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 > 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 85-90

85-90(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和前妻姐卖CP好想死 我成了他正牌老公[GB] 捡到一条许愿龙 [原神]听说我是摩拉克斯的狗 挪威的森林 论联姻对象的整治与改造 第二个太阳 重回宿敌年少时 酥心蜜意(美食)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君秋澜也松了一口气。

这红薯进入膨大期,并不需要太多的灌溉了,河里的水,可以先紧着别的庄稼。

只有这一种粮食,也是不行的,红薯吃多了容易烧心。

“君公子。”

里正出来巡查,看见君秋澜在挖自己家的地,他一时好奇就过来了。

同时也是紧张。

“这红薯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君秋澜摇摇头,笑道:“今天就是来看看生长情况的,目前一切正常,马叔不用太紧张。”

他把手里的红薯递了过去。

“马叔也可以去找一株公田里的红薯挖出来,做个对比,要是长成这个大小,就不用担心了,后续根据官府给的种植方式,多注意一些就好。”

马忠长叹了一口气,“这天气越来越热,水也干得越来越快,村里人心都躁动得很,也担心粮食不够怎么办,粮铺里的粮食,也是越来越贵了,官府出面干预,那粮商干脆就不卖了,你说这……哎。”

万一其他庄稼都被晒死了,就算有这个高产量的红薯,也不怎么顶用啊,还是不够吃啊。

真要背井离乡去逃荒,还得有好一部分人,无法离开这个地方。

就比如像君秋澜他们这样的,被流放过来的,除了大赦天下,基本上不能离开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真到要饿死人的地步,谁还管这种规矩?

活命要紧。

君秋澜抬眸看了看天,傍晚的火烧云将天空映射得通红,明日又该是个艳阳天。

“马叔不用担心,过段时间,城里就有粮食卖了。”

有粮食卖了,其他粮商看见了,就得降价。

马忠张了张嘴,小声道:“是知府大人那边有门路。”

君秋澜笑了一下,没有否认,“算是吧。”

马忠的心就稳定很多了,“那我就先走了,我得去对比对比。”

“去忙吧。”

君秋澜也要进城去了。

城里又开始萧条了,路上的行人不多,也少见闲聊的。

走到人多的地方,甚至还能隐隐闻到汗臭味。

城里的水井已经开始管控了,每户人家,每天按照人数取水。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取的水,也够一家人使用了,节约一点,擦个汗,也没问题。

真要沐浴,那就没办法了。

还有那些家底殷实的,在自家打了水井的,那就没办法去管了,人家自己花钱打的水井,还能不让人用水了?

只是段文还是派人去说了一下,让他们不要铺张浪费。

大多数的百姓还是心里有数的,现在是要把水紧着灌溉庄稼,庄稼要种不出来的话,之后的日子就更难了。

君秋澜先没去女校,直接去找了苏长寻。

到的时候,苏长寻正在跟几个读书人辩经。

“既白来了,快坐。”苏长寻眼底带着笑容,“听听他们对天下大同的看法。”

几个读书人身上都是有功名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继续考,或者考上了也没有入朝为官的。

这次他们响应苏先生的号召,来之前,他们心里其实就有猜测了。

太子被废,发配流放到边城,时间也才过去一年多。

来了之后,听了苏先生的一席话,今天还留在这里的,都是愿意去拼那么一个美好的世界的。

没办法,人人吃得饱饭,人人有衣穿,人人都能读得起书的世界,实在是太美好诱人了。

他们既然有几分能力,自然也想要出一份力的。

此刻见到君秋澜,他们的态度都十分恭敬。

“拜见主公。”——

作者有话说:有加更,写完就发。

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呀。

第88章 畅谈(加更)

君秋澜在现代待的时间久了, 刚开始去现代的时候,他也会下意识地在别人帮助过他之后,他拱手行礼道谢。

后来已经慢慢习惯了那边没有这些礼仪, 只是偶尔也难免。

不过,他在那边, 却是没有人对他行礼的。

现在突然被别人行礼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85-90(第6/14页)

,他都有些不习惯了。

于是他也连忙拱手, “诸位同志不必如此客气,我们也都是志同道合者,大家平等相称,没有什么主公,既是贯彻人人平等的思维, 就该从我们做起。”

几个读书人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虽然是知道是这么一回事,但实际上体会到了这种感觉,还是不同的。

甚至是有些别扭。

虽然他们也想要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 可是几十年的经历和成长环境使然,这一位是带领他们走向这条道路的先驱者, 他们赞同这样的观念, 愿意追随, 那他们理应就是下属, 下属对上峰,难道不该尊着敬着吗?

