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60-70(第1/24页)
第61章 第 61 章 于庆隆手里提了……
这一晚于庆隆做了个怪梦。他梦见田里的那些庄稼又被河水淹了。然而等他想去抢收的时候, 子粒们却一个个变成了小猪。这些小猪不过拳头大小,像果子一样从植株上蹦下来往他脚边拱。越拱越多,最后多得堆了满地, 差点叫他被“猪”淹没。
他吓得睁开眼来, 发现天已经蒙蒙亮, 而罪魁祸首正闭着眼睛无意识地在他身上又蹭又拱, 嘴里哼哼唔唔的也不知是梦见点什么。
于庆隆无语,把半压在自己身上的人扒拉下去。这一起来,半边身子都是麻的。
方戍正使劲呢, 怀里的人忽然不见了。他一慌神也跟着睁开眼, 发现于庆隆正无奈又带着些许尴尬地望着他。
“你就不累么?”于庆隆不无疑惑道。要不是因为全程都是在一起干活, 他都要怀疑方戍昨天偷偷躲懒了。
“咳, 自然是累的。”方戍说,“许是一早心里有火, 所以……吵醒你了?”
“没吵醒,你‘弄’醒我了。”
“啊?弄、弄醒?”方戍迷茫了一下,紧接着便理解了话中的意思, 小声道, “我下次注意。”
“注意啥?不是怪你。”于庆隆说, “有力气总比没力气好。只是这几日活多,还是要多存着些精力, 等忙过这阵子我帮你弄。”
方戍赶紧抱住于庆隆亲一口:“我的好隆哥儿,就知你最疼我。”
于庆隆摸摸嘴, 哭笑不得。
值得人高兴的是天色不错,看样子大雨是真过去了。于庆隆把窗子支好,出去伸了个懒腰。
这会儿家中其他人也已经醒了。公公跟大哥又在剥豆,大嫂跟他婆婆一起在厨房准备早饭呢。
于庆隆一看这几个人相处得挺和谐, 便道:“父亲早,娘早。大哥和嫂子也早。”
“早~”
几人纷纷回应。于庆隆又道:“娘,我和守城打算去挑些水来。今儿是不是得多挑一些?”
方吴氏道:“可不。昨儿夜里太暗,我都没瞧清。今儿细一瞅,有些豆子晒也晒不得了,只能尽快吃掉。可谁吃得完那许多啊?白日里我打算熬些浆子挑些豆皮晒干。”
于庆隆道:“我喜欢吃豆皮。”
方吴氏说:“那我多弄些。正好庆家说他能帮我烧柴,你嫂子也说能帮忙挑皮子。”
挑皮子这活不累,中间也总能有歇息的时候。她原想着不好让个双身子的人干活。可啥也不干,倒让人借住着不自在了,她便决定不拦着这小两口帮忙。
“那行,我们尽快把缸填满。”于庆隆告诉方戍,“拿四个桶,咱俩一起来回三趟就成。”
“三趟?那不得累了你?”他家水缸可大着了。
“累啥累?我又不是瓷器做的。”于庆隆催方戍,“快点,去晚了又要排队了。我看到娘弄汤面了,我要早点回来吃。”
于庆隆最爱吃面条,各种面条。
方戍打着哈欠跟上。两口子到了井口,发现来早了还是得排队。今儿人比平时多,都是在议论这场大雨下得不是时候。哪怕再晚个三四天呢,也不至于损失这样多。
有人问道:“方秀才,你家地咋样了?淹得多不?”
方戍说:“多。淹了怕有四成。”
另一人不无羡慕道:“四成也不怕啊。你家不用交税,顶多就是白辛苦一年。咱们这样的人家可就要惨喽,忙活一年倒赔钱。这马上就要到收税的时候,今年一年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活了。”
周围一片叹息声。于庆隆这时听到问方戍问题那人又问道:“严四家的,你家地好像也淹了不少,昨儿咋没见你去地里啊?你家不是也种的黄豆?不抢着收了,在地里捂出霉那可就彻底吃不得了。”
李正脸色苍白如纸,闻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我家盼哥儿病了,所以我才没上地里。”
于庆隆一听便问道:“那孩子现下好些了吗?”
