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 / 2)
方戍道:“多谢大人抬爱。那草民夫夫倒是有口福了,走也要明日一早再走的,刚好能吃上这顿。”
马知县说:“成,到时洋芋种成了守城你记得给我传信。”
小两口敏锐地注意到马知县的自称彻底改成了“我”,笑得更亲近了些:“好的大人。”
二人到了福悦酒楼之后琢磨回去的事。
要回去,那自然还是要见一见秦玉霜。正好马知县要送鹿来,于庆隆想着要不然就叫人用砂锅炖鹿肉吃好了。
于庆隆想见秦玉霜,自有小伙计传信。没多久秦玉霜就带着元思寒一起来了。
元思寒近两年来都不怎么喜欢与人打交道,但于庆隆他明明只见过一回,却感觉和这人相处时十分轻松。于是秦玉霜稍一劝他就跟着一起来了。
三个哥儿坐一块儿,吃着小火慢炖的鹿肉,聊着天。
秦玉霜是跟于庆隆混熟了,也不觉着有啥。元思寒是不好意思的,说:“咱们这样是不是不大好?隆哥儿你这般赶走你夫君这成么?”
于庆隆把方戍赶一边去了,方戍去找了严西宽跟马亲随。
于庆隆理直气壮地说:“这有啥不成的?本该如此嘛。他在咱们说话多不方便,反正他也有朋友。元阿兄不必在意,我夫君这人通情理得很,段然不会生气的。”
元思寒笑说:“那就好。”
于庆隆顺便把最后的一些成衣图给了秦玉霜:“夏季的第一批全在这里了。再画你多半要派人去我那取了。”
再过两个多月他可能就要生了,往后他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了。马车上总是有些颠簸的。
秦玉霜说:“你放心,到时我去。我已经与我父亲母亲说好了。到时我二哥带我一起去,我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100-110(第6/20页)
能多住些时日。”
于庆隆说行,三人便聊了一下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第二天天蒙蒙亮,于庆隆便与方戍还有严、马二人出发回了栖霞镇。
这回也是晚上到的,但日头越来越长,他们回来时天色还没有彻底黑透。
方吴氏拉着于庆隆好一通瞅,见哪哪都好好的,笑说:“不错,我儿夫郎还是精气神特足。”
虽然这回去的时间没有以往久,但月份大了,她和家里人难免惦记着。
于庆隆说:“我睡了半路。不过这回快到家之前就醒了。”
这时就听“嘎嘎嘎”的几声,黑铁蛋从后院里跑出来。它是野鸭,会飞,所以不总能圈住它。但它也不往外乱跑,家里便也没有刻意关着。
于庆隆蹲着费劲,用脚尖轻轻撅了下黑铁蛋的屁股:“怎么哪都有你呢?你就爱凑热闹。”
黑铁蛋“嘎嘎”两声,扑棱翅膀。
方丁满道:“它跟你显摆呢。它这几天开始产蛋了。”
于庆隆说:“啊?那可得给它吃好点。”
方戍说:“等哪天我找二哥一起去河里弄些小鱼来给它吃。”
于庆隆又逗逗黑铁蛋,同时问道:“娘,咱们园子里的菜种上了吗?”
方吴氏说:“还没呢。等过两天先把葱种上,还有小白菜,这两个比较耐寒。剩下的得再过些日子。”
现在是三月初,于庆隆算算,那他也得再等等。
他隐约记得,上一世他奶奶就是在他每年期中考试之前种土豆,那也就是在五一之前。
这的时间都按农历算,得再减一个月。那他就得再过半个月以后再种土豆。这里的气候跟他上一世所在的城市差不多少。
他还有另外的打算。
土豆这东西,在他的记忆中都是把长了芽的土豆切成块,种到土里就行,把芽头朝上。有时他奶奶好像还往切面上抹点草灰。但他还记得,他奶奶还试过把土豆苗先在花盆里育出来,然后再挑粗壮的栽到外头。
这里也可以这样做。
休息过一晚之后,于庆隆便找他二哥弄了两个大木槽。没找方戍纯属是因为方戍手工活不行。瘾是大,但方戍做的东西就像方吴氏偷偷跟他说的,不中看也不中用。
但种土豆可以。
于庆隆让方戍把存放在地窖里的土豆拿出来一麻袋,把但凡是长了芽的都给它分成块,切面抹上草灰,然后种在木槽子里。
里头放的是山土,于庆隆叫方戍给弄了些沙子混上,然后再种。他记得有时候跟奶奶去早市,商贩们便说自家的土豆是沙土地里种出来的,特别粉面。那就说明沙土种土豆更好?
