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都说了我没想登基! > 7、第 7 章

7、第 7 章(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苗疆蛊女模拟器 摸鱼—情侣飞行棋(H) [娱乐圈]在全球选秀当顶级爱豆 循循善诱 奥特:我的网恋对象是贝利亚 胭脂有毒 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 苏天下 福禄寿喜 候鸟之歌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都说了我没想登基!》 7、第 7 章(第1/3页)

统计哈尔滨需要口罩的数量是整个环节里最简单的一项。

此时的东北已经大地封冻,但凡是个活人,必须得找到一个能栖身的房子待着,就算是乞丐,也得住在鸡毛店里。

如果这个人不在房子里,那么一夜过去,此人也就不需要被统计了。

清廷的能力再差,统计区域内人数的能力还是有的,面对天灾疫病,日本和沙俄两边的人也不得不配合,毕竟武器再强悍,也打不死看不见的鼠疫杆菌。

很快,需要的口罩数量就统计出来了,如果要按每一个活人拥有一个口罩来算,至少得要七万个。

再考虑到替换的因素,伍连德最终确定的计划是生产十五万个。

根据早期的防风口罩为基础,伍连德往纱布里面加入药棉,制成“伍式口罩”,厚厚实实一大块,至少有十个蓝色口罩那么厚。

防护性有,但是不多,特别是鼻子和脸之间总有缝隙,如果拼命往死里勒紧,人又会非常不舒服。

不舒服,就会忍不住把口罩摘下来,或者能偷懒就偷懒,能不戴就不戴,这样会影响防护效果。

金显珏有非常深刻的经验教训。

她戴上口罩给伍连德比划:“病菌会从这里进去,在鼻梁这边加一小段铁丝固定位置,会好一点。”

“铁丝……”这是伍连德没有想到的,他只向朝廷申请了纱布和药水,没想到铁丝。

尽管每个口罩只需要十厘米左右,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十五万个口罩,那就是一千五百米的细铁丝,考虑到生产损耗,还得要更多。

他又得赶紧向朝廷申请批拨细铁丝。

现在清廷也怕东北的主权旁落,东三省全权防疫主医官的一封电报上去,主管官员一句废话没有,立马批了。

按照之前的分工,伍连德负责要资源,金显珏负责拉人头干活。

要找会缝纫的人不难,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满家庭的梦想就是“男耕女织”,最早对女人的要求是可以做到,把丝、棉变成线,再变成布,再到整套衣服的完整流程。

劳动分工细化,出现了纱厂、布匹厂,对“女织”的要求也变成了能把布变成衣服。

就算不会裁衣服,最差最差,也得会缝被子、补衣服。

口罩不是精细活,只要会缝被子,就能缝口罩。

但是,找愿意干活的人就有点难了,大清自《南京条约》开始到现在,赔出去多少亿的白银了,后来为了老佛爷的葬礼,银子花得淌海水似的。

此前又花重金悬赏捕鼠,每天几万只老鼠的赏银都是足数发下去的,现在地方上的经济实在是捉襟见肘。

前面要纱布、要药水、要铁丝,上面已经暗示财政吃紧,拨出来这些物资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今还没有成效,又要钱。

锡良生怕惹上头不高兴,他的意思是:工钱就别要了吧,反正干这活的是女人,女人本来在家做缝缝补补的事,也不拿钱,不就是再多做几个口罩么?顺手的事,要什么钱。

伍连德觉得不给钱,让人做白工很不妥,他努力了几次,锡良也十分无奈,只说没钱,只许诺可以给这些参加劳动的女人们申请“旌表”,给她们的娘家、夫家一份荣誉。

消息传出去,民众哗然。

女人们不是说自己笨手笨脚不会缝,就是说自己要照顾一家子几十口人,没空缝。

就三个字:不配合。

如果是在别处,官老爷把这些女人家里的男人抓到县衙,威胁恐吓一番,不怕她们不听话。

可这里是哈尔滨,清廷的管理能力有限。

很多中国男人在日本、沙俄人开的洋行里做事,虽然是最底层的工作,但是突然之间把他们都打杀了,洋行也得停转,到时候,友邦人士,便得惊诧莫名。

涉及到洋人,事情就复杂起来了。

不做口罩,那更不行。

朝廷拨的纱布和药水都到了,钱已经花下去了,现在又说没人做,物资白放在那里,人继续一堆一堆的死,下一步就是日俄的军队名正言顺地进驻……大清龙兴之地彻底落入洋人之手。