打从第一次在井边见过这人之后,于庆隆后来来挑水也见过几回,也帮过几次忙。不过还是方戍来得多,所以他来了下溪村有一段时间了但跟这人也还是没太熟。可他记得这是个寡夫郎,一个人带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很不容易。
李正说:“好、好些了。”
他说完时也排到于庆隆了,于庆隆便让李正把桶先给他:“我先帮你提。”
有人道:“可我们先来的呀!你先帮他提那我们又要多等一会儿了。”
于庆隆往回帮忙都没人说,大家还都挺同情李正的,还头回冒出这么个人。他瞅瞅是谁这么小气,转头瞪道:“那我一会儿少提我自家两桶水!”
梁大娘也在,说道:“人正哥儿自己带个孩子多难,就让让他又咋着了?再说他孩子就是你们严家的种呢!那耳朵跟严四一模一样!都一个村里住着咋这么不知礼让。”
那人说:“我严家可没有他那样不知廉耻的人。”
于庆隆这才反应过来,这就是李正他夫君家的亲戚。
叫什么名他不知道,人倒是看明白了。他示意方戍占着位置,把李正的桶拿过来提上水给他:“甭管那人。我习得些医术,你看孩子若是见好就算了,若是不见好你便去方家找我。我约摸一个时辰之内都是在家的。”
李正垂着头,说了声谢谢,便提着水匆匆走了。
于庆隆感觉说不上哪里有些奇怪。
往回他帮李正,李正不是这个反应。这人特别有礼貌,而且心思也纯柔。他虽帮过几回了,可这人次次都说好多回谢谢,觉得给他添了麻烦很过意不去似的。
当然,他也不是非得多听几声谢才行,就是怀疑,是不是孩子病得厉害,这人没钱给孩子看病所以才神色恍惚。
方戍这时提了两桶,正想要叫于庆隆递桶。于庆隆却道:“守城你先回吧。我再等会儿,提一回给正哥儿家送一次吧。他八成是因为生病惦记孩子呢。我去瞧瞧,你把水送到家,回来时再去严家找我。”
方戍说:“那我再等等你。一会儿我先把你送过去,省得你又不认路再丢了。”
于庆隆正想说就这么点距离他认得,可往李正离开的方向一瞧他就懵了。三条道!
什么玩意儿!好好个村道整得跟龟壳纹路一样!
这太扎心了。于庆隆只好提完水让方戍送他。
方戍把他送到能看见严家的地方才走。
于庆隆提水到李正家门外,刚好像隐约听到说话声,便问道:“正哥儿,在吗?”
屋内,李正僵站着一动不敢动。汗水爬满了他的后背。他的眼睛一错不错地看着躺在炕上的儿子,只觉手脚冰冷。
一把匕首正横在他儿子的颈前,一名汉子比着噤声的手势,他便一声不敢吭。
“正哥儿,你在家吗?”于庆隆站在门口。他看到大门和屋门都是关着的,可刚刚明明像是有说话声。
“呜哇,呜哇……”屋子里突然传来小孩子哭的声音。不那么很响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60-70(第2/24页)
,但于庆隆听得真真的。
“正哥儿?”
“我!我在!”李正说,“我这就出来!”
“你没事吧?”
于庆隆看到人出来是出来了,可不同于之前去挑水时见到的脸色苍白,这会儿的李正,看着像是水煮过一般。
这人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更是红得不对劲。
明明眼泪都流下来了,这人硬说:“我没事,你快回去吧。谢谢你帮我。”
于庆隆问道:“孩子到底怎么了?”
刚还在哭,突然就没了动静!
李正说:“你快走吧,我的事跟、跟你无关!”
一向温和的人突然强势起来。他说着回头看了眼自家的屋子,眼底满是焦灼:“以后我家的事不用你管!”
于庆隆乍一听心里确实有些不爽。但只要稍稍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里有问题。一个素来识礼的人不会突然变得这样,必然是遇了什么事。
“你快走啊!”李正急得青筋都绷起来了,咬咬唇,低声催道,“你别站我家门口!再也别来了!”
“知道了,就你家门口金贵,我以后不来就是!”
于庆隆说完提着两桶水走,走了一会儿越想越不对劲。
他低头瞧瞧路上的脚印,发现只有李正的脚印。按理来说这倒是正常,因为这家就这么一个大人。
可问题是在这些脚印之余,还有一些痕迹被涂抹掉了,像是害怕被人发现什么。
这别是招了贼了!