他也不确定,就想着先试试。一个槽子得有三尺长,一尺宽,他从中间分开,一半和了沙,一半没和。到时候记录下来看看哪边长得更好。
另一个槽里则种上了番茄籽跟辣椒籽。白天阳光好的时候搬出去,夜里再放屋里。
每天都浇些水,跟伺候祖宗似的精心。
如此大约过了八九天之后,这些小东西相继发芽了!
于庆隆跟方戍就跟见了自家孩子似的,倍加爱护。那一片片绿绿的小芽苗不知多可爱?
夫夫二人正琢磨等它们长得大些就能移栽到大地里,外头忽然传来马车声。
过会儿便有人在大门外喊:“隆哥儿!你在家吗?!”
这欢脱熟悉的动静,一听就是秦玉霜来了!——
作者有话说:方戍:咋总有人来占我夫郎的时间,我自个儿都不够用了[爆哭]
庆隆:都天天粘在一起了还不够啊[问号]
方戍:不够,我要把隆儿贴在我怀里[可怜]
庆隆:姨姨们快把他撕走[墨镜]
第104章 第 104 章 内子就像小太……
肚子里的孩子现在月份大了, 于庆隆也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但他再不灵活也比大部分的哥儿要敏捷许多,闻声便放下浇水壶边往外走边应了声:“我在家呢!”
等他出来时便看到大门内先探出个小脑袋。
于庆隆笑说:“你还找得挺准。”
秦玉霜进来说:“哪是我找得准呀,是牛大人找得准, 是他带着我们来的。你看看还有谁?”
门外还有个哥儿好奇地看过来, 却不是元思寒又是谁?而元思寒旁边则是洪桓。
于庆隆道:“太好了, 元阿兄也来了。草民见过洪大人。几位屋里请。”
元思寒问:“隆哥儿, 我们这来得突然,会不会打扰你们做事?”
正是开春的时候,他要出来看看, 他阿爹跟他婆婆都不高兴, 说这边正是农忙的时候他来只会给人家添乱的。可他实在是太想来了, 就装作没听懂。
但到了这之后, 路上他就发现不少人都在地里干活,便多少有些怕给人添麻烦。
于庆隆边引着人往正堂里进边道:“要不我现在这样也做不了什么事, 你们来我这我还能多热闹热闹呢。夫君你先招呼一下几位吧,我去弄点茶去。”
方戍想说他来弄,但想想他那个手艺, 还是算了, 便道:“好, 几位这边请。对了,洪大人您可要看看洋芋苗?还有番茄苗, 这几日都相继发芽了。”
洪桓点点头:“家中可是只有你与方夫郎二人?”
方戍说:“还有家父家母。不过他们一早便出去了,约摸要下午才能回来。”
虽然他家现在光景好了, 也不用二老亲自干活。但是今年这活怎么干,咋安排,还是要管一管,老两口便去了地上。
洪桓带着元思寒跟秦玉霜, 而牛权等人有他这上官在,无令自不敢进来,便在外面自行活动。
四个人正往厢房里进,却忽然听到“嘎嘎”两声。
黑铁蛋巡视一般扭着身体出来,走到方戍旁边歪头。
于庆隆刚冲了一壶茉莉花茶,听见声叫道:“黑铁蛋你别乱走啊!”
黑铁蛋听到他说话,扑腾着翅膀就找过去了,“嘎”一声,还叨于庆隆的鞋。
于庆隆说:“知道了知道了,一会儿给你弄吃的。你要是实在饿你就去大胡子跟小角那边先蹭点。”
秦玉霜问:“隆哥儿,大胡子和小角是什么?”
于庆隆说:“山羊。在后院呢,要去看看吗?”
秦玉霜是在县城里出生的。他倒也见过羊,但大多是桌上的羊肉。
真正的羊他只远远瞧过几回,闻言当然好奇,便问:“可以吗?”
