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瑶娘听到这话,却只是轻笑一声:“郎君又与我说笑,郎君能直接拒绝官家赐婚,岂非是比我更加不慕名利。”
李用和却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哪里能有娘子这般的心胸,我之所以会拒绝,也是因为骨血回流不利子嗣罢了,若是今日官家赐婚其他异母公主,我定是想也不想的就答应下来。”
毕竟若是真有一个公主媳妇,那自己的儿子,还有自己的孙子孙女,前程都是不必他操心的。
瑶娘被他这话说的笑出了声,忍不住摇头:“我如今倒是真不知道什么才是郎君真正的本色了。”
李用和也跟着笑笑:“这世上之人,本就是无比复杂的。”
荣华富贵谁不喜欢啊,李用和也就是一个俗人,只是有些时候,人还是要坚守一下子底线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用和现在也深刻意识到,如今李家的地位都是皇帝赋予他们的,若是日后这个大外甥没了,那么他们今日的地位只怕也会灰飞烟灭,他现在最要紧的,第一个是培育自己的子孙好好读书,第二个则是得保住大外甥的血脉,只有自家人登位,李家的地位才能进一步保持住。
不过这两条,第一个好弄,他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是第二条,就不大好弄了,即便李用和知道再多的现代育儿知识,他也治不了不孕不育啊,皇帝如今成婚都这么多年了,后宫一个消息也没有,着急也没用。
但是李用和心里明白,自己这个大外甥并非真的不孕不育,最多就是子嗣艰难,而这个或许可以先从自身保养做起。
李用和暗自下定了决心,到时候可以把这事儿和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120-130(第6/21页)
后说说,以太后的名义,召集天下名医,到时候皇帝面上也好看些。
**
李用和这边考虑着给大外甥找大夫看不孕不育,大外甥那头也想着给舅舅一点好处。
如今赐婚是不成了,可是皇帝心中提升母家的想法还是没变,虽然现在朝廷中对于外戚掌权的桎梏还是很大,但是有一个职位,却是例外,那就是禁军系统,在禁军中担当职位的,无一不是皇帝本人最信任的人,而李用和自然算是其中翘楚。
因此很快的,就在李用和搁家里开始准备给儿子相亲事宜的时候,皇帝的任命便下来了。
李用和的寄禄官升为贺州刺史,差遣为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
一下子就给一步登天了,李用和都被这个职位给整蒙了,他还以为皇帝会一步一步来呢,就算是大升职,最起码也得等到明年,因为今年太后才刚刚没了,明年又要准备改年号,给他升职也算是顺理成章,没想到这么快就不演了,直接摊牌了。
不过不管皇帝是什么心思,李用和接到圣旨之后,心情还是很好的,立刻准备入宫去谢恩。
他急匆匆换上官服,急匆匆入了宫,一路被人引到垂拱殿,也没在外头多等,便被直接引了进去。
一进去就看见大外甥仿佛一直在等着他似得,此时正满脸笑容的端坐在书桌后面。
李用和连忙上前行礼谢恩,而皇帝也很快抬了抬手:“舅舅不必多礼,且坐吧。”
李用和这才坐下。
而皇帝则是笑眯眯道:“如今满朝文武,朕能相信的人不多,舅舅便是其中朕最信任之人,日后步军也要多劳舅舅费心了。”
李用和连道不敢:“臣能得陛下信任,实在是万死难报,还请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为陛下守好步军。”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许久又道:“原本想将舅舅调进殿前司的,但是如今并没有合适的位置,舅舅放心,日后一定会有这个机会的。”