只是拱手行半礼,并不需要下跪, 他们已经感觉非常不同了。

同志,志同道合者。

这个称呼,他们也挺喜欢的。

苏长寻挥挥手, “慢慢习惯吧,先坐,我来给既白同志介绍一下。”

他倒是接受度良好。

说是一帮读书人,但是又与正经读书人有些不同。

“这位是文宣,擅长术数,在这一道上,已经有了颇高的造诣。”

文宣还挺不好意思的,“不值一提,终归术数非主流,只能算雕虫小技。”

君秋澜却是眼前一亮,“术数是一门好学问啊,格物,建筑,甚至是一些更高级的东西,都需要术数来运算,日后能用到的地方多着呢,文同志莫要妄自菲薄啊。”

文宣像是遇到知音那般,激动得眼含热泪。

从前研究术数,总是被人说此道非正轨,就连科举占比术数的份额也少得可怜。

科举用不上的东西,那书院里就不会教,至少不会教得很深,他就只能靠自己研究。

越是研究,越是觉得术数的伟大之处。

总算遇到懂他的人了。

君秋澜:“改日我帮你找几本书,一门新的数字,新的数学。”

当初第一次去到现代的时候,觉得歪歪扭扭的阿拉伯数字实在是难懂,现在能认识了,才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特别是他自学完了小学到高中的所有课业,阿拉伯数字运动实在是太广泛了。

文宣激动得不行,之前他还在忐忑,觉得自己擅长术数,恐怕不会得到重用,没想到这位主公,竟然能看懂术数对社会发展,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他这一趟来对了。

他来到这里,不光是为了响应苏先生的号召,也不光是为了那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君秋澜又道:“不过,我有个要求,文同志如果能把这一道新的数学给学会了,还请帮忙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学习。”

“这是自然。”文宣答应得痛快,“这位张同志也喜爱术数,到时候我们一同研究。”

张具同志笑了笑,“在下除了术数,还研究炼金术与炼丹术。”

君秋澜的眼睛又亮了,说炼金术和炼丹术,其实听起来像个骗子,但实际上他们这个时代的炼金术和炼丹术就是现代化学的前身啊。

虽然他们没接触过真正的化学,但是他懂这些就代表有了基础。

化学也是个好学问。

婉儿那边的医药研究,也离不开化学。

君秋澜连忙道:“我也给你找几本关于化学的书籍,化学,化物,你可以暂且先这么理解。”

张具也是欢喜,“那就多谢主,不,多谢君同志了。”

化学,真是个新奇的称呼。

以前别人都叫他鬼道士,说炼丹都是道士会搞的行当。

君秋澜笑了笑:“规矩还是同上,这些都算是新的学科,闭门造车不可取,还是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研究,才能共同进步。”

“明白,君同志无须担心,但凡能多找出一个对化学感兴趣的,在下都必将倾力教学并与他共同学习进步。”

“到我了,在下孔盛,读书马马虎虎,研究算学化学都不行,但是在下的嘴皮子还算利索,人称孔大忽悠。”

君秋澜含笑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嘴皮子利索也很不错,日后我们也需要宣传干事,去民间宣传我们的思想,文化,还有未来的计划…… ”

他也准备找几本思想品德书给孔盛看看。

说得更直接一些,他们现在需要一个能给百姓洗脑的宣传干事。

洗脑这个词,并非一定是贬义词,因为他们是要把百姓脑子里的那些封建糟粕给洗掉,给他们灌输新的思想,文化。

孔盛咀嚼着宣传干事这个职称,越品越觉得这个职位适合他。

他在牙行做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他卖不出去的宅子,哪怕是凶宅,他也能找到合适的买家。