于庆隆把茶盘端出来:“这有啥不可以?后院还有牛跟大雁。就是气味不大好。你带了帕子吗?带了的话可以蒙住鼻子来看。”
“那我也想去看看。”元思寒道,“我也带帕子了。”
“可有危险?”洪桓问。
“很安全的,洪大人放心。”于庆隆说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100-110(第7/20页)
把茶盘先端进正堂里。
洪桓带着元思寒跟秦玉霜过来时还想着乡下地方,用的东西应该也会比较粗陋,但没想到这方家院子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茶壶茶杯也是新的。虽是普通的白瓷,却干净得很。
于庆隆告诉方戍:“夫君,咱们的零食柜里有糖花生跟梨膏酥饼,还有抱抱果,你拿出来作茶点吧。我带他们去后院转转去。”
方戍说行,于庆隆便叫上秦玉霜跟元思寒去了后院。
路上秦玉霜问:“抱抱果又是什么?”
于庆隆说是枣夹核桃。
那就没啥新奇了。
两个哥儿蒙着鼻子,还是觉得外面这些看的东西新鲜有趣。还没到后院呢,过夹道的时候看到了鸡窝。
里面有鸡蛋——天逐渐暖和,母鸡也开始产蛋了,就是数量还不很多。
秦玉霜跟元思寒都没见过,探头瞅瞅鸡篓。秦玉霜问:“这蛋可以拿出来吗?”
于庆隆说:“拿吧,中午给你们煎来吃都行。”
两人一人拿一个抓在手里进后院,看到大云彩跟大胡子还有小角。大云彩的肚子已经特别大了,因为它也离生产不远了。
还有小角,肚子也是鼓鼓的。
于庆隆解释了原因,接着便又带他们到园子里看看种的菜。
其实大户人家自己多半有庄子,菜园啊鸡鸭啊都是有的。只不过他们规矩多,寻常应该很难接触这些。
起码元思寒像是从没见过的样子。他给羊喂个白菜叶都高兴半天,秦玉霜逗大雁也能哈哈乐。
于庆隆顺了顺小角的毛:“元阿兄和霜哥儿你们这次能在这里玩多久?”
元思寒笑说:“半年。”
于庆隆意外道:“咦?这么久吗?”
秦玉霜小声道:“洪桓哥担心家里不同意元阿兄出来,干脆把圣旨都请来了,要不我们还能再早几天过来的。不过这晚几天也值了。就是我不能玩太久,我中间肯定是要回去几趟,不然我父亲母亲也会惦记。我二哥答应每个月都来接我回家住几日。”
于庆隆问:“那你们住哪?”
元思寒说:“就住在栖霞镇。桓哥说是你建议的。我们来了之后也觉着不错。而且离这边近。我们坐马车来,快些的话一个时辰都用不上就到了。”
来的路上他看着树上新冒的嫩芽,整个人心情都不一样了。
明明他自家的园子里就有许多树的,可来了这里之后却是别样的心情。
“若是你们不嫌弃,在我家住也行。肯定是没有镇上条件好,但也算自在。对了,我今儿下午给你们弄荷叶烧鸡吃吧?咱们明天还可以弄点野菜火锅。”
“荷叶烧鸡我知道,野菜火锅是啥?”秦玉霜问,“要挖野菜吗?”
“对啊。就是把牛羊肉切成薄片,放进骨汤锅或者是鱼汤锅里涮熟,然后蘸上芝麻酱吃。酱料是我自己配的,刚好你们可以尝尝味道。”
“那我们也能去挖野菜吗?”秦玉霜像是很想试试,“我好想去。以前我跟我母亲说,她都不叫我去,说会把手弄脏,还说指甲里会变得都是土。哎洗洗就好了嘛。”
“有的野菜里有菜浆,是有些不大好洗。你要是想去,戴手套就可以。我这里有很多手套,没有现做也来得及。还有罩衣。”
“罩衣又是啥?”元思寒说,“隆哥儿你这里怎么什么都有?”
“罩衣就是……就是反着穿的防脏的衣服。我弄来做吃食时用的。”
于庆隆正说着,外头又有人来喊他:“隆哥儿你在家吗?”
于庆隆喊:“二哥!我在后院!”
于庆业过来看到有外人在先是一愣,局促道:“小弟你家里有客人,那我要不改天再来。”
于庆隆说:“不用。他们是我在县城里认识的朋友,这是霜哥儿,这是元阿兄。这是我亲二哥。”
两头见了礼,于庆隆便问:“二哥你要说啥事?”