李用和又连道了一声不敢。
禁军分为亲军司和殿前司,其中亲军司下有马军都指挥使司,步军都指挥使司,殿前司下有都指挥使司,因此被统称为两司三衙。
从常理上来说,亲军司的地位要高于殿前司,但是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上来说,殿前司要比亲军司离皇帝更近,而在古代社会,地位越高并不代表你所拥有的权利更高,只有与皇帝之间的关系越亲密,你所代表的权利才越大,因此皇帝才有将李用和调入殿前司的意图,只是如今还未能成功罢了。
但是无论如何,现在李用和都是进入了大宋的禁军系统,即便是只有统兵权,并无调兵权,还与枢密院互相制衡,但是总归也是步入了大宋官场的上层位置,再不是之前在底层寂寂无名的状态。
李用和自己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也希望能通过掌管步军司,看能不能改善一下大宋禁军的质量。
**
李用和在皇帝这儿谢完恩之后,便又去了太后处和太后说话。
太后这次见到李用和,那也是满面的笑容:“如今咱们家也算是熬出头了,官家信重你这个做舅舅的,你可不能辜负了他这番信任。”
李用和自也是笑着应允:“姐姐放心便是,定不敢辜负皇恩。”
说完了这事儿,太后又问了问他对于李璋婚事上的想法。
这一点李用和自然也不会瞒着姐姐,只是道:“如今咱们家身为外戚,若想和书香门第结亲,找高门第的只怕很难,估计还是得从勋贵和外戚中寻找合适的人选,姐姐也不必为了他操心,他如今年纪还小,再拖两年也是无妨。”
太后听着这话叹了口气:“你如今想得好,等真到了时候,你就知道着急了。”
见着太后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李用和急忙转移话题:“姐姐,有件事我想要和你商议商议。”
太后一听这话头,便知道肯定是要私底下商议的,因此也很快就将屋里的人都遣了下去,只留两个心腹守门。
而李用和等到人都出去了,这才压低了声音道:“姐姐,如今官家成婚已经这么多年了,为何宫里还是没有半点消息?”
一听这话,太后立刻脸色一苦,眼圈也开始泛红:“你若不说这个,我也想要和你说道说道,要说如今皇帝后宫之中,也不是没有妃嫔,皇帝自己也是雨露均沾,哪怕是皇后善妒,她也未曾出手害过谁,可是就是这么多年,竟是一个孩子都没有,我甚至想着,是不是皇帝,皇帝他……”
太后后面的话终于说不出来,只是扑簌簌的流泪。
李用和看她这样,也是心疼,急忙劝慰道:“姐姐,你先别着急,如今皇帝还年轻,说不得只是缘分未到,咱们想想办法,总不能一直这么下去。”
一听这话,太后立刻抬起头,一边擦眼泪一边直勾勾的看向弟弟:“你既然这么说,可是有什么想法?”
李用和抿了抿唇,低声道:“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上,还是得以官家的身子为重,只要官家身体强健了,那子嗣的事儿,还不是手到擒来,我一直想着,如今太医院那些人,大多都是太、祖太宗时期的老人了,进进出出无非也都是这些人的后辈子嗣,即便有新人,那也是凤毛麟角,很多还都被太医院中的世家压制,如此环境,如何能有出色的医者脱颖而出,因此我想着,要不要借着姐姐的名义,广招天下名医,到时候皇上的身体不也得到了保证?”
李用和虽然用词含蓄,说话也很克制,但是李太后还是明白了他的意思,看起来弟弟也觉得,此事应该是皇帝的问题。
这个其实也没什么难猜的,要是一两个妃嫔不生孩子也就罢了,要是满宫妃嫔都不生孩子,那是谁的问题还不是显而易见吗?
只是如今皇帝人还年轻,而且刚刚亲政,大家都不好意思说罢了。
这般想着,李太后倒是下定了决心,不管怎么样,这可是自己儿子的未来啊,她不能不管。
因此即便知道此事会引起争议,她还是点了点头:“你放心,这事儿我找个机会一定和皇帝提!”