给百姓宣传他们的文化,思想,说到底还是要让百姓认可他们,这事情,他能做,保证完成任务。

“在下擅长律法,从古至今的律法,在下都有研究。”其中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说。

君秋澜就乐了,“正好,现在大盛的许多法律都不太好,既然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也应该要有新的法律才行。”

比如那天他帮母亲应聘学生,第一个叫李小兰的姑娘。

他们家食肆吃死了人,老板,厨师,自然是脱不了关系的。

但是她和她娘亲就是在店里帮忙择菜洗碗干杂活的,就这样还要被连坐流放,君秋澜是觉得不妥当的。

就算有连带责任,也不必判罚得如此严重。

其实当下还有很多父母官其实都是靠感觉断案,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案件,大部分都是依照自己的经验去判案,其实没几个人能把大盛律法全部背诵下来的。

说起这个律法,要改革的东西就多了。

比如,现在的县令,知府,但凡有人申冤,他们就得开堂审案。

每日已经有那么多工作要做了,审案的事情,就应该交给更专业的人士去做。

就比如另一个世界的警察,法院,一边负责抓人,寻找证据,一边按照法律,负责判案。

他粗略地跟擅长律法的蒋律聊了一下,蒋律受益匪浅,当即就拿出笔墨给记了下来。

接下来还有别的,擅长农业的,擅长商业的,甚至还有擅长木工和打铁的,都是各有才能啊。

君秋澜都快对苏长寻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他之前还担心苏先生会不会给他找了一帮天天之乎者也的读书人,这样也有辱斯文,那样也不合规矩。

到时候,他就该头大了。

没想到来的都是一帮神人。

每个人的技能都是能用得上的,甚至可以是这样说,他们原本就擅长这些,喜欢研究这些,恰好他们都读过书,有文化,只是因为研究的东西太过于偏门,从前得不到重用和认可。

在君秋澜看来,没有什么技能是废物技能,只是没放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85-90(第7/14页)

位置罢了。

晚上,他又去了将军府,让婉儿用对讲机,给爹娘传了个信,他今晚就不回去了,准备在苏长寻这里与大家彻夜长谈。

回来的时候,刚好碰到霍将军从军营回来,在路上小聊了几句,结果霍潋也跟着过来了。

更晚一些,颜宿也回来了,同时还把段文给带上了。

都想来听听。

他们改革的开始,就从这一夜,拉开了帷幕。

君秋澜也是会煽动人心的。

他见识过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从他口中说出来,就更能让人信服。

除了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能读得起书,还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大家听得如痴如醉,恨不得为这样美好的世界付出生命。

就连霍潋都听得热血沸腾的,原本他只是想要让他的将士们都能吃饱饭,都能穿上好衣裳,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打仗,去守卫边关。

可是听了君秋澜的一席话,他更加确信了,他的追随是正确的。

将士们参军,不论是为了什么原因,总归,也是想要挣一份军功,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能有君秋澜他们把民生搞好了,将士们不用担心家里的父母妻儿受苦受难,这才算是真正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还有前段时间君秋澜给他送来的信件。

他按照这样的方法,亲自去训练了一队士兵,效果十分显著,真正让士兵们做到了令行禁止,这都先不说,就说将士们的内务整理好了,军队看起来都整洁不少,空气都清新了。

除了训练方式,还有将士们的思想,以及部队的管理条令。

都是十分实用的建议和意见。

霍潋如今是更好奇君秋澜到底遇到什么神仙了,能拿出这些好东西。

一整夜不曾合眼,到天明的时候,大家才散了场。

君秋澜也疲乏,这个时候他都有点怀念被他嫌弃的美式咖啡了。

难喝是真难喝,但提神也是真的提神。

从苏长寻家里出来之后,他也没回去,直接去了娘亲的工厂,也就是女校。

女校安排了住宿,离得远的学生,可以住在宿舍,离得近的,也能走读,每日下班就回家。

娘亲想着女校都是姑娘,还找霍夫人帮忙,聘请了几个退役的士兵,每日在工厂外巡逻,晚上门口也有守夜的。

至于说退役士兵是男的,不安全,但这些士兵都是被君舒婉的西药治好,才留下一条命的。

说来当保安,他们都是争先恐后地报名——

作者有话说:加更成功,算下来今天也日万了,哈哈哈哈,快表扬我呀。

这篇文88章了,发个红包,庆祝一下吧。

别跟作者客气呀,到明天晚上再发。

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与厚爱,爱你们。[比心]