于庆隆越想越觉着有可能,便干脆找个地方把水桶放下来。可冒然进去万一真的有贼,孩子就危险了。李正那个样子,分明是对屋子里的孩子紧张不安。
难不成是村里哪个不长眼的汉子去欺负这个寡夫郎?如果是李正自愿的,绝不该是那样的神情。
那他更要保护好李正的名声,不然人捉了李正也活不成了。
还是得把事情弄清楚。
于庆隆又折回去,干脆推开李正家的大门。他只是推开大门,没有再往里进。
李正一听,果然赶紧出来了,神色比之前更慌张:“你、你怎么又来了?”
于庆隆说:“我怎么不能来?我想来想去实在亏得慌。先前我还帮你挑水呢,你连院子都不让我进。”
要不是怕把邻居引来他早喊了!
于庆隆说:“既然你要算清楚,那行,你让我摘点你家的菜回去,就当是还我的人情了,不然我之前不是白帮你干活了?”
李正愣了愣:“那你、你想要啥菜啊?”
于庆隆说:“你去给我薅两个萝卜。我还要两棵大白菜,再给我割一把韭菜。给我装篮子里,要不我提不动。”
李正咬咬唇,一时不明白于庆隆到底是真的要与他计较还是发现了什么。可明摆着的,不给菜于庆隆不打算走。
“那你等等我去拿个篮子。”李正进去之后,看向看着他儿子的矮个歹人。见对方示意他出去仔细说话,这才拿上篮子出来了。
“你要啥你自己挖。”
“我挖啥我挖?挖了不得脏我手?”于庆隆说着过夹道进了后院的菜园,他蹲在萝卜地里道,“我要这个。”说完他示意李正也蹲下,便快速低声问他:“家里有坏人?”
“!”李正抬头,吓得魂差点飞出去。
“别怕,我刚才见你神色不对,又担心冒然进去再出什么事,这才把你引到这。你只管说是不是有坏人,有我自会帮你,也不会叫旁人发现。你不必担心毁了名声。若是我猜错了,你摇头,我拿了菜就走。”
既然说了,菜总是要拿的。大不了以后再还回来。
李正的眼泪忽然落下来。他费力地吞咽一下,把哭声咽下去,求助道:“一共有两个人,他们一个拿刀指着我孩子,一个病了。我不认得他们,他们刚还朝我打听你的事。”
于庆隆突然正常声量道:“韭菜多割点!”
李正赶紧去割韭菜。
于庆隆问他:“打听我啥?”
李正道:“他们问我认不认得一个叫‘于庆隆’的人,还问你最近在没在这村子里。”
杨凤和吴威?!
最近他惹的也就这吴家人。如果是新镇守来找他麻烦大可光明正大找。而且来路干净的人不会这样做事。
李正这时拿着韭菜问:“这些够不?”
于庆隆心说这都够吃三顿了,他赶紧装进篮子里:“他们夜里去不去茅房?”
李正说:“那个没病的去。病的那个起不来。高烧。”
于庆隆说:“好我知道了。我今日还会过来的。最迟下午,你记得别锁门。别怕,只管看好孩子。”
李正硬忍住眼泪点点头。
于庆隆拍拍李正的肩头,自己随便薅了两棵白菜走了。李正一瞅,薅的是那两棵长得最不好的。
他心里忽然有了盼头。
却说于庆隆挑着水,手里还提个篮子。亏得他平衡能力强,不然要么水洒了,要么菜篮掉了。
他吭哧吭哧走了一会儿。又到分岔口。想想还是再等等。
果然,没多久方戍就回来了。
方戍瞧见自家夫郎水没送出去倒多提了一篮子菜,问道:“这菜哪来的?”
于庆隆示意先离开这里再说。
方戍说:“那先把水挑回去。”
于庆隆道:“挑回去别倒水缸里,咱刷地用。”
这水离了他视线太久,而且就放在李正家院子里来的,谁也说不好他和李正去后院摘菜时有没有人往里放过什么。还是不饮用最安全。
方戍听了觉得事情有点严重,干脆把水接过来,然后佯装被绊了一下,直接把两桶水都打翻到了地上。然后重新把桶吊到钩子上,对于庆隆耳语道:“这样就好了。”
于庆隆:“……”
两口子没再去挑水。方丁满跟方吴氏问起来,他俩只说临时急着解手所以就赶回来了,然后于庆隆把方戍拉到后院茅房旁边,小声说了之前的事。
方戍愕然道:“你是说严家小阿兄家里进了两个贼人,还问起了你的名?”
