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 30-35

30-35(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异能为书的横滨文豪大乱斗 横滨大乱斗,但异能为书 和男主的病弱弟弟成亲后 综漫:这是居酒屋,你当风俗店 番茄生长观察日志 假千金身份曝光后被迫万人迷了 披上我的原神马甲 回到民国当畅销小说作者 朕与皇妹 后来我们拥有相同的体温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30-35(第1/22页)

第31章

早春时节,乡村田地上忙碌非常。

东河村以水稻闻名,穿插着稻田鱼、稻田蟹销售。

田间地头上,老乡们在各自的责任田里辛苦插秧。

他们衣着俭朴,戴着草帽,在耕地里手持秧苗,插入水田里,插秧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

偶尔他们会抬头看向不远处,拖拉机手驾驶着拖拉机正在翻地。耕犁缓慢而轻松地把土地处理成适合插秧的松软度,省掉人工拿着锄头锄地的辛劳。

“好家伙,这可真快啊。再有十亩地,今天都能耕完。”

“金队长昨天还说等到夏天不需要咱们在大太阳下面灌溉,她买了水箱和喷雾器,拖拉机可以给庄稼送水还可以喷洒农药。今年说不定能是个丰收年。”

“咱们算是享福了,怪不得都愿意省吃俭用买拖拉机,这真是个干活的宝贝。拖拉机手工分高我也理解了,确实辛苦啊。”

在地里插秧的人们将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拖拉机身上,三台拖拉机相邻工作,有两台拖拉机驾驶员穿着一模一样的工作服,而且都为女同志。

这在别的村子难得一见的景象,在东河村却很自然。

大家看着她们驾驶着拖拉机在地里来来回回,开始觉得很新鲜,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最近全村上下都在赶春耕。

天五点半亮,青梅五点半和赵小杏一起到地里耕地干活。

晌午十点,干了一早上活的俩人被换下拖拉机。

小燕骑着刚学会不久的自行车,自行车后车座绑了个藤编的竹篮子。

到了地方,她把塑料布往树下面铺好,摆上给她们加餐的鸡蛋和大饼,再放上一壶温水。

青梅大早上精神抖擞地干活到现在,也没看她多累,只是觉得略有点枯燥乏味。回头要是有收音机就好了,高低放在拖拉机里放歌曲。

她靠着树下惬意地吹着春风,咬着大饼。小燕看她占了手,就在她边上帮她剥鸡蛋。

赵小杏比青梅晚一步过来,看她嘚嘚瑟瑟样儿,笑道:“你看看你现在,就跟地里有小媳妇送饭的臭老爷们一样。”

小燕把鸡蛋递给青梅,青梅咬了一半,抬头跟赵小杏嘟囔着说:“你就跟干活不中用的臭老爷们一样,现在才来大饼子都冷了。”

小燕差点成为童养媳,又经过赵小杏的耳濡目染,把人生目标从狭隘地嫁到别人家里做媳妇,立志成为自强不息的独立女性。

小燕小声说:“给小梅姐姐送饭我乐意,给别人我不乐意。”

赵小杏掐着她的脸说:“给我送你不乐意啊?”

小燕笑着说:“我也乐意。”

青梅看着小燕忽然说:“脸上好像长了点肉。”

之前从大河里捞起来,有心病加上家里对她也不好,脸颊都是凹进去的,今天看到脸色红润了些,眉宇间也少了忧愁。

小燕不大好意思地说:“家里就属我吃的最多。”

青梅想着她的年纪也才十八,这还是按照虚岁算的。在青梅原先的年代,这妥妥地就是个青春期少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很正常。

“咱们家不差你这一口,你吃的再多也没有杏儿吃的多。”青梅笑嘻嘻地说。

赵小杏转瞬间明白青梅的意思,坐在塑料布上,说:“我吃得多那是健康,符合劳动人民的胃口。”

小燕抿唇笑着说:“那咱们都要健康。”

青梅在边上吃完加餐,小燕把在家练习的字给青梅看。青梅把作业本检查一遍,抓紧时间回答小燕的问题。

小燕想在家帮别人做衣服挣钱,青梅让她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把夜校老师的课都学会,将文化基础打好。

