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23-30(第1/19页)
第23章 弥补
安抚完妹妹, 隆科多也没来得及和额娘妻子多说什么,直接就往前院老爷子住处去了。
至于佟佳氏,她则是洗漱了一番, 整理了一下,这才出去, 她也怕自己这副样子,等出去了会吓着外头的人。
只是老赫舍里氏到底是亲娘, 虽然佟佳氏出来之后就强颜欢笑,但是她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女儿的不对。
老赫舍里氏心里发沉, 难道这两兄妹, 竟是说的不好吗?
她身为亲生母亲,可是万万看不得自己的亲生儿女们闹出什么不和。
心里怀着这个念头,但是她面上却没有露出一丝一毫, 与孙儿孙女说说笑笑,只是握着女儿的手紧了紧。
**
隆科多去了前院, 老爷子正在屋里和人说话,和老爷子说话的,正是他们家的二姑爷宽保。
佟家一共有四个闺女, 但是却是有三个姑爷,大姑爷和二姑爷都是当今皇上, 隆科多的那位大表哥。而三姑爷和四姑爷那也有缘,都是一家子, 都是钮祜禄家的人。
而且还都是额亦都这一脉的,只是四姑爷颜珠是额亦都小儿子遏必隆的儿子,而三姑爷宽保则是额亦都的八儿子图尔格这一脉,这个宽保正是图尔格的亲孙子。
这么算起来,其实两个姑爷还差辈了, 但是没办法,谁让人家额亦都能生呢,遏必隆作为幼子,可是比他这个八哥小得多。
无论如何吧,这宽保也算是出身名门,虽然图尔格的后人没有遏必隆的后人显赫,但是钮祜禄这个姓确实依旧值钱的很,这么几年下来,家里的日子也还算过得宽裕。
不过今儿上门的却只有宽保和他们家的儿女,隆科多的三姐却因为生病没能回来。
对于三姐生病一事,隆科多心里虽然有些担忧,但是却也没那么担忧,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并非一母同胞。
家里几个兄弟姐妹,也就只有大姐孝懿皇后、大哥叶克书、四妹秀芸、七弟庆复和隆科多是一母同胞,剩下的都是异母所生。
都说人有远近亲疏,隆科多自然也不能免俗,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哪怕是顾忌着佟家的地位,他的这个三姐的日子也不会差,而且他本来就听说,这小夫妻俩日子过得挺红火的,哪怕宽保没什么高官厚禄,那也是个脑子清醒的人。
隆科多就这么坐在边上听这翁婿二人闲谈,说的都是些家常话,时而佟国维也会问一问女婿的差事如何。
不过隆科多发觉他的这个三姐夫,好似因为他进来了情绪有些紧张,答一句佟国维的话,都会瞄隆科多一眼。
隆科多抿了抿唇,面上故作云淡风轻,心中却焦急忧虑的要命,只想这位姐夫赶紧说完话,他还有事儿要问老爷子呢。
佟国维自然也察觉到了儿子的不对,以他这个儿子往日的心性,若是无事,定不会让客人这么难受,起码会说几句好听的话圆圆场子,但是他自打进来之后就一言不发,看起来应该是出什么事儿了。
想到这儿,佟国维也懒得和女婿纠缠,略说了几句,便让德克新将人领出去了。
不得不说,宽保因此也是大大松了口气,起身给老丈人行了一礼,便跟着大舅子离开了。
等到姐夫出去,隆科多这才忍不住将四妹的话都给老爷子说了。
他面上焦急:“乌林珠那孩子您也是见过的,瘦瘦弱弱的,怎么就让皇上看上要抚蒙了。”
老爷子听了这话也皱起了眉。
再怎么冷血,这也是他的亲外孙女,出了这种事,他心里如何能好受。
沉默许久终于道:“这也是皇上的恩典,钮祜禄氏自己都上赶着谢恩,佟家又能如何?”