于庆隆点头:“咱们不能不管这事。很可能这两人原本就是冲着我来的。”
“管是要管的,可要如何管呢?若是不想叫人知晓,那便只有你我二人一起去做这件事情。”方戍想想,“对了,还可以找方山大哥和大嫂。他们两口子也是忠厚之人,必不会乱说出去的。”
“人多就惹人眼了。我得马上去趟师父那里。”
“去做啥?”
“要些东西。只是咱家在上溪村的地收完了,我得想想如何与父亲母亲说。”
“这还用说啥。母亲和父亲已经雇人了。原是想着今年收成不好要省些银两,可父亲看不过咱俩干活。”
“啊?是不是咱俩干得太慢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60-70(第3/24页)
?”可是他们真的已经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不是。”方戍道,“总之就是不用咱俩去地里。”
“到底啥原因?”
“……”
“方守城,你倒是说呀!”
“父亲母亲怕、怕你摔了。”
他这么大个人怕什么摔?!
于庆隆稍一想就明白了。是因为他来方家也快一个月了,是怕他身上有了把孩子摔了吧?
这老两口!
不过不管如何,眼下得先把那两个贼人的事情解决好。
于是早饭都没吃,于庆隆跟方戍便说他们昨晚回来之后腿上就有些痛痒,要去莫大夫那里拿药。
方吴氏嘱咐他们:“隆哥儿你可不能乱吃药,可问好了你师父。”
于庆隆说:“娘您放心,我会问仔细的。”
方吴氏便没再拦了。
两口子快步到了上溪村,于庆隆见没有患者,便让方戍守着门,小声问莫大父:“师父,我想求您老给我点麻醉药成吗?”
这个世界也有麻醉药,虽然没有《后汉书·华佗传》里记录的麻沸散那么厉害,但是也有相当的作用。只是很贵,所以用的人比较少。但他师父有这东西。
这是由曼陀罗花跟草乌等合制而成的,他还看过方子。
曼陀罗花里有东莨菪碱成份,以前法学课上老师在讲案件举例说明的时候偶然提到过一嘴,他还有些印象,这玩意儿确实有镇静作用。
莫大夫道:“你要干啥?”
于庆隆大致说了说情况:“师父,那孩子还可小呢,我要是不管那万一……”
不止是孩子的问题。那两个贼人都是汉子,万一对李正做什么可怎么办?!那要一辈子留下心理阴影。
莫大夫道:“可这样你也很危险呀!”
于庆隆说:“所以我来找您要这个药嘛。把那两人弄倒了这事就好办了。”
莫大夫怎么想都不放心,便道:“不行,还是我随你们一起去一趟。”
老爷子拿上药箱,装了数十包药和针,接着便出了门。
三人来到下溪村,还没到中午呢。有人看到莫大夫便问:“莫大夫您怎么来了?可是我们下溪村谁家有人生病了?”
莫大夫说:“倒也不清楚谁家有人生病。只是这大水刚过去,咱们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有些乡亲病倒了,所以我来看看有没有谁需要用些药预防预防。”
那人说了句:“您说的是。那这药咋卖?”
莫大夫说:“一包三百文。”
“这么贵?!”村民心想这不是抢钱么,赶紧笑笑便走了。
“卖药了!”这时方戍突然喊道,“预防伤寒,退热止咳,还有专门驱寒祛湿的汤剂!”
然而这个时间大多数人都在田里,村子里都没有多少人。所以许久才会有人问。可问完之后一听价格,便都不买了。
不一会儿就喊到了李正家门前。
“卖药了!”为了不被发现于庆隆在,方戍负责继续喊,“可以预防伤寒,退热止咳化痰的药!还有专门驱寒祛湿的汤剂!专门针对这次的大雨大水配的方子!保证药到病除!”
矮个土匪一听,当即动了心思!低声威胁李正:“你!出去想办法弄两包来!不然我要你儿子的命!”
李正一听就认出了方戍的声音。这整个村子满打满算,就方戍和于庆隆这两口子帮他最多!
于是他想都不想便出去了。
方戍问他:“哎?严家阿兄,你要来两包药吗?”
李正问:“怎么卖?”