小燕哪怕再想做衣服,也听青梅的话,安安心心地学文化。

她上的扫盲班课程,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的程度,几乎是照着课本讲的。青梅让她跟赵小杏俩人必须掌握这些知识。

用不了两年高考就要重新开始,青梅希望她们能抓住高考的机会,哪怕第一年考不上,多考两年那也是可以的。

在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文凭的金贵程度远超想象,它的重要性,能完全地扭转一个人的人生,青梅就必须让她们抓住时代的机遇。

吃完加餐,小燕又骑车回去。等到中午一点再过来送午饭。

春耕时节,拖拉机从早到晚不停不歇,差不多十四五个小时连轴转。

就这样忙活几日,青梅瓷白的皮肤更是忙的汗白。

一起开拖拉机的赵小杏,戴着草帽、纱巾、口罩,全副武装,到底还是成为了黝黑的肌肤。

她这才理会到,这两天上夜校老师说的成语“天生丽质”是怎么理解了。这么也晒不黑,气不气人。

她们坐在拖拉机里还算好的,大王县临海,紫外线高、妖风大,在田地里插秧的男女老少全都黑了好几度。冬日里窝冬养起来的肤色,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个村子真富裕,居然有三台新型拖拉机啊。”小金坐在副驾驶,手里拿着地图给包觅指路。

包觅开吉普车出去办事,走到这边顺带把家具厂的样式图给青梅送过来。

“行了,你别给我指路,我认得路了。”

包觅把车停到临近田埂的地方,看到远处在地里缓缓驶过来的拖拉机,激动地说:“女拖拉机手!是嫂子,肯定是嫂子开的。”

小金还不知道青梅考上拖拉机手的事,瞪大眼珠子仔仔细细地看过去,青梅游刃有余地驾驶着拖拉机耕地。

她戴着白手套,一身灰色工作服,脖子上还系着白毛巾。

拖拉机转过来时,她就看到有部队的吉普车过来了,开到田地的尽头,她跟交班的人招呼一声,自己蹦下拖拉机。

田地里干活的不少人也望了过来,看到军牌的车,不用想也知道是来找青梅的。

“包子、小金你们来了。”他们帮青梅盖过房子,青梅对他们欢迎道:“过去树下面有凉茶喝一口去。”

包觅摆摆手,知道首长跟她处对象了,但是没拿结婚证,只敢在背后叫叫嫂子:“不去了,青梅同志,我们还要办事,把首长说的家具册子拿给你。你看看喜欢什么样式的,回头打电话说一声就行。”

小金在旁边说:“里头的样式都是新的,京沪那边的人民商场还有咱们厂的专门柜台呢。这都是供不应求的家具。”

就因为是部队职工工厂的产品,出产的第一时间要紧着部队内部来分配,其次才是挣钱。这就是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人家部队不指望挣钱,有多余的就往外面放,没多余的就不卖了。

青梅翻了翻厚实的册子,高兴地说:“还真是好看,我得仔细挑挑。就是这要不少工业票吧?”

包觅说:“首长说了,他这些年发的工业票都没花,绰绰有余,你直管挑家具,剩下的交给他。”

看包觅的殷勤样,小金在边上偷着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30-35(第2/22页)

“那我谢谢你们辛苦送过来。”青梅想了想说:“你们不是还有工作吗?这都中午了,正好家里送饭过来,凑合吃一口再走?”

包觅想着家里送饭都是定量的,肯定不会未卜先知,别弄得未来嫂子饿肚子干活,首长知道肯定会生气。

他拉着小金往吉普车那边去,拒绝道:“我们车里有吃的,不用了,我们走了。”

青梅没办法,跑到树下面把小燕送的鸡蛋抓起来,给他们俩塞过去。

包觅推却不了,最后开车离开。

小金在副驾驶剥鸡蛋,没心没肺地说:“咱车里哪有吃的,我都要饿死了。”

包觅看他收下嫂子的鸡蛋,气呼呼地说:“吃吧,你个饿死鬼投胎,一点眼力见没有!”