只是一句话,就把隆科多的那点侥幸之心彻底熄灭,是啊,这件事说到底是钮祜禄家的事儿,佟佳氏再着急,只怕也是于理不合。
隆科多心里一时间有些堵得慌。
佟国维也看出了儿子的不舒坦,不由劝他:“此事虽然看着不好,但是其实也未必是一件坏事,以乌林珠的身体状况,哪怕是嫁到了京里,该面对的磋磨还是免不了,而且她身子这样弱,除非你愿意将他许给岳兴阿,否则这孩子的婚事那是难上加难。”
“如今既然皇上要给她许婚,这对她来说,虽然是桎梏,但是也可以是一层保障,毕竟皇帝许婚,巴林部的那些人,好歹也得看看皇上的脸面。”
这话一说,隆科多突然反应过来了。
他就说,为何妹妹不把这事儿和阿玛说,偏偏来和他说,指不定妹妹就是打着将乌林珠许给岳兴阿的主意呢。
但是这事儿他是万万不能同意的,岳兴阿和乌林珠的血缘关系太近了。
他和赫舍里氏都还好些,毕竟他舅舅和额娘并非一母同胞,但是他和秀芸可是真真正正的打从一个娘胎里出来的。
隆科多皱眉深思,佟国维也不催促他,只是缓缓抽着旱烟。
许久,隆科多终于纠结道:“这事儿就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
佟国维只是摇头:“我了解皇帝,既然已经透出消息了,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你这个时候找他,只会适得其反,救不了乌林珠不说,还得搭上佟家。”
隆科多一时间无言以对,其实他也早就料到了这个结局,只是心里还是不愿意相信,现在阿玛如此出言否决,他也就不敢报任何侥幸之心了。
“你给秀芸说的那几个要注意的事项我觉得不错,秀云守寡这些年,对这俩孩子,也的确是有些宠溺过头了,哲尔金还好些,到底是男子,咱们家里也能照顾得到,乌林珠就不同了,她身居后宅,我们这些娘家人,想管也管不着,不过本质上都是好孩子,这一年半载好好教一教,再给陪嫁上几个得力的嬷嬷,应当问题不大。”
老爷子到底是不怎么在意内宅之事的男人,便以为这后宅做事都是如此简单,隆科多却不同,他自小就将后宅的事情看在眼里,放在心里,他也从不会轻易小看女人的智慧。
所以对于老爷子这近乎于想让乌林珠当个甩手掌柜的操作,隆科多心里还是不同意的,人要想活得好,到底还是得自己立起来,旁的什么,都不过是辅助罢了,嬷嬷再得力。天长日久的,也难免会有奴大欺主的嫌疑。
不过隆科多倒不会去在这件上和老爷子讲什么道理,只是面上应了,心里还是决定,得好好找几个有本事的教引嬷嬷,让乌林珠学点本事在身上才成。
对于乌林珠的事儿,佟家上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哪怕是老赫舍里氏,在听女儿说完这件事之后,也是狠狠的教训了女儿几句:“我当初让你好好教导管教孩子,你就是不听,把她当成一朵花似得,碰不得吹不得,如今事到眼前了,你却知道后悔了。”
佟佳氏在额娘面前几乎哭成泪人,但是现在木已成舟,也无法改变什么了,只能尽力挽回。
到底是自己亲闺女,老太太再生气还是得咬着牙想办法。
老太太到底在京里人面广,很快就给闺女找到了几个从宫里出来的教引嬷嬷。
隆科多听小赫舍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23-30(第2/19页)
氏说,老太太几辈子的脸面都赔进去了,这才找到这么几个,不仅如此,她老人家还大发神威,发动了家里好几个奴仆,在京中找熟悉巴林部上层关系的人,来给外孙女做婚前培训。
而隆科多也没闲着,吩咐了底下人,一方面是打听巴林部的消息,一方面是收罗一些有本事的医婆和大夫。
佟家为了乌林珠尽心尽力,钮祜禄家可能也是脸面上有些过不去,到底在给他们家那个金凤凰张罗之余,也给乌林珠的嫁妆往上提了两成,说到底,乌林珠嫁的这个,可是实打实的郡王爷,而十七阿哥,虽然是皇子,如今也不过是个光头阿哥。
佟家这么大张旗鼓的,康熙耳聪目明,自然也听说了,这一日他将隆科多叫进宫里来问话,便提起了这件事。
给乌林珠赐婚的事儿,皇帝并没有明说,隆科多自然也不敢直言不讳,只能稍微润色了一下,说出了符合如今价值观的理由,只说这个外甥女身子不好,家里人担忧她日后出嫁影响子嗣,便提前准备起来。
