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仕书屋
会员书架
首页 > 网游 > 大宋文豪 > 第156章 开封再见

第156章 开封再见(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综漫]这个柱吃了烫嘴 反向救赎,越救越黑[星际] 奉神 人生如戏,全靠吻技 八零之男配亲妈是大美人 (家庭教师同人)彭格列的珍宝 一路放晴 成婚前你不是这么说的! 鉴昭行 夜里的北极星

第156章 开封再见

嘉佑元年七月廿六。

「四州英才州试讲习会」第五日,也是最后一日。

清晨的钟声敲响,松涛斋内仅馀的八人齐聚一堂。

连日的淬炼,让这些本就出类拔萃的学子神情间更添了几分锋锐,如同磨洗过的剑锋,隐有寒光。

然而,斋内却意外地不见讲席,亦无学官身影,唯有山风穿堂而过,卷动着书案上散落的纸页。

「诸生,今日非为授课,乃为『省思』与『砥砺』。」

助教立于堂前,声音比往日多了几分和缓:「陈元礼教授有言,州试在即,张弛需有道,一味强学,反易枯竭心智。故今日,尔等可自行安排或静思五日所得,融会贯通;或彼此切磋疑难,取长补短;若有不解之处,亦可向稍后巡堂的诸位先生请教。望诸生善用此日,涤荡心神,养精蓄锐,以最饱满之姿,迎那龙门一跃!」

这安排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连日的高压灌输与残酷淘汰,让所有人都如同拉满的弓弦,确实需要片刻的松弛来缓解,将那些纷繁驳杂丶精妙艰深的义理沉淀丶内化,更需调整紧绷的心弦,为不久后那场真正决定命运的硬仗蓄积力量。

斋内气氛为之一松,时间却又因这份难得的「自由」而显得更加珍贵。

苏洵端坐案前,闭目凝神,手指无意识地在膝头轻叩,在脑海中反覆回想陆北顾那篇《项籍论》与严正所授《礼记》精义等内容。

苏辙摊开厚厚的笔记,目光沉静,就这麽静静地看着丶思考着。

陆北顾则是摊开一张新纸,用镇纸压好,提笔蘸墨。

他没有急于书写,而是让思绪在脑海中翻涌。

——赵原朗《春秋》微言大义的精妙剖析,李学官策论「识见」与「条理」的当头棒喝,王静之诗赋「切题」与「出新」的苦心点拨,严正《礼记》「钩玄提要」与「融会贯通」的严苛锤炼。

一幕幕,一句句,如同被反覆锻打的精铁碎片,在思维的火炉中熔融。

他的笔终于落下,提纲挈领地写下几个核心词:「度」丶「势」丶「变」丶「实」丶「和」丶「别」。

又在其下勾勒出纵横交错的线条,将《春秋》的褒贬丶《礼记》的节文丶苏洵的「权」「利」之论丶自己「鼎革」之思,乃至策论中「识见」与「条理」的要求,都尝试着串联丶印证。

他试图在纷繁的经义与现实的考题之间,构建起一座属于自己的稳固桥梁。

这并非简单的归纳,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领悟,试图抓住那贯穿于不同经书丶不同题型背后的根本理路。

时间在静谧的思考与低声的探讨中悄然流逝。

偶尔有学官缓步踱入斋内,或是陈元礼教授本人,或是赵原朗丶严正等熟悉的面孔。

他们并不主动发言,只是静静巡视,目光扫过书斋内那一张张专注的面孔。

若有学子起身趋前,恭敬请教某个困扰的难点,他们便会驻足,或三言两语点破迷津,或引经据典详加剖析,字字珠玑,令人茅塞顿开。

陆北顾也抓住机会,向赵原朗请教了一个关于《春秋》「为尊者讳」笔法在具体史例中如何把握分寸的问题。

赵原朗寥寥数语,便如拨云见日,让他对「微言大义」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而陈元礼教授对陆北顾更是额外照顾,单独给他讲解了许久,让陆北顾这五日积累的困惑,几乎一扫而空!

经过一天的学习后,众人心头的重压似乎减轻了些许,眉宇间虽多有凝重,但不管怎样,那种压抑不住的轻松劲儿还是会从细微举止间透露出来。

当夕阳的馀晖染红天边山峦,将松涛斋的窗棂映照得一片金红时,助教再次步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大宋文豪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 三塔游戏 四合院:从天道酬勤开始 守山日常:雪豹上门求接生 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 怪物来了 重生团宠:京圈皇太女是满级大佬 最长的河 霍格沃茨的阳光开朗斯内普