小金剥好鸡蛋,第一个塞到包觅嘴里:“我妈说,经常生气的人,肾不好。”

包觅:“我谢谢你。”

目送他们离开,青梅看了眼手表,正好到了休息时间。

她手腕上的手表是赵五荷的,借给她干活看时间用。本来说要给她,青梅死活不要,赵五荷想着以后让儿子送,也就作罢。

青梅抱着的家具册引起好多婶子的注意。

大家都知道她家里还没有置办家具,都想着看看她要请哪家的木匠,根本想不到她会直接买成品家具。

“这得好多钱吧。”方大嫂跟几个婶子站在树边,弯腰看着青梅一页一页地翻册子,碰到好看到样式,也都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赵小杏坐在青梅边上,脖子像是没长骨头,搭着青梅肩膀上。

她以为自己比青梅长得壮实一圈,能比青梅干活厉害,谁知道青梅干活贼猛,浑身一包劲儿。

“大衣柜、梳妆台、碗柜、书桌、书架”赵小杏跟着看,见青梅翻到床具的那页激动的说:“等等,给我看看。”

青梅怕冷,屋里装的是炕,还是王洋大哥帮忙盘的。

方大嫂猫腰指着一个款式说:“我看这样的简单大气,挺好。”

她边上的吴嫂子蹲下来指着另外的款式说:“这样多好啊,上面还带花纹,漂亮极了。”

赵小杏没等说话,小燕怯怯地指着一个款式说:“这个洋气。”

赵小杏本来耳根子软,这下可好,一下子不知道要什么样式的,最后把眼光放在青梅身上。

青梅拿着笔记录编号,对比三个样式说:“方大嫂这款好归好,就是太大,只有一米八的,不合适你自己睡。吴嫂子的只有一米二的儿童床,也不合适。我倒是觉得小燕说的这款不错,有一米五的,睡着宽敞还不太占地方,样式也的确洋气,睡多少年也不怕过时。”

赵小杏也仔细看着,最后说:“那就这个。”

她们聚集在一起挑着家具,青梅不是很懂木头,但扛不住嫂子们懂啊。

家里祖上有木匠的吴婶子也不藏私,跟青梅说:“柳木易变型、榆木疤痕多、白桦树易受潮容易断、樟木防腐防虫味道重。比较来去,还是樟子松不错,颜色纹理好看硬度高。”

青梅对这个一窍不通,婶子们都说好,那她就定成套的樟子松木。

她们聚集在树下唠嗑,远远地有一辆侉子摩托车过来。

车上坐着的不是别人,是陈李利和秦珊珊。

借来摩托车骑的是她们的男同事,赵宏伟。

他频频回头问秦珊珊:“你们到底跟她爸怎么说的?要是知道我陪着你们一起来,他肯定会收拾我。”

主要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听说是大老远过来教训乡下寡妇,说出去丢人啊。

秦珊珊说:“有什么好收拾的?利利跟她爸说要跟剧院的同事一起下乡慰问演出,他爸从来不管她演出的事。”

陈李利坐在车斗里,捋着被风吹乱的头发,心不在焉地说:“怎么还不到?”

秦珊珊坐在赵宏为后面,俩人中间隔着皮包。

她眯着眼往太阳下面看,看到农田,跟陈李利说:“就是那边,你看全是泥腿子。”

陈李利皱着眉说:“别这样说,让人听到不好。”

赵宏为在前面说:“顾团长不应该啊,怎么能找这里的对象?他老家在这里啊?”

陈李利没吭声,秦珊珊说:“骑你的车,东张西望小心掉沟里去。”

陈李利不在乎他们说着什么,目光一直在巡视田间地头上的女人。

听说那位很漂亮,她应该能一眼认出来。

可是他们把车骑到田埂上,三个人都从车上下来,也没发现种地的人里面有特别打眼的女同志。

就在这时,有人从他们面前路过,疑惑地看着他们仨。

年纪轻轻打扮时髦,没有拎东西,应该不是走亲戚的。那是来干什么的?

“请问这里是不是有个出名的寡妇?”

他们问的不是别人,正好是方大哥。

方大哥歪着脖子,觉得这话有点不对味。虽然第一反应想到一个人,他还是冷冰冰地说:“这里没有出名的寡妇。”

方大哥横了他们仨一眼,从前面走过去。

后面又来了几个人,听到这话也都不理会。

直到他们看到有个老头牵着一头毛驴过来,秦珊珊跑过去问:“老爷子,这里是不是有个出名的寡妇?叫什么梅的?”