于庆业说:“你上回不是跟你二板哥说想买几只小狗来着?他家狗崽这会儿已经彻底断奶了。我今儿过去他让我都带过来给你瞧瞧,挑几只你喜欢的留下。剩下的我再给他带回去。你身子重,也免得来回跑。”
于庆隆眼前一亮:“真的?狗呢?”
于庆业指指大门外:“牛车上的筐里装着呢。”
于庆隆赶紧招呼秦玉霜跟元思寒一起去看看。
大门外,大花拉着车,车上有个很大的筐,里头铺着干草,一窝狗崽在里头你挤我我拱你,发出奶里奶气的嗷嗷声。于庆隆数数,居然有九只。
他问于庆业:“秋哥儿说养么?”
于庆业道:“养,不过我们就养一只就够了。”
这是一窝小黄狗,但也有花的,白黄花,还有黑白黄花。于庆隆瞅着感觉哪个都可爱,最后挑了五只留下。
他还给于庆业拿了五百文钱:“不管怎么说养了这么多天呢,我也不好全白拿。二哥你帮我捎给二板哥吧。”
其实五只小土狗并不值这么多钱,但于庆隆想着也是趁机帮帮张家。
于庆业也知道去年灾后张家不容易,便把钱收好。
“它们啥都能吃了吗?”
“对,但是还小,尽量别叫它们吃咸了。”
“好。对了二哥,你那有木板吗?”
“有的是啊,做啥用?”
“做狗窝用,一会儿我去挑点儿。”
“成。你挑好,我帮你拉回来。”
于庆隆便带着五只小狗子去了柴房。这可把秦玉霜跟元思寒给稀罕坏了。
一个个小小的,眼睛湿漉漉的,还特别会摇小尾巴。
元思寒说:“它们可太可爱了。”
于庆隆说:“那一会儿你也一起帮忙给它们钉狗窝。”
元思寒愣住:“可、可是我不会啊。”
于庆隆给几个小狗掰了些馒头和了点豆渣饼用温水泡开,还放了干净水:“会不会的先做着玩儿呗。咱们也不是要卖,弄着开心就好了。只要弄得不会让它们受伤,安全点就行,其他的不重要。对了,你俩饿不?不饿跟我去我阿爹家挑木板吧?饿的话我先给你们弄些吃的。”
两人都说不饿。
他们现在只觉得这里哪哪都新奇,只想到处瞧一瞧。元思寒进堂屋跟洪桓说一声就出来了。
于庆隆去翻出两双手套,带着这两个哥儿一起去他阿爹家。元思寒听说是要去于家还从带来的东西里挑了盒点心跟一盒糖一并带着。
于庆隆笑说:“你也太客气了,来我这里还带东西。”
元思寒说:“第一次来,哪能空手呢。你别嫌我们麻烦我都很高兴了。”
于庆隆说:“麻烦啥?你们要是喜欢,天天来我都欢迎。”
他看元思寒拎着东西也并不帮他。元思寒气血虚,缺少活动,在他看来接接地气干点活挺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100-110(第8/20页)
大嫂跟白晚秋在家里呢。于庆隆带两个哥儿先去看了他的小侄儿,接着便翻木板。
白晚秋还觉得有些紧张,看这两个城里来的哥儿穿得特别华贵,总怕说错话。
可秦玉霜就是个自来熟,于庆隆都没咋说话他自己就会巴啦巴啦聊起来了,不一会儿就跟白晚秋和大嫂熟络起来。
几人一起挑木板,秦玉霜还自告奋勇:“哎呀隆哥儿你大着肚子呢,我来我来!”
他人不大,动手能力倒很强。于庆隆在一头也挑,让他们小心点,别伤到自己。不一会儿他二哥把牛车上的其他东西搬下来了,然后他们便把木板运上去。
就这么一点活,两人看完有点出汗了。秦下霜倒没觉着如何,元思寒却觉得这一出汗,身上竟松快很多。
于庆隆看他俩衣服有点蹭脏了,问道:“你们带方便在这里穿的衣服了吗?”
两个哥儿齐摇头。
于庆隆便问白晚秋:“小阿兄,你有没有衣服借他俩穿穿?我的衣服他俩穿不了。”
白晚秋笑说:“有的。我怀上之前的衣服都成。二位别嫌弃就行。”
于庆隆问秦玉霜跟元思寒:“你们要试试么?”
秦玉霜跃跃欲试,点头如捣蒜:“要要要!”