康熙心里当然知道这个钮祜禄家的小姑娘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若非她是她表妹的闺女,康熙还不愿意把她嫁过去呢,毕竟皇家让蒙古王爷与满洲公主贵女联姻,为的就是将来他们诞下的子嗣流着满洲血统,能够亲近朝廷。
现在看佟家如此识趣,康熙心中对于佟家倒是越发满意了,点了点头道:“是该如此,不过前几日她陪着她堂姐入宫,太后对她也是极为夸赞的,到底是佟家的血脉,你放心,朕定会给她一个好前程。”
隆科多心中苦笑,但是面上还是得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谢过皇上的恩情。
等从殿里出来,隆科多提在心口的气儿这才放下,如今已经快出了正月,朝廷也开了印,选秀的日子更是一天天逼近了,看皇帝的意思,应该对佟家挺满意的,那么到时候或许可以和皇帝请求一下,将赐婚的日期往后拖一拖,能拖一天是一天。
正这么想着呢,结果一出门,就看见八阿哥正要往里走,他瘦了一大圈,气色也不大好,走起路来更是步履蹒跚,好似是一夕之间便丧失了所有心气儿似得。
隆科多一愣,然后急忙给八阿哥行礼请安。
八阿哥勉强做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温和表情,亲手将隆科多扶起身:“隆大人不必多礼。”
说完还想多寒暄几句,旁边的魏珠却开口催促了:“八阿哥快走吧,万岁爷正等着您呢。”
八阿哥语气一滞,也不放在心上,与隆科多拱了拱手,就跟着魏珠进去了。
隆科多看了一眼八阿哥的背影,也没多做停留,转头往外头去了。
自打良妃死了之后,皇帝也不知是对丧母的八阿哥起了怜悯之心,还是因为这段时日以来八阿哥极为低调,只是每日在家守孝,父子俩之间的关系,到是缓和了许多。
往常四五个月也不见皇帝召见八阿哥一回,但是最近几日,皇帝却经常召见他入宫说话。
虽然并未给他分派差事,但是其中和缓之意,大家伙儿却是都看到了,八阿哥党一时间也有些躁动,这几日出门在外,这些人面上的喜色更是一日多过一日。
隆科多搞不明白这父子儿子又在搞什么平衡推拉,也懒得理会,转头就出了宫,他目前为止的任务,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入v第一更!
第24章 远近
但是隆科多对此事却并没有这样乐观。
在他看来, 如今皇帝虽然表面上对八阿哥和缓了许多,其实心里只怕是越发提防他了。
良妃生病,却拒绝服药, 一心求死,只要明眼人, 便能知道,良妃如此, 多半是因为之前康熙训斥胤禩时的那句母亲出身微贱之语。
皇帝因为良妃的出身,而当众如此斥责儿子, 那母亲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母亲怀着为了儿子前程的心情死去, 那儿子是否又会因此对父亲产生怨怼呢?
康熙皇帝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也不会想不到这一点。
因此如今八阿哥表现的越悲痛,越孝顺,皇帝心中的疑虑也只会越大。
即便如今表面上看起来对八阿哥略有缓和, 可是以隆科多对皇帝的了解,便也知道, 这不过是皇帝的权宜之计,他是绝不会将皇位传给八阿哥的。
隆科多出了紫禁城,也没着急回家, 而是去了之前与四阿哥约定好的会面地点,没错, 今儿又是他与四阿哥见面的日子。
两人因为这段时间见得少,因此这回见面也不含糊, 直奔主题。
“我听闻近几日汗阿玛对八弟十分关照,不知是真是假啊?”
隆科多也不藏私,直接将自己的估测隐晦的与四阿哥说了一下,并且道:“皇上如今虽然已经对八阿哥失望至极,可是八阿哥一党的人却不会轻易放弃, 即便日后八阿哥彻底没了角逐储位的机会,可是八阿哥一党,却也不止八阿哥一个人。”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四阿哥稍微思考了一下,便明白了隆科多的言外之意,一时间他的面色变得十分难看。
八阿哥一党的人,除了八阿哥也就只剩下九阿哥十四阿哥和十阿哥。
九阿哥痴肥贪财,自来为皇帝所不喜,大臣们也只把他当个笑话。
十阿哥出身虽然高贵,但是坏也坏在出身高贵上了,为了抑制外戚势力,皇帝也绝不会选他,而且十阿哥为人也十分平庸,并没有让人另眼相看的地方。
如此排除下去,可不就只剩下十四阿哥了吗?