郭大爷抽了一口旱烟,往她脸上吐过去。

秦珊珊变脸道:“你什么意思?”

郭大爷说:“找寡妇啊?你去照照镜子不就找到了吗?”

说完,老毛驴“嗯昂~嗯昂~”地叫了一声,又转身过去。

赵宏为赶紧拉过秦珊珊,让她躲过老毛驴的尥蹶子。

郭大爷没逗留,哼哼两声,说了声:“老伙计,走。”

老毛驴“嗒嗒嗒”地走了,留下三个人各自凌乱。

“这是什么破地方啊!”秦珊珊忍不住说:“怎么一个两个都没好脸。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我看一点没错。”

陈李利不大赞同她在背后说劳动人民,想了想说:“也许是咱们表达的不够好。我们直说找‘青梅同志’吧,也许越艰苦的农村,对‘寡妇’越敏感。”

“我看你们是错了,什么穷啊、艰苦啊,都不对。”

赵宏为指着远处勤劳耕地的拖拉机说:“你们城里姑娘不知道,这可不是一般村子能有的。我到机器厂演出过,他们跟我介绍过最新型的拖拉机设备,这一看就是特别贵的那种。可以多用途使用。”

“不就是个破拖拉机吗?有什么了不起。”秦珊珊挽着陈李利的胳膊,打算跟她往地里人多的地方去问问。

就在这时,水泥路上下来一台面包车,车前挡风玻璃上横着一张写着‘《大众日报》采访车通行证’的纸。

他们围着田地转了一圈,往东河村大队部方向过去了。

陈李利他们只以为是路过。

陈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30-35(第3/22页)

利继续往前走,忽然说了句:“该不会是她吧?”

不怪她一眼认出来,开车拖拉机的青梅坐的高很醒目,对比大型拖拉机,身材娇小对比明显。

“这个女同志居然在开拖拉机!”秦珊珊露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嘀咕说:“家里没有男人了吗?”

扛着锄头路过她面前的吴嫂子诧异地看过去,叨叨一句:“年纪轻轻思想这么封建,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农村妇女都知道,你们城里的闺女怎么还张口男人闭口男人的?学校不教点好的?”

跟在她后面的一个新嫁过来的媳妇,见不惯她们俩妖妖娆娆的打扮,阴阳地说:“教什么教,都烧了。”

秦珊珊本就瞧不起乡下妇女,受不了被她们挤兑,想要过去吵。

“别惹事。”赵宏为提醒道。

秦珊珊站住脚,想到陈李利并不想惹麻烦,硬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陈李利眼睛盯着越来越近的青梅,眼珠子不带挪的。青梅离得越近,她的心越沉。

青梅不施粉黛的模样的确少有的漂亮。坐在拖拉机驾驶座上,不知道她的身材如何,但光看脸,陈李利知道自己输了一头。

如果说陈李利自己的长相是气质婉约型,鼻子眼睛都按照老戏剧家宋戴丽年轻时候的模子长的。经常被人夸是小戴丽。

可青梅就像是浑然天成的美人胚子,她不照任何人的长相长,艳而不俗,带有别致魅力。

陈李利站在原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青梅忽然伸出白手套跟她打招呼,陈李利鬼使神差地也挥了挥手。

放下手后,陈李利对自己都无语了。她又不是远方来的朋友,怎么像是认得,还打招呼。

拖拉机嘟嘟嘟地开过来,在田埂附近掉头。青梅将拖拉机的速度放慢了点,从窗口探出头说:“你们来了?等我一下啊!”

陈李利莫名其妙,青梅怎么知道她来了?难不成顾轻舟事前就跟她提过自己?

秦珊珊也看到青梅打招呼,耷拉着唇角说:“你看她嘚瑟的样子,顾轻舟肯定给她看过你的照片,知道你过来找茬的。你说对不对,赵宏为?”

“啊?你说什么?”赵宏为的目光从开远的拖拉机挪过来,魂不守舍地说:“这里居然会有如此光彩夺目的明珠,要是咱们戏剧团领导知道,肯定使劲浑身解数也要让她到剧团去。”

秦珊珊骂道:“你们男人都一个样子,见到漂亮一点就看不到别的。她去剧团能干什么?她认得字还是会演戏?”