李用和顿时松了口气,能把太后说服,那么此事就已经成了一半,要说这世上谁最担心皇帝的子嗣问题,除了皇帝自己,那就是他们这些外戚了。
老赵家那些宗室都得往后稍稍,毕竟要是皇帝没了子嗣,可不就他们有机会了吗。
这一日李用和在宫里和太后絮絮叨叨说了许久,从提出意见的契机到说话的话术问题,都和太后商议了许多遍。
他们既得保证此事顺利进行,还要保证维护皇帝的自尊心,因此这事儿还真算不上简单,一直等到商议结束,已经是到了用午膳的时候了。
李用和正想着告辞离开,太后却偏要留他用饭,姐弟俩正推拉间,外头却突然传话,皇帝来了。
这下子李用和彻底走不了了,和姐姐对视一眼,便急忙起身迎接皇帝了。
皇帝今日看着倒是挺高兴的,龙行虎步的从外头走了进来,进来之后先是给上座的太后行了一礼,然后才抬手免了李用和的礼数。
“舅舅不必多礼,请坐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120-130(第7/21页)
李用和一听这话,便也安坐了。
而皇帝这边,一边立刻吩咐人去传膳,一边自己亲自给太后奉了一杯热茶。
“母后,喝茶。”
太后笑眯眯的接过茶水,又把儿子夸了一句。
夸完之后,太后喝了一口茶,这才道:“皇帝今日这般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
皇帝摸了摸鼻子,看着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没什么喜事,只是想着多日未见母后,想着过来给母后请安。”
说完又看向李用和:“还有就是舅舅,今日也是舅舅的右迁之喜,舅舅可得留下来用一顿饭才成。”
李用和立刻笑着应下。
没一会儿,饭终于传了上来,皇帝,太后和李用和,还有也被叫过来的惠国长公主,一同入席用饭。
今儿皇帝看着仿佛格外的兴奋,席间一直在滔滔不绝的说话,劳的李用和一边吃饭,还得一边听着大外甥在说什么,以免不能答话。
等吃完饭,李用和觉得自己的胃里的神经都松弛了下来。
而皇帝还不满足,吃完饭之后,又叫着李用和一起离开。
李用和自然不能拒绝,跟着皇帝一起往外走去。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这会儿皇帝倒是没有之前那么激动了,只是聊了一些琐事,眼看着快到福宁殿了,这才摆了摆手:“舅舅早些回去吧,今日天寒,舅舅路上可要走慢一点。”
李用和谢过之后,这才与皇帝分离。
等他终于出了宫,李用和也不等上自家马车,而是直接对跟前的海哥儿道:“去查一查,今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海哥儿一脸懵,无措道:“郎君说的是哪方面的事儿?”
李用和一时间沉默了,心说我哪儿知道是哪方面的事情,但是想了想还是给了海哥儿一个方向:“与皇家有关的大事儿。”
皇帝如此高兴,却偏偏不好意思说,肯定是什么不好放到台面上说的事儿。
海哥儿有些懵懂的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琢磨,到底该从哪方面查起呢。
没想到啊,很快海哥儿也用不着操心了,就在李用和回家不久,消息便已经源源不断的送回了家里。
原来今日果真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也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刘太后的干弟弟兼前夫刘美,病重了。
李用和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有些错愕。
他知道,自打刘太后去世,皇帝亲政,刘美便彻底沉寂了下去,甚至于开始称病不朝,刘家人也彻底在汴京城中沉寂了下去。
要说之前刘家的那些衙内们是横行无阻,那如今就是夹着尾巴做人。
李用和曾想过刘美或许就一直这样低调下去,但是却没想到,这才不过几个月,他竟然就病重了,而且这还不是简单的病重,听底下人传来的消息,刘美只怕是要不行了。
李用和不知道他这是真的自然意义上的病重将亡,还是战略意义上的为了保全家族的病重将亡,反正现在这个情况就反应出了一点,刘美绝对是要死了。
这样一个在自己前半生打压过自己,想要陷害自己的人,要说李用和对他有什么怜悯之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这个地步,还是不免生出一声叹息。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人这一生起起伏伏,能依赖的除了自己,旁的人是一个都靠不住,这是李用和得出的结论,也是他活到现在,唯一的信条。
**
很快这件事也传遍了整个汴京,甚至于瑶娘都听说了,这一晚回到后宅,瑶娘还来问李用和:“要是刘美真的去了,咱们家要过去吊唁吗?”
李用和想了想,还是点点头:“虽说咱们两家龃龉不断,但是该有的程序还是得有,否则岂不是让人以为咱们行事刻薄?”
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死者为大,人都死了,上门吊唁又费不了几个钱,装装样子嘛,不寒碜。
瑶娘听了这话也点了点头:“既如此,那我就准备起来了,你说到时候谁去合适呢?”