做?没有人支持。

不做,死路一条。

锡良都觉得头大,他想起伍连德此前说要做口罩的时候,对组织人手的事情非常有自信,他终于想起来要问问,伍连德的自信到底是哪里来的了。

至此,一个陌生的女人进入他的视野:礼亲王三格格、苏家少奶奶——爱新觉罗·显珏。

既然她先前向伍连德保证可以组织人手,锡良便赶紧把她找来,问她可有对策。

“谁要空头荣誉啊?”金显珏听到锡良给的处理方案,都觉得好笑,“哪怕是个贞洁牌坊,也能给家里减赋税,哪有什么都不给,就给一个虚名的。伍大人,让人白干,我可说不出口。”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朝廷不给钱,伍连德也不能动手去抢国库。

“什么都没有,谁会好好干?难道只有罚,没有赏吗?秦朝都不是这么干的。”金显珏摇头。

她才不相信朝廷是没钱,要是没钱,哪里还能蹦跶那么久,只怕是没把该喂的人喂饱,才会找理由卡着。

但是如果死咬着就是要钱,最后不是事情办不成,就是做事的人糊弄事,做出的口罩不合格或是不足数,总不能把消极怠工的人都枪毙了。

金显珏知道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导致很多人根本没有来得及囤过冬的粮食。

自从连续死人以后,市场已经没有人卖粮了,粮商们囤积居奇,等着将粮食卖出高价。

数千年来的灾年都是如此,如果故事是发生在兴盛的王朝,必然会有皇上派来的清天大老爷主持正义。

如果故事发生在王朝末年,结局就是饿死的人太多,活着的人忍无可忍,生出民变,到处都是起义军,一人一脚,合力踢倒摇摇欲坠的旧王朝。

不过,金显珏知道清王朝不缺这一脚,他们自有取死之道,既然如此,那也不必让百姓被饿死。

从人类的良知来讲,她不想看到易子而食、现实版的《菜人哀》在自己面前上演。

从自保的角度来说,人饿急了,苏家囤的那些子弹只怕也就能顶一两个星期。

金显珏给锡良出了个主意:“不给钱,那就得给吃的嘛,还有点灯用的煤油,正好现在不让人出去,有些人家连过冬的食物都没来得及囤呢,现在疫病闹成这样,就算给钱,也没处买去。”

直接发钱不好拿,中间多一道手续,不管是采购的,还是运输的,全都有利可图,一头猪到底是一两银子还是十两银子,就看采购的人怎么说。

台阶递出去,果然京里同意了,原本死活说没钱的户部衙门,顺着台阶走下来,说粮食、煤油等民生物资会尽快用铁路运到。

给吃的,对普通人家来说,跟直接给钱的性质差不多,本来他们也需要拿着钱去市场上采买过冬食物,现在食物由官府供给,原计划买食物的钱就省下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都说了我没想登基!》 7、第 7 章(第2/3页)

至于已经采购了食物的人家,他们也不嫌食物多,谁知道鼠疫要折腾到什么时候才能被平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真到山穷水尽了,有一亿根金条在手上,都不如一块大饼在手上来得实在。

一开始,伍连德的想法是按人头平均分配,但是金显珏摇头:“如果一天能缝一百个的人,跟一天能缝一个的人,拿到的粮食一样多,后面就只会变成人人都只能缝一个了。

你不能指望人人都心有大爱,愿意无私奉献,拼尽全力。”

锡良不是庸才,金显珏说得道理,他都明白,给他一点时间,他也能想到处理办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如意娘 等到烟暖雨收 重生之学霸人生 灵魂摆渡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形影 回到八零之贤妻难为 如果在不同世界相遇 不同的终极一班 暖婚有瘾之冷妻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