赵宏为看了眼陈李利,要不是陈李利,他也不会答应借侉子过来骑两个小时找个寡妇。

他不耐烦地说:“我下午要还车,你们要跟人家说话就去说,说完早点走。要是不说话,咱们现在就走。”

陈李利本来打算过来看一眼就走,可她看到青梅,青梅也看到她,甚至还让她等一下。

情敌见面分外眼红,这时候能走吗?

走就是认输!

秦珊珊也在一边添油加醋地说:“等*着,急什么急。晚上羊肉火锅少不了你的。”

秦珊珊说的这么痛快,请客的还是陈李利。

他们在田埂上等了片刻,青梅驾驶的拖拉机停下来换人。

今天太阳好,小燕中午跟奶奶一起送了饭,就在树下面晒晒暖阳。赵五荷在家待着没事干也过来。田埂上有些可以喂鸡的野菜,她面前还有一堆挖好的正在摘菜。

青梅从高高地驾驶座上蹦下来,跑到她们面前说:“上个月金队长是不是提过会有劳动慰问演出?这次说不定是话剧的!”

赵五荷经常陪奶奶到剧院里看戏,她抬头说:“怎么突然这样问?我没看到宣传栏通知啊。”

青梅拍拍奶奶,让她顺着自己手指的方向往前看,激动地说:“你上次是不是看过这位女同志演的戏剧,《红色娘子军》?你还记得不?”

奶奶眼睛老花,看不清楚,跟赵五荷说:“你带我去的,你看。”

赵五荷比奶奶强点,奶奶老花她远视,往那边瞟过去,顿时激动地说:“就是她!演吴琼花的那个人。她边上那个女的演的从窑子里出来的小光头,男的演的是连长!”

奶奶虽然看不清,表示尊重地站起来,连声说:“来慰问啦,来慰问啦。”

在边上歇着的其他乡亲们,不像赵五荷条件好,动不动能带着奶奶去剧院看演出,但也看过《红色娘子军》,知道主演来了,也不管电影版本和话剧版本根本不是一回事,全都纷纷议论起来。

孩子们更是激动,拉帮结派地往大队部去,其中就有小缸,他跟着大家欢呼着跑着,嘴里喊着是:“毛豆,毛豆!”

方大嫂每次在看电影的时候会给他煮毛豆吃,避免他跟别人叽叽喳喳的闹腾。这次小缸也以为有毛豆吃,跑得比谁都快。

赵小杏也从拖拉机上下来,纳闷地说:“怎么回事,大家怎么都骚动起来了?”

青梅说:“可能是慰问演出的演员提前到了。”

赵小杏说:“不是四月二十号到咱们村吗?这一提前就提前半个月啦?”

她远远看过去说:“怎么没有大皮箱?”

慰问演出的演员,下乡的时候都是大包小包装着设备。陈李利他们仨就骑着侉子过来,什么都没带。

青梅也想不明白,金队长不在,她打算过去带他们去大队部。

要不然也不会跟陈李利打招呼,让他们等一下。

乡亲们性格内敛,见到陌生人不好意思主动说话。青梅只得自己硬上了。

赵小杏跟她一起过去,身后还跟着看热闹的小燕、奶奶还有一众乡亲们。

侧面大队部过来的小路上。

王干事带着《大众日报》的记者,边走边说:“我们也没想到,青梅同志会成为县里第一位女性拖拉机手,赵小杏同志上车也就比她晚半个小时。青梅同志考核是第一名,赵小杏是第五名。你们愿意报道女性拖拉机手,我建议把她们一起报道。”

“哎哟,这个有些敏感的咧。”男记者是沪市籍贯,说话带点口音:“有好多人都想着自己接受采访,不愿意跟别人一起接受采访。你要是采两个,要给我们报社打电话闹意见的咧。”

王干事笑着说:“那你也太小看青梅同志。”

“我没有小看,我们过来之前好好地了解过了。英雄女性、先进分子。多光荣啊。”

男记者边上的女记者主要负责拍照,她脖子上挂着相机往地里巡视一圈,发现开拖拉机的换人了:“咦,青梅同志呢?”