李用和想了想:“我和璋儿去吧,你若是想去,也可以一起去。”
瑶娘思索片刻又点了点头:“那我也去一趟吧,珣儿还小,莫要被这场景冲撞了,还是留在家里为好。”
夫妻俩做好了决定,然后就在家里坐等报丧了。
事实证明,刘美也没有叫人失望,病重消息传出来的第三天,刘家报丧的就上门了。
来李家报丧的,还是刘美的亲儿子,看起来刘家这次也是蛮重视李家的。
既然人家都这么郑重了,李用和也亲自出门应和了一下,然后又略宽慰了几句,然后便看着人离开了。
转头回了家,李用和换上了庄重点的衣裳,带着妻子和儿子,一同往刘家吊唁去了。
如今刘家已经是一片素白,甚至于念经的和尚都已经到位了,只是家门口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多,只两三个人。
迎宾的人看到李用和进来,也是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迎接:“李郎君,快请进。”
这话一出口,旁边一个路过的人立刻纠正道:“说什么李郎君,如今可是李步帅了。”然后便是一脸谄媚的上前奉承。
李用和笑眯眯的应和了几句,便带着妻子和儿子往里头去了——
作者有话说:感谢在2023-10-11 01:36:53~2023-10-11 23:54: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喵。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4章 亲事
刘家今日的情景可以算得上凄凉。
虽然说整个丧礼置办的都还算体面, 可是前来吊唁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李用和能过来,都是出乎了刘家的人的预料, 刘美的长子刘从德匆匆忙忙的迎了出来,看起来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 满脸的不安遮都遮不住,一时间话语都组织的不太好。
“李叔父, 多谢你能过来。”
刘从德对着李用和行了大礼,这话听着有些不伦不类, 但是言语间却仿佛饱含了委屈之意。
李用和听着这话只是笑笑:“你既然叫我一声叔父, 我又如何能不过来?不必多礼,且领我去你父亲灵前吧,我们相识多年, 总得给他上一炷香。”
刘从德这才领着李用和父子往灵堂去了,而瑶娘也跟着仆妇们往后头去了。
等到了灵堂前, 看着刘美的灵位和棺木,李用和心中倒是不免生出些许的感叹,所谓荣华富贵, 如今看来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谁又能想到, 如今这凄凄凉凉的场景之中,送葬的人却是当年那位位高权重的刘国舅呢?
李用和接过孝子递上来的香, 拜了三拜,将香插在了香炉之中。既没有跪拜,也没流眼泪,虽说是来演戏的,但是他可不会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120-130(第8/21页)
给刘美哭灵, 面子上过得去就成。
而刘家的这些孝子们,自然也是不敢挑这些礼数的,等到李用和上完香,便领着他出去了。
长子刘从德一脸愁苦,父亲去世的消息如今已经传出去这么久了,但是皇帝那边却依旧没什么消息,既没有加恩,也没有致奠,仿佛死的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也是因为皇帝的这个态度,其他大臣们也更加不敢来刘家吊唁了,及至如今,除去那些远房亲戚和一些投机之人以及眼前这位,竟是再无任何高官上门,
刘从德心中又是觉得凄凉,又是有些惊恐,凄凉自己父亲的身后事如此惨淡,惊恐的却是皇帝对他们家的态度,他很怕皇帝会在父亲的丧事之后,就对刘家反攻倒算。
毕竟旁人不知道,他心里却是一清二楚,父亲不管是对皇帝,还是对于皇帝的母家都算不上友善,甚至于可以说是恶毒了,尤其是对眼前这位,刘从德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身侧的李用和。
李用和此时还算平和,面上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情绪。
刘从德看不明白他的心思,便也不再多想,只是恭恭敬敬的将人请到前院书房,两人坐着说了一会儿话,眼看着时间不早了,李用和便也提出了告辞。