四阿哥的面色有些难看,虽然说皇家亲情淡漠,但是和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争夺皇位,这对谁来说,都算不得一件愉快的事儿。
四阿哥沉默良久,终于低声道:“舅舅可有话教我?”
隆科多看着四阿哥,也不藏私,低声道:“如今王爷只是实心办事,也与八阿哥那边没什么冲突,只怕他们对王爷也没有什么防备之心,王爷只需继续如此,想来皇上也定能看到王爷的好处。”
雍亲王如今可算是朝堂上头一号铁面无私的人物,皇帝交到他手上的差事,他是从不讲究什么情面,都是按照朝廷法度规矩办事,哪怕对方是朝廷重臣,他也照办不误,因此极得皇帝的夸赞和喜爱。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雍亲王身边反倒没有什么拥趸。
毕竟不管是满洲的军功贵族,还是汉族的士大夫群体,都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好说话好摆弄的主子,皇帝要是太过严苛刚正,做臣子的又怎么能舒舒坦坦的过日子呢?
四阿哥也知道自己如此行事的弊端,可是见着隆科多都这么说了,他心里也明白,自己这样做虽然恶了文武大臣,但是却是讨好了皇帝,而储君之位,正是皇帝一言以决之。
只是到底也不能真的把自己搞成一个孤家寡人,因此四阿哥迟疑了片刻,终于低声道:“之前十三弟与二哥亲厚,如今二哥事败,十三弟倒是与我多有亲近之意。”
隆科多神色微动,这是太子那边的势力来投靠四阿哥了。
这也是好事,未来的皇帝,若是自己没有点基本盘,到时候上位了那也麻烦。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23-30(第3/19页)
“十三阿哥如今虽然不被皇上所喜,但是到底也是王爷的兄弟,皇上自然是愿意看到几位阿哥爷之间兄友弟恭。”
隆科多隐晦的提点了一句。
四阿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心中也松了口气,同时他也在隆科多这边揣摩出了康熙的心思。
就是既想要皇子之间兄弟相亲,又不愿皇子结党营私,这里面的度很难把握。
四阿哥沉吟良久终于道:“之前九弟找我去给八弟送饭,我本是拒绝了,但是如今想着,八弟如此孝顺,我这个做哥哥的,总不能看着他每日悲痛欲绝,不思饮食,想来还是应该答应才是。”
隆科多心中了然,这个九阿哥可真是个草包,竟是识不得真龙,看起来之前他们堵自己的事儿,应当是九阿哥透露给四阿哥的。
不过这个四阿哥也真是个人才,竟然还真和太子党与八爷党两边都搭上了关系,怪不得如此耳聪目明呢。
“送饭倒是无妨,只是倒不必与他们太过深交,以免被皇上误会。”
要是皇帝把四爷当成八爷党的人,那乐子可就大了。
四阿哥自然也明白这一点,珍重点了点头:“舅舅放心吧。”
说完了朝政,四阿哥又说起了今年选秀:“今年是选秀之年,我前儿入宫,汗阿玛却与我说起这事儿,我琢磨着,汗阿玛仿佛是要给我指一个侧福晋似得,只是不知道会是谁。”
四阿哥说起这事儿,面上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在这种时候皇帝给他指婚,那指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如此定是皇上越发看中四阿哥,想要给他壮大声势。
这是好事儿。
而隆科多此时也意识到,皇帝想要赐给四阿哥的侧福晋,应该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敦肃皇贵妃?*? ,也就是年羹尧的亲妹妹。
之前四阿哥封王,皇帝就把年羹尧家族所在的佐领归到了四阿哥属下,如今又将年氏赐给四阿哥,这是想将年家彻底绑上四阿哥的战车啊。
如今年羹尧已是四川巡抚,乃是封疆大吏,皇帝也十分看重他的才能,年羹尧的父亲和兄长也在康熙一朝担任高官,因此年氏一族可算得上显赫。
不过年羹尧此人桀骜不驯自恃才高,却不一定会因为妹妹的婚事对四阿哥俯首帖耳,要知道历史上,到了康熙末年,年羹尧还在首鼠两端,入京之后,还去九阿哥府上拜访,可见此人心志。
但是这些事,也都是后话了,隆科多心中虽然隐有猜测也不敢多说,只道:“如此,奴才倒是要恭喜王爷小登科之喜了。”
四阿哥抚须笑了笑,原本心中紧绷的神经也松缓了不少。
甚至还借机问起了隆科多外甥女的事儿。
“听说姨母家的姑娘今年也要参加选秀了,想来日后定也能有个好前程,我在这儿提前恭喜舅舅了。”
看,就连四阿哥,都觉得佟家外孙女能当个郡王妃是好事儿。
隆科多在这事儿上不愿意多说,只能含混着笑着应和乐两句。
两人很快就说完了话,隆科多等四阿哥先走,自己待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这几日京中极为热闹,隆科多也不急着回家,而是又在外头转了两圈,这才回去。
回去之后,就把皇帝要给四阿哥赐侧福晋的事儿给老爷子说了一下。
佟国维听了一时间有些激动,脱口而出道:“皇上这是有意抬举四阿哥呢。”
说完又顿了顿:“如今能有资格与四阿哥争的,只有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只是三阿哥拙于言辞,为人处世又不够圆滑,胆子也不大,到底难当大任,十四阿哥又太莽撞了些,即便有些急智,也还是有些不够,若是四阿哥能稳得住,我看储君之位必然是他!”
