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普通的应酬?不普通的话题!(求月(1 / 2)
第216章 普通的应酬?不普通的话题!(求月票)
「今日上午,由睿视界丶英煌联合出品,路暘执导的内地/香江合拍犯罪题材电影《新世界》,于九龙城区正式宣告开机。」
「英煌董事长杨授程亲自到场站台支持,称《新世界》必然会是一部能够带给华语电影圈巨大『惊喜』的作品。」
「据悉,南韩希杰娱乐公司已与睿视界达成多项影视版权合作,多部由睿视界出品的电影,有望被翻拍成韩版,或进入南韩市场发行上映。」
…
吕睿因为手里有多份工作需要尽快搞定,所以并未亲自前往香江参加《新世界》的开机发布会。
不过,为了表示对项目的重视,他特意安排了侯宏亮代替他到场出席。
睿视界总经理出面,这个身份已经足够了,相信英煌也不会有怨言。
开机发布会结束的当天下午,侯宏亮便从香江飞了回来。
到公司后,他第一时间就赶来办公室,给吕睿汇报了一番情况:
「开机发布会现场来了不少媒体,不过全程都没提半句与电影无关的话题,明显是英煌提前打过招呼,把风向控得很稳。
杨董本人在发布会结束后就先走了,但特意留下了霍纹希跟组,还当着剧组所有人的面交代,不管是场地协调还是人员对接,有任何问题直接找她,务必确保拍摄进度不耽误。」
吕睿听着,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浅笑。
他心里门儿清得很。
英煌在香江本就不是软柿子。
早年靠着娱乐丶地产布局根基深厚,这几年又有内地政策和资源倾斜,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更何况《新世界》可不是普通项目,而是英煌用于打开内地市场的「敲门砖」,杨授程怎麽可能不重视?
「只要有人特意跟组盯着,香江那边就翻不起大浪花。」吕睿语气十分笃定。
在他看来,项目既然已经开拍,顶多就是些小打小闹的麻烦。
大不了就是群演工会故意拖半天人,或是设备租赁方晚送两小时器材之类的,绝不可能出现让拍摄中断的大事。
毕竟挡人财路,可是等同于杀人父母!
港圈那群人就算再不服气,也不敢真把事情做绝。
向哗强当年在香江影视圈多横?说捧谁就捧谁,说压谁就压谁,可现在不也收敛得像个好好先生,处处跟着内地市场的节奏走?
其他人更没那个胆子。
真要把英煌和睿视界都得罪了,那就是把自己的财路也全堵死了,纯属自寻死路!
侯宏亮继续追问道:「那这个项目,我后续持续跟进盯着吗?还是……」
「不用。」吕睿摆了摆手,「让英煌那边去盯就行,我们的人手不用过去。」
关于电影质量,他心里还是有底的。
路暘跟着睿视界的电影项目已经快两年了。
从镜头语言到分镜绘制,从节奏把控到演员调度,吕睿可没少手把手提点他。
要是这样还拍不好一部单线叙事的犯罪片,那也别琢磨当导演了,趁早回北电跟着田状状背导演基础理论去吧。
吕睿其实还挺信任他的,主要是这小子既争气,还有着不错的天赋。
他家庭出身很好,没多沾染圈里的浮躁气,反倒愿意沉下心钻剧本丶磨镜头,天生就适合在导演这行深耕。
这种肯拼又有灵气的年轻人,只要给个靠谱的平台丶再扶一把,往往能爆发出超出预期的潜能。
贴吧里总有人发「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可路暘却不一样。
他有踏雪登山的韧劲,现在又有能托他一把的机会,只要能稳住,大概率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聊完《新世界》,侯宏亮话锋一转,又提及了与希杰的合作:
「那个朴补城还挺爽快,几乎把咱们公司出品电影的发行权和翻拍权全买走了,甚至都没怎麽讨价还价。」
吕睿抬了抬眉,有些意外:「价格给得怎麽样?」
侯宏亮嘴角勾起一抹笑,比了个手势:「比当前市场价还高三成。
我特意跟他们提了一嘴,要是后续进行翻拍,咱们可以派团队过去提供拍摄指导,他当场就答应了,还说愿意再加一笔技术服务费。」
「哈哈哈,那这波确实不亏。」吕睿笑出了声。
这一笔合作,至少能给睿视界带来八位数进帐。
《环太平洋》的投资有了,睿兴园区的建设也能进一步向前推进。
虽然朴补城这名字听上去有些怪怪的,但却挺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及时雨」。
侯宏亮这时突然有些感慨道:「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希杰这家公司,不得不说,确实挺牛的,尤其是资金实力,十分雄厚!」
希杰娱乐公司是希杰集团的子公司。
而希杰集团的前身则是1953年成立的第一制糖株式会社,这是韩国第一家制糖企业,由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喆创办。
后来,第一制糖株式会社从三星集团独立出来,并逐步发展成为了如今的希杰集团。
娱乐影视只是希杰众多业务中的其中之一,他们同时还在做食品与餐饮服务丶生物制药丶家庭购物与物流等多个业务。
03年,希杰娱乐公司成立了一家专门制作韩国电影的分公司,这也是朴补城当前任职的公司。
而其放映公司CJ和CGV,则在韩国各地拥有17家剧院和136家电影院,可谓是实力雄厚!
吕睿收起笑,神色有些复杂道:「南韩对好莱坞的那套运作方式接受度颇高,整体工业体系也比咱们成熟丶观众审美也更『国际化』。
所以说,一旦他们的影视内容全面进入内地,凭着批量生产的偶像剧丶女团,很可能形成降维打击的效果。
咱们现在卖版权是赚眼前的钱,但更要盯着他们的运作模式,提前做好准备。」
「好的,我都记着。」侯宏亮认真点着头,又继续追问,「那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就该启动《环太平洋》了?」
吕睿嗯了一声,眼神沉了沉:「等我把剧本完善好,成功过审后就立刻启动。」
现如今,经过他的一番调整与规划,电影的整体世界观已经非常完善了,后续无非就是往里填充细节。
比如机甲的起源丶怪兽的设定丶全球基地的分布等,这些都得捋顺才行。
这部电影对他来讲不仅仅只是一份新项目,更是事业的新起点,也是他导演之路的一次巨大跨越!
两亿美元的大制作项目,放眼当下华语电影市场,根本没人能拍得出来。
哪怕是展望全球电影市场,也是最顶级的那一撮。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大展身手了!
眼下已经到了6月中旬,他准备在月底前把终稿赶出来,以确保不耽误后续筹备。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6月下旬。
吕睿埋首在《环太平洋》的剧本里,几乎进入了闭关状态。
而范冰栤这边也没闲着。
虽然和华宜的合约还剩六个月,但她却再次加快了个人工作室的筹备,从团队搭建到商务对接,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
就等合约到期,往后便是天高任鸟飞丶海阔凭鱼跃了。
与此同时,她也没停下自己的健身计划。
为了《环太平洋》里机甲驾驶员这个角色,她几乎把健身房当成了第二个家,举铁丶练形体丶学格斗,半点不敢松懈。
而且每隔两天,她都会雷打不动地给吕睿发一封邮件。
「吕导,今日份健身计划已完成,请查收~」
邮件里永远都是简短的一句话,再附上几张穿着紧身瑜伽服的健身照。
有时是刚练完举铁的侧影,有时是做拉伸时的背影,既不显得刻意谄媚,又能清晰展现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