方戍说:“治伤寒的二十五文,你要便可收你二十文。预防的十五文,你要便收你十文吧。都是自家采的药,所以不贵。你要哪种?”
这钱李正倒还拿得出来,便去取了铜钱说:“两样我都要,可咋服用呢?”
因为是白天,于庆隆担心这伙人会在窗口看着他,便没凑近,李正只能问方戍。
方戍将药给了李正说:“这个是治伤寒的药,这个是预防的。治伤寒的若是没有高烧流鼻涕头疼便不可服用。若是有上说的症状便用。三碗水煎成一碗,一次喝掉,一日一次喝三日。这个预防的随时可以喝,也是三碗水煎成一碗。一日一碗连喝三日。这有些苦,因着用的都是便宜又好用的药,所以味道不大好。但你大可放心喝。你喝了,包管啥病都会好。你是不懂,这大水过后就容易起瘟疫,所以防着些有好处。”
李正明白了,拿好药包,回屋去。
方戍这时又开始满村叫卖起来。而于庆隆则绕过去,到了李正家后院。
他手里提了条木棍——
作者有话说:方戍:老天爷,保佑我家隆哥儿平安。我愿意一辈子不吃糖饼[求你了]
庆隆:能不能有点诚意?[问号]
方戍:那我愿意一辈子不生蛀牙![求求你了]
庆隆:……连吃带拿有你的[白眼]
第62章 第 62 章 烫手山芋是丢还……
李正拿了药包进去, 那矮个土匪李胖便叫他打开看看。
李胖并不识药,只不过是装作认识罢了。他待李正把药包打开之后拨弄一下药材,没发现李正有什么特殊反应, 还是紧张地看着孩子, 便告诉李正:“快点拿去煮, 煮完了好给我兄弟喝。我可告诉你, 你给我仔细着点,他若是吃了不见好,我要你娃的命来换!”
李正问道:“那、那我先煮哪个?有一个是治伤寒的, 有一个是预防的。”
李胖见躺在炕上烧得跟块炭火一般的兄弟听到这话之后缓缓睁开眼睛瞅了他一眼, 只得道:“先煮他的药。在屋里煮, 不许去外面!”
李正只好把小炉子拿进屋里。
还好这种小炉子他家自来就有。那是他为了弄吃的做的。煮粥啥的不用烧太多, 这样能省不少柴。
他一个人带着孩子没那么多时间去打柴,所以能省必须省。
李正把药装进瓦罐加了水, 按方戍说的煎。煎好之后滤出来端到炕边。
李胖又道:“你先喝一口再喂他!”
李正只好自己先喝点,接着便把药喂给发高热的人。
人的求生意志还是强的,高个的烧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可喂的药却知道要喝。
李正喂完, 高河便开始微微往外透汗, 人也显着精神了些。
李胖见确实有效果,兄弟身上好像没有那么烫了, 便又让李正把另一包据说能预防的药给煎上。
“我都问过了,”李胖对高河小声道, “那叫‘于庆隆’的哥儿就在这个村子里。咱先前没见着许是因为有事,这人没出门。等你好了,咱就去堵他,咋还不把他抓了?”
“好, 是不能空手回去。”这次遭了这么大的罪,总不能啥好处也捞不着,“话说回来,你说这小鬼像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60-70(第4/24页)
像一个人?”
“像一个人?”李胖迷惑了一下,“像谁?”
“你忘了?去年也是这个时候,咱在北树林下头不是劫过一个背毛皮子回来的汉子?你看这小娃的耳朵,是不是跟那汉子一模一样?”
“还别说,真跟照模子扒下来的似的。那人莫不是这小娃的老子?可他不是掉下山崖了?”
“所以我猜这小娃的爹多半是个寡夫郎。他说他男人在外面没回来根本就是骗咱们的。咱们走的时候把这小子也带走。”
“怎么带?”
“把他孩子带走,还怕他不跟上来?”
“对对对,还是你聪明,就这么办!”