刘从德礼貌的挽留了一下,见到李用和坚持要走,便也不敢再多言,亲自将李用和夫妇送出了门。
李用和上马车前对着刘从德拱了拱手,道:“贤侄,不必远送了。”
刘从德又行了一大礼:“今日叔父能上门吊唁,小侄感激不尽。”
李用和见他如此谦恭,便也只是呵呵一笑,再不多言,转身上了马车。
刘从德目送着李家的马车走远,一直等看不到李家马车背影,这才转身回了家。
而李用和上了马车之后,便直接吩咐车夫回家。
在马车上,瑶娘一边给李用和递擦手的毛巾一边道:“今日刘家竟是如此冷清,我去到后宅,竟只有刘家妯娌两个接待,钱氏没有露脸,至于其他远房亲戚,更是一个都不见。”
李用和一听这话,有些诧异的挑了挑眉,虽说早就明白人情冷暖,但是如此冷漠也是有些过分了,如此说来,他倒算是最厚道的一个了。
不过他这么厚道会不会反而显得比较不合群啊?李用和心里一时觉得有些好笑。
“刘家自家如何,咱们如今都管不着,做好咱们自己的事儿就成。”李用和回复道。
瑶娘也点了点头:“郎君说的是。”
说完这话之后,瑶娘又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儿子李璋,最后到底将一句话咽到了肚子里,李用和也看到了她的神情变化,不过也没有多问,他是相信瑶娘的判断的。
一家人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回了家,一回到家,李璋就张罗着要去洗漱一番,今日还是他第一次去给人吊唁,那样凝重的场合,也的确让孩子有些不适应了,因此李用和也没有多言,直接吩咐他跟前的小厮好好伺候。
等到李璋离开之后,李用和与瑶娘夫妇便也一齐回了后宅,等到夫妻二人换上了家常衣裳,坐下来说话之时,瑶娘这才将在马车上的未尽之言和李用和说了。
“我今日见了刘家大郎的夫人,那长相,果真俊俏,怪不得当年官家能相中。”
李用和听着这话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她竟是想起了这桩八卦,他还以为是什么紧要之事呢。
不过当年太后把皇帝相中的人指婚给了刘从德,如今看来,也是的确给刘家埋了个地雷,皇帝现在或许对那女子没有了心思,但是这夺妻之恨说不准他还记着。
但是再一想,皇帝好像也没这么小心眼,李用和便把这事儿藏在了肚子里,只对瑶娘道:“今日去吊唁过,日后便不必再关注刘家的事情了,宅子我已经看好了几个,赶明儿你带着璋儿和珣儿也过去瞧瞧,看哪个合适就定下。”
一听房子的事儿,瑶娘立刻就高兴了,笑着应了下来:“好,后儿正好是珣儿和璋儿休沐的日子,到时候我们娘三一起过去。”
李用和笑着点了点头,心里也开始思索,房子定下了,那就得赶紧给儿子找媳妇了。
**
不过还未等李用和有所动作,皇帝这日下午,便召见李用和入了宫。
李用和心里约莫明白皇帝找他入宫的缘由,因此也不多想,换了身官服就入宫去了。
等到了宫里,一进福宁殿,便看见皇帝正坐在屋里看书,见他来了,便把书放在了一旁,笑着对他招手:“舅舅且过来坐吧。”
李用和赶紧走上前去,坐到了下手第一位,而皇帝也开始和李用和聊起了天:“我听闻舅舅今日去给刘美吊唁了?”
皇帝竟是对刘美直呼其名,李用和惊讶的同时,也差不多了解了皇帝对刘美的态度,因此便也老实的点了点头:“是,总想着无论如何,也算有一段缘分,如今人死为大,去上一炷香,也算安心。”
皇帝笑着摇了摇头:“当年刘美那样对舅舅,舅舅还给他吊唁,舅舅果真性情仁善。”
李用和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落得这样一个评语,也是有些发懵,然后忍不住一笑,低声道:“臣也是随心行事罢了,哪里能称得上仁善。”
皇帝见他如此,倒也不再多言,只是问起今日刘家的丧事场面。
这个李用和自然知无不言,一五一十都和皇帝说了,一点也不隐瞒,再说了,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就刘家今日这凄凉场面,他也不相信大外甥不知情。
果不其然,李用和说完之后,皇帝也没有露出半分惊讶神色,只是淡淡道:“刘美能落得今日凄凉场景,也是他往日行事之果报,怪不得旁人。”
李用和一听这话,也不敢再多言了,只是沉默。
殿中的氛围一时间有些紧张,皇帝似乎也察觉到?*? 了这一点,立刻转移话题道:“昨日母后与朕说,如今太医院中尽是些尸位素餐之人,前几日她头疼,喝了许多日的药,竟是一点缓解之相也无,她老人家都如此,更不必想其他妃嫔的待遇,因此她老人家想着,或许可以广招天下名医入宫,舅舅觉得如何?”