王干事一眼在田埂对面看到了青梅和一帮子人。

他们围在三个陌生且时髦的年轻同志身边,正在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

看青梅奶奶的状态,老人家还很激动,拉着其中姑娘的手不放。

他们顺着路走过去,正好听到秦珊珊拒绝说:“什么演出,我们不是来演出的!”

青梅扶着奶奶,觉得秦珊珊说话没有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30-35(第4/22页)

李利说话靠谱。看陈李利穿着黑皮鞋军装裤,一定比秦珊珊混得好。

她于是扶着奶奶问陈李利:“你们不是过来慰问,那是过来做什么的?”

她身后一帮子人,能有十五六个,也都伸着脖子看着城里来的演员,闻言叽叽喳喳地说:“对啊,那你们过来干什么?有亲戚?有朋友?我们可没听说过。”

赵五荷也在其中,手里拿着小燕的本子,还打算让演员同志在上面签名呢,她也大着嗓门说:“那你们来我们村干什么的?”

陈李利望着一圈人,咽了咽吐沫。

她真得说不出口啊。

秦珊珊忽然拉着她的袖子说:“不好,那边有记者。这种穷乡僻壤怎么还会有记者?他们刚才不是走了么?”

陈李利最怕事情闹大被她爸知道,她压低声音说:“怎么办啊?”

赵宏为躲得远远地,生怕引火烧身。

看到他们尴尬的表情,青梅抿着唇,心想,该不会是年轻同志想要干好事搞慰问,临时到了乡村不好意思了吧?

她上前安慰地拍了拍陈李利的肩膀,跟她姐俩好的说:“你们的心意我们理解。你也请理解我们乡亲们对你们的喜爱。你们演员愿意下乡关照我们老百姓,给我们做慰问演出,我们真的很感谢。不用担心演的好演的坏,我们全部照单全收。”

奶奶在一旁添油加醋:“对,我们照单全收!”

陈李利更不好开口。

女记者刚好走到附近,看到青梅揽着陈李利的肩膀脸上满是灿烂的笑意,赶紧举起镜头拍下照片。

陈李利顿时慌张起来,转头想走,被青梅揽着脖子紧紧地,根本走不了。

青梅想法很简单,她劳动这么些天,真的太枯燥了,实在是想快乐快乐,也想要乡亲们也快乐快乐。

好不容易碰到三个傻傻傻地却很善良的演员同志,绝对不能放跑啊!

陈李利挨着青梅强颜欢笑,小声说:“我们没带皮箱来。”

青梅指着碾谷场说:“不需要广播器材,我们碾谷场靠着大山,自带混响。”

其他人起哄道:“我们农村人耳朵也好使。”

陈李利又说:“我们三个也演不全啊。”

青梅说:“演不全就演经典片段啊,我跟你说,我们可爱看片段了,剧情长了还坐不住呢。”

其他人起哄道:“对啊对啊,我们屁股长钉子诶。”

秦珊珊想拽陈李利没拽过去,她万万没想到青梅的小胳膊那么有力气,夹着陈李利不放。

陈李利欲哭无泪地说:“那也不能就演几个片段啊。”

这下不等青梅赶鸭子上架,闻讯赶过来凑热闹的知青们说:“我们有手风琴!你们想唱歌唱歌,想跳舞跳舞,想唱二人转就唱二人转!”

陈李利、秦珊珊和赵宏为:“”

男记者站在后面跟王干事说:“我能够预感,这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剧团演员自发下乡慰问,不怕艰苦的条件,使出浑身解数让农民朋友们在艰苦的农耕之余得以精神上的愉悦。啊,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女记者又拍了许多张照片,她不满意地跟陈李利和秦珊珊说:“你们再靠近一点笑一笑,对对,赵小杏同志你也过来。你们四位优秀女性一起照张相。”

男记者不停地鼓掌说:“好啊,真好啊。都是业界的佼佼者,在黑土大地上碰撞出友谊的火花。女性同志们在各界勇于争先,互相尊重,她们的友谊一定会地久天长!”

