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岳丈来了,案子了结(2 / 2)
吴员外点头,刚才吴月娘、西门庆已经说过了。
“以后这一大家子,还需二郎照顾。”
吴员外又倒了一杯酒,武松说道:
“岳丈放心,我们都是一家人。”
武松这么说,吴员外放心了不少。
酒过三巡,吴员外看向武大郎,说道:
“知县相公派大郎过来,请你回去,二郎怕不是马上要动身了?”
听说武松要走,吴月娘心提起来,很舍不得。
西门庆瘫了,李智的案子还没有了结。
武松这时候走了,万一出了变故,没有个主心骨。
“既然知县相公说了,我也该回去了。”
“这次州解试,多亏了知县相公指点,也算我的恩师。”
吴员外点头道:“举业是大事,明年就是春闱,二郎是该以科举为重。”
“若二郎明年高中,我们清河县也有进士了。”
武大郎听着吴员外的话,心中非常高兴。
爹娘死得早,武大郎一手把武松养大,其中遭受了多少白眼,只有武大郎自己清楚。
就算武松后来长大了,成了魁梧大汉,也是经常惹祸。
自从去年改了性子读书,今年开始科举,一切都不同了。
官员客客气气、邻里畏惧讨好,来买炊饼的人,都要称呼一声:大郎哥。
说起明年的科举,武松很自信:
“明年我不是要中进士,我要中状元。”
吴员外诧异,没想到武松如此自信。
“好,我再敬二郎一杯,预祝二郎中状元!”
所有人举杯,武松一饮而尽。
正喝着酒,婢女来报,说县里的都头来了。
在北宋,县一级其实没有都头的职位。
所谓的都头,就是捕头,相当于县刑警队长。
武松心中暗道:若我不读书,按照原来的剧情,这阳谷县的都头应该是我。
听说县衙都头来了,吴员外、吴月娘的脸色同时紧张起来。
武松笑了笑,说道:“别慌,一个都头而已。”
“带他进来吧。”
婢女马上出去带人。
很快,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进门,对着武松行礼:
“在下县里都头李宝,见过武解元。”
都头只是官吏,武松是解元,有朝廷功名在身。
所以在武松面前,李宝客客气气。
“李都头请坐。”
婢女搬来凳子,李宝谢过,就在末位坐下。
婢女倒酒,武松问道:
“都头今日来,想必有事。”
“那个应花子,说西门大官人放贷逼死李智的事情。”
说起这个案子,吴月娘、吴员外同时紧张。
他们知道确有此事,西门庆当年心狠手辣,连本带息,把李智搞破产,最后服毒自杀。
“查得如何?”
武松询问,李宝说道:“知县相公让我查,案子都明了。”
“那个李智是自杀,和西门大官人没有干系。”
“那个应花子胡乱攀扯,判他反坐,已经关了大牢。”
武松笑呵呵举杯道:“知县相公明察秋毫,李都头辛苦,敬你一杯。”
“不敢、不敢。”
众人起身,李宝干了一杯。
案子了结,吴月娘心中的石头落地 。
对武松,吴月娘更加佩服了。
一顿酒喝完,李宝带人回去。
吴员外高兴,一不小心喝多了,婢女扶着回房睡去。
吴月娘想留武大郎家里住,花子虚坚决不肯,把武大郎请回花家住下。
武松到房间里看西门庆,告诉他案子结了,让他放心。
从房间出来,吴月娘跟在身后,问道:
“哥哥就要回去吗?”<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