元思寒稍稍犹豫了一下,也点头。
不一会儿这两个哥儿就把衣服抱上了,在屋子里换完之后出来,乍一看也有点像农家哥儿。
于庆隆与他们把穿来的衣服抱好带着,跟在牛车后面。他二哥便把木板给拉到了他家。
卸车的时候木板落在地上哗啦啦响,屋里的洪桓跟方戍便出来了。
洪大人看到自己的夫郎穿着粗布衣裳,不自觉皱了皱眉。倒是没说什么。而方戍则“噗嗤”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洪桓问他。
“草民是笑内子身上像有股魔力。”
“何意?”
“认识他的哥儿都很喜欢他,也乐意跟他玩儿。而且总会变得越来越快乐。”方戍不无骄傲道,“内子就像小太阳一般热烈,跟他在一起想不开心都难。”
这时元思寒忽然回过头来。他手里拿着一块木板,看着洪桓忽觉有些不安,便僵站在那。
于庆隆顺着他目光看过去:“元阿兄?”
元思寒说:“我先去与我夫君说一声。”
于庆隆道:“这有啥好说的呀?他看你肯定是觉得你穿啥都好看。什么人靠衣装马靠鞍,那是对着不够俊俏的人说的话。你就是硬漂亮,套上麻袋也是块玉!”
元思寒被说得不好意思,可洪桓却是听到了,过来道:“方夫郎说得对。我的寒儿如何都是块宝。你们这是准备做什么?”
元思寒说:“隆哥儿弄来了几只小狗,我们想给它们弄个小狗窝。”
洪桓道见自家夫郎戴了手套,便道:“那小心些。可有需要为夫帮忙的?”
元思寒说:“暂时还没有。一会儿有再叫你。”
方戍眼巴巴瞅着:“隆儿,能不能带我一个?我也想玩儿。”
于庆隆说:“行啊,一会儿我排好,有些长短不一的要锯一下,夫君你来吧。”
方戍就喜欢做这些!他就喜欢做手工,赶紧进屋找两双手套回来了。他给了洪桓一双:“大人要不一起?”
洪桓看看自家夫郎期待的眼神,到底是把手套接过来戴上了。
然而这活干了一会儿,于庆隆就感觉这不太行。
锯个木头还能给锯歪了。于是于庆隆道:“哎呀夫君,钉子不够呀。要不你去长捷家里要点儿行吗?”
方戍说:“行。那你们慢点弄,我尽快回来。”
于庆隆重重点头。
结果方戍一走,他就催大伙:“快点快点,趁着我夫君回来之前咱们把这下面的先钉好。”
秦玉霜问:“啊?为啥?”
于庆隆说:“他人菜瘾大,弄不好倒时还要返工就麻烦了。”
洪桓问:“何为‘人菜瘾大’?”
于庆隆愣了愣:“哦,就是技术不行但还喜欢做某件事。我夫君学习是把好手,人也聪明。但是动手做什么就有点笨笨的。”
说着赶紧三下五除二自己上手把木板锯好,看得秦玉霜跟元思寒目瞪口呆。
“隆哥儿你,你也太厉害了吧?你咋啥都会?”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啊。会,可以不做,但需要时随时能做。技多不压身嘛。”于庆隆说,“你们帮我递钉子跟木板吧,木板按我摆的顺序就行。”
说完他把底板钉好,再把侧板也钉了。他干什么都麻利,一会儿就能见成果。
于是等方戍回来一看,都弄了一半多了。
于庆隆挑的时候就是挑着差不多长的板子拿回来的,所以需要修的没几条。他把底面和四周的板全钉出来,上头的三角顶也钉好了。方戍只要把它们拼在一起就行。
就这干活速度,洪桓看了都有点吃惊。
方戍道:“隆儿,你都不等我,这弄得也太快了。”
于庆隆说:“哪有?明明是你取钉子太慢。再说了,我们还得弄午饭呢,不能叫客人饿着肚子吧?”