高河如今发了些汗,人也精神不少,想着把救了自己的哥儿也弄到寨子里,心情不禁更好了。然而很快他便开始瞌睡起来。他想到许久都因高热没有休息好,乏力些也正常,便说自己要睡会儿。
李胖没多心,觉着病了发虚,嗜睡也正常。
不多久李正把药熬回来。
这回李正自己先喝了。李胖一看是同个瓦罐子里倒出来的药,李正还是主动喝的,想着这药必没有问题,便也痛快喝下。
他兄弟这样子也不知会不会传了旁人。他想起外面的那名大夫提到了“瘟疫”一词,觉着喝一些防备总没错。
李正一点点喝,喝一点,吹一吹,碗始终端着,那李胖便只当他是怕烫,没说什么。
谁知过了会儿,他便开始犯起困来。
这困意来得又急又猛,他刚反应过来着了道,人就向后一厥,啥也不知道了。
李正见状,赶紧放下碗在自己手上重重咬了一口,咬出血印。他醒醒神之后便去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怀里。
孩子哭累了便睡,睡醒了又哭的,饿了也吃不好,不过一日一夜过去这小脸颜色就有点发暗了,一被阿爹抱在怀里便又委屈地呜哇起来。
李正心疼得又忍不住落泪,却怕吵醒了那两人也不敢出声,轻轻哄着孩子赶紧到了外面。
于庆隆就在他家院子夹道处盖个麻袋装货物呢。如今看到他出来,立刻起身过来把外面的师父跟方戍叫回来。
师父看看孩子,说道:“无妨,就是有点惊着了,一会儿我给他定定惊。严四家的你去给他弄些吃食,让孩子吃些。”
几人进了屋之后,师父第一时间便给那两个倒下的人扎了针,扎完道:“这回他们打雷也不会醒。可是接下来咋弄?”
于庆隆问道:“师父,他们这样睡能睡多久?”
莫大夫说:“我要是不撤针能睡到明早。”
于庆隆说:“那便让他们睡,待到夜里时把他们捆起来捂住嘴运到衙门。”
虽然郭镇守跟纪师爷走了,可是之前那些差役大部分都还在,不过是不在城门口了而已。他们都是本地人,不会跟着郭镇守。这会儿不在重要的岗位,那就是在其他地方。
他之前能跟这些人搭上话,现在自然也能。
正好也去打听打听新来的镇守怎么个情况。
于庆隆跟李正要来绳子,没急着捆人。他对李正道:“正哥儿你给孩子弄点吃的,等会儿陪他吃完一起睡会儿吧。你这几天肯定没有休息好。”
来大雨的时候一个哥儿带着个幼小的孩子在家,不定怎么害怕呢。这好不容易水退了家里又来了歹人,精神高压可不是那么好扛的。
于庆隆注意到这屋子里也是遭水严重,只不过可能是因为那两个歹人的到来,没来得及去好好收拾。
李正含着泪点点头,抱着孩子跪下来:“谢谢你们来帮我。谢谢。”
他都不敢想,若是于庆隆没发现这个事他要怎么熬到那两人走。
如果那两人还没走便有人发现他家里有两个汉子,他就是死也要带着污名。
莫大夫和于庆隆赶紧扶李正起来。
于庆隆道:“若是往后有人问起家里是不是进过贼人,你就说是。这些人是来打听方家的,打听完后来他们就不见了。任何人问,你都要这么说。如果有人问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你就说是今天一早,记住了吗?你今早神色不安,那么多村里人都瞧见了,这样说他们会信的。剩下的我自会圆了去。”
李正点点头。
“快去给孩子弄些吃的吧。”
“我、我家中无米了。”李正窘迫道,“我要去买些才行。隆哥儿你能帮我看着盼儿吗?”
“这好办。”于庆隆道,“夫君你回家里先盛上两碗来,他刚也喝了些药,路上别再昏睡过去。”
“成,我这就去。”方戍说罢赶紧出门。
结果才出了大门,就有人道:“哟,这不是方秀才么?你怎么从个寡夫郎家里出来啊?”
于庆隆一听就听出来了,早上井边那个讨厌鬼,李正他夫君的堂哥严二毛!
于是他想都不想便出来道:“还能是为什么?我夫君读的可是圣贤书,与人为善的道理还是懂的。我们夫夫看着正哥儿这边孩子病着,过来帮把手。可不像有些人,心脏,看什么都脏。”
“你!”严二毛重重一甩袖,“一个哥儿这么蛮横,瞧着你家相公就没好日子过!”
“我家没好日子过?笑话!我家没好日子过我家不用交田税不用去服役,你行么?不行一边儿待着去,少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方戍!这你都不管管?”