李用和一听太后已经行动起来了,也是心中一喜,立刻道:“臣觉得太后所虑之事不无道理,如今在太医院中任职之人,无不是太/祖太宗时期选入之人及其后代,其中良莠不齐,且无半分上进之意,整个太医院如同一潭死水,若是能广招天下名医入宫,也能为太医院补充良才。”
皇帝听到这话,也是点了点头:“我也觉得此事可行,只是不知该用何种名义召见?又该如何考较挑选?而且也不知诸位相公的意见如何。”
李用和笑道:“诸位相公都是国之栋梁,想来定能明白其中道理,至于何种名义,正是近在眼前,既然太后头疼之症迟迟不好,陛下乃是纯孝之人,为太后召集天下名医,岂非是名正言顺?”
皇帝一听立刻抚手称快:“舅舅考虑的甚是,此事就这么定了。”
见到皇帝应下,李用和心里也是松了口气,他现在为了大外甥的生育问题,真是操碎了心啊。
之后两人聊的差不多了,便一齐去了太后处说话,结果两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综穿]国舅爷只想当咸鱼》 120-130(第9/21页)
人到了宝慈殿外,便听人说皇后在里头。
李用和一时间进退两难,他说起来可是外男,怎么着也不好见皇后啊。
但是皇帝却并未放在心上,直接领着李用和就进去了。
按照皇帝的想法,李用和可是他的亲舅舅,亲舅舅见见外甥媳妇有什么使不得的,都是一家人不是。
两人进去的时候,郭皇后正在服侍太后喝药,见到这个场面,李用和都有些惊讶,他还以为姐姐说她头疼是个托词呢,怎么竟是真的病了不成。
但是再一看姐姐面色,看起来红润有光泽,好像也无半分病色,李用和一时之间倒也有些疑惑了。
不过皇帝却没这么多想法,一进门只当看不见皇后,直接给太后行了一礼。
而李用和也跟着一起行了礼,顺道还给皇后也行了一礼。
皇后并未受礼,而是侧身避过了李用和的礼数。
“舅舅不必多礼。”郭皇后声音倒是挺温柔的,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性格刚强之人。
李用和抬头只看了一眼,便赶紧移开视线。
不过即便是这一眼,在他心中也大致有了个印象,郭皇后的长相的确算得上清秀,但是她画的时下流行的三白妆,便是李用和这个现代人所不能欣赏的了。
太后此时则是很高兴弟弟和儿子的到来,立刻让两人坐下。
“不必多礼了,快坐吧。”
两人这才坐下。
皇帝也开始适时的垂问太后的身体状况:“母后还在服药吗?今儿身上可还舒坦?”
李太后笑着点头:“不过是一些补药,至于身子,倒比前几日舒坦了一些,这几日一直都是皇后在我跟前侍奉,也是苦了她了。”
很明显,李太后这是在皇帝面前说皇后的好话,而皇帝却并不怎么买账,只是淡淡对着皇后点了点头:“辛苦皇后了。”
至于皇后,却似乎并未被皇帝这冷淡的态度给打击到,神情平静的行了一礼:“本就是臣妾该做的,担不起辛苦二字。”
皇帝一皱眉,似是有些生气皇后不识好歹,而太后一看这个情形,立刻下场和稀泥。
“唉,你这孩子,真真是个老实的,每日天不亮就到我跟前伺候,天快黑了才回去,每顿药都是你盯着煎好,又亲自侍奉着我服下,如此辛劳,哪里担不起辛苦。”
说完又看向皇帝:“皇后是纯孝之人。”
皇帝听着太后这般说话,眼中也不由闪过一丝动容,皇后能如此侍奉太后,可见已经不是简单的侍疾了,而是真心的孝顺,他心中不免感慨,像是皇后这样冷硬之人,竟也有如此柔软之心吗?