第89章 未来

君秋澜到门口的时候, 直接被人给拦住了。

“干什么的?”守门的士兵凶神恶煞的,“这不是能随便来的地方。”

也就是看君秋澜面容姣好,眼神里无猥琐之相, 否则他就得直接拔刀相对了。

君秋澜笑了笑,“我是宋校长的儿子, 过来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添置和帮忙的。”

门卫仔细端详君秋澜的面容,是和宋校长有几分相似。

不过, 他还是没放行,只是态度稍微好一些了。

“现在学生们都还没起床,要等一会儿。”

君秋澜颔首:“应该的。”

他干脆坐在了门卫的旁边,问起了他们的工作情况,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门卫大哥眼睛都笑弯了, “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 现在的日子,别提多舒坦了,每日就是守一守大门, 围着宅子巡逻几圈,每个月还给工钱呢。”

他们这一帮过来做门卫的, 从前都是伤兵, 也没法去打仗了, 在军营里就只能做点儿打磨修缮武器的活儿。

可是这些活儿, 谁不能干呢?

将士们自己的武器,都是自己打磨,也就是霍将军担心他们有心理负担, 才给他们派了点儿活计,让他们不至于感觉自己像是吃白食的废物。

就比如他自己,在战场上伤了腿骨头, 军医给他接了骨,但是伤口却一直溃烂红肿,反反复复,军医都说怕是不行了,就是熬日子的事儿了。

还是宋校长的闺女,用了一种特殊的药,给他治好了溃烂红肿。

虽然这条伤腿还是没有完全康复了,但至少不会死于伤口溃烂了,婉儿小姐说,应该是骨头断裂的时候,还有碎骨头在里面,等以后她医术精湛了,就开刀帮他把碎骨头取出来。

没办法上战场,那他们就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守门的日子轻松,但真要遇上歹徒,他们手里的长刀也不是泥巴捏的,腿伤未愈,但等闲两三个人,还是近不了他们身的。

也多亏了从前霍将军训练他们的时候够狠,那时候还在心里抱怨霍将军不近人情,但霍将军说,是想要他们都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

除了他以外,其他的门卫,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君秋澜含笑着点头,“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尽管提。”

门卫大哥摆摆手,“真的很好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心善的人,未来兴许也有更大的事情要做,别的我不多说,能让大家吃饱饭,这就够了,我王二上刀山下火海也都跟着你们去了。”

君秋澜心里也是感动。

看吧。

时下百姓的诉求其实真的很简单,大家都只是想要吃饱饭而已。

王二还感慨了一下,“从前家里就穷,实在是没办法了,碰上打仗,就来参军了,军功都不提,当时征兵的时候说了每年有十贯钱,可是没有一年是拿到足数的,大部分时间连一半都拿不到,我们也知道,怪不得霍将军,霍将军已经自己补贴很多银子进来了。”

都是朝廷的锅,是那些拿着笔杆子,在朝堂上打嘴仗的大官。

给皇帝妃子,修建行宫都有钱,只有到发军饷,要赈灾,就一句话,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王二叹气:“拿不到足量的军饷不说,饭都吃不饱,还是霍将军人好,才没让我们饿着肚子打仗。”

君秋澜听着,心里也不是滋味。

“以后都会好起来的。”

他跟王二保证:“以后大家都能吃饱饭,都能穿上新衣裳,也能领到饷银。”

王二笑了笑,“那我可就当真了,我们同乡出来参军的,当年一共来了十二个人,现在还有七个人活着,我是不成了,这条腿上战场会拖累战友,能在这里做个门卫保安,我就很满意了。”

君秋澜也笑:“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王二还是摆手,“要啥梦想啊,现在能吃饱不说,每天都能沾到油水,宋校长也说了,一年四季,每一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85-90(第8/14页)

