度,大汉的政治架构是,皇权绝对集中,臣僚几乎都是皇帝的家奴,而不是皇帝的帮手。
所以钱怎麽用,从来都是皇帝说了算,而不是臣僚说了算。
现在刘进让他们做预算,衙署需要用钱的地方给个章程,这种新奇的想法不由让汉武帝有些愣住了。
「你的意思是,各个衙署先想好明年需要用钱的地方,然后让桑弘羊一次性将钱拨给各个衙署?」
刘进惊讶的道:「这难道不是常识吗?以前不是这麽做的?」
「将预算做好,将钱拨过去,然后由各衙署管理钱财和用途,最后汇报给桑大卿监督——」
汉武帝打断刘进的话,道:「嗯,你说的有道理。」
「以前真不是如此?」
汉武帝道:「并未如此,做什麽事需要多少钱,他们会找朕。」
「额。」
刘进一脸无语,您老未免将权力抓的也太狠了吧,难怪说汉朝的中央集权很高,皇帝只要稍微出点事,国家就会出大问题。
这话一点不假,只要皇帝抓不住绝对的权力,外戚丶宦官就能将这个国家给瓜分了,这是汉朝一直存在的问题。
「来人,去召桑弘羊过来。」
汉武帝对外吩咐,显然他是要让桑弘羊实施刘进的想法。
刘进真的佩服他的皇祖父,做事从来不拖泥带水,他觉得可实施的政事从来不拖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