佟国维往常并不会把话说的这么死,今儿这一番话,倒很是不同寻常,隆科多听了忍不住笑道:“阿玛如此铁口直断,安知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佟国维摇了摇头:“我也只是按照如今的局势做的猜测,至于日后如何,还得看四阿哥的应对,行了,你先回去吧,这段时日老实当差,不要叫皇帝失望才是。”
**
之后一段时日,隆科多这边只是老老实实当差,把京里的大事小情都收集起来禀报给皇帝,包括四阿哥九阿哥等人给八阿哥送饭的事儿。
皇帝听了挺感慨的:“老四倒是个难得的厚道人,当年太子一废之时,也是他将太子诉说冤情的话传递给我,如今老八生母去世,他还能友爱兄弟,实在难得。”
隆科多实在是没听过比四阿哥是个厚道人这话更离谱的判断了,但是他面上还是做出一副恭顺模样,笑着道:“也是皇上慈爱教导之故。”
康熙却摇了摇头:“我本以为从小教导他们学习圣人之言,他们长大之后,便也都能长成一个君子,如今看来,却是我错了,孩子大了,我这个做皇父的又哪能管得住呢。”
这话里带出了无尽的颓废之意,隆科多一时之间不敢接话,心里却忍不住感慨,自打将太子再次圈禁之后,皇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毫不在意,但是其实心里的痛楚只怕也是不小。
二月中旬,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康熙皇帝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这本是一件圣明烛照的政策,对老百姓来说,表面看起来十分友好。
但是隆科多心里却并不这么觉得。
说是丁银固定,可是地主们若是想要转移丁银,朝廷又能怎么办呢?
毕竟地丁册和粮册都是掌握在地主阶级手里的,他们私底下如何弄鬼,朝廷这边只怕是想查也查不出来。
但是无论如何,这项政策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只是说到底,皇帝已经老了,即便想要改革,也不愿大动干戈,如此也只能看下一任皇帝的魄力了。
二月底,宫中开始选秀,与此同时,八阿哥也给良妃守孝满了百日,他进宫去给皇帝请安,听闻还需得奴才搀扶。
底下人都在赞叹八阿哥纯孝,但是隆科多却从皇帝逐渐冷淡的态度中察觉到,八阿哥距离皇位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作者有话说:入v第二更!
第25章 解决
三月选秀, 阿灵阿的嫡次女果然被赐婚十七阿哥,隆科多的外甥女乌林珠也被赐婚蒙古郡王,成为了未来的郡王妃。
一时间钮祜禄氏一门无限荣耀。
佟家到底也是钮祜禄家的亲家, 还是乌林珠的亲外家,皇帝下旨之后, 佟家自然也要上门恭喜。
原本该是隆科多带着老赫舍里氏上门的,但是因为最近隆科多比较忙, 而且以佟国维的意思,他们家也得和八阿哥党保持距离, 因此隆科多这次就没有跟着, 而是让德克新带着女眷上门贺喜。
她们去了之后,一直到下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 隆科多都下值了,正在书房里看书。
听说三太太回来了, 隆科多只是点了点头,也没多想,但是很快的, 外头突然又有人通传,三太太过来了。
隆科多一愣, 平日里赫舍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23-30(第4/19页)
氏是很少来他的书房的,赫舍里氏本身是个十分传统的女性, 嫁进门来的时候,甚至连字都不认识。
后来还是隆科多一点一点教她认字,又一点一点引导她主动读书明理,夫妻俩平日里这才好歹有些话说。
但是赫舍里氏到底是被封建礼教洗脑了这么多年,很多顽固的思想还是不容易改变, 比如她就从来不掺和隆科多外头的事儿,也基本不怎么问,书房就更不来了。
隆科多一开始还会想着什么红袖添香,夫妻同心,但是后来发觉妻子的思维难以改变之后,也就歇了这个心思,他现在本就行走在钢丝上,有些事情,的确越少人知道越好。
“请太太进来吧。”迟疑只在一瞬间,隆科多很快就回过神来,让人去请赫舍里氏进来。
很快,赫舍里氏就从外头进来了,隆科多也收拾好了桌上的书籍信件,领着媳妇去了次间说话。
“可是今儿有什么事情发生?”