都给我们发一套保安服,工钱也是每月准时发放,这就够了。”

君秋澜听着王二的话,脸上也带着笑容。

学校里两百个女学生,一队保安,还有几个从慈幼院那边过来的孤寡婆子做饭扫洒,每日包三餐饭,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

当时娘亲也跟他说过,这些女学生个个都面黄肌瘦的,还是得让大家补充点油水,每日中午那一餐,都是用猪肉跟蔬菜一起炖煮出来的。

虽然分到碗里的肉可能就几片,却也好过他们从前一年到头都吃不到荤食的情况了。

都会好起来的。

君秋澜在网上看过部队的食堂,可不只是吃饱这么简单,甚至还要保证大家的营养均衡,肉蛋奶,一样都不能少。

他们现在条件有限,慢慢来吧。

跟王二闲聊了一阵,娘亲和许莲婶子就坐着宋彦的驴车到了。

娘亲最近有事情做了,日子充实了,感觉脸上的气色都好了很多。

“澜儿怎么在这儿?”

君秋澜含笑:“昨晚宿在了苏先生那边,今早就顺便过来看看。”

宋熙容看他脸上的疲色,也猜到他是一夜没睡了。

“回家去吧,学校都挺好的,我们管得过来。”

女学生们都可听话了,上午学文化也都很认真,即便是没有天赋,学几个字都要抓耳挠腮的,但她们有用功努力。

下午干活儿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

香皂肥皂的制作方式不难,与传统的胰子也有些相似,大家都知道学校管了她们吃住,还要教她们文化,个个干活儿都很认真。

“来都来了,娘还是让我进去看看吧。”

宋熙容莞尔:“走吧走吧。”

所谓的女校,也是租用了城里的一座空宅子。

宿舍就是大通铺,条件有限,一间屋子要住的人不少。

二百个学生,分成了四个班,除了宋熙容和许莲,以及田夫人,她们还聘请了几个之前来帮忙的夫人小姐。

不说别的,她们原本就识字,现在就是摸索着教学,只教学生认字,这还是能胜任的。

女学生们也早就起来了,自发去了教室读书背书。

见到君秋澜的时候,大家还有些好奇呢。

他们学校,除了门卫保安,全都是女子,而且保安都是不能进第二道门的,怎么突然进来一个男的。

有一部分人之前是被君秋澜面试过的,知道他是宋老师的儿子。

宋熙容走进了学堂:“这是我儿子,他今天就是来看看,大家还有没有什么缺的,需要补充的,有意见和建议,都可以提。”

姑娘们面面相觑,现在她们过的都是神仙日子了,哪里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君秋澜见问不出什么,干脆自己去转了转。

宿舍可以稍微整改一下,大通铺还是太挤了,按照每间屋子睡的人数,恐怕夜里都不能翻身。

冬日里,挤着还能说一句暖和,这大夏天的,又没有风扇空调,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如何能安心休息?

上下铺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帘子一拉,也能让姑娘们稍微有一点私人空间。

还有教室这边,弄几块黑板应该不错。

时下教书,大多都是夫子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先把书上的内容背下来,然后再对照书本上的内容,去认识这些文字,再学会去写。

这么教书,实际上也没有问题,但是有一块黑板,夫子也能在黑板上给学生做示范等等。

教学的内容,还是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能把这上面的字全部认完,就相当于常用字算是学会了,以后不至于做一个文盲了。

