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二连捷报,莫须有罪(2 / 2)
“圣上,微臣请求统兵平定梁山贼寇。”
徽宗正心情好,说道:
“好,封你为招讨使,兵马你自调动便是。”
高俅马上跟着说道:
“梁山贼寇杀我堂弟,微臣请求同往。”
高俅的算盘和童贯差不多。
眼看着武松战功越来越多,自己不立战功,恐怕以后会被武松压下去。
而自己和武松是仇人,武松上位掌权,他必定会被针对。
所以,趁着现在,平定梁山贼寇,自己好立功。
徽宗点头道:
“梁山贼寇杀了太尉堂弟,你去也好。”
“你二人须同心协力,共同平定梁山贼寇。”
高俅、童贯同时拜道:
“微臣领旨。”
蔡攸并未反对,因为武松已经立了足够的功劳。
就算童贯、高俅立功,也不可能超越武松。
徽宗起身道:
“好了,散朝吧。”
百官散朝,蔡攸喜滋滋出了垂拱殿。
蔡京出了朝堂,满面忧愁。
回到家里,三子蔡绦正与一个书生议论文章。
见蔡京归来,书生起身行礼:
“小的秦桧,拜见太师。”
这书生不是别人,正是千古第一奸臣秦桧。
这厮考中举人后,到京师准备殿试,结识了蔡绦。
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时常一起议论文章,评论军国大事。
秦桧看中蔡家的权势,想依附蔡京。
但是蔡京这人自视甚高,除非进士出身,否则不会正眼瞧人。
“父亲为何心情不好?”
蔡绦放下手中书卷,蔡京叹息道:
“武松那厮又立了军功。”
蔡绦说道:
“我朝以文治国,他立军功终究是武夫。”
蔡京坐下来,摇头道:
“你不懂,我朝虽然以文制武,但若是军功足够,也是可以赐封的。”
“再则,武松那厮可不是武夫,别忘了他的《传习录》《四书章句注解》。”
蔡绦不说话了。
秦桧站在旁边,突然开口道:
“太师,小的听闻他麾下的战将,叫甚么鲁智深的,曾与林冲是朋友。”
“那林冲是梁山贼寇,他武松招揽贼人做将军,居心叵测。”
“让他统领兵马,恐有谋逆!”
蔡京抬头看向秦桧,第一次用正眼瞧他。
秦桧见蔡京来兴趣了,继续说道:
“军国大事,自然须朝廷大员统领,武松那厮根底不干净。”
“小的以为,应当派遣老成持重的接替他兵权,急令武松回京!”
蔡京捻着胡须思索,眉头皱成川字。
“即便那鲁智深与林冲有瓜葛,朝廷已出了赦令,如何就能说武松谋逆?”
“此等大罪,你须有证据。”
秦桧嘴角微微勾起,说道:
“太师...谋逆大罪,何须证据?”
蔡京摇头道:
“武松那厮得到了圣眷,圣上喜欢他。”
“那茂德帝姬,也对他倾心,若无证据,说不得他。”
秦桧冷冷笑道:
“太师,小的还是那句话,谋逆大罪,无须真凭实据,莫须有即可!”
嘶...
蔡京惊讶地看着秦桧,喃喃自语道:
“莫须有...”
过了许久,蔡京缓缓点头道:
“也是一个计策。”
“你叫秦会之?”
秦桧见蔡京终于问他姓名,慌忙跪在地上磕头拜道:
“小的秦桧,字会之,江宁人士。”
“好,我记住了,你便留在府里吧。”
“小的谢太师恩典,小的愿为太师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蔡京微微颔首,起身回了房间。<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