隆科多是了解妻子的,她这会儿过来,肯定是有什么事儿。
赫舍里氏绞了绞手中的帕子,看着有些难以启齿,许久才低声道:“我今儿陪着老太太去钮祜禄家给姑太太道喜,事儿倒是办的挺顺利的,但是回来的时候,老太太说马车里闷得很,让我掀开帘子透透气,结果,结果我好像看到……”
后面的话赫舍里氏越发难以启齿,隆科多忍不住蹙眉:“看到什么了?直说就是。”
赫舍里氏这才咬牙道:“我看到那个李四儿了,她走在街上,身后还跟着一个小丫鬟。”
隆科多心下一惊,有些诧异,这女人的生命力还挺顽强,都被送走一回了,竟然还能回来。
隆科多挑了挑眉:“许是她家里人将她许到京里哪户人家了吧。”
赫舍里氏摇了摇头:“您不知道,我看她那做派,不像是小门小户的,反倒像是什么高门大户的模样,我估摸着,怕是她给哪家大户人家做了妾室,你说她不会记恨我们吧?”
原来是担心这个,隆科多点了点头:“我知道了,这事儿你不用操心了,我先让人查一查,想来她也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人该得罪什么人不该得罪。”
见着隆科多这么说,赫舍里氏便也松了口气,转头又和隆科多说起了旁的。
隆科多听说钮祜禄家对外甥女十分尊重,嫁妆准备的也十分丰厚便点了点头,又听说外甥女学了几日规矩,行事说话已经很有条理,人也胖了一圈,他便更满意了。
女子嫁人,说到底不管在哪儿,最要紧的都是自己立起来,京里的这些高门显贵,比起蒙古人也好不到哪儿去,且看看他那个好侄子就知道了,公主跟了他都能郁郁而终,隆科多知道的时候都气笑了。
想到这儿,隆科多又叮嘱赫舍里氏:“我如今外头事忙,家里的事儿就都交代给你了,你日后行事也要谨慎小心,不该收的礼一点儿都不能收,不该应承的事儿,也一点不要沾边。”
赫舍里氏还是比较谨慎的一个人,听了这话只是点头:“三爷您就放心吧。”
隆科多点了点头,顿了顿又道:“等过段时日,我就给岳兴阿谋个差事,他如今也大了,该长进些了。”
一听说要给儿子谋差事,赫舍里氏顿时高兴了起来,笑着道:“这孩子,自来老实敦厚,能帮到三爷就好。”
隆科多只是笑了笑:“咱们这样的人家,或许老实些才更好呢。”
皇家这一连三代的君王,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若是不能聪明到在哪个跟前都能混得开,那还不如老实些。
赫舍里氏自然不知道隆科多的这一番长远心思,心里却已经开始打算要给儿子相看哪家的姑娘了,她可还记得,老爷说了等岳兴阿谋了差事再成婚呢。
**
夫妻俩聊完天,等到赫舍里氏一离开,隆科多就把打听李四儿的事儿吩咐了下去。
这女的可是历史上都留了名的,他可不会小看她。
要知道历史上的隆科多也算是个聪明人,最后却被这女的笼络的死死的,对发妻嫡子如此薄情。且不说隆科多本身就是个没心肝的,这女的肯定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隆科多如今作为九门提督,他底下的人打探起消息来也是格外的迅速。
很快的,隆科多就知道了事情始末。
这个李四儿,果然有点本事,她跟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隆科多的大舅子庆保!
