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10章朱子理学,横扫一切

第10章朱子理学,横扫一切(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八个姐姐独宠我,全是扶弟狂魔! 我的26岁总裁老婆 读档重来 儿子们画风为何如此不同 欢喜就好 今夕何夕 凶宅笔记 酒徒 似水流年 九州·斛珠夫人

<b></b>四天的时间很快过去。

四场考试:大经、兼经、子史论、时务策。

武松全部用朱熹的理学思想为主线作答,同时联系北宋的朝政。

作为穿越者,武松对北宋的危险和弊病洞若观火。

所以,不管是理论,还是时政,全都完美无缺。

巡考的胥吏把卷子收好,然后全部糊名、封存,由主考官拿走。

考场打开,武松缓步走出。

吴英杰和林震从后面追上来,两人脸上皆有喜色。

“武松,你考得如何?”

吴英杰语气带着挑衅,武松停下来,反问道:

“你考得如何?”

吴英杰扯了扯身上的衣服,傲然道:

“这次的大经是我熟知的,在家时,阿爹曾经说过。”

“这么说,这次你能得解元?”

吴英杰看了看林震,嘿嘿笑道:

“不敢说解元,有林兄在,中举人自不是问题。”

武松冷冷一笑:“当日在县里,你说若是我过了童子试,你便认我做干爹。”

“如今两月过了,你何时喊我一句‘干爹’?”

说起以前的事情,吴英杰觉得丢人,红着面皮道:

“当日见你读书时间少,这次我必定是中的。”

“这次州解试,只取10个举人,你武松断然中不了。”

北宋科举竞争极其残酷,每个州都有举人名额,由朝廷根据各州总人口确定。

大州人数多、小州人数少,就像高考的时候,每个省的录取名额不一样。

恩州府作为一般的州,虽然考试人数有800多人,但录取名额只有10个。

当真是百里挑一!

武松淡淡一笑,转身就要走。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锦衣的男子走出来,几个仆人替他拿东西。

见到林震,男子停下来,作揖道:

“林震兄弟,考得如何?”

“何兄,自是不敢与何兄相提并论。”

武松猜测,此人就是知县张知白口中的何运贞。

几个人说话,武松转身就走,不想多纠缠。

何运贞却已经注意到武松,连忙搭话:

“这位想必就是清河县武松兄弟。”

武松无奈,停下来道:“正是,想必兄台是何运贞吧?”

“不错,在下何运贞。”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何运贞展开折扇,呵呵笑道:“武松兄弟的《临江仙》拜读过,足以流传啊。”

“些许诗赋罢了,不是科举正业。”

北宋初期,科举还有关于诗赋的考核。

但是,王安石变法后,废除了诗赋,只考经义、策论。

目的是筛选出能做实事的人,不要吟诗作对的人。

何运贞呵呵笑道:“武松兄弟说得对,文采再好,也和举业无关。”

这是明摆着讽刺,取笑武松写的诗赋再好也没用。

武松笑了笑,转身离开,懒得跟何运贞废话。

望着武松离去,林震摇头冷笑道:

“这个武松傲得很,路上与他搭话,却是个不理人的。”

何运贞笑了笑,没有理会林震,带着仆人离开了。

吴英杰低声问道:“林兄,这就是何公子?”

“不错,他就是河东路转运使何正复的公子。”

恩州府属于河东路管辖。

恩州府相当于地级市,河东路相当于一个省。

河东路有四个官员: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提点常平。

转运使负责一个省的财政、监察,相当于常务副省长兼任省纪委书记,权力很大。

大名鼎鼎的包拯就曾经当过陕西转运使。

何运贞的父亲是河东路转运使,妥妥的官二代!

吴英杰羡慕地看着何运贞离去,心想如果自己是官二代就好了。

林震也叹息道:“我原来不知道他也参加州解试,看来这解元,非他莫属。”

北宋的科举很严厉,但权力总有干预的机会。

何运贞作为河东路转运使的儿子,肯定占优势。

官场之上,最讲究人情世故。

不管吴英杰、林震怎么想,武松回到客店,潘金莲站在门口眼巴巴望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