方戍想想也是,而且总归是给他留了点活。
于庆隆说:“一会儿钉完你再往上头画几只小狗,切点稻草铺在里面吧,暖和,看着也有趣些。”
方戍觉着行,没注意到另几人一直憋着笑。
中午于庆隆也没咋做吃的,秦玉霜跟元思寒怕给他添麻烦,来时带了很多吃的。洪桓是担心自己的夫郎吃不好,便叫人准备得很多。中午基本吃的现成的,于庆隆只是把家里的馒头热热,又弄了大锅米饭。
吃完之后下午也没闲着,他拉着秦玉霜跟元思寒逗狗玩儿,带它们快速熟悉新家的环境。
就这么一顿折腾,天黑前洪桓带元思寒回镇上的时候,元思寒直接在马车上睡着了。整个人歪着,神情异常放松。
秦玉霜也不知道梦着啥了,呵呵呵笑。
洪桓来时还有些不确定自己做得到底对不对,现下却知道了,这一趟不白来——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儿你欺负人[爆哭]
庆隆:我哪有[问号]
方戍:你都不带我做狗窝[可怜]
庆隆:那么多狗呢,一个窝哪够?到时候你还得再做个大的呢[狗头]
方戍:真的[让我康康]
庆隆:真的,都让你做[墨镜]
方戍:就说我的夫郎最爱我了[哈哈大笑]
庆隆:[坏笑]谢谢姨姨们投喂[空碗]
第105章 第 105 章 方戍就是百年……
没过几日, 整个下溪村的人便都知道方家来了贵客。
有多贵他们不知道,也不敢问,只知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悍夫郎》 100-110(第9/20页)
与方家交好的那些人都与这些贵客们相处得不错。尤其是那几个哥儿, 几乎天天粘在一起, 于庆隆是他们的主心骨, 每天都带着这些人一起玩儿一起忙活。
路过方家的人时不时就能闻到里头传来香喷喷的味道, 也不知做啥呢。
于庆隆说要弄荷叶烧鸡,家里就给他宰鸡。这鸡可不是光烤了鸡就完了,而是在收拾好的鸡膛里放入泡好的木耳跟蘑菇, 还有黄花菜跟豆皮。鸡是腌过的, 裹上荷叶烤出来, 那叫一个鲜嫩多汁。里面的野菜跟豆皮吸饱了鸡汤油水, 咬起来软糯无比。
但于庆隆还不光会烤鸡,他还会弄别的。
原本想着秦玉霜他们来的第二天弄火锅, 但于庆隆出门看过之后觉得野菜长得还有点小,再长几天吃着味道才会更好,便先把这事往后推了。
而就这空出的几天里, 午餐有春卷、各种馅料的包子、花卷、粥、面条、米饭。还有牛肉炒洋葱、白菜粉丝蒸丸子、酱肉丝卷饼、肉沫笋丁、炒面、饺子、糖醋排骨……
完全不像是在农户家里吃饭!
这就导致秦玉霜跟元思寒来了几天人就胖了。不可能不胖, 他们白天到处走, 不是玩儿就是干活,一天的体力消耗巨大, 心情也好,回方家吃什么都香。别说好饭好菜, 就是干馒头蘸点酱都能吃好几个,不胖才怪。
元思寒眼瞧着脸色越来越红润,整个人比来时更健康更显气血。虽说比原来晒黑了一些,但一看精气神就足, 说话的时候笑容也开始多起来。
洪桓看到满意的结果,毫不犹豫地天天带他上下溪村。
这天于庆隆定了要弄火锅。出门前泡了一把木耳跟豆皮,带着秦玉霜跟元思寒,一人拎一个筐子,拿个小铲,去弄野菜。这个季节有荠菜,还有曲麻菜、柳蒿芽、小根蒜、蒲公英、刺嫩芽等等。
以前于庆隆还认不全,现在他几乎都认识了。就是蹲下不方便。所以他打算去一个他不用蹲也能采到菜,这些人蹲下就能挖到菜的地方。据方吴氏说有一处挨着山脚下,有田有林,那里啥都有。
于庆隆是个路痴,当然不可能靠自己找到,所以今天还有方戍带路。洪桓也跟着。还有牛权带着一行人远远随行保护安全。
要说有一点于庆隆是真觉得十分惊喜,因为这里的生活没有他上一世那样便利,所以很多人的动手能力是比他想象中还要好得多得多的。这些人也很聪明。
于庆隆教过元思寒和秦玉霜之后,他俩很快就能认出几种野菜来,并且挖得特别开心。
这种事天天干会很烦,但是偶尔为之那就是在体验生活乐趣。两人穿着棉麻做的布衣,戴着手套,头上还戴着防晒斗笠。
于庆隆在一边采树上的,这两个哥儿就在下面掰柳蒿芽,弄蒲公英和曲麻菜。
这山上有刺嫩芽跟刺五加。这两样弄熟了蘸酱实在是美味。
于庆隆摘了好多刺五加芽。元思寒问他:“隆哥儿,你摘的那是什么?”
