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穿越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72章定边良策,武松第二

第72章定边良策,武松第二(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八个姐姐独宠我,全是扶弟狂魔! 我的26岁总裁老婆 读档重来 儿子们画风为何如此不同 欢喜就好 今夕何夕 凶宅笔记 酒徒 似水流年 九州·斛珠夫人

但是为了避嫌,胡瑗一直忍着没去。

听闻武松定为第二,胡瑗心里有些不爽。

他觉得武松应该第一才对。

“武松是哪一张卷子?”

胡瑗追问,董逸说道:“就是那张:堡寨推进、步步蚕食、重金诱降、瓦解内部的卷子。”

胡瑗找了一下,没见到。

“卷子呢?武松的卷子呢?”

董逸无奈地摇头道:

“枢密使拿走了,他说..他要那张卷子,明日出发前往秦凤路。”

胡瑗差点气炸了,嚷嚷道:

“岂可如此、岂可如此!”

“枢密使拿走武松的卷子,那便是定边良策,为何武松判为第二?”

“武松明明就是第一,我要到圣上那里告状!”

董逸心里也不爽,但是没办法。

“胡博士,噤声!”

“你到圣上那里告状,又能如何?”

“武松虽然时务策判为第二,但还有两科,最后的名次尚未定下。”

省试最后的排名按照三科平均分,所以武松还有翻身的机会。

“祭酒,童枢密为何定武松第二?”

“他说武松小气了。”

胡瑗愤愤不平,讥讽道:

“我看童枢密想占有武松的方略,才把他定为第二!”

董逸皱眉道:“胡博士,慎言!”

胡瑗冷哼一声,心中愤然。

董逸安抚了胡瑗,继续审阅其他两科的卷子。

阅卷不是轻快的事情,锁在院子里苦熬。

胡瑗一份接着一份审阅,希望看到武松的卷子。

可是看了数百张卷子,却不见武松的踪影。

卷子经过专门的朱笔抄录,无法从字迹判断。

但武松的朱子理学很有特色,只要见到,就能认出来了。

童贯故意把武松判为第二,胡瑗只要见到武松的卷子,就把武松定为第一。

看了又看,却总也见不到武松的卷子。

胡瑗心中焦急的时候,一个审阅官惊呼道:

“此子论述绝妙!”

胡瑗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起身走过去。

其他阅卷官也凑过来看卷子: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妙哉、妙哉!”

“容我看看后面的答卷。”

看完后面的答卷后,众人惊呼:

“格物致知,这论述堪比那武松的存天理、灭人欲!”

“大有不同,大有不同,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乃是理向外求。”

“而这格物致知乃是内求,往内心求真理。”

“这格物致知与《道德经》之说吻合,妙啊!”

国子监祭酒董逸见他们说得热闹,也起身走过去。

看完卷子后,董逸惊讶道:

“居然有此论述!”

就在这时,另一边的审阅官也叫起来:

“这个考生的论述精妙至极。”

“拿来看看!”

审阅官把卷子拿过来,铺在桌上,只见卷首写着:

礼也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

再往下看,论述的核心也是格物致知。

看完后,董逸说道:

“这是同一个考生的卷子!此子的学问一以贯之!”

“呀,这论述比武松的存天理、灭人欲更上一层楼!”

董逸之所说阳明心学比朱子理学好,不是因为朱子理学、阳明心学有高下之分。

而是因为当今皇帝宋徽宗崇信道教,阳明心学更符合宋徽宗的品味。

所以董逸才说,阳明心学胜过朱子理学。

胡瑗内心一阵激动!<b></b>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质子十八年,归国万人嫌 科普盗墓:国家问会不会分金定穴 寡妃待嫁:媚后戏冷皇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大明:朱元璋:我,朱雄英,让位 大明官场之名落孙山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北宋诡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