咔嚓。

女记者给青梅和陈李利二人照了张单独合影。这张抓拍她觉得肯定不会错,回头跟主编申请把合照登在报纸主版上。

陈李利骑虎难下,不得已地说:“那演演就演吧。”

第32章

东河村村头村尾的大喇叭正在播放演出通知,乡亲们昂着头仔细听着时间和地点。

有的小孩们已经抓着板凳往夜校去,这次演出在原来的东河小学,也就是现在的夜校。

青梅本来以为在碾谷场演,可惜遭到陈李利的坚决反对。

碾谷场春季蚊虫多,听说后山还有苏醒过来的土蛇。温室里成长的陈李利第一次下乡“自愿”演出,说什么也要在安全的场所进行。

赵小杏在大队部办公室里等着,她还挺高兴,晚上不用去夜校了。

最近白天开拖拉机,晚上上课,睡眠不足,她浑身都难受。

青梅正在跟姐妹村打电话,要找他们借话筒和音箱。

挂上电话,赵小杏拉着青梅回去洗澡,要以舒服的状态观看演出。

东河村今天跟过年一样热闹,干完活劳累的乡亲们脸上全是笑容。

路上遇到青梅,还说:“赶紧回去吃晚饭,吃完占地方去。晚了只能上树了。”

青梅脆生生地说:“欸,吃完我就去。”

走在路上大喇叭里传来赵宏为的声音,公布今晚上慰问演出的《红色娘子军》的片段一二三。

还有临时组成的节目,其中有陈李利唱的红歌、陈李利唱的二人转、陈李利表演的小品。

“这姑娘真能干啊,一个人能把一台节目挑起来。”

青梅欣赏地说:“也不知道王干事跟他们安排晚饭了没,要不然请他们到咱们家吃一顿也好啊。咱奶奶最喜欢她了呢。”

赵小杏边走边说:“可不是厉害么,要不然也不能成为市戏剧院的台柱子。这次算是微服私访啊。”

“微服私访不是这样用。”青梅跟她讲了讲,然后说:“我也觉得她这样个人下乡演出值得表扬,等演出完了,咱们动员村里的老乡给她写表扬信怎么样?”

赵小杏当即就说:“那可就太好了,还是你脑瓜子聪明,换成我根本想不到这一点。要是大家看咱们写表扬信,都过来演出就更好了。”

青梅哈哈笑着说:“希望能有效果,咱们往好里写。”

俩人一路商量着回家,家里小燕和赵五荷已经把晚饭做好。

一道是赵五荷买的供销社拌好的凉菜,猪耳朵拍黄瓜,一道是土豆炖豆角。

北方到季节下来的白芸豆,比成年人的手指都要粗长。豆荚里的豆粒饱满糯香,跟土豆一起炖肉片,蘸着土豆的淀粉,吃起来贼下饭。

光是这一道菜,小燕就炖了两大盘子。吃到最后,炖出来的像是加了水淀粉的菜汤,也都被赵小杏拌在米饭里吃掉了。

吃完饭,小燕她们收拾桌子。青梅被赵小杏拉着到后院,火急火燎地给小鸡崽切碎菜。

大半个月过去,小鸡崽长大一圈,从圆滚滚的样子长成青年鸡的样子。

“奶奶说再有两个多月它们就能下鸡蛋了。”

赵小杏期盼地说:“到时候咱们的鸡蛋不拿出去卖,咱留着自己吃。每天都能吃蒸鸡蛋糕、腌咸鸡蛋、摊鸡蛋饼。各个吃的白白胖胖。”

青梅也觉得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对身体好,想了想说:“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美人甜蜜再婚生活[七零]》 30-35(第5/22页)

不然下回咱们去县里,买袋鸡饲料回来喂?春耕有时候忙,饿着就不长了。”

赵小杏说:“成啊,等我发了工资就去买。”

赵小杏现在是兜里有钱,办事不慌,说干就干。

喂完小鸡崽,青梅洗了个澡。小燕和奶奶等不及,先到东河小学占地方去了。

等赵小杏洗完澡,俩人结伴过去。到了操场,青梅惊呆了。

东河村的秧歌队已经收拾打扮好,正在一边敲锣打鼓的热场。

知青同志们则在抓紧时间,用手风琴和口风琴演练演出时的曲目。

金队长蹲在旗杆下面正在准备待会的开场讲话。

青梅怀疑大家都没吃饭,径直赶过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场演出提前好几天彩排过呢,一切都井然有序的进行。