于庆隆说:“这叫刺五加,它是野菜也是药。味辛,微苦,归脾、肾、心经。这东西补气安神,可以做汤做馅,还可以凉拌。放芝麻油凉拌可好吃了,包包子也好吃。”
周围人听他说完咕嘟咽了咽口水。
洪桓发现连他都口齿生津了。这方家的饭菜真的是,说做法多么精致,用料多么名贵吧也没有,但吃着就是觉着特别香。他平日里都一顿只吃一碗米饭,到方家居然变得开始添饭了。
开始他是不添的,哪怕没吃够还想吃,但从小到大所受的教养不允许。
可后来……不提也罢!
秦玉霜这时忽然扔掉铲子一蹦三尺高,惊叫道:“啊啊啊!隆哥儿隆哥儿你快看!这里有个大虫子!”
于庆隆一回头就看着了:“那个是蝼蛄,别怕。”
方戍赶紧走过去捏起来,装进一个小竹筒里盖好盖子。
洪桓皱眉问:“方守城你这是做什么?”
方戍说:“带回去给黑铁蛋吃。它最喜欢吃蝼蛄了。”
元思寒这时紧张道:“桓哥,这、这是不是蚯蚓呀?”
他一看就是受过严格教育的,再怎么玩儿也不能像秦玉霜那么跳脱,看着蚯蚓也只是僵着身体不太敢动。
洪桓过去一把捏起蚯蚓,另一手轻抚了抚元思寒的背。之后他走到方戍跟前,示意方戍打开盖子。
方戍乐呵着把蚯蚓收进竹筒里:“多谢洪大人。”
洪桓顿了顿:“往后不必叫大人。我表字‘立威’。”
方戍很能随遇而安,立时改口道:“多谢立威兄。哎,今天黑铁蛋可有福气了。”
一只野鸭子居然能吃上御史捉的蚯蚓。啧,这鸭子不得了!
秦玉霜说:“哎呀隆哥儿,我以往都没怎么往乡下来过,都不知道这里这么有趣。”
于庆隆说:“那是你偶尔体会一番才觉着有趣。而且咱们也没干农活。要是一天到晚在地里头风吹日晒地干活那样就很累很辛苦了。”
秦玉霜点点头:“倒也是。那你往后会不会搬到县城里去住?”
于庆隆说:“看情况吧。我是有打算在县城里弄一处宅子,不过也不是要常住。在乡下住旁的都还不错,就是怕有灾,那样日子就难过了,所以在县城弄房子更多是为了留条退路。”
洪桓这时道:“依你们夫夫二人的本事,谋个一官半职实在不难。可我听马知县说方守城你并无意为官这是何原因?”
方戍道:“嗨,洪……立威兄你身在官场,必定清楚这里的玄机啊。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而我呢闲漫惯了。我家隆哥儿也不喜拘束,若是叫我们身上担着为国为民的担子,我们二人都会变得郁郁寡欢的。”
这话乍一听像是胸无大志,不配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可洪桓听闻却久没作声。
事实上其他人也有些沉默,连秦玉霜都安静下来。
于庆隆道:“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些取舍。有的人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是英雄。但也有的人便如我与外子一般,过好自己的小家就好了。”
“可曹镇守来找你们二人,你们还是去了淮通县相助。”
“那是因为人可以见贫不问,却不能见死不救。”方戍说,“若是往后再有这样的事情,我们还是会去的。”
“好一个可以见贫不问,不能见死不救。”洪桓道,“守城兄弟明义。那今年八月的秋闱……”
“去!”
“还是要为官对吧?”
“谁说的?我考举人是为了……”方戍左右瞅瞅,小声道,“是为了多免些田税!”
洪桓:“…………”
洪桓诧异道:“你就不怕我禀明圣上?”
方戍笑说:“立威兄是有情有义之人,哪会屑于做那等事?再说了,顶多我不考了嘛。”
洪桓一时哑口无言。
这于庆隆是个有趣的人,这方戍也实在是不遑多让。什么人跟方戍在一块儿,好像都会变得不计较,无所谓,就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