君秋澜琢磨了一下,基础数学也得教,加减乘除,日常运用也极其广泛。

其他的,他也看了看,把需要补足的,都给记录了下来。

学生们已经开始上课了,君秋澜站在窗外,看着母亲神采飞扬的模样,他也不自觉地挂上了笑容。

就应该要是这样的。

每一个人,都得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娘亲这一年多以来,改变也挺大的。

虽然娘亲已经强过许多当下的妇人了,但骨子里,依旧觉得应该以夫为天,相夫教子,才是她应该要做的事情。

君秋澜作为受益者,其实没办法去评判这种情况的对错。

家里的家务活,他们一家向来都是分担着一起做的,又加上了许多高科技,这也导致娘亲总觉得自己没有事情干了。

之前君秋澜就看过一个观念,要让家里的老人感受到被需要的感觉,所以他之前才提出让娘亲帮他做衣裳。

娘亲也做得很开心,可他就自己一个人,娘亲很快就把他一年四季的衣裳都做出来了,特别是有了缝纫机之后,速度就更快了。

毕竟在现代这边的衣裳款式都简单,也不需要复杂的刺绣。

爹和婉儿的衣裳也都做了不少。

说来说去,母亲还是在为儿子,为丈夫,为女儿去奉献自己,这样的精神是伟大的,但君秋澜更想让母亲去做自己。

是的,他的母亲首先是宋熙容,然后才是君郁的夫人,他君秋澜和君舒婉的母亲。

现在,母亲终于有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看到母亲充实快乐的样子,君秋澜真心为她感到开心呢。

他没打扰母亲上课,又去别的教室听了听大家的教学,心里有了成算,这才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他还跟王二打了个招呼,王二的妻子刚好过来给他送了点东西。

“我就先走了,下回再来。”

王二笑呵呵的:“下回也得等宋校长来了之后你再来吧,不管你是谁,反正我是不会单独放你进去的。”

君秋澜忍俊不禁,“这是应该的。”

转过身,他又琢磨起一个问题,另一个世界,经常能在各个地方看到军人优先,也包括退役军人。

驴车宋彦在用,君秋澜还是走着回去的。

任谁也想不到,他们现在做着造反的事情,他这个正主还住在村里,进城都得要靠走路呢?

君秋澜想到这个,也是没忍住乐呵了一下。

这样挺好的。

到家的时候,刚好碰到马忠过来找他,手上还拿着红薯。

“这个是你之前给我的,这个是我从地里挖起来的,怎么感觉不太一样。”

君秋澜忍俊不禁:“没有问题,品种稍微有一点儿区别,其他的都不影响。”

马忠这才放心了,就是欲言又止的。

君秋澜看懂了,“马叔是有什么事情吗?”

马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底是个什么政策,我怎么没太能听懂呢。”

君秋澜:“马叔进来说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废太子的奇妙旅行》 85-90(第9/14页)

吧。”

“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个不错的政策,时下,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他们过来,也是为了给大家扫盲的,不需要过多的时间,每日抽小半个时辰,学几个字就行,能学得进去的就学,学不进去的就算了。”

虽然是扫盲,但也不是强制性的,只能说让大家尽可能地不要做个睁眼瞎罢了。

实在是不感兴趣,学不会,也不会勉强。

最终的目的,还是要通过做这些知识青年,去传播他们的思想政策。

时下,信息传达不方便,很多消息都是有滞后性的,但他们统一安排人,统一传递就会稍微好一些。

君秋澜继续说:“这也是不收费的,过来的读书人,是由官府统一发放月银的,村里就给他找个住处就行。”

马忠一听,也是连忙拍手叫好。

读书识字啊,村里的泥腿子,以后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还不用花钱。

他知道君秋澜的母亲在城里开了一所女校,让女学生们做工抵扣学费,君郁这边,同样也在村里教书,现在,连他们普通人都有机会了。

这一家子人都了不得啊。

君秋澜笑了一下,“马叔,不用这么激动,以后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马忠又是高兴,又是叹息,“要是没有天灾,今年的日子恐怕得是神仙日子了。”

不缺粮食了,大家还能读书了,养猪的人多了,猪也养得更肥硕了,肉价也降低了。

要是没有天灾该多好啊。

提起天灾,君秋澜的心情也没有那么美妙了。

“熬过这一年就好了。”

马忠笑了笑:“能行,之前有个老农说,今年的旱情恐怕没有咱们想象中这么严重了。”

估计还是跟之前连续下了几场雨有一定的关联。

君秋澜只能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雨水降落,被太阳蒸发,变成云朵,云朵也还会变成雨滴落下。

这大概就是一个循环。

马忠跟君秋澜闲聊了一会儿,这才离去。

君秋澜没在家里看到君白送,娘亲今天也没带进城,估计是被父亲带到村学去了。

等到段文师兄那边安排的读书人下来之后,应该就能把父亲替换下来了。

同时,这知识青年下乡,同样也是为了磨炼一下读书人。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太少了,读书人的地位被捧得太高了。