操场外面停着两台砖村的拖拉机。他们给姐妹村送话筒和音响。一起过来的有二十多号人,都站在拖拉机后斗里伸长脖子往操场上看。

操场上也都人头攒动,挤得快要下不去脚。

青梅看到有不少人甚至不是东河村的,是隔壁村子的跑过来了。

春耕辛苦、乏味,大家都跟青梅一样希望有点娱乐。大人小孩掰着手指头等着下乡慰问演出,听到东河村来了,附近村子的人也都纷纷赶来。

青梅跟赵小杏找了半天,在前面几排看到小燕她们。旁边是小缸和方大嫂。

青梅坐过去,听小燕小声说:“要不是小缸来的早,咱们就没地方了。”

青梅转头跟小缸说:“你真棒呀,吃过饭了嘛?”

小缸捧着搪瓷茶缸,里头是方大嫂从供销社买的毛豆,他回答说:“喝了两大碗碴子粥!”

接着他把搪瓷茶缸递给青梅说:“你吃,你也给她们吃。”

“唷,小缸真不错,知道懂得分享啊。”青梅抓了一颗咬在嘴里,又把茶缸递给另一边的小燕。小燕也拿了一颗。

忽然小缸的胳膊伸过来抓了一大把碗小燕手里塞:“你不是童养媳,你可以吃多多的!”

青梅失笑道:“那我呢?我也不是童养媳呀。”

小缸认真地说:“你不是处对象了么,你找姐夫要去。”

赵小杏够了一小把毛豆,哈哈大笑:“小缸说的好,别让她占你便宜,她有人疼呢。”

小缸憨憨地说:“嗯呢呗。”

他们说着话的空档,青梅看到砖村的拖拉机上有人跟她打招呼,仔细看是花儿。

花儿挥了半天胳膊总算看到青梅转过头,跟旁边的人打了声招呼,下了拖拉机往这边来。

花儿挤了半天,好不容易挤到了,还没说话,嘴里先被塞了颗毛豆。

方大嫂煮的毛豆里面放了盐和大料,煮好以后用酱油拌了拌,吃起来挺美味的。

花儿把毛豆吃下去,兴致勃勃地跟青梅说:“你们村好厉害,竟把人家台柱子请过来了。告诉我用的什么办法?我们村也想办一场呢。”

青梅说:“也没用什么办法,人家自己就到地里去了。”

花儿半信半疑地说:“还是自己找过来了的啊?哎呀,你们村的人命真好。你说我跟他们商量商量,他们愿意明天到我村里演出不?”

花儿说完话,后面的小燕伸出手抱住她的腰,花儿一屁股坐在小燕膝盖上,笑嘻嘻地说:“我们村可以出点钱,也可以请客吃饭。”

青梅说:“这我说不好,等会演出完了你问问?”

花儿正有此意,她跟青梅说:“好,等完事我去问。”

大家在操场上等候许久,远处蛙声一片。

头顶上繁星密布,宁静自然。

忽然,音箱传出电流声。

这个声音大家都明白,演出要开始啦。

不等演员出现,朴实的劳动人民先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在东河村逗留的女记者,打算拍几张演出的照片。见到大家翘首以盼的样子,马上抓拍了一张。

等到陈李利上场演出,绝佳的台词功底和舞台功底让大家陷入了精彩的戏剧演出之中,一个个如痴如醉地看着她表演。

后面的节目纷沓而来,青梅在前面坐着,疯狂的拍小手。

太精彩啦!

这就是专业的实力!

等到最后一曲结束,陈李利照习惯谢幕。

虽然这是她在最简陋的条件下演出,但她还是以专业的状态,交出了合格的成绩。

不过,就在她要离开前,突然有个脆甜的嗓音带头喊道:“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卡萨大陆种地日常 我娘是枭雄的白月光 未婚妻成为长嫂后 被误认为是顶级Alpha之后 佳偶天成 女首富[八零] 直男在bl恋综成万人迷 女配她亲戚有点多 特级靠弹幕剧透养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