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节(1 / 2)
“范闲少爷说得对。”
又望向苏渝,微笑着问道。
“只是,苏兄,介意此学院远了些吗?”
“若是苏兄不愿,王某便还能重新选址......”
他知道,苏兄创办的书院一旦开了。
以他的名气,定然是会有许多京都公子。
以及各高门大门户里的少爷慕名前往。
而他们,便是书院的主要冤大头,不是,主要收入来源。
但若是地方选的偏了些,往返京都便麻烦了。
山路路途颠簸不说,山中日子恐怕还会无聊。
至少没有什么流晶河畔的青楼,也没有街巷瓦肆的热闹杂耍。
也不知这些公子少爷们。
是否能耐得住寂寞,吃得了那份苦啊?
而那些权贵和老爷们,是否又舍得他们宝贝儿女们不在京都?
毕竟若是在自家私塾,或者京都中其余普通书院。
便没有这些烦恼了。
苏渝摇了摇头,淡淡道。
“无碍。”
“就这么办。”
无论求学还是求道,总是要艰难些,坎坷些。
世人才会知道,求学机会的珍贵。
不然,将书院开他们家门口了。
岂不是又进来一堆纨绔,过家家?
苏渝虽说收徒不挑。
但也不想浪费精力在这种废物身上。
将有限的机会,让给更希望求学的人更好。
况且,偏远好啊,清净。
有利于徒儿们潜心修炼。
每月或者三月,放他们下山回一次家便好。
既然说到这,苏渝和王启年,范闲。
又详细讨论了一些书院建立和宣传的事。
偶尔让瞎子给个意见。
旁的不好说,让他预估工钱和工期,比范思哲快。
另外,苏渝想了想,书院的名字。
除了他之前拟定的,蓬莱书院。
取海外仙山,传授仙道之意。
还可以大家一起头脑风暴,从中取个好的来。
于是,范闲,王启年,瞎子,每人又出了几个。
范闲:
“百川书院。”
“华清书院。”
“春秋书院。”
王启年:
“淡泊书院。”
“璞玉书院。”
“天才书院。”
瞎子:
“南庆书院。”
“山水书院。”
“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