这个现象并不算好。

同时,还得要给他们制订一些规章制度才行,让他们下村里给村民们脱盲,来教书,不是为了让他们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

君秋澜琢磨了一下,又给记录下来了。

等父亲这边被替换下来,父亲也能去做点儿别的事情了。

父亲从前虽然是一位没有实权的郡王,但并不代表父亲个人能力就差了。

只是因为他的关系,他父亲当初注定无法拥有任何权利。

这也是上位者的平衡手段。

如今百废待兴,父亲应该也要做出一番事业才好。

具体要做什么,就看父亲自己有什么想法了,在村子里教小孩儿读三字经,还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君秋澜没在家里多待,留了一张纸条在小书房。

小书房安装了密码锁,还进行了伪装,寻常人根本找不到,也不知道怎么打开。

父亲回来之后,基本上都要去小书房里看看书,就能看到他的字条了。

现代这边。

君秋澜赶紧把需要的东西都下单了。

上下铺什么的,都能直接找木工给他们打,其他的,就还是得靠自己了。

君秋澜还买了不少电风扇。

女校里人多了,也是太热了一些。

电风扇耗电量不高,再弄一些太阳能板,完全能拉得动。

如今也不怕暴露了,文臣武将,都是跟他一条心,这些高科技,该拿出来就拿出来。

万一有人对这些感兴趣,想尝试研究呢?万一研究成功了呢?

未来的某一日,他们终归还是要脱离另一个世界的物资,要靠他们自己,把这个世界发展下来。

古代这边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

没几天,东西到了之后,他就交给父亲去办了,该安装的都安装上。

至于在学校引起了什么样的轰动,君秋澜就不管了。

只是听娘亲说,有不少人都在打听这风扇是从哪里来的。

娘亲保持了神秘,没说。

主要是没法对百姓解释。

那就先不说了吧。

风扇和太阳能板,他都买得多,除了女校那边,段师兄,苏先生,还有将军府,他也都让父亲送了几台过去。

也算是投桃报李了。

一行人愿意跟着他做造反的事情,他也不能太吝啬。

别的东西,暂时还不能拿出来太多,重点也是他手里的资金有限。

先一步一步地来吧。

现代这边,他也有事情要忙,风扇的事情,全权交给了父亲。

所以他也就不知道,段文,霍潋,还有苏长寻,他们在家里,根据说明书,安装好太阳能板,吹上风扇时的那一种沉默。

这些人都知道君秋澜有一番奇遇了,但具体这奇遇是什么,他们属实是猜不到啊。

能弄来高产量的粮食就不说了,如今还弄来这种能自动扇风的机器。

实在是太奇妙了。

一个小小的风扇,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别说,还挺实用,今年的夏日本就炎热,在屋里就能吹吹风,日子多惬意。

他们也就是不知道君秋澜他们一家连空调都用上了。

除了之前确定好要买的物资,君秋澜还得要准备买一批粮食。

没办法。

虽然他们现在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朝堂,或者是朝堂乱起来根本没工夫搭理他们。

总归,赈灾的粮食,恐怕是下不来了。

有了红薯,能缓解一大部分饥荒的问题,但正经粮食也不能少。

除了他们这里,周边的几个州府,恐怕问题更严重。

可是,这粮食大批量采购,恐怕有些危险了,这不是几千斤几万斤的事情了。

君秋澜琢磨了一阵,回了道观,找清珩师父商量。

这段时间,他虽然忙,也没少上山来看清珩师父。

但实际上,他应该算是个送外卖的。

山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还是得益于有了索道,上山方便了。

所以他的几个师兄,还有师侄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忙得很,根本没时间下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div>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综漫]这个柱吃了烫嘴 冷雨烈情 恐怖擂台:开局红白撞煞吓哭全球 当反派大佬的极品对象还活着 恶女,但五岁半 文豪咒术师穿进猎人后 火葬场见鬼去吧[快穿] 沉重的翅膀 地狱写手织田作 被夺舍后,他疯魔了(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