“我管什么?我稀罕得很。”方戍朝于庆隆一笑,“我去去就来。”
“嗯。”于庆隆斜靠在大门口盯着严二毛,眼神里完全不带怕的。
严二毛想着再说下去也说不过,可是真打起来好像也打不过,干脆哼一声走了。
就这点战斗力,于庆隆都懒得追着骂。回屋来看看李正跟严盼。
盼哥儿八个多月了,乖巧得很。明明之前哭得凶,可是一到阿爹怀里就静下来了。就是吃得许是不大好,长得很弱小。
于庆隆看着他,鬼使神差道:“我能抱抱他么?”
李正说:“当然能的。盼哥儿,让庆隆叔叔抱。”
于庆隆伸手 ,接过孩子来,看他瘪嘴,又要哭,可又不哭。这要哭不哭的样子格外叫人心疼,于是赶紧还回李正怀里:“可不能再叫他哭了。”
李正说:“只要我在,他一般就不大哭的。他已经认人了。”
于庆隆说:“那我以后常来,他是不是也就认得我了?”
李正说:“那定然是的。我们还求之不得呢。”
他这里自从当家的没了之后就变得无比冷清。被夫家亲戚泼脏水,那些原本与他夫君走的近的人也不敢再来,有什么事都得他一个人。
莫大夫这时给了李正一个小瓷罐:“里头是一些定惊的药,但以免娃儿去抓,你得在夜里他睡着了之后再给他点上。点在这个位置。”
莫大夫往严盼眉间轻轻点了下:“过一夜再给他擦掉。”
李正道:“我今晚就点。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60-70(第5/24页)
谢莫大夫,那这药得多少钱呢?”
莫大夫以往也来过他们村子里。由于不是同村,要多走些路,听说来一趟光是出诊费便要五十文钱。
可他现下所有的钱加一起,也只有不到一百文。这米钱还要给方家结一下,便不知够不够了。
莫大夫看看屋里的情况,长叹一声道:“不用给了,就当是送给这孩子的吧。”
李正闻言又要跪下,莫大夫赶紧拦他一把。这时刚好方戍也拿着米回来了。还拿了俩鸡蛋。
他在外面喊于庆隆,于庆隆便出来接过东西,交给李正拿去煮。
这时莫大夫道:“隆哥儿你过来。”
“怎么了师父?”
“我瞧着这二人不是寻常贼人。你瞧他们这手,”莫大夫翻出李胖的手心,忧心忡忡道,“这茧子,分明是武刀弄棒的手。若是惯偷手便不该是这般。还有这身皮肉,像是并不常在阳光下走动。”
“您怀疑他们是山匪。”
“你猜到了?”莫大夫惊讶于徒弟的敏锐,“若是真这般那可真要麻烦了。这些人,与他们沾上少说也要脱层皮来。这可如何是好?”——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哥儿,这些坏人怎么办[求你了]
庆隆:不知该怎么办就叫别人办[白眼]
方戍:???
第63章 第 63 章 让他们狗咬狗一……
日头新升的时候, 一头骡子站在土道边扫尾驱蝇。
道两边是成片的白桦林,大雨冲刷后叶子落了满地,像铺了层半旧不新的毯子。
此刻“毯子”上躺着两个闭目合眼的汉子。骡子的主人去摇晃着两人喊道:“哎, 两位兄弟?”
矮个的汉子便是李胖。他吃力地睁开眼睛, 看着一片瓦蓝瓦蓝的天空, 像是不知今夕是何夕。
忽然他猛地坐直:“他娘的!这是怎么回事?”
骡子主人道:“什么怎么回事?我看你们躺在这里, 好心来叫醒。你们咋走到这里来了?”
李胖拍高河:“老高,老高你快醒醒!”
高河勉强应了声,吃力地睁开眼睛。他也问道:“这是哪?”
他说话像砂纸摩擦的声音, 不细听都听不清。
李胖也不知道, 问赶骡子的:“这是啥地方?”
骡子主人不是别人, 是武胜。他说:“前头就是栖霞镇, 你们这是要去哪?”
李胖说:“我们正要去栖霞镇,兄弟能不能拉我们一程?”
武胜说:“可以是可以, 不过你们这一阵可要当心。听说有个姓杨的女子找了土匪要谋财害命,要杀的还是方秀才家的夫郎。最近这一带可不太平。”
李胖当即露出戒备之色:“方秀才家的夫郎?那人叫什么名?”
武胜说:“于庆隆啊。在我们那边还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