虽然心中感慨,但是皇帝面上却好似依旧没有多大波动,只是点了点头:“皇后的确纯孝。”
见着儿子说完这句话就没下文了,太后心里也是着急啊,这帝后之间的关系,怎么就这么难以维持。
一旁的李用和看着这一幕,立刻敏锐的认识到姐姐有些着急了,皇帝此时心中已经明显对于皇后有了些许改观,而皇帝的性子也并非一下子就能反转好恶的,此事还是得一点一点来。
因此他立刻在姐姐开口之前插嘴道:“娘娘,您可知,官家知道您这几日因为头疼之事夜不能寐,已经准备要召集天下名医入宫为您看病了。”
太后果然被这事儿吸引了注意力,先是一愣,然后立刻狂喜:“果真?”她看向儿子。
皇帝也仿佛松了口气,笑着点了点头:“自然,不过此事还是得和诸位相公们商议一下,看看用怎样的方式才比较恰当。”
太后笑着点头:“是该稳妥行事,日后等这些名医入宫,太医院的气象也能有一番变化。”
皇帝也笑着应是:“此事也多亏了母后提出,否则孩儿也想不到。”
李太后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自家弟弟,面上笑而不语。
之后几人坐在一处聊了些闲天,又在太后宫中用了顿饭,李用和这才出宫离开。
不过在离宫之前,他倒也和皇帝聊了一下关于皇后的事情。
在两人离开宝慈殿之后,皇帝就提起了皇后,他道:“舅舅觉得,如今皇后行事如何?”
李用和对于这个问题还真是有些拿不准,毕竟他对于皇后了解不多,最多也就是今日见了一面,然后就是一些传言和其他人的描述,这些东西,根本不足以去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到底如何。
因此李用和沉默片刻,只是道:“如今看皇后对于太后如此孝顺,可见她心性当是好的,并非恶毒之人。”
想来皇后也明白,自己如今能保有这个地位,不被废黜,多半是靠太后保住了她,而她又能因此对于太后如此恭顺,可见她很聪明,也的确是个知道感恩的。
虽然没有接收到完整的对于人格的评价,但是仅仅一个并非恶毒之人,倒也叫皇帝松了口气,他并不期望皇后能做得多好,只要她有起码的良知,那自己就能容忍她。
不过也就只是容忍罢了,自从她对自己动了手,皇帝与她之间的情分,早就不能恢复如初了。
**
李用和这次回到家时,天都已经快黑了,他踩着暮色回到家,一回来就立刻让人备水洗漱。
这一天天的,跑的他都快要累死了。
洗漱完之后,李用和也懒得再去别处了,直接在前院歇下了,当然了,肯定还是让人给后头的妻子捎了个信,他也怕妻子一直等他。
这一觉李用和睡得极其安稳,等第二日醒来,他整个人都只觉得清爽了不少。
原本想着随便吃点东西就去衙门当差,但是还没等他拾掇好,妻子便过来了。
“郎君,有件事,我想与你商议一下。”瑶娘笑着与李用和道。
李用和有些疑惑:“有什么事?竟是让你一大早的就过来商议。”
瑶娘却是抿唇一笑:“昨个你入了宫,我本是在家里看书,没成想外头却有人给我送了一张帖子,你且看看。”
李用和心里十分疑惑,接过帖子一看,面上惊疑之色逾重。
“竟是开国公家的帖子,我记得我们家与开国公家并无交情啊?”
所谓开国公,正是本朝著名将领高继勋。
他们家也可以说是有从龙之功,不过从的并非太/祖赵匡胤,而是太宗赵光义,他的父亲高琼乃是太宗心腹,等到太宗继位之后,更是立功无数,而高琼的几个儿子也都不是等闲之辈,其中又以其长子高继勋最为出色,南征北战这么多年,及至如今,虽然年岁已长,也不掺和这些朝中之事了,但是身份地位却不容小觑。
瑶娘听到这话,笑着回应:“我倒是与开国公家的三夫人曹氏曾说过几句话,虽说不是十分相熟,却也算得上是知道些底细,我听她的意思,开国公家里有一位幼女如今正值花季,开国公年纪大了,疼惜幼女,正张罗着要给找个好的呢。”
一听这话,李用和立时明白了这封请柬的用意,他略微思索了一下,主要是思考开国公家在朝堂之上的关窍。
其实也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