原来这李四儿虽然被人送去了天津,但是却并不服输,去年的时候,想方设法使人往京里捎了信与庆保勾连上了,这庆保本就是个纨绔子弟,再加上本身就对李四儿的美貌有些想头,自然也就十分轻易的上了勾。
两人勾勾缠缠一个多月,庆保终于忍不住了,暗中使他手底下的铺子以去天津进货为借口,将李四儿偷偷送来了京城,然后在外头给李四儿置了个宅子住下了。
如今已经住了大半年了,赫舍里家好像还一点都不知道。
隆科多简直无语,李四儿这女的到底有什么魔力,竟然能让每个接近她的男人都如此神魂颠倒。
根据底下人禀报,庆保这大半年,已经往李四儿身上花了好几千两银子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一个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年的耗费也就几两银子,这好几千两,哪怕是放在赫舍里家这样的高门大户,也是很大一笔支出。
隆科多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让人将消息递给赫舍里家的老太太。”
这事儿不能告诉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到底是出嫁女,便是知道了也无能为力,更不能告诉舅舅,舅舅年纪大了,身子本就不大健壮,而这个李四儿之前还是舅舅的小妾,要是让老爷子知道了,指不定怎么生气呢。
因此说来说去,到底是告诉老太太比较合适,一方面是因为老太太身为后宅之人,先天就有处理这种事情的经验,另一方面是,打从上次的事情,隆科多也看出来了,老太太是个明白人,肯定不会在这种事上打什么马虎眼。
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没几天隆科多就又收到了赫舍里家的动向。
大舅子庆保挨了家法被禁足在家,而上家法的理由是他胡乱支出银钱,并没有提养外室的事儿。
至于那位李四儿,老太太这次发了狠了,直接让人将她捆了送去了西北,李四儿的私宅子也被赫舍里家上门检抄了个干净,听说检抄出不少银钱器物。
隆科多听到这消息也只是皱了皱眉,既然都处理好了,那他也就不插手了,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赫舍里氏曲里拐弯的,到底也是知道了娘家的变故,急忙回去了一趟,等回来之后,隆科多看着她眼睛都红了一圈。
“三爷,李四儿的消息可是您透露给我额娘的?”
赫舍里氏倒也不和隆科多藏私,直接问道。
隆科多点了点头:“这事儿腌臜,我也不想使你操心,就直接透露给舅母了。”
赫舍里氏听了忍不住流了两滴泪:“也是大哥糊涂,人都送出去了还勾缠,您是不知道,那李四儿心有多狠,她竟是收买了哥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23-30(第5/19页)
跟前的奴才,给嫂子下了药,幸好发现的及时,不然嫂子只怕也会被她害死。”
隆科多听到这话悚然一惊,这个李四儿,果然心狠手辣。
赫舍里氏说到这儿又开始流泪:“父亲如今也知道了,他狠狠地打了哥哥一顿,我今儿过去的时候,他还下不了榻呢。”
隆科多心里骂了句活该,面上还是拉着赫舍里氏的手道:“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想来日后大舅哥他也就明白了。”
赫舍里氏叹了口气:“只盼着他能明白吧。”
这事儿不过是一件小事,几乎没在京里引起什么波澜,但是没几天隆科多和四阿哥见面的时候,四阿哥却突然提起了此事,还安慰了隆科多几句。
隆科多听了心中也不免感慨,谁说人家四阿哥铁面无情的,这人要是真的想对谁好,那还真是挺细心的,一般人你根本扛不住。
康熙五十一年四月,托合齐会饮案和沈天生案开始联合审理。
审理人除了八爷党就只有一个中立的,其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托合齐几个重臣都被判处绞刑,剩下的人也是罚的罚,流放的流放。
皇帝这次是真的格外下了狠手。
后来托合齐病死在狱中,皇帝都使人将他挫骨扬灰。
齐世武更是被人钉死在墙上,呼号数日才亡。
如此铁血手段,自然让人胆寒,隆科多自己都下意识紧了紧皮,都说康熙帝晚年对大臣宽仁,但是在面对自己的权力受到侵蚀时,他却也绝不会手软。
隆科多又给自己敲了一遍警钟,对于自己的工作自然也是越发谨慎小心了。
一直到七月份,皇帝又巡视塞外,隆科多这回倒是没跟着一起出去,主要他的本职工作就是巡视九门,保卫京畿。
皇帝这一出去直到九月三十日才回到京城,而就在回到京城的当日,皇帝当着文武大臣和皇子阿哥的面宣布,废掉皇太子。
至此,皇太子胤礽终于被彻底废除,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四十年之太子,也终于走到了他政治生涯的末路——
作者有话说:入v第三更!
第26章 毙鹰
皇太子被废是大事儿, 但是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却又并没有那么震撼。
毕竟从太子党事发到处置再到废太子,几乎过了整整一年, 京里的人也早就对此事有了心理准备。
十一月的时候,皇帝将废太子之事告于太庙, 宣示天下。
如此,废太子之事算是板上钉钉, 再无疑虑了。
虽说废太子的事儿,本身和隆科多关系不大, 毕竟不管是佟家还是隆科多本人, 都和太子没什么交情,啊不对,也不能说没什么交情, 应该说本身就是政敌。
太子被废,佟家不上赶着放鞭炮庆祝, 已经是很克制了。
不过如今隆科多的差事却多多少少和废太子这事儿牵扯上了,因为皇帝将看管废太子的事儿,交给了隆科多。
太子一开始被圈禁的时候, 还挺老实的,但是慢慢的, 他的坏脾气就显现出来了。
今儿水不好喝,明儿饭不好吃, 后儿又说伺候的奴才不好,反正事情很多。
而对于这位昨日黄花,隆科多却偏偏还要小心伺候着,毕竟皇帝虽然废除了他的太子之位,但是他说到底也是皇帝从小养到大的好大儿, 那待遇可是一星半点都不差。
因此隆科多对于太子的要求,只要不牵扯到什么朝政,都是照单全收,反正他就负责传个话,办不办的,还得看人家内务府。
而内务府那边也是的确很了解皇帝的心意,只要咸安宫要的,那边都是一应俱全的给送过来,磕巴都不打一下。
隆科多也算是琢磨过来皇帝的意思了,说到底,这位前太子殿下,那还是尊贵的皇子,还是得锦衣玉食的伺候着。
隆科多想清楚之后,将手底下的人,都叫过来仔细叮嘱了一番,让他们都小心伺候着,生怕这些人一不小心又得罪了这位爷。
**
五十二年三月,隆科多的外甥女乌林珠出嫁。
经过了这一年多的学习和保养,这孩子不仅身子骨结实了许多,为人处世也很有条理。
隆科多见了一面之后,心中也放心了许多。
就在乌林珠出嫁当日,皇帝还赐下了嫁妆,太后和宫里的娘娘们也都跟着赏赐了东西,因此乌林珠的婚事办的十分热闹。
这一日隆科多也终于见着了他的外甥女婿,看着高高大大的,虽然不说有多俊俏,却也不丑,行动间很有章法,隆科多和他交谈了几句,发现他还挺懂礼数的,心里便也满意了几分。
等到外甥女出门,隆科多也忍不住感叹了一声,得亏他没有闺女,否则就这么看着闺女出门子,他不得心疼死。
想完这话转身去看他四妹,却见她已经哭成了一个了泪人,赫舍里氏搀扶着她小声安慰,却一点作用都不起,就连赫舍里氏自己眼圈也跟着红了。
隆科多心里一时间有些难受,竟有些不敢看这一幕,只能急忙转身出去,心里却想着,日后若是有机会跟着皇帝去木兰,一定要记得去看一眼外甥女才成。
**
隆科多的外甥女出嫁没几日,又到了康熙皇帝的六十岁万寿,为了庆祝这个整寿,皇帝举行了千叟宴。
这次宴会是在畅春园举行的,场面十分盛大,据说参加的老人有千余人,上到公卿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各个阶层的人都有。
佟国维这一年七十岁了,因此也跟着参加了这次宴会。
他回来之后,还笑着和隆科多说了千叟宴的风光,隆科多听着也挺有趣的,但是心里还是忍不住嘀咕,要是能不让他们这些大臣们穿整整一个月朝服,那就更好了。
没错,三月是皇帝的六旬万寿,因此皇帝也要求京官穿整整一个月的朝服。
这朝服穿起来十分繁琐,也很费时间,而且穿着也不大舒服,有些闷,隆科多自来不爱穿,但是现在却不得不每日都穿,让他十分难受。
**
而且搞完这个千叟宴还不够,皇帝又令人在畅春园的蒙养